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考试大纲、分析高考试题转变教学观念、优化备考方法,黄冈市教科院黄干生,联系电话:07133885957电子邮箱:hghgsh,一、分析近三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三、优化备考方法、规划二、三轮复习,二、研究考纲、揣摩题型示例、分析样题,一、分析近三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0507年物理试题题量与赋分,0507年物理试题考查主要内容及比例,0507年物理选择题均分及难度试题,0507年物理非选择题均分及难度,1.0507年“理综”物理题量、赋分情况(I),2.0507年“理综”物理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及比例(全国I卷),二、研究考纲、揣摩题型示例、分析样题,2008年考试大纲理科综合中的物理部分与2007年相比,保持稳定,基本没有变化。,不变的地方有:,(1)知识内容表中的131个知识点(其中包含19个实验)保持不变;(2)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保持不变,物理学科内容考试比例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总分的比例保持不变(占40,总分仍为120分),组卷原则保持不变,物理学科试题题号仍为14题25题;(3)能力要求保持不变,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的叙述及要求与2006年完全相同;(4)参考试卷的题数、题型保持不变,参考试卷中提供的试题是从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中选择的一部分试题同。,2007年共有46题(比2006年增加6题,其中选择题22道(从4566题,比2006年增加2题),非选择题共24题(比2006年增加4题)。在非选择题中实验题共7题(从3642题,比2006年增加2题),计算题17道(从4359题,比2006年增加2题)。,选择题增加的2题:其一是的45题,其二是第64题。,【45】(1997年第9题)下图中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线AO和BO的A、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面的夹角为,若以F1表示AO的拉力大小,F2表示BO的拉力的大小,则有()A.F1=mgcosB.F1=mgctanC.F2=mgsinD.F2=mg/sin,2007年题型示例有所增加,变化的地方,【64】(2006年全国理综I第19题)一砝码和一轻弹簧构成弹簧振子,图a所示的装置可用于研究该弹簧振子的受迫振动。匀速转动把手时,曲杆给弹簧振子以驱动力,使振子做受迫振动。把手匀速转动的周期就是驱动力的周期,改变把手匀速转动的速度就可以改变驱动力的周期。若保持把手不动,给砝码一向下的初速度,砝码便做简谐运动,振动图线如图b所示。当把手以某一速度匀速转动,受迫振动达到稳定时,砝码的振动图线如图c所示。若用T0表示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T表示驱动力的周期,Y表示受迫振动达到稳定后砝码振动的振幅,则()A.由图线可知T0=4sB.由图线可知T0=8sC.当T在4s附近时,Y显著增大;当T比4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很小D.当T在8s附近时,Y显著增大;当T比8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很小,图a,实验题增加2题:第37题,第39题,【37】(2006年理综I卷第22(1)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E.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其中正确的是:_ABD_。,【39】(1987年全国高考第三大题第(1)小题),计算题增加2题:第50题,第57题,【50】(2003江苏卷第17题)串列加速器是用来产生高能离子的装置,图中虚线框内为其主体的原理示意图,其中加速管的中部b处有很高的正电势U,a、c两端均有电极接地(电势为零).现将速度很低的负一价碳离子从a端输入,当离子到达b处时,可被设在b处的特殊装置将其电子剥离,成为n价正离子,而不改变其速度大小.这些正n价碳离子从c端飞出后进入一与其速度方向垂直的、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在磁场中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已知碳离子的质量m2.01026kg,U7.5105V,B0.50T,n2,基元电荷e1.61019C,求R.,【57】(2006年全国理综I第25题)有个演示实验,在上下面都是金属板的玻璃盒内,放了许多锡箔纸揉成的小球,当上下板间加上电压后,小球就上下不停地跳动。现取以下简化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如图所示,电容量为C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和B水平放置,相距为d,与电动势为、内阻可不计的电源相连。设两板之间只有一个质量为m的导电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已知:若小球与极板发生碰撞,则碰撞后小球的速度立即变为零,带电状态也立即改变,改变后,小球所带电荷符号与该极板相同,电量为极板电量的倍(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O点处有一小孔,一束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粒子沿x轴经小孔射入磁场,最后打在竖直和水平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亮。入射粒子的速度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已知速度最大的粒子在0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5,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7T/12,其中T为该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试求两个荧光屏上亮线的范围(不计重力的影响)。,【例1】(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卷(I)第23题)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0.50m,“竖直高度”h1=1.0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0.00080m,“竖直高度”h2=0.10m。