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关于日语中女性用语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l liml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中文摘要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 交流的重要工具。人有性别之分,语言也不可避免的带有性别特征。性别语言不 仅反映出男女双方对社会、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差异,更体现出社会、 文化、历史等方面对男女两性在语言运用上限制。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日本女 性被看成男性的附属品,不论在家庭还是社会均处于从属男性的次要位置。虽然 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不断提高,但是女性用语还是保留 着弱势群体的特点,显得谦恭、礼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女性用语在中性化发 展的基础上更加趋于个性化。本论文从女性用语的先行研究、历史演变过程、语 言特点、发展趋势及教学方法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女性用语;男女差异;文化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i 要旨 言器法人颏。文明的教夕y 承肜、文化。重要经3y 于y 岁、社会凳展 。麈物、人叛力交流刃重要栓岁一少屯扬否。人同法性别分时【1 ,、否力、岛、 言话屯避时6 机瑷 性别。特徵意持。 l ,、否。性另i j d 言藉浊男女而方力s 社会、 文化、雁史检p 刃檬段方面汇对中石器谶相连意反映中石拦时法拴 、社 会、文化、餍史经p o 方面男女而方。言帮逢用汇制限舻扬否乃屯表中。畏期 l 二= ) 是否封建社会、日本。女性法男性。付属品岂兄投毒扎、家庭汇格l r 、 屯 社会l 二书l ,、 屯男性l = 对l 徒属的拴地位;= 1 ,、否。社会。造步i = 徒o - c 、女性 回社会已家庭地位向上汇拘分尹、女性用帮法依然岂乙【弱者眉特徵意保留 乙、丁章礼俄正乙支弓汇兄之否。2 1 世艴i = 入o 以後、女性用器洼中性化 倾向。上l ,、o 圣弓佃性化老囡哆0 9 凳展l 1 ,、 。本输文法女性用器研究 史、鏖史的变遥、言藉。特徵、凳展乃倾向上教授法段p o 多角度力、6 分析老行 - ,。 午一罗一f :女性用雷吾;男女差;文化 独创性声明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宣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墨蕉堑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目雩 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墨蕉婆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墨蕴堑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亿f 安导师签名:严黟勿z 参 j j 刁 。7 7 ,一 签字目期: 年 月e t 签字日期:7 彬夕年多月歹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绪论 绪论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 交流的重要工具。人有性别之分,语言也不可避免的带有性别特征。性别语言不 仅反映出男女双方对社会、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差异,更体现出社会、 文化、历史等方面对两性在语言运用上限制。奥斯卡王尔德也曾说过:“妇女是 妩媚动人的,她们可能从来不想说什么,但是她们一旦说起来却足以使人销魂荡 魄。”这从侧面反映出女性用语的独特魅力。日语作为性别差异最明显的语言之一, 其中的女性用语更是极具特色。本论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日语中的女性用语展开分 析。 在论文的第一章中,论述了欧美国家、日本及我国关于女性用语研究的历史。 欧美国家对于女性用语的研究开展得相对比较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在欧 美国家中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性别语言研究的发展。二十世纪七十 年代初,女性用语研究开始受到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重视,并从多 个角度展开。1 9 7 3 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宾莱科夫( l l a k o f f ) 提出了“女性 语言 ( w o m e n sl a n g u a g e ) 概念,于1 9 7 5 年在其出版的语言与女性的位置 ( l a n g u a g ea n dw o m e n sp l a c e ) 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女性语言的特点。莱科夫的研 究奠定了女性用语研究的基础。目前,欧美国家对于女性用语的研究已经迎来了 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早期的零散探讨到两性二元对立差异论的建立,直至多 元性别建构的形成。这种从二元走向多元、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宏观走向微观、 从大范围走向本土的研究趋势是值得我国研究者学习和借鉴的。 日本国内对于女性用语的研究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分水岭。在此之前进行 的主要研究是关于日本传统女性用语的研究,研究者主要为男性,研究方法则是 从国语词汇学的角度对日语中的特殊位相“女房词、“游里语 等进行考察。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于受到欧美国家的影响,日本国内开始展开 对于现代女性用语的研究。