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论文)对外开放与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论文)对外开放与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论文)对外开放与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论文)对外开放与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论文)对外开放与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论文)对外开放与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第 i 页 摘 要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乃至 未来世界的主潮流。世界各国各地区都从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积极探 索调整本国本地区的对外经济政策和政治关系的有效途径,力图通过构建政治互 信、经济协作的大开放、大融合的政治和经济体系来实现富国强民、产业优化发 展战略。同样,就旅游产业而言,随着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对外 开放在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扩大旅游客源市场、推动旅游产业链构建和有 效运转、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逐渐成为近几年的新议题,也是旅游产业 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筹码之一。 而我国自 1978 年以来,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一揽子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迄今为止,尚没有就对外开放影响经济发展的形式、 路径、特点和规律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致我国在推进对外开放的实践中,仍 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张家界市作为一个旅游大市对外开放也亦如此。 着眼于这一现状和现实需要,本文在总结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阐述对外 开放与旅游产业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分析对外开放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机理;通过对张家界市对外开放阶段分析,综合评价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与对外开放在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外开放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探讨对外开放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贡献;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 促进张家界市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本文依据张家界市旅游产业的特点,着 重从五个方面探讨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促进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利用 资本嫁接,保障外汇流通,拓宽旅游发展空间;围绕开放、国际、可持续三条主 线,通过设立专业化旅游营销机构,开拓旅游市场;借助全球公益活动打造世界 旅游文化之都;通过建立旅游经济特区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抓住旅游产业无边 界特征培育新型旅游产业;拉长旅游产业链,推动旅游产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 化经营转变,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实现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主题词:对外开放,旅游产业,运行机理,效能分析 abstract 第 ii 页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expansion and deepening of opening up to the world has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the present world and the future world.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e actively exploring effective way to adjust their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and political relations, with the mainten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interests as a starting poi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trategy of making the country rich and powerful so that its people can enjoy a prosperous life by building wide open and integrate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of political mutual trust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similarly,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tourism indust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opening up tourism in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xpand the tourist market, promote tourism, construction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industry chain,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rea in recent years become a new topic, but also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in the competition one of the chips. in china, since 1978, benefited from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ackage,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but so far, yet there is no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orm of opening up the pa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n issues such as system, resulting in an in advancing the practice of opening up is still in trial and error process of exploration, zhangjiajie city, zuo wei tourism is also a big market opening up is also true. focus on this situation and practical needs, this paper summarizes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based on the open set associated with the concep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related theories; of opening up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mechanism; by zhangjiajie opening phase of analysis, evaluation zhangjiaji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t industry and opening up a problem; of open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opening up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same time, the further expand and deepen the opening up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zhangjiajie city countermeasures.