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陆机诗笺注(三十首).pdf_第1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陆机诗笺注(三十首).pdf_第2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陆机诗笺注(三十首).pdf_第3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陆机诗笺注(三十首).pdf_第4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陆机诗笺注(三十首).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陆机诗笺注(三十首).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陆机诗笺注(三十首)陆机诗笺注(三十首) 研究生:韦兰琴导师:力之教授 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方向:古籍整理与研究 年级:2003 级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陆机是西晋著名诗人,他虽然仕途无成,但著述颇丰,其诗歌在当时得到极高的声誉。 然而从宋至清,陆机诗名则随着时代变迁沉浮起落,变化之大,令人瞩目。今人对其诗歌 评价也不高,然而在上世纪 80 年代,随着人们对六朝文学的重新解读,陆机也逐渐回到 人们视野之中。 陆机是个争议性颇大的人物。一是他的积极于仕途,追求功名的态度。然而结合其身 世,读其诗歌,我们可了解到他内心深处的万般苦闷,陆机虽然为了功名攀附权贵,但实 际上并无多少深交;他正直骄傲,维护家族威严;他为人宽容,为朝廷举荐贤才。在本应 独善其身的乱世中积极进取。二是其诗歌,这争议更大。论诗者批评其内容贫乏、缺少感 情、拟古无新。 陆机文集散佚严重,现存陆机集中,诗歌约有 110 多首,其中颇多残篇断简,显 非陆机诗歌全貌。今为陆机诗歌作注,本着从学术的角度,从中选择 30 首作品,这些作 品或能充分展现陆机诗歌风貌,或深藏感情需要探索,或在文学性上得到承认,或在文学 性上未予重视却有探索陆机思想的价值,希望能给研究陆机的方家以一文本上支持。 本文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校勘。本文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再以他本参校; 二、笺注。对前人所注进行覆核,取其正确者用之,若与前人有异见则出按语,并附 己意进行注释; 三、集评。凡对所注之诗有所评论则收录在后; 四、附录。附论文陆机诗歌的情感分析一篇。 关键词: 陆机诗歌注释研究 ii annotationoflu ji s 30 poems abstract lu ji was a prominent write of poem in the literary of xi jin dynasty.although he was fail in business , the says rather plentiful. his verse is at that time to get the alpine good reputation. however from song to qing dynasty, his poems then change to drift along to rise and fall along with the ages, and make person focusing attention. now person as to its the verse evaluation is too not high, however in the 80s of last century, along with people to sixth dynasties literaryly afresh read, his poems return to people visual field. lu ji is a disputes rather big person in literary .one is his positive in business, pursue the attitude of the merit and fame.however join together its life experience, still read its verse, we can understand deep place in his heart of all sort depressed.he although attach the power for the sake of the merit and fame to go and live with the expensive, in reality have no how much deep hand over.he is morally upright proud, support the household the dignity.he behaves to tolerate, recommending for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wise just.in this confusion of the world ,he was positive and enterprising.the second is the poem , criticizer criticizethe poem its contents needy, be in need of affection, intend the thou has no new.this is