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学专业论文)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pdf_第1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pdf_第2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pdf_第3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pdf_第4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 作 者 姓 名: 黄丽丽 指 导 教 师: 李昌林 教授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有义务告知犯罪嫌疑人其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义务,以及依 法有权知晓的与案件有关的信息、事项。我国的犯罪嫌疑人普遍缺乏法律知识,如果侦 查机关不履行告知义务,犯罪嫌疑人可能就不知道其在侦查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在其合 法权利受到侦查机关侵害时也可能不会主动寻求救济。 我国现行立法有关侦查机关对犯 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的规定比较简单和原则化,未规定程序性规则及保障机制。实践中 告知义务未受到侦查人员和司法机关重视,不完全告知和被动告知的现象较为常见。研 究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不仅有利于保证犯罪嫌疑人行使诉讼权利,保障 其人权,而且也有利于公民监督侦查活动,实现程序法治。 本文除引言以外,正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约三万字。 第一部分分析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的概念和价值。 侦查机关对犯罪嫌 疑人的告知义务, 是指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依法告知犯罪嫌疑人其诉讼权利义务及案件 相关事项、信息等内容的义务。侦查机关履行告知义务对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尤其 是行使诉讼权利和准备辩护有积极的意义。它有利于约束和规范侦查权的行使。另外, 还有利于公民监督侦查活动,提高刑事司法的公信力。 第二至第六部分从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的角度论述我国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 告知义务的制度构成,提出完善的建议。 第二部分论述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的主体,包括义务主体和权利主 体。在我国,告知义务主体为享有侦查权的侦查机关。侦查机关不得委托他人或其他机 关及辩护律师代为履行告知义务。告知权利主体为所有犯罪嫌疑人,特殊情形下应当包 括其法定代理人。 第三部分分析侦查机关告知的时间。我国立法对侦查机关告知时间规定得比较笼 统,没有规定不须告知的情形。侦查人员不及时告知的现象常见。建议完善司法解释, 细化告知时间,要求侦查机关及时、迅速告知。 第四部分阐述侦查机关告知方式。我国未对口头告知的用语作出要求,未要求侦查 人员承担解释的义务。对书面告知时使用的法律文书,没有规定统一的制作方式。为规 范和统一告知方式,侦查机关应采取书面与口头结合方式告知。口头告知时以犯罪嫌疑 人能听得懂、能理解的语言告知。对于书面告知,应当制定全国统一的相关法律文书。 第五部分研究侦查机关应当告知的内容。侦查机关告知内容因侦查行为不同而异。 实践中侦查人员常选择性地告知相关内容,犯罪嫌疑人无法知悉犯罪事实、罪名及多数 诉讼权利。为使犯罪嫌疑人理智地选择诉讼行为,应赋予犯罪嫌疑人知悉其罪名和理由 及诉讼期限的有关规定的权利,要告知犯罪嫌疑人有保持沉默和申请法律援助,有申请 调查有利于自己的犯罪事实和证据的权利。 第六部分研究侦查机关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在我国,立法上对违反告知义务 的程序性制裁规定尚不完善, 侦查人员违反告知义务对侦查行为的效力和证据效力并不 会有太大影响。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侦查机关履行告知义务的监督尚未到位,犯罪 嫌疑人也无法对侦查机关未履行告知义务的行为获得有效地救济。对此,应当确立违反 告知义务所获证据的使用规则,规定应当排除和可以采纳的情形。另外还应当从侦查机 关的内部和司法机关、犯罪嫌疑人、公民外部两方面加强对侦查机关履行告知义务的状 况的监督。只有这样,侦查人员在侦查活动中才会更注意自觉履行告知义务,保障犯罪 嫌疑人的知悉权。 关键词:告知义务;人权保障;程序性制裁 abstract in the investigation stage, the investigation organ has duty to inform the suspects something about their rights, obligations and some information which is related to their cases. the suspects in our country are general lack of knowledge of the law. if the investigation organ do not fulfill this obligation ,the suspects may be dont know their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investigation, and if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have been infringed upon the investigation organ ,they may dont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eek relief. chinas current legislation,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investigation organs informing obligation to suspects,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principled, does not provide procedural rules and safeguard mechanism. investigative and judicial organs are not attached to the informing obligation in practice.