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章 有压管流和孔口、管嘴出流..doc_第1页
9第九章 有压管流和孔口、管嘴出流..doc_第2页
9第九章 有压管流和孔口、管嘴出流..doc_第3页
9第九章 有压管流和孔口、管嘴出流..doc_第4页
9第九章 有压管流和孔口、管嘴出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有压管流和孔口、管嘴出流9-1 水自水库经短管引入水池中,然后又经另一短管流入大气,如图所示。已知l1=25m,d1=75mm,l2=150m,d2=50mm,水头H=8m,管道沿程阻力系数=0.03,管道进口的局部阻力系数均为0.5,出口的局部阻力系数为1.0,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为3.0,试求流量Q和水面高差h。解:(1)由伯努利方程可得H=+(0.03+(0.03) =11.5+94.5 =2.25 H=(11.5+94.5)=489.91 =0.566m/s=2.250.566 m/s =1.274 m/sQ=0.566 m3/s =2.5m3/s(2)由短管淹没出流公式(9-6)可得: h=11.5=11.5m=0.188m9-2虹吸滤池的进水虹吸管如图所示。管长l1=2.0m、l2=3.0m,管径d=0.3m,沿程阻力系数=0.025,进口局部阻力系数1=0.6,弯头局部阻力系数2=1.4,出口局部阻力系数3=1.0。若通过流量Q=0.2m3/s,求水头H=?解:由短管淹没出流公式(9-6)可得: m/s =2.829m/sH=(0.025)m=1.395m9-3 一正方形有压涵管,如图所示。管内充满流体,上、下游水位差H=1.5m,试求涵管的边长b,管长L=15m,沿程阻力系数=0.04,=1.5,流量Q=2.5m3/s。解:由淹没短管流量公式(9-8)知:A=,=,R=,A= 化简后有:=0用牛顿迭代法解上式:令F (b)=,(b)= 以代入下式由迭代法求得b=0.829m 。在工程实践中常选接近或稍大于该值的标准涵管尺寸。9-4 排水管在穿过河道时需修倒虹吸管,如图所示。已知通过的总流量Q=0.2m3/s。现铺设两条管径d=300mm,管长l=26m的倒虹吸管,沿程阻力系数=0.03,倒虹吸管上游检查井内的行进流速v0可忽略不计,下游检查井后排水管中的流速v2=0.7m/s。倒虹吸管进口的局部阻力系数为0.6 ,每个弯头的局部阻力系数为0.3。求倒虹吸管上下游水面的高差H。(提示:检查井2中突然扩大局部阻力可用求得。)解:每一条倒虹吸管的流量Q=管内流速= H=+hw=+9-5 水泵中心线至水泵压水管出口的高度H=20m,如图所示,已知流量Q=113/h,管长l1=15m,管径d1=200mm,管长l2=10m,管径d2=100mm,沿程阻力系数1=2=0.025,每个弯头的局部阻力系数1=0.2,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系数2=0.38 , 求水泵出口断面1-1处的压强水头。解:, +=H+=20+()+()=+ (0.025)+(0.025)m=23.542m 9-6一水平安装的风机吸风管及送风管,如图所示。吸风管径,管长=10m,送风管由两段直径不同的管道管串联而成,管径=200mm,管长=50m,;各管沿程阻力系数均为0.02,局部阻力不计。空气密度为1.2kg/m3,风量Q=0.15m3/s,求风机应产生的总压强至少为若干。解:由于各管段无中途分出流量,所以各管段流量相等 m3/s各管段阻抗及压强损失分别计算如下: = =607.927 = =3039.636 =68.392N/m =2188.537 N/m,风机的总压强(全压)P=+P=9-7 有一先串联后并联的管道系统如图所示,已知分流点A前的干管流量Q=0.16m3/s,各支管管长分别为=600m,=700m,各支管管径分别为d1=,粗糙系数均为n=0.012,求支管内流量以及分流点A与汇流点B之间的水头损失。(按湍流粗糙区计算)解:由 式(9-18)算得各管段比阻分别为: ,各管段阻抗 分别为:Sp=835.36s2/m5Q=QQ=(0.160.06313) m3/s =0.09687 m3/s(2) Q= Q+ Q= 9-8上游水箱的水由两条并联的支管把水引至中间干管,再由干管经另两条并联支管把水引入下游水箱,如图所示。已知各段管长分别为, ,各管段管径分别为,。求由上游水箱流入下游水箱的总流量Q。