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正义观——以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历史演进为例.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正义观——以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历史演进为例.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正义观——以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历史演进为例.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正义观——以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历史演进为例.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正义观——以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历史演进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正义观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正义观 以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历史演进为例以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历史演进为例 the justice in the view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 a case study of marxs justice and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作 者 姓 名: 胡杨 指 导 教 师: 樊美勤 副教授 学 号: 20100305010937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1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马克思的正义观,通过对“正义”内涵的解析以及其历史形态 的疏导,深入分析了“正义”理念在马克思的思想历程中的演变和发展。这一历 程大体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对正义的追索和徘徊时期,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于 正义是抱有追寻的态度的, 并且与许多自由主义正义学者一样把正义当作一种完 美的价值来看待,这点在其博士论文中得以充分体现。但到了这一时期的末尾也 就是在其任职莱茵报主编期间,由于现实的冲击使得其渐渐对于正义理念由 追寻走向了怀疑。第二个时期便是其对于正义的反思和批判时期。这一时期的马 克思的正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德法年鉴以及1844 年 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之中。虽然,这一时期马克思已经对于“正义”由追寻 转向了批判,但是由于其采用的是思辨哲学的批判方式,使得其在批判工具上陷 入了一定的误区。但是尽管如此,马克思在这一时期对于“正义”的批判和反思 仍然在其思想历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而马克思真正对于“正义”给 予全面批判和超越的时期是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诞生以后,马克思通过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论对于正义有了充分的批判依据, 同时也为其从社会物 质生产角度重新解构正义开辟了道路。因此,马克思认为正义是以社会物质生产 为基础的,而非相反。 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来说,研究马克思的正义观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首 先,通过正义与公平、自由价值的比较和分析,探究正义尤其是马克思的正义观 的内在涵义。然后,从理论的角度对于马克思正义观的进行研究,能够充实马克 思主义理论基础。最后,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研究马克思的正义观,对于解决当 今中国社会的正义问题具有显著的意义。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 键发展时期,社会现状复杂,矛盾也日趋多样化,因此,正义问题成为了一个非 常重要社会问题。而有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研究,探析其中的科学真理,对于解 决当今的中国社会中的正义问题具有意义深远的实践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正义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1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rxist conception of justice, grooming by parsing the meaning of justice as well as its historical form,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justice in marxs ideological course. this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the first recourse of justice and wandering period, during this period of marx for justice have sought attitude, and the same with many liberal justice scholars as a justice perfect value to look at this point to be fully reflected in his doctoral thesis. to the end of this period is during his tenure rheinische zeitung editor-in-chief, due to the impact of reality so that it gradually toward the suspect by the pursuit of the concept of justice. the second period is the justice reflection and critical period. just thinking of this period of marx is being reflected in the works of hegels