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词语(一)近义词1.近义词就是意义相近的词2.找近义词的方法(1)字数相同,词性相当(2)有相同的词素(3)根据语境选择近义词3. 近义词辨析基本方法(1)词义重点不同(可以将一个词分开两部分解释,不同的地方就显露出来了)例如:改善(改变之后,原有的情况变好)、改观(改变之后,原来的面貌焕然一新)、改变(改了之后,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农村的面貌大有( )。治理污染企业,使河流水质大为( )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 )我们的生活。(2)感情色彩不同(分清褒义、贬义和中性词)例:团结-结合-勾结(3)适用对象不同 例:爱戴(上级)-爱护(下辈)(4)从词义的轻重上区分 如 破环与摧毁4.选词填空三步曲(1)辨词。近义词因为意义相近,只有分辨出词义的差异,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2)辨句。找出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只是正确答题的第一步,之后还要审查整个句子,从成分是否搭配、适用范围是否合理等角度看看哪个备选词符合句意,然后才能作出较可靠的选择。(3)辨句子之间的关系。有些试题在解答过程中,不光要辨析词义,看成分是否搭配,而且还要进一步从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入手,看语言风格是否一致,是否符合逻辑,前后关联是否恰当。(二)反义词(意义相反或者相对的词)1.字数相同,词性相当2.意义相反或者相对(三)多义词(多义词就是指具有多种相关意义的词)。1.辨析多义词的方法(1)弄清词语的本义。(2)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再分析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3)根据上下文辨别词的意义。(四)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不同的感情色彩把词语分成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大类。1.褒义词:指的是含有肯定、喜欢和赞许意思的词语。2.贬义词:指的是含有厌恶、贬斥意思的词语。3.中性词:是介于褒义词和贬义词之间的词语,不含有褒贬的色彩。二、句式转换(一)“把”字句和“被”字句(二)陈述句、反问句的互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时注意事项1.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一定要加上“难道、怎能”等反问词,句尾还要加上“吗、呢”等语气词,把句号改为问号。反之,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要去掉这些反问词和语气词,句尾标点符号也应改为问号。2.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时,肯定句和否定句也是互改的,即题目无论是陈述句还是反问句,如果是肯定句,变过来的句子一定是否定性的句子。反过来,题目是否定句,答案一定是肯定性的句子。(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表达方式为“否定+否定=肯定”,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的转换1. 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方法: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改写成肯定句时,要注意这些双重否定词的细微差别。如:“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等词。而“不能不”“不要不”“ 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等词。2.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方法: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则要在关键词前加上两个连用的否定词,如“没有不”、“不得不”、“不不”、“不能不”、“不是不”、“不会不”、“不要不”、“没有一个不”、“非不可”等重否定词。(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直接引用改间接引用要注意三点变化:1.标点变化:要将表示直接引用的冒号改为逗号,将引号去掉。2.人称变化:要将直接引用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为“他”,“我们”改为“他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特例提示语中是第一人称“我”的将句子中的第二人称可改为第一人称。3.适当地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4.不改变句子的意思。三、扩句和缩句1.扩句的方法(1)将句子划分为主语、谓语、宾语三部分。(2)(什么样的)主语+(怎么样地)谓语+(什么样的)宾语2.缩句的方法(1)把“的、地”前面的词语删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2)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 :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的词。(3) “着、了、过”不删(4)去掉“在(中、里、上、下)”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5)缩成的句子最多有三个词(主语、谓语、宾语)(6)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四、修改病句1.修改病句的原则(1)病因要查清(2)保留句子原意,少改为佳(3)愿意必保留,防止以造新句来代替修改病句。2.修改方法(1)读懂原文意思,找准病因,辨析病句的类型。(2)运用修改符号,在病句上进行修改。(3)将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校对,看句子是否通顺。3.病句类型类型修改方法病句搭配不当换词他知道自己做了,心情很繁重。前后矛盾换词或删词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展览馆。成分残缺添加成分公园里开满了。用词不当换词班长把同学们的意见反应给老师重复啰嗦删词他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语序颠倒颠倒语序田里的庄稼丰收在望,长势喜人。指代不明换词小华和小刚一起做作业时,他不小心把他撞了一下。概念模糊换词或删词昨天下午下了一整天的雨。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换词虽然这里花很多,然而没有奇花异草。分类不当删词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芸豆、苹果、西红柿等蔬菜一个动词两个宾语加词昨天上午,他戴着一顶帽子和一件大衣出门了。比喻不当换词万里长城像一条盘旋在崇山峻岭间的长蛇。五、关联词语类型(一)并列关系: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1.常用的关联词: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等(二)承接关系: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活动做,分句有先后顺序。1.常用的关联词语:一就(三)递进关系: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1.常用的关联词语:不但而且、不仅还(四)选择关系: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1.常用的关联词语: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五)转折关系: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1.常用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尽管还(六)因果关系: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常用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七)假设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1.常用的关联词语:如果就、即使也等(八)条件关系: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1.常用的关联词语: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等六、标点归类1、句号(。)(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2、问号(?)(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3、感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4.逗号(,)用于一句话中间的停顿。5.顿号(、)用于句子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6.冒号(:)(1)用于提示语后边的停顿。(2)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7.分号(;)用于一句话中间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8.引号(“” )1.用于直接引用的部分。2.用于需要着重强调的词语。3.用于特殊含义阅读方法(一)解词方法1.逐字解词法,特例:四字词要写出引申义即这个词形容什么。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法3.颠倒字序法4.找近义词法。(二)理解句子1.体会句子的方法(1)抓重点词体会动词、心理活动的词、神态的词、形容词、数量词、关联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3)理解句子的修辞方法,理解句子的含义。(把什么比做什么,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什么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2.(1)(2)种方法答题的格式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原因(从哪里看出来的。)(三)标点符号(四)课文的题目(五)文章的线索1.以物为线索 【特点】 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 2.以人为线索 【特点】 以人为线索叙事,要注意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人物性格的统一,还要注意人物年龄特征、外貌、动作、地方和民族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统一。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3、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特点】 这种写法,思想发展的主线要分明。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贯要自然,对照要清楚。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特点】 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叙述井然有序。这种写法,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六)写作方法1.环境衬托法 【特点】 对事物或人物周围的景色进行适当描写,人物或事物就显得突出。描写人物或事物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或事物,因此描写景色时要能衬托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切忌离开人物或事物而大写特写景色。造成喧宾夺主。2.对比法采用对照比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写的人物或事物最显著的特点与其他事物或景物作比较。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采用对比法还要注意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人物或事物不同特点进行比较时,要注意找出矛盾点,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3. 借物抒情法 【特点】 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桂林市第十一中学招聘初中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3D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淡水贝类深加工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动驾驶车辆外观与法规遵从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婴儿监护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沙漠驾驶技巧资讯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辐射换热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工业废气净化处理技术成果绿色环保鉴定报告
- 2025年文化产业园产业集聚与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区域差异分析报告
- 《探索《资本论》的奥秘》课件
- 临床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护理团体标准
- 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摇啊摇教案
- 《数鸡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英语学科融合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解析
- 慈溪教育局劳动合同
- 2025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DL-T 5876-2024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
- 骨科术后下肢肿胀护理
- 小区电力配套施工组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