设管壁粗糙系数n=0.013,上下游水面差H=10m。解:由 式(9-18)算得各管段阻抗分别为: 上游并联管段1及2的值为: 下游并联管3及4的值为: 9-9若在上题中已知管段中的流速v2=1.6m/s,求上下游水头差H以及各管段内流量。解:Q=1.6L/s 由 Q=Q 得Q=151.478 L/s Q=0.5359Q=81.176 L/s H=H=8.787m9-10供水系统如图所示,已知各管段长度分别为:=500m,=700m, ,管径:由结点B流出的流量QB=0.045m3 /s,由结点D流出的流量QD=0.02 m3 /s,管段CD为沿程均匀泄流,其比流量q=,D点所需之自由水头为8m,地面高程已示于图中,若采用铸铁管,求水塔水面所需的高度H。解:管段4流量Q=Q+0.55ql=20+0.55管段1流量 Q=管段3流量 ,因采用铸铁管,由表9-2可查得管段比阻值。因 Q=50 Q=(5029.289)=20.711 H=9-11用水泵把吸水池中的水抽送到水塔上去,如图所示。抽水量为0.07 m3 /s,管路总长(包括吸水管和压水管)为1500m,管径d=250mm,沿程阻力系数=0.025,局部阻力系数之和为,吸水池水面到水塔水面的液面高差H1=20m,求水泵的扬程H。解:由伯努利方程得: H= H1+ 9-12 长为2l,直径为d的管道上,并联一根直径相同,长度为l的支管,如图中虚线所示,若水头不变,求并管前后流量的比(不计局部损失)。解:设未并联前流量为Q,则水头H=S0或Q=。 并联后的流量为,二并联管之比阻S0相同,故每根管中流量为,则水头 H= , 并联前后流量比,即9-13供热系统的凝结水箱回水系统如图所示。试写出水泵应具有的作用水头的表达式。解:设作用水头为H,则 若考虑水池与水塔中的流速水头,则可写为 H=H1+ +9-14某枝状管网如图所示。干线结点编号为0-1-2-3-4,其余为支线结点。各结点流量已示于图中,设各用户所需自由水头均为20m,各结点地面高程分别为=105m,干线各管长度均为1000m,支线1-5长500m,2-6长700m,3-7长300m,试按经济流速决定干线管径,并求各结点的测压管水头和起点水塔水面高度,最后求各支线管径。解:考虑干线管道经济流速选择管径后,根据计算流速由表9-1,9-2可查得铸铁管道的比阻S0及修正系数k。计算干线各段的水头损失、。起点水塔水面高度为: H=干线各结点水头标高: 各支线管径: 值在365.31709 之间,由表9-2选,选选计算结果列于下表:管线已 知 值 计 算 值管道编号管长(m)管段流量(/s)管径(mm)流速(m/s)比阻kS0(s2/m6)水头损失(m)结点水头标高 (m)干线0-110000.0663000.9341.0331.0254.61154.431-210000.0432500.8761.0462.7525.32149.112-310000.0352001.1151.0159.02911.20137.913-410000.0201501.1321.0141.8516.91121支线1-55000.00810014212-67000.0081008443-73000.010100660注:本题计算结果与所选干线管径、管道比阻有关。9-15环状管网如图所示:管长、管径及各结点流量均示于图中。若水源A处的地面标高水源处水泵的扬程为46m,最不利点D处的地面高程,自由水头为20m水柱。试对该环状管网进行平差,并复核最不利点自由水头是否满足要求。解:初步计算时,可按管网在湍流粗糙区工作,暂不考虑修正系数k的问题。(1) 拟定水流方向如图所示,按得条件初步分配的流量列入下表。(2) 根据管径和管道材料(本题为铸铁管)查相应的表格得出比阻S0值,并求出相应的hfi及hfi/Qi。以管段为例,d=400mm,在表中查得比阻S0值为0.2232s2/m6,故,其余各管段计算结果已列入表中。(3) 求闭合差h,以第一环为例,h=(1.786-1.209+2.642-2.303)m=0.916m,h0说明顺时针方向流量分配多了,应减少。(4) 求各环校正流量Q,仍以第一环为例,第一环的管段的流量经校正后应为(100-3.269)10-3m3/s=96.731 10-3m3/s,其余各管段的计算结果已列于表中。从表中结果可见,经两次校正后,各环闭合差均已小于允许值(0.2m)。(5) 复核D点自由水头是否满足要求109+46-(1.722+4.759+2.427)-122m=24.092m20m,故满足要求。 9-16若仍用上题所给条件,试自己编制电算程序,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上题的环网平差问题。