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要 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是中国健美操协会技术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竞技健美 操技术动作等级标准。它是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基础,目的在于:培养健 美操选手的各种基本姿势与专项能力及规范动作标准,让更多的人享用竞技健美 操资源、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了解竞技健美操,促进竞技健美操普及工作的 开展, 进一步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2009-2012 年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及 时传达了最新的国际动态信息,并在新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向导下,结合我国的 实际情况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青少年参与的需求和实际能力进行创编,以利 于练习者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它的颁布和实施有利 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青少年后备力量,并为我国输送更高水平的人才。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 研究方法,对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 2005-2008 年和 2009-2012 年(12-17 岁) 共 20 套成套动作进行比较研究,主要从难度动作、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托举 和配合、队形与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让我们尽快地了解两个版本的竞技健 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的变化,为探寻我国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的发展方向提供 一定的理论参考,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为我国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的 编排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通过比较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1、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与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影响, 形成一种制约和推动、促进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与竞技健美 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是等 级规定动作的重要依据,起导向作用。 2、难度价值提高;难度类别的替换更趋向于空间变化多的难度;高低价值 难度的分布分配较为合理;组合难度仍有增加空间;年龄 2 组(15-17 岁)男单、 女单项目难度动作的均衡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3、操化动作的完整性、操化单元的多样性、操化动作的复杂性和创新性在 今后研究中将更受重视。 4、过渡动作的类型主要还是集中在 a-b 和 b-a 两种类型。 5、托举较为简单,创新空间大;配合在新等级规定动作中展示了丰富的搬 腿转体、撑摆、旋转、倒与滑、劈、踢等的动力性配合。 6、空间变化次数增加,腾空空间转换增多;队形变化的次数和队形种类呈 现增多的趋势。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编排 ii abstract the specified sports aerobics grade excieses for different classes is verified by the chinese sports aerobics association. it is the basis of aerobics technic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 purpose is training aerobics players all kinds of basic postures and special ability and normative action standards, making the resources share by more people, making better use of them, so as to be familiared with the public, promoting the popularity work, furthe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ports aerobics. its arrangement conveys the latest international dynamic information timely. under the guide of the new competitive aerobics competition rules, choreographed by connecting wit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china for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youth participation requirements and actual capability, so that it can benefit to participants learning step by step to improve their athletic level. the issued sports aerobics grade provision excises help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reserve forces of young people and conveying a higher level of talents to our country.