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陆龟蒙散文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陆龟蒙散文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陆龟蒙散文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陆龟蒙散文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陆龟蒙散文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摘 要 陆龟蒙是晚唐的一位重要作家,他在他的各体的文学作品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 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文在中唐古文运动的繁荣之后,在晚唐逐渐趋于衰落, 陆龟蒙的散文是中唐古文运动之后古文在晚唐的一次复兴。他的散文继承了韩柳古 文的传统,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晚唐的散文作家中,陆龟蒙无疑是位非常重要作家, 他与皮日休齐名,世称 “皮 陆” 。可是,这样一位重要的作家,长期以来,他的散文作品却相对较少为学者所注意。 本文立足于陆龟蒙现存的散文作品,通过对于他作品的分析总结出他的文学创作理 论,陆龟蒙创作思想承古文运动的余绪,受韩柳影响很深,同时在思想上兼容并包, 儒道释三家都对他有一定影响。陆龟蒙的散文创作继承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柳文章的 风骨,并对古文的内容有所发展创新。陆龟蒙作为一个经历坎坷的文人,面对唐王 朝的衰落,他的作品既有鄙薄名利、清净淡泊的隐逸主题,也有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和 对社会现实的不平之鸣,这两者既矛盾又统一的存在于陆龟蒙的文学创作中。 关键词:陆龟蒙; 文学思想; 散文特点 i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abstract lu guime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riter at the late part of the tang dynasty, h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every kind of style.in the tang dynasty, classic chinese writing experienced several changes. classic chinese writing in the campaign prosperity in the late tang tends to decline gradually,lu guimengs classic chinese writing was another development in the midest of tang dynasty. his prose inherited classical chinese tradition and is popular in the late part of the tang dynasty, his prose had a definite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of literature .in the history of classic chinese writing, lu guimengs prose occupied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late tang ,lu guimeng is undoubtedly a very important prose writer,he is on a par with pi rixiu,called “pi lu”.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se works,though his prose we sum up the work of his prose theory.his ideas guiding creation in literature and art is compatible,he followed han lius footsteps and developed it innovatively.as a writer whos life is full of frustrations, his works both scorn fame, detergency indifferent to the hermit theme, but also the sufferings of the people and the concerns of social reality. this is both contradictory and unified presence in his literature . key wordskey words: lu guimeng; literary thoughts; characteristic of prose ii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导 论 1 导 论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史中,对于散文的研究和分析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二十世纪以来,对散文的研究与诗歌研究相比,就稍显停滞。