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说明文阅读(二)教案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说明文阅读(二)教案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说明文阅读(二)教案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说明文阅读(二)教案人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说明文阅读(二)教案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教学内容: 说明文阅读(二)【模拟试题】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活动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辽阔的海洋拥有巨量的海水,所以,尽管从远古到近代接纳了从陆地流入的难以计数的各种物质,海洋却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向海洋排放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据报道,现在每年向海洋倾倒约600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25万吨铜,390万吨锌,30万吨铅和100万吨有机氯农药。以致海洋局部环境急剧恶化,甚至发生了严重的海洋污染灾害。 海洋污染的现状是:污染源多,污染范围广、程度严重。海洋污染主要包括石油污染、赤潮、毒物污染、塑料垃圾和核污染。目前海洋污染较严重的,就海域来看,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美国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就国家来说,有日本、美国和西欧诸国。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铜、铅的浓度大体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地区超过了规定标准。其中最严重的是渤海,有的鱼群死亡,渔场外迁;有的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海洋污染是怎样破坏海水环境的呢?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体的生产力,进而危害鱼类;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在海域中积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乃至人类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而且石油分解时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危害海洋生物;有机物污染会使海水富营养化,使海藻异常繁殖,赤潮泛滥,破坏生态平衡。 现在,海洋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1. 第2段文字,用_同近几十年来,海洋局部环境急剧恶化甚至发生严重污染灾害进行比较,以此说明海洋污染的严峻现实。 2. 第3段中,列举“石油污染”等例子,是为了说明海洋污染_;紧接着从海域和国家两个方面举例,是为了说明海洋污染_。 3. 第3段中加点的“大体”一词不能去掉,为什么? 答:_ 4. 用一句话概括第4段说明的内容。 答:_对联的历史对联在我国。它的起源,研究学者都认为始于唐代以后的五代时期。唐代诗歌的兴盛,特别是律诗的盛行,为对联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土壤。“对联”这一名称,即来自律诗。格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两句为一联,通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诗中的第三、四句)、颈联(诗中的第五、六句)要求对仗工整,故又简称为“对联”。据宋人黄休复的考证,说对联起源于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九六三年)。宋史西蜀孟氏中写道:“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学士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蜀持杌也有后蜀主孟昶于归宋前之岁除日,题桃符于寝门的记载。清人梁章钜在其楹联丛话中写道:“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孟昶的纪元始于公元九三五年,于九六五年终,他归宋前一年题桃符一事,说明黄休复的说法是可信的。 “桃符”,又名“仙木”,是我国古代过年时,人们挂在门的两侧的桃木板,板上画有专降妖魔鬼怪的大神“神荼”、“郁垒”的形象,用以避邪镇妖,祈求安泰。在流行中,桃符也被渐渐简化,有的不再画像,只写“神荼”、“郁垒”的名字,有的或画些符咒,或写上吉庆词语。