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券商净资本计算规则的效率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证券公司在各种各样的金融资产上均持有头寸,而这些金融资产 的价格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如果这些金融资产的价格出现对证券公司 不利的变动,就会给证券公司带来市场风险( 又称为头寸风险) 。在这 种情况下,证券公司只能以充足的资本金来吸收因金融资产的价格发 生不利变动所带来的损失,否则证券公司就会破产。而证券公司是金 融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它的破产会给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带来损失, 如与它有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该证券公司的客户、员工等等,甚至 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负面的连锁反应,从而造成严重的负外部性。因 此,各国证券监管机构都非常重视对证券公司风险的监管,而这些监 管措施主要是基于对证券公司的资本充足要求来实现的,即监管机构 针对证券公司所持有资产的风险状况对其制定了最低资本金要求以 减少证券公司破产的风险,从而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顺利运转。 各国监管机构对券商的净资本要求的原理与巴塞尔协议中对银 行的资本充足性规定的原理类似。各国对于证券公司的资本充足性规 定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本规定,二是净资本计算方法的规 定。在计算净资本时,证券监管机构需要对证券公司持有的各类金融 资产按照其流动性和风险的不同而按照一定i i i i 计价,目的是要对这 些资产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变现损失) 拨付一定的准 备。 从国际经验和发展趋势看,证券行业的监管必须逐步构建以净资 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体系。中国证监会2 0 0 0 年9 月2 3 日颁布的计 算规则及2 0 0 1 年1 2 月2 8 日颁布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可以看 作我国证券公司实施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体系的正式开始。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对券商实行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的 必要性,我国券商的现状以及造成此种现状的制度性因素,同时还对 新的净资本计算规则的内容和影响作丫简要的分析。据w i n d 资讯统 计,0 5 年已公布年报的4 8 家券商总计亏损1 8 9 2 亿元,总资产缩 水1 0 7 亿元,其中2 6 家亏损券商总亏损额为3 1 3 2 亿元,亏损额 居前的5 家券商总计亏损2 l _ 3 4 亿元,占比6 8 。我国高危券商的 问题普遍表现为挪用客户资金、违规融资、超规模违规资产管理、超 规模自营投资、违规操作股票等违规经营行为。分析各种行为的逻辑 关系,首先是对自营投资业务过度追求,然后为了维系投资业务的规 模进而挪用客户资金、违规融资、开展不规范的资产管理业务,从而 又产生资金链的问题。因此,经营行为不当,对高风险投资业务过度 追求是导致证券公司经营失败的直接原因。按照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受制于既定的制度安排,其行为模式是在适应或者 应对制度安排以及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形成的。首先,交易制度和发行 制度的缺陷使得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和承销业务的价值创造空间受限, 证券公司对这两项业务难以拓展。其次,监管不当是导致问题产生的 又一原因,一方面对证券公司正常业务和融资渠道监管过度;另一方 面对投资业务监管投鼠忌器。在扩张业务的迫切冲动下,证券公司将 赢利的来源放到了自营投资业务上,由于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又产生 挪用客户资金和违规资产管理等行为。再次,证券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其偏好高风险投资业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证券 公司普遍脱胎于旧的国有经济主体,存在严重的治理缺陷,委托代理 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而投资业务又是输送内部人利益的较好途 径。2 0 0 6 年1 月9 目,中国证监会出台了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规 则和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对净资本计算标准和以 净资本为核一l i , 的业务风险监管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 第二部分对各国对券商的净资本计算规则以及净资本充足性要 求的监管体系做了比较研究。目前各国净资本计算规则以以美国证券 与交易委员会( s e c ) 的综合法(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p p r o a c h ) ,由巴寨尔 委员会提出的,在欧盟的资本充足性指引( c a p i t a j a d e q l i a c v d i r e c t i r e ) 中指定的积木法( b u i i d i n g b l o c ka p p r o a c h ) ,以及构成 英凼证券和 i j 货监管会( t h es e c u r i t je sa n df u t u r e sa l l t h o r i tv ) 部分净资本f f | l 定舰则的简单! _ l 合法( s i m p t i l i e dp o r t f o l i oa p p r o a c 1 ) 最具代表阡。从基小原训来彳亍汁提比例的硼定规| j ! l j ,风险打i 减比例膨 该与资产的风险大小成正比,亦即与投资组合的波动率成正比,否则 应视为无效率。表现在,如果扣减比例相对于资产的风险过高,则造 成投入证券业的资本回报降低,这会造成证券业竞争不充分,造成较 高的社会成本;如果扣减比例过低,则不能完全覆盖资产所面临风险, 将造成证券公司的破产风险大于整个经济体可接受的水平,从而造成 严重的负外部性。从这一角度看,英国所采用的简单组合法在原理上 处于优势地位。