(诉讼法学专业论文)未砀上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研究.pdf_第1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未砀上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研究.pdf_第2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未砀上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研究.pdf_第3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未砀上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研究.pdf_第4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未砀上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丫lllilllllif8llltll8ltliil7jflil6lfiiill硇lrlflflll7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本文已经 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由鏊直太堂及其他 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乏论文作者签名:盗缸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已厶笸:! 日 期: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使用承诺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内蒙古大学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 内容或部分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构、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为保护学院和导师的知识产权,作者在学期间取 得的研究成果属于内蒙古大学。作者今后使用涉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成果,须征得内蒙古大学就 读期间导师的同意:若用于发表论文,版权单位必须署名为内蒙古大学方可投稿或公开发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谣丛 艏教师签名 日 期:至q f i l g 日 期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i 摘要 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生理等特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确立了未成年人特 别保护和区别对待两大理念。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凸显了 这一理念,这也是与一般意义上的刑事和解制度的最大不同。刑事和解制度于 2 0 世2 5 7 0 年代肇始于西方,目前在加拿大、英国、新西兰、德国等数十个国家 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应用。2 0 0 2 年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在维也 纳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的决议 草案,刑事和解作为恢复性司法的一种主要方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潮流。目前,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适用这一制度是 各国的普遍做法。因此,对其进行制度、程序上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力图结合联合国相关规则、国外的实践经验及国内司法部门的实践经 验,联系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对该制度进行合理的完善。 本文章由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原理。本部分主要是论述刑事和解 制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未成年人的特性、案件的特点研究未成年人 案件刑事和解制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以及在我国建立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 制度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是国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考察。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 l 行研究:首先是关于这一制度,联合国有哪些规则、准则涉及到或者作出规定, 又是怎么规定的。然后选取几个实行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国家,分析他们 : ! 在立法和实践中是怎样操作的。因为这一制度首先是在国外产生的,经过二三 十年的发展,他们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三部分是介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实践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构 想。结合未成年人案件的特性研究构建该制度的具体设想,从实体和程序俩方 面分别进行论述:实体方面包括刑事和解适用的条件、刑事和解的主持者、监护 人的责任、刑事和解的结果、刑事和解的法律效力。程序方面包括:刑事和解 的适用程序、刑事和解的适用阶段、刑事和解的监督。