这些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北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当时对联(桃符)已经广为流传和运用,每年除夕“千门万户”,都以“新桃换旧符”。据学者考证,“春联”一词最早始于明代。清人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说中,有“明太祖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的记载,是朱元璋下了圣旨,命京城各色人等的家庭,门上要加贴一副春联除旧迎新,并开始用红纸书写春联。用红纸书写春联,是因为我国古代传说有一种十分凶猛的野兽叫“年”,每逢春节时就出现伤人害物,但“年”最惧红色,所以人们就以红色的纸、红色的爆竹来驱赶它,以求过个太平的春节,这一习俗一直沿用至今。 1. 根据文中划横线句,框内应填的词语是( ) A. 一脉相承B. 追根溯源 C. 举世闻名D. 源远流长 2. 填写下列对联知识。 对联又称作_、_。 对联的名称来自于_,“春联”一词最早始于_代。 我国最早的对联是_写的“_,_”。 3. 这篇文章是介绍对联历史的,为了可靠真实,本文主要采用了_的说明方法。 4. 下列诗句不能构成对联的是( ) A.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5. 有一副对联缺上联,下联为:“清泉石上流”,应选哪条作上联最合适() A. 月出惊山鸟B. 明月来相照 C. 明月松间照D. 海上生明月小海马为什么是父亲生的 温暖的海底,尤其是浅海区域,分外光明灿烂。那里有胜过陆地森林草原的海底植物,有嬉游其间形形色色的动物。生长在海底的红、白珊瑚,像庭园里栽培着的花木;附生在岩礁间的红、绿海葵,如同庭园里种植的花草。这个碧水莹莹、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人们把它比作“水晶宫”,真是十分恰当。 生活在“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要算是海马了。这种体长只有1020厘米的奇特鱼类,其头形似马头,故称它为“海马”。海马尾部很长,由多节组成,并能灵活曲伸,用尾弹跳。它的背鳍像一面锦扇,经常摇动着维持平衡,做直立游泳,动作优美活泼。 海马不仅相貌特殊,繁殖习性也很特别。当繁殖季节到来时,雄海马的体侧腹壁向中央线方向发生皱褶,慢慢地合成宽大的“育儿袋”。雌海马就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雌海马无育儿袋),卵总数在百粒上下,就在育儿袋里进行胚胎发育。这期间,育儿袋里会产生浓密的血管网层,和胚胎血管网取得密切联系,以供应胚胎发育期需要的营养,等到幼海马发育完成,雄海马就开始“分娩”了。 海马的繁殖方法为什么这样特别呢? 因为浅海情况十分复杂而凶险。尤其是到了春夏两季,各种海生动物都要由深海或远洋洄游到浅海里来,进行一年一度的交配和繁殖。一向寂静的浅海区,这时就分外热闹。同时,弱肉强食的“种间斗争”,也就特别火热起来了。成年动物会大批遭到伤亡,幼小动物更难逃脱,尤其是刚产下的大批动物卵子,简直成为动物互相争食的佳肴了。例如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因此,动物的保种斗争,也就一代比一代加强了。 海马是浅海的老住户,保卵适应当然比其他动物更要巧妙些。不仅雌海马将卵子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而且它们由卵生演化到类似胎生的地步,这样,就容易保证全部的卵都发育成小海马。 1. 文章第段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 2. 海马是“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它“奇”在哪里? _ 3. 第段举“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的例子,与介绍海马有什么关系? _ 4. 雌海马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到火星上去种草 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也令人生疑。美国宇航局将于2007年发射一个探测器直飞火星,其使命之一就是在那遥远的、贫瘠的地方种植一种名为“拟南芥”的植物。 当然,在火星上种草,是由机器人代劳的。这个机器人将随同着落器降落火星,对火星土壤状况进行数据采样,传给地面科学家分析,然后科学家们控制机器人通过施肥、浇水对火星土壤进行改良,营造出拟南芥能够生存的环境。拟南芥的种子,并非直接播入火星土壤,而是首先在着落器中的微型温室里萌芽,待长成幼苗后再移栽到火星的泥土中。 拟南芥之所以被选为挺进火星的先锋,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优点。它不但个头矮,最高不过二十多厘米,而且生长周期短,一个月内即可发芽抽叶。更重要的是这种杂草状的十字花科植物基因,在所有植物基因组中率先被完整破译。 这种拟南芥非寻常种类,而是经过了转基因技术改造的。它被插入了一些所谓的“报告基因”,能够发出绿莹莹的光,报告自己在火星上是否生了病,是否遭遇高温、干旱等恶劣天气。