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the documentary, video, mathematic statistics, comparison, expert interview, the article studied and compared the sports aerobics prescribed moves for different classes of the year from 2005 to 2008 and the series of movement of the year from 2009 to 2012 though the difficult movement, the gymnastic exercised, concert and transition, lift and cooperate actions, formation and space, which intend to acquaint ourselves with the different of the arrangement of the two versions to supply some academic reference to the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sports aerobics prescribed moves for different classes in china. it is also hoped that some constructive advices will be given to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arrangement of the sports aerobics prescribed moves for different classes. after comparative anglicizing, it comes several conclusions below: 1. aerobics sports competition rules and the technical level of aerobics sports interact and impact each other, and formed a constraint and promote, facilitate and development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the technical level of aerobics sports and specified sports aerobics grade excises influence and promote each other. the rules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specified sports aerobics grade excises, which play a guiding role. 2.the value of difficulty movements has improved; the transfer of the difficult level has tend to the various spatial transfer; the distribution the low and high value of difficult is reasonable; there is still some space to improve in combinatorial difficult. iii the proportionality of difficulty of man single andwoman single of group of age(15-17) is expected to be improved. 3. the integrality , variety, complexity and innovation of movement pattern will be paid more attention in the future research. 4.the types of the transitional movements are still mostly centralize to a-b and b-a. 5.the lift and cooperate actions are simple and are easy to innovate; in the old version of the sports aerobics prescribed moves for different classes, cooperation is simply just touching and slapping each others hands, whereas, in the new version, some diversiform dynamic cooperation, such as, back splits with help or with ring with help, prop up to swing, rotation, backward and slide, downward kick, kick is displayed. 6.the times of the spatial changes and the jumping space transformation will be increased; also, the times and the types of changing the formation will be creased. key words: sports aerobics, grade excises for different classes, arrangement 首都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所用方法、手段及数据、材料真实可靠,研究工作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无任何剽窃他人成果行为。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 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 品。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 本人授权首都体育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请在以下相应方框内打“” ) : 1、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 我国近两个周期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的比较研究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现实依据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能够表现连续、复杂、高强度动作成套动 作的运动项目,该项目起源于传统的有氧健身运动:成套动作必须通过连续的动 作组合,展示运动员的柔韧性和力量、七种基本步伐的多样性操化动作组合、结 合难度动作完美完成成套动作的竞技能力 1。 我国的竞技健美操起步比较晚,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为了更好的普及这项运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在规则的向导下,先后三 次组织创编并颁布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以下简称等级规定动 作) ,它是提高我国健美操技术水平的途径之一,是加强我国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关 键。 2009-2012 年等级规定动作套路是在原 2005-2008 年的套路基础上重新创编 的,增设了成年组规定动作,扩大了普及的范围。在编排上对规则的正确理解和 运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它的颁布对竞技健美操练习者的柔韧、灵敏、技术、 力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练习者确立了超前的、科学的标准,为我国 健美操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大的时代进步意义。 