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儿童家长健康教育课堂,1,-主要内容,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1、腹泻病的概述2、腹泻病的病因3、腹泻病的发病机制4、腹泻病的临床表现5、腹泻病的的诊断6、腹泻病的治疗原则7、腹泻病的饮食8、腹泻病的护理9、几种常见的腹泻病10腹泻病的预防11腹泻病的专家共识,2,-,1.腹泻病的概述,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3,-1.概述,腹泻病的定义,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4,-1.概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腹泻病的发病特点,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年龄:6个月2岁,1岁者约占50%季节:四季均可发病病毒性秋末、春初细菌性夏季非感染性腹泻季节不明显,5,-1.概述,腹泻病的发病情况,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6,-1.概述,腹泻病的分类,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7,-,2、腹泻病的病因,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8,-2.病因,腹泻病的病因,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易感因素(内因)感染(外因)喂养及护理不当(10%)食物过敏及吸收不良,9,-2.病因,易感因素(内因),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防御功能差人工喂养,10,-2.病因,感染(外因),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肠道内病毒感染占80%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基病毒、腺病毒等肠道内细菌感染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肠炎杆菌、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1,-2.病因,感染(外因),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肠道内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曲菌、毛霉菌肠道内寄生虫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肠道外感染症状性腹泻(上感、肺炎败血症等),12,-2.病因,喂养质和护理不当,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喂养质和护理不当环境、情绪影响,13,-2.病因,物过敏及吸收不良,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牛奶、豆浆过敏酶的缺乏、脂肪泻,14,-,3、腹泻病的发病机制,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15,-3.发病机制,临床上腹泻是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发生,多种机制,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渗透性腹泻-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性的物质分泌性腹泻-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渗出性腹泻-炎症所致的液体的大量性渗出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肠道运动功能异常,16,-3.发病机制,临床上腹泻是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发生,多种机制,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17,-3.发病机制,细菌直接侵袭作用,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18,-3.发病机制,病毒感染,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19,-3.发病机制,非感染性腹泻,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20,-,4、腹泻病的临床表现,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21,-4.临床表现,急性腹泻,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轻型:胃肠道症状:腹泻、呕吐、腹痛重型:胃肠道症状(重)脱水: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烦躁、萎靡、嗜睡、昏迷、休克,22,-4.临床表现,脱水程度的评估,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23,-4.临床表现,脱水性质的临床判断,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24,-4.临床表现,脱水性质的临床判断,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25,-4.临床表现,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似重型的临床表现伴慢性营养紊乱、体重不增、消瘦、苍白、贫血及维生素缺乏易继发细菌感染,消化酶缺乏,菌群失调,26,-,5、腹泻病的的诊断,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27,-5.诊断,腹泻病的诊断,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判断感染性非感染性,判断脱水程度性质,判断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大便的性状,28,-5.诊断,鉴别诊断,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生理性腹泻细菌性痢疾吸收不良综合征MalabsorptionSyndrome,29,-,6、腹泻病的治疗原则,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30,-6.治疗,治疗原则,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调整饮食、减轻胃肠道负担控制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加强护理,避免继发感染,31,-6.治疗,治疗措施,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饮食疗法液体疗法药物治疗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32,-6.治疗,饮食疗法,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控制饮食适当禁食暂停辅食注意食物的质和量适量口服ORS,33,-6.治疗-液体疗法,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小儿体液的总量年龄越小,水分的比例越大体液的分布年龄越小,细胞外液的量相对的多水分需求量小儿水分需求量大,调节功能差,易发生水代谢紊乱,34,-6.治疗-液体疗法,目的,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35,-6.治疗-液体疗法,途径,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口服,静脉,36,-6.治疗-液体疗法,步骤,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累积损失量发病至开始治疗前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继续损失量治疗中继续丧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生理需要量维持基本生理机能所必需的水分和电解质纠正酸中毒,37,-6.治疗-液体疗法,口服补液盐(ORS),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氯化钠:3.5g碳酸氢钠(枸橼酸钠):2.5g(2.9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成为2/3张液体(Na+90mmol/L,K+20mmol/L)儿童可稀释,38,-6.治疗-液体疗法,口服补液盐(ORS)特点,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优点:渗透压接近血浆Na+、K+、Cl-的含量浓度可纠正丢失的量口味易被小儿接受枸橼酸钠纠正代酸2%葡萄糖促进Na+及水最大限度的吸收缺点:液体张力较高(2/3张)不能作为维持液补充对新生儿和婴幼儿而言,Na+的浓度较高(宜适当稀释),39,-6.治疗,药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抗生素:细菌感染性腹泻时用,非感染性腹泻不用止泻剂:止泻宁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禁用,应注意副作用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正常吸收与分泌,增加屏障功能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抑制病原菌增殖、侵袭,40,-,7、腹泻病的饮食,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41,-7.饮食,不需要禁食,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小孩腹泻的时候不需要禁食,有人说孩子腹泻时需要饿一下他,这样肠道可以得到适当休息,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小孩子不能耐受饥饿,而且可能会加重脱水。所以,腹泻的孩子,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继续喂养,牛奶喂养的孩子,冲稀释点或换成无乳糖奶粉过渡一下。大点的孩子,停一下牛奶和肉蛋等,清淡为主,只吃点稀饭或面汤就可以了。总的原则,不需要饥饿疗法,当然也不要过饱,不饿不要硬喂。