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申报工种:汽车维修电工申报等级:技师目 录内容摘要 - 第 4 页关键词 -第 4 页前言 -第 5 页正文内容 -第 6 页结束语 -第 10 页致谢-第 10 页参考文献 - 第 10 页内 容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一台别克君威2.0轿车,由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接头生锈,使得连接电阻值增大,导致输出信号电压偏高。电脑误检测到发动机水温偏低,修正了喷油时间,增加了喷油量,使得车辆油耗增加,排气管冒轻微的黑烟。关键词:冷却液温传感器 油耗增加 传感器检测前 言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根据转速传感器提供的发动机转速信号,和进气压力传感器(或空气流量计)所测量的进气量,计算出每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基本喷油量,并根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点火开关等信号进行喷油时间综合修正,对喷油量做出精确的控制,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减少燃油消耗,环境污染小等一系列优点。但若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或其线路有故障则会造成发动机的控制失调,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造成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变差,污染大气环境。正 文 内 容一、问题的提出:有一台别克君威2.0轿车,直列4缸,发动机排量1.988L,根据车主反映,近一段时间以来感觉车辆的燃油消耗明显增加,并且排气管有黑烟冒出,但没有其它明显的故障症状,且故障指示灯也不亮。做检查车辆时,故障指示灯确实不亮,所以电控系统不会有故障码存在。进行路试时能够顺利起动车辆,加速性能也良好,在怠速及中大负荷等各种工况下发动机未见有抖动现象,但排气管有黑烟冒出,是明显的混和气偏浓所致。二、分析问题:因为没有故障码,不能利用电脑的自诊断功能快速地找到故障部位,所以只能对造成油耗增加,混和气偏浓的各系统进行逐一检测排查,以便能够正确地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排除,恢复发动机的优异性能,根据车辆检查时发现的情况以及该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分析,造成发动机油耗偏高,排气管冒黑烟的故障大致有以下原因:1、系统油压过高;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失准;3、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信号不良;4、氧传感器损坏;5、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损坏。三、解决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对有可能产生故障的部件进行检测:(1)油压测试:连接好燃油压力表后,启动发动机,检测燃油系统的油压,当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油压表的读数为258kpa,符合原厂怠速标准(260 kpa左右)的要求。从怠速工况到小、中、大负荷,油压从258kpa上升到了308kpa,也符合原厂标准(250310 kpa)的要求。拔掉燃油调节上的真空管后,压力表也稳定在300 kpa,证明燃油系统油压正常。(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查:它是一个和节气门轴连接在一起的电位计,发动机电脑通过检测传感器线路上的信号电压来计算节气门位置。在节气门关闭位置,传感器输出电压较低,当节气门逐渐打开时,输出电压不断增长以至节气门全开时达到最高信号电压。可通过测量其在不同开度时的信号电压值来判断其好坏。其电路图如图1,检测结果如表1。检测端子节气门位 置标准电压值实测33与61脚任意5V5V66与61脚全开4.05.0V4.5V全闭0.5V0.5V 图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路图 表1节气门开度的电压值从以上检查判断,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信号电压正常。(3)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检测:它安装在进气歧管上,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电压在怠速(高真空)时较低,而在点火开关接通且发动机未运行或节气门全开(低真空)时为4.0V。发动机控制模块通过检测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信息,指示发动机负荷状况,作为计算喷油量和点火正时的主负荷信号。打开点火开关,用万用表测得真空管各压力下的电压值,具体数据如表2,电路图如图2:VCC与E2间电压真空管压 力PIM-E2间电压值实测标准5V大气压4.0V4.0V10kpa3.5V3.5V40kpa2.35V2.3V60kpa2.0V2.0V图2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电路图 表2 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各压力下电压值从检测结果判断,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电压也正常。(4)氧传感器的检测:别克君威2.0L发动机氧传感器安装在排气总管上,属于加热型氧传感器。