the big reason for his poem to rise and fall . lu ji s essayses spread serious.there are 110 poems in the essayses now,but is not the whole .now i annotate his poems being in the light of from the angle of the scholarship to his life proceed the principle that check against, from election to choose 30 works, these works or can emerges well his verse appearance, or embed the affection demand investigate, or get the acknowledgement on the literature, or on the literature not to value to have the quest however his thoughts.i hope to give the researcher study him a support with a text . this text includes four parts: icollate. this text with the si bi cong kan for the basic text , again with the other texts. iiexplain and comment. check figures the proceeding that people s result .take the right and use it, if have the disagreement then show my owe viewpoint. iii gather the comment. any note to its poem have the commentary to then register in the empress. iv appendix. there are the thesis analysis the emotion of luji. key words: lu ji,,poem,annotation,research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 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 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广 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 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 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 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 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1 前前言言 公元 265 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了晋朝,史称西晋。晋立国不久,又攻灭东吴, 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中国。在晋武帝太康(280-290)年间,出现了短暂的 繁荣。然而很快便又进入了一个被史称为“八王之乱”的极混乱、极黑暗的时期。社会的 黑暗与险恶使文学之士为了家族或个人的利益纷纷向统治集团靠拢,然而政治的高压使作 家很难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和鲜明的个性,转而追求华丽的语言和精美的形式。太康、 元康时期,文坛上出现了以三张(张载、张协、张亢) 、二陆(陆机、陆云) 、两潘(潘岳、 潘尼) 、一左(左思)为代表的作家群。其中尤以陆机为翘楚,评价最高,有“太康之英” 之美誉。 一、陆机生平简介一、陆机生平简介 陆机生平事迹,可见房玄龄之晋书卷五四陆机传 ,另有朱东润先生所编之陆 机年表 、姜亮夫先生所编之陆平原年谱可供参考,今据晋书简述之: 陆机(261-303) ,字士衡,吴郡人。出身东吴世家,祖父陆逊为吴丞相,父陆抗为吴 大司马。陆机“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学,非礼不动” 。 陆抗卒后,机领父兵为牙牌将。公元 280 年,晋灭东吴,机与弟陆云退居旧里读书, 积有十年。 晋太康末,陆机被征召入洛,受张华提携,为太傅杨骏辟为祭酒,后累迁太子洗马、 著作郎。公元 294 年,出辅吴王司马晏,为郎中令,迁尚书中兵郎,转殿中郎。 赵王司马伦辅政,自封相国,引机为相国参军。机因豫诛贾谧有功,赐爵关中侯。赵 王伦篡位,以机为中书郎。后诸王共诛伦,机因曾为赵王伦作禅文而为齐王司马冏所僭, 被收,赖成都王司马颖、吴王司马晏所救。其时好友顾荣、戴若思劝机还吴,机不从。后 机转投成都王,为参大将军军事、平原内史,故世称“陆平原” 。 太安二年(303) ,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起兵讨长沙王司马乂,假陆机为后将 军、河北大都督。战前机为颖左长史卢志所诟,战败又遭宦人孟超、孟玖等陷害,颖大怒, 收机诛之,并灭三族。其时机年仅四十三岁。 晋书陆机传赞曰: “不知世属未通,运钟方否,进不能辟昏匡乱,退不能屏 迹全身,而奋力危邦,竭心庸主,忠抱实而不谅,谤缘虚而见疑,生在己而难长,死因人 而易促。 ”说尽陆机悲剧的一生。 