直至上个世纪八 十年代,随着文学研究的复苏,散文研究才再度得到学者们的重视,学界也从各个 角度对散文作品及其作者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陆龟蒙是晚唐重要的散 文作家,创作了众多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散文作品,但是学者们更多的选择对陆龟 蒙的诗歌艺术以及他与皮日休的唱和进行研究,对于陆龟蒙散文的研究没有得到学 界足够的关注。鉴于此,本文比较全面的分析了陆龟蒙的散文,希望在对陆龟蒙散 文创作整体关照的基础上,还陆龟蒙以散文史上应有的重要地位。 1.1 研究的问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1.1 研究的问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1.1.1 研究问题研究问题 长久以来,对于陆龟蒙的研究都偏重于对他诗歌作品的赏析和对诗歌艺术的研 究上,这个角度的研究固然很重要,但是却掩盖了陆龟蒙杰出的散文贡献和在晚唐 散文史上应有的地位。本文从对唐代文坛散文发展状况的回顾开始写起,初唐是古 文运动的发端,盛唐古文发展成熟,中唐在之前复古理论与创作实践丰富发展的基 础上古文运动兴起,至晚唐古文运动的锋芒虽然趋于衰落,但仍有一批作家承韩柳 余绪,创造出大量优秀的作品,使得晚唐散文在一片衰微中还散发出光彩和锋芒。 陆龟蒙就是这其中的重要作家,但目前还暂没有学者对他的散文进行系统的研究。 本文为弥补这一遗憾,致力于对陆龟蒙文学创作思想和散文艺术特点进行研究,希 望可以还陆龟蒙在散文史上他应有的地位。 1.1.2 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意义 目前已经有一些专著和论文关注到陆龟蒙的散文,但是往往论述不深,或只着 重陆龟蒙散文的某一个方面,没有系统的论述,对于陆龟蒙文学创作的赏析,更多 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集中对他的诗歌作品的分析和诗歌艺术的总结。对于陆龟蒙这样一个在晚唐散文 创作中占有很大分量的作家来说,这样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本文希望通过对陆龟 蒙散文整体的研究,使陆龟蒙在散文上的成就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也为后来人研究 陆龟蒙和他的散文提供一些新的资料。 1.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陆龟蒙文学创作思想和散文创作艺术特点的研究,来对陆龟蒙的散 文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把他的散文创作与同时代的另两位作家进行比较,从这些分 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陆龟蒙散文是对整个古文运动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创作证明了 他在晚唐散文文坛的重要地位。 1.2 陆龟蒙文学研究综述 1.2 陆龟蒙文学研究综述 陆龟蒙,唐末文学家,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善诗文,懿宗咸通十 年得识皮日休,二人相与唱和,时称“皮陆”。但相对于和陆龟蒙齐名的皮日休,学 界对于陆龟蒙的研究是相对较少的,有关陆龟蒙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 代开始,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生平研究生平研究 关于陆龟蒙的生平有许多的疑问,对于他的生平史料记载也比较少,他的生卒 年、籍贯、是否进士及第等等方面在学术界都存在争论,众说不一,难定是非。李 锋的陆龟蒙生卒年考 1着重研究了生卒年的问题,认为陆龟蒙生于会昌四年(公 元 844 年)以前,对于卒年则同意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的说法,即中 和元年(公元 881 年) 。钟德恒的关于陆龟蒙的考辨 2则对籍贯、生卒年等问题 都作了考证,文章认为陆的当为苏州吴县人,并根据皮陆的酬唱等史实推算出陆龟 蒙应生于唐文宗大和四年、庚戍(公元 830 年) ,咸通元年举进士,家中颇有些产业, 卒于中和元年。另有陆龟蒙隐居考 3一文专门论述了陆隐居的问题,其中也涉及 他的生年、卒年、籍贯、参加科举的情况以及是否入仕等问题。文章把陆龟蒙的一 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时期,20 岁左右到 30 岁左右,以求科举谋仕途为主,在外奔 波时间多于在家乡。这一时期的诗文作品留下来的很少,大部分已佚失了;第二个时 期,30 至 40 岁左右,以半隐居生活为主,一方面在家乡躬耕田亩,并读书、交游、垂 钓等,与皮日休的唱和、出游、交往也在此时。同时,他还继续拜谒官吏,并曾入幕府 为阁僚,仍有入仕之心;第三个时期,40 岁直至病卒,这一时期时间最短,仅两三年左 右。陆龟蒙此时已绝意仕途,病体孱弱,过着隐居的生活,至死再也没有离开过苏州。 1.2.2 创作研究创作研究 创作思想创作思想 在晚唐诗坛上陆龟蒙的诗学理论并不为人注意, 陆龟蒙诗学思想论 略 4就从这个角度入手,认为在晚唐诸家中,陆龟蒙的诗歌理论较为突出,他强调 以风雅精神匡救卑弱之气,主张以诗持性进而规范个体行为,而对清壮奇伟之格的 推崇及作为批评之批评所持观点和立场又突出了他对诗歌特性的独特认识。 陆龟蒙 的隐逸心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5一文从陆龟蒙的隐逸心态出发,认为陆龟蒙既是一 个隐士,又在作品中表现了对社会的批判和抗争。他的隐居中隐含着理想的孤独, 因此它又常表现出强烈的激愤动荡的情感因素,不能全然超脱。另有李锋的论陆 龟蒙的文艺思想 6和王立群的陆龟蒙的文学思想兼论陆龟蒙唱和诗与成就差异的原因 7也谈到了陆的创作思想上的一些问题。李峰认为陆龟蒙论 文的功利性和他的儒官家世影响有关,陆龟蒙是韩愈和欧阳修之间“穷而后工”的 思想的桥梁,趋奇骇俗是是陆龟蒙文论的一个特色,他认为“奇”是“真”的一种 折射,是扭曲的社会下的扭曲的反映,这一观点就同“穷而后工”联系起来了。