1 9 7 9 年出版的寿岳章子的日本语和女人( 日本话巳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女) 和井出祥子的女性语男性语( 女o :巳噬男。二岂; ) ,以及在1 9 8 0 年出 版的学术杂志词( 二己i ) 出版都显示出日本语言学界对现代女性用语研究所 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日本国内对于女性用语 的相关研究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不可否认,日本的女性用语研究情况与欧美 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发展。 我国对于性别语言现象的专门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而且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外语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对于性别用语的 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整体看来还局限在借鉴欧美的性别语言研究理论上,研 究的层面还停留在介绍欧美的理论,研究的内容也以英语为主,有关日语的研究 显得比较滞后。近些年来,关于日语中女性用语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繁荣起来, 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性论文。然而这些文章多是从女性用语的发展历史、形式特征 等传统研究方向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和分析,存在着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深度不够 等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本论文试图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新视角对日语 中的女性用语展开多角度的分析。 在论文的第二章中主要论述了女性用语的历史演变过程。在中世以前,日语 中男女两性用语的差异并不明显,主要体现在词汇的选择方面。女性回避生硬的 汉语词汇,选择更适于表达委婉、细致情感的和语词汇。平安时代出现的“斋宫 忌词因为主要由在神宫供职的女性使用,因此被认为是最早的女性用语。室町 时代的“女房词”继承了“斋宫忌词 的特点,部分词语带有忌讳词的色彩。“女 房词 对现代日语的词汇体系影响甚大,而在江户时代由艺妓创造的“游里语 中的敬语表达对近代日语的敬语体系也有较大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同“女房词、 “游里语 相比较,现代日语女性用语在性质上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女房词 产生的背景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游里语 来源于封建社会等级身份制度,与 此相对比的是,现代女性用语则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一种表现现代文化教育 水平的社会交际语言。 论文的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现代日语中女性用语的特征。男女两性在口语表达 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在语音方面,女性使用的调型与男性相比更富于变化, 2 绪论 倾向于使用标准规范的语音,语速也相对较快。在形态方面,女性和男性都有相 应专属或常用的终助词。但总体说来,女性使用的终助词要听起来柔和悦耳,有使 自己的主张和断定语气减弱的功效,容易博得对方的好感与共鸣,不像男性使用的 终助词那样生硬、充满张力。另外,敬语表达也是女性用语的一个明显特点。因 为女性社会地位长期低于男性,在社会要求女性使用敬语的同时,女性本身也乐 于使用敬语来进行自我保护。因此,日语中敬语的发展与女性用语的发展是息息 相关的。对于现代女性来说,自如、恰当地使用敬语,既是身份、地位、教养等 的体现,同时也可以恰到好处地将“女人味”展示出来。性别用语最明显的差异 体现在词汇方面,女性更倾向于使用正式、礼貌的人称代词及称谓语、具有柔和 语感的感叹词、富有甜美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及表示强调的副词等等。女性多用和 语词汇,少用汉语词汇,因为和语词汇是日本固有的语言,更接近于日常生活, 也更适于表达女性细致、丰富的情感。另外,因为男性和女性的生活空间不同, 擅长使用的词汇领域也有很大差别。女性与男性相比,有尽量回避詈语及俚语的 倾向。同时,通过对新词接受态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更倾向于使用标准、规 范的表达方式,而男人则更富于创新。在句法结构方面,女性多使用不结句的表 达方式,使句子留有余韵和回味的余地;也更多使用重复的表达方式。女性使用 倒装句的次数没有男性多,这表明在会话中女性的逻辑性往往没有男性强。在交 谈方式上,在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时,女性往往要比男性表现得谨慎、委 婉,多使用一些表示让步的说法;比男性更加频繁地随声附和;也更为注重对于寒 暄语及套语的使用。在书面语表达方面,两性差异虽不如口语中那么明显,但还 是表现出了一些特点。女性常用形容词、表示强调的副词及明喻的修辞手法。因 此,女性的文章常给人以主观而且情绪化表达比较多的印象。女性较多地使用体 言结句和连用形结句的表达形式,给读者想象空间,有余韵不尽之感。另一方面, 手机短信作为一个新的交流媒介,使用的语言充分体现了年轻人中语言“中性化 发展的特点。但在旬末表现方面,女性更多地使用表达情感类的图画类符号。同 时,男性为了配合女性的短信交流模式,有向女性靠近的趋势。 论文第四章从汉日对比的角度考察了日语中女性用语的特点。首先对古代汉 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ti ai i i i i i i i i i 宣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语进行了考察,古代汉语中存在和日语中相似的性别用语差异现象,但是这种差 异仅限于人称代词的范畴。但是由于受到“五四 时期“白话文运动 的影响, 古代汉语中人称代词的差异现象基本消失。