二、陆机争议所在二、陆机争议所在 陆机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一是其人品,机本为东吴旧族而改仕晋朝,又孜孜于仕途, (梁)钟嵘诗品序 。 陆机生平,多有疑案,如籍贯、入洛之年、是否与陆云同仕晋等等。相关内容可参看后面笺注部分。 2 前后与杨骏、贾谧等权贵发生联系,几遭杀身之祸,受亲友苦劝而不从,最终死于朝廷权 贵的斗争倾仄之中,后人对此便已颇多微词,有“杀身伤名” 、 “好游权门,与贾谧亲善, 以进趣获讥” 、 “犯顺履险”之评。 二是其诗歌,争议尤大。机生前多艰,身后多舛,自宋以还,文章令誉,不复当年。 严羽有“晋人舍陶渊明、阮嗣宗外,惟左太冲高出一时,陆士衡独在诸公之下” 之说; 元好问有“陆文犹恨冗于潘” 之评;王士祯有“上品之陆机、潘岳,宜在中品”之语。 凡此之论,不一而足。有清一代为前人作笺注者大盛,然无人属意于机,士衡之落寞亦可 想见矣。近人论陆机之诗,亦评价不高。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评价其诗“内 容十分贫乏,无非是士大夫的一般感慨,却竭力追求辞藻和对偶,结果流于堆砌呆板,繁 冗乏力” , “这些特点使他成为当时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人物” 。萧涤非先生在汉魏六 朝乐府文学史中也认为陆机除了少量的乐府诗外,别的都是“借古题咏古意,则大抵就 前人原意,敷衍成篇。此种作品,价值犹低” 。 金涛声先生于陆机集点校本前言中, 同样有“助长了当时诗坛上形式主义的倾向,对南朝绮丽诗风的形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的批评。 对于其人品的争议,我们可借助史籍等相关文献来管窥其本来面目。其中,传扬其人 品者并不鲜见:他矜重骄傲,维护家族威严,对卢志贬损先祖愤然反唇相讥;他宽容爱才, 为朝廷举荐贤人,甚至是曾劫掠自己的戴渊;他知恩图报,对救助保全自己的司马颖竭尽 所能。在求仕的过程中,陆机没有欺君妄上,没有谗言陷害,只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赢得 他人的赏识。而通过阅读其作品,我们亦能感受其内心情感的复杂、矛盾与无奈。 对于其诗歌评价问题的起落,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即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家里,并无 多少人的评价是一成不变的。究其原因,有历史文学观念变化的因素,也有个人喜好的因 素。对一个作家进行评价,除了要充分研读其作品,也必须将其放入历史长河中去审视, 才可能避免偏颇。 三、陆机诗歌研究现状三、陆机诗歌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关于陆机的研究多瞩目其文赋的理论意义,研究其诗歌也多旨在理清其 生平事迹与交游,如朱东润先生从“二陆”的赠答诗与弟清河云诗和答兄平原中 推论出陆机在吴亡后并未退居旧里,而是被俘去洛阳;姜亮夫先生从“二陆”所作的为 顾彦先赠妇中考辨出应是“全彦先”而非“顾彦先” 。近有傅刚之陆机初次赴洛时间 考辨 、姜剑云之陆机入洛疑案新断与顾农之陆机生平著作考辨三题等亦此中之 (晋)陈寿三国志陆逊传裴松之注引机云别传载孙惠与朱诞书中语。 (唐)房玄龄晋书卷五四陆机传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 。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 (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九。 (清)王士祯渔洋诗话卷下“七” , 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游国恩等 中国文学史 (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64 萧涤非: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188 3 有得者也。 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对六朝文学重新解读,身为西晋代表诗人的陆机,也得 以携其“才高词瞻 举体华美” 的文学性回到我们的视野中。如胡国瑞先生的论陆机在 两晋及南北朝的文学地位一文中肯定了陆机为中古文坛“巨擘”的地位。此外,曹道衡 先生的陆机的思想及其诗歌 ,从陆机“服膺儒术,非礼不动”的思想根源来解读其诗 歌中的功名观念,并从陆机诗对后世的影响来论述其地位;毛庆先生的怎样评价陆机的 拟古诗则从陆机饱受争议的拟古诗入手,探讨其拟古机制下的创新性;章培恒、骆玉明 二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也在某种程度上给陆诗以新的评价,认为在“诗歌的发展并 不是一条直线,要把朴素简单的民歌式语言提高到精美而富于表现力的程度,像陆机那样 的过程,恐怕是难免的”的前提下, “更需要注意到陆机在语言艺术上的创造力” ;傅刚 先生的论陆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较深入地分析了陆机诗歌特色;胡大雷先生的陆 机心态与行旅诗的独特性道出陆机复杂的心态;刘昆庸先生的才高词瞻 举体华美 论钟嵘对陆机的评价和论陆机的拟古诗肯定其为西晋大家的地位与对文学美的自 觉追求;等等。概言之,此间陆机的诗歌得到了研究者们一定程度上的关注。 四、本文意旨四、本文意旨 在研究陆机诗歌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种事实,即陆机诗文由于历史的原因, 散佚得十分严重。