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及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及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及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及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及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题 目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及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国际商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系 别学生学号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 I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或者他人为获得高等院校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论文中不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纠纷。否则,本人将承担一切责任。学生签名:_ 日 期:_ 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 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及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摘 要近年来,宁波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随着整体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初步形成了以港口服务、物流业、会展业等为支柱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但是,促进宁波生产性服务业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主要是表现在: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关联性低,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行业规模较小。针对以上问题,宁波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就要降低准入门槛,合理规制,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培养高端专业人才,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引进先进服务技术。本文首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理论进行具体阐述,然后,在对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现状进行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宁波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关键词: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出口贸易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Ningbos service industries, particularly producer service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Ningbo has formed Port services, Logistics, Exhibition industry initially, as the pillar industries of Productive service system.However, Ningbos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ies have many problem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Ningbos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unreasonable. Producer service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s relevance is low. The services marketization is not high. The Service industry is being in a small scale. In view of the above question, we should reduce admittance threshold, establish standard regulation, train high-end professional, optimize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ort advanced service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related theories of producer services firstly. Then, on the basis of SWOT analysis for the status and the problem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Ningbo, suggest some opinions to develop Ningbos Producer service.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字典 - 查看字典详细内容Keywords: service; producer services; export tradeII目 录1 生产性服务理论概述11.1 生产性服务的定义11.2 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11.3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31.4 发达国家城市生产性服务发展的趋势42 宁波生产性服务发展现状52.1 宁波服务业发展现状52.2 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63 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劣势分析83.1 宁波发展生产性服务的优势83.1.1 经济发展快速83.1.2 服务业区块已呈现集群现象83.1.3 劳动力成本低83.1.4 港口基础配套设施完善93.1.5 产业规划进一步完善93.2 宁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劣势93.2.1 政府服务不到位93.2.2 市场机制的不健全93.2.3 不利的外部环境103.2.4 生产性服务企业融资困难103.2.5 缺乏中高端专业人才104 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问题114.1 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114.2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关联性低114.3 市场化程度不高124.4 各行业规模小125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135.1 减少贸易风险,保证收汇安全135.2 缩短货物流通周期,提高物流速度135.3 缓解出口企业融资困难145.4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灵活化,获取贸易机会155.5 促进新产品的销售和新市场的开发156 对策建议166.1 降低准入门槛,提供市场程度166.2 培养高端专业人才166.2.1 实施人才战略166.2.2 创新职业教育体制176.3 合理规制,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176.4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176.5 引进先进服务技术,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服务业合作186.6 发展宁波物流业186.6.1 拓展市场,进一步建立国际物流据点186.6.2 提升物流企业的规模化程度196.6.3 加强宁波物流功能的提升196.7 发展宁波会展业196.7.1 引进、培养专业会展人才196.7.2 建立区域内部会展业发展的协调机制206.7.3 促进会展企业的集团化经营20结 论21参考文献22致 谢24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制造业爆发出来的活力成为拉动浙江 GDP 增长的重要力量。