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angjiajie tourism industry, focusing on five aspects of the expansion and deepening of opening up the promotion of zhangjiajie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use of the capital graft to protect the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expanding tourism space; around the open, international, sustainable 3 the main lin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zed tourism marketing agency, to develop the tourism market; with global public goods to create the world tourism capital of culture; implement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ourism economic zones more open policy, no borders to se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nurturing new tourism industry; elongated tourism industry chain and promote the tourism industry from extensive management to intensive management abstract 第 ii 页 changes from quantitative expans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ange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key words:opening-up,tourism industry,operation mechanism efficiency of contribution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首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 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吉首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吉首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 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第一章 绪论 第 1 页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一、选题背景 1、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乃至未来世界的主潮流 如果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二大主题,那么经济问题一定是贯穿这两大 主题的核心所在,经济全球化则是这个核心问题的显著特征,而对外开放是经济 全球化的基本前提和根本要求。事实上,无论是和平问题还是发展问题,既是世 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 之间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它要求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必须加强友好交流、 开展广泛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共同繁荣,以此解决利益纷争,达到和平发 展。因此,这二大问题本身就蕴涵着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 然趋势和历史潮流。依据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因地制宜,研究对外开 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研究对外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具体形 式、方式、路径、贡献率和对外开放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推动经济持 续稳定增长,是顺应历史潮流、践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课题。 2、旅游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和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 益凸现 旅游业是一种开放程度很高的产业,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使旅游活动不断由 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展,直接推动了旅游业的国际化进程。伴随着电子商务的 应用和发展,旅游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也不断向纵深两个方向深化,越来越 活跃的旅游活动带来的经济乘数效应随之吸引了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和企业的 眼球,促使旅游业在世界各国得以竞相发展。同时,旅游业的高开放度要求不仅 要打破行政区域和意识形态的禁锢,也要求打破政策和法规的相互割据,在政策、 交通、金融、服务、市场等各个方面形成内外和一的大融合格局,因此,世界各 国在发展旅游业、寻求旅游经济乘数效应的过程中,不得不从维护和发展本国利 益的思路出发,调整本国本地区的对外经济政策和政治关系,建立起政治互信、 国家友好、人们互往,经济协作、势差互补、互利共赢的大开放、大融合的政治 和经济体系。可见,旅游业的大发展呼吁对外开放的更加扩大和深化,促动了国 际政治经济关系的融合,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又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业 的大发展,成为同时拉动和平与发展二大主题的强大引擎。因此,对外开放与旅 游业的关系,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章 绪论 第 2 页 3、张家界旅游产业的基础地位与“建设世界知名旅游胜地”和“打造世界旅 游精品”目标的确立 张家界地处湘西北,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化,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 林景观走出深山、走出湖南、跨出国门,国内外旅游者纷至沓来,1988 年 5 月, 地处老少边穷地区的张家界因旅游而建市 (建市后至 1994 年 4 月以前称为大庸市, 下同)。在经济领域,张家界谈不上工业,也没有发达的农业,商业和贸易主要 围绕本市范围内的消费而发生,观光型的旅游活动是张家界旅游业的特色,观光 旅游活动及与之相应的服务业构成当前张家界市的旅游产业。1995 年 3 月,江泽 民同志来张家界市视察后,提出了“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的 目标要求。2001 年,湖南省作出要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明确了张家界在全 省的旅游龙头地位。