philosophical critique germany and france yearbook 1844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although this period marx by the pursuit of justice turned to criticism, but because of its criticism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 is making it into a certain misunderstanding on the critical tools. but in spite of marx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 of the justice in this period is still in its ideological course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and significance. marx really full critique of the justice and beyond the period after the birth of his book, the german ideology, marx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inking methodology for justice has been fully based on the criticism, but also its social and material the production angle re deconstruction justice opened the way. therefore, marx believed that justice in a society based on material production, rather than the opposite. undoubtedl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the study of marxs concept of justice. firs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justice and fairness, freedom to explore the inner meaning of justice, especially marxs concept of justice. then, from a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the study of marxs concept of justice, it is able to enrich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marxism. finally,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marxs concept of justice, to solve social justice problems in china today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china today is at a critical period of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 complexity of the current social situation, the contradict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verse, therefore, the question of justice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social issue. the research explores 2 the scientific truth about the marxist concept of justice, for justice in todays chinese society has profound practical effect. keyword:justice marxis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1 目录目录 目录 . 1 引 言 . 1 (一)研究对象和依据 . 1 (二)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2 (三)研究现状和思路 . 3 1.直接论及马克思正义观的文献 . 4 2.论及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期刊论文 . 4 (四)研究方法 . 5 一、正义的内涵 . 6 (一)正义内涵的历史发展 . 6 1.古典正义 . 6 2.自由主义正义 . 7 3.马克思及相关学者对正义的解读 . 8 (二)正义内涵的总结 . 9 (三)正义内涵对于理解本文的意义 . 11 二、马克思经典文本中的正义思想 . 11 (一)博士论文中的正义远瞻 . 12 (二)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于正义的批判 . 13 1重新认识国家与法的本质 . 13 2.“现代国家”中的立法者必须超越私人利益 . 14 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隐性的批判 . 15 (三) 德法年鉴中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批判 . 15 (四)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成为马克思批判自由主义正义观的关键 . 16 (五)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于正义的拒斥 . 19 (六) 资本论中的正义思想 . 21 三、马克思正义观的历史演进 . 22 (一)追索与徘徊 . 22 (二)反思与批判 . 23 1.对于人性基础的剖析 . 24 2.人权的剖析 . 25 3.对私有财产权的剖析 . 26 (三)解构与超越 . 27 1.人类社会的真正基础是社会生产 . 28 2.正义的实质取决于社会物质生产 . 28 3.正义的发展和演变取决于物质生产 . 29 4.生产决定分配 . 30 四、马克思正义观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 31 (一)正义与公平、自由的关系 . 31 1.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 31 2.正义与自由的关系 . 32 (二)正义在当今中国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32 2 1.理论意义 . 32 2.实践意义 . 35 参考文献. 37 (一)著作类 . 37 (二)论文类 . 