其弟陆云在与兄平原书中曾说“集兄文为二十卷” ,晋葛洪在抱 朴子中也说“吾见二陆之文百许卷” ,可见其文之多产。然隋书经籍志著录: “晋 平原内史陆机集十四卷。 ”原注云: “梁四十七卷,录一卷,亡。 ”这说明从梁中普初 至唐代初年,陆机文集散佚情况可怕。到了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陈振孙直斋 书录解题等著录的陆机集就只有十卷了 。而且这还是宋人搜集而成的本子,故晁 公武说陆机“所著文章凡三百篇,今存诗、赋、论、议、笺、表、碑、诔一百七十余首, 以晋书 、 文选校正外,余多舛误” 。然而这个宋刊本也未流传下来,现存的只有明 陆元大翻刻的宋本,翻刻的是宋朝徐民瞻收集编纂并与陆云合编而成的晋二俊集本, 并附有徐序。观其编制,主要采自文选 、 玉台新咏等南朝人编的总集和艺文类聚 、 初学记等唐人撰的类书,残篇断简较多,已经远非陆机集的原貌。 因此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陆机诗,只是其全诗很少的一部分,况且这还有相当部分来自 文选 。而文选不仅有其取舍准则,而且所录作品有限。故尽管其在各家中所收陆 机诗最多,然也只是机诗中的一小部分,而舍弃了陆诗其它风格的作品。如文选没有 收录的赠潘尼 、 答潘尼等就颇具玄言意味,呈现出另一种风格。另外, 文选的 (唐)房玄龄晋书卷五四陆机传 。 章培恒 骆玉明: 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343 姜剑云先生所著之太康文学研究 ,有二十世纪陆机研究综述一文,内容甚详,可参看。 旧唐书经籍志 、 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陆机集十五卷,然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陆士衡文集十卷提 要云: “ 隋书经籍志载机集十四卷,又云梁四十七卷,录一卷,亡 。 唐书艺文志云十五卷 ,较隋 志反赢一卷,殆传写之误。 ” 4 选录标准有其时代的烙印,随着审美取向的转变,其中在当时认为是经典的诗歌在后人看 来已不尽然。因此后人就容易将现存的陆诗作为陆机诗全貌来探讨,也就容易产生偏差。 诚然,陆机诗歌的全貌如今已不可再现,但就其现存的作品来看,亦无法使人忽视其艺术 价值,尤其是陆机在中国诗歌史上为提高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这一点, 至今还远不为我们所充分注意。但那是另一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为了更好地研究陆诗 而有一个注释较为精确、较为详细的本子,是非常必要的。 今笔者为陆机诗歌作注,由于时间、精力与学识的限制,只能本着从学术的角度探索 陆机的诗歌与人生关系的原则,从中选择 30 首作品进行笺注。这些作品或能充分展现陆 机诗歌风貌,或深藏感情需要索隐,或在文学史上得到承认,或向未受重视却有探索陆机 思想的价值,希望能给研究陆机之方家以一文本上的支持。 5 相关问题说明相关问题说明 一、版本一、版本 陆机文集散佚严重,所传之本有明正德年间陆元大翻刻的宋本陆士衡集 ,翻刻的 是宋徐民瞻收集编纂的集子(该集是与陆云的集子合编而成的晋二俊集 ) ,此即四部 丛刊所用本。另有一影宋钞本,亦影徐民瞻所辑,时间似较陆元大翻刻本为早。此即清 嘉庆年间浙江巡抚阮元所进之 陆士衡文集 十卷本, 阮元在其所编 四库未收书目提要 陆 士衡文集十卷提要中云: “ 郡斋读书志 、 解题 、 文献通考 、 宋史艺文志 ,皆 云十卷,则即此本也” , “而机集之传于今者,亦莫古于此本矣” 。另有明万历年间汪士贤 所刻汉魏二十家集陆士衡集 (今四部备要所用本) ;明嘉靖年间无名氏编、薛应 祈为序的六朝诗集陆士衡集 (此二本系翻刻陆元大本,舛误与之悉同) ;明朝张燮所 编七十二家集陆平原集 ,分五卷,共收诗九十首;明张溥在七十二家集的基础 上再编纂而成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陆机集 ,分二卷,收陆诗九十四首;冯惟讷古 诗纪亦收陆诗九十五首;清咸丰年间人钱培名小万卷楼丛书陆士衡文集亦为明陆 元大翻刻宋徐民瞻刻本,后附校勘札记一卷;金涛声点校陆机集 ,分十卷,收陆诗一 百一十八首;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五收陆诗九十八首,此俱为今可见 之陆机诗歌各本。 二、校勘二、校勘 陆机诗歌的校勘工作盖自宋人合文选之李善注本与五臣注本(或五臣注本与李善 注本)而为六臣注本(或六家注本)始。其后,明冯惟讷编古诗纪时亦做了这一工作; 至清,钱培名有小万卷楼丛书陆士衡文集札记一卷,校勘甚详。今有金涛声点校本, 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校以影宋抄本,并与文选 、 玉台新咏 、 文馆词林 、 乐 府诗集 、 诗纪 、 北堂书钞 、 艺文类聚 、 初学记 、 太平御览参校。另有逯钦立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校勘用力极深,然工作既巨,未免稍有疏漏:如于挽歌三首 言初学记卷十引四韵,然卷十并无,实际乃是卷十四引之;再如日出东南隅 “蛾 眉象翠翰” , 艺文类聚作“娥眉” ,却漏校不提等。 今笔者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他本作为参校,参考金涛声、逯钦立的点校成果, 并进行覆对,前人有漏校错校的加以纠补。对于所校的异文异字,有可订者尽量加以订正, 其例如下: 1、以前后文相联系。如园葵 “零露垂鲜泽,朗月耀其辉”中“朗月” , 文选之 李善注本与六臣注本(惜条件限制,未能直接用五臣注本参校)均如此, 北堂书钞一 五二作“明日” , 艺文类聚八二作“朗日” 。然观陆机赴洛道中作其二之“清露坠 素辉,明月一何朗” ,二句有明显相承袭的痕迹,加之相应的文献支撑,故断此应作“朗 月”为是。 