2006 年,第一届湖南旅游产业大会在张家界市召开,明确提 出了张家界市要着力打造世界旅游精品的发展目标。二十多年来,围绕发展旅游 业,壮大旅游经济,张家界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探索和研究, 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2009 年,全市各景点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1928.42 万人 次,实现旅游收入 100.2 亿元,其中门票收入 9.1 亿元,占全市 gdp(203.1 亿元) 的 49%和 4.5%,各景点共接待境外游客 80.68 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 1.47 亿 美元,旅游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从 2009 年的数据可知, 境外游客不足旅游总人次的 4.5%,旅游外汇收入仅为旅游收入的 10%,这与“打 造世界旅游精品”和“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的目标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 说明全市的对外开放水平、对外开放的形式、方式、路径还滞后于其旅游经济的 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对旅游产业及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有很大的潜在空间。亟 需就对外开放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实现张家 界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以及对外开放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协调、高效发展提供 理论指导。 4、具有研究对外开放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基础 笔者自参加工作就在旅游区从事社会实践,对张家界市的旅游工作和旅游产 业发展现状有着较为客观的把握和了解;2004 年又进入以“谋开放、促发展”为 己任的外事侨务部门工作,长期致力于旅游区的对外开放实践,对对外开放理论 及其应用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基于良好的实践基础,通过对张家界市对外开 放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个性化实证研究,力图为广大旅游地区谋求大开放格局,不 断提升旅游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的经济 社会效能。 二、研究意义二、研究意义 一般来说,旅游产业研究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而对外开放则属于政治学范畴, 第一章 绪论 第 3 页 把对外开放纳入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子,开展对外开放与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 究,实现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对外开放经济属 性的认知和把握,丰富了对外开放和旅游经济的相关理论,有益于加强应用经济 学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同时,从对外开放的视角来研究旅游产业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旅 游产业的无边界性认识,并以此为思维基点,来寻求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产业 结构优化的路径和对外开放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运行规律,不仅深化了我国经济 对外开放理论研究,而且有利于地方政府或决策者在践行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经 济的过程中,克服盲目性,获得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明确有效的方式、方法和 措施,用以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实践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对外开放的研究、对旅游经济问题的研究都较早,且著述较多。 但关于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多以实证分析的形式来论证对外开放在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说明对外开放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贡献, 可看作是一种关乎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工作的“回顾”和“总结”。缺乏对外开 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各种关系及作用规律等机理性问题的系统研究,没有形成对外 开放与经济发展的系统理论。 一、国外关于旅游产业的研究一、国外关于旅游产业的研究 国外对旅游产业的研究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 19 世纪后期至第二次 世界大战,第二个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它与旅游经济活动发展的 两个时期基本一致。第一个时期由于旅游活动的发展主要局限于西欧、北美一些 国家范围内和这些国家之间,旅游活动的规模还不很大。因此,旅游对社会经济 的拉动作用还未完全表现出来,旅游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运动还未完全展开。 意大利统计局局长博迪奥(1899)发表了关于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及其 消耗的费用。罗马大学马里奥蒂(1927)第一次对旅游经济进行了系统化研究。 他在旅游经济讲义一书中认为旅游的本质是经济现象,涉及旅游状况、旅游 统计、旅游接待业以及旅游中心等其内容。德国学者博尔曼(1931)在旅游论 中认为旅游论属经济学,其根本问题既属于国民经济学及经营经济学的领域,而 也需要应用各学科的成果。英国学者奥格威尔(1933 年)在旅游活动一书中 用数学统计方法研究旅游者的流动规律,并从经济学的角度给旅游者下了定义。 德国柏林大学教授葛留克斯曼(1935)出版了旅游总论。瑞士的克拉蒲芬 扎伊卡(1942)出版了一般旅游论概要。在这个时期,人们对旅游经济的研 究多属于探索性的,还未深入地涉及旅游经济活动的本质规律。 第一章 绪论 第 4 页 二战以后,各国对旅游经济的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重点对旅游业的 性质与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特点,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原理,旅游需求预测方法, 旅游市场营销的战略、策略以及旅游产品的定价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还 从旅游微宏观经济效益以及游客开支对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产生 的作用,以及旅游规划的内容、制定规划所需要的信息、对旅游资源测量与评价 以及规划的实施等进行了研究。 其间,日本学者田中喜一教授(1950)的论著旅游事业论,从经济的角 度研究国际旅游,深化了旅游经济的研究。德国学者克拉普特(1954)出版了旅 游消费一书,对旅游消费的动力和过程作了专题研究。意大利学者特罗伊西 (1955)出版了专著旅游及旅游收入的经济理论,对旅游经济概念、旅游收 入及旅游经济效益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frechtling.douglasc 等(1999)运用投入 产出分析方法分析了旅游者的花费对发展整个区域经济的贡献。suich 和 helen(2002)提出,应该重视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并通过小规模的抽样调查,将 旅游需求与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即旅游供给)联系在一起,供不同国家相 互比较,也可以随时间推移进行动态调整,这对政策制定者非常重要。 