到了2010年,浙江将基本建成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地区。作为浙江的重要城市之一,宁波当前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提高宁波都市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宁波城市服务功能,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它不但能为宁波的制造业及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智力型服务、降低制造业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宁波本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转型提升,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1 生产性服务理论概述1.1 生产性服务的定义1962年Machlup最早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生产性服务业是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主要向生产者而不是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动。生产性服务业是一个中间连接的重要角色,Hirsh强调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两端之间,必须有一个重要的桥梁,这就是生产性服务业。美国经济学家 H Greenfield 于1966年最早提出了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被认为是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形成的标志。Greenfield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就是向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动的服务。最近的定义来自于钟韵、阎小培,他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体现为中间投入,是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其中间功能提高了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主要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等。1.2 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宁和辛格曼在服务社会的兴起:美国劳动力的部门转换的人口与社会特征中根据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SIC)把服务业分为:生产者服务业、流通型服务业、消费者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属于较早的分类方式;但是至今为止,国际学术界上对服务业的分类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比较多,而且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认可的标准。各个组织和国家的分类不同,甚至于同一个国家不同部门也会有相异的划分(生产性服务业分类见表1)。表 1: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分类者范围美国商务部(BEA)商业及专门技术 (如电脑、工程、法律、广告及会计服务 )、教育、金融、保险、电子传讯、外国政府英国标准产业分类 (SIC)批发分配业、废弃物处理业、货运业、金融保险、法律服务、会员组织、其他专业服务香港贸易发展局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服务、与贸易相关的服务Browning Singelman 金融、保险、法律及工商服务业Coffey Bai2lly(1991)工程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会计、设计、广告薛立敏(1995)国际贸易、水上运输、铁路运输、其他运输仓储、通信、金融、保险、经纪、法律工商服务、设备租赁夏铸九(1996)国际贸易、通信、运输服务、金融、保险、不动产、设备租贷、法律与会计、咨询服务、土木建筑边泰明(1997)国际贸易、运输服务、仓储、通信、金融、保险、不动产、法律及会计、顾问服务、资讯服务、广告、设计业钟韵、阎小培(2003)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资料来源: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特点及作用联合国于1958年制订了第一种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ISIC)之后经过多次修订,2004年5月,联合国统计司发布了最新的产业分类,将产业分为21大类,其中涉及生产性服务业的有 H、K、L、M、N、P、S、U等产业大类。与我们国家的产业分类相对比,在宏观方面的统计口径上基本吻合,名称比较一致,部分名称不同的但内容一致。在这些大类产业中, 有的完全属于消费性服务业, 有的完全属于生产性服务业, 有的则既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又包括部分消费性服务业,以下列举了目前大多数人认可,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部门行业的子类细分(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见表2)。表 2: 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产业大类产业细分现代物流运输、采购及进货管理、顾客服务、仓储信息、通讯和中介服务电信、邮政、广告及市场研究、计算机应用服务、质量控制与维持服务续表金融和保险银行、债务市场、基金管理、保险, 再保险和养恤基金,不包括强制性社会保险、其他金融活动房地产、出租和租赁服务房地产活动、出租和租赁专业和综合技术服务法律服务、会计、设计和研发、管理咨询教育技术和职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资料来源: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特点及作用1.3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服务产品的一般特点,即不可存贮性和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一致性。所以,服务提供的同时,服务的接受也是一同发生的。如不同时接受,该项服务产品也许就会随时消失。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房地产业。此外,生产性服务业还具有不同于其他传统服务业的显著特点。(1)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需求角色作用Coffey( 1991)、Noyelle Staback (1984)等学者皆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中间投入,在货物、服务生产的投入中扮演中间角色的需求功能,提高生产者的生产效率。生产性服务被组织用做生产商品或提供新的其他服务的生产过程的投入,其消费的过程,会产生更多的产品和向社会提供更大的有效服务。