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the police dont fully inform or passive inform. do the studies on the investigation organs obligation of informing to the suspect,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ensure that criminal suspects to exercise their litigation rights, protecting their human rights, but also conducive to citizens supervise investigation activities and realize the procedural rule of law. this paper, besides an introduction, the body has six parts, a total of three thousand words. the first part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value of the investigation organs obligation of informing to the suspect. the investigation organs obligation of informing to the suspect refers th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investigation, the investigation organ should inform suspects their rights, duty and other information or items about the case. the investigation organ fulfill the obligation of informing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criminal suspects rights and the foundation of defense, its also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protecting criminal suspects human rights in the investigation stage. it helps to restraint and standardize the investigation power. in addition, there are conducive to citizens supervise investigation activities and improve the criminal judicial credibility. the second to the sixth part discusses the system of our countrys duty of disclosure , from the view of our countrys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then put forward some improving suggestions.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body of the duty of informing, including compulsory subject and the subjects of the right. in our country, the compulsory subject is the investigation organ, which has the power of investigating. the investigation organ shall not entrust others or other authorities or defense lawyers to fulfill the disclosure obligation. the subject of the right is all criminal suspects, under special circumstances, including their legal representative. the third part analyses investigation organ informing time. chinas legislation on the time of investigation organ shall inform are very simple, have no provision about the situation of dont have to inform. investigators do not inform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 suggest our country perfect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detailed the informing time, and should require the investigation organs inform timely and quickly. the fourth part explains the way of informing. our countrys legislation does not have the rule of orally informing language, and does not require investigators to explain. when using the written informing way, there is no unified regulations about legal documents. in order to regulate and unified the informing way, the investigation organ must take oral and written way to inform. oral informing should use the language that the suspect can understand. we shall establish a national unified legal instruments for written inform. the fifth part discuss informing content. the investigation organ take different behavior, the disclosure content is not the same. investigators often selectively inform the content in practice, sometimes the suspects are unable to know their criminal facts, accussation and some litigation rights. in order to let suspects make rational choice of actio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should entrust suspects the right of knowing their charges and reason and the litigation period, the investigators must inform crime suspect that they have remain silent right, applying for legal aid right, and applying to investigate their criminal facts and evidence right. the study of the sixth part is the legal consequences of breach of this oblig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legislation on the procedural sanction provisions of violation the duty of disclosure is not perfect. even if investigators violate the duty of disclosure, it has no effect on investigation and evidence effect.