现代汉语中两性语言的差异仅体现在 语音、词汇以及语言表达的柔和处理等方面,并没有完整的女性用语体系。这与 体系完整、历史悠久的日本女性用语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日本深受我国儒家文 化的影响,因此在语言表达方面与我国的情况既有相似又有不同。比较汉日的区 别,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日语中的女性用语及其相关知识。 论文第五章论述了女性用语的文化内涵及发展趋势。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 日本女性被看成男性的附属品,不论在家庭还是社会均处于从属男性的次要位置。 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不断提高,但是女性用语还是 保留着弱势群体的特点,显得谦恭、礼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女性用语在中性 化发展的基础上更加趋于个性化。社会意识决定语言的发展,笔者认为在社会没 有真正达到男女平等之前,女性用语会长期存在,并趋向个性化发展,不会出现 “无性化 结果。 论文第六章主要论述了女性用语的习得及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必要指导 学生了解日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现象。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日本女性社会地位 不断提高,现代女性所使用的语言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为外语教学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不能墨守陈规,要及时了解更新的语言动态,从而更好地应用于教学。 鉴于笔者对女性用语的浓厚兴趣及其在学术界和实际生活领域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女性用语的先行研究、历史演变过程、语言特点、发展趋势及教学方法 等方面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第一章先行研究 第一章先行研究 男女在生理上存在的差异称为生理性别或自然性别,英语用s e x 表示。我们通 常说的男性、女性指的都是人的自然性别。与自然性别相对应,男女在社会行为 方式上存在的差异称为社会性别,英语用g e n d e r 表示。语言运用作为一种社会行 为,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语言学家将g e n d e r 引入语言学,简称为“性差” ( g e n d e r ,岁i - y 少一) ,主要探讨性别差异和语言运用的关系问题。日语作为“性 差”最明显的语言之一,其中的女性用语更是极具特色。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日 语中的女性用语展开分析。 第一节女性语的辞典定义 以下是日本三部权威辞典对于女性语的定义: ( 1 ) 日本语大辞典( 第二版) 的定义: 江户时代以后,在城市发展起来女性所特有的语言。不只包括词汇,也涉及 到发音语法表达方式文字使用等方面。( 江乒畴代以後、都会凳逵l 允女性 特有刃二芑顾。器集苊盱教 、凳声话法言回l 文字遣拴p k 屯抟上 荩。) ( 2 ) 广辞苑( 第五版) 的定义: 单词文体发音等上的女性特有的表达方式。在平安时代作为回避汉语的 表现,特别是在室町时代以后的女房词,艺妓语中表现明显。在现代语中,除了 前缀“拈 、终助词的“土“扫、语气助词的“誊 “担 之外,在词汇发音 等方面也有显著特点的女性用语。( 单语文体凳音蹬p k 扬b 扫扎否女性特有力 雷回l 。平安畴代i 二敞漠帮老避时危表现七l 扬。允力;、特k 室町畴代以後 。女雳翻、避女语拴p 顾著i = 兄岛机允。现代话屯、接顼器or 粘j 、格助翻 刃r 土jr a b j 、嗣投助翻r 冬jr t a j 力l 王力、话橐凳音乃面屯兄6 扎否孀人 鼯。)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3 ) 新明解国语辞典( 第五版) 的定义: 女性特有的表达方式或单词。作为郑重语的“箱 被广泛使用,还有叹词的 “扬已一、终助词的“扫 等被使用。( 女性特有。言l ,、回l 专单藉。丁事藉巳l - - ( r 秸j 意多用l 走哆、感勤翻乃r 扔乏) je 力、格助嗣or : ) j 圣使用中否栓p 。) 以上三部辞典都是从女性用语的形式特征角度进行了定义,其中两部辞典还 粗略地介绍了女性用语的历史,但都没有涉及到女性用语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有关女性用语的研究 一、欧美有关女性用语的研究 最早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性别语言的是丹麦语言学家奥叶斯帕森 ( 0 j e s p e r s e n ) 。1 9 2 2 年,在其的语言本质、发展及起源( l a n g u a g e :i t sn a t u r e ,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o r i g i n ) 一书中曾指出英语是他熟悉的所有语言中最男性化的语 言,并用整整一章的篇幅阐述了女性语言的特点。同时期的主要研究者还有毛特 纳( m a u t h n e r ) 。毛特纳认为:社会和历史根源导致了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男性创 造了语言的新用法,而女性只能接受男性所创造出来的语言。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 现从两性不同的社会地位来考察语言和性别的关系。然而在2 0 世纪初的一段很长 的时间里,对性别语言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化,只停留在小范围内零散的讨论或 个人的观察和体会。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在欧美国家中兴起了妇女解放运动。1 9 6 6 年美国的 全国妇女组织成立,将妇女解放运动推向高潮,妇女们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要求 与男子取得同等权利,同时也要求语言使用上的平等,这极大地推动了性别语言 研究的发展。