因此,对生产性服务的消费是为了生产, 为了创造更大价值而进行的中间性的生产消费,不是一种最终消费。(2) 生产性服务业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 它与制造业的关系极为密切,一些服务业是从制造业中逐步分离出来的,所以其本来就属于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与制造业存在互动的关系,能带动许多其他部门的发展。(3)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度专业性随着生产过程的复杂化与专业化,生产的每一个阶段中,都需要有专业能力的专家来完成计划、统合、控制、评估等工作,才能促使生产进行的更有效率。1.4 发达国家城市生产性服务发展的趋势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重心已经由制造逐渐转向服务和制造相结合,部分原来由内部提供的服务逐渐变为由专业服务者提供,这给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以极大的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不断壮大。近二十年来,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幅度最大的行业,是外国投资的重点,并且在服务业全部产出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英、美、法三国生产性服务需求占服务业全部需求的比重从20世纪70年代的37%提高到80年代的43%。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地位日益显著,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9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超过了制造业的发展,对当代经济良性发展的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有三分之一投向了金融保险领域,欧盟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在金融、媒体、公共服务等领域,日本跨国公司在英国的投资则一半以上集中在金融保险部门。2 宁波生产性服务发展现状2.1 宁波服务业发展现状从整体上看,自2004年到2009年,宁波币服务业增加值和GDP都在持续上升,且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在加大。表 3:2004-2009 年宁波GDP(万元)、服务业增加值(万元)、及其在GDP的比重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8214665975590611515469138462831600008017830000GDP21094461244930992874443534350042396404724214600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8.94%39.83%40.06%40.31%40.36%42.31%资料来源:宁波统计年鉴1995-2009年宁波市第三产业产值从182.55亿元上升为187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5.76%,比同期宁波市GDP增速高出5.24%,高出第二产业的年均增速6.07%,这说明宁波市日前的服务业发展仍处于一个蓬勃的发展阶段。从区域角度看,宁波市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较大,宁波市大部分的第三产业集中了在市区内。2008年,奉化、象山和宁海只有市区增加值的50.37%、9.62%、8.8%,但是市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了全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0.37%。宁波市区中,勤州的生产总值占整个市区的40.66%,而其第三产业占市区第三产业比重的25.49% 。从内部结构来看,2009年宁波市批发零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和房地产业这四个行业占宁波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达到27.3%。而新行业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科学研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增速也都超过了10%,但与整个第三产业其速度相比仍显较慢,且其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是有所波动的,并不是持续增长的。这样的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以信息软件咨询、商务服务等行业占优势比重的产业结构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2.2 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宁波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随着整体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初步形成了以港口服务、物流业、会展业等为支柱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因此,本文将主要对港口服务业、物流运输业、邮电行业以及会展业的具体情况进行阐述。宁波港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与1982年相比,宁波港的港口服务发展增长了近十倍,在长三角的城市中仅次于上海。从全国来看,宁波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第五。从1990年到2009年,宁波集装箱的增加了400多倍(见表4)。表 4:交通运输与邮电业情况分析年份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货运量(万吨)客运量(万人)19823711617519219834831641565219845971810602619851040201565271986179732047373198719403745747319882002540872771989220945707686199025542.247637378199133903.650708757199243675.364929773199353217.97583112241994585012.58711177761995685316.09577197051996763820.210460211521997822025.710547217191998870735.310317217361999966060.1103442221120001154790.21081922736续表200112852121.31128323225200215398185.91242923752200318543277.21391924938200422586400.51602627291200526881520.81766428412200630969706.82223829146200734519935.024363306932008361851084.627508322502009384001042.33840033450资料来源:宁波统计年鉴作为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宁波市会展业向专业化方面发展。会展的专业化是指会展内容和会展对象的专业化,会展专业化可以吸引专业产商的参展,又可以形成规模效益,增加主办者的经济效益。国际会展活动从专业上来划分,比例依次从高到低是科学类、工业类、技术类、体现会展专业化的趋势。另外宁波市特有的港口优势和区位优势,促进了宁波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并且造就了浙洽会、国际服装节、塑博会、家博会、食博会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会展品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的会展业以每年平均18%的速度递增。2007年宁波共举办了会展活动个,同比增长39%,其中,展会260个,同比增长28.7%,在宁波会展业“十一五”规划当中,宁波以“打造长三角南翼会展之都”为目标,使宁波市的会展业总体水平位列全国同类城市前列。