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 t h er e s e a r c hi nj u v e n i l ec r i m i n a l 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s y s t e m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m i n o rp h y s i c a la n dm e n t a l ,p h y s i c a la n do t h e r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j u v e n i l e c r i m i n a lj u s t i c ee s t a b l i s h e ds p e c i a lp r o t e c t i o no fm i n o r sa n dd i f f e r e n t i a lt r e a t m e n to f t h et w oc o n c e p t s c r i m i n a ls e t t l e m e n ts y s t e mb e g a ni nt h e7 0 si nt h e2 0 t hc e n t u r y , i n t h ew e s t ,i s c u r r e n t l yi n t h ec a n a d a ,b r i t a i n ,g e r m a n y , n e wz e a l a n d ,d o z e n so f c o u n t r i e sh a v ed i f f e r e n tl e v e l so f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in2 0 0 2 ,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c o m m i s s i o no nc r i m ep r e v e n t i o na n dc r i m i n a lj u s t i c ea d o p t e da tt h ev i e n n a c o n f e r e n c e i nc r i m i n a lm a t t e r so nt h eu s eo fr e s t o r a t i v ej u s t i c ep r o g r a m so fb a s i c p r i n c i p l e s ”o ft h ed r a f tr e s o l u t i o n ,r e s t o r a t i v ej u s t i c ei nc r i m i n a l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a sa p r i m a r yw a yt og e t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m u n i t yg e n e r a l l yr e c o g n i z e d ,a n dh a s b e c o m eat r e n di nt o d a y sw o r l d c u r r e n t l y , aj u v e n i l ec r i m i n a lc a s ei n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t h i ss y s t e mi sac o m m o np r a c t i c ei na l lc o u n t r i e s t h e r e f o r e ,i t ss y s t e m s , p r o c e d u r e so nt h er e s e a r c hh a sv e r yi m p o r t a n t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 t h e o r e t i c a l v a l u e t h i sp a p e rt r i e st oc o m b i n et h er e l e v a n tp r o v i s i o n s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l a w ,f o r e i g n e x p e r i e n c ea n dd o m e s t i cj u d i c i a lp r a c t i c e s ,c o n t a c tt h er u l eo fl a wa n db u i l d i n ga 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e t yi nt h eb a c k g r o u n d ,r e a s o n a b l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t h es y s t e m t h i sa r t i c l ei sm a d eo f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 ,b o d y ,c o n c l u s i o n ,i nw h i c ht h eb o d yi s 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i sam i n o rc r i m e ,c r i m i n a l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p r i n c i p l e t h i sp a r t m a i n l yd i s c u s s e st h ec r i m i n a ls e t t l e m e n ts y s t e mi st h ec o n c e p t ,a n do nt h i sb a s i s , c o m b i n i n g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m i n o r s ,t h ec a s ef e a t u r e so fj u v e n i l ec a s e si n c r i m i n a ls e t t l e m e n t ,t h ec o n c e p ta n d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a n d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m i n o r s i no u rc r i m i n a lt h ef e a s i b i l i t yo f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 1 t h es e c o n dp a r ti st h e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o ff o r e i g nj u v e n i l ed e l i n q u e n c ys y s t e mo f c r i m i n a l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m a i n l yf r o mt h ef o l l o w i n gt w os t u d i e s :f i r s t ,o nt h i ss y s t e m , w h a ti n t e m a t i o n a ll a wr u l e s ,g u i d e l i n e s ,o rm a k ep r o v i s i o n sr e l a t i n gt oh o wi s r e q u i r e d t h e ns e l e c taf e w t oi m p l e m e n tj u v e n i l ed e l i n q u e n c yc r i m i n a l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 c o u n t r i e sa n a l y z et h e i rl e g i s l a t i o na n dp r a c t i c ei nh o wt oo p e r a t e b e c a u s et h es y s t e m i sf i r s tp r o d u c e di nf o r e i g nc o u n t r i e s a f t e rt h r e ed e c a d e s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yh