2、以所引之古籍来勘误。 长歌行 “迨及岁未暮,长歌乘我闲”中“乘” , 文选 6 二八作“承” 。其语出自楚辞哀郢之“愿承闲而自察” ,则“承”字是。 3、以旧注加以订正。 挽歌三首 “殉没身易亡,救子非所能”中之“救” , 六臣注 文选二八、 诗纪二四作“杀” 。按六臣注文选中刘良注曰: “欲以身殉子亡没甚 易,独救子不能致也。 ”可知五臣所见本亦为“救” ,则“杀”为刊刻之讹也。 4、明显的错字。如于承明作与士龙中“永安有昨轨,承明子弃余”之“昨” , 四 部丛刊本作“作” ,明显错讹。当据改。 三、注释三、注释 陆机诗注自李善文选注始,五臣注文选亦有注,清人吴兆宜注玉台新咏 亦注所收陆诗十三首。然各有利弊:李善旁征博引,可谓注之大成者,然其释词而时或忘 义,并常常将引文割裂、转换、拼接以就之;五臣释义而颇多未安,其谬误之多有古人如 苏轼者已多批评;吴兆宜参照李注与五臣注,自己则少有新意。另有散见于一些关于文 选的学术笔记中,如元朝刘履文选诗补注 、清之孙志祖文选考异 、胡克家文选 考异 、何焯义门读书记等,以及一些诗歌评点选集中,如沈德潜古诗源 、闻人倓 的古诗笺等。今人有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收陆诗三首,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 室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收陆诗三首,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收陆诗 六首,皆有简注。再一些诗歌鉴赏类书有零星选注。 唯一的全注本为郝立权的陆士衡诗注 (民国 21 年齐鲁大学刊行,今有 1958 年人 民文学出版社校点本) ,收陆诗九十九首,按己意分为四卷。先生国学功力甚深,其注释 旁征博引,可与李善相比。然亦未为全善: 1、底本不明。郝注不言底本,凡文选收录的皆从文选 , 文选未录的则按 本集。2、校勘极少。郝注纯为注,不言及校勘,有明显文字错误处则纠正。3、尊李注则 同其弊。郝注尊李善之注,凡李善有注皆存,有缺则补。4、错注(这方面的问题尤为严 重) 。如折杨柳行 “升龙悲绝处” ,典出黄帝升龙,以喻皇帝驾崩,郝注则用仪礼 郑注: “衮衣者,裨之上也。绣之为九章。其龙,天子有升龙,有降龙” ,此注与文义毫不 相干。5、时或张冠李戴,如其注百年歌 “耆艾”之“郑玄注: 艾老也。耆至也。至 老境也 ” 。实际上, “至也,至老境也”为梁贺玚注。 今作注释,选诗编次,以四部丛刊本中原诗序为次序,不再重新编次;吸收前贤 时彦的研究成果,并附己意。其注例如下: 1、为古人诗歌作注,必须探究作者当时流行之字义,才有助于作品的理解。今以汉 魏字书及古注为依据,下限止于唐代,注明出处,消除望文生义的弊病。 2、若有多义之词,当联系上下文,定以最恰当的意思。如招隐 “激楚伫兰林,回 芳薄秀木”之“激楚” ,一为曲名,如楚辞招魂 : “宫庭震惊,发激楚些。 ”洪兴祖补 注云: “ 淮南曰: 扬郑、卫之浩乐,结激楚之遗风。 注云: 结激清发之声也。 ” 按诗中意,此处应是指结激清发之声。 3、李善、五臣或他人所作之注,若释词文义的当者则用之,并注明作注人及出处的 7 具体篇目。若旧注引文有误,则取证旧籍以资订正。与前人所注有异见则出按语。 4、凡诗中有化用前人诗文之处,则指出。 5、适当串讲文义,以助了解。 6、所选之诗,或有前人研究成果可助了解的,或有研究而笔者有所异见的,或前人 未有研究而笔者认为有研究价值的,则在集评后出按语,以求对陆机研究起一对应。 四、集评四、集评 有古人就所注之诗的评论,则收集放于诗末,标明出处。 8 笺注部分笺注部分 又赴洛道中作二首又赴洛道中作二首 11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 22。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33。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44。行 。行 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55。山泽纷纡余,林薄杳阡眠 。山泽纷纡余,林薄杳阡眠 66。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77。哀风 。哀风 中夜流,孤兽更我前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88。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99。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1010。 。 注释注释: 1文选二六收此二诗,题作赴洛道中作二首 。 2“总辔” ,收束缰绳。 汉书八七上扬雄传载雄反离骚 : “解扶桑之总辔兮, 纵令之遂奔驰。 ”应劭曰: “总,结也。 ” “长路” , 文选班彪北征赋 : “涉长路之绵绵 兮,远纡回以樛流。 ”此语带双关,既言旅途之遥,也暗指托身异朝前途之渺茫。 “呜咽” , 后汉书一下皇后纪 : “因泣下呜咽,坐者皆歔欷。 ”首二句总言入洛别亲之状。 3“借问” ,假设性问语。曹植白马篇 :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 “之” , 艺文类 聚二七作“为” 。 “世网” ,喻社会法律、礼教、风俗等。嵇康答向子期难养生论 : “奉法循理,不絓世网,以无罪为尊,以不仕为逸;游心乎道义,奄息乎卑室,恬愉无遌, 而神气条达,岂须荣华然后乃贵哉?” “婴” , 说文解字女部 : “绕也。 ”琴按:今传本 说文解字作“婴,颈饰也” ,今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改。