3 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劣势分析3.1 宁波发展生产性服务的优势3.1.1 经济发展快速宁波经济连续增长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人均收入居全国第4位,消费水平居全国第 2 位,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和15个中央计划单列市(副省级)之一。宁波的城市综合实力已经跻身全国的第一方阵。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宁波的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在不断加强第一、二产业投入的同时,不断加大第三产业的投入。2007年,宁波第三产业产值占 GDP 的40.5%,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 1390.8亿元,同比增幅为16.4%。同时,宁波金融、旅游、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得到高速发展。3.1.2 服务业区块已呈现集群现象到2008为止,宁波服务业区块已呈现集群现象。市区天一广场、北仑曼哈顿广场、奉化华信商业广场、余姚同江桥商业中心、慈溪中央商务区等区域性现代都市商圈都呈现出商贸业、金融业的集聚。部分写字楼出现同类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如宁波江东区百丈路有一幢名为“海运港”商务楼。这幢7 层的海港楼建筑面积虽只有7500 平方米,吸引了宁波联合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浙江振洋海运有限公司等13家海运企业进驻。这13家企业累计注册资金总额约8000 万元,总运力12 万吨,2006 年税收达1000 万元。3.1.3 劳动力成本低宁波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城市。宁波有着巨大的人口数量,也是外来人口暂居和务工的热门选择城市。据统计,2000-2008年宁波暂住人口年均增长35.55万人,平均3年暂住人口就净增百万。这些主要来自安徽、四川、江西为主的外来务工人员为宁波劳动力市场注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宁波的人口数目2006年就已达到560.45万。因此,丰富且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将为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3.1.4 港口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宁波有着良好的海岸线和天然的深水港,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其港口贸易、物流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已经与世界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宁波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线“T”型点上,可从事10万吨级以上矿石、原油等大宗集装箱和散货的远洋和中转运输。在2008年世界受金融危机影响甚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宁波港口集装箱运输仍保持同比 16%的增长速度。由此可知宁波在物流方面的实力雄厚,有足够能力承接服务外包。3.1.5 产业规划进一步完善除了港口之外,宁波还不断完善产业规划。目前,宁波已经形成了沿海临港、沿湾、沿路工业产业带和石化、汽车、钢铁、电子信息、造纸、机械装备、服装、家电等八大制造业基地。国家和浙江省明确提出要把宁波建设成为浙江省的经济中心。宁波正在加快港口疏运网络产业发展等方面建设。这将大幅度提升宁波的综合竞争力和城市地位。3.2 宁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劣势3.2.1 政府服务不到位多头管理问题亟待解决,物流、信息服务、会展、中介服务等行业都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政策和管理办法有存在不衔接和不配套之处。统计体系和方法滞后于产业发展,宁波的统计指标体系还是以制造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制度不健全,统计方法相对滞后,很多统计数据是通过抽样方式估算出来的,难以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3.2.2 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审批事项过多,政府积极推进职能转变过程中,已出台多项文件放松管制,减少甚至取消了大量的行政性审批事项,不过,在价格、投资、市场进入、市场退出等关键性环节,行政审批事项仍然不少。在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宁波服务业存在着区域市场分割的现象,束缚了咨询、会计、审计、律师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具有较强辐射性的专业服务业的发展,客观上导致宁波市很难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跨区域经营的大型专业服务业企业。3.2.3 不利的外部环境(1)信用体系不健全,一方面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社会需求不足,另一方面,从信用服务的供给来看,目前宁波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覆盖社会生活多方面、可对全社会开放的征信体系,信用信息共享困难,造成企业及个人的信用信息无法及时全面获取。(2)行业标准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一些生产性服务业缺乏现代化的行业标准,已有的行业标准一般都比较落后,不适合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或者是泛泛引入国外认证机构评价体系,无法体现现代化生产性服务业的标准。(3)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特别是一些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一些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新形势,需要进行修订。.3.2.4 生产性服务企业融资困难宁波市生产性服务企业大多注册资本规模小、固定资产投资少,大都以拥有知识产权、开发工具(软件)等无形资产为主,而知识产权等又无法进行质押,所以导致企业主往往要以个人的房产和财产进行抵押才能获得银行贷款,筹融资非常困难。一些规模较大的软件、科研服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企业也存在这一问题。3.2.5 缺乏中高端专业人才生产性服务业高级专门人才储备不足,人才供给结构仍不合理,而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也影响了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例如,宁波外语人才存量不足,总量不到上海的 1/6。而国际金融高端人才,服务外包行业专业人才,懂专业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复型人才,大都要求掌握外语。另一方面,人才入驻宁波也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由于宁波房价过高、物价过高等生活成本高的原因,使得留住人才成为一大问题。4 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宁波的生产性服务业并不十分发达,可以说宁波经济是以轻工业发展为主的城市。宁波的生产性服务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关联性低,市场化程度不高,行业规模较小。4.1 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宁波经济中传统行业仍占较大比重,新兴行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宁波第二产业居于统治地位的格局并没有改变,从事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和科学研究等新技术服务业企业少,新兴业态发育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宁波的制造业包括服装、家用电器、汽车、造纸等行业的发展壮大要靠整个产业链功能的顺利实现,包括原料与成品的进出口、运输。