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女性语言开始受到语言学家、心理学家、 社会学家的重视,女性用语的研究也从多个角度展开。1 9 7 3 年,美国著名语言学 家罗宾莱科夫( l l a k o f f ) 提出了“女性语言 ( w o m e n sl a n g u a g e ) 概念。1 9 7 5 年, 莱科夫在其出版的语言与女性的位置( l a n g u a g ea n dw o m e n sp l a c e ) 一书中详 细阐述了女性语言的特点:在词汇上与男性所使用的语言有着明显的差异,女性 第一章先行研究 m 更多地使用委婉语,较少使用咒骂语;在语言使用方面比男性保守。她认为语言 反映社会规约,同时也起到强化社会规约的作用,女性和男性使用不同的语言反映 了他们各自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男女在语言使用上反映出的性别差异,体现了男 女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只要存在社会地位和权势上的不平等,就无法消除语 言上的不平等。在男权社会里,男人的讲话方式被视为标准和规范,而女人的讲 话方式则被看成是对这种标准和规范的违反和偏离。莱科夫的研究奠定了性别语 言研究的基础。 七十年代,莱科夫与同时期的著名语言学家特拉吉尔( t r u d g i l ) 、齐默曼 ( z i m m e r m a n ) 、韦斯特( w e s t ) 、亨利( h e n l e ) 等又将性别语言的研究向前推进 了一步,他们在分析男女用语差别的基础上,追溯产生性别语言现象的社会根源。 从八十年代到整个九十年代,语言学家对男女言语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 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男女用语的形式上,代表人物为博林格( d b o l i n g e r ) 、拜尔 德( r b r e n d ) 及霍姆斯( j h o l m e s ) 等。 在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二十年中,欧美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与性别的研究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大量关于性别语言专著和论文问世。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 莱科夫的语言与女性的位置。较为系统地论述女性用语特点的著作有:德斯特 法诺( j d e s t d f a n o ) 的女性的语言和关于女性的语言( w o m e n sl a n g u a g e b ya n d a b o u t ) ( 1 9 7 5 ) ;拜尔德的群体交际中的性别差异:成果巡礼( s e xd i f f e r e n c ei n g r o u p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ar e v i e wo fr e l e v a n tr e s e a r c h ) ( 19 7 6 ) ;霍姆斯的女性语 言( w o m e n sl a n g u a g e ) ( 19 8 4 ) ;尼奎斯特( l n y q u i s t ) 女性语域( t h ef e m a l e r e g i s t e r ) ( 1 9 9 7 ) 等等。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学说,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有:费什曼 ( e f i s h m a n ) 。他认为,女性处于一种无权的社会地位,因此在语言交际中她们总 是被动并受人支配。新西兰学者霍姆斯指出,总体而言,女人比男人更有礼貌。 巴特勒( b u t l e r ) 在她的批判性著作性别麻烦( g e n d e rt r o u b l e ) ( 1 9 9 0 ) 中也提 出,“性别是人体不断重复的风格化东西 。这些不同的理论学说的出现对9 0 年代 的多元性别建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纵观欧美关子女性用语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该领域研究已经从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早期的零散探讨到两性二元对立差异论的建立直至多元性别建构的形成,女性用 语的研究已经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性别语言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 阶段,而欧美国家这种从二元走向多元、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宏观走向微观、从 大范围走向本土的研究趋势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二、日本有关女性用语的研究 ( 一) 传统女性用语的研究 日本国内对于女性用语研究是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分水岭。在此之前进行 的主要研究是关于日本传统女性用语的研究,研究者主要为男性,研究方法则是 从国语词汇学的角度对日语中的特殊位相“女房词、“游里语”等进行考察。在 这一时期,出版了许多关于传统女性用语的专著:真下三郎在1 9 4 9 年发表的论文 妇人语的研究( 孀入器。研究) 中归纳了“女房词 的类型。国田百合子在其 1 9 6 4 年出版的著作女房词的研究( 女雳翻研究) 中列举了在现代女性用语中 残留的“女房词”现象。除此之外,还有汤泽幸吉郎的郭言叶的研究( 廓言菜 研究) ( 1 9 6 5 ) 、真下三郎的游里语的研究( 进里器研究) ( 1 9 6 7 ) 、井之口 有一掘井令以知的御所言叶( 御所二芑磺) ( 1 9 7 5 ) 及国田百合子的女房词 的研究续篇( 女房翻研究兢褊) ( 1 9 7 8 ) 等等。另一方面,在一些著作中也涉 及到了这个课题,例如:田中章夫在1 9 7 9 年出版的著作国语词汇论( 国言吾话 橐徐) 中指出,在词汇方面,男女性用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 并对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进行了分析。