1.1.2 理论依据 竞技健美操作为一个新崛起的项目,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我国的技术水 平和国际的差距不断缩小,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对竞技健美操的研究,本人阅读 了健美操 、 竞技健美操 、 健美操创编理论与实践等相关书籍,在中国知 网上搜索包括竞技健美操的规则、动作编排、现状研究、发展趋势、教学、训练 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为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 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竞赛规 2009-2012s.2008:10 2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以 2005-2008 年和 2009-2012 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 动作年龄 1 组(12-14 岁)及年龄 2 组(15-17 岁)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对各要 素(包括难度动作、操化动作、过渡和连接、托举与配合、队形和空间等)进行 比较分析,结合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对其产生的积极导向,比较其中的异同点, 揭示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的发展趋势, 并为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的教学、 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是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基础。通过现有的文献资 料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对竞技健美操的研究现阶段大都集中在规则、教学、训练 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而对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的研究只有 10 篇。因此现阶段 对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进行探讨分析是必要的,发现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 预测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编排发展的方向,探索相应的发展对策,从而丰富 等级规定动作的研究内容, 为今后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编排、教学和训练提 供理论参考依据。 1.2.2.2 现实意义 通过对 2005-2008 年和 2009-2012 年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 作年龄 1 组(12-14 岁) 、年龄 2 组(15-17 岁)共 20 套成套动作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新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的创新价值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可以 更好的推行和指导“新等级规定动作”的教学和训练。 1.3 研究任务 1、 揭示规则与技术水平和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三者之间 的内在联系; 2、比较竞技健美操新旧等级规定动作之间的变化,讨论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 动作的发展趋势,以之指导实践,促进我国健美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 1.4 文献综述 1.4.1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的研究现状 以“竞技健美操” 、 “等级规定动作”为索引,发现对等级规定动作的研究并 不多,只有 10 篇,在竞技健美操的研究中,占的比例非常小。现归纳如下: 李遵新周期竞技健美操规定动作的特点与针对性训练 ,主要对 2002 年的 全国健美操锦标赛规定动作比赛运动员动作完成不理想的现象总结 2002-2004 年 版等级规定动作特点,并结合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提出提高动作质量的关键 1。 回寅,刘志红,张建会论健美操运动员等级规定动作的普及与少年运动员 的培养 ,分别对 2002 年重新修订的二、三级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的男单、女单、 三人操项目中的音乐结构、动作内容(包括难度动作、造型、基本步伐、操化动 作等)对比分析,借 2002 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之际对运动员的现状进行分析,得 出对等级发展的不利和有利因素,认为目前极为突出的问题是训练场地和教师、 教练员缺乏,应加快健美操后备人才的培养 2。 何荣等竞技健美操二级难度动作与身体素质的关系研究对河北体院健美 操队运动员的 12 个竞技健美操二级难度动作和 9 项素质指标进行测试: 河北体院 队员应加强训练柔韧素质,并制定难度动作得分与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评价标准, 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控制训练过程和预测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3。 江山竞技健美操二级规定难度动作分析及其教学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掌 握难度动作的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4。 夏元庆新等级规定动作实施对促进我国竞技健美操事业发展的研究 ,2002 年的等级规定动作是依据 2001 年版规则的修改重新颁布的,对运动员的要求更 高,更加注重运动员对成套动作完成质量的评价,文中通过 1998 年和 2002 年的 比较分析该等级规定的新特点:增加等级比赛的操型,区别了男女单人操,提高 了运动员的可比性;音乐速率改变;难度提高,对运动员的素质要求更高;成套 动作编排设计更突出艺术性 5。 张红,马海涛2004 年全国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等级规定动作完成情况调研 对参加该届的青少年完成各组别规定动作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 6。 1 李遵.新周期竞技健美操规定动作的特点与针对性训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年,29(1):51-53 2 回寅,刘志红,张建会.论健美操运动员等级规定动作的普及与少年运动员的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4 年 3 月,27(3) 3 何荣,蓝涛,付丽敏.竞技健美操二级难度动作与身体素质的关系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 年 9 月,18(3) 4 江山.竞技健美操二级难度动作分析及其教学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 年 12 月,3(4) 5 夏元庆.新等级规定动作实施对促进我国竞技健美操事业发展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 年 12 月,20(6) 6 张红,马海涛.2004 年全国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等级规定动作完成情况调研j.山东体育科技,2004 年 26(3) 4 江山江苏中学生完成新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的现状分析通过对比新 旧规则、研究规定动作和竞赛规则的具体变化,对 2006 年江苏第六届中学生健美 操比赛中出现的有关难度动作完成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新的规定对难度动作完 成的质量和类型在全面性上做了更高的要求;此届参与者对完成规定动作成功率 不高,且可选择难度动作避难就易,教练员对成套的理解存在问题 1。 