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and the peoples court supervise investigation organ performing informing duty is not in place, suspects cant get effective relief for the investigation organ fails to fulfill the obligation of informing behavior. therefore, we should establish a rule of the use of the evidence that violate obligation of informing,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set the rules of excluding and adopting circumstances. in addition, we must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performing the obligation of informing status from two aspects, i.e. the investigation internal organs and the external concluding the judicial organs, criminal suspects, citizens. just do these can the investigato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nscientiously fulfill the obligation, and protect the criminal suspects right of know in the investiga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 the duty of disclosur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procedural sanction 目 录 引引 言言 . 1 一、告知义务概述 . 2 (一)告知义务的概念 . 2 (二)告知义务的价值 . 3 二、告知义务的主体 . 6 (一)义务主体 . 6 (二)权利主体 . 8 三、告知时间 . 10 (一)告知时间的相关规定 . 10 (二)告知时间规定的运行状况 . 12 (三)告知时间规定的完善 . 13 四、告知方式 . 15 (一)告知方式的相关规定 . 15 (二)告知方式规定的运行状况 . 17 (三)告知方式的完善 . 19 五、告知内容 . 21 (一)告知内容的相关规定 . 21 (二)告知内容规定的运行状况 . 24 (三)告知内容的完善 . 25 六、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 28 (一)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的相关规定 . 28 (二)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规定的运行状况 . 30 (三)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的完善 . 31 参考文献 . 34 致谢 . 38 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 1 引引 言言 鉴于侦查机关履行告知义务, 对保障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防御权及促进 犯罪嫌疑人行使诉讼权利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能对侦查机关进行侦查活动起到自 我警示作用,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对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作出了规 定。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本文以下简称公民权利公约 ) 、 欧洲 人权公约等国际公约也对这一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我国目前尚未全面确立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的制度。我国刑 事诉讼法有关这一制度的规定比法治发达国家落后。多数规定都是原则性的而 且大多数内容都是重复的,仅规定“应当告知” 。对于具体应当如何告知及不告 知的后果等问题都没有详细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受长期以来的重实体轻程序的 司法理念的影响,告知义务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告知义务的履行尚未形成统一 和规范的模式,不主动告知和不完全告知的现象比较普遍。然而,侦查机关不履 行告知义务所获证据通常都会被法庭采纳,侦查人员也不用承担任何不利后果。 我国理论界对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的研究较多从犯罪嫌疑人 知情权或知悉权的角度进行分析。多数研究都不够深入而且内容较多重复。大多 数学者仅泛泛地指出我国侦查阶段告知时间应当提前,告知内容应当扩大,告知 方式应当为书面告知与口头告知相结合,要完善告知义务的保障机制。 我国大多数犯罪嫌疑人都是文盲或法盲,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其在侦查阶段享 有哪些诉讼权利。为了让犯罪嫌疑人知悉其诉讼权利义务,减少侦查机关利用犯 罪嫌疑人的信息弱势而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的现象的发生, 使刑事司法更具 公信力,侦查机关应当全面履行其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那么,什么是侦查 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告知义务的价值何在?这一制度包括哪些内 容?我国立法对告知义务制度的规定存在哪些问题?在实践中的运行状况如 何?应当如何完善相关制度,改进工作方式,将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落到实处?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分析。