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保险制度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论保险制度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 导导 师:师:王王 洪洪 教授教授 作作 者:者:高高 光光 专专 业:业:民商法学民商法学 中国中国 重庆重庆 二二oo八年四月八年四月 1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侵权行为法是损害赔偿领域最主要的法律制度,它在维护市民社会秩 序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 会生活的变迁,侵权行为法日益受到其他制度的影响。于是,侵权行为法 不得不对自身的一些制度进行调整,以尽量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针对侵 权行为法的一系列变化,许多人发出了侵权行为法正处于危机状态并将最 终走向消亡的惊呼。而对侵权行为法造成冲击最大的就是保险制度,其中 以责任保险和社会保险尤为显著。在当前的我国, 侵权行为法和社会 保险法都已经提上立法日程,因此我们就更有必要理清二者的关系。正 是如此,本文围绕保险制度对侵权行为法造成了多大影响以及造成了什么 影响为主题展开论述,运用分析法学、比较法学和法经济学等多种方法, 分析了责任保险、社会保险和侵权行为法的关系,并对我国未来侵权责任 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板块,先由引言引出正文所要论述的 问题,然后正文分为四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商业保险中的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该部 分从责任保险的产生和发展入手,认为责任保险是风险转移和分散的产物, 并在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后重点从四个方面 阐述了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第一,责任保险强化了侵权行为法 的补偿功能,克服了侵权责任在救济受害人方面的局限性;第二,尽管并 无证据证明责任保险直接增加了事故的发生几率,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 了侵权行为法对不法行为的遏制和预防功能;第三,责任保险促进了过错 推定和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范围的扩大,减轻了严格的归责原则给加害人 一方带来的沉重的经济负担;第四,责任保险制度冲击了传统侵权行为法 的自己责任,体现了矫正正义观向分配正义观的转变。 第二部分分析了社会保险制度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社会保险比责任 保险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更为深远,该部分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 指出社会保险产生的理论依据是社会风险理论,并且在工业社会得到了广 泛的认可和迅速发展;第二,社会保险由于运行成本较低,所以日益侵蚀 着侵权行为法的补偿功能;第三,由于责任和赔偿脱钩,社会保险弱化了 侵权行为法的预防和惩罚功能;第四,社会保险在部分领域取代传统侵权 2 行为法发挥作用,缩小了侵权法的调整范围。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保险制度与侵权行为法的危机的关系。首先介绍 了学者们所认为的侵权行为法的危机的表现,认为所谓的侵权行为法的危 机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归则方式的客观化,过错推定原则 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产生并大量适用;另一方面就是侵权责任损失承担的 社会化,即在侵权法内部责任保险的运用和侵权法外部以社会保险为核心 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兴起。接下来回顾了近代侵权行为法的演变和发展,认 为侵权行为法并未发生剧变,而是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作出调整。然 后又分四点详细分析了侵权行为法是否真正处于危机之中:第一,侵权诉 讼由于时间长、费用高、诉讼结果的不确定和责任人赔偿能力的局限,使 其自身在事故救济上具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第二,侵权行为法在事故预 防上本来就有局限性,并且这种局限性也是侵权法与生俱来的,并非完全 是由保险制度造成的。第三,在承认侵权行为法缺陷的基础上,笔者认为, 由于责任保险的寄生性和其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取代侵权行为法。第 四,因为社会保险制度对社会经济条件的依赖和其自身适用范围的有限, 注定了它也不可能完全替代侵权行为法担当起损害赔偿的重任。最后作出 总结,认为保险制度并不会使侵权行为法走向消亡,侵权行为法也并未真 正处于危机状态。相反,这恰恰可能是侵权行为法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生活 作出调整的重要契机。 第四部分提出了对我国未来侵权行为法的救济体系的构想,即保险制 度和侵权行为法的有机结合。首先指出单独靠侵权行为法很难达到救济当 事人的理想效果,同时认为完全用“加藤雅信式”的救济体系也难以在当 前的中国推行,进而得出应当建立起侵权行为法、责任保险和社会保险三 者有机结合的综合救济体系的结论。最后分别从责任保险、社会保险和侵 权行为法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认为应当完善责任保险制度, 扩大责任保险的适用范围,建立直接诉讼制度,加大对受害人的保护力度;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加快社会保险法的制定步 伐;调整侵权行为法的内部结构,适当扩大过错推定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 适用范围,在我国未来侵权行为法的制定中注意责任保险、社会保险 和侵权责任三者的有机衔接和配合。 最后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在此笔者对全文内容作出了简要的概括总结。 保险制度中的责任保险和社会保险分别从内部和外部共同对侵权行为法产 3 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促使侵权行为法不得不作出一系列调整,然而 这都不足以使侵权行为法产生真正的危机。