李遵新周期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训练对策研究对 2009 年新周期等级 规定动作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三个特点:符合国际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突出 操化单元的完整性、强度难度动作的代表性;结合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提出提高 等级规定动作质量的训练手段,其中包括身体控制能力的训练、步伐流畅性的训 练和难度动作的训练 2。 对竞技健美操一级新旧技术等级规定动作的对比分析有两篇,均运用录像观 察、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方法,从难度动作、空间转换和操化动作方面进行对 比研究认为:新等级规定男、女单一级动作的难度价值提高,对运动员身体素质、 运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套动作时间缩短,对运动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 自己的能力完美地展现出来的要求较高;更加注重操化动作的完整性 3。难度组 别分布不太符合男运动员体能情况,难度动作的位序排列比较接近理想中的位序 排列;操化和空间转换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4。 综上可知,对等级规定动作的研究主要表现在训练和现状、难度动作和完成 情况上,虽然也有对新旧等级规定动作进行比较的研究,但只是简单的归纳概括。 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对我国竞技健美操普及和提高的推动作用是重大的,它 是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基础,是普及和提高健美操的关键,成套动作的编排则 是奠定运动水平的基础,仅仅的几篇文章足以显示我国对竞技等级规定动作的重 视度不够,对于等级规定动作的发展极其不利。因此现阶段在新规则的向导下对 等级规定动作的编排研究及发展趋势的预测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对我国的竞 技健美操的技术水平提高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4.2 国内竞技健美操编排研究现状 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查阅文献期刊,分析竞技健美操项目编排在国内研究的现 状,主要查阅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中国知网搜索的相关文献资料, 关于竞技健美操项目编排方面的资料和书籍相对比较少。涉及到竞技健美操项目 1 江山.江苏中学生完成新竞技健美操规定难度动作的现状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6 年 12 月,5(4) 2 李遵.新周期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训练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年,35(7) 3 李富菊,李新红.竞技健美操女单一级新旧技术等级规定动作的对比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0 年 4 月,32(2) 4 韩玉柏,李新红.竞技健美操男单一级新旧技术等级规定动作的对比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0 年 4 月,32(2):44-45 48 5 编排相关内容的文献主要有: 1.4.2.1 规则对编排影响的研究 国际健美操评分规则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每四年一个周期进行变化的,它不但 是裁判员评分的依据和尺度,也是该项运动发展的导向。这类文章主要通过规则 的比较研究,得出新规则的特点,并提出策略和建议。fig 在 2005 年 2 月正式颁 布了 2005-2008 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更加明确了难度动作及突出竞技健美操 的特点在编操过程中的重要性,对编排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对 2009 年国际 健美操评分规则全面解读,认为规则变化有:(1)艺术裁判评分内容和分值重组; (2)难度动作总数增多,价值提高;(3)难度技术完成完美化;(4)托举动作允许采 用违例动作。对今后我国健美操的发展提出重视成套动作编排的创新;提高运动 员身体素质和能力;注重难度组合和操化组合的多样性;重视音乐选择和运用等 对策 2。 1.4.2.2 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大部分健美操工作者对于编排的研究主要使用文献资 料法和录像统计法对比赛进行统计,最后提出建议,在成套动作研究中偏向于对 难度动作的研究上,另外对操化动作的研究 1 篇、队形变化的研究 2 篇、托举的 研究 3 篇。 1.4.2.2.1 难度动作编排的研究 李洪芳,刁在箴的中外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难度动作对比分析一文中通 过对 2003 年竞技健美操锦标赛男单项目 12 名男单运动员和前四名运动员成套动 作中所选难度动作的类别、级别、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及整体布局情况进行对比 分析,找出两者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选手所选难度数量与规则要求基本相 符;难度类型没有缺组现象;但难度级别明显低于国际水平,且完成质量较差; 难度动作在整套动作中的布局均衡性不够,还有待于改进 3。 韩宝红,刁在箴中外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难度编排对比分析运用文献资 料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 2005 年第 7 届世界运动会男单冠军和我国男 单比赛套路中的难度动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单运动员所选难度动 作组别和冠军选手差别不大;难度动作的级别稍高于国外选手;难度动作在整套 动作中的分布合理;联合难度动作与冠军选手尚有一定的差距 4。 董丽丽,刁在箴中外竞技健美操三人操项目难度动作比较研究对 2004 年世锦赛和 2005 年全国锦标赛三人操项目中难度动作进行数理统计和图像分析。 1 吴晓蕾,潘四凤.从 fig 规则的变化谈竞技健美操发展趋势和对策j.浙江体育科学,2007 年 3 月,29(2):108-109 118 2 于长菊,李凤梅.2009 年新周期国际健美操规则导向下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难度与编排创新发展研 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年 5 月,26(3) 3 李洪芳,刁在箴.中外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难度动作对比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 年 12 月,25(5) 4 韩宝红,刁在箴.中外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难度编排对比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6 年 10 月,28(5):62-63 6 研究表明:我国三人操所选难度动作的级别高于自身能力的范围,难度动作的布 局不是很合理,没有依照体能动态的变化进行科学排序,对于难度动作最低完成 标准的评判我国裁判员和国际裁判员之间还有分歧 1。 