需说明的是,为了论述的简洁,本文将侦查机 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简称为告知义务, 但本文的研究范围仅限于侦查机关 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而不是告知义务的全部。 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 2 一、告知义务概述 (一)告知义务的概念 在侦查阶段, 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可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剥 夺或者限制。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知悉诉讼权利和诉讼进程等信息,对其行使 诉讼权利,使案件朝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国际公约及 国外的刑事诉讼立法大都规定了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如公民权 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 9 条第 2 项、 欧洲人权公约第 5 条第 2 款对此义 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美国联邦宪法修正案第 6 条、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 第 58 条及联邦最高法院的一系列判例、 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典首条文第 3 条及 第 63 条第 1 款、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 136 条和第 163 条、英国1984 年警 察与刑事证据法及其实施细则都对侦查机关履行告知义务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不同学者对告知义务所涉及的告知内容的范围理解不同, 所以学者们对告知 义务概念的界定也不相同。就告知内容而言,学者们的见解主要有四种:一是认 为告知的内容仅限于诉讼权利。二是认为告知的内容包括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三是认为告知的内容涉及诉讼权利及案件相关的事实和理由。 四是认为告知的内 容包括诉讼权利、诉讼义务以及案件相关事项、信息等。1笔者赞成第四种观点。 在我国,法律知识并未得到实质意义上的普及。大多数犯罪嫌疑人对其在刑事诉 讼中的诉讼权利和义务都不知晓或者只是一知半解。 而刑事诉讼活动与公民的人 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密切相关。如果犯罪嫌疑人不知晓其诉讼权利,就可能不会主 动去行使权利;不知道义务,就不会积极履行义务;不知道案件的相关事项和信 息,就无法理智地做出选择。只有被告知诉讼权利、诉讼义务和案件相关信息等 内容后,犯罪嫌疑人才能在是否行使诉讼权利的问题上做出理智的选择,在侦查 1 我国学者周伟、肖晋认为,告知义务是侦查机关在法定情形下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权利, 允许并保障其实现权利的职责。 (周伟、肖晋: “论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5 期,第 95 页。 )施洪金指出刑事诉讼告知制度是司法机关主动告知诉讼参与人其在刑事诉讼中依法 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的诉讼制度。 (施洪金: “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告知制度” , 湖北警官学 院学报 ,2003 年第 2 期,第 25 页。 )毛建平、曾军、段明学提出告知义务是国家赋予国家机关告知被追 诉相关的事实、理由及权利的义务。 (毛建平、曾军、段明学: “刑事诉讼告知义务初探” , 西南政法大学 学报 ,2006 年第 2 期,第 74 页。 )也有学者认为侦查、起诉机关的告知义务是侦查、起诉机关应当将指 控的罪名及事实、理由、有关程序决定和犯罪嫌疑人可以行使的主要诉讼权利主动地让犯罪嫌疑人知晓的 法律要求。 (蔡国芹: “程序正义视野下的犯罪嫌疑人知情权”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8 年第 1 期,第 72 页。 ) 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 3 机关侵犯其合法权利的时候主动寻求救济,同时积极履行诉讼义务,配合侦查机 关开展诉讼活动。 因此,笔者认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是指侦查机关按照法 定的时间、 方式和步骤告知犯罪嫌疑人其在诉讼活动中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 承担的诉讼义务,以及与案件相关的事项、信息的义务。这种义务是侦查机关在 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一种客观照料义务。与该义务相对的是犯罪嫌疑人的知悉权。 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全面地履行告知义务是犯罪嫌疑人知悉权实现的前提。 依 据告知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诉讼权利的告知义务、 诉讼义务的告知义务和案件相 关信息、事项的告知义务。依据侦查机关告知时的主动与否可分为主动性告知和 被动性告知。 从制度构成角度看,告知义务主要包括告知主体、告知时间、告知方式、告 知内容以及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虽然不同国家立法对告知义务的规定存在 一定的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说(1)在告知主体上,各国均要求享 有侦查权的主体对犯罪嫌疑人履行告知义务。在大多数国家,警察和检察官都是 告知义务主体,也有部分大陆法系国家要求预审法官承担一定的告知义务。 (2) 各国均要求侦查主体在执行拘留、逮捕、搜查以及讯问犯罪嫌疑人时要履行告知 义务。 (3)在告知方式上,既有口头告知也有书面告知,并且要求侦查人员在告 知时要以犯罪嫌疑人能听得懂或看得懂的语言进行告知。 (4)告知内容主要包括 告知沉默权、告知聘请律师权、告知拘留、逮捕、羁押及搜查的理由、告知被指 控的罪名及理由等等。 (5)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排除相关证据及侦 查行为无效或非法。 (二)告知义务的价值 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履行告知义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履行告知义务是犯罪嫌疑人行使诉讼权利的前提和进行防御的基础。 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法律知识的普及工作,但是公民的法律素质仍然比较 低。我国犯罪嫌疑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少人甚至是文盲。如果侦查机关不 对犯罪嫌疑人履行告知义务, 犯罪嫌疑人可能就无法知晓诉讼权利义务及对其诉 讼利益有影响的信息。 