发动机电脑根据氧传感器电压信号识别混和气浓度,当混和气较稀,排气管中氧含量较高时,传感器输出电压较低0.1V;当混合气较浓,排气管中氧含量较低时,传感器输出电压较高0.9V。正常情况氧传感器电压在0.10.9V之间波动变化,则说明电脑在根据氧传感器信号修正喷油量。起动发动机,当运行模式进入闭环控制后,用万用表测量两信号端子(电路图见图3),图3氧传感器电路图电压值在0.45V上下变化,且响应的频率在1秒钟一次。接着拔下氧传感器的插头检测,加热线图电阻为60,符合该车5080的标准。图3氧传感器电路图因为以上各传感器都正常,那么最可疑的就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了,所以对它进行了仔细检测。 (5)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冷却液流的水道中。其结构见图4,外形见图5,它是一个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冷却液温度越低,输出信号电压越高,反之则信号电压越低。发动机电脑通过内部电阻向传感器提供5.0V电压,并检测此端电压信号的变化,利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电压高低来修正喷油量。 图4水温传感器结构 图5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外形 图6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工作电路 首先就车检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电压(电路图见图6),接通点火开关,用电压表测量线束插接口上两端子之间的电压。冷车时,信号电压为4.2V,起动发动机让冷却液升温,电压值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但奇怪的是,直到发动机完全预热,而电压却只下降到2.8V,而正常时应为1.52.0V,显然有些偏离,为进一步查出故障原因,我拔下连接器的两线插头,测到电脑给两线之间的电压为5V,属于正常,但发现连接器的插座插片已生锈,这可能是造成电压值过高的原因,为慎重起见,把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从发动机上拆下来,检测它在各温度下的阻值来确定传感器是否损坏。于是把插头钢片上的锈用沙纸打磨光亮,用压缩空气吹干净后,检测的结果如表3温度()实测阻值()标准阻值()0550050006500202500220027004012001000140080320280350表3水温传感器各温度下的阻值四、结论: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传感器本身并没有损坏,而是因为接头因生锈造成电阻变大,使得信号电压一直不能降到热机后的电压值。电脑认为发动机没有达到正常工作温度,从而增加了喷油量,使得混合气变得较浓,排气管冒黑烟。故障原因终于找到。由于传感器本身没坏,插头钢片上的锈已去除,因此不打算更换冷却液温度传感器,重新插接牢固,起动发动机后,排气管已不再冒黑烟,故障已排除。五、结束语:现代汽车微机控制系统都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当电脑检测到系统或传感器有故障时会点亮故障指示灯,但有些传感器的信号值偏离不很多时电脑则不会点亮故障指示灯。另外,电喷发动机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对喷油、点火、怠速、排放等进行精确控制。如果有传感器的信号偏离,但信号又在正常范围内,则会造成控制失准,经济性、排放性能变差,丧失电喷车的优异性能,这些应引起汽车同行们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在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更是我们汽车维修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六、致谢本文的成稿,得到了几位老师和同行前辈们的帮助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您们的牵、帮、带作用我们后辈应坚持和发扬下去。由于本人的理论水平有限,分析故障原因还存在不够深入和表达不清的地方,敬请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级遴选面试题目及答案
- 还记得吗作文800字10篇范文
- 抒情类作文父亲的爱600字8篇
-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件
- 质量控制(QC)检查问题点与改善方案模板
- 项目进度控制与时间管理表
- 时间与生命的节奏
- 城市环境改造工程承包合同
- 元宵节四百字作文怎么写13篇范文
- 早读课课件神器
- 湖北省2025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上库力三河苏沁农牧场招聘115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全国网络安全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数据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DL∕T 1878-2018 燃煤电厂储煤场盘点导则
- 储藏室买卖协议模板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竞赛测试题及答案(九)
- 麦冬(浙麦冬)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 2024-2029年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投资研究报告
- 技术交底记录(通风)
- 九年级语文下册3武松打虎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
-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