jones.ealviny 与 mundy.max(2004)分析了在 1999 年的橄榄球世界杯和 2000 年爵 士节这两个重大活动中旅游花费对各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强调了当旅游对当地 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时,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对经济和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二、国内关于旅游产业的研究二、国内关于旅游产业的研究 我国虽然是最早发生旅游的国家之一,但作为一项经济事业的旅游业,到 20 世纪 20 年代才开始出现。因此,国内学者们对旅游经济现象的研究较晚,并主要 集中于对旅游产业结构问题的理论研究。陈玉英(1999)从概念层面对旅游产业、 旅游部门和旅游产业结构进行了全新的界定,从理论层面和方法层面对优化旅游 产业结构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杨振之、陈谨(2002)论述了与旅游产业结构调整 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唐留雄(2000)从旅游学、旅游经济学与旅游产业经济研 究之间的关系和旅游发展的实践对旅游产业经济研究作以探讨。金永生、杜国功 (1999)从北京旅游产业技术能力、产出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和获利能力 出发,对北京旅游产业化的条件与素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指 标,对北京旅游产业化和旅游产业结构评价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师萍(1999) 从理论上界定了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评价准则:要求总体规模与发展 速度必须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和协调,内部结构变化与国民经济工业 化的历史进程相适应,其合理化、高度化必须与科技发展水平适应,结构须与其 技术结构协调。陈实、倪路梅(2001)基于对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和管理体制现状 的认识,进行了旅游产业发展的障碍分析,将其归纳为认识障碍、管理障碍及立 第一章 绪论 第 5 页 法障碍。曹国新(2007)认为电子商务系统对于现代旅游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拓展至 关重要。杜江(2004)阐述了旅游发展目标的一般规律,并系统分析了中国旅游产 业功能与产业政策的溢进过程,提出目前中国旅游产业功能与产业政策调整的目 标应朝着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鼓励出境旅游、继续发展入境旅游的方向发展, 以尽快实现旅游产业功能的转变。这些研究,从旅游产业政策层面开始注意到对 外开放。然而杜江仅仅提出了旅游产业应继续发展入境旅游的思路,并没有对此 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三、国外关于对外开放的研究三、国外关于对外开放的研究 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基于“自由放任”的经济思 想,分别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进行了创造性的分析。约翰穆勒从对外开放的视角,认为对外贸易会带来巨大 的利益,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斯密、李嘉图和穆勒的贸易理论,对当今经济全球 化的历史条件下,理解和分析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仍具有重要意义。 新古典增长理论以对外贸易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为分析重点。首 先,出口部门通过管理方式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对非出口部门产生外在影响(feder, 1982);其次,通过出口的扩大形成规模经济推动生产率的提高(helpman and krugman,1985);再次,在出口过程中,通过提高其货币信用等级,可减少外汇 管制条件,从而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esfahani,199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贸易能从他国获得更多的技术创新和技能知识,提高 经济的长期增长(romer,1986,1989;lucas,1988;grossman and helpman,1991; edwards,1992)。在 romer 的内生增长理论模型中,对外开放的扩大会促使各国 依据自己的优势,专业化地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中间投入要素。这样,在对外开 放政策下,投入要素的成本会有较大降低,促使各国出现更高的均衡增长。 edwards(1998)运用回归分析法对 93 个国家 19601990 年的 9 个经济开放度 指标与全要素生产率(tfp)之间的关系,结果 9 个指标中有 6 个指标与经济增长有 非常显著的关系。weinhold 和 rauch(1999)分析了欠发达国家对外开放度与经济 增长的关系,证明对外开放度的提高使经济增长率也相应提高。sinha 对亚洲 19 个国家经济增长率(2002)与对外开放度、投资率及人口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经 济增长与开放度、投资增长成正向关系,与人口增长率的关系不明显。 大量研究证明,开放政策下的经济增长要比封闭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快得多, 扩大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对东亚危机的研究中,人们开始 重视外部因素对经济波动的冲击。kim(2004)等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资本流入使经 济陷入波动的过程:先是伴随着投资和消费泡沫出现经济繁荣增长,而后出现实 际汇率增值造成的经济增长减缓、外资撤出的萧条趋势。然而,kaminsky and 第一章 绪论 第 6 页 schmukler(2003)通过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研究,得到的结论却表明:虽然对外开放 会导致经济出现短期的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却有稳定市场的作用。 四、国内关于对外开放的研究四、国内关于对外开放的研究 自先秦开始至 1840 年之前,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家就对外贸易问题作了一些零 散和粗浅的思考与议论。出现过批评闭关锁国和主张贸易开放思想,但闭关锁国 的封建正统经济思想占据主流地位,谈不上有经济开放理论。鸦片战争之后,洋 务派、革命派等一些代表人物对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作出了反思和批判,提出 了向西方学习,实行开放的主张。其中论及与外国通商,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人才、经营管理方法,学习外国发展经济和振兴实业的经验等。在辛亥革命以后, 孙中山还较系统地提出门户开放主义,并从国家存亡的角度论证了在经济开放中 保持国家主权独立的重要性。“五四”运动推动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人们对于为 什么和怎样发展对外关系给予了更深刻的关注,思想家们论及经济开放原则与条 件方面的内容较多且较为深刻。在 20 世纪 20 年代至 40 年代,我国经济学界的一 些有识之士对发展对外经济问题作了较为广泛的思考。如经济学家马寅初、陈岱 孙等就利用外资、外汇等问题发表了不少论著。建国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 对外经济往来的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如何发展对外贸易、引进技术和资金, 在对外经济关系中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方针等有过很多论述。 尤其是自 1978 年以来,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 展的历史新纪元,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而总是把 我国的经济增长归结于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进行大量理论研究。 