即使有的犯罪嫌疑人从其他渠道了解了一些诉讼权利等信 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 4 息,其对这些信息的理解也可能是一知半解,如把诉讼权利当成是义务。犯罪嫌 疑人行使诉讼权利的前提是知晓权利。 只有犯罪嫌疑人清楚地了解有何权利以及 如何行使, 其才有可能去行使这些权利; 只有其知悉义务才会更加配合侦查工作; 只有犯罪嫌疑人了解其正在被侦查的犯罪行为、犯罪性质及依据,才能理智地选 择如何防御,使防御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最重要的是,侦查机关履行告知义 务可以减少因犯罪嫌疑人文化水平不同、 经济条件不同等因素的差异而导致执法 不平等的发生, 并且可以减少侦查人员利用犯罪嫌疑人缺乏法律知识而愚弄犯罪 嫌疑人的现象的发生。2 其次,履行告知义务是尊重犯罪嫌疑人诉讼主体地位,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 的重要表现。 在封建时期,实行纠问式刑事诉讼,奉行口供主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 视为诉讼客体,不享有辩护权,也不存在诉讼权利,其被视为国家机关发现案件 真相的手段或证据方法。在这一时期,犯罪嫌疑人毫无知悉权,侦查机关也没有 告知义务。在近现代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认为是诉讼主体,其是 执行辩护职能、享有诉讼权利的当事人,其有权知悉诉讼权利和义务以及其他与 其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3这种知悉权是一种防御性人权,是通过侦查机关履行 告知义务而实现的。 侦查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履行告知义务的同时也警示自身在 实施侦查活动时必须尊重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确保其知悉诉讼权利、自身人 身和财产等状况或处境,尊重犯罪嫌疑人诉讼主体地位,使犯罪嫌疑人有机会与 侦查机关平等对抗。这些对于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是 国家法治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再次,侦查机关在履行告知义务时也是对侦查机关自我警示,有利于规范和 约束侦查权的行使。 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履行告知义务时也给自己戴上了一个“紧箍咒” ,它 能够对侦查人员起到自我警示的作用。4侦查机关在实施侦查活动时,侦查人员 主动地向犯罪嫌疑人告知其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也警示自己必须尊重犯罪嫌疑 人的这些诉讼权利。 警示自己所要面对的是了解诉讼权利并且可能会行使权利的 犯罪嫌疑人,其任何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的行为可能都会被犯罪嫌疑人控 2 陈卫东主编: 模范刑事诉讼法典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41 页。 3 陈光中、徐静村主编: 刑事诉讼法学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7 页。 4 孙长永主编: 刑事诉讼证据与程序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06 页。 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 5 诉。因此侦查机关就不可能利用犯罪嫌疑人贫困、缺乏教育、对法律无知、对权 利认识不足而愚弄犯罪嫌疑人,滥用自身的侦查权力,不法地侵害犯罪嫌疑人的 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对于规范和约束侦查权的行使有积极意义。5 对犯罪嫌疑人来说,在被告知相关的权利义务后,其就知悉了自身的诉讼权 利。当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对其刑讯逼供、阻碍其聘请辩护律师、对其超期羁 押或者从事其他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时, 犯罪嫌疑人就可以向有关机关进行控 告和申诉,通过合法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使其受到侵害的权利得到救济。通过这 种方式来对侦查活动进行监督,可以遏制侦查权的滥用,减少侵权现象的发生, 确保侦查权运作的合法、合理及规范。 最后,侦查机关履行告知义务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就程序公正而言,由于侦查活动大多都 是秘密进行的,尤其是讯问犯罪嫌疑人时通常都是在密闭的空间进行,犯罪嫌疑 人面对侦查人员时就容易感到恐惧和不安。6倘若侦查机关履行告知义务,重视 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并协助犯罪嫌疑人行使诉讼权利,那么犯罪嫌疑人就会 觉得自身的人格尊严受到了应有的尊重,不会惧怕侦查机关。履行告知义务可以 调节侦查机关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实力差距,实现控辩平等、平等对抗。7对实 现实体公而言,侦查机关在履行告知义务之后,犯罪嫌疑人知悉自身的权利和其 他有关信息后,其可能会为获得有利于自身的裁判而主动供述,并提出有利于自 身定罪量刑的证据,积极配合侦查机关的活动。而侦查机关可以通过犯罪嫌疑人 的供述,寻找、发现更多的线索,尽力去发现事实真相,这有利于实体真实的发 现和实体公正的实现。 告知义务设置的目的是禁止侦查机关不择手段、不计代价的进行侦查活动。 只有实现了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才能使犯罪嫌疑人感到自身的合法权利受到了 应有的尊重。犯罪嫌疑人积极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就更能服从案件的判决,公众 也更加认同诉讼的结果,进而上访、申诉、抗诉等现象也会相应地减少,司法公 信力就得到了提高。这些都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树立司法的权威,减少社会 群体对刑事诉讼活动的质疑, 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5 卞建林主编: 中国刑事司法改革探索以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为参照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 版社,2007 年版,第 197 页。 6 卞建林、文晓平主编: 建言献策:刑事诉讼法再修改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 第 133 页。 7 徐美君: 侦查讯问程序正当性研究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41 页。 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 6 二、告知义务的主体 告知义务的主体包括告知的义务主体和权利主体。