科学家根据转基因拟南芥发回的种种报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得它们在火星上更好地生长。 花这么大的气力到火星上去种草,主要是为了实践科学家们提出的“生态合成”理念。具体来说,是想验证能否通过植物来吸纳火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出生命演进所需要的氧气。 在那昼夜温差悬殊、湿度只有0.03的火星上,草能种得活吗?科学家们十分乐观,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对此毫不怀疑,我们将证明,地球上进化出的生物,也有能力在那遥远的世界里生存。”一旦转基因拟南芥在火星上扎下根,寂寞宇宙中的这片草,无疑将成为吸引人类登临火星的一种无声的号召。 1. 根据上下文,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具体指代什么。 它被插入了一些所谓的“报告基因”。 我们对此毫不怀疑。 2. 第四段中所说的“这种拟南芥”具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回答。 _ 3. 在火星上种植拟南芥的全过程,都是科学家控制机器人完成的。根据文意,写出科学家控制机器人完成哪几项具体工作。请分项概括回答。 _ 4. 到火星上去种草,为什么这是“令人激动”的,又是“令人生疑”的?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_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 21世纪的住宅花样繁多,适合各种不同人的需求。 如果你是个“小气鬼”,请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太阳能住宅”。在住宅中普及太阳能发电是日本政府“阳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政府计划到2010年使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发电能力达到500万千瓦,使100万户的居民可以依靠太阳能发电设备给自己提供足够的电力。政府还和电力部门达成协议,白天居民家庭的富裕电力可以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一定时间进行结算。日本早从1994年开始促进普及太阳能发电,并设立“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补助制度”,对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设备给予50的财政补贴。2001年财政用于个人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补贴预算达160亿日元。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这一款被澳洲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建筑师视为澳洲人的世纪房屋,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室内顶棚空间种植着下垂式倒挂草本植物,室外平缓宽大的房顶或外墙壁爬满藤本植物。从外部看,整个房屋与周围地面连成一体,完全变成绿色。预计本世纪中期将全面普及“绿屋”,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将变成绿色植物编织的城市。而堪培拉每个新建房住户都可得到一份市政府的丰厚“绿礼”:15棵不同品种的树木和30丛灌木。并在新居落成之日,由身穿绿色制服的志愿者帮助栽种。 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也采取了“绿色建筑”设计,所有房间都可以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而其中消耗的能源,98都来自太阳能。也有人提出下世纪要住在“摩天城市”,来解决越来越拥挤的人口问题。学者们说,这种城市其实就是一座高达千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据说美国有人正打算筹建528层、1500米高的建筑物,可供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在上面居住。 总的来说,21世纪人类会有更个性化的住处,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想象力,让自己住得舒服,住得有新鲜感。 1. 文中绿色住宅指的是_、_、_和_等几类。 2. 标题“绿色住宅”中的绿色指的是什么? _ _ _ 3. 请概括回答“小气鬼”是如何利用太阳能资源的? _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 _ 5. 请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自己设计一套“住得舒服”、“有新鲜感”、“富有个性化”的未来住宅。(要求用图设计住宅,对住宅的主要设施配上文字提示,设计图画在下边空白处) _ 在一次名人访问中,被问及上个世纪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时,有人说是电脑,有人说是汽车,等等。