但是,在损失分担与事故救济 方面,仅靠侵权行为法内部的变革,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未 来的侵权行为法损害救济体制的模式应当告别传统侵权行为法一统天 下的局面,形成侵权责任、责任保险和社会保险三足鼎立的格局。 关键词:关键词:责任保险;社会保险; 侵权行为法的危机;侵权救济体系 1 abstractabstract tort law is the most important law in the area of damages system. it has played a tremendous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public order and promoting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life of change, tort law has increasingly come under the impact of other systems. in such circumstances, tort law has also had to adjust its systems, so as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social life. for a series of tort law changes, many people think that tort law is in crisis and will eventually perish. the largest impact of tort law is the insurance system, with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social insurance is particularly notable. in current china, the tort law and the social insurance law have been put on the legislative agenda, so we nee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paper is about the impact of the insurance system on tort law .and the wri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ability insurance, social insurance and tort law,adopting the ways of analytical jurisprudence, comparative jurisprudence and juridical economics. then the writer proposes some ideas on the future of china tort liability system.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introduction, the text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leads to the exposition of the text, then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liability insurance on the impact of tort law. it begins with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at liability insurance. liability insurance is the product of risk transference, and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then this part focuses on four aspects of the liability insurance on the impact of tort law: first, it strengthens the compensation of tort law and overcomes these limitations on the tort liability in relief of the victims. second, there is no proof that liability insurance directly increases the risk of the occurrence of accidents, but to a certain extent, it weakens the containment and prevention capabilities of the tort law to the wrongful act. third, liability insurance expands the application of presumption of fault and non-fault liability principle. so it reduces the principle of strict liability to the heavy financial burden of the perpetrator. fourth,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2 destroys the own responsibility of traditional tort law, it reflects the changing concept which is from corrective justice to distributive justice.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to the impact of tort law. the impact of social insurance on tort law is more far-reaching than liability insurance. this part is divided into four aspects: first,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social insurance is the theory of social risk. in the industrial society it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nd quickly developed. second, owing to lower operating costs, social insurance decreases the compensation capability of