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朱元思书 【教材简析】与朱元思书一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风光。读来音节和谐如一篇文笔清丽韵味隽永的小诗。该文描绘的景物特色鲜明,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情景交融,辞章俱佳,自然流畅。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俱以写景见长,在传神贴切的刻画周围景物里,自然融情于景。故梁书里称赞“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教学目标】1、参照注释,熟读课文,理解句意,批注疑处。(课前预习)2、理解作者笔下山“奇”水“异”的特点和景物描写的方法。3、参考背景,结合文题,了解作者热爱自然、避世退隐的情怀;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4、简单了解六朝山水小品文骈散相间、简练隽永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把握本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文章的主旨。【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感悟法。【教学流程】一、课文导入: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从标题看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请大家打开课文,先看看注释,说说吴均是何许人也?(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二、预习检查 1、课文诵读:学生代表朗读、个人自由诵读、师范读(提示:感受声音表现的情境画面)。2、重点词语积累:缥碧(青白色)、寒树(让人有寒意的树/长在高山上的树)、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泠泠(水的拟声词)、好鸟(美丽的鸟儿)、戾天(至天空)、经纶(治理/筹划)。3、自读疑难处质疑思考:(1)“风烟”之“烟”,是炊烟,还是雾气?“天山共色”,天与山颜色相同吗?(2)“任意东西”,“任意”除写船方向随水流变化外,还有何意外之意?(3)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4)一说“水皆缥碧”,又说“急湍”“猛浪”,是否矛盾?(5)“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句式如何对应调整会更好理解?(6)“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具体指谁?(7)作者的行踪(观察视角)的变化?(8)文章主要内容描写山水风光之美,与题目“与朱元思书”似乎关系不大?(9)“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风光,与郦道元的“三峡”相似,如何理解“天下独绝”? (注:以上质疑,是老师读文所思,不知有多少会与学生质疑相同?其中,有些问题,是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处。课前,教学生质疑自学,很有必要。质疑的问题,择其重点课内探究交流,其余可交给学生课外解决。)三、理解作者笔下山“奇”水“异”的特点和景物描写的方法。1、 理解山“奇”、水“异”的特点?(1) 读一读文中描写山“奇”、水“异”的句子。(2) 圈划归纳出水“异”、山“奇”特点的词语。 异水:缥碧、见底(清澈)、急猛 奇山:高(险)、轩邈(绵延)、(生机)(3)写“寒树、泉水声、鸟鸣声、蝉猿叫声和横柯、疏条”山上物,突出山的什么特点?山“生机”之奇:山争高直指/生寒树/泉水响声/鸟鸣声/蝉猿叫声(4)轻声读文,想象文句描写所表现的“奇山异水“的画面特点。2、作者描写“奇山异水”时,运用了哪些写法?(1)侧面描写:写“游鱼细石”“无碍”,衬托出水的“清澈”;写“在昼犹昏”“有时见日”,衬托山的“高峻”;“泉声、鸟鸣、蝉猿叫声”的丰富变化,也是侧面写山的幽静、空荡和挺拔;“息心、忘反”,侧面写山水的美丽诱人。侧面描写,既丰富景物描写的内容,又给人想象的乐趣。(2)夸张比喻:“千丈”、“甚箭”、“若奔”,形象写出水流特点,同样给人无限想象。(3)拟人想象:“竞上”、 “轩邈”、“争高”,化静为动,想象奇妙,写山之高峻和活力。(4)描写山水风光(景物),可以借鉴“侧面描写、比喻、拟人、夸张”手法。四、参考背景,结合文题,了解作者热爱自然、避世退隐的情怀。1、 作者对“奇山异水”有怎样的感受与评价?(独绝/独一无二,这里最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2、 从作者对山水美景的描写、感受与评价看,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补充吴均资料简介:南朝文学家,家世寒贱,好学有俊才,被举荐入仕,诗文多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挺拔,时人效仿,谓“吴均体”,是六朝山水作品优秀代表。六朝山水小品文,是古代散文一种,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在写景中抒发感悟与追求。六朝文人书信中好用“景语”点缀,作用有二:一是用优美的景物和语言打动对方,二是借景语烘托写信人的心情(或表达写信人的志趣)。此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信,却非叙事抒情,而是描绘奇山异水之美,此书宗旨如何?因不见其原信全文,难以臆断。但可从作者自叹与自悟句,明其志趣,似有与友人分享、共勉或规劝之意。奇人:热爱神奇、秀美、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希望远离世俗名利、官场,归隐山林五、简单了解六朝山水小品文骈散相间、简练隽永的语言风格。 1、 本文体式叫“骈体文”,全篇多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少数散句错落其中。找出文中的“对偶句”(骈句),大声读一读。2、比较原文第3段与译文,读一读,体会古文“简练隽永”的语言风格。 思考:两段文字诵读理解时的不同感受?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