郭红叶,刁在箴中外竞技健美操女单项目难度编排对比分析对 2006 年第 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单冠军和我国女单比赛套路中的难度动作进行研究分 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难度动作在成套动作中分布的均衡性与冠军选手差别不 大,在难度动作组别的选择上,我国选手对 a、b 组动作的选择均少于冠军选手, 在难度级别的选择上以及难度组别在成套中出现顺序的多样性上均不及冠军选 手,在联合难度动作上我国选手优于冠军选手,但难度级别在成套动作中的编排 上与冠军选手有一定差距 2。 1.4.2.2.2 各项目成套编排的研究 主要有三篇硕士论文,宓钟琪的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成套动作艺术编排的 研究一文,从第九届世锦赛男单项目前八名选手的难度动作编排、操化动作组 合的多样性分析及三个层次空间的转化运用统计、移动路线多样性统计分析对成 套动作做出评价: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选用比例基本合理;大部分参赛队的难 度动作编排都顺应新规则的发展方向,采用了联合难度,动作难、编排美、重创 新仍是当前世界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的显著特点,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操化 动作上,呈现多样化,不对称动作明显增多;规则中没有对过渡与连接动作在进 行空间转换时做出特殊的规定与要求。通过对录像资料的统计表明,过渡与连接 动作主要是通过对过渡空间的占有来进行非难度动作的空间位置转换,并对过渡 与连接进行分类:依据动作的空间转换分为站立与地面空间的转换和站立与腾空 空间的转换;依据动作的完成结构将过渡连接动作分为纯手臂力量类、纯腿部力 量类和综合力量类 3。 赵燕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揭示了:1)难 度动作编排的趋势:表现出高竞技性、均衡性、多样性有所提高、难度完成形式 上缺乏多样化;2)规则的修改提高了对身体重心标准位置控制技术的要求,加大 了成套中表现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技术的空间, 更加维护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色; 更加注重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和“操化动作组合”在成套动作中的编排;3)我国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中的托举以托举者大于被托举者的托举为主,托举 的类型以派生类托举为主,与总趋势一致。不同人数配合的托举形式存在较大的 创新空间,但多样性有待提高 4。 王秀香的竞技健美操三人项目成套动作艺术编排研究对于成套动作的研 1 董丽丽,刁在箴.中外竞技健美操三人操项目难度动作比较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 年,23(4) 2 郭红叶,刁在箴.中外竞技健美操女单项目难度编排对比分析j.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 年 5 月,22(3) 3 宓钟琪.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成套动作艺术编排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赵燕.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 5 月 7 究更为具体化,涉及面极广泛,除难度动作编排外,还包括音乐、操化动作、场 地空间的使用、表现力与同伴配合情况的编排,能对竞技健美操的编排趋势做出 更有效的预测:1)高价值难度动作不再集中于开始和结束,而是根据编排的需要 编排在整套动作的最佳位置;难度动作组合的使用次数增加,在难度动作数量一 定的前提下,各个国家正在努力通过难度组合的使用来提高难度动作的分值。2) 过渡与连接动作不仅能完成不同空间之间的过渡、不同动作之间的连接、过渡与 连接动作本身的难度和艺术性越来越明显,在成套动作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创新将成为成套动作创新中发展空间最大的一个方面。3)托举 过程中身体变换次数明显增加,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身体变换越来越快。三次 托举,以派生类托举动作为主,而且一次托举中展现静力性姿态和完成动力性动 作的次数明显增加。4)场地空间的使用,平面区域内向前、向后、横向、对角线、 弧线的使用,以横向移动为主,增加了对角线和弧线的使用频率;三个层次空间 的运用,以 a-b、b-c-b 两种转换类型为主,另外第十届世锦赛上出现了 a-c-a 的空间转换类型, 挑战新的空间转换类型, 也将成为场地空间使用的一个趋势。 5) 在比赛过程中更加注重同伴的配合,同伴配合的次数增加 1。 1.4.2.2.3 对操化动作、托举和动力性配合、队形变化的研究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从所搜集的文献中有:夏琼华从第十届世界健 美操锦标赛看竞技健美操上肢动作多样性的发展趋势成套动作的强度与手臂抬 举的动作出现次数有着紧密地联系,而且具有普遍性、上肢动作运动形式的均衡 发展趋势、我国与世界强国在竞技健美操成套上肢运动形式的总次数上的明显差 距,为今后的成套编排对手臂动作的编排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有助于提高我国从 事竞技健美操专业人员对成套操化动作编排的认知 2。 陈瑞琴,陈艳第 8-10 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六人操队形变化分析指出竞技 健美操六人操比赛中,队形运用及其变化是比赛的重要内容之一。丰富多彩的队 形及其巧妙流畅的变化使比赛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对 2004 年、2006 年和 2008 年三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六人项目前6名的18套动作中队形运用和变化进行统计 分析。结果表明,世界健美操集体项目六人操比赛中以规则队形运用为主,其中 直线形、斜线形和三角形占前 3 位;队形变化朝着新颖、合理、快速、多变的方 向发展,使表演效果和艺术观赏性更强 3。 综上所述,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对规则的进一步完善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且 它的变更影响着项目的发展。创新编排是竞技性健美操项目发展的永恒主题。 理 想的编排不仅体现出编排的艺术性并能突出运动员的特点和风格。在现代竞技健 1 王秀香.竞技健美操三人项目成套动作艺术编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夏琼华.从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看竞技健美操上肢动作多样性的发展趋势j.浙江体育科学,2009 年 1 月,31(1) 3 陈瑞琴,陈艳.第 8-10 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六人操队形变化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年 7 月,25(3) 8 美操,掌握编排的特点和规律己成为必然的战略手段之一,它将有助于编排的进 一步科学化、合理化,具有很强的实战意义,这些资料对于等级规定动作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我国 2005-2008 年和 2009-2012 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为 研究对象(为论文撰写方便,将 2005-2008 年等级规定动作称为旧等级规定动作, 2009-2012 年等级规定动作称为新等级规定动作) 。 