王 立群在他的文章中指出,陆龟蒙的文论的核心是传统儒学的劝善惩恶的观念,以诗 论入文论是他的艺术特色,他学文是为行道,强调辅时及物,匡救时弊,他提倡道 统,重视六籍,都是为了提高作家个人的修养,而不是要一味的“明道” 。文章还认 为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之所以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遵 循这种进步的文艺观进行创作的结果。而他的唱和诗成就不高是因为它错误的把近 乎文字游戏的诗作看作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以善作此类诗为多能,使得它们 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形式主义文风。陈汉英的此花端合在瑶池评晚唐诗人陆龟 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蒙 8文认为,陆龟蒙诗歌的思想性,除了真实的反映了经事治国的初衷始终不渝, 以及凛凛清风世代有传之外,还具体的表现为关心国事、体察民瘼、洁身自好等, 并说陆龟蒙最见功力的五古,动辄百韵,洋洋数百言,才思敏捷,成不移晷。 李峰的唐诗与宋诗的桥梁陆龟蒙诗歌艺术初探 9一文认为,陆龟蒙承袭 杜甫、韩愈开创的新的表现手法并推而广之,把“诗言志”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范 围去理解,说理论事、应和酬唱、调笑戏谑无不可入于诗,在写法上又是斗新奇、 喜拗峭、压险韵,以破格律为乐,使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达 到一个新高潮。这在客观上体现了诗歌变革的趋势,成为唐诗与宋诗之间的桥梁。 创作作品创作作品 陆龟蒙一生创作了许多诗文, 他的作品现在流传下来的多保存在 笠 泽丛书和甫里先生集中。唐末文人陆龟蒙及其作品 10一文说陆龟蒙在一 个混浊的悲剧性的时代,诗文愤于时事,直击现实社会,犀利而辛辣,闪耀着讽刺 的光芒,他的现实主义之作与杜甫、白居易一脉相承。陆龟蒙新考 11借陆龟蒙的文章谈了人参的分类问题, 陆龟蒙(节选)赏析12 认为 蟹志 是一篇带有文献性质的文章, 在蟹文化的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谈 陆龟蒙的反常手法 13,认为新沙一诗手法反常,从新角度写老问题, 不失为独具特色的佳作。 情怀孤高寂寞 意态淡雅清幽读陆龟蒙 14一 文说陆龟蒙以秀逸超拔之笔,为白莲谱写了一曲赞歌。对于陆龟蒙文章的赏析的文章 还有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读陆龟蒙 15。由于陆龟蒙的隐居生活 使得他更为贴近现实生活, 陆龟蒙所见晚唐太湖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16一文说陆 龟蒙的作品积极见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陆龟蒙由于生活经历的原因,所创作的作品中有一些常常出现的意象,首先是 茶,茶诗趣谈(三) 17中说陆曾写过奉和袭美茶具十咏来歌咏茶,这方面 的文章还有皮陆与茶 18。其次是渔,辞源在对“钓车”一词俄解释中,引 用的就是陆的钓车篇,古代咏渔诗词 19中说陆龟蒙曾做渔具诗十五首。 此外还有唐代渔业技术概观读陆龟蒙 20和陆龟蒙诗文集中农 具渔具等名称考订 21、唐陆龟蒙22也提到了这一点。 另外,万曼的唐集叙录甫里先生文集介绍了陆龟蒙文集在历代的流传和 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版刻的情况。 作品比较 作品比较 陆龟蒙“文似元道州”辨析 23一文根据林希逸陆龟蒙“文似元 道州”的说法,将元结、陆龟蒙的文章作以比较,揭示他们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等方 面的相似点,提出在作品内容的倾向性上,元结的文章多趋于劝君、改政,陆龟蒙则 多为怨世、不平之作,在同一基点上又有明显不同。 姜夔与陆龟蒙诗歌师承关系辨 析 24一文认为南宋姜夔的诗歌初学黄庭坚后学陆龟蒙的说法是值得推敲的,文章 认为姜夔称道陆龟蒙和与陆诗风格相近主要是他们之间相同的品格和相近的人生经 历所致,与当时的时代风气、地理环境、人格精神等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元好问 对陆龟蒙的崇拜 25一文说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十九)主旨是赞美、仰慕陆龟 蒙为万古高士,为他的百年孤愤鸣不平,并安慰陆龟蒙,无须理会计较世俗庸人的输 赢得失。元遗山崇拜陆龟蒙,欣赏以陆龟蒙为代表的“晚唐风骨”,不仅因为元遗山 长期怀才不遇及目睹朝廷日趋腐败的遭际与陆龟蒙相似,借陆龟蒙的酒杯浇自己的 块垒,更是宋金两朝“陆龟蒙热”的组成部分。元遗山等宋金文人普遍崇拜陆龟蒙, 确是一个奇特的文学现象,有待深入研究。 1.2.3 关于皮陆关于皮陆 晚唐作家皮日休、陆龟蒙二人因为松陵唱和以及唱和诗集松陵集的编纂而 被合称“皮陆” 。皮陆二人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和相通的傲诞、慵散的个性,所以他们 得以相交。作为沉沦下僚的寒士,他们又有渴求文名的焦虑心态,所以他们的唱和一 触即发。其唱和诗题材自由而琐碎,体裁“由古至律,由律至杂”,各体齐备。他们的 个性和友谊在松陵集中得到了艺术的升华。 诗友钓友唐皮陆 26和皮陆的个 性以及他们的友谊 27都写到了批陆二人深厚的友谊。吴中唱和使得文学史上皮陆 并称,于是也就出现了对于以皮陆为代表的皮陆诗派的研究, 论皮陆诗派形成 28 一文指出相同的活动地域、相似的社会地位、共同的思想心态是构成皮陆诗派的基 础,同时这一诗派的形成也与中唐以来普遍的唱和风气及吴中地区的唱和传统密切 相关。 末世志士的呐喊与低吟皮陆派诗人的理论与创作 29认为“皮陆”诗派 是晚唐后期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也包括创作倾向与之一致的罗隐、 杜荀鹤、 聂夷中等。 