tort law. third, because of the disengagement of liability and compensation, social insurance weakens the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 function of tort law. fourth, social insurance in some areas replaces traditional tort law and narrows the scope of tort law. the third part mainly concer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rance system and the crisis of tort law. at first the writer introduces the crisis of tort law by the scholars opinions. the so-called crisis of tort law that it mainly includes two aspects: one is the objectifying of the tort principle, the principles of presumption of fault and no-fault liability have a large number of application; the other is the loss of tort liability to the community, that is because the acting of liability insurance in the internal and social insurance from the external. next the writer recalls the evolu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ort law, and finds that the dramatic changes in tort law havent occurred .tort law gradually makes adjustments in line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n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risis of tort law: first, because of tort litigation needs a long time, the high cost, uncertainty and the outcome of court proceedings responsible for the compensation capacity limitations, tort law has inherent limitations. second, tort law has limitations on the prevention of accidents, and these limitations are not entirely caused by the insurance system. third, in recognition of tort law on the basis of defects, liability insurance can not replace tort law because of its limitations and parasitic character. fourth, in view of the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relying on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he limited scope of its own, it is impossible to replace tort law taking on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damages. the final conclusion is that the insurance system does not make tort law vanish. tort law did not really in the state of crisis. on the contrary, it may be an important 3 opportunity for tort law to make adjust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changes of social life. the fourth part is our future tort law system that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insurance system and tort law. first the writer points out that only relying on tort law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aims. it is difficult for completely professor jiatengs design on relief system to implement in current china. it should establish the comprehensive relief system of liability insurance, social insurance and tort law. finally the writer gives corresponding improving measures from liability insurance, social insurance and tort law. china should improve the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expand the scope of liability insurance, establish direct litigation system, and step up the protection of the victims. it should establish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suiting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therwise, we should accelerate the pace of the social insurance law, adjus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ort law, and exp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esumption of fault and no-fault liability principle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operation of liability insurance, social insurance and tort law. finally, the writer makes a brief conclusion.