a v e m o r em a t u r el e s s o n st ol e a m t h et h i r d p a r t i s a n a l y s i s o fc h i n a sc r i m e s b y m i n o r s v i c t i m o f f e n d e r - 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s y s t e mp r a c t i c a ls i t u a t i o na n dt h e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 s t h ef o u r t hp a r ti st op u tf o r w a r ds o m ec o n s t r u c t i v ei d e a sf o r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 s o ft h em i n o rc r i m ev i c t i m - o f f e n d e r 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s y s t e mo fc h i n a a c c o r d i n gt o c o n c r e t ep l a nt h a tc a s es t u d yo nm i n o rc h a r a c t e ra d o p tt oc o n s t r u c tt h i ss y s t e m ,w e w i l ld i s c u s ss e p a r a t e l yf r o mt h es u b s t a n t i v ea n dp r o c e d u r a la s p e c t s :t h es u b s t a n t i v e a s p e c t si n c l u d ev i c t i m o f f e n d e r - 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 sa p p l i c a b l e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v i c t i m o f f e n d e r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 ss t a r t u ps u b j e c t ;g u a r d i a n s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t h er e s u l to f c r i m i n a l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 ,l e g a le f f e c to ft h ec r i m i n a l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 t h ep r o c e d u r a l a s p e c t si n c l u d ea p p l i c a b l ep r o g r a mo f t h ev i c t i m - o f f e n d e r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 ;t h ev i c t i m - o f f e n d e r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 sa p p l i c a b l es t a g e ;t h ev i c t i m - o f f e n d e r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 s s u p e r v i s i o n k e y w o r d s :m i n o r s ,j u v e n i l ed e l i n q u e n c y , v i c t i m o f f e n d e r - 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 ,s y s t e m l 、, 目录 引言1 第一部分概述2 一、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相关概念2 ( 一) 刑事和解的概念2 ( - - )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概念一3 二、理论基础4 ( 一) 法学的理论基础5 ( 二) 社会学理论基础7 三、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意义:j 7 ( 一) 有利于被害人利益的恢复7 ( - - ) 有利于矫正犯罪,实现未成年人的改造8 ( 三) 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一8 第二部分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域外考察l o 一、联合国的相关规则1 0 ( 一) 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 简称北京规则) 1 0 ( - - ) 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的规则1 l ( 三) 联合国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h 二、域处童选趔堂蔓11 ( 一) 加拿大ll ( 二) 英国12 ( 三) 德国13 ( 四) 新西兰14 三、塑t 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特点1 5 ( 一) 重视当事人自愿性1 5 ( 二) 明确主持人员职责1 5 ( 三) 集中的刑事和解主题1 5 v ( 四) 司法确认刑事和解结果1 5 第三部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现状1 7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概略1 7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 8 ( 一)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目的正当性不足1 8 ( 二)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缺少统一性1 9 ( 三) 回噩显罚! 量珏丕均衡1 9 第四部分完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构想2 0 一、实体方面2 0 ( 一) 适用的条件及范围2 0 ( 二) 刑事和解的主持者2 l ( 三) 监护人的责任2 2 ( 四) 刑事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2 3 ( 五) 适用的结果2 3 二、程序方面2 3 ( 一) 适用程序2 3 ( 二) 适用阶段2 4 ( 三) 刑事和解的监督2 5 三、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2 6 ( 一) 优化司法人员的培i ) l l 带l j 度2 6 ( 二) 完善考核考评指标与办案流程的管理2 7 ( 三) 帮教制度的完善2 7 结语2 9 注释3 0 参考文献3 2 己i言 if j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大声疾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 强。