以旧等级规定动作国际年龄 1 组(12-14 岁) 、国际年龄 2 组(15-17 岁)10 套动作套路和新等级规定动作套路二级组(12-14 岁) 、一级组(15-17 岁)10 套 动作套路为分析对象。 【为论文撰写方便, 将旧等级规定动作国际年龄 1 组 (12-14 岁)和新等级规定动作二级组(12-14 岁)统称为年龄 1 组(12-14 岁) ;将旧等 级规定动作国际年龄 2 组(15-17 岁)和新等级规定动作一级组(15-17 岁)统称 为年龄 2 组(15-17 岁) 】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阅读相关书籍,全面了解本 论文相关研究现状, 学习为开展本研究所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 对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 提纯, 为本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研读 fig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 20052008 年、20092012 年;我国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 动作 2005-2008 年、2009-2012 年的图解。 2.2.2 对比分析法 本文对 2005-2008 年和 2009-2012 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年 龄 1 组(12-14 岁) 、年龄 2 组(15-17 岁)的各要素:难度动作的组别、类别、 级别和位序、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托举与配合、队形与空间等的比较,分析 其中的异同及编排中存在的不足,探索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的发展趋势。 9 2.2.3 录像分析法 通过录像资料2005-2008 年和 2009-2012 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 作(12-17 岁)共 20 套成套动作的难度动作、操化动作、过渡和连接、托举和配 合、队形与空间进行录像分析,获取相关数据。 2.2.4 统计分析法 使用 excel 对运用录像分析法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2.5 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面谈、电话等途径向从事竞技健美操的教练员、教师、 运动员等,听取关于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编排应考虑的因素、编排的优势和 不足及发展趋势、训练中易出现的问题等的想法,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探讨,从 而获得客观可靠的信息与意见。 表 1 访谈信息表 姓名 职称 学校 张晓莹 副教授 北京体育大学 王美 副教授 首都体育学院 许东霞 高级教师 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马建 高级教师 101 中学 赵海波 一级教师 101 中学 运动员 参加首都体育学院单招的少数运动员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的发展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是中国健美操协会技术委员会审定公布 的等级标准,目的在于培养健美操选手的各种基本姿势与专项能力及动作规范标 准,让更多的人享用竞技健美操资源、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了解竞技健美 操,从而促进竞技健美操普及工作的开展。 10 我国的竞技健美操起步比较晚,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运动水平不断地提高。 为配合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实施,顺应健美操运动发展的需要,以 健美操竞赛规则为依据,2001 年由国家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牵头,组织我国竞 技健美操专业人士进行全国竞技健美操二、三等级动作的创编健美操二、 三级运动员等级规定动作套路 ,并于 2002 年 2 月 1 日开始实行,从而拉开了我 国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水平普及与提高的序幕。该动作以培养基本动作、基本技 术和基本技能为目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三级成套动作以基本动作部位的训练 为主,所选的难度动作为基础或常用动作,为进一步提高打基础;二级成套动作 在三级的基础之上,在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成套动作的强度、所选动作的难度方 面均有提高。此外,还选择了一些体现运动员表现力的舞蹈动作融于成套动作之 中。在注重提高个人的同时,集体项目队员间的默契配合与交流、队形的变化对 运动员的要求更加全面。 为引导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向着国际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进一 步加强我国青少年后备力量,2006 年 1 月,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在原健 美操二、三级运动员等级规定动作套路的基础上增设了青少年规定动作,分国 家预备组和基础套(6-11 岁) 、国际年龄一组(12-14 岁) 、国际年龄二组(15-17 岁) 。2009 年,针对我国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在新周期健美操竞赛规则的推动下, 中国健美操协会组织专家,重新创编了各年龄阶段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 规定动作套路,并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成年组规定动作,扩大了普及的范围,它 的颁布对竞技健美操练习者的柔韧、灵敏、力量、技术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且在编排上更加遵循新周期竞赛规则的要求,为竞技健美操练习者确立了超 前的、科学的标准,为竞技健美操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自 2002 年颁布以来已有三个周期(见表 2) ,每一 次的修改都随着竞赛规则的改变而不断的完善,随着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的提高 而不断的修改,具有重要的时代进步意义。 