由于宁波的很多工业制成品最后都用于出口,因此,这离不开发达的港口服务业。宁波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直接生产服务业。这主要包括了港口服务业、物流运输业与邮电行业。4.2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关联性低2000年到2007年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略快于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服务业平均增速为14.8%,快于制造业平均增速14.2%。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 年宁波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增速同幅回落,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共同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的过程,直接体现了近年来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的宏观状态,反映出两者变化的同步性。但是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削弱了与制造业互动的能力。制造业层次低下,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供给与制造业需求错位,导致两者有效互动难以深入。整体商业和政策环境不完善,不利于制造企业的服务外包而形成的产业间互动。资源结构不能适应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提升和互动深化的需要。4.3 市场化程度不高虽然宁波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但是整个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竞争仍不充分,使一部分潜在服务业需求不能得到实现。一般而言,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发展相对较快。但是,目前宁波除商业餐饮业、运输业中的公路运输等传统产业发展较快,实际需求较高外,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众多领域的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大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4.4 各行业规模小宁波服务业中的大部分单位的实收资本不足五十万元。一般企业的固定资本越少,营业成本越高企业的固定资本越多,营业成本越低。并且由于规模成本作用的影响,随着资本的增多,营业收入的增长会超过资本收入的增长幅度。显然,如果法人单位的资本较低,必然会影响创业的盈利能力,弱化它们的市场竞争力。5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5.1 减少贸易风险,保证收汇安全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竞争手段突出地表现在商品价格、质量和付款方式等3个方面。随着竞争的日益深化,商品价格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日益趋平,商品质量也受到科技水平发展状况的局限。因此,付款方式被人们视为越来越重要的竞争手段。由于买方市场的普遍形成,买方在市场上占有主动权,而在常用的国际结算方式中,赊销 赊销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销售,卖方与买方签订购货协议后,卖方让买方取走货物,而买方按照协议在规定日期付款或分期付款形式付清货款的过程。(O/A)和承兑交单(D/A)2种方式对进口商最为有利,最乐意接受,但对出口商而言却是风险最大的,但国际保理 国际保理是保理商为国际贸易中采用赊销(O/A)或跟单托收承兑交单(D/A)结算方式下,提供的将出口贸易融资、帐务处理、收取应收帐款和买方信用担保融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则为出口商供了必要的金融服务及风险防范措施。国际保理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中金融保险的一种,它的发展有利于出口企业防范和控制国际贸易风险,帮助企业调查客户资信,为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收汇方式提供保障。投保出口信用险后,保险机构要帮助出口企业对国外买家进行详细的资信调查,了解国外买家的支付能力,评价出口业务的风险程度后,帮助企业选择有利的贸易方式和条件。企业在取得了收汇风险的可靠保证后,可以大胆采用灵活的付款条件来达成贸易合同,向一些风险较大的新兴市场出口,提高企业出口的竞争力。如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的绿茶传统销售区是高风险的北非、西非地区,自1995年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后,大胆采用放帐结算方式,发展了新的客户,增加了许多新的贸易机会。随之该公司投保额从1995年的935万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898万美元,出口额也由8500万美元稳步增加到16570万美元。5.2 缩短货物流通周期,提高物流速度近年来,宁波立足于构筑长三角南翼交通枢纽,启动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甬台温铁路、杭甬运河、绕城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项目,初步形成以港口、市区为中心,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主干线为骨架,海、陆、空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海上,宁波港与全球逾10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600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形成了覆盖全球的运输网络;海港方面,依托北仑、镇海、大榭及在建的梅山岛等港口资源,形成了总规划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物流园区、集装箱堆场、货站等物流设施。宁波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覆盖,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宁波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大大提高了本土出口企业的货运运输、产品流通速度。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中的一种,在货物出口运输、采购、顾客服务、仓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发展为宁波企业的物流渠道、物流功能、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集成化提供条件,使物流服务扩大化和系列化。缩短了前置时间与配送时间,大大提高本土企业出口贸易物流速度,拓宽了物流渠道,统筹规划了宁波外贸中的各项物流活动和环节。5.3 缓解出口企业融资困难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和保险的发展,改变了宁波出口企业融资模式。为宁波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摆脱了因为抵押、担保能力不足,而无法获得银行融资的尴尬局面,为其扩大出口规模,提高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对宁波市69家中小外经贸企业和11家银行机构的调查 2008 年初,中国外经贸会计学会受商务部财务司委托,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 课题展开调查与研究。