但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却说是冷气机。他解释,如果没有冷气,热带地区如东南亚国家,就不可能有高的生产力,就不可能达到今天的生活水准。他的回答实事求是,有理有据。看了有关报道,我突发奇想,为什么没有记者问:“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是什么?”2002年10月中旬,英国卫报就评出了“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殊荣”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发明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聚苯乙烯快餐饭盒、塑料包装纸、塑料餐用杯盘、电器充填发泡填塞物、塑料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等。这些废弃物形成的垃圾,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降解注,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多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比如,散落在田间、路边及草丛中的发泡胶快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填埋废弃塑料袋、发泡胶快餐盒会造成土地板结,不能栽种庄稼和树木;而焚烧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则会释放出多种化学有毒气体,其中一种称为二恶英的化合物,毒性极大。此外,在生产塑料袋、发泡胶快餐盒的过程中使用的氟里昂,对人体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研究还表明,在温度超过85的条件下,使用塑料袋和发泡餐具,其溶出的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凡此种种,表明塑料袋获“最糟糕的发明”确属“名至实归”。 注降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大分子分解成较小的分子。可降解物质的垃圾便于处理,不致造成无法清除的污染。 1. 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牲畜( )导致( )免疫( ) 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受访名人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有电脑、汽车或冷气机等。 B. 文中认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是塑料袋,但不止是塑料袋,还有“其家族”。 C. 废弃塑料袋焚烧时会释放出一种称为二恶英的毒性极大的化合物。 D. 塑料袋对人体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 3. 根据文意填空:本义认为塑料袋是“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它所形成的垃圾既不能埋又不能烧。不宜填埋的原因是_,不宜焚烧的原因是_。使用塑料袋和发泡餐具在高温下还会_。 4. 文中“殊荣”和“名至实归”都用了引号,两个引号分别表示( ) A. 引用、强调 B. 否定、强调 C. 否定、引用 D. 引用、否定 5. 发明的目的都是为了造福人类,但许多发明应用的结果都有利有弊,请再举一例并作简要说明。 _昆虫与音乐 无论是在深深的幽谷,还是花木柳映的河边;无论是瓜棚连着豆架的茅舍,还是窗明几净的校园,处处可闻虫鸣。蝉的歌声嘹亮,蟋蟀叫声悠扬,螽斯嗓音清脆,蝗虫声音深沉;蜜蜂飞响热烈,使人感到欢欣! 温煦的春,炎热的夏,凉爽的秋,不知疲倦的昆虫歌手们总是在廉价地演奏。甚至在那寂静的寒冬,在室内,尤其是在厨房里你也会偶尔欣赏到灶蟋动听的歌声。其实很多昆虫都能歌唱。据不完全统计,发音昆虫有16目之多。有人曾经灌有一盘名为昆虫的音乐磁带,听着其作品,自然地便把人溶入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笔下克利斯朵夫躺在万物滋长的草地上,“闭着眼睛,听那个看不见的乐队合奏”的情景:“一道阳光底下,一群飞虫绕着清香的柏树发狂似地打转,嗡嗡的苍蝇奏着军乐,黄蜂的声音像大风琴,大队的野蜜蜂好比在树林上飘过的钟声。”昆虫的歌,如果加以放大,那就更有意思了。有的似马嘶,有的像鸟鸣,有的如风吹,有的又像。北京农业大学杨集昆教授那里有一盒飞虱发音的磁带,若把它们用声音分析摄象仪转变成波形图,则可以进行昆虫的分类。 昆虫不仅自身产生音乐,而且也使无数艺术家得到创作灵感。关于昆虫的词牌名有“蝶恋花”,曲牌名则有“扑灯蛾”、“粉蝶儿”等。关于昆虫的曲有:(1)笛曲花香蜂舞,又名一架蜂、一江风,原传于山东荷泽地区,旋律优美,节奏富于跳动,再现了蜜蜂采花飞舞的神态,此曲灌有唱片。(2)唢呐曲蜜蜂过江,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旋律中较多地运用了四度、九度以至十二度的音程大跳,加上锣鼓伴奏,显得格外热烈欢快,当然也被录成了唱片。