表 2 2002 年-2012 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组别一览表 使用年限 组别 2002-2004 年 健美操二、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套路 2005-2008 年 基础套(6-9 岁)与 国家预备组 国际年龄一组 (12-14 岁) 国际年龄二组 (15-17 岁) 2009-2012 年 基础套(6-9 岁)与 三级组(10-11 岁) 二 级 组 ( 12-14 岁) 一级组( 15-17 岁) 成年组 (18-35 岁) 由表 2 可知,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的组别由原来的笼统到越来越细化, 从 2002 年的二、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套路到 2005 年增设的青少年等级 11 规定动作套路并分组,分基础套(6-9 岁)与国家预备组、国际年龄一组(12-14 岁)和国际年龄二组(15-17 岁) ;2009 年,在新周期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向导 下,重新创编了适合各年龄阶段的竞技健美操等级规定动作套路,尽管在组别上 叫法有所不一,但是年龄段的划分还是相同的,且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成年组规 定动作,使我国竞技健美操的普及范围更加广泛且针对性强,既着眼于当前竞技 健美操技术的发展与变化,更立足于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青少年及儿童参与的 需求和实际能力,以利于练习者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并为竞技健美操运 动员提供等级考试的标准。 从各周期颁布的成套动作来看,充分体现了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与技术水平 及等级规定动作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 1、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是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重要导向,是指导竞技健美 操训练和比赛的重要依据, 它的每一次改变都会影响和推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都会使运动技术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也会制约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实践活动。另 一方面,竞技健美操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又影响着规则的变化,技术的发展促进了 规则的变化,规则的逐步完善又促进了竞技健美操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二者 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制约和推动、促进与发展的辨证关系。 2、随着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的提升,在一定意义上 离不开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的推广和普及。竞技健美操等级 规定动作是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竞技健美操普及和发展 的重要途径之一。成套动作编排是奠定运动水平的基础,成为衡量竞技健美操运 动技术水平的标志。新等级规定动作编排的难度整体的提升,对我国竞技健美操 技术水平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而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将进一步 推动等级规定动作的编排水平的整体提升,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3、从规则的演变及颁布的等级规定动作来看,规则是我国编排竞技健美操运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 技术等级规定动作 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 图 1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与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三者关系图 12 动员技术等级规定动作的重要依据,起着导向作用,同时也制约着各个要素的编 排。在对规则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新等级规定动作的编排及时传递了国际信息, 其编排更加艺术性、复杂性。 3.2 难度动作的分析 在竞技健美操中,难度动作是成套动作的支架,是衡量运动员实力和技术水 平的重要标准,是成套动作编排的重点,也是比赛获胜的敲门砖。 在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中将难度动作分为四个组别,分别为 a 组动力性 力量,b 组静力性力量,c 组跳与跃,d 组平衡与柔韧。 竞技健美操 fig 规则对年龄 1 组和年龄 2 组的难度动作做出不同要求:4 个 规定难度动作(见表 3) ;不能缺组和重复;年龄 1 组(12-14 岁)的成套动作中难 度动作的数量不得超过 8 个;年龄 2 组(15-17 岁)的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数量 不得超过 10 个,地面上的难度动作不得超过 6 个(包括成俯撑/劈腿落地) ,成俯 卧撑/劈腿落地的动作年龄 1 组(12-14 岁)不得超过 1 个,年龄 2 组(15-17 岁) 不得超过 2 个。 表 3 新旧等级规定动作规定难度动作表 规定难度动作(4 个) 年龄组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年龄 1 组 (12-14 岁) 夹肘俯卧撑 分腿支撑 跳转 360 度横劈腿前穿 年龄 2 组 (15-17 岁) 文森俯卧撑 分腿支撑转体 360 度 屈体分腿跳无支撑垂地劈腿 下面从难度动作的组别、类别、难度价值、位序分布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3.2.1 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组别编排特征 3.2.1.1 年龄 1 组(12-14 岁)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组别编排特征 表 4 年龄 1 组(12-14 岁)难度动作组别统计表 新旧等级 规定动作 a 组 b 组 c 组 d 组总个数 旧 2 2 2 2 8 新 2 2 2 2 8 注:新旧等级规定动作年龄 1 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技术在绿色金融中的应用探索-洞察及研究
- 小学生诵读会活动方案策划
- 碳金融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洞察及研究
- 柜面营销方案
- 装修阶段雨期施工方案
- 康复中心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 机械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博闻科技基金从业考试及答案解析
- 咨询方案怎么制定的有效
- 纤维光学传感技术-洞察及研究
- 高三运动会课件
- 法语幼儿教学课件1
- 钩针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阳豆门乡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海上风电场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版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 红星照耀中国第九章课件
- GB/T 13090-2025饲料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 (2025)学法用法考试题及答案
- 巴以冲突的原因
- 【要点解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论证逻辑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