此言被皇命所征的无奈。 4“永叹”即长叹。 “遵” , 尔雅释诂 : “循也。 ” “北渚” ,水的北岸。 楚辞九歌湘 君 : “朝驰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王逸注: “渚,水涯也。 ” “遗思” ,留思。杜笃论 都赋 : “未遑于论都而遗思廱州也。 ”章怀太子注: “遗,犹留也。 ” “结” ,系。 九歌山 鬼 : “辛夷车兮结桂旗。 ” “南津” ,南边的渡口。此处北渚、南津,并非确指,只喻殊隔 南北。陆云答兄机 : “南津有绝济,北渚无河梁。 ”此言北奔赴洛,而思其南边故里。 5“行行” ,行了又行。曹操苦寒行 :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此写只身赴洛,野 途空旷,心境悲凉。句中置一“遂”字,犹使居其千七百年后的我们读之,亦不难想见诗 人当日因缱绻难舍于“故国”与“密亲” ,而走走停停的情景。 6“纡余” ,曲折。 世说新语言语 : “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 不可测。 ” “纷纡余” ,状写“纡余”之甚。 “林薄” ,草木丛杂处。 楚辞九章涉江 : “露 申辛夷,死林薄兮。 ”王逸注: “丛木曰林,草木交错曰薄。 ” “杳” ,远。 “阡眠” ,草木茂 密貌。 楚辞九怀通路 : “远望兮仟眠。 ”按: “仟眠”同“阡眠” 。 7 曹丕十五 : “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 ” 乐府诗集二八鸡鸣 : “鸡鸣高树巅, 狗吠深宫中。 ”此亦是状写途中之景:虎啸深谷,不寒而栗;鸡鸣高树,宛若无人。 8“中夜” ,半夜。曹植美女行 :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 “更” ,经过。 楚辞九 章悲回风 :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以自贶。 ”朱熹楚辞集注 : “更,历也。 ”此以 9 半夜的哀风与从眼前经过的孤兽,映衬出诗人的极度孤独与其心境的辛楚之甚。 9“触物感” ,即触物伤情。 “郁” , 诗秦风晨风 : “鴪彼晨风,郁彼北林。 ” 毛传 : “郁,积也。 ”言感物伤情,思绪缠绵。 10“伫立” ,久立。 乐府诗集二八古辞长歌行 : “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 ” “顾 影” ,自顾其影。此二句言远离故乡,只身赴洛,望家乡而不可得,顾前途而不可知,唯 有自顾其影,自我怜惜。 集评集评: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一: “稍见凄切,景中有情。 ”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11。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 。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 22。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33。顿 。顿 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44。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55。抚几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抚几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66。 。 注释注释: 1“越山川” ,即跋山涉水。曹植送应氏其二: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 ” “修”, 诗小雅六月 : “四牡修广。 ” 毛传 : “修,长。 ” 2“振策” ,犹言扬鞭。 “陟” , 尔雅释诂 : “升也。 ” “崇” ,高。 “丘” , 尔雅释山 : “土之高者曰丘。 ” “崇丘” ,犹言高山。 “安辔”,六臣注本亦然,李善注本作“案辔” , 艺 文类聚二七作“按辔” 。按:三词同义,皆谓放松缰绳使马徐行。 “遵” ,循。 “莽” , 方 言一: “草南楚谓之莽。 ” 3“抱影” ,抱着自己的影子。此状写孤独之甚。 “徂” ,张溥本陆机集作“征” 。 “徂” , 尔雅释诂 : “往也。 ” “衔思” ,怀着愁思。 4“嵩” ,李善注本与六臣注本同。六臣注本整理者云: “五臣作高 。 ” 小万卷楼丛书 本亦作“高” 。 尔雅释山 : “嵩,高也。 ” 5“一何” ,多么。此绘明月皎洁,清露下坠之貌。 6“抚几” ,按:本集原作“抚枕” ,李善注本与六臣注本均作“抚几” (李善注谢脁在 郡卧病呈沈尚书 “抚机令自嗤”引此诗作“抚机” ,乃因据正文改,不足为训) ,今据改。 古诗十九首一九: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 “振” , 礼记曲礼 : “振书端书于君 前,有诛。 ”郑玄注: “振,去尘也。 ” “振衣” ,古人着衣之前须振,以去尘。 史记八四 屈原贾生列传 :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成公绥啸赋 : “晞高慕古,长想远思。 ” 集评集评: 陆时雍古诗镜九: “末数语清湛如溜。 ” 方廷圭文选集成二九: “刻意中极清极隽,气尤流走。 ” 洪若皋梁昭明文选越裁四: “此作颇能运动,而语亦清。 ” 张玉谷古诗赏析一一: “前八,皆叙道中跋涉之景,插入夕息二语,便不平直。 10 后四,就夜景凄其作收,明翻抱影 ,暗顾衔思 。 ” 琴按:陆机文赋云: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士衡擅写物感之情,此诗 可谓明证。机热心于仕途,诗中又露无奈之感,似颇矛盾。然其亲历吴亡之痛,又在吴灭 后退居旧里读书十余年,三十余岁才应诏做官,原因很值深思。或以为是西晋初期对东吴 人才不予录用,然此前机从父兄陆喜等十五位东吴旧臣,已经得到录用(见晋书五四 陆喜传 ) ,可见此说未为圆照。机之晚仕,殆有其顾虑难消与出处踌躇之故。其后虽终 不忘家族功名而决定赴洛,然其内心仍深怀隐痛、恐惧与无奈。而凡此种种,于此二诗可 以概见。 陆机入洛次数问题,亦为今人研究之重点。姜剑云先生以其诗有异题的一“又”字, 为机多次入洛提供旁证(参陆机入洛疑案新断 ,见洛阳大学学报2003 年第 1 期) , 然此只能说明该题非本题, 而不能排除其为编集者所改等因素, 故姜说充其量也只是或然。 招招隐隐 11 明发心不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踯躅夷,振衣聊踯躅 22。踯躅欲安之,幽人在浚谷 。踯躅欲安之,幽人在浚谷 33。朝采南涧藻,夕息西山足 。朝采南涧藻,夕息西山足 44。轻 。轻 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 55。激楚伫兰林,回芳薄秀木 。激楚伫兰林,回芳薄秀木 66。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77。哀音 。哀音 附灵波,颓响赴曾曲附灵波,颓响赴曾曲 88。至乐非有假,安事浇淳朴 。至乐非有假,安事浇淳朴 99。富贵苟难图,税驾从所欲 。富贵苟难图,税驾从所欲 1010。 。 注释注释: 1 本诗为文选二二所收。 “招隐” , 楚辞中有招隐士一篇,写山野空旷,召 唤隐士归来。陆机此作,反其道而行,写山中的美景,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明发” ,黎明。 诗小雅小宛 : “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 毛传 : “明发,发夕 之明。 ” “夷” , 太平御览五一作“怡” 。李善注引楚辞 : “心蛩蛩而不夷。 ”王逸注: “夷,悦也。 ” “不夷” ,不悦。按:今传本楚辞 ( 章句 、 补注等)作“心巩巩而 不夷。 ” ( 九叹怨思 )嵇康述志诗其二: “何为人事间,自令心不夷。 ” “振衣” ,见 前又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二注6。 “聊” ,且。 “踯躅” , 说文解字足部 : “住足也。 ” 3“幽” ,藏。阮籍咏怀其三二: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 “幽人” ,指隐居之人。 易履九二 : “幽人贞吉。 ” 孔疏 : “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 ” “浚谷” ,深谷。 文 选六陆机吊魏武帝文 : “将覆篑于浚谷。 ”张铣注: “将覆篑为山于深谷之中。 ” 4 “南涧藻” ,李善引诗 :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行彼行潦。 ” (见召南 采 苹 ) “息” , 太平御览五一作“宿” 。 “西山” ,即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 ,此为 隐居之典。 史记六一伯夷列传 :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 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 “足” ,山麓。 诗大雅旱 麓 : “瞻彼旱麓” 。 毛传 : “麓,山足也。 ”按:此二句显然是化自屈平离骚之“朝 11 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与“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5“轻条” ,指嫩树枝。 初学记三春第一引沈约伤春诗 : “弱草半抽黄,轻条 未全绿。 ” “云构” ,指屋宇之壮观, “云”谓其高。李善引刘桢诗 : “大夏(厦)云构。 ” “成” , 诗纪二五作“承” ; “幄” , 艺文类聚三六作“屋” 。按:当以作“成” 、作“幄” 为是。 “幄”即帷帐。此言树如高屋,叶密如幄。 6“激楚” , 艺文类聚三六、 六朝诗集本均作“结风” ,李善注本与六臣注本俱作 “激楚” ,六臣注本整理者云: “五臣作结风 。 ” “激楚” ,曲名。 楚辞招魂 : “宫庭 震惊,发激楚些。 ”洪兴祖楚辞补注 : “ 淮南曰: 扬郑、卫之浩乐,结激楚之 遗风。 注云: 结激清发之声也。 ”此处应是指结激清发之声。 “兰林” ,树林的美称。 “回 芳” ,周转迂回的香气,此亦喻指所发的清声长啸。 “薄”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浴, 薄而观之。 ”杜预注: “薄,迫也。 ”此言隐士激发长啸,其声萦绕于树林间。 7“溜” ,水流。 “山溜”即山泉。 “泠泠” ,状声音的清越。此言水声有如漱玉般的清脆。 8“哀音” “颓响” ,犹余音、余响。陆机拟今日良宴会 : “哀音绕栋宇,遗响入云汉。 ” 李注引列子 : “秦青曰昔韩娥东之齐,鬻歌假食。既去,而余响绕梁三日不絶。 ”谢 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平原侯植 : “哀音下回鹄,余哇彻清昊。 ” 9“至乐” ,极至之乐。 庄子至乐言“无为”便是至乐,此指隐士之乐。 “安事” , 何事。 