38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正义观以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历史演进为例 1 引引 言言 正义是公民的最高美德,是文明社会追求的价值。 但是正义到底是什么? 正义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到底有着怎样的意 义?作者带着这些的思考拜读了罗尔斯的正义论 。罗尔斯的正义论作为 阐述正义观的经典著作,其理论价值无可置疑,然而,这一自由主义的价值观也 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足。同时在现今的中国,公平正义作为一种价值 导向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但是在国民的实践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大量 有违正义的现象。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能否在这一实践角度中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带着这些疑问作者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依据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的正义观,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阐述和分析 马克思正义观形成的历史轨迹。 在分析马克思的正义观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剖析马 克思的正义观与自由主义正义观之分。马克思的正义观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之 中, 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 笔者结合马克思的生平以及其著作的历史跨度, 以期求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厘清其正义观形成的历史轨迹, 继而得以全面分析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最后再通过研究马克思的正义观与公平、与自由的关系并结 合当代中国的实践来分析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具体的研究对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马克思的博士毕业论文。马克思的这 篇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博士论文,该 文成为了马克思初探正义问题的开山之作, 可以说是马克思初探正义思想的有力 证明。在该文中,马克思研究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分,表明其 早期正义思想深受自由主义影响。 此时的马克思表现出来的既有古代的公平正义 思想,又有着近代的正义观念。无论是古代正义思想,还是近代正义观念,马克 思并不是一味的盲从和追随,而是抱有一种批判的态度来探寻真理,这也为其日 后继续追寻正义之路奠定了基础。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这部著作可以说是 【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 ,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第 127 页。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马克思批判自由主义正义的开端, 一方面他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反思了自 己曾经有过的正义理念; 另一方面这也为其日后全面系统地批判自由主义正义奠 定了良好的开端。3.德法年鉴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自由 主义正义展开了批驳,但是却是隐性和不具体的。而在这部德法年鉴中,马 克思则对西方自由主义正义进行了全面、具体的批判。4.1844 年经济学哲学 手稿 。这部著作可以说是马克思批判自由主义正义思想的关键,这体现在其对 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析之中。但是由于其此时仍采取的是思辨哲学的方 法,因此难以从根本上给予自由主义正义有力的一击。5.德意志意识形态 。 这部著作的问世是马克思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其在这部著作中摆脱了思 辨哲学的方法,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自由主义正义进行了全面而 有效的批判。马克思从思辨哲学走向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成为其思想历程中的重 大跨越,也成为其驳斥自由主义正义的重大跨越。6.资本论 。 资本论是马 克思的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 在这部著作里也处处体现出其对于自由主义正义的 批判,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马克思对于自由主义正义批判的全面性。 通过对马克思以上文本的分析之后, 笔者得出了马克思的正义观的历史演进 过程,即分为三个时期:追索与徘徊时期、反思与批判时期、解构与超越时期。 这三个时期体现出马克思的正义观形成的过程, 马克思从早期的追寻正义到最后 的超越正义无不体现出其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笔者也正是 被马克思的这种精神所感染, 以期通过其正义观的分析来探索当代中国的正义问 题。 (二)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本文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通过对马克思生前的著作 和文本进行分析,来寻求其中的正义思想,最后构建出马克思的正义观。论文写 作之初,只是单纯的想要从马克思的文本中剖析出其正义思想,但是随着研究的 深入,笔者发现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是有着一个极其规律的演进过程的。因此,笔 者对这些文本加以归纳,再结合马克思的生平事迹,总结出了其正义观演进的历 史轨迹。这也一定程度上帮助笔者能够更加深入和透彻的研究马克思的正义观。 马克思的正义观形成的演进过程大体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追索与徘徊时期、反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正义观以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历史演进为例 3 思与批判时期、解构与超越时期。在其早期的追索和徘徊时期里,马克思对于自 由主义正义并没有完全的进行批判,相反,在某些场合还进行了赞扬。