解:编制电算程序框图可参见下图:9-17压力钢管的直径D=1.2m,管壁厚度,水的弹性模量E=2.03109Pa,管长l=2000m,管末端阀门的关闭时间T分别为2 s及6 s,试判别各产生何种水击。设管中恒定流时的流速v0=1.5m / s。试求直接水击压强值,并估算间接水击压强值。解:水击波速传播速度c=1073.06m/s相长T=3.728 s当时, 为直接水击。,当时,为间接水击。 按式(9-66) 估算压强升高值9-18 有一个水平铺设的低压煤气管道,煤气密度,管径d=400mm,通过流量Q=2m3/s,沿程阻力系数,不计局部阻力,求输气1000m远的该气体管道阻抗及压强损失。解:气体管道阻抗 压强损失9-19水由水箱经水平管道流入大气,如图所示。已知管中流速,管长L=50m,箱中水面与管道出口的高差H=5m,出口断面以前的水头损失hw=2m。如突然将管道末端的障碍物拿走,求该瞬间管内水流的加速度。解:对水箱水面一点与出口断面中心点写非恒定流能量方程:因沿程管径不变,断面平均流速v与长度无关,只与时间有关,所以可写成并可从积分号中提出,则有 代入数据,得 加速度 9-20 设某容器附有隔墙,如图所示。隔墙上开有一个方形和两个圆形的薄壁小孔口,方孔口的一边紧贴器底,A1=0.001m2,两个圆孔孔口均为全部且完善收缩孔口,A2=0.0025m2,A3=0.004m2;设各孔口水头稳定不变,容器右侧壁孔口3为自由出流,H=4m。试求通过流量Q和水位差h1、h2、h3。解:因是恒定流动,通过各孔口的流量均相等,由式(9-71),每一孔口均有自己的作用水头,即,式中i=1,2,3。由图知,将前式代入可得。在全部且完善收缩情况下,圆孔流量系数可取,对不全部收缩的方孔口,可按式(9-72)计算得。将及H值代入上式得;将Q值代入前式可得:。9-21 某小水库采用卧管泄流,如图所示。孔口直径d=0.2m。试求孔上水深H为2.0m和2.2m时两孔总泄流量。解:设由式(9-71)可得 9-22 某房间通过天花板用若干个小孔送风,如图所示。孔口直径d=1cm,天花板夹层风压为300Pa。试求每个小孔的出流量和流速(空气密度=1.2kg/m3,孔口流量系数=0.6,流速系数=0.97)。解:由孔口公式(9-79)得出流流速9-23 某厂房上、下部各开有8m2的窗口,两窗口的中心高程差为7m,如图所示。室内空气温度为30,室外空气温度为20,气流在自然压头下流动,窗口的流量系数=0.64。试求车间自然通风换气量(质量流量)。解:由连续性条件知,且有,所以 查表1-2得,代入上式得 (1) 由气体静力学方程知:房外,房内,因此 (2) 将(1)式代入(2)式得 9-24 水由上游左水箱经过直径d=10cm的小孔口流入下游右水箱,如图所示。孔口流量系数=0.62,上游水箱的水面高程H1=3m且保持不变。试求:(1)右水箱无水时,通过孔口的流量;(2)右水箱水面高程H2=2m时通过孔口的流量;(3)左水箱水面相对压强为2000Pa,右水箱水面相对压强为零,H2=2m时通过孔口的流量。解:(1) (2) (3)9-25 水箱侧壁一完善收缩的薄壁小圆孔外接圆柱形外管嘴,如图所示。已知直径d=2cm,水头H=2.0m,试求流量及管嘴内的真空度。解:,查表(9-6)得9-26 设注入左水箱的恒定流量Q=0.08m3/s,隔板上的小孔口和两管嘴的小孔口均为完善收缩,且直径均为d=10cm,管嘴长l=40cm,如图所示。试求流量Q1、Q2、Q3。解:设左水箱水面到管嘴2出口水头为,右水箱水面到管咀3出口水头为,则孔口1的有效作用水头为,由连续性方程知, 解得9-27 某空调诱导器的静压箱上装有一组直径d=10mm的圆柱形管嘴,管嘴长度l=40mm,如图所示。试求管嘴出口流速为20m/s、总风量为0.338m3/s,空气温度为20时静压箱内的静压值p0和管嘴个数n。解:由已知条件得每根管嘴的通过流量为 由气体管嘴流量公式得9-28 某游泳池,如图所示,池长36m,宽12m,底部倾斜,池深由1.2m均匀变化到2.1m,在底部最深端有两个泄水孔,一为孔口,一为管嘴,直径均为22.5cm,流量系数分别为,试求游泳池放空所需时间。解: 因池底倾斜,放空过程中水面下降1.2m以后,游泳池横断面面积将发生变化,故需分别计算。在第一阶段,水池断面不变,孔口和管嘴出流面积均为A,于是,式(9-93)改写为s 在第二阶段,横断面变化,可用积分法计算,这时:,积分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