国内的券商净资本计算规则主要参考了美国的方案, 在计算的基本方法上采用了综合法,对于上证1 8 0 、深圳1 0 0 以及沪 深3 0 0 指数成份股采用了统一的5 的扣减比例,同时针对流动性较 差的非指数成份股和“庄股”做出加大扣减比例的修正。证监会规定 采用综合法计算券商净资本,有计算便捷的优势,但综合法相对于简 单组合法,有计算规则过于“僵硬”的弊病,不能针对投资组合的分 散程度做出调整。且5 的扣减比例有不充足的嫌疑,可能低估了券 商的自营股票投资所面临的风险。随着国内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业 务的开展,我国券商的投资组合有复杂化的趋势,综合法的无效率将 表现得更加明显。 第三部分针对我们对国内券商净资本计算规则的质疑进行了深 入的讨论。文章首先对上证1 8 0 指数进行充足性检验,并变动检验时 间的长度作压力测试,检验的时问区间从9 6 年7 月1 日至8 月3 1 日, 可以获得超过2 ,0 0 0 个样本数据。而后选择了7 只典型的庄股,计 算其在庄家资金链断裂期的最大跌幅,对3 0 的扣减比例的充足性做 了简要说明。通过对上证1 8 0 指数的研究,我们发现在9 5 的置信度 下,当考察期限超过5 个交易日( 一周) ,5 的扣减比率出现不充分的 情况。事实上,对于一个规模以上的投资组合,5 个交易日出清的假 设显得比较勉强,我们尝试将考察时问区间延长到1 0 个交易日( 两 周) ,此时的置信度仅0 8 8 1 9 ,远远低于可以接受的水平。我们可以 判定,对于上证1 8 0 指数,5 的扣减比例是不充分的。同时我们对“庄 股”3 0 的扣减比例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第四部分用最小二乘法对简单组合法f 各证券组合的p r r 和各 证券纰合模拟 i _ i f 收益率的标准方羞作回归,以最小二乘法检验简单 f 【 合法下的p r r 与各证券组合的实际风险是否存在正比例关系,从而检 验该方法在中国市场的有效性。我们通过对大量证券投资组合的实际 风险( 收益率标准差) 和简单组合法下得到的p r r 做线性回归,所得 到的正相关的关系以及系数显著不为零的结论也证实了我们的观点。 而显然,在综合法下p r r 恒等于5 ,此时风险计提比例与证券组合 的实际风险完全不相关,扣减比例与实际风险的相关系数为0 ,显然 简单组合法比综合法在效率上有很大的优势。 第五部分对补充券商净资本的途径做出分析,并对完善净资本监 管提出建议。从目前来看,依靠证券行业自身积累补充资本金并不现 实,对整个行业实行并购重组是目前化解行业风险、重振股票市场的 唯一选择。在外资、政府和证券公司股东的多重推动下,证券业已掀 起新一轮并购重组热潮,在此过程中,证券行业的净资本获得极大补 充,亦使行业风险有所释放。目前,行业并购重组有4 条途径:一 是央行再贷款;二是汇金和建银主导的注资+ 重组模式;三是外资“花 钱买牌照”模式;四是以中信为代表的业内并购模式;另外,引入民 营资本重组高危券商也正在酝酿之中。我围以净资本对券商实施监管 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从核算指标、测算方式、监管体系等各个方 面与成熟市场相比都有一定的差异和不足,因而实施这套体系还有诸 多待改进之处,本文针对券商净资本训算给出以简单组合法为基础的 补充公式。 本篇论文按照从抽象的理论到具体的实践,从国内现状、国外制 度比较到具体的市场数据检验,最后给出政策建议层层深入的方式展 丌阐述论证。在结构安排上:第三、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一、 二部分为第三、四部分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五部分则是前面四部分的 必然演绎利结论,同时也使得论文在内容和逻辑上显得更为完整。 关键词:资本金历史模拟压力测试y a r 模型 a b s t r a c t r e g u l a t o r ya u t h o r i t i e ss e tc a p i t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st oc o v e rt h ep o s i t i o n r i s ko fs e c u r i t i e sf i r m s t h i sa r t i c l ea t t e m p t st o t e s tt h ea d e q u a c yo f c u r r e n tc a l c u l a t i o nm l e so fc a p i t a lf o rs e c u r i t i e sf i r m si nc h i n a ,a n dt o c o m p a r et h ee f f i c i e n c y o f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p p r o a c h a n ds i m p l i f i e d p o r t f o l i oa p p r o a c hi ns e c u r i t i e sm a r k e t so fc h i n ao nt h eb a s i so fv a r m o d e l ,a n dt h e nt of i n do u tt h em o s to p t i m a lm e t h o dt oc a l c u l a t et h e c a p i t a lf o rs e c u r i t i e sf i r m si nc h i n a t h et h e s i sb e g i n sw i t ht h e o r e t i ca n a l y s i sf o l l o w e db ye m p i r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e s ,a c c o m p a n i e db y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o fd o m e s t i cs i t u a t i o n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o v e r s e a s a f t e raf u l l yc a s es t u d y ,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a r e 百v e nt os o l v et h ep r o b l e m s a si nt h es t r u c t u r e ,c h a p t e rt h r e ea n df o u rf o r mt h ep r i n c i p a lp a r to f t h et h e s i s ,w i t ht h ep r e v i o u st w oc h a p t e r sa s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a n dc h a p t e r f i v ea sac o n c l u s i o nw h i c hm a k e st h et h e s i sah o l i s t i cu n i t y k e yw o r d s :c a p i