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皮陆派”在文学思想上操儒家实用的功利主义文学观,继承中唐古文运动、新乐府 运动的传统,强调文学要服务于社会政治,要批判现实,有补政教。其诗歌最引人注目 的是批判现实、反映民瘼的作品;数量最大的是抒写个人遭遇和内心情感的作品,有 闲适诗、干谒诗、下第诗、咏史诗等。他们诗歌的艺术风格并不相同,大体上皮、陆 属博奥奇险一路;罗、杜、聂属浅易明畅一路。 试论皮陆诗派尚才自娱的唱和观及 其表现形态 30中说皮陆诗派成员过人的才气、共同的闲人身份和“未为尧舜用,且 向烟霞托”的心态孕育了尚才自娱的诗歌唱和观;诗派成员在此唱和观下呈现出从内 容层面到形式层面全方位追求逞才自娱的创作倾向;其中的“以文为诗” 、 “以学问为 诗”和自娱自乐的种种表现,奠定了这一诗派在唐宋诗演变中的重要地位。 从皮陆文集看他们研习经学的路径 31中说皮陆对经学的研习都很刻苦,而且 受晚唐学风的影响,他们在研习经学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的同时,又有明显的相通之 处。其路径大致相同,都深于春秋学,都尊奉孔、孟,对荀子和扬雄也表现一定的 推崇,并都深受王通、韩愈等名儒的启发。 由唐诗至宋诗跑道上的传棒人皮陆 32认为晚唐在由韩孟到宋初诗文革新运动诸公之间,皮陆起着传棒人的作用。 从吴 中唱和看皮陆诗派在唐宋诗史中的地位 33一文说皮陆诗派是由下层士人组成的地 区唱和群体,诗派成员过人的才气、共同的闲人身份和达观自适的人生观孕育了尚才 自娱的诗歌创作观,诗派成员在此创作观下表现出来的以文为诗、以学问为诗的创作 倾向在从杜甫、韩愈的“以文为诗到宋人的“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 诗”的漫长演变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捩地位,而诗派尚才自娱的创作思想以及唱 和中自娱自戏的种种表现实际上也已成为宋诗娱乐化倾向的前奏,吴中唱和形成了 诗派成员独特的艺术风格。 皮陆的吴体诗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34认为皮陆吴体 诗为传达郁勃之情,惯用冷僻奥峭的语词,造成特殊的声情效果,在格律上别具一格。 吴体声律与语词的特殊性形成了一种新的诗趣,其形成与晚唐的政治社会境况及特 定的社会心理密切相关,它给我们今天的社会文化建设以有益的启示。另有皮陆小 品文浅论 35、 皮日休与陆龟蒙的散文研究36等。 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4 松陵唱和松陵唱和 松陵集十卷,系晚唐咸通十年至十一年间以皮日休、陆龟蒙为核心的一群文 人在苏州(今属江苏)的唱和诗总集。 松陵集由陆龟蒙编辑而成,皮日休作序,并在 序中交待了取名原因:“松江,吴之望也,别名曰松陵,请目之,曰松陵集 。 ”据武进 陶氏涉园影印宋刊本松陵集计数,全集共收诗 698 首,集内见载实际参与唱和的 诗人有陆龟蒙、皮日休、崔璐、崔璞、颜萱、张贲、郑璧、司马都、魏朴、羊振文 等 11 位。此外集内尚收录颜真卿、清远道士等旧诗 6 首。 松陵集为分体编排。 松陵集系为行卷而编 37认为松陵集系为行卷而编,理由有四:1. 宋刊本松陵集卷首陆诗署名“乡贡进士”;2.集中诗作提供内证;3.松陵集 序隐含着浓厚的科举气息;4.松陵集的编辑方式符合进士行卷的特征。另一篇 文章论松陵唱和的准备及运作 38认为晚唐时的唱和活动十分盛行,皮陆在这样 的环境下,又在苏州这样一个文学环境中相遇,他们的唱和经过了一定的准备,有 着明确的创作定位,诗思敏捷,敢于尝试各种问题,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 皮陆 唱和的心理分析 39认为皮日休、陆龟蒙二人在诗歌创作上努力从细琐处求全求变, 在文体上表现出强烈的创新、 斗巧意识。 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他们急切寻找 “诗敌” , 互相切磋诗艺,以求突破,因此,他们之间有著名的松陵唱和的发生。对皮陆二人唱和 活动的心理进行剖析,有助于认识唐末诗歌的通俗化背景。 皮陆与韩孟、元白唱和 之关系 40从另一角度分析,说中期唐诗坛发生了题材倾向从重大、高雅向琐细、 平凡的转变。韩孟、元白两大文人集团的唱和之作,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特征。松陵唱 和中皮日休、陆龟蒙等对此多有继承和发扬,诗的取材更为凡琐,多小视角,且多杂 体,其唱和的深度无疑超越了前辈,而且把唱和这一诗歌存在方式真正传播到了民 间。 咸通松陵诗人群酬唱述论 41一文较为全面的论述了松陵唱和,说松陵唱和 一方面是诗人之间情谊的见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唐末士人的好尚。该诗集的总体艺 术成就并不高,但也不乏佳作,诸多咏物篇什体现出唐末咏物诗的特点。从群体之构 成、诗集概貌、诗集中的咏物诗及诗人的末世心态等角度对该诗歌群体作一概述, 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对该群体及其作品的分析,透视处在时代交替之际士人的精神面貌。 中皮陆的生活理想:闲隐雅三位一体 42一文指出 松陵集 所蕴含的生活理想是闲、 隐、雅三位一体,而这种生活理想恰是中国历史上文人心理更趋成熟的标志。 论皮 日休、陆龟蒙的杂体诗 43具体的分析了松陵集中的杂体诗,认为皮陆的杂体 诗形式多样,创造思想求新求变求雅,别具面目。 皮陆诗韵研究 44从语言学的角 度研究皮陆诗,根据皮日休、陆龟蒙二人的诗歌用韵情况,可以考察汉语语音在晚唐 的变化以及皮陆二人诗歌用韵的风格。 的唱和艺术 45依情感互融标准, 把松陵集唱和诗作分成四类:具深情者;具温情者;情不足者;无情者。从内容上 看,松陵集唱作与和作以趋同为主的关系有三种:承接与照应;互补与回避;开拓 与延展。以歧异为主的关系也有三种:切入角度相异;执守观点不同;和作翻新原唱。 松陵集以次韵为特色,酬唱诗作沿不用韵用韵次韵的顺序,趋同的程度加深。 另有皮陆唱和诗研究存目。 