(3)琴曲神化引,又名蝴蝶游,意与庄周梦蝶相同,常作为其引序。戏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又名双蝴蝶)”的结尾以男女主人公化为一对蝴蝶作为忠贞爱情的象征。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故事写成的一曲 ,感动了全世界不知多少人。其中“化蝶”一段的旋律更是优美动听,感人肺腑。 已成为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 本文介绍了昆虫与音乐的关系,如果将第段内容概括为“昆虫自身能产生音乐”,那么,第段内容应怎样概括?(概括文字不超过15个) _ 2. 第段描写了克利斯朵夫躺在草地上听昆虫音乐的情景。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请把你听到某一昆虫歌唱的情景和感受描述出来。(字数在60字左右) _ 3. 请根据上下文提示,在第段的两道横线上填上同一著名曲名。 _ 4. 昆虫能使艺术家得到创作灵感,也能给我们的语言发展以启示。请填写下面的阅读积累卡。 5. 某市科技馆将专为中小学生开设一个昆虫馆,并在入口处立一宣传牌。请你为此宣传牌写一段语言活泼生动的话,吸引、鼓励同学们前来参观和学习。(字数在50字以内) _ 我获得了新奖,奖章上镌刻着一头憨态可掬的猪。 在回家的路上,我时不时如此想象。尽管这一天还无法预料,但可以肯定已为时不远获奖者并非就我一人,还有许多精英。不过彼猪非此猪,那是美国刚培育出的携带人类心脏基因的新物种。虽然它外形上与现今圈养的猪十分相似,但它的心脏因转录了人类的基因,与人类的心脏完全相同。 因为科学实验的缘故,我19891991年在法国巴黎大学,19971998年在美国西北大学,每个月都要与猪共处很长时间。我的工作是在猪的心脏和主动脉上做各种迄今尚未开展的外科手术。我们动物中心的猪跟普通的猪大不相同,它们真是可爱极了。它们被集体圈养在偌大的房间里,仿佛依然是住在农舍里。其实这里比农舍更尽如“猪意”:恒温、恒湿、紫外线灯和铺满地面厚达一至二英寸的碎锯末,连大小便都有固定的角落。小生灵们每天都要洗澡,因此它们浑身的细毛无论黑白,都十分光洁。每头猪耳朵上都戴着一个小小的金属“身份证”,上面注明了该猪的诸如名字、生物特征、基因种类的编码。每当它们经受住手术考验,又生机勃勃地狼吞虎咽时,我们就会乐开了怀。 至于上述医学生物实验,让我们从头说起吧。 我们知道,美国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很先进,但令人焦虑的是能供给的器官太少,与需求极不成比例。例如,美国每年等待心脏移植的人有近五万,可一年至多只有两千二百人可以享受到换心的造化,因为仅有心脏的来源,每年至少有多达二万人在等待中终难圆生命之梦,抱憾而去。其实人们在很早之前就想利用动物器官来解决这个问题。1960年,哈迪将一颗黑猩猩的心脏装在了一个濒危病人身上,开了不同生物物种心脏移植的先河。尔后,贝利又将狒狒的心脏移植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身上,短期地延续了他的生命。然而新的问题又横亘在专家面前:不同生物物种的器官如何克服相互挥斥而长期存活?经过近二十载的探索,科学家成功地将人心脏的基因转录到猪身上,制成了猪身人心。这是苏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成功克隆绵羊后,又一惊世之作,堪称二十世纪最出神入化、最富前瞻性的创举。看着那些栏杆后忠心虔诚的新猪,我曾不止一次热泪盈眶。然而自2000年8月起,该计划被迫暂停,人体应试也大大延期,原因是某些猪病毒会因此传染给人。自此,世界各国陷入了空前的口舌战。 我本人历来明确支持这项试验。像以往任何医学生物的创新一样,猪病毒肯定会在不久得到有效控制,猪身人心热必造福人类。2000年12月26日,我坐在天津电视台“基因联想”摄制组的镜头前,告诉荧屏前的世人,再过几年,心外科医师就能像修理工为汽车或自行车换上新零件一样,为晚期或先天性心脏病人换上簇新的生物零件猪身人心。更有趣的是,医学专家为病人量体裁衣的手法将胜过世界上最神奇的设计师,他们能根据某人的基因身份证,预测他何年何月何时会心脏病发作,并且还知道发作的方式。后时,医师们就能适时地为病人换上早就超立体设计、生产好的基因心脏,无须多久患者便能健康如初。更有甚者,相当一部分等待换心脏的人年龄将超过八十岁甚至一百岁,因为通过控制凋亡基因而控制终长期心脏的治疗方法会大大增加人类的寿命。 实现上述大胆的设想肯定已为时不远。 美哉,基因工程! 1. 第自然段中加点的“上述医学生物实验”是一项怎样的实验?用文中的语句作答。 _ 2. 第自然段中加点的“又一惊世之作”指的是_。 3. 人类进行医学生物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_ 4. 科学家对换心术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请写出每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阶段:_ 第二阶段:_ 第三阶段:_ 5. 举例分析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 6. 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请举例分析。 _病毒人类的竞争者美詹姆士崔费尔 或许有人看过电影星际旅行,影片中的医疗技术是非常先进的。