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良性发展的基础。如何在刑事司法体系内实现既保护被 害者又更好地使未成年犯罪人复归社会是我国刑事政策研究中的侧重的点。 现在的大部分未成年人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成长的独生子女,是社会转型时期竞争激 烈的社会环境与父母过分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冲突中成长的一批年轻人。他们拥有的特立独行 的个性与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的不相容导致他们心理的抑郁与压力。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情 况比较严重,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惩治不应只是对他一时的行为的惩治,更重要的是看到未 成年人犯罪的根源,想办法解决其源头问题。 在世界范围内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时,各 国的司法理念和刑罚取向非常一致,即以预防为主,以轻缓为导向,以重返社会为目的。实 践中,我国司法机关如采取暂缓起诉、暂缓判决、圆桌审判等改革措施,人性化办案,关注 未成年犯的权益,但无奈这些举措在以监禁刑为主的报应性司法模式的大背景下,收效颇微。 传统的刑事诉讼模式是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法定程序实现惩罚权的,在此过程中,当事人 无法左右诉讼结果。为解决此矛盾,并为了实现被害人利益的保护与加害人回归社会两大目 标的平衡,近年来,刑事和解开始在国内兴起。不过,在成年人犯罪领域是否应用刑事和制 度目前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我国学者也持有不同观点。而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则在 世界范围内基本达成一致共识。 不过在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应用刑事和解制度在理论上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构建,在 实践中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统一模式,这种状况使得应用刑事和解理念对未成年犯罪人进 行的司法保护较薄弱。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在当下社会具有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 特殊作用,这使得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探索及确立更具迫切性。 第一部分概述 一、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相关概念 ( 一) 刑事和解的概念 刑事和解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加拿大,随后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目前正如同中 天。而近年来,该项制度亦逐渐引入我国,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东莞等地己开始在司 法实务中探索实践。作为一项刑事司法制度,刑事和解在三、四十年的时间内迅速席卷全球, 对旧的刑事司法制度的冲击较大。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的刑事司法理念、思想而使人们看到 新的希望。 在我国关于刑事和解的概念具有代表性的大概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刑事和解 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当事人之间对刑事责任问题达成的协议。一般而言,受害人一方有可能不 追究加害人一方的刑事责任,而加害人一方则可能为此对受害人一方进行物质性赔偿等; 第二种观点为,刑事和解并不是刑事案件刑事部分的和解,而是在刑事案件的民事部分和解 之后,被害人对加害人刑事处罚有一个宽容的态度,有关机关通过审查,对加害人作出比较 宽缓的处理瞳1 ;第三种观点为,刑事和解是指犯罪发生后,经过调停人( 通常是一名社会自 愿人员) 的帮助,使受害方与加害方有机会面对面地商谈,解决刑事纠纷,其目的是为了恢复 之前被加害人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受害方因此所受到的伤害以及恢复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 的和睦关系,并使加害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口1 。 以上这三种观点都有其特点:第一种观点把刑事案件的解决归于当事人双方,忽略了司 法机关对刑事案件的追诉权、刑事责任的认定及追究权。其实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刑事和解行 为只是对加害人定罪量刑时考虑的条件,而不能当然的结束案件的审理,结案需司法机关的 认可;第二种观点对刑事和解的性质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是本人比较支持的观点;第三种观 点对刑事和解的概念作了比较系统的定义,它把社会自愿人员作为调停人主持刑事和解的进 行。本人认为,刑事和解是受害人、加害人及司法机关对刑事案件的民事部分协商交流,进 而影响刑事部分审理结果的行为。司法机关作为国家法律执行机关,对刑事责任享有追诉权, 应参与刑事和解的协商过程,听取双方当事人对案情的叙述及处理态度,这有利于案件的公 平、快速的审理。 2 通过对上述观点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刑事和解是三方的协议,就是被害人、加害人与 司法机关之间的协议。其含义是:在犯罪发生后,经由司法机关的主持下,被害人与加害人 直接商洽、直接交流,解决刑事纠纷,对于和解协议,由司法机关予以认可并作为对加害人 刑事处罚的依据;其目的是为了恢复被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所受到的伤害, 以恢复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和睦关系,并使加害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内容是:经由办 案机关的主持,加害人与被害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协商,通过赔礼道歉、赔 偿、提供有偿服务等方式达成双方的和解,从而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办案机关在当 事人达成和解的基础上,综合案件情况( 包括犯罪的危害性、加害人悔过、赔偿情况及被害 人态度等) 作出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在量刑上从轻处理的决定。