1.2.5 “一塌糊涂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一塌糊涂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鲁迅先生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文放了光辉。 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 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 正是一塌糊涂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自此之后, “一塌糊涂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就成了晚唐小品文的代称。 一塌糊涂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浅谈晚唐小品文 46一文认为晚唐小品文 无情地揭露和抨击了黑暗现实,具有政论性与文学性紧密结合的表现特征。晚唐小品 文不仅在批判现实的深刻性上为唐代散文增添了思想光彩,而且还丰富和发展了我 国古代散文的讽刺艺术。论晚唐小品文体意识的形成 47一文说小品文的文体意识, 虽然源于魏晋,然而真正形成却是在晚唐,晚唐的小品文第一次显示出足以独立于 文体之林的光彩,这既与诗文自身演变的规律有关,又与文学的生存环境和作家的 主体精神密切相关。 唐末小品文简论 48说唐末小品文从现实出发,多方反映社会 生活,揭露社会阴暗面,使得自身在当时和以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方面的文 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章还有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晚唐小品文作家作品简论 49、 论唐 末小品文的锋芒与文采 50、 “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谈晚唐小品文51等。 1.2.6 文学史、散文史和专著文学史、散文史和专著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说陆龟蒙的文章“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 ,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中国文学史认为陆龟蒙文“或托物寄讽,或托古刺今,手 法多样,笔锋犀利” ,章培恒、骆玉明版中国文学史说陆龟蒙“文学主张和皮日 休相近,讽刺性短文写的十分犀利” ,郭预衡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认为陆诗因 生活面窄而内容贫乏,善敷衍铺陈,于平淡中求奇,散文上有取材新装写细的特点, 深刻精警,富于哲理。 唐五代散文研究 52说“陆之散文承其趋奇骇怪理论,故立意新颖,说理曲 折,好作偏狭之语,又多杂以辛辣之讽刺” 。郭预衡的中国散文史把陆文归为“刺 世之文” ,说他文章主要在讽喻,多属杂说小品,取材广,立意新。刘衍的中国散 文史说陆龟蒙“杂文小品多讽而激烈,写法也多种多样” 。还有谭家健的中国古 代散文史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唐宋古文研究 。 另有一些专著,如王锡九的皮陆诗歌研究把陆诗称作江湖散文的长吟,时 世的悲歌,唐宋诗风的嬗变标志,是多方转益的创获。此外还有皮陆诗传 53和 陆甫里小品 54等。 陆龟蒙虽然是晚唐的著名文学家,但关于他的史料记载相对较少,以上是关于 陆龟蒙的研究资料的一个汇集。 1.3 研究思路 1.3 研究思路 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的发展源远流长,本文从对唐代散文发展的回顾开始, 通过对整个唐代古文发展过程的分析,为陆龟蒙散文研究打下了基础,并对陆龟蒙 的文学创作思想和散文创作艺术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同时把陆龟蒙的散文和其同 时期的两位齐名的作家进行横向比较,较为全面的对陆龟蒙的散文进行了研究。陆 龟蒙的散文虽然产生于古文运动已经衰微的晚唐,但究其本质还是受韩柳两位古文 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大家的影响,继承了他们的古文创作精神,这使得他的散文创作既继承了整个唐代 的古文精神, 又有着晚唐鲜明的时代特色, 不愧为 “一塌糊涂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1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陆龟蒙的文学思想 2 陆龟蒙的文学思想 陆龟蒙,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江苏苏州人 。陆龟蒙 的先祖陆元方武后朝曾任“同凤阁台平章事” ,父亲陆宾虞也中过进士,做过浙东从 事、侍御史。陆龟蒙家中藏书颇丰,他“幼而聪悟,有高致,明春秋,善属文,尤 能谈笑。诗休江、谢,名震全吴” ,曾参加过进士考试,不第,于是从游于湖州刺史 张搏。后陆龟蒙隐居于松江甫里,其间也曾亲自参与劳动, “躬负畚锸,率耕夫以为 具” ,同时也纵情山水, “每寒暑得中体无事,时放扁舟,挂蓬席,赍束书茶灶笔床 钓具,鼓擢鸣榔,太湖三万六千顷,水天一色,直入空明。或往来别浦,别指少不 会意,径往不留” 。陆龟蒙嗜茶爱酒,性情孤高介直,不与流俗交往,曾与皮日休、 罗隐、吴融等人为友,其中与皮日休交往最深,他们在咸通十年苏州结识后,交往 频繁,来往唱和,互相欣赏。后来陆龟蒙还把他们以及其他一些诗人的唱和诗编辑 成集,皮日休名其为松陵集并作序,皮日休在序言里称赞陆龟蒙说“其才之变, 真天地之气也。近代称温飞卿、李义山为最,俾生参之,未知孰为后先。 ”二人的友 谊在文学史上留下美名,世称“皮陆” 。陆龟蒙一生多所论撰,虽幽疾亦不少辍,但 每成文便将稿纸丢进箱笼里不整理,造成许多文稿丢失,僖宗乾符六年(公元 879 年)他将自己的诗赋杂文编录为笠泽丛书 ,宋理宗宝佑五年(公元 1257 年)叶 茵采得陆龟蒙逸诗一百七十余首,合笠泽丛书 、 松陵集及有关碑传编成甫 里先生文集 。 