史记九七郦生陆贾列传 : “高帝骂之曰: 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 “淳” ,李善注本作“醇” 。 “假” ,借。 “浇淳朴” ,指代浇薄的俗世。 汉书八九黄霸 传 : “浇淳散朴,并行伪貌。 ”颜师古注: “不杂为淳,以水浇之,则味漓薄。朴,大质也。 割之,散也。 ”此言隐士之乐在于无求于人,如何用得着忙碌于风衰俗怨的世间呢? 10 杨恽报孙会宗书 : “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 “苟” ,如果。 “图” ,谋求。 “税” , 方言七: “发、税,舍车也。宋、赵、陈、魏之间谓之税。 ”郭璞注: “税,犹脱 也。 ” “税驾”即放开缰绳。此用论语述而 :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 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之典,喻放弃世俗功名。 集评集评: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一: “ 轻条二句新秀, 山溜二句警亮,结语朴老。 ” 于光华文选集评二二: “孙(鑛)曰: 士衡诸诗此最清澈。 汪(师韩)曰: 来得疏 俊,觉风度有余。 ” 园园葵葵 11 种葵北园中,葵生郁萋萋种葵北园中,葵生郁萋萋 22。朝荣东北倾,夕颖西南晞 。朝荣东北倾,夕颖西南晞 33。零露垂鲜泽,朗月耀其辉 。零露垂鲜泽,朗月耀其辉 44。时 。时 逝柔风戢,岁暮商飚飞逝柔风戢,岁暮商飚飞 55。曽云无温液,严霜有凝威 。曽云无温液,严霜有凝威 66。幸蒙高墉德,玄景荫素蕤 。幸蒙高墉德,玄景荫素蕤 77。丰条 。丰条 并春盛,落叶后秋衰并春盛,落叶后秋衰 88。庆彼晩凋福,忘此孤生悲 。庆彼晩凋福,忘此孤生悲 99。 。 12 注释注释: 1 本诗为文选二九所收。李善注: “ 晋书 ,赵王伦篡位,迁帝于金墉城,后诸王 共诛伦,复帝位。齐王冏谮机为伦作禅文,赖成都王颖救之免,故作此诗以葵为喻谢颖。 ” 李周翰注: “葵之为物,倾心向阳如臣君。以心敬也,故托之为诗也。 ” 2“郁” , 诗秦风晨风 : “鴪彼晨风,郁彼北林。 ” 孔疏 : “郁积而茂盛者。 ” “萋 萋” ,茂盛的样子。 诗周南葛覃 : “维叶萋萋。 ” 毛传 : “萋萋,茂盛貌。 ” 3“荣” ,花。 尔雅释草 : “木(花)谓之华,草(花)谓之荣。 ” “颖” , 说文解字禾 部 : “禾末也。 ”此与“荣”互文见义。 “晞” , 说文解字日部 : “干也。 ”此言葵向日 而动,喻指对成都王之仰慕也。 4“零” , 北堂书钞一五二作“寒” , 艺文类聚八二作“灵” ,当以“零”为是。 “零” , 落。 鄘风定之方中 : “灵雨既零。 ” 毛传 : “零,落也。 ” “朗月” , 北堂书钞一五 二作“明日” , 艺文类聚八二作“朗日” 。琴按:逯钦立晋诗五云: “作日字是。 ” 然观前又赴洛道中作其二之“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二句意相近,且就版本言, 又以作“朗月”胜。 “辉” , 艺文类聚八二作“晖” 。按:此二字皆指光,可互通。 5“柔风” ,指春风,与下句的“商飚”相对。 “戢” , 诗小雅鸳鸯 : “鸳鸯在梁, 戢其左翼。 ”郑玄笺: “戢,敛也。 ” “飚” ,李善注本与六臣注本、张燮本陆平原集四、 张溥本陆机集均作“猋” 。按:二字互通。 “商飚” , 艺文类聚八二作“伤飚” 。按: “伤”当作“商” 。 “商飚” ,西风,秋风。 淮南子时则 : “孟秋之月其音商。 ”故 秋风亦名商风。此言春去秋来,亦比喻赵王伦牵连之祸。 6“曾云” , 艺文类聚八二作“曾露” 。 “曾” ,同“层” 。此亦以曾云严霜之寒喻祸事 之严峻。 7“墉” , 尔雅释宫 : “墙谓之墉” 。 “玄” ,黑。 “景”同“影” 。 “玄景”即黑影。 “荫” , 遮阴。 “蕤” , 说文解字艹部 : “草木华盛貌也。 ” “素蕤” ,白色的花。此句言得成都王 之庇护也。 8“丰” ,大。 “衰” ,本集原作“哀” ,误, 文选 、 艺文类聚八二、 诗纪二五作 “衰” ,今据改。言葵春日便盛,秋后才凋,即下句之“晚凋福” 。 9 此借为葵晚凋而幸,遂忘一己之悲。亦暗言受恩全身之幸。 集评:集评: 方廷圭文选集成二三: “字字切葵,于喻意中俱见正意,双关入妙。 ”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一: “三百篇比体情事切,至结句亦秀。 ” 于承明作与士龙于承明作与士龙 11 牵世婴时网,驾言远徂征牵世婴时网,驾言远徂征 22。饮饯岂异族,亲戚弟与兄 。饮饯岂异族,亲戚弟与兄 33。婉娈居人思,纡郁游子情 。婉娈居人思,纡郁游子情 44。明 。明 发遗安寐,晤言涕交缨发遗安寐,晤言涕交缨 55。分途长林侧,挥袂万始亭 。分途长林侧,挥袂万始亭 66。伫盼要遐景,倾耳玩余声 。伫盼要遐景,倾耳玩余声 77。南归 。南归 13 憩永安,北迈顿承明憩永安,北迈顿承明 88。永安有昨轨,承明子弃余 。永安有昨轨,承明子弃余 99。俯仰悲林薄,慷慨含苦辛 。俯仰悲林薄,慷慨含苦辛 1010。怀往 。怀往 欢绝端,悼来忧成绪欢绝端,悼来忧成绪 1111。感别惨舒翮,思归乐遵渚 。感别惨舒翮,思归乐遵渚 1212。 。 注释:注释: 1 本诗为文选二四所收。李善于题下云: “ 集云与士龙于承明亭作 ” 。 艺文 类聚二九、 诗纪二五俱作于承明作与弟士龙诗 。此为陆机与弟陆云分别赴洛阳时 作。 2“牵世” ,受限于世。邹阳于狱上书自明 : “此二国岂拘于俗,牵于世,系竒偏之辞 哉?” “婴” , 艺文类聚二九作“缨” 。按: “婴”字是。 说文解字女部 : “婴,绕也。 ” “时网” ,法令制度。曹植责躬 : “举挂时网,动乱国经。 ” “驾” ,驾车。 “言” ,语助词。 “徂” , 说文解字辵部 : “往也。 ”李善注引诗小雅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