同时,在他这本书中还阐述了“男 性多汉语系统的词汇,而女性有使用和语词汇的倾向。铃木丹士郎在1 9 8 2 年出 版的日本文法事典( 日本文法事典) 一书中对位相中的男女性用语的特征、美 化表现及“女房词”等进行了分析等等。 ( 二) 现代女性用语的研究 日本国内对于现代女性用语的研究始于七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与欧美相比起步较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兴起了“妇女解放运动 ,其影 响在七十年代传到日本,给当时的女性用语研究带来很大冲击。1 9 7 9 年寿岳章子 第一章先行研究 的著作日本语和女人( 日本裔岂女) 出版,该书阐明了日本女性语言中所表现 出来的“女人味”,以及这种语言现象和女性生活方式的深刻关联。语言反映社会 现象,同时语言也制约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类的思想及社会的结构反映在 语言表达上。另一方面,通过使用语言,人类拘泥于某些模式,行为受到制约。 同年,井出祥子的著作女性语男性语( 女。二岂瞪男o :邑瞪) 出版。这本书 提倡日本的女性用语应该摆脱社会文化的束缚,主张自由的语言形式。同时书中 还介绍了莱科夫的著作语言与女性的位置以及同时期的美国女性语言研究成 果。在1 9 8 0 年,由现代日本语研究会主办、由女性研究者主创、以女性用语研究 为主题的学术杂志词( 二巳蹑) 出版。这些著作和杂志的出版都显示出日本语 言学界对现代女性用语研究所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 因为受到欧美研究动向的影响,基于“女权主义 观点的考虑,日本的许多 研究者将目光锁定到了女性用语中所表现出的性别歧视现象上。以远藤织枝为中 心的研究小组致力于性别语言歧视现象的研究,通过对日本国语辞典中的女性歧 视词汇进行分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上野千鹤子主编的一定能改变的性别歧 视语( 砉。芑变克6 扎否性差别用器) 一书将目光投向媒体,对性别歧视语言进 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案。另外,秋叶胜荣( 秋菜力、o 完) 、中村 桃子等学者也从欧美“女权主义”的视点对日语中的女性用语进行了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日本语言学者的研究视角更加开阔、研究方法更加丰 富,从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计算语言学等各个方面对女性用语展 开了分析。女性用语的相关研究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不可否认,日本的女性 用语研究情况与欧美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三、中国有关女性用语的研究 ( 一) 关于性别语言的研究 在我国,最早对性别语言现象进行科学探讨的是赵元任先生,在其1 9 2 8 年出 版的现代吴语研究( 1 9 5 6 年再版) 一书中就提到了男性、女性在语音、语调上 的差异。现代语言学意义上,对于性别语言现象的专门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代末、八十年代初,而且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外语界。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 来,对于性别用语差异现象的考察不再局限于语言的外部形式和特征等传统研究 角度,我国学者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一些学科的理论和方 法运用于语言与性别问题的研究,此举丰富了性别语言研究的理论基础,拓宽了 研究视角,使这项研究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涉及这一课题的语言学著作有陈 原的语言与社会生活( 1 9 7 9 ) 和社会语言学( 1 9 8 3 ) 、叶蜚声许通锵合著的 语言学纲要( 1 9 8 0 ) 、陈松岑的社会语言学导论( 1 9 8 5 ) 、祝婉瑾的社会语 言学概论( 1 9 9 2 ) 、戴庆厦的社会语言学教程( 1 9 9 3 ) 、王德春孙汝建姚远 的社会心理语言学( 1 9 9 5 ) 、孙汝建的性别语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 9 9 6 ) 、 赵蓉晖语言与性别研究综述( 1 9 9 9 ) 等等。其中一些研究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著作 也把性别语言差异现象纳入了考察范围,如邓炎昌刘润清合著的语言与文化 ( 1 9 8 9 ) 、顾家祖陆异主编的语言与文化( 1 9 9 0 ) 、胡文仲的交际与文化( 1 9 9 4 ) 、 邵敬敏的文化语言学与中国潮( 1 9 9 5 ) 、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 1 9 9 7 ) 等 等。这些著作多侧重于对外语的介绍和研究,对汉语中性别语言问题的研究有较 大的理论借鉴和指导意义。 在这一时期,对汉语中性别语言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章主要有:曹耕的北京 话语音里的性别差异( 1 9 8 6 ) 、胡明杨的北京话“女国音 调查( 1 9 8 8 ) 、姚 亚平的论性差异交际学的理论和方法( 1 9 8 8 ) 等等。 总体来说,我国的性别语言研究目前还局限在借鉴欧美的性别语言研究理论 上,研究的层面还停留在介绍欧美的理论,研究的内容也以英语为主。汉语的相 关研究目前还显得比较零散,只对个别语言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描写,研究理论及 系统性方面明显不足,对汉语自身的性别差异现象尚缺乏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 二) 关于日语中女性用语的先行研究 在我国,关于汉语自身或与英语相对比的性别语言研究发展比较迅速,而有 关日语的研究显得比较滞后。