然而,现 实与理论之间的强烈反差,让他逐渐认识到自由主义正义或许存在着不足的地 方。因此,马克思逐渐走向了批判自由主义正义的道路,这便是第二个时期的反 思和批判。马克思在这一时期,不仅对于自由主义正义展开了批判,同时也对自 己先前的一些正义思想进行了肃清。但是,此时的马克思仍然深受思辨哲学的影 响,因此不能全面、彻底地对自由主义正义进行有效的批判。到了第三个时期也 就是解构和超越时期, 马克思开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于自由主义正义 展开了全面的批判,这也为其重新解构正义提供了条件。至此,马克思的正义观 正式形成。 本文的研究意义正是建立在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对于自由主义正义批判的 基础之上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马克思的正义观,对于马克 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有着一定的拓展意义。 其次, 当代中国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具备了价值观引导的作用, 对此展开研究有 一定理论意义。 最后, 研究马克思的正义观, 能够引起人们对于正义问题的反思, 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和解决中国目前的正义问题, 对于当代中国的正义问题有着 一定的实践意义。 因此, 基于这样的写作意义笔者展开了对马克思正义观的研究。 本文以马克思的理论著作作为研究线索,再辅以马克思的生平,把马克思的 正义观形成历程展现给读者。再从理论上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作为突破口,着 重研究马克思的正义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种既联系马克思的著作和生 平,又借助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方式,结合动态的历史轨迹和静态的研究方法 论来研究马克思的正义观,这是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现状和思路 对马克思正义观的研究,理论界早已有之,并不算是一个热点话题。但是, 或许是基于兴趣仍然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 下面就将这些研究的有关 文本进行介绍。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1.直接论及马克思正义观的文献 理论界对于马克思正义观的研究早已有之, 其中有的学者直接对马克思的正 义观展开研究, 而有的学者则在研究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过程中涉及到了马克思 的正义观。 直接研究马克思正义观的学者们有的认为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对西方自 由主义正义思想的全面驳斥和否定,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占绝大多数。但是在对 于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否优越于甚至超越了自由主义正义的问题上则产生了分歧。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正义观仅仅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一个方面, 马克思批 判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剩余价值学说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基于其正义观。 持有这种学说观点的学者及其著作或者论文的有:1.吴忠民: 社会公正论 (山 东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在本书的第三章第一节对“马克思的公正思想”加 以论述,着重阐述了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重构理论。2.余文烈: 分析 学派的马克思主义 (重庆出版社,1993) 。作者在这本书中分两章论述了西方学 者对于“马克思之正义”的学术争论。主要介绍了米勒、卢克斯和布伦克特等西 方学者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之正义观的研究成果。3.林进平: 马克思的正义解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作者在该书中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与正义渊源, 以及马克思正义观形成的历史演进过程。 而有的学者则认为马克思的正义观对于当今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对 于自由主义正义批判的作用对于解决当代中国的正义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们 认为不存在永恒的正义或普遍的正义,认为马克思把正义当作意识形态的一部 分,这种静态的思维方式忽视了马克思的正义的历史动态性。持有这种观点的作 者及其著作有洪镰德:1.马克思的正义观的析评 (戴华、郑晓时主编正义 及其相关问题 ,1991) 。2.洪镰德: 马克思正义观析评 , 北京大学学报 (哲 学社会科学版) 1991 年第一期。 3.马文彬: 20 世纪中国正义问题研究综述 , 上 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二期。4.冯颜利: 公正(正义) 研究述评 , 哲学动态2004 年第四期。 2.论及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期刊论文 以下论文虽未直接论及马克思的正义观, 但是其在对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研 究中涉及到了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一些分析, 对理解马克思的正义观具有重要的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正义观以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历史演进为例 5 启迪意义,也对于笔者写作本文有着一定地帮助。这些论文分别有:1.郁建兴: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 , 浙江社会科学1995 年第 四期。2.秦晖: 社会公正与中国改革的经验教训 , 参考文选1998 年第二期。 3.吴忠民: 公正新论 , 中国社会科学2000 年第四期。4.章海山: 马克思主 义关于社会主义公平的理论和实践 , 湘潭工学院学报2000 年第一期。5.吕小 波: 当代中国社会正义问题初探 , 江西社会科学2001 年第四期。6.叶志华: 试论社会公正实现的机制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 年第十期。 (四)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运用矛盾分 析、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对比研究等方法,对马克思的正义观进行了详细的疏导和 分析,再结合当代中国的国情,探究马克思的正义观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一、正义的内涵一、正义的内涵 (一)正义内涵的历史发展 1.古典正义 这里所说的古典正义是相对于自由主义正义而作的一种划分, 这种划分源于 列奥施特莱斯对于古典正义与自由主义正义的界定。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把正 义划分成为两个时代下的产物:一种是由苏格拉底开创,再由柏拉图、亚里士多 德和斯多葛学派以及托马斯阿奎那等基督教学派思想家发展而来的正义,称之 为古典正义;另一种是继马基雅维利以后,霍布斯、洛克、卢梭等近代西方自由 主义思想家所主张和发展的正义理念,学术界称为自由主义正义。这里先介绍古 典正义。 正义一词出现于荷马史诗之中,分别有两种表述方式,一种是 dike,源于 正义女神的名字;另一种是 themis,则是宙斯妻子的名字。阿拉斯戴尔麦金太 尔在其著作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中分析了这两个词,继而得出 dike 可 以理解为“我表明”或者“我指出” ;而 themis 则可以推导出“我提出”或者“我 制定” 的意思。 无论是以上哪一种含义, 首先都离不开 “我” 。 也就是说没有 “我” , 就没有所谓的“正义” 。那么“我”到底是什么呢?麦金太尔认为是正义的立法 者。既然正义是由立法者“制定”或“划分”的,那么他们是依据什么作出划分 的呢?这就涉及到正义的参照问题了。 正如希腊神话中正义女神是借助于手中的 直尺和圆规来衡量正义一样,古典正义和自由主义正义有着一个相同的参照,那 就是“自然” 。不过,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对“自然”的理解显然也有所差异。 何为正义?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 最早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是苏格拉底。他对正义的定义是“正义是一种品质,是 包括给予者本人在内给予每个社会成员应得之本分。 ” 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 柏拉图并没有脱离其既定的这一路线,而是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进行探索。其著作 理想国中就蕴含了丰富的正义思想,主要包括:一是他认为正义就是善,是 【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 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第 56 页。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正义观以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历史演进为例 7 一种美好的东西;二是他认为正义在于给予每个人以应得。 作者认为这是一种 早期的分配正义的思想。在其理想的城邦里,每个邦中居民各得其所,各得其所 应得。统治者居于统治地位,而被统治者处于统治者的统治之下,在自然本性的 支配下遵循一定的社会秩序,这就是正义的。而另一个为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 限制个人远离城邦,认为人生来就是政治动物,因此他眼中的正义从城邦的角度 出发的,即正义就是创造和维护政治共同体的幸福,从而获得其应得的利益。查 士丁尼在其法学阶梯中认为: “正义是一种恒远而长久的愿望,这种愿望给 予每个社会成员以理所应得的部分。 ” 西塞罗认为正义是一种使每个人各得其所 的精神意向。而托马斯阿奎那则认为正义是一种永恒不变的使人们各得其所的 习惯。出了上述哲学家们对于正义的描述之外,还有许多古代贤者们对于正义有 着相似的言论,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哲学家的阐述中,我们 可以了解到古代西方对于“什么是正义?”这一问题的清晰回答,那就是正义在 他们眼中都包含着“应得”这一层意思。既然正义本身就是一种“应得” ,那么 到底应当基于什么样的标准来分配这种应得呢?这就涉及到正义的参照问题了。 古代西方的哲人们认为正义的参照应当是归于“自然” ,但是这种自然并非我们 当今所共识的自然, 在那个时代仍然带着一种神秘主义色彩, 即神所创制的秩序。 这里他们强调的是神性, 与后面要说的自由主义正义所强调的人性或者兽性是有 所不同的。既然神早有所指,那么作为普通的民众自然是要去遵循,这就是符合 正义的。此外,柏拉图等人还认为最符合正义的应当是哲学家们,他们的生活是 应当高于普通民众,因为他们最接近神性。 2.自由主义正义 说到自由主义正义,首先联想到的应该是众多的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 们,正是他们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西方才一步步走向了 辉煌。在这些光辉历史的背后,自由主义正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主张 人性解放,主张自由、平等、博爱。在这些崇高的思想之下蕴含着的其实是一种 正义思想。 按照上文结构,我们首先来看看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们是怎么样回答“什么 【美】列奥施特劳斯: 自然权利与历史 ,彭刚译,三联书店,2003,第 148149 页。 【古罗马】查士丁尼: 法学总论 ,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95,第 5 页。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是正义?”这一问题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认为,只有具有人权,且每个 人各得其所,才是符合正义的。在这一点上是与古典正义同根同源的。接下来就 应当谈到正义的参照问题上了, 从表面上来所自由主义思想家们对于正义的参照 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洛克认为正义应当参照的是一种契约,只有符合这种契约 的行为才是正义。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正义应当以法律作为参照,合法的行为才是 正义的。 虽然思想家们众说纷纭, 但是归根结底来说, 正义的参考标准只有一个, 那就是符合人性或者兽性的自然。 想要论证这一点就要从西方自由主义兴起的背 景开始说起。西欧的中世纪是个非常“黑暗的时代”。作为社会精神支撑的基督 教会设立了严酷的等级制度,上帝站在金字塔顶,而人们只能按照圣经的教 义来行事,否则,就会受到宗教法庭的制裁,严重的会被处以死刑。在圣经 里把人类描述成亚当和夏娃的后代。 由于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而违反了上帝的禁 令,上帝惩罚了他们。