根据宁波市的中小企业聚集、民营经济活跃的特征,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由宁波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承担。表明,截止2008年,宁波中小外经贸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度持续加大、融资成本不断攀升、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的现状及特点。出口信用保险的完善、发展,可有效缓解宁波出口企业的融资压力,使出口企业享受较低的融资利息,可以为企业节省了将近50%的融资成本。因此,出口信用保险保单项下贸易融资,是解决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出口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政策性金融工具。以宁波市某纺织品出口企业为例,2002年,该企业结识了国外了一个大买家,并签订了放账3个月的贸易合同。由于该纺织品出口企业自身资金实力有限,放账规模无法扩大,2002年只出口了20万美元。2003年该企业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并在某商业银行办理了出口信用保险保单项下贸易融资,成功解决了资金问题,顺利地扩大了放账金额。2003年该企业的出口额增至168万美元,2004年预计出口可达600万美元以上。5.4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灵活化,获取贸易机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宁波出口企业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灵活运用提供条件,有利于其获取更多的贸易机会。随着国际贸易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为了减少资金占用,节约费用,宁波出口企业的进出口贸易越来越多被要求采用非信用证结算方式,如D/A、D/P、O/A等,相应地,国际贸易风险业随之加大。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风险基金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是国际上公认的支持出口、防范收汇风险的有效手段。,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中保险的一种,在出口贸易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可避免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出口企业因不敢采取非信用证方式而丧失了贸易机会,甚至还丢掉了老客户。如浙江省嘉兴一家外贸公司在广交会上结认了一位以色列客户,双方达成了贸易意向,但是客户的付款条件是后T/T方式。由于收汇风险大,如果没有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公司只能选择放弃。为此,公司及时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既规避了收汇风险又发展了新客户,一年来与该客户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300万美元,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出口信用保险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出口企业积极的应对客户灵活、多样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要求,增强了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出口信心。5.5 促进新产品的销售和新市场的开发不论是新产品的销售还是新市场的开发,许多出口商都可能面临着和陌生的买方打交道的问题,宁波的出口企业也一样。由于对新客户的情况不一定很了解,自然增加了出口企业的经营风险。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协助出口商通过客户资信调查系统,来了解新的买主的情况并核准买方信用额度,通过客户信用担保服务来弥补有关风险,大大有利于新产品销售和新市场开发。这在科技不断进步,新产品不断涌现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现在,许多新的市场等待我们去开发。6 对策建议6.1 降低准入门槛,提供市场程度目前,宁波市生产性服务业的许多领域还未开放,市场化程度不高,部分像金融业等由国家垄断经营或基本垄断经营的行业,市场准入限制严格,透明度低 政府对服务业的管理应顺应服务业的变化趋势,摆正位置,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按市场资质和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多种经济成分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积极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对非国有经济实行与国有经济同等的待遇,要放宽外贸、文化、通信等行业的市场准入资质,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积极培育和扶持中介服务机构,消除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障碍,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促进中介服务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6.2 培养高端专业人才不管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化发展,最后都要回归到人力资源的问题上去,人力资源开发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智力保证。6.2.1 实施人才战略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多数行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很高,如信息咨询业、金融保险业、专业技术服务、研究与开发等。因此,宁波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就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造性地完善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利用机制,通过改善人才的开发利用环境、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完善股权、期权激励等措施,面向国内外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空间集聚,发挥其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作用。要适应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快培养专业性、复合性的生产性服务业监管人才,必须大力实施人才战略。6.2.2 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我们必须改变原先轻视职业教育的做法,树立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的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新的机制和办学模式,加强岗位职业培训;有计划地在现有的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增设现代服务业紧缺的专业。同时,探索由宁波政府、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投入的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可以建立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育的机制,实行根据企事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把加强人才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努力创新会计、法律、金融、保险人才培养体制,努力造就一大批高层次、高技能的专业人才。