李笋雨(2000)用“1000外国直接投资/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对外开放度 并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张焕明(2003)就地区差异条件下对外开放对经济增 长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结构变量的简单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提 出西部地区应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范良(2005)从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来 界定我国经济开放度指标,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 19822004 年我国经济增长与对 外开放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开放度之间的正向协整关系非 常显著。孙立坚、孙立行(2005)运用非对称性冲击问题的实证研究方法考察和 比较了韩国、印尼、泰国和中国四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内外金融资源的相对价格 实际利差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产出、货币和银行信贷的波动特征,发现 金融市场、汇率制度的开放程度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 响。李秀敏、孟昭荣(2006)运用回归分析,证明对外开放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 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体有以下 3 类:(1)运用线性回归 模型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杨全发、张敏等 (2000)、胡均民、张 亚斌等、赖明勇等(2002)、沈坤荣等(2003)。(2)运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 7 页 该问题。如:许启发和蒋翠侠 (2002)等,刘小鹏和石传玉(2003)等。(3)运用灰 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如:刘思峰、王英(2003) 等。此外,姚丽芳(2001)通过运用出口总量分析法、净出口分析法、进口分解分 析法研究了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了测算。 目前,尚没有人就对外开放影响经济发展的机理性问题作深入科学系统地研 究,缺乏以过程论证求解经济发展谋略的经济战略理论,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 对外开放工作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特别是,目前关于对外开放与旅游产业发展研 究的文献相当缺乏,至今尚未见到有一本系统、全面研究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 发展的著作做样本。因此,基于对外开放的视角来研究旅游产业经济,无论从旅 游经济增长的现实需要,还是解决对外开放作用于旅游经济发展的机理性问题进 行理论前沿的探索,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件有学术价值的工作。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对外开放理论、对外开放理论 对外开放作为促进现代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重 要条件,它存在三个方面的机制:一是特定的社会环境机制。任何社会生产都离 不开且必须融入特定的社会环境,对外开放是当代使生产融入世界经济环境的基 本的形式;二是资源组合与配置的全球化。生产与再生产都必须实现各种要素的 合理组合与配置,而在当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各种要素的合理组合与配置必须 在世界范围内来实现;三是市场需求机制。市场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而对外开放是获得国际市场需求的根本途径。 二、旅游经济发展理论二、旅游经济发展理论 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反映旅游活动过程中游 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按照各种利益而发生经济交往所表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 经济关系的总和。旅游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有三: 一是旅游活动商品化,反映旅游活动的供求关系。一方面,旅游者是旅游需求的 主体,不仅决定着旅游经济活动能否有效进行,也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决定性的 影响。另一方面,旅游经营者是旅游供给的主体,为旅游者获得各种需求提供服 务,实现旅游价值,这是旅游经济活动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服务综合性, 反映旅游活动的广域性。旅游地区不但要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提为旅 游者供各种服务,而且还要在汇兑、通讯、医疗、保健、商务等各方面为旅游者 提供辅助性服务;三是旅游活动的产业化,反映旅游活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 济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活动日益扩散和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 第一章 绪论 第 8 页 的现象,并与社会很多领域的经济活动高度关联,带来较高的综合效益,使之从 其它产业中加速分离,成为经济发展中新兴的朝阳产业。 三、旅游产业理论三、旅游产业理论 关于旅游产业的概念,迄今还没有一致公认的说法。但这种现状本身就说明 旅游产业具有无边界性,因此,可以认为旅游产业是一种无边界产业,是一个以 旅游生产力六要素为核心,为旅游者提供旅游需求的有形和无形服务,由一系列 旅游相关行业部门组成的社会、经济、环境相整合的产业。它除了一般产业的特 征外,还有其自身的依附性和关联性二大特征。旅游产业是生产和消费活动高度 整合的产业,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影响很大,尤其是关联产业的发展水平 的影响相当突出。此外,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政治环境、人文自然条件 等因素的影响,在产业内部,它与第一、二、三产业往往互为前后相联,也与众 多社会因素左右相关。 四、旅游系统理论四、旅游系统理论 区域旅游经济涉及很多领域和层面,具有一系列相关的子系统。但在区域旅 游经济发展中,既要考虑旅游吸引物(景点)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客源市场的 开拓,相关服务接待配套设施的建设;又要紧密结合当地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目 标、现状,促使相关行业协整、配套发展。推动旅游系统内部子系统实现趋利避 害,良性发展,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盲目性和不必要损失,求得协调发展 的大好格局。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但其间会出现跃进、 震荡、后退等一系列不连续的现象。因此,旅游经济发展必需把近期与远期结合 起来,在制定和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应的战略措施的同时,根据发展过程中 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建立滚动、连续的发展模式。