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social security have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ort law from internal and external. tort law has to make a series of adjustments. but it is not enough to make tort law create a real crisis. however, in the allocation of loss and accident relief, relying on the internal reform of tort law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loss relief system of chinas tort law should say good-bye to the situation of only relying on the traditional tort law, and form the cooperative situation of liability,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social insurance. keywords: liability insurance; social insurance; the crisis of tort law; the relief system of tort law 1 目目 录录 引引 言言 (1) 一、 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一、 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 (2) (一) 责任保险概述(一) 责任保险概述 (2) (二) 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法补偿功能的影响(二) 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法补偿功能的影响 (3) (三) 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法预防功能的影响(三) 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法预防功能的影响 (5) (四) 责任保险刺激了过错推定和无过错责任适用范围的扩大(四) 责任保险刺激了过错推定和无过错责任适用范围的扩大 (5) (五) 责任保险对自己责任的冲击(五) 责任保险对自己责任的冲击 (6) 二、 社会保险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二、 社会保险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 (7) (一)社会保险概述(一)社会保险概述(8) (二) 社会保险对侵权行为法补偿功能的影响(二) 社会保险对侵权行为法补偿功能的影响 (10) (三) 社会保险对侵权行为法预防和惩罚功能的影响(三) 社会保险对侵权行为法预防和惩罚功能的影响 (10) (四) 社会保险对侵权行为法调整范围的影响(四) 社会保险对侵权行为法调整范围的影响 (11) 三、 保险制度与侵权行为法的危机三、 保险制度与侵权行为法的危机 (11) (一)侵权行为法危机的表现(一)侵权行为法危机的表现(12) (二)侵权行为法的危机辨析(二)侵权行为法的危机辨析(14) 1 1、侵权责任在事故救济上的局限性侵权责任在事故救济上的局限性(16) 2 2、侵权责任在事故预防上的局限性侵权责任在事故预防上的局限性(18) 3 3、责任保险对侵权法的寄生及其局限性责任保险对侵权法的寄生及其局限性(19) 4 4、社会保险制度也难当重任社会保险制度也难当重任 (21) 小小 结结(23) 2 四、侵权救济体系的构建四、侵权救济体系的构建侵权行为法与保险制度的契侵权行为法与保险制度的契 合合(25) (一)救济模式的选择(一)救济模式的选择(25) (二)救济体系的具体构建(二)救济体系的具体构建(26) 1 1、扩大责任保险的适用范围扩大责任保险的适用范围(27) 2 2、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制度 (28) 3 3、完善侵权行为法完善侵权行为法(29) 结结 论论 (3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32) 1 引引 言言 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个人安全,是每个社会都重点关注的问题。无论 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损害赔偿的法律调节机制一直是侵权行为法。侵 权行为法是构筑市民社会生活秩序和安全结构的基础性制度,它不仅通过 对侵权行为人的强制和惩罚来保障社会的安定,而且通过对受害人的损失 进行填补以实现社会的公平。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价值观念 的转化,有关损失分配的理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侵权责任也逐 渐暴露出它在解决事故问题上的局限性。虽然侵权法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 但似乎已经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而陷入重重危机。特别是从上个世纪 中后期以来, “侵权法的危机”便成为各国学者议论纷纷的话题。人们普遍 认为侵权行为法在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中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因而需要对 它进行重新思考和评价。 是什么造成了侵权法的危机?侵权法的危机何在?要谈及对侵权法冲 击最大的原因,学者们普遍认为是责任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而社会保障 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保险,于是就诱发了笔者探讨保险制度究竟对侵权法造 成了什么影响的兴趣。