他们的大脑外科手术只需要把一些仪器放在病人的前额上,就能为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做出完整的诊断和治疗。虽然有这么精湛的技术,但他们还是治不好日常的感冒。今天,我们对病毒的研究越深,就越能发现这个电影竟是准确得令人吃惊的预言。 病毒,可以说是我们所知无生命的东西中最复杂的,或者说是有生命的东西中最简单的。到底怎么说好,要看你如何定义“生命”一词。病毒的构成,是DNA的分子或是其近亲RNA,被包围在由蛋白质构成的壳内。这外壳能骗过细胞,让它以为病毒是有资格进入其内部的。一旦进入细胞内部的作业区域,病毒就脱掉外壳,欺骗细胞的化学固定运作方式,制造更多的病毒。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细胞的资源用尽为止,这时复制的病毒就移动到细胞的外面去侵略其他细胞。因此,虽然病毒本身不能像生物一样复制自己,却能在找到合适的健康细胞时通过复制来繁殖。 病毒的生存方式,解释了为什么治疗病毒引发的疾病会如此困难。因细胞侵入而引发的疾病,可以用抗生素来治愈。许多抗生素的工作原理,是将抗生素本身附着于制作细胞外壁所必需的分子上,因而可以防止新的细胞壁被复制出来。但是病毒并没有细胞壁,任何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药物,也会杀死附近健康的细胞。要和病毒作战,就必须深入到细胞自身内部的化学运作中,这是我们现在才开始学习的事。事实上,目前我们对抗病毒最有效的防御,是使用能启动人体免疫系统的疫苗。利用这样的疫苗,我们终于在全世界消灭了天花, 美国已使小儿麻痹等病毒不再是重大的保健问题。然而,艾滋病病毒的散布是致命的,它提醒我们知道,在没有有效疫苗的时候,病毒疾病是如何肆虐的。 病毒常用的武器有病毒的突变和它们从一个病毒转移核酸到另一个病毒的能力。你身 体中的细胞分裂时,就有复杂的“校正”机制运行,以确保所拷贝的DNA是和原版完全相同的,其精确度达到了平均十亿次才有一次错误的比率。但病毒却是没有校正机制的。测量结果显示,艾滋病病毒单纯的DNA复制所包含的错误,可以达到每两千次就有一个错误的程度。这就是说,病毒突变的比率对细胞形态而言,是高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此外,如果两个以上的病毒同时攻击一个细胞,它们还可以交换DNA或RNA片段,在过程中制造出一种全新的病毒物种。这些效应加在一起,就意味着人类要经常面对新类型病毒的侵袭。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我们都必须接种新疫苗,以预防新型的流行性感冒。 当今社会,特别致命的病毒可能会重创甚至完全消灭一个小区域中的人口请回想1995年在非洲扎伊尔的爱博拉内出血病毒的流行。不过,这些不幸的灾难也提供给人类种族的一种保护,因为最后的病毒也会随着最后一位人类寄主的死亡而同归于尽。然而,今天交通便利,还以“同归于尽”的方式来保护人类种族的延续,显然是徒劳的,新的病毒能在我们察知其存在以前,就散播到地球上的各大洲。此外,当人类对荒野的无限制侵犯以后,荒野的界线日益模糊了,我们也就会遭遇越来越多从前没接触过的病毒,给它们获得新寄主的机会,而源自野生动物身上的一些病毒,人类是没有直接防卫能力的。例如,原来的艾滋病病毒,据传是由原本只会感染猿猴的病毒突变而来的;一位猎人在剥制一只感染了突变病毒的猿猴皮毛时,割伤了手指,就把致命的疾病散播到全世界了。 想不想知道真实的恶梦是什么样?请你想像一种像是引发艾滋病的病毒,让病主能活下去,而在他们死亡前的多年时间散布这种病毒然后再想像这病毒经过空气传播,像是流行性感冒和日常感冒,在我们能对付它以前,会先死掉几十亿人。 依照诺贝尔奖得主灼书亚莱德伯格的说法:“在统御地球上,我们的真正竞争者是病毒。人类的延续存活并不是必定的。” (依据文本用精练而明确的语言回答1、2、3题。) 1. 为什么会经常产生新类型病毒? _ 2. 在当今社会,人类特别容易遭受病毒重创的原因是什么? _ 3. 依据本文的信息,说说人类最终战胜SARS病毒(非典型性肺炎病毒)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_保护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本之一,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国际湿地公约认为,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淡水或半咸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处不超过6米。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人工湿地等。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享有“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美誉。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湿地仅占地球表面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湿地面临各种威胁。 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近40年来。