刑事和解是加害人、被害 人和国家三方在自愿情形下进行协商,解决纠纷。这种协商是以三方自愿同意和解为前提, 只要三方中有一方不同意刑事和解,该案件就不适合实施刑事和解。加害人、被害人和国家 在利益权衡之后做出是否刑事和解的选择。刑事和解不是不处罚,只是在处罚层面上、种类 上有变化,或是降低处罚或是减轻刑罚,如加害人实施了物质上或其他方面的赔偿,换取了 不继续被追诉或是量刑上的减轻,被害人获取精神或物质上的赔偿安抚心灵的同时对加害人 的行为表示谅解,国家也在一定限度内容忍了加害人的行为来换取诉讼效率,息诉止争。 ( 二)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概念。 根据上文对刑事和解的界定,可以认为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运行程序 当中,一些特定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司法机关的主持下,未成年犯罪人积极的与被害人 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协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挽回犯罪所造成的损失,以认罪、赔偿、道歉等 方式获得被害人的谅解,与被害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从而使得未成年加害人获得不起诉、 从轻、减轻或免于刑事处罚等轻缓化处理的一种新的案件处理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恢复被加 害人破坏的社会关系、并使加害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 未成年人一词在法律中是确定特定人群的一个法律用语,具有法定性、明确性、规范性 的特点,它是相对于成年人而言,是指不能够完全负民事和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针对刑事责 任年龄,我国现行刑事立法采取了三分法:( 1 ) 1 6 周岁以上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 满1 6 周岁不满1 8 周岁的年龄段的人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以下简称刑法) 规定 所禁止的行为,可能被认定为犯罪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不过,此年龄段属于法定从轻或 者减轻处罚的事由;( 2 ) 己满1 4 周岁不满1 6 周岁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刑法第1 7 条 第二款规定:“己满1 4 周岁不满1 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 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依据此规定,这一年龄 3 阶段的未成年人,只有实施这八种犯罪行为的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3 ) 1 4 周岁以下为绝对 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未满1 4 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不管危害后果的 严重程度、情节恶劣程度,都不认为是犯罪。:由此可见,在我国,刑事法律意义上的“未成 年人 是指已满1 4 周岁不满1 8 周岁的未成年人。1 8 周岁以上的人犯罪,属于成年人刑事犯罪, 而1 4 周岁以下的人不论实施了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均不属于犯罪,一般也不予以处理。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使得刑事和解这种方式成为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必经程序。当今 社会存在着很多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未成年犯罪者中有的闲散于社会,有的 过早地进入成人社会,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脱离了正规教育,尚未定型的人生观、并不成熟 的处世之道、道德自律能力的欠缺,加上青春期叛逆的行径容易使他们产生犯罪心理。未成 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有: ( 1 ) 具有好斗性和盲目性: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具有较大冲动性,容易因周围或 外界的影响或刺激,一时冲动而突发犯罪。同时,未成年人案件很少有预谋,他们社会经验 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想法较单纯,犯罪动机较简单,案情也较简单。 ( 2 ) 团伙犯罪较多:一个青少年的堕落往往带坏一大批青少年。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 个人势单力薄,胆子较小,容易依赖同伴,容易被周围、外界的不良因素左右。未成年人往 往受小说、影片等的影响拉帮派纠集数人共同作案。 ( 3 ) 再犯比例高:有一句古语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意思是不要因 为坏事较小而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较小而不做;未成年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是他们多年 不良行为的历史积淀。他们有学不上,有业不就,有工不做,监护人也不履行监护义务,没 有很好的管理和教育未成年人,在他们第一步走错时,没有很好的关心和改造,以致他们越 走越错。当未成年人因失足进监狱再出来时,周围的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使得他们很 难步入正轨,容易重蹈覆辙。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点在这类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程序是很有必要的:( 1 ) 未成 年犯罪人矫治条件较好,容易教育改造。( 2 ) 对未成年人适用刑事和解可以避免正式审判和 判处实刑所带来的交叉感染或留犯罪的案底等负面影响。( 3 ) 对未成年人适用轻缓化处理方 式既符合我国一贯的刑事政策,也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司法解释的精神。 二、理论基础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在世界很多国家制度化并获得稳步、长足的发展,是具有深层次 4 的、充分的的理论支撑的。未成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具有与普通刑事和解制度相类似的理论 基础,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 一) 法学的理论基础, 1 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理念 未成年人代表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依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法律意义上的未成年人系年龄满1 4 周岁不足1 8 周岁的人。 