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1990 年, 在全球旅游持续发展大会上提出了 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 , 1995 年,世界旅游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在西班牙召开可持续旅游会议,倡议在旅游产 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在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当前经济 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文化系统的完整性、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命维持系统 的永续性的同时,统筹经济、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使经济发展与自然资 源在量的需求上相协调,使其既能满足当今,又不对今后的发展需要造成威胁;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旅游地区在寻求经济社会发 展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在文化、经济上的势差,优化 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地区的人文素质,加强从内部培育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 从根本上解决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 第一章 绪论 第 9 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可能创新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先从理论与实践上分析对外开放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机理问题,准确把 握对外开放与旅游产业的含义、内容,将理论分析应用到张家界市旅游产业的发 展上来,研究张家界市对外开放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有效运行问题,对张家界市 对外开放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张家界市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 对策,为张家界市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第一章 绪论 即前言部分。主要提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国 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对外开放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机理探析 这一章是论文的创新部分。首先阐述了对外开放和旅游产业的含义及内容, 弄清最基础的概念和内容。然后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剖析对外开放影响旅游产业 发展的机理,并浅析了对外开放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协整和评价问题。 第三章 张家界市对外开放和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本章主要是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运用大量权威数据分析了张家界市对外开放 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况、基本特点,以及对外开放在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 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对外开放对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贡献分析 这一章是对对外开放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效能分析。首先分析对外开放对张 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动力研究,先后从张家界市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旅游 客源市场的开拓、旅游产业链构建和有效运转、以及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四个 层面,论述了对外开放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并分析对外开放所 带来的一系列效应。 第五章 政策建议 着眼于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立足于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围绕开放、国 际、可持续三条主线,提出了张家界市发展旅游产业、壮大旅游经济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二、研究方法二、研究方法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科学理论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 指导人们的实践,为现实需要服务,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在论文选题 和观点上都必须坚持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本人秉乘认真、 第一章 绪论 第 10 页 严谨的研究态度,笃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一线旅游经济生活实 践,密切注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累有利于理论研究的第一手 素材,同时,运用相关科学理论的逻辑思维方法,对所掌握的这些材料结合我国 及张家界市改革开放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并广泛查阅了国内外关于对外开放的相 关文献和旅游经济方面的相关著述,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技能研究对外开放与旅游产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努力揭示对外 开放影响旅游产业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力求论文结论和政策建议具有科学性, 用以指导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实践。 2、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 括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 规律。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揭示和描述社 会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本论文以张家界市 对外开放的实践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果为依据,就对外开放和旅游产业的含义、 内容及对外开放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律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对外开放与旅游产 业活动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质);就张家界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数据特 征和数量关系变化,来分析对外开放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贡献等问题,实现定性分 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增强结论的公信度和操作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 政策建议。 3、系统分析的方法 本文着眼于旅游经济的增长,以世界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为背景,将对外开放 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效能规律和贡献率问题作为一个系统,通过限定问题、确定 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评价对比,对这个系统的主要要素进行系统分析, 揭示和描述旅游地区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在推动旅游产业持续稳健发展中的规 律,为旅游地区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制定外向型产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思路和建 议。 