,42,-7.饮食,小儿腹泻吃什么好,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宝宝腹泻一开始会呈现轻度脱水的状况,因此,护理的重点是先为宝宝补充身体丢失的水份。妈咪可以从以下的补液方法中任意挑选一种:自制糖盐水、盐米汤、盐稀饭。腹泻宝宝需要更多的营养,如果是母乳宝宝可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仍然采取和平常一样的喂养方式,适当喂养酸牛奶:酸牛奶的凝块小,易消化,能刺激胃肠道消化酶分泌,同时有杀菌作用,适用于经常腹泻的婴幼儿。,43,-7.饮食,小儿腹泻吃什么好,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也可给腹泻宝宝吃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有促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细菌及毒素的作用。适用于婴儿腹泻。总之,护理腹泻宝宝期间只要进食遵循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浓的原则即可。,44,-,8、腹泻病的护理,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45,-8.护理,腹泻病的护理,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1增强体质: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46,-8.护理,腹泻病的护理,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2卫生及护理:婴幼儿的衣着,应随气温的升降而增减,避免过热,夜晚睡觉要避免腹部受凉。夏季应多喂水,避免饮食过量或食用脂肪多的食物。经常进行温水浴。,47,-8.护理,腹泻病的护理,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3体弱婴幼儿加强护理: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小儿应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各种感染。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48,-8.护理,腹泻病的护理,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4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对新生儿,托幼机构及医院应注意消毒隔离。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粪便应做消毒处理。,49,-8.护理,腹泻病的护理,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5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50,-8.护理,腹泻病的护理,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给宝宝丰富的食物以防止营养不良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吃母乳,但妈咪的饮食含脂量要低些,否则会使腹泻加重;6个月以内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按平时量喝奶;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离乳食品的宝宝,可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烂面条、鱼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鲜水果汁或香蕉泥,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51,-8.护理,腹泻病的护理,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由于宝宝排便的次数增加了许多,所以会不断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泻时排出的粪便对皮肤刺激较大。因此,宝宝每次排便后,妈咪都要用温水清洗小屁屁,特别是注意肛门和会阴部的清洁,最好用柔软清洁的棉尿布,且要勤换洗,以免发生红臀及尿路感染。如果小屁屁发红了,应将它暴露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涂抹一些尿布疹膏。,52,-8.护理,腹泻病的护理,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如果宝宝烦躁不安加重,囟门和眼窝出现凹陷,哭时眼泪少,看上去口干舌燥,并且,用手捏起大腿内侧的皮肤然后马上松手时,皮肤皱褶变平的时间超过2秒。这种情况表明宝宝的身体脱水已经较重了;或在家已经治疗了3天,但病情总不见好转,出现频繁的大量水样便,呕吐、口渴加剧,不能正常进食进水,补液后尿仍很少,宝宝发烧及便中带血等症状,则需赶快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诊治。,53,-,9、几种常见的腹泻病,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54,-9.常见腹泻病,轮状病毒肠炎,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55,-9.常见腹泻病,致大肠菌肠炎,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56,-9.常见腹泻病,白色念珠菌肠炎,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57,-,10腹泻病的预防,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58,-10.预防,腹泻病的预防,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注意饮食卫生:加强卫生宣教,对水源和食品卫生严格管理。食品应新鲜、清洁,凡变质的食物均不可喂养小儿,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59,-10.预防,腹泻病的预防,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六个月以内婴儿最适宜的食物,应大力提倡小婴儿按需喂养。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60,-10.预防,腹泻病的预防,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按时添加辅食:小儿在添加辅助食物时必须注意从少到多,逐渐增加,使婴儿有个适应过程;从稀到稠,先喝米汤,渐渐过渡到稀饭、软饭;从细到粗,如加水果时,开始喂果汁,尔后吃果泥。五个月试加鸡蛋黄、鱼泥、嫩豆腐;七个月以后可添加富有营养、适合其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鱼、肉末、青菜、饼干等,逐渐为断奶做些必要准备,但应避免在夏天断奶。,61,-10.预防,腹泻病的预防,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加强体弱婴幼儿护理: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小儿应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各种感染。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62,-10.预防,腹泻病的预防,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对新生儿,托幼机构及医院应注意消毒隔离。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烘便应做消毒处理。,63,-10.预防,腹泻病的预防,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64,-,11腹泻病的专家共识,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65,-11.专家共识,专家共识,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感染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儿童腹泻病的诊治原则的建议方案。方案强调:1、尽早口服补液2、继续喂养3、脱水征的识别4、补锌治疗5、提倡母乳喂养6、推荐应用新ORS配方,66,-11.专家共识,脱水症的识别,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对腹泻病患儿进行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评估。尽可能对中、重度脱水患儿行血电解质检查和血气分析。有条件尽量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以及病毒、寄生虫检测。对慢性腹泻病须评估消化吸收功能、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等。,67,-11.专家共识,调整饮食,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母乳喂养患儿继续母乳喂养;小于6个月的人工喂养患儿可继续喂配方乳;大于6个月的可继续食用已经习惯的日常食物,如粥、面、蛋、鱼末、肉末、新鲜果汁;鼓励患儿进食,如进食量少,可增加喂养餐次;避免给患儿喂食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病毒性肠炎因缺乏乳糖酶,可暂时给予无乳糖配方奶,时间12周,腹泻好转后转为原有喂养方式;过敏性腹泻,以牛奶过敏较常见,婴儿通常采用深度水解酪蛋白配方奶,如仍不耐受,可采用氨基酸为基础的配方奶或全要素饮食。,68,-11.专家共识,补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识别和护理,1、锌是体内200余种金属酶的必要组成成分,参与调节DNA的复制和核酸合成,影响细胞分化与复制;2、对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的维持、调节起重要作用;3、能有效改善机体中各种抗氧化物之间的协同关系,从而提高其总体抗氧化损伤能力;4、对儿童肠结构与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缺锌可导致肠绒毛萎缩、肠道双糖酶活性下降,补锌能加速肠粘膜再生,增加刷状缘酶水平。,69,-11.专家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