我国已有50的濒海滩涂不复存在,全国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退化。湿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湿地生物种类减少,威胁生态系统平衡。湿地污染严重,水质不断恶化。近岸海域屡受赤潮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全国大型河流61的河段因被污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东部地区湖泊、河流的污染和富营养已成为公害。 更令人忧虑的是,即使在今天,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脆弱性仍未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严重威胁仍在进一步加剧。如果再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湿地资源的破坏将严重威胁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存环境。具有环保意识的人们要像保护自己的肾脏那样,保护湿地。 1. 本文说明的中心是_ 2. 下列对本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3. 第段说“湿地仅占地球表面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态环境”,这一数据说明的作用是_ 4. 目前我国湿地面临哪三种威胁,各会造成什么危害,请分别用8个字加以概括。 面积减少,功能下降 _ _ 5. 联系本文及社会生活实际,你认为保护湿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_有惊无险的陆潮 受月球、太阳及地球间的引力影响,海水会发生规律性的涨落潮,这就是人们早已熟知的天文潮汐。阴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更是天下壮观,驰名中外。既然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能使海洋兴风作浪,那么,同样可让貌似钢体的地球陆面发生起伏现象,人们称之为陆潮。 地球和月球好似母女俩,月球吸引着地球,地球紧紧地拉着月球,互绕旋转永不分离。结果,地球和月球各部分的物质除受引力作用外,同时产生与之反向的离心力。因此,地球系统的实际受力,是月球引力与互绕旋转离心力的合力,称作月球引力潮。科学家经过长期观测研究发现,月球引潮力引起的地表起伏竟大得惊人,陆潮最大“浪高”可达3050厘米;而地球引潮力在月球表面制造的所谓固体潮,最大“浪高”可达3000米左右! 事实上,月球引潮力极其(甲),只有地表重力的1/1000万。对于10吨重物来说,它只有1克的力,等于从大胖子身上掉下一颗汗珠,地球上的人们丝毫感觉不到这种力的存在。但是,偌大的地球却反响(乙)。因为,引潮力除使海面潮起潮落外,还因海洋状况、地球自转等因素,诱发周期性的潮汐波,从而使海潮变得排山倒海,咆哮如雷。海洋如此,地壳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尽管地表每天以半米的振幅升起降落,人们也难察觉。因为人们始终与地面同步,就像在平稳升降的电梯里一样。 天体力学和观测实践还表明,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不仅能激发海潮和陆潮,还可产生气(候)潮。由月球引;发的大气潮汐,称太阴潮;由太阳引发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但是,这些潮汐现象往往被剧烈变化的气象要素所掩盖,很难加以识别。比如,太阳潮表现在气压计上,最大幅度只有水银柱的1/27毫米。当月球在天顶或无底时(太阳时0时或12时),空气密度最大,大气发生“高潮”;而太阳时6时和18时,空气密度最小,大气发生“低潮”。 (科学家还发现,即使离地百余千米以上的大气电离层,也会发生甚至比低层大气强得多的潮汐现象,使地球磁场遭到强烈干扰,人们又称为地磁潮。)盛期的未来几年内,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将大大增强,地磁潮汐会有显著变化,从而影响地球及其气候。因此,科学家已将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视作气候变化的第四类自然因子,格外重视。 1. 给“陆潮”下一个定义:_ 2. 第一段中“貌似”和第二段中的“长期”两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貌似” _ “长期” _ 3. 把“微弱”、“强烈”两个词分别填入第三段的甲、乙处。 甲( )乙( ) 4. 根据文意,说说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引力潮海潮陆潮气(候)潮太阴潮太阳潮 地磁潮 _ 5. 分析第五段第一句。这个句子有无毛病,如有,请进行修改;如无,请说明理由。 _生物和环境 地球上有生命的范围,通常叫做生物圈。如果把地球比作苹果,那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生活在像果皮那样薄的地球表面层里,因为只有这个表面层有空气、水、土壤,能够维持生物的生命。