自初唐开始,尽管四六文十分发达,但是散体文也在兴起,以与之对抗,不同 的是这一时期的散文不止是像夏侯湛、苏绰拟经文的语调反对四六文,而更以儒家 的经意反对佛教,自古文产生之日起,就灌注着儒学反佛教、反迷信的精神,这是 古文的生命力之所在,初唐时期就揭开了这一幕。盛唐是古文的成熟期,是古文运 动的前奏,先后出现了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等著名的散文家。他们继承了 陈子昂的复古文风,有明确的理论,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之。他们或崇儒或崇佛, 但在指陈时弊、反对虐政方面是一致的。中唐时期,在之前复古理论与创作实践丰 1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富发展的基础上,古文运动兴起了。如上所述,唐朝最早提倡并创作古文者是陈子 昂,其次是元结,然后是独孤及、韩愈,与韩愈同时又有柳宗元。但是到韩愈开始, 才把这种文章叫做古文,他的师说中说: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 “古文” 的得名标志着古文运动高潮的到来。古文的创作与理论的提倡是同步的,韩愈提出 了系统的古文创作理论,并大力进行古文创作,与古文大家柳宗元共同领导并推动 了古文运动的发展,在创作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时间取代了骈文在文坛上的 统治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末五代是中国继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大动乱、大分裂的历史转折时期, 唐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华美的篇章即将落幕,出现明显的衰败倾颓之势。 国事无望,空怀抱负,使得晚唐文人情怀压抑,他们看不到宏阔昂扬的盛唐气象, 也看不到中唐充满希望的“中兴”景象,甚至连晚唐前期那一抹夕阳的余晖也渐渐 暗去,这样的社会现实从根本上决定当时文人的心态,悲凉抑郁之感在唐末的多种 题材作品种都有体现。晚唐时期,李商隐、温庭筠等人,为文尚四六,号为三十六 体,在文坛上影响很大。而与此同时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则趋向低潮, 承其余绪的是杜牧、孙樵、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对于唐末的散文,学界有着 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唐代散文卑弱不振,毫无价值,如北宋大文豪苏轼 就批评说: “唐末五代,文章衰尽。 ”韩琦则在祭欧阳修文中说: “自唐之衰,文 弱无气,降及五代,愈极颓弊。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唐末散文在乱世中也取得了不 凡的成就,杜牧、孙樵继续承继中唐古文运动的精神,而罗隐、皮日休、陆龟蒙, 以其愤激与抗争的小品文,在晚唐散文创作中散发出光芒,鲁迅先生更是高度的评 价这个时期大量涌现出的小品文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 在晚唐的散文作家中,陆龟蒙无疑是位非常重要作家, 他与皮日休齐名,世称 “皮 陆” 。可是,这样一位重要的作家,长期以来,却较少为学者注意,研究他的资料也比 较有限。 新唐书将陆龟蒙列入隐逸传,陆龟蒙被看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逸之 士。事实上综观陆龟蒙的全部作品,他的文章中既有鄙薄名利、清净淡泊的境界,也 有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陆龟蒙不是单纯的“浑身静穆”的隐士, 他的创作形式多样,思想丰富,是晚唐散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分 1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析形成他的文学创作背后的文学思想。 2.1 韩柳的影响 2.1 韩柳的影响 晚唐散文是唐代散文不断发展的结果,对晚唐散文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中唐以来 的古文运动。对于散文来说,先秦之后,汉魏六朝把辞赋、骈文和诗歌视为语言艺 术的文学,奇句单型的散文不属于艺术,或史或笔,不涉及情韵,没有文采。唐代 以来,诗赋取士,骈文盛行,应试制艺、奏章上书、宴集题序,都取四六,至韩柳 古文才使散文崛起而取代四六,成为一种新鲜活泼的文学语言,所以北宋的苏东坡 说韩愈“文起八代之率” 。在晚唐,散文在两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是各 类题材的短文和传奇小说迅速发展并大量涌现。大唐盛世衰落,使得作家更加关注 社会现实和国家人民的苦难,因而力图以各种文学样式反映现实。另一方面就是小 品文的兴起,在唐王朝没落之际,仍有一些作家继承韩愈古文运动的传统,坚持恢 复道统,复兴儒学。皮日休在正乐府序中说: “诗之美也,闻之足以观乎工,诗 之刺也,闻之足以成乎政。 ”还提出文学可以“上剥远非,不补近失” 。陆龟蒙的村 夜中写道: “诗从骚雅得,字向铅椠正,遇敌舞蛇茅,逢谈捉犀柄,无名开甲乙, 有志辅荀孟,守道希昔贤,为文通古圣。 ”可见其无论是文学还是政治主张都是有救 时济世之心的,是韩柳古文的余绪。罗隐也说“然仆之所学,不陡竟科级于今之人, 盖将以窥贤之所止,望作者之堂奥,其以方寸广圣人之道。 ”这都说明了晚唐散文与 古文运动的承袭关系。 这一时期的散文作家由于处于动荡的时局之中,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远远超过了 他们的前辈,他们挣脱了迂腐的儒家君臣之道的牢笼,文章超出了只骂贪官污吏而 罪不及上的戒律,嘲讽和批判的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在中国历 史上是少见的,也显示了这个时期的文章和古文运动时期相比的进步之处,由明道 发展到了指陈时弊。