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处于心理上和生理上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处于一个从少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在形成阶段中,善良和邪恶、合法和非法等观念正在形成之中,未成年人在各方面都较不 成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心理不成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人的影响,思想意识和心理活动 很不稳定,对于做某件事的认识常常似懂非懂不够全面,看待人和事物不够客观,观点和理 解常常比较浅显,一旦遇到比较大的事情容易产生过激行为,贪利、报复、嫉妒和逞强等等 都成为其犯罪的原因。例如一些在成年人看来无关紧要的小事像因他人言语伤害自尊或者同 学之间的摩擦等,甚至有时候并无明确的原因,只为寻求满足心理上的需求而犯罪,且动机 : 引发后,由于心理因素可能会一发而不可收拾。 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 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各省、自治区制定 的未成年人保护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四个方面努力为未成年人构建完善的保护网络,以避免未成年人走入歧途。对于未 成年人犯罪行为实行预防为主、减少司法干预。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 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当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如果依照法 律应当处罚的,同样根据事实依法给予惩罚( 包括刑罚制裁) 。不过,这种惩罚手段应该以教 育、感化、挽救为目的,而不能单纯的以报应为目的,为惩罚而惩罚。“教育、感化、挽救 是我国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一贯原则,对未成年犯罪人尽可能的采用缓和的、刑事和解 协商认罪的方式感化加害人,对其进行教育和挽救,以便其更好的复归社会,面向未来。 2 非刑罚化理念 非刑罚化理念是指司法机关在犯罪人实施犯罪后对于其适用刑罚以外的方式处理刑事案 件的思想。它体现了刑罚谦抑性思想,是司法机关突破创新追求的一种新的犯罪处理方法。传 统刑法的报应思想一味的通过判处刑罚来制裁犯罪,而与之不同的是,非刑罚化追求一种缓和 的处理犯罪的方式,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主体来说我们更应该追求非刑罚化理念。 5 这既是由未成年犯罪人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也是未成年犯罪预防控制的需要和人道主义精 神所需的。 非刑罚化思想在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因为对于犯罪的未成年 人来说,最终的目的教育、感化和挽救才是最重要的。未成年犯罪刑事和解通过当事人多方 协商和解,使未成年犯罪者认识自身错误,并将其从将要面对的刑事处罚中解放出来,而不 再是通过刑事处罚对于他们进行惩戒,最终使未成年加害人通过其他的方式弥补自己的过错。 这不仅有利于未成年犯罪人人权的保护,也有利于我国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规 定的非刑罚化措施的丰富和改进。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以当事人之间对刑事责任问题达成的协议为基础,司法机关尽量 以非刑罚手段来终结刑事诉讼,它顺应了当代刑罚改革潮流,是一种非刑罚化的刑事处理办 法。 3 恢复正义理论 西方法学界对刑事和解理论基础的解说,迄今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犯罪学家翰r 戈姆 在刑事和解计划:一个实践和理论构架的考察一文中所提出的“恢复j 下义理论”h 3 。恢 复正义理论认为,刑事惩罚并不能真正解决犯罪所造成的问题,刑罚仅仅是一种针对加害人 的责任形式,刑罚之后被害人利益没有恢复,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也并没有得到改善和 缓和,甚至可能愈趋紧张。因此,应当让犯罪人积极的通过自身的行为恢复对于被害人和社 会所造成的损害,弥补自己的过错,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以此来平衡加害人、被害人和社 会之间的利益。恢复正义理论所具有的特征是,它强调犯罪不仅是违反法律、侵犯政府权威 的行为,更会对被害人、社会甚至是对加害人自己造成伤害的行为;它强调司法程序应当帮 助恢复被损害的利益弥补伤害;它反对政府对犯罪行为的社会回应方面的权力独占,提倡被 害人和社会对司法权的参与陆1 。 恢复正义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破坏了加害人、被害人和社会之间的井然有序的社会关系 关系,而恢复正义的意义就是在他们三方关系中重建这种平衡。对加害人而言,向被害人、 社会承认过错并承担责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社会容忍的程度内用多种途径弥补损 失恢复过去的平衡;对被害人而言,修复物质的损害、安抚受伤的心理,使财产利益和精神 利益回复旧有的平衡;对社会而言,加害人与被害人共同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从而恢复 了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平衡。恢复正义构成了当今西方刑事和解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两者的辩 证关系为,恢复正义是目标,刑事和解是途径,作为恢复正义最重要的司法形式,刑事和解 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恢复正义的具体要求阳3 。它在传统的刑罚体系之外为未成年加害人的侵害 6 责任采取了新的刑罚替代措施,提供了一种新的承担方式。 ( 二) 社会学理论基础 1 以人为本的理念 : , 把人的生存本质、客观个性、道德标准及发展要求,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基础,制定好各类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解决纠纷,尊重人、理解人、 关爱人。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正是把人的本性作为出发点,当被害人与加害人有了建立和 解的客观愿望,并且出自于生存本质、客观个性、道德标准的考虑时,法律提供双方协商对 话的机会,并在结果上尽可能的尊重当事人的选择,这不仅体现了打击犯罪,也体现了法律 的人性化,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2 和谐社会理论 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 自然和谐的社会。