也正是这样,本文的保险制度是广义意义上的保险, 既包括商业保险,也涵盖了社会保险。鉴于保险制度中对侵权法影响最为 突出的是责任保险和社会保险,所以文章主要从该两种制度展开。 侵权行为法诞生于没有保险制度的时代,而现在它却受到了该损失分 配制度崛起的威胁。责任保险深入到侵权法内部与社会保险从外部一道对 侵权法共同作用,确实对侵权行为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我们不能因此 而否认侵权行为法在事故救济和预防损害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了建立既能 充分、及时补偿受害人又能有效预防、减少损害发生的综合性救济机制,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评价侵权责任制度的作用和局限,注意它的发展和 变化,同时考虑将损失予以社会化的分担。文章综合分析了责任保险、社 会保险在填补损害、预防事故发生等方面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力求使侵权 责任制度与责任保险、社会保险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真正建 立起三者并存的、多元化的、综合性的损失救济机制,既能充分保护受害 者的利益,又能抑制侵权行为的再次发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 2 一、一、 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 商业保险是人类用以应付和处理危险的一种经济手段,是由古代“相 互救济”演变而来的,是为了确保经济和社会的安定而建立基金,对特定 危险事故或特定事故导致的损失给予经济上补偿的一种互助形式。本来商 业保险与侵权责任之间风马牛不相及,商业保险是被保险人和保险人之间 的私人契约,由保险人收取保险费,在承保危险发生时给予被保险人或受 益人经济补偿。侵权责任的核心问题则是加害人的行为是否造成了损害, 根据法律规定的归责条件,是否应对受害人的损害负责。但由于工业革命 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诸 多不安定因素的威胁。现代社会损害发生的频繁性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导 致由侵权人自行承担赔偿责任的局限性日益明显,诸如公害、假冒伪劣商 品等社会损害使侵权责任不断加重。为了分散损害,维护受害者的利益和 整个社会的安宁,商业保险制度便获得了存在的必要,同时随着这一趋势 的发展,保险制度也有了更广泛的适用空间。在商业保险中,尤其以责任 保险制度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最大。 (一)责任保险概述 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依法应对第三人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 由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承诺在被保险人向第三人负赔偿 责任时,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由其代被保险人给付保险赔偿金的保险。 1依 照保险合同,当被保险人在从事各项业务和日常活动中,由于过错行为造 成他人的损害,或者虽无过错但根据法律规定应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赔偿责 任,在受赔偿请求时,由保险人按照保险单约定承担给付保险赔偿金的义 务。责任保险作为一种独特的险种,它既不是财产保险,也不是人身保险, 它的保险标的是赔偿责任,以被保险人的消极利益为限。它是危险集中和 转移后的产物,同时也反映了损失分摊的思想。其实质是被保险人对保险 人通过支付保险费而进行的一种责任转移。通过该制度的运作,原本要由 被保险人个人独自承担的赔偿责任经由保险公司这一中介变为由全体投保 人共同负担。 责任保险始创于法国。19 世纪初期,法国首先设定了责任保险制度。 德国随后仿效法国也设定了该制度;英国在1857年开始办理了责任保险; 1 王保树 主编: 中国商事法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 年版,第 580 页。 3 美国的责任保险制度则产生于1887 年后。 2责任保险的迅速发展是从19 世 纪后半叶开始的,当时由于在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损害赔偿案件大 量增加,并且往往赔偿数额较大,法律政策倾向于对受害人的保护和救济, 过错推定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应运而生,于是加害人负赔偿责任的几率也随 之增加。巨大的风险使人们有了转嫁赔偿责任风险的迫切需求,进而为责 任保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责任保险制度迅速发展起来,从 航空业、运输业、建筑业、制造业、旅店业到汽车所有人、房屋出租人、 医生、律师、教师、家长都不能不考虑寻求责任保险,于是开创了责任保 险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我国保险法也对责任保险予以专门的规定,保 险法第 49 条规定: “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 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 ”该法 第 50 条规定: “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支付的仲裁或者诉讼费用以及其他必 要的、合理的费用,由保险人承担。 ” 责任保险的产生和迅猛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侵权行为法的理论和实践。 它的存在和发展,一方面对侵权行为法的传统职能和理念造成了深刻的影 响和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也给侵权行为法带来了希望和生机,对传统侵 权行为法起到了补充作用。 (二)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法补偿功能的影响 1、责任保险强化了侵权行为法的补偿功能,妥善地协调了加害人、受 害人和保险公司三方的利益。传统侵权行为法的个人责任以及过错责任原 则在现代社会日益受到挑战。因为个人财力往往有限,而过错又不易证明, 尤其是当受害者是弱势群体时,如果仍然坚持上述原则就不利于对受害人 的救济。而责任保险不仅使损失在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移转,而且使名义 上的“责任人”扮演了中介的角色,通过它将损失由个人向社会分散,责 任最终由社会中众多的投保人来承担。