人们把这个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生物圈。 在生物圈中,同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地循环。人和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生物死后。尸体被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这样的循环),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有。从来没有间断过。在这样的循环中,大气得到氧的补充,不清洁的水通过阳光的蒸发作用形成了雨,有害的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水和空气稀释成为无害的物质。这些过程都叫做天然自净作用。天然自净的循环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破坏天然自净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叫做第一环境问题或者原生环境问题。火山的爆发会使大气增加二氧化碳。病虫害和各种流行疾病,也都属于这一类。 另一类是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叫做第二环境问题,或者叫做次生环境问题。这个问题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工业生产中排出来的废_、废_、废_(简称“三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水俣病、红潮、伦敦烟雾都是由于“三废”破坏了天然自净循环而造成的。此外,城市的烟尘、噪声、垃圾。放射性物质等等,也都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1. 什么叫“生物圈”?(用自己的话概括,不得超出20个字) _ 2. 第二段中“这样的循环”指代的是_。(请填写句子序号) 3. “如地震会使局部地区增加氢气,会使地壳被破坏,有害人体的元素进入水的循环系统。”这个例子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应放回到第_段的第_句与第_句之间。 4. 请根据文意解释“原生环境问题”中的“原生”和“次生环境问题”中的“次生”的语意。 原生:_ 次生:_ 5. 给第四段的空格处依次填上一个合适的字:废_、废_、废_。 6. 本文分析了破坏天然自净循环的两大类原因,请你用简明的文字说说怎样才能保持天然自净循环。 _概说圆明园 圆明园是清代的御苑,其基址为明代皇帝亲定的故园遗址。1709年,即康熙四十八年开始修整旧园,后又赐与皇四子允祯(即雍正),并题名为“圆明园”。1725年,雍正即位第三年,扩建圆明园,增建殿堂和楼阁,作为听政之所。乾隆即位后,六次巡游江南,喜江南湖山之美,将所见的名园胜景,绘制成图,仿置园中。嘉庆、道光、咸丰三个朝代,益发辉煌。整个园区占地52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前后经历150多年,先后建成“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个主要部分。因圆明园”建置最早,规模最大,又是外朝内寝区,所以习惯上将三园统称为“圆明园”。 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多取自神话中的仙宫幻境,或仿历代著名山水画中的深山幽谷,或采取江南绮丽多姿的名园胜景,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建筑集大成者。 这座大型行宫御苑,是封建帝王的宫苑,皇帝和他的后妃们,在园中过着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园外兵营林立,没有皇帝的特别赏赐,就是那些封疆大吏,也不得擅自入户游逛。1897年,李鸿章自西欧回国,前往颐和园朝见慈禧,受到慈禧的赏赐。他在宴饮、听戏之后私带幕僚数人游览圆明园废址。虽然当时的圆明园已被英法联军焚毁成为废墟,但仍然还是皇家禁苑,像李鸿章这样的宠臣,也因私闯禁苑的罪名,受到罚俸处分。 今天驰誉世界的颐和园,不过是圆明园的一个外围园林,由此可以想像昔日的圆明园该是何等的宏伟和壮观,而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片废墟。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根据当时的一位英国军官回忆,“9月4日,联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自由抢夺,每个人都腰囊累累,满载而归。”当英军吹集会号时,一个师的军队,每个团能准时报到者不到10人,余下的仍在抢掠之中。1861年1月14日,英国泰晤士报刊载了以北京和平为题的通讯,其中谈到当时圆明园被掠夺的情况时说:“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了。”掠夺后,指挥官就下令焚烧圆明园。英国人温华尔曾经作过这样的描述:“两天两夜的大火熊熊地烧着,仿佛一张幔子罩着行幸处所,并且随着大风,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