三、可能创新点三、可能创新点 1、拓展了应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学术界对旅游产业的研究很多,关于对外开放的研究也日益活跃。关于经济 增长和对外开放关系问题的研究可谓是凤毛麟角,关于对外开放与旅游经济发展 的阐述,多在工作报告、报道中作为目标或行为导向略有提及,并无系统论述。 而真正把对外开放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门类或要素内容加以系统研究,尚为空白。 本论文把对外开放这一政治学内容赋予经济属性,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 子,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是对应用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新拓展,是一块新的、 第一章 绪论 第 11 页 重要的研究阵地。 2、开启造了探讨对外开放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机理和运行规律的新视角 目前,经济对外开放理论多注重于就对外开放发展史进行回顾、总结、概括 性的研究,其结果,是从经济发展的成果来说明对外开放的意义、作用或正确性。 尚没有人就对外开放是通过什么形式、从哪些路径来影响经济发展等相关机理性 问题,以及对对外开放在经济活动中的运行特点和规律进行深入剖析和系统研究。 本论文着眼于对外开放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对外开放影响旅游产 业发展的机理、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理论探析和实证研究,为研究对外开放和旅游 产业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视角。 3、为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实践提供了战略新思路 目前,由于缺乏对对外开放运行机理和规律的探析、认识和把握,对外开放 的具体实践,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主观性过强。 本论文在对对外开放运行机理和规律进行探析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张家界市的实 际,有助于克服政策建议的主观性、狭隘性、保守性和传统性,提出了张家界市 借对外开放之势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 性。 第二章 对外开放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机理探析 第 12 页 第二章 对外开放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机理探析 第二章 对外开放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机理探析 第一节 对外开放和旅游产业的概念界定 一、对外开放的含义一、对外开放的含义 关于对外开放含义的界定和解释,学术界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广义和狭 义的观点。广义的对外开放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向整个世界开放, 国内各地区相互之间开放。围绕广义的对外开放,学者们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比较突出的有蔡亚志、叶自成等。蔡亚志提出:敞开国门,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时 期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实现社会主义跨越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一个战略性课题, 并对中国社会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叶自成就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经济 文化政治的开放及其正负效应进行了研究。狭义的对外开放,仅限于经济开放。 具体讲,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扩展对外经济关系,以加速国家经济建设的 一系列政策和做法。即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坚持“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 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发展国际间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包括扩展对外 经贸,吸收和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发展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通过 各种形式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为本国本地区 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大部分学术论文和著作都是以狭义的内涵作为其研 讨的范围,或者默认这一界定。 由此可见,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 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 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此含义下,对外开放的内容集中表现在三个 方面:对外开放的目的和实质;对外开放的战略、政策和措施;对外开放的基本 原则。 1、对外开放的目的和实质 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 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以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 促进经济的变革,使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健 康快速的发展。其实质在于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实现富民强国进程。 2、对外开放的战略、政策和措施 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是:在时间上 “持久不变”;在空间上是全方位的,对 内实行城乡全面开放,对外向全世界开放;在进程上从特区建设开始,形成了全 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围绕对外开放战略,我国制定了 第二章 对外开放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机理探析 第 13 页 一系列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吸纳和利 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大力发展外向 型经济,把社会主义中国引向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3、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我国对外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把独立自主作为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因此, 多数学者都将独立自主作为对外开放中应坚持的首要原则,并将相关问题的讨论、 分析作为研究的重中之重。此外,邓小平提出的主要原则还包括:坚持社会主义 方向原则,坚持公有制主体原则,不全盘西化原则,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原则等。 二、旅游产业的界定二、旅游产业的界定 关于旅游产业的界定及其性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当前,学术界对于旅 游产业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组合论。认为旅游是以食、住、行、游、购、 娱六要素为核心,由相关产业组合而成的产业群;二是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