这样,被保险人通过支付较少的保 险费避免了巨额的赔偿,从而可以大胆地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而 且还可以从繁琐的诉讼程序中脱身出来,专门从事生产开发;而保险公司 通过投保人的投保,进行了风险分摊,同样是有利可图的;对于受害者来 说,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得赔偿,因为保险公司的资财和信誉是加害人无法 比拟的。正是基于损失分担的事实,三方都获得了利益和好处,使这笔赔 偿资金获得了最大的使用效率,促进了资金的合理配置,提高了经济效益。 2 邹海林: 责任保险论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第 45 页。 4 3通过责任保险,既不过分削弱加害人的财力,又不受加害人财力的限制, 同时受害人又能获得充分的救济,因此在责任保险的作用下,侵权责任的 赔偿能力大大增强了。 2、责任保险克服了侵权责任在救济受害人方面的局限性。侵权责任无 论是以诉讼形式还是和解协议方式确立,都给受害人获得赔偿设置了重重 障碍。诉讼的拖延、诉讼费和律师费的昂贵、侵权赔偿的不确定性等弊端 在事故问题日益加剧的今天,侵权责任在救济受害人方面的局限暴露地越 来越明显,而责任保险的引入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第一,责任保险促使侵权责任范围不断扩大。责任保险作为一种能够 有效分散责任风险的制度,为侵权法扩大责任的趋势提供了契机。在特殊 侵权行为领域,无过错责任原则广为采纳。同时过错推定原则也大大减轻 了受害人的举证责任,增加了其获得侵权赔偿的可能性。即便在过错责任 原则下,过错也日趋客观化,因果关系的要件也趋于松散,相当因果关系 说成为主流,被告原来可以提出的抗辩遭到严格限制。随着受害人范围的 扩大和侵权人范围的扩大,原本在传统侵权法中应当由受害人自己承受的 损害可以找到提出诉求的对象,甚至于行为人可以便捷地投保责任险本身 也成为论证责任成立和具有过失的理由。 第二,赔偿数额大幅增加。由于立法者和司法者道德风险的作用,侵 权赔偿最高数额几十年来一路飙升,屡创历史新高,而其平均赔偿金额也 是不断增加。责任保险的利用,对法院作出有利于受害人的判决也会产生 相当的影响,加害人是否投保责任保险,成为影响法院判决赔偿受害人的 一个重要因素。 4 第三,执行生效判决不再成为问题。执行是侵权赔偿诉讼的最后一个 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侵权人往往想方设法隐匿、转移财产,更何况很多 侵权行为人根本没有足够的财产可供执行,赔偿判决于是就成了“白条” 而无法兑现。责任保险人的介入,提供了雄厚的资产担保判决的执行,受 害人不必顾虑侵权人的财产状况,不必再为侵权人多种多样的妨害执行手 段所困扰。 第四,为受害人主张权利提供更多的激励。正如下文所述,传统侵权 法根本无法及时充分地补偿受害人,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只有很少一部分 3 颜强: “论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 ,杨立新 主编侵权法热点问题法律适用 ,北京:人民法院 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21222 页。 4 邹海林: 责任保险论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6 页。 5 人会求助于侵权法。责任保险一方面促使侵权法扩大责任,另一方面又担 保这些责任得以顺利履行,极大地鼓励了受害人以各种方式主张权利。原 本由于侵权责任难以证明、赔偿额不足、生效判决难以执行等原因而不愿 提起的诉讼得以提起。 (三)责任保险对侵权行为法预防功能的影响 责任保险削弱了侵权行为法对不法行为的遏制和预防功能。尽管责任 保险不像有的学者所认为的直接加重了道德风险,会使事故的发生增多, 但毕竟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侵权行为法的预防和遏制功能。责任保险 制度将侵权行为所产生的损害赔偿后果转嫁于保险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 保证了受害人获得赔偿,增强了侵权行为法的补偿功能。但同时责任保险 也削弱了侵权法的遏制和预防功能,如果加害人的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承 担,那么加害人责任则徒有虚名,行为结果对加害人而言,仅仅意味着增 加一点保险费的支出。由于支付保险费和保险索赔的时间间隔,以及无论 事故发生与否保险费都要支付的缘故,被保险人通常视保险费为一种费用, 而不把它看作责任压力,这就导致侵权法的遏制和教育作用被严重削弱了。 这样,传统侵权法对侵权人的警戒功能被淡化,而对受害者的补偿功能却 凸现出来。正如学者们指出: “损害赔偿判决的第一个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 所受到的损失,以便尽可能地使之恢复到不法行为人在侵权行为发生前的 原有状态。然而损害赔偿还有另一个目的,通过使不法行为人根据损害赔 偿的判决而承担责任,法院力图遏制其他人犯类似的侵权过错。责任保险 削弱了损害赔偿的第二个目的,同时又附带地保证了第一个目的更为经常 地实现。 ” 5 (四)责任保险刺激了过错推定和无过错责任适用范围的扩大 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事故不断发生。往往因加害主体复杂、因 果关系不明和过错认定困难而难以确定加害人的侵权责任,而使受害人无 端受损而得不到救济,对这些事故如果仍坚持过错责任原则就背离了公平 的理念,因此,以过错责任为核心的传统侵权法在解决这些新型事故时渐 渐显得力不从心。侵权法为了调和这一矛盾进行了自身的扩张,逐渐引入 了过错推定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加强了对受害者的补偿。但侵权法的 这种扩张也遭到了批判,被认为过分地保护了受害人的利益,而使加害人 5 heuston 9rev ed edition (january 1998) p10. 7 王泽鉴: “侵权行为法之危机及其发展趋势” , 王泽鉴法学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83 页。 8 1981 年美国法律评论年鉴第 2 册,第 271 页。转引自李仁玉: 比较侵权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6 年版,第 308 页。 7 任理论受到空前的冲击。这些冲击主要表现为责任保险使侵权责任损失分 担逐步社会化,超出了“损失要么由加害人承担,要么由受害人承担”的 狭窄眼界。传统的侵权法认为,谁侵权,谁承担责任,责任由侵权者承担。 实行责任保险以后,投保人只向保险公司交付很少的保险费,一旦出现责 任事故,就由保险公司负责。这样,侵权责任就不是由侵权者承担,而是 通过保险公司这一媒介转嫁给社会承担。