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侦查机 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故义务主体为侦查机关,权利主体为犯罪嫌疑人。 (一)义务主体 不同国家的侦查机关不同,告知义务的主体也就不大相同。8我国的侦查机 关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和监狱。这些侦查机 关在负责其有权侦查的案件时都应当履行相应的告知义务。 我国履行告知义务的主体应当是侦查机关的侦查人员, 而且应当是负责办理 具体案件的侦查人员,非本案的侦查人员不得进行告知。侦查人员不得委托非本 案的侦查人员或其他机关的司法人员代为履行告知义务。 因为侦查机关实施侦查 行为时,尤其是在执行拘留、逮捕或讯问的时候,犯罪嫌疑人与侦查人员都是面 对面地直接接触,此时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最易受到侵犯之时,所以是履行告 知义务的最佳时期。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林钰雄认为,告知主体是享有讯问权的主 体,而且告知是“讯问者”应亲自践行的义务,不得委托他人践行此项义务。 9倘 若允许侦查机关委托他人或其他机关或由非本案的侦查人员10履行告知义务的 话,那么告知的时间可能会被延迟,告知的地点也将会改变,告知的效果就不甚 理想了,就不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而且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完全 可以亲自践行告知义务,由非案件的经办人专人负责告知完全是浪费司法资源。 侦查机关也不得要求辩护律师履行告知义务。即使辩护律师通过会见、通信 等方式告知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以及案件信息后, 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也不 能被免除。这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首先,我国很多的犯罪嫌疑人都无力聘请辩 护律师, 我国法律援助资源也有限。 不可能每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有辩护律师。 如果要求辩护律师履行告知义务,对没有辩护律师的犯罪嫌疑人而言,其就无法 8 如英国和美国履行告知的主体主要是警察,在法国则不仅警察和检察机关要告知,而且在特定情形下预 审法官也要依法履行告知义务。 9 林钰雄: 刑事法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136 页。 10 如在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检察院, 所有的书面告知都是由非案件承办人的检察官专人负责送达告知书。 (杨 建广、唐琪: “未成年被指控人权利告知程序研究” ,杨松才、肖世杰主编: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题研究 “中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人权保障”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 年版, 第 186 页。 ) 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 7 知悉诉讼权利义务,就无法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次,在侦查阶段,辩护律 师的职责是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和控告等。虽然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从 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罪名和案件的有关情况, 但是告知并不是辩护 律师的法定义务。 当然并不不排除辩护律师出于辩护需要等原因而告诉犯罪嫌疑 人诉讼权利义务及案件信息的情况的出现。 但是辩护律师完全有权自主决定是否 告知,以及告知多少。11最后,人民法院很难在每起案件中都去查明辩护律师是 否告知犯罪嫌疑人。如果侦查机关以辩护人已向犯罪嫌疑人履行告知义务为由, 认为自己毋庸再次告知,侦查人员也难以提供证据。 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了侦查机关应当履行告知义 务,但是在以犯罪控制为导向的现状下,告知义务并没有得到侦查机关和司法机 关的重视。受长期以来的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护的司法观念及重业绩考核 的影响,侦查人员不依法履行告知义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多数侦查人员认为只要 能查清案件事实,只要没有严重侵犯到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那么即使违背程 序规定也无关紧要, 而且一旦向犯罪嫌疑人全面履行告知义务就容易助长犯罪嫌 疑人的气焰,不利于展开侦查工作。也有一些侦查人员认为现在法律知识已经得 到普及,即使其不告知,犯罪嫌疑人也会知道相关法律规定。据调查,警察认为 告知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是对其基本人权的必要保障的比例为 79.94%;认为属 于程序性权利,对案件实质处理作用不大的比例占 18.81%;认为这种程序性权 利可能影响裁判结果公正性的比例仅为 5.39%。检察官的比例则依次为 80.54%、 19.37%、8.19%。12可以看出,虽然侦查人员认为履行告知义务对保障犯罪嫌疑 人的人权有重大意义,但在具体办案过程中却并没有把它看得很重要。 侦查人员对告知义务的认识是否到位和重视程度高低决定了其在工作中是 否会全面地履行告知义务。为确保犯罪嫌疑人能知悉有关信息并理智地做出选 择,侦查人员要正确处理好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 侦查部门要加强对侦查人员的培训, 不仅要提高侦查人员的法律素养和运用法律 的水平, 而且要强化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诉讼主体地位的认识和法律至上意 识。应当要求侦查人员牢固树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法治观念,在充分尊 重和保护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基础上严格执法,自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实 11 周欣、李亚强: “侦查阶段告知义务体系的完善”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报(社科版) ,2006 年第 5 期, 第 100 页。 12 黄立: “诉讼权利告知的实证研究” , 法学杂志 ,2007 年第 3 期,第 94 页。 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义务 8 现文明执法。 (二)权利主体 权利主体即接受告知的主体、告知义务的相对人,在本文为犯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