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有关日语中女性用语的 研究才如雨后春笋般繁荣起来,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性论文。如苏德昌的终助词 的男女差别( 1 9 9 2 ) 、孙满绪的日语中的女性语( 1 9 9 2 ) 、张忆杰的日语的 1 0 - 第一章先行研究 男女用语区别( 1 9 9 4 ) 、王秀文的日本女性语及其形成的社会因素( 1 9 9 4 ) 、 胡孟圣的日语“女性语 刍议( 1 9 9 4 ) 、吴崇的现代日语女性用语初探( 1 9 9 6 ) 、 孙永恩的日语“女性语 特色( 1 9 9 7 ) 、张怡的日语中的女性用语( 1 9 9 8 ) 、 顾盘明的日本女性常用的若干句末表达形式( 1 9 9 8 ) 、李洁的浅说日语中的 女性语( 1 9 9 9 ) 、李海蓉的终助词“投 “担 用法中男女性之差别( 2 0 0 0 ) 、 郝素岩的日语的女性语言及其社会性( 1 9 9 5 ) 及谈日语的性别差异( 2 0 0 0 ) 、 白晶的日语男女用语差别看女性语的特点及特征( 2 0 0 1 ) 、赵蓉的日本女性 语言的男性化一以旬尾表现为中心、杨曼的日语女性用语浅析( 2 0 0 2 ) 、李钟 善的日语口语中的性别用语差异、周翠平的日语中女性用语与男性用语的差 异( 2 0 0 2 ) 、邹文的日语的性别差异与言语行为( 2 0 0 3 ) 、谷大任的日本女 性常用的几种表达形式( 2 0 0 3 ) 、陈玉泉的日语中女性语的历史成因及其特点 ( 2 0 0 4 ) 、吴春燕的日语“女性语现象初探( 2 0 0 4 ) 、张丹宇的女性用语与 日语的位相( 2 0 0 4 ) 、崔霞的论日语中女性言语行为及其文化底蕴( 2 0 0 4 ) 、 秦颖的从日本社会看日语女性语的产生与嬗变( 2 0 0 5 ) 、黄丽敏的日本女性 用语的特点及新倾向( 2 0 0 5 ) 、刘艳刘建男的日本语中女性用语的特征) ) ( 2 0 0 5 ) 、 周志柏的日语的性别差异研究( 2 0 0 6 ) 、杨芳的日本女性用语成因及其语言 特色研究( 2 0 0 7 ) 等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天,在短短不n - - 十年的时间里, 取得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与我国日语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然而这 些文章多是从女性用语的发展历史、形式特征等传统的研究方向进行概括性的介 绍和分析,存在着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本论文 试图从新视角对日语中的女性用语展开多角度的分析。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女性用语的历史变迁 在日语中,男性用语与女性用语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日语的主要特点之一。 然而,这种明显的性别差异并非自古有之,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演变而来的。 第一节上古时期的女性用语特点 日本有一句歌颂女性的名言:“原始社会,女性是太阳 ( 元始、女性法太 踢扬。定。) 。早期的日本社会是母系社会,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对于具 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感到神秘、敬畏、甚至恐慌,进而将女性奉为神灵而顶礼膜拜。 弥生时代以后,以邪马台国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社会的统治者“卑弥呼”是一位 “长年未嫁,事鬼神之道,能以妖惑众的“巫女 ,充当着神灵与人类交流的 媒介。这也是是日本女性在政治上表现最为杰出的时代。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祭 与“政 逐渐分离,女性渐渐远离政治的中心。在奈良时代出现的万叶集 是日本最早的歌集。万叶集中男女的用语差别并不明显,仅限于若干个词,比 如第二人称代词“砉浮,只限于女性对男性的称谓。 第二节中古时期的女性用语特点 到了平安时代,在伊势神宫中供职的女性认为,直接说出某些佛教词语会玷 污神灵。因此,她们在祭祀活动中了创造了一些代用词汇,后人称为“斋宫忌词”。 “斋宫忌词 的目的在于避讳,使用范围也很狭窄,但是对于后来日语中的女性用 语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当时,上层社会的女性被要求虬嗅言,言谈要含蓄、 委婉、优雅。在枕草子中就有一段相关的描写:清少纳言站在回廊下,她所 侍奉的中宫在花瓣上写着“l ,、法思夺乏”,然后默默地将花瓣包在无字的纸中 递给她。“l ,、法思导芒 是一首古老和歌中的一个小节,原文是“心汇法行 水。沸砉力、 哆、l ,、法思夺乏言i 二丧态机否 ,意思是“人心的境界如流水, 妙在撞击后的回溅;而言语的妙处则在思胜于说 。这段描写充分体现了当时社 第二章女性用语的历史变迁 会对女性的要求,即委婉、含蓄。当时,许多贵族出身的女性为了本族的利益而 不得不选择“政治联姻 。为此,她们必须符合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审美要求,即 “女6 乙吝 ( 女人味) 、“弱弱l 吉”( 柔弱) 、“哀扎冬( 哀愁) 等特征。同 时,女性为了区别于男性,回避生硬的汉语词汇,而选择和语词汇。和语词汇是日 本的固有语言,更接近于日常生活,也更适合于表达女性委婉、细致的情感,这 也符合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甚至在女性中间也将使用汉语词汇( 漠语) 的女 性视为异端。枕草子的作者清少纳言有意与其他只会使用假名拼写的“俗 女子不同,而刻意在文章中使用了很多汉语词汇。对此,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 部曾在紫式部日记中给予清少纳言以尖刻的攻击,认为汉字、汉语的世界是 不属于女性的。 第三节中世时期的女性用语特点 五、六世纪以后,随着中国先进文明的广泛传入,日本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 长足的进步,社会矛盾也变得十分尖锐。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日本进行了社 会改革“大化改新 。自此,日本社会也正式完成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 的过渡。