6.3 合理规制,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要促进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首先就要消除法制和管理工作方面的体制障碍,因此,宁波应迅速制定和健全发展服务业的有关法规和管理体制。对早已存在、目前已得到较好发展的传统服务业(如物流业),宁波已具备有许多管理经验,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条例。今后应该做的就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根据WTO规则和条例,对已有条例进行清理和修正,尽快做到与国际接轨。实施有关措施,保证服务质量。对于发达国家早已发展而宁波市正处于发展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会计、律师服务业、证券服务等,虽然制定了一些条例,但这些条例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已不适应开放条件下服务业的发展要求。所有,要规制这些产业,应在不断开放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习,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对于信息技术推动成长的新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综合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通讯等),国际上还没有成熟的规制经验。宁波在发展中要合理制定这类服务业的管理规则,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6.4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国内市场就是国际市场,国际生产性服务业的激烈竞争将在内地市场展开,而激烈程度最高的往往是专业化的生产性代服务业。因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宁波发展对外经济的重中之重。宁波在全面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之时,应选择最具潜力、市场大、最可能加快发展的服务业产业进行重点发展、优先扶持,促进信息服务、金融、房地产、咨询中介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使服务业中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逐步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塑造一个崭新的宁波形象,增强宁波企业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另外,鼓励外资银行、保险、运输、信息咨询中介等现代服务业进入宁波市场,改善宁波投资环境,增强对外商、对较大规模的外资制造业和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吸引力,进一步拉近宁波与世界的距离,增强宁波企业对外贸易伙伴的经济交往。6.5 引进先进服务技术,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服务业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服务业合作,重点是引进先进服务技术,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通过扩大开放,开辟国际化的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服务领域的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服务业;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提高服务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6.6 发展宁波物流业6.6.1 拓展市场,进一步建立国际物流据点当前,宁波腹地范围还不够宽广。因此,宁波要发展国际物流业要立足于区位条件,对内要开拓宁波的国内腹地市场,对外要积极开发国际物流据点。(1)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大力开拓长江沿线集装箱货运市场,开拓中西部内陆市场的突破口。(2)要将长江流域作为宁波港腹地市场拓展的重点对象,在长江干支流沿线各城市建立广泛的分支机构和揽货网点,在非沿线城市设立无水港,并将无船承运人的业务范围拓展到长江沿线各城市。(3)基于长江沿线各港口集装箱专用码头还比较缺乏的实际,宁波港口部门以及有实力的货代企业可以考虑与长江沿线有关港口合作,投资建设集装箱专用码头,更直接地涉足长江干支线的集装箱运输市场,这种港口间的合作将极大地推动宁波港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开拓。(4)充分利用地处东北亚的有利位置,确保在国际上的有利地位,积极开发航运、港运据点,以建立能有效支持上述设施的后期运输网、物流支持设施、信息通讯设施,使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据点。6.6.2 提升物流企业的规模化程度据初步统计,目前宁波市从事运输、仓储、货代及相关物流服务的企业约有4000多家,其中,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0多家,货运货代约400多家。从企业总量的初步判断可知,宁波物流企业数量多,但物流规模偏小,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因此,宁波应进一步提高物流发展引导资金的总预算,使之与宁波重点发展产业的地位相匹配,进一步扩大受益企业的覆盖面,真正做强市场的主体部分;同时,应进一步拓宽物流发展引导资金的补助范围,对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方式扩大物流网络、提升企业规模的行为应加强鼓励与支持的力度,由此提升宁波物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6.6.3 加强宁波物流功能的提升宁波一方面应加快整合,特别是要明确功能定位,重点推进“一主六副”七大物流园区,进而强化宁波整体的物流功能定位;另一方面应借鉴其他城市在扶持物流园区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快解决物流园区发展的实际困难;同时,在完善基础设施供给方面应积极推进各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建设及运营,促进物流网功能提升。6.7 发展宁波会展业6.7.1 引进、培养专业会展人才会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门学科,而且会展业日趋信息化、生态化、综合化、专业化、技术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宁波乃至长三角会展业专业人才匾乏。而香港拥有成熟的会展业培训和教育体系,宁波专业协会应加强与香港展览协会之间的学习交流,联手推进两地会展业多渠道、多形式的互动与协调。促进人员的交流培训和资源共享,建立宁波周边地区的会展业创新网络。宁波目前已有的一些培训往往缺乏系统性,缺乏国外先进的会展经营策略,实践操作性不理想。香港会展业发展比较早,举办过不同产品、规模的各式展会,集聚了不少在会展操作方面经验丰富、理念先进的专业人才。引进香港的会展人才,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两地会展人才的交流合作,提高宁波展会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宁波会展人才的培养,教育培训方面的合作也将随之加快速度,可以通过联合办学、联合招生、引进香港会展培训机构在宁波设立教学点,也可以组织珠宁波展览公司的相关人员到香港知名的展览机构学习,或聘请香港的会展专家学者到宁波讲学等。6.7.2 建立区域内部会展业发展的协调机制建立区域内部会展发展协调机制,首当其冲的是宁波政府要积极打破行政壁垒,在东南构建统一的政策平台,实现制度创新,如工商部门联手,帮助民企跨区域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