我们所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对刑事司法的执法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 响。刑事和解制度从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 因素的角度出发,通过双方的协商、让步,从而化解双方的矛盾、平息纠纷。 t: 大多数案件中的加害人被实施刑事处罚后,受害人出的仅仅是一口恶气而已,很难弥补 损害,而多数被告人并没有完全认识过错,双方的矛盾并未完全平息。而适用刑事和解可以; 促使当事人修复破坏的社会关系,使社会向良性方向运转及发展。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和纠纷的社会,更不是一个没有犯罪的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矛 盾和纠纷能够得到及时得到解决,犯罪能够及时得到有效遏制的社会。我们必须转变执法理? 念,摒弃对刑罚过度迷信的心理,对犯罪采取理性的态度,坚持基本的公正执法理念,司法 工作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努力获得最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三、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意义 ( 一) 有利于被害人利益的恢复 各种犯罪案件的受害人总是问“为什么你挑我下手? 我做错什么了? 或者哪点我做的不合 适? 受害人的这种疑虑根源于我们每个人本性中的一种恐惧:怀疑我们身上的哪个部分东西 使犯罪者盯上自己了? 犯罪行为侵犯了被害人财产权、健康权更有甚者是对生命权的侵犯,这些犯罪行为不仅 造成了被害人的财产上的损失更会对被害人及其亲属心灵造成恐惧感,更有甚者是失去生命。 7 在传统的刑法理论中,以为惩罚犯罪人就可以了,很少去考量被害人的利益。 而刑事和解制度正是通过加害人与被害人面对面的叙说过程,使得被害人能够在一个平 和- 的环境中治疗心灵创伤。在和解的过程中,通过与加害人的深入接触,得到来自加害人真 诚的道歉和安抚,在精神和物质方面得到了补偿,被害人能够充分渲泻情感,积累的恐惧感 和焦虑感会明显减轻,有助于因受犯罪侵害受伤的心灵得到康复,过分压抑的精神得到缓和。 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适用刑事和解,有利于促使加害人积极悔过并赔偿,增 加加害人得到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机会,同时加害人的监护人辅助未成年履行和解协议 商定的义务,从而达到最大程度上修复被害人的利益。实行刑事和解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由于犯罪人经济能力的差距而造成的赔偿结果上的区别,但至少会使被害人获得赔偿的机率 得到提升,能够保障在和谐的气氛、平和的环境中,在未成年人加害人及其家属的主动配合下 展开损害的弥补,有利于实现被害人的利益,因此这种制度值得我国借鉴和吸收。 ( 二) 有利于矫正犯罪,实现未成年人的改造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牵挂,只有孩子健康成长,才有家庭的和谐、兴旺。从小家到大 家,孩子的成长及发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前途。 刑事和解,旨在保证法律在合法的前提下,更为正确、合理的实施。对于心智还未完全 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一时的犯罪行为,可能来自一时的冲动或为了一点的金钱物质诱惑, 其本质的内在优点可能只是一时被掩盖而己。如果加上适当的教训和引导,使其重新踏上正 确的道路,远比使用严酷的刑罚所收到的效果好得多。对于矫正未成年犯的心理,使其健康 成长更为有利,并有利于其改造和重新融入社会,其再犯率会比实行刑罚低的多。如果对刑 事案件的加害人不予区分,一律予以关押,并处以较严厉刑罚,不但起不到教育、挽救、改 造的作用,反而使其容易互相感染,从而再次犯罪。如轻微刑事案件的加害人,轻微刑事案 件加害人虽然被判处的刑期较短,但毕竟被判有罪,未成年人在被判处刑罚后,其学业、名 誉、自尊心均受到影响,极易产生自暴自弃心理,不利于其重新社会化。对于未成年人犯罪 案件适用刑事和解不仅意味着对未成年犯罪者的轻判,更重要的是让未成年犯罪者看到自己 行为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和痛苦,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自愿产生弥补的心态,有 了向被害人忏悔和主动承担责任的机会,同时也使其避免了羁押,有利于其重新生活和工 作。 ( 三) 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 在司法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完成诉讼任务,就必须高效利用有限的司法资源, 多元化的解决和处理纠纷,实现司法工作的分流。对于一些未成年犯罪案件适用刑事和解, 8 简化了诉讼环节,对于部分案件的被告人采取非犯罪化、非监禁化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 低了诉讼成本,例如从表面上看,检察机关了解案情后被害人和加害人沟通,再具体实施刑事 和解,似乎增加了工作量,:但由于被害人持续要求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如果检察机关直接 作不起诉处理,被害人恐怕难以“服气”,被害人可能存在的多种选择难免会造成司法成本的 进一步耗费。从更宏观的角度,由于刑事和解还软化了当事人双方的类似紧张对峙情绪,减少 了刑事案件的发案率。所以总的来说,刑事和解提高了司法的整体效率。司法机关可以节省出 更多的司法资源用于打击严重的危及社会安全的恐怖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暴力犯罪 以及公职人员犯罪等。 9 第二部分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域外考察 一、联合国的相关规则 针对对青年权利和青年保护问题,联合国已采取措施通过了各种宣言、公约和盟约。其 中与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相关的规则、原则有如下几种: ( 一) 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 简称北京规则) 北京规则是国际上第一个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制定是国际社会共同 努力的结果,集中了各国青少年立法的成功经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支持,对促进 会员国建立和健全少年司法制度做出重要贡献。对于会员国青少年法律工作的开展,保护青 少年权益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京规则从少年的福利和权利出发,按照尽量减少司法干预的原则,指出:“应允许 在诉讼的各个阶段和少年司法的各级包括调查、检控、审判和后续安置安排有适当 的处理要限。 也就是说,少年司法有权对每一案件在各个阶段采取最适当的多种多样的处置 措施,以体现“有效、公正与合乎人道的少年司法的几个重要特点”。 北京规则第1 7 条( b ) 只有经过认真考虑之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