同时,随着中国的儒教经典传入日本,儒家思想中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 被统治阶级加以利用,使得中世时期武士社会的男女社会地位差别越来越大。 在语言方面,出现了“女房词 。所谓的“女房词 ,主要指室町时代初期, 在御所、仙洞御所侍奉皇族的女官们使用的一些有关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生 活起居等方面的词语。因为当时的女官们被称为“女房”,因而叫做“女房词”。 最初的“女房词 是为了避免直指食物以及因女性特有生理现象而带来的不愉快、 不清洁感,采取的一种含蓄、隐讳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带有隐语的性质。其主要 特色是“文字词”“物文字”及前缀“挡 的使用。文字词是指为求委婉而用“屯 c 代替事物名称的后半部分,如:拈邗一j s 屯匕( 腰带) 、中l 一中屯c ( 寿司) 、 二上弓c 一 乃屯c ( 牙签) 、扬粗一扬屯c ( 姐姐) 等等。物文字是在特定的词 汇后面添加上“物,如“青物 ( 蔬菜) 、“夜。物 ( 睡衣) 。在和语词汇 的词首前加前缀“抟 的用法,至今仍被女性所喜爱,如:j - j l 于一书办盯( 礼 1 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物) 、吝。丧l ,、屯一招冬o ( 山芋) 等等。这些语言出自女性之口,充分显示出了 女性的温柔、含蓄、委婉、优雅的特点。后来,随着政权由贵族、皇族向武士阶 层的转移,“女房词 也走出宫廷传入幕府将军及大名、武士家,最后进入富裕 的平民女性之中,广为使用。 第四节近世时期的女性用语特点 在德川幕府时期,实行了身份等级制度,即将所有人分为士、农、工、商四个 阶层,在家庭内部也按照男尊女卑的原则划分了等级,即夫妇、父子、长幼之分。 妇女被划为从属地位,处处受到社会的制约。儒家思想中的男尊女卑的伦理道德 思想也在江户时代发展至顶峰,女性的社会地位在这一时期彻底沦丧。女性成为 男性的附属品,没有人权。后期又出现了许多宣扬女性道德规范的文章,教导女性 遵守“三从四德 ,并用“七出 的法纪严苛地限制女性行为。如女大学中 的“对夫之词色应殷勤而恭顺,不可怠慢与不从,不可奢侈而不理,此女子之第 一要务女子以夫为天,若逆夫而行,将受天罚”。可见,女性一旦结婚,她 的职责就是小心翼翼侍奉丈夫、公婆,操持家务,为夫家生儿育女。另外,男女 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异也扩展到整个言语活动中,不仅要求女性要少言、慎言,还 必须顺从丈夫。 在这一时期,女性用语呈现出的特点是“女房词 在民间的进一步渗透和行 业性的分化。女性用语的行业性分化主要指的是出现在女佣人中间的“女中嗣 ( 女中词) 和“遂女”( 艺妓) 使用的“递里话”( 游里语) 。女佣人及艺妓大 多来自乡下,出于谋生的需要他们试图掩饰自己的方言和地方口音来博得主人 或客人的欢心,这样便产生了两种各具特色的语言“女中词 和“游里语 。如 果说中世“女房词 是在上层社会产生而逐渐下层社会发展的话,那么近世女性 用语则是在社会底层产生而自下向上发展的。因为女佣的服务对象是上层社会的 富裕家庭,而很多艺妓出身的女性在明治时期成了政治家的妻子,她们所使用的 语言“女中嗣和“游里语 因此进入上层社会,这对于后来的日语、特别是女 性用语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 4 _ 第二章女性用语的历史变迁 其中的“进里语”又称“郭言菜”,是艺妓使用的极具行业特色的语言。其 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旬末表现、人称代词及词汇等三个方面。其中的句末表现对 现代日语影响最大,“哀寸 “扬畛圭中 等都是由“迸里话 演变而来 的,尤其是“ 支、“苊扫 、“上等表达形势更是奠定了现代女 性用语基础的重要成分。 第五节近代的女性用语特点 一、性别语言差异的缩小 1 8 6 7 年的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等级身份制度,宣扬“四民平等 ,日本从此 进入文明开化时期。在“文明开化 的过程中,一些知识分子成为传播西方启蒙 思想的先驱者,如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就从卢梭的“天赋人权 思想出 发,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旧的伦理道德观念,指出“人生而平等,无贵贱之分 。 福泽谕吉等学者宣传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批判儒家思想,主张进行教育和社会改 革。由于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像与谢野晶子一样的女 作家,她们渴望从社会底层解放出来,并将这种渴望用文字表达出来。同时也有像 青辖编者平蟓明子那样为了女性民主权利的提升而大声疾呼的女性。“由于 生活范围的扩大,女性与男性的生活环境接近了,男女之间的语言差距也随之缩 小。与明治维新以前相比,在女性语言中汉语词汇明显增多了。”回 另一方面,在当时的达官贵人中间,迎娶“游女 为妻成为一种风气。如明 治维新的元勋木户孝允、山县有朋、伊藤博文等,他们的妻子都是当时有名的艺 妓。如前所述,由于游女成为政治家的妻子而出入上层社会的社交场所,她们的语 言即“游里语 也就随之进入上层社会,并逐渐对明治初期上层社会的女性用语 产生影响。为了富国强兵,明治政府制定了“男主女辅、男外女内”的社会分工原 则,并于1 8 9 2 年颁布了小学修身书( 小学校修身害) ,书中教育“妻子应该 全力以赴照顾家庭以助丈夫出人头地”。“从明治时期到大正时期,女性语言是 。胡孟圣日语“女性语”刍议【j 】外语与外语教学,1 9 9 4 年 1 5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一i 一i i 和女子教育结合在一起的,以天皇为首的家父长制为女性铸造了贤妻良母与 女性用语的模版。 统治者通过教育把“谦卑贤良”的思想灌输给女性,潜 移默化地使女性接受并主动使用谦卑的语言,从而加速了女性语的进化与普及。 二、标准女性用语概念的形成 标准女性用语的概念大约出现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当时日本为了在 短时期内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实施了“统一口语化表达 的国语政策。这一政 策后来导致了近现代敬语和女性用语中终助词的普及。在1 9 4 0 年左右,日本国内 学者及评论家赋予女性用语新的内涵,将其定位为标准正确的国语,是教育日本 下一代的母亲的语言。