韩愈在原道中强调“君臣、父子、师友、昆弟、夫妇” ,希 望人们各司其职,安守本分。而皮日休的原谤中就充满了大胆叛逆的精神,由 怨天到怨君主,认为“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 ,理应受到讨伐。陆龟蒙在祀灶 1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解中也借天帝比人帝,借灶鬼比官吏,说“帝至尊严,鬼至幽仄,果能欺而告之 不忠也,听而受之是不明也。下不忠上不明,又果何以为天帝乎! ”文章措辞犀利, 矛头直指人君。还有在暴禽一文中: “俾生灵之众,死乎盗,死乎饥,吾不知要 用驭者为! ”罗隐的英雄之言指出那些自命为救国英雄的人,常常打着“安天下” “旧黎庶”的旗号,其实真正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个人的私欲。 晚唐散文的艺术形式也是源于古文运动, “是韩愈、柳宗元杂说、寓言小品等类 文体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 。 55具体的说来,对晚唐散文影响深远的就是韩愈政 论杂说的气度章法和柳宗元杂文寓言小品的艺术手法。 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领袖,一代文宗,散文成就是卓越的,历来就有“杜诗韩 文”之称。韩愈散文对后世散文的影响源远流长,苏轼就称颂韩愈“匹夫而为百世 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 潮州韩文公庙碑 ) ,虽是溢美之词,但韩愈确是在散文创 作和树立新文风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众多的散文作品中,对晚唐散文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古文运动是一场儒学复古主义文学思想运动,它应运而生在中唐,目的是拯救 唐王朝趋于没落的命运,期望重振昔日的辉煌,许多有理想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投 入到了这场运动中。韩愈作为其中的领袖,号召“文以载道” ,他在题欧阳生哀辞 中说: “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欲兼通 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也。 ”他宣扬孔孟之道,着意建立道统,为了恢复和巩 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同当时风靡朝野的佛老思想作斗争。 他一生不遗余力的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重整封建秩序。 “继承和发展古文 运动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韩柳变革古文的基本精神,不断适应现实的需要更新道 的内容和文的形式,提高古文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曲解和模仿必然使散文走向 衰落” 。 56韩愈在建立道统的过程中,同样也提倡文学上的奇崛雄放,力去陈言,从 雄论宏辩到游戏笔墨,时而文从字顺,时而趋奇走怪,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创作力, 而在韩门弟子中,一些人过分的发展了韩愈主张戛戛独造的一面,把文章逐渐导入 险涩、艰深、古奥的绝境。此种风气一开,在当时影响很大,缺乏理想指引的文学 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这自然影响了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在作家和读者的 1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相互理解中设置了许多障碍,古文运动也由此走向了衰落。晚唐散文更新了“道” 的内容,使得古文在晚唐再创辉煌,陆龟蒙继承了韩愈的古文传统,强调儒学传统, 主张散文创作应该以明道济物为宗旨,为文须有补于政教得失。陆龟蒙曾称颂皮日 休: “近者韩文公,首为开辟锄,夫子文继起,阴霾众廓如。 ” ( 奉天袭美酬前进士 崔潞见寄因赠至一百四十言 )他批评江淹的作品“惩劝之道雅未闻也化下风上 之旨废” 。他不仅继承发展着“道” ,甚至在认识深度上有某种程度的超过,但毕竟 时代和际遇不同,韩愈虽在仕途上不得志还是参与到了政权中,多少实现了自己的 政治理想,而陆龟蒙举试不第,几乎隐居半生,不曾实现抱负。虽然他们都向往着 理想王道,但是由于遭际的不同,陆龟蒙的文章中就缺乏韩愈文高屋建瓴、势如破 竹的气势,在艺术上也没有韩文浑厚壮大的气象。柳宗元评论韩愈的文章“若捕龙 蛇,搏虎豹” ,这概括了韩愈为文的基本风貌即气势雄伟。韩愈论文很强调“气”字, 他说: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滞与言犹是也:气 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 ( 答李翊书 )这个“气”指的是作家的气概, 作家的精神,人生思想、政治抱负、学识才华、品格作风都属于这个范畴。韩愈为 文豪迈不羁的的气概,和他所提倡的“不平则鸣”的精神个性相联系。陆龟蒙也受 到韩愈这种文风的影响,在简短的篇幅中,常常贯注着一股不平之气。陆龟蒙在他 的野庙碑一文中,从无名土木神鬼受人供品祭祀写起,笔锋忽转说到当今官吏 既不能“解民之悬”又不能“清民之暍” ,却“升阶级,坐堂筳,而弦匏,载车马, 拥徒隶” ,并以暴力驱迫百姓侍奉自己,而“一旦有天下之忧,当报国之日,则恇挠 脆怯,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暇” 。