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与体育项目相关的高考题力和运动、动量和能量,【解析】该题要求学生运动员原地起跳和跳蚤原地上跳的“起跳”、“上抛”等过程有清楚的认识,并与物理学中的运动规律相联系。有非常强的迁移能力人的起跳过程与跳蚤的起跳过程是一样的,先经过匀加速运动直到离开地面,离开地面后再在重力的作用下作竖直上抛运动用a表示跳蚤起跳的加速度,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v22ad2v2=2gh2若假想人具有和跳蚤相同的加速度a,令V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人离地时的速度,H表示与此相应的竖直高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V2=2ad1V2=2gH由以上各式可得H=h2d1/d2,代入数值,得H63m,【例2】(2005年全国理综卷第25题)如图所示,一对杂技演员(都视为质点)乘秋千(秋千绳处于水平位置)从A点由静止出发绕O点下摆,当摆到最低点B时,女演员在极短时间内将男演员沿水平方向推出,然后自已刚好能回到高处A点求男演员落地点C与O点的水平距离s已知男演员质量m1,和女演员质量m2之比m1/m2=2,秋千的质量不计,秋千的摆长为R,C点比O点低5R,这是一道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试题,巧妙的把高中物理中的重点知识动能、动量、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考查的重点是综合分析能力演员从A点摆下与上摆到A点的两个过程,机械能均守恒,由此挖掘出两位演员作用前与作用后的速度,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求男演员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由平抛运动规律可求男演员落地点C与O点的水平距离s,【例3】(2007年全国理综卷I第23题)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2、近年来多次出现过以体育运动项目为题材的试题,这些试题虽然所描述的物理模型各不相同,但都是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将题中的生活语言转化为物理模型,然后根据模型选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和规律,力和运动的关系(特别是牛顿运动定律)灵活求解,而不是要学生去死记硬背。,(三)精选例题习题、调整教学深度和难度,要突出对典型过程、重要知识和解题方法的复习,选取有一定过程的典型例题。不做习题不行,但应在不同的阶段给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题,不能急功近利,一轮复习不能一味追求高考难度、设问深度、试题巧度,否则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失去信心。要鼓励学生主动做题,重视过程分析,敢破“陷阱”,要克服懒于动手,只愿听讲不愿做题的坏习惯,热学改编题如图所示,导热气缸开口向下,内有理想气体(不考虑分子势能),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活塞下挂一个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在把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细砂慢慢漏出,并缓慢降低气缸外部环境温度,则()A单位时间内气缸内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次数增多B活塞、砂及砂桶的重力势能增加量等于气体内能的减少量C气体分子中速率大的分子所占比例变小D若把漏出的细砂重新装入砂桶中,就可以使气体回到原来的状态,【力学改编题】在风景旖丽的公园往往都有喷泉以增加观赏性。现有一喷泉喷出的竖直水柱高度达h,已知水的密度为,喷泉出口的面积为S。则空中水的质量为AhSB2hS,C3hS,D4hS,,这是一道能发现学生思维缺陷的好题,如图所示,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从a点开始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又回到a点,则物体在这一往返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零B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C恒力F的冲量为零D摩擦力的冲量为零,力的功、力的冲量设计题,力电改编题竖直墙面光滑且绝缘,地面粗糙也绝缘,小球A、B带有同种电荷,用指向墙面的水平力F作用于小球B两球分别静止在竖直墙面和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将小球B向左推动少许,当两球重新达到平衡时,作用于B的水平力仍为F,与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A地面对B球摩擦力变大B地面对B球支持力不变C竖直墙面对小球A的弹力变大DA、B两球之间距离变大,一正电荷在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tA、tB分别是电荷在A、B两点对应的时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处的场强一定小于B处的场强BA处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C电荷在A处的电势能一定小于B处的电势能DA至B过程中,电场力一定对电荷做正功,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在斜面底端O处固定有一轻弹簧,斜面顶端足够高斜面上OM段光滑,M点的以上均粗糙质量为m的物块A在M点恰好能静止,在离M点的距离为L的N点处,有一质量为2m的光滑物块B以速度v0=滑向物块A,若物块间每次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后即紧靠在一起但不粘连,物块间、物块和弹簧间的碰撞均为正碰求:(1)物块A在M点上方时,离M点的最大距离s;(2)系统产生的总内能E,力学综合题,电学综合题,如图所示,ab、ef是平行地固定在水平绝缘桌面上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d.在导轨左端a、c上连有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一质量为3m,长为d的金属棒恰能置于导轨上并和导轨良好接触。起初金属棒静止于MN位置,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桌面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量为q的绝缘小球在桌面上从O点(O为导轨上的一点)以与ef成60斜向右方射向ab,随后小球直接垂直地打在金属棒的中点上,并和棒粘合在一起(设小球与棒之间没有电荷转移)。