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职高版《意大利蟋蟀》教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职高版《意大利蟋蟀》教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职高版《意大利蟋蟀》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大利蟋蟀 一、教学目的:1 了解拟人手法在说明事物时的作用。2 体会科学小品语言形象化的特点。3 理解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感情。二、教学设想:1 通过阅读课文来了解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2 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简介;初读课文,弄清全文结构及主要内容。一、开场白:蟋蟀鸣叫的声音人们大都听到过。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磨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 作者法布尔在这里带着欣赏、赞美的感情,介绍了意大利蟋蟀的生活习性、发声器官和发声原理。二、作者简介:法布尔,1823年12月22日生于法国南方阿韦龙省圣雷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因家庭贫穷,4岁左右,父母送他到祖母家生活,7岁时接回家,送进村中小学,10岁时随全家迁入罗德茨市。中学阶段,家庭几度迁居,法布尔不得不做工谋生,无法正常读书。15岁时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师范学校,被正式录取。毕业后担任初中教员,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他是难以仿效的观察家。昆虫记是以大量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报告材料组成的巨著,共10卷,220余篇文章。主体内容是对昆虫世界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同时也收入了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有科普知识性的文字。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字。它的文笔质朴,别有风味,读者非常广泛。三、初读课文,理清结构及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1)概括介绍意大利蟋蟀的活动季节。 第二部分(2-5)介绍意大利蟋蟀的形体特征和迷惑人的发声特点。分两层:第1层(2)简要介绍意大利蟋蟀的形体特征和习性。第2层(3-5)描述意大利蟋蟀的发声特点。这一层写得较为具体细微,正是意大利蟋蟀这种不同异常的发声,才引起了作者观察、研究的兴趣。第三部分(6-12)介绍意大利蟋蟀的发声器官和发声方法。分两层:第1层(6-8)介绍意大利蟋蟀左右两只鞘翅的构造和作用。第2层(9-12)说明意大利蟋蟀发声能给人以幻觉的原理。第四部分(13-16)描述作者倾听意大利蟋蟀鸣唱的感受。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全文各部分内容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联系;科学小品语言形象化的特点。一、各部分内容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联系:1第三部分中6-8节交代得非常具体、细致。这些知识(左右两只鞘翅的构造和作用)本来有些枯燥,但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描述说明的方法,如把鞘翅的质地说成像葱头的无色皮膜,把鞘翅的形状说成像侧置的弓架,把翅脉说成是琴弓,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明效果。9-12节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意大利蟋蟀发声给人以幻觉的原理,作者运用了比较法,用手指贴近被敲响的玻璃杯,以及各种乐器的制音器、消音器来比较,增强了说明的效果。13-16节,不仅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而且用一些形容词,赞美意大利蟋蟀的鸣唱,如这虫类的鸣叫,不仅能产生距离幻觉,而且还具备以柔和颤音形式出现的纯正音色我的确听不出还有什么昆虫的鸣唱,能有意大利蟋蟀的鸣唱那么优美清亮惹人喜欢的响亮声音等,充分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昆虫的感情。2在课文中,作者常常不失时机地插入自己研究某类昆虫的动因的说明。前三部分本来已经将说明对象的情况介绍清楚了,第四部分就主要表现作者对意大利蟋蟀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正是在这种情感的推动下,法布尔不辞艰辛地投入了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鲜为人知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二、科学小品语言形象化的特点:1运用拟人手法,增加了说明语言的趣味性。如课文说家蟋蟀是乡间面包房和灶台的常客;介绍两种蟋蟀不同的活动季节时说,春日有交响乐演奏家乡野蟋蟀献艺,夏夜大显身手的交响乐演奏家是意大利蟋蟀;在描述意大利蟋蟀的鸣唱时写道,这些军乐队队员躲在一簇簇小灌木里,彼此询问着,互相回答着它们可能都对别人的咏叹调无动于衷,而是在为一已之欢乐纵情歌唱等。2运用比喻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说明的内容生动具体,便于感知。如课文介绍蟋蟀的鸣叫时说,在闷热的夜晚,这演奏正好是一台优雅的音乐会,说明蟋蟀鸣叫声的变化时说只要有一点动静,演奏家仿佛立刻就把发音器移到肚子里去;写意大利蟋蟀的发声器官时说,两片鞘翅薄得像葱头的无色皮膜其形状像侧置的弓架其状宛如宽大的纱罗布船帆;描述它们的活动时说茂密的野草莓丛和笃耨香树,都成了它们的乐池等。3运用适度的夸张、烘托气氛,渲染效果,增强说明语言的感染力。一方面,作者把一些表现音乐艺术的词语毫不吝惜地运用到蟋蟀身上,如乐曲演奏家音乐家乐池演季以及交响乐牧歌夜曲咏叹调奏鸣曲等。另一方面,运用了许多绘声绘色的语句加以形容或描述,如陶冶人心的乐曲静谧怡人的夜晚它安安稳稳呆在低低的树叶上让寻找它的人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