亦即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损失, 在同种危险制造者之间进行社会性的分散,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损害赔偿责 任的社会化。这从根本上动摇了自罗马法以来“谁侵权谁承担责任”的古 训,实现了责任承担的个体本位向社会分散的转化。 二、二、 社会保险对侵权行为法的社会保险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影响 现代社会是充满风险的社会,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各种具有瑕疵 的商品危及人们的健康;人口流动自由,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使得各 种事故发生的几率增大;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便捷在给人们带 来极大的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未知的危险。正如苏永钦所说, “新世纪的人们栖栖皇皇,念兹在兹的,不是财富的取得,而是灾难的趋 避”。 9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传统侵权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面 对事故问题不断加剧的现实,侵权行为法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就需要新 的补偿机制的出现。责任保险虽为侵权行为法引入了社会化的因素,将损 失进行社会化的分担,但这种社会化并不彻底,它的支撑力是有限的。因 此,有必要建立针对损害的综合补偿机制,来解决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 事故灾害的补偿问题。于是,一种更为彻底的社会化的损失分担机制便出 现了,这就是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是一种不考虑致害原因的损失 分担机制,只注重对受害人的救济,即赔偿遭受损失的人,使他们得以生 存下去,并维持社会所认知的基本生活水准。社会保险制度更深入地体现 了分配正义,它只着眼于对受害人的救济,而不考虑损害的原因和个人的 侵权责任。赔偿的迅速性、补偿功能的明显性,使这种制度的运行成本比 侵权诉讼低得多,并且效率高于侵权诉讼,故而倍受各国的重视。因此, 它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也远远大于责任保险,甚至在某些方面动摇了侵权 行为法的传统地位。 9 苏永钦: “民事财产法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上) , 人大法律评论 ,2001 年第 1 期,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2 年版。 8 (一)社会保险概述 社会保险是指以国家制定的特别法为依据,由政府组织出面实施,用 保险的方式对民众的疾病、灾祸、失业、年老等等加以救济。 10社会保险不 同于商业保险,这不仅反映在社会保险的非盈利性上,而且因为社会保险 的保险费很大部分不是由被保险人支付的,而是由雇主和国家承担的。 社会保险是十九世纪后半期新兴起的一种险种。在西方,人们公认 19 世纪末德国首相俾斯麦主持的社会保险立法是现代社会法的鼻祖,而其中 的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又是俾斯麦立法的代表作。该法第一次规定 了对工厂事故的强制灾害保险,受害劳工可以从国库领取补助。 11此后,社 会保险制度迅速发展起来,并促成近代以来福利国家的扩张,明确了近代 国家在社会保险方面的作用,国家有义务给国民提供基本的生存和生活保 险。 社会保险产生的理论依据是个人责任向社会责任转移的社会风险理 论。社会风险可以理解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诸如疾病、年老、死亡、 伤残、失业、生育等灾难性事件。这些风险对社会成员的安全构成了一种 潜在的威胁,它们会导致一个人谋生能力的中断或者丧失。如果没有社会、 政府或者群体组织及时的经济援助,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应付, 以至无法生存下去,使受害人及其家庭陷入困境。因此,当一个人面临社 会风险时,个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往往处于一种不安全的状态。工业化进 程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不证 自明的事实。与此种发展趋向相伴随的另一个事实是,工业化带来了潜在 的风险,这样,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实际上面临着这样的两难选择:一方 面,工业化是社会进步所必需的;另一方面,工业化在促成人类文明进步 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在原有的侵权行为法制度下,人们遭受如此社会风险之后,分配此种 损失的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这种以个人为特征的法律理念认为, “每一个 成年人都必须自己照顾自己,他不需要用法律上家长式的庇护来保全他自 己” , “当他行动的时候,他被认为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风险,它必须承担 预期的后果。 ” 12如此风险观念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侵权行为制度的运作,势 必导致这样的结果:在不断增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谏太宗十疏书》课件
- 语文教学研修汇报
- 亲戚关系单词课件
- 《诗经·何草不黄》课件
- 亲子健康调理课件
- 亮丽的城市风光课件
- 事故安全培训感受体会课件
- 事业单位财务
- 气体行业的年度工作总结
- 汽车外饰工程师年终总结
- 人工智能在智能物流领域的应用练习题
- 2025变压器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装置
- 工程对赌协议合同模板
- 盒饭采购合同协议
- 钟祥旅游景点
- YY频道模板文档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每日默写知识点(背诵版)
- (完整)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DBT29-179-2014 天津市玻纤水泥平板复合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
- 取保候审后外出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