所以相形之下他们比土木的鬼神更加有害而无 用,文章可谓痛快淋漓。韩愈的文章除了气度非凡之外章法也是很有特点的,他的 散文局部段段相联、层层推进,形成一个完美的有机体铺陈排比、说理叙事俱佳。 陆龟蒙的文章也继承了这一点,比较有特色的是马当山铭 : 言天下之险者,在山曰太行,在水曰吕梁。合二险而为一,吾又闻乎马当。彼之为险也,屹 於大江之旁。怪石凭怒,跳波发狂。日黯风助,摧牙折樯。血和蛟涎,骨横鱼吭。幸而脱死,神 魂飞扬。殊不知坚轮蹄者,夷乎太行。仗忠信者,通乎吕梁。便舟楫者,行乎马当。合是三险而 为一,未敌小人方寸之包藏。外若脂韦,中如剑鋩。蹈藉必死,钩?必伤。在古已极,於今益昌。 1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敬篆岩石,俾民勿忘。 文章中陆龟蒙以“险”字统领全篇,用太行、吕梁两险作铺垫再言马当为第三 险,但“殊不知”三字又将笔锋一转,调整了文章的节奏,由急到缓,并顺势点出 了文章的主题, “合是三险而为一,未敌小人方寸之包藏” ,点明了主旨。方寸指心, 典出列子仲尼 : “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 ”小人方寸,就是小人之心。 前文所写山水之险,水撼山摇,而此处小人之心,只有方寸之地。一大一小,一强 一弱,形成鲜明的对比。合三险为一竟还比不上方寸之险,原因就在于它的包藏。 相比而言,那些貌似可怕的险山恶水反而倒显得平夷坦荡了。这种曲折多变、层层 铺垫的结构方式,强有力的将主题凸显出来,因而大大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 社会价值。 如果说古文运动有两座山峰,一座是韩愈,另一座就是柳宗元,柳宗元赞成“文 以明道” ,他的“道”的内涵是“辅时及物” ,较韩愈的主张更加的贴近现实生活。 再加上柳宗元长期受贬谪的政治经历,在他的创作中,表现出和韩愈不同的独特之 处,更多针砭时弊的杂文,抒怀泄郁的寓言,诗意忧伤的山水,这些都对陆龟蒙的 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柳宗元的人生可谓大气大落,贬谪是他政治生涯的重 大挫折,却又带来了他文学创作上的繁荣。仕途的失意使得柳宗元作为一个政治的 旁观者,更多了局外人的冷静和理智,在这一点上,他比韩愈在心理上与晚唐小品 作家有更多的相通性。陆龟蒙处于文人士大夫的底层,能够最直接的感受到社会的 动荡和底层人民的处境,他和柳宗元一样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学教育,心怀济世的理 想,具有传统的社会责任感与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而同时又不具有“济世”的权 力和机会,只能坐观政治的弊端,于是他们只能拿起手中的笔,抨击时弊,指陈民 瘼,嬉笑怒骂于颓乱之世。 柳宗元的散文善于用寓言说理,他吸收了先秦寓言的创作经验,又借鉴六朝以 来的杂文和小说的一些写作技巧,创造出具有现实精神和独特风格的寓言,并且独 立成篇,自标篇名,促进了中国古代寓言创作由政治哲理寓言向社会讽刺寓言的转 化,他所创造的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尸虫、腹蛇等艺术形象,生动的影射了现实。 陆龟蒙汲取了柳宗元寓言的长处,用独立的寓言形式深刻的讽刺了现实社会各种腐 1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朽衰败的弊端。陆龟蒙在他的蠹化一文中把祸国殃民的统治者比作虫豸橘 蠹,说统治者用虚伪的仁义道德来包装自己,结局也会像“秀其外”的橘蠹一样, 受到应得的惩处。柳宗元文另一突出的艺术技巧是讽刺,一是正话反说,借以抒发 自己平生不得志的一腔幽愤,如乞巧文 、 答问 、 起废答 、 愚溪对等;二 是多见在其寓言中借比喻抨击时政,如骂尸虫 、 憎王孙文 、 斩曲几文等。 在这一点上,陆龟蒙也是贴近柳宗元的,善用嬉笑之笔,来表现强烈的愤慨之情。 陆龟蒙的招野龙对 : 昔豢龙氏求龙之嗜欲,幸而中焉,得二龙而饮食之。龙之於人固异类,以其若己之性也,故席 其宫沼,百川四溟之不足游。甘其饮食,洪流大鲸之不足味。施施然,扰扰然,其爱弗去。一旦 值野龙,奋然而招之曰: “尔奚为者,茫洋乎天地之间,寒而蛰,阳而升,能无劳乎?诚能从吾 居而晏安乎?”野龙矫首而笑之曰: “若何龊龊乎如是耶?赋吾之形,冠角而被鳞。赋吾之德, 泉潜而天飞。赋吾之灵,嘘云而乘风。赋吾之职,抑骄而泽枯。观乎无极之外,息乎大荒之墟。 穷端倪而尽变化,其乐不至耶?今尔苟容於蹄涔之间,惟泥沙之是拘,惟蛭螾之与徒。牵乎嗜好 以希饮食之馀,是同吾之形,异吾之乐者也。狎於人,其利者扼其喉。胾其肉,可以立待。吾 方哀而援之以手,又何诱吾纳之陷井耶?尔不免矣。 ”野龙行未几,果为夏后氏之醢。 根据左传记载的古代传说生发开去,把对统治阶级忠心耿耿的士人比作被 豢养的龙,借野龙与它的答对给以嘲讽,表达了作者的蔑视。 记锦裾 : 侍御史赵郡李君,好事之士也。因予话上元瓦官寺有陈後主羊车一轮,天后武氏罗裾佛幡皆组 绣奇妙。李君乃出古锦裾一幅示余,长四尺,下广上狭,下阔六寸,上减下三寸半,皆周尺如直。 其前则左有鹤二十,势若飞起,率曲折一胫,口中衔莩蘤。背有一鹦鹉,耸肩舒尾,数与鹤相等。 二禽大小不类,而隔以花卉。均布无馀地,界道四向,五色间杂。道上累细钿点缀,其中微云琐 结,互以相带,有若駮霞残虹,流烟堕雾。春草夹径,远山截空。坏墙古苔,石泓秋水。印丹浸 漏,粉蝶涂染。盭縆环佩,云隐涯岸。浓澹霏拂,霭抑冥密。始如不可辨别,及谛视之,条叚斩 绝,分画一一有去处。非绣非绘,缜致柔美,又不可状也。里用绘彩,下制线尚如旧,两旁皆解 散。盖拆灭零落,仅存此故耳。纵非齐梁物,亦不下三百年矣。昔时之工如此妙耶,曳其裾者复 何人焉。因笔之为辞,继於锦谱之後,俾善诗者赋之。 1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极度夸张地描写三百年前的一条锦裾,想到当年“曳其裾者何人” ,借以讽刺现 实中统治者的奢靡,他的这类讽刺多寓思想于形象之中,在描述之后导引出透彻的 议论,点染嘲讽,使文章更为精辟有力。 2.2 儒道释合流 2.2 儒道释合流 唐末社会动荡,大唐帝国在风雨飘摇中走到了自己的晚年,昔日强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