之后,统治阶层通过广播和书籍等媒体对日本全国的女性 进行教育,宣传女性用语的特征以及使用母亲正确语言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第六节战后的女性用语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日本实施了一系列的民主政治改革,封建的日本 逐步转变成为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国家。1 9 4 6 年日本国宪法颁布,明确规定 了男女同权,即规定女性同男性一样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及受教育权。随着日 本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日本社会在思想、教育、经济以及家庭模式等各个方 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开始步入社会,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同时, 女性用语与男性用语之间的差异也迅速减小,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1 ) 女性用语中的敬语使用量减少。根据小田三千子的从敬语和文末表达 中看年轻女性语言的变化( 敬藉七文末表现;= 兄否若1 ,、女性o = 之旺。变容) , 现在的女性特别是尚未工作年轻女性对于第三者几乎不使用敬语。另外,“亨、 丧中 体成为工作时的郑重语体,被男性和女性无差别地使用。 ( 2 ) 女性用语中的汉语词汇使用比例增多。因为教育的普及,女性享受高等 教育、从事专业工作的机会增加,无论在书面语还是口语中,都出现了大量的汉 语词汇。 回扎”乃否穸秋菜力、一) 克言雷吾e 性差。研究一现在七将来【m 】柬京:明治吝院,1 9 9 7 年第7 l 页 1 6 - 第二章女性用语的历史变迁 i ( 3 ) 男女通用的表达增多,这主要是指男女性用语的中性化发展趋势。随着 男女社会交往机会的增多,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了表现自己的礼貌和 修养,男性开始使用许多原本为女性专用的文雅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女性的 表达则趋于中性化。小林美惠子( 1 9 9 3 ) 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日常会话中,女性 专用的句末形式“ 上、苊: ) 、:芑 几乎已经不再被使用,同时女性化的表达 方式“拴乃、扫上 等等的使用情况也有衰退的趋势。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现代女性用语已 经不是历史上的女性语,在逐渐失去某些女性专用表达方式的同时,又迅速增加 了大量的表现现代文化教育水准的、社会交际所必须的语言,而现代男性在语言 表现上正迅速向女性靠拢。 总体说来,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差异正逐步缩小,但日语仍旧是世界上性 别语言差异较大的语言之一。 本章小结 在中世以前,日语中男女性别用语的差异并不明显。主要体现在词汇的选择 方面,女性回避生硬的汉语词汇,选择更适于表达委婉、细致情感的和语词汇。 因为平安时代出现的“斋宫忌词主要是在神宫供职的女性使用的,所以“斋宫 忌词 也可以说是最早的女性用语。而室町时代的“女房词 也继承了“斋宫忌 词”的特点,部分词语也带有忌讳词的色彩。“女房词 对现代日语的词汇体系影 响甚大,而在江户时代由艺妓创造的“游里语中的敬语表达对近代日语的成立 也有较大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同“女房词 、“游里语相比较,现代日语女性 用语在性质上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女房词 产生的背景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 “游里语 来源于封建社会等级身份制度,与此相对比的是,现代女性用语则是 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一种表现现代文化教育水平的社会交际语言。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现代日语中女性用语的特征 一、语音角度、,口目,日j j 乙 第一节口语表达方面 ( 一) 声调 女性使用的调型与男性相比更富于变化。据调查,在疑问句的末尾,日本女 性使用升调比例为8 4 ,远远高于男性的使用比率6 7 。据另一项调查表明,在 女性的表达中更多地出现表示强调的高声调男性平均1 7 7 秒出现一次,而女性 仅1 0 3 秒就出现一次。 女性喜欢夸张的表达方式,善于利用声调来自我表现。因此,日本的女性语 言的声调具有浓厚的情感性,这已成为女性语言的一大优势。 ( 二) 音韵 在发音方面,女性倾向于使用标准规范的语音。例如,男性在非正式场合常 把“考危教刀说成“砉危担一 ,将“寸= ” 说成“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陶瓷装饰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沈阳趣味跑活动方案策划
- 新春抽奖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青霉素营销策划方案
- 乡村普法咨询活动方案
- 传媒专业活动策划方案案例
- 思明门店活动促销方案策划
- 建筑方案设计图纸格式
- 建筑服务窗帘安装方案设计
- 云冈石窟营销传播方案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2025-2026秋中小学升旗仪式演讲稿:(第3周)积跬步养习惯向未来
- 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 Q-SY 06526-2021 成品油储罐机械清洗作业规范
- FZ/T 60029-2021毛毯脱毛测试方法
- 常用塑料性能及其注塑工艺培训资料
- 医院科研课题申报伦理审查申请及审批表
- 2021年阜阳市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田径-弯道跑》教案
- 幼儿园小班语言《我自己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