而人类作为他们的后代,就是罪恶的结晶,人之初、性本 恶。只有历经了磨难,才可以在死后进入天堂,否则,就会堕入地狱。在这种压 抑的氛围下,文学和艺术如一潭死水, 而科学技术也停滞不前。 到了中世纪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主义萌芽终于如雨后春笋 般出现了。首先是意大利,然后逐渐扩散到欧洲各个国家。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也使得人的自由意志逐渐得到了关注。 这成为了文艺复兴的发生物质基础和社会 环境。人们认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文学艺术成就很高,学术思想也很繁荣, 这与“黑暗”的中世纪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愈发渴望自由。这 时涌现出了许多主张自由、平等、博爱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们。他们呼唤人性的解 放打破神权思想,主张天赋人权。因此在他们眼中正义就是应当归于最质朴的自 然,而这种自然则不同于古典正义中的带着神性的自然。而是最原始,最质朴的 自然。 由此可见,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们主张的正义是非神性的,是一种回归人的 原始自然本性的正义。在他们看来,人权是至高无上的,只有符合人权的东西才 是正义的。但是正义果真如这些自由主义思想家们所描述的那样吗?如果不是, 那么正义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马克思给了我们答案。 3.马克思及相关学者对正义的解读 这里所说的马克思对于正义的解读实际上与上面所说的两种正义观念有所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正义观以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历史演进为例 9 不同。上述的两种正义观的代表思想家都对正义有过深入的论述,而马克思则是 西方思想史上唯一对正义问题进行了辩证的思考和深入的批判的思想家。 所以说 这里分析的马克思对于正义的解读实际上就是马克思如何看待正义的问题。 马克思本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道德哲学家,也没有专门对正义进行过论述, 但是在其著述中仍然能看到丰富的正义观思想。 研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我们会发 现马克思对于正义的观点似乎不是一成不变的, 或者说马克思对待正义的态度是 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这看似是自相矛盾的,但是仔细研究后我们会发现他对于正 义的看法和认识恰恰是辨证的。这种辨证的角度去看待正义的视角是史无前例 的。在其以前的思想家,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的哲人们,亦或是近代的西方自 由主义思想家们无一不把正义当成一个“完美”的价值观来看待。没有人会想到 正义其实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因为正义是人类的正义,正义是有着其参照的,有 着一定的标准和分配制度的。所以说,马克思的正义观点是独特的,能够引人深 思的。 正是因为上述所说的马克思看待正义的独特的态度和视角, 也让马克思以后 的学者在研究他的经典著述时候产生了分歧。 在关于正义观的这一问题上基本上 可以分为两个不同派别。一派以伍德为首,他们认为马克思对于正义的态度是否 定的,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正义的,正义本身不是一个革命性的观念。总体上 来说他们认为马克思反对正义。而另一派以胡萨米为首,他们认为在马克思看来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非正义的,马克思是赞成正义的,他有着自己独立的分配正 义的原则。 (二)正义内涵的总结 想要给正义一个明确的定义或者总结,其实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可以这么说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来看正义都是不同的。实际情况下,正义是复杂的,非常 难以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想要对正义的内涵进行总结,必须要借助于先哲们对 于正义的解释或者定义。大量资料表明,古今中外,对正义的解读比比皆是。这 里以从西方到东方,从古到今的顺序展开介绍。这里的介绍并不是对上文三个部 分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总结和深化。首先是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主张以大见小 来彰显真理,因此他认为解释正义需要从城邦与公民的关系来入手,在其理想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国中写道“各尽其职就是正义” 。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正义是一种使人们倾向于 做公正之事的品质。古罗马时期的西塞罗认为正义是一种精神意向,这种精神意 向使人们各得其所。 而同为古罗马时期的另一位哲人乌尔比安则给出了正义的经 典定义“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 。到了西 方近代,在欧洲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涌现出了一批自由主义思想家,他们对正 义的有着自己的理解,但也带着深深的自由主义色彩。例如,霍布斯从“自然权 利”与“社会契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其正义观点正义引导人们为了追寻 和平,以人的理性作为出发点而相互订立并且履行“契约” ,违约则违反了正义。 而另一位同时期的思想家洛克则认为正义是人们在劳动中获得其应得占有的财 产权利。卢梭则反对霍布斯对“分配正义”的全盘抛弃,他主张以“行动”即个 人交付于国家的服务或义务的多少来作为正义的基础, 这是一种社会状态中所包 含的必然的“自然不平等” 。到了现当代,由于新自由主义的崛起,尤其是罗尔 斯正义论的问世,正义一题作为一个热点问题重新回到了学术界的讨论范围 之中。罗尔斯认为: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 价值一样。 ”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 对于正义的描述更多的是用公正来代替, 强调公平, 公道。 大体可以分为三层意思: 第一种是用来表述公正的、 正当的意思, 例如 “而 不闻学,行无正义。 ” 、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於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 ; 第二层是表达正确的或者本来的意义, 例如 “屏羣小之曲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