小球运动过程中不计导轨间电场的影响,导轨和金属棒的电阻不计。求:小球射入磁场时的出速度0;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和通过的电量q.,黄冈市2007年秋季高三期末考试题。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ab、cd正对竖直放置。如图所示,极板长为l现有一电荷量大小为q、质量为m的带电质点P自紧靠ab板内侧的某点以大小为v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射出,然后以速度从cd板的上端c处水平进入cd板右侧的正交电场、磁场中并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带电质点P运动到cd板上小孔O处时,有另一带电质点Q由静止释放,P、Q两带电质点在小孔处发生正碰,己知Q的质量为m/3,碰撞前Q的电性与P相同且电荷量大小为q/2,碰撞后Q运动到ab板内侧的最下端b处仍以大小为v的速度竖直离开电容器求:(1)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3)带电质点P最后离开平行板电容器时的速度大小,(四)理解实验思想、提高迁移水平和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但较长时间以来,高考物理实验能力考查,基本是以实验基础知识为主虽力图鼓励学校开好实验课,不是靠背实验来应对考试,但有些“力不从心”近几年来,考试中心开展的高考物理实验能力考查的研究,系统总结恢复高考近30多年来的命题经验,参考其他国家对实验能力考查的范例,边研究、边实践,取得一定成果适应了中学关于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物理实验考试目标分类:,高考物理实验考试目标具有层次性,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基于上述两点,考试中心将高考物理实验考试目标分为观察与识记,操作与运用,分析与表达,设计与评价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包含若干亚级,从而构成一完整的目标体系在关于高考物理实验考试目标层次内涵的探讨基础上,借鉴其他文献的分类方法以及考虑到高考所采用的形式,将该考试目标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包含了几个水平不一的亚级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地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体系,1观察与识记,高考对考生观察的考查,是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高考只能通过笔试方式进行,考试时不能让考生对实验进行直接观察,因此不易直接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由于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积累是和观察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可以通过记忆间接地考查考生对实验的观察,这是目前高考对实验观察能力考查的一个主要特点此外,由于观察是获取知识的最基本手段,是思维过程的基础之一,所以,高考实验题中对观察能力的考查总是与对知识及其他能力的考查相结合.,2操作与运用,主要是指明确实验的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掌握实验仪器的构造、原理,正确选择、使用仪器,正确运用实验操作完成实验这一层次要求较上一层次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理解:(1)正确选择、识别和使用仪器,绘制装置图(2)辨识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并予以改正(3)掌握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分析与表述,主要是指综合运用物理知识与基本操作,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操作过程进行解释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1)运用实验原理、方法对实验现象及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发现规律并得出正确结论(2)正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及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738-202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房间空气调节器的特殊要求
- GB/T 31887.5-2025自行车照明和回复反射装置第5部分:自行车非发电机供电的照明系统
- GB/T 46689-2025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车载设备人机界面显示规范
- 2025年西藏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试题答案解析大全
- 2025年节能减排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解析
- 上海公务员考试《经济管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试题(突破训练)附答案详解
- 2025年监理工程师机电网络考试题及答案(86分)
- 图像处理面试题库及答案(3篇)
- 会计毕业生自我鉴定200字
- 2025贵州贵阳智慧城市运营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10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4年特殊焊接技术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考试(含答案解析)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
- 美术学科课程标准
- YS/T 886-2013纯钛型材
- 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定额和费用计算规定介绍(课件)
- SAP入门基本操作培训课件
- 《建筑制图基础实训》画图大作业布置
- 四年级《中国神话故事》测试题及答案
- 电梯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 二年级年上(藏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