t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s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p p r o a c h , s i m p l i f i e dp o r t f o l i oa p p r o a c h ,v a i lm o d e l 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 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学位论文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薛山 2 0 0 6 年4 月2 0 日 刖舌 证券公司面i 临由于所持有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各国 证券监管机构建立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体系,而净资本的计 算规则是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内采用了综合法计算净资 本扣减比例,但是简单组合法在理论上更具有其合理性。本文通过对 封闭式基金样本数据的实际检验,通过历史模拟、压力测试以及线性 回归,得出简单组合法在国内证券市场上效率优于综合法的结论,对 国内证券监管实践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对券商的风险监管与净资本约束 1 1 券商净资本约束的必要性 。证券公司在各种各样的金融资产上均持有头寸,而这些金融资 产的价格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如果这些金融资产的价格出现对证券公 司不利的变动,就会给证券公司带来市场风险( 又称为头寸风险) 。在 这种情况下,证券公司只能以充足的资本金来吸收因金融资产的价格 发生不利变动所带来的损失,否则证券公司就会破产。而证券公司是 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它的破产会给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带来损 失,如与它有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该证券公司的客户、员工等等, 甚至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负面的连锁反应,从而造成严重的负外部 性。因此,各国证券监管机构都非常重视对证券公司风险的监管,而 这些监管措施主要是基于对证券公司的资本充足要求来实现的,即监 管机构针对证券公司所持有资产的风险状况对其制定了最低资本金 要求以减少证券公司破产的风险,从而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顺利运 转。 对券商的资本充足要求主要是针对券商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 险。根据i o s c o 对券商面临的各种风险的定义,市场风险是指因为 市场的波动导致投资的收益与原先的预期相比出现偏差所造成的风 险,包括因为市场力量所导致的价格的不利变动,如股票、债券、外 汇、商品的价格以及借入证券的成本发生不利变动、股息风险以及关 联风险等等。而流动性风险指现金短缺造成债务偿付要求不能得到满 足或者某种金融资产头寸不能迅速地以合理价格变现所带来的风险。 防范 亍场风险是资本充足要求产生的基本原冈,而流动性风险的存在 提高了对于券商的资本充足要求,比如按照我国的净资本计算规则, 对于流动性较好的l 证1 8 0 、深圳1 0 0 以及沪深3 0 0 成份股,扣减比 例规定为5 ,低丁普通) s s 4 ;:- i j1 0 ,相应的对净资本的要求也较低。 ;0 r 】i + 1r p f 。:i l f ,m n ts :n 。l p - 、:,p li 【】jj s f 1 ir 、dld s n r 1 “f l 】h ! q n : s h ,i i 】i l n ” m 1 4 fi m1 9 巧 各国监管机构对券商的净资本要求的原理与巴塞尔协议中对银 行的资本充足性规定的原理类似。各国对于证券公司的资本充足性规 定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本规定,二是净资本计算方法的规 定。在计算净资本时,证券监管机构需要对证券公司持有的各类金融 资产按照其流动性和风险的不同而按照一定比例计价,目的是要对这 些资产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变现损失) 拨付一定的准 备。 从国际经验和发展趋势看,证券行业的监管必须逐步构建以净资 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体系。中国证监会2 0 0 0 年9 月2 3 日颁布的计 算规则及2 0 0 1 年1 2 月2 8 日颁布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可以看 作我国证券公司实施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体系的正式开始。 1 2i o s c o 关于券商风险管理和监管的一般原则 国际证监会组织对于券商的风险管理和监管体系设立了包含1 2 个要素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被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者及券商 作为参照,来衡量自身风险管理与监管体系的恰当性。这些要素可以 被分为5 大类,现分述如下: 监管环境: ( 1 ) 券商须确保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以及风险管理之体系;监管 者须确保被监管的券商已经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以及风险管理体系; 监管体系并不需要制定具体详细的控制措施,而只是提供基本原则的 指导。 ( 2 ) 券商和监管者需要确保上述的风险控制体系由券商的最高 管理层设定并监控;监控风险控制体系的责任被明确划定;并且券商 的高层在公司的各个层级都宣扬风险控制的意识。 监管的性质及范围: ( 3 ) 券商及监管者的风险控制准则需要覆盖不仅内部会计控制 体系,而且还有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体系。 ( 4 ) 券商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需包括财务报表的要求和交易记 录的保存,以及内部会计职责的分离,以保护券商和客户的财产不受 损害。 、 ( 5 ) 风险控制及管理体系需控制包括整个公司和单个交易席位 的交易限制、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 风险。 执行: ( 6 ) 券商的风险控制原则需包括针对最高管理层的一般准则, 并且在信息流向更小的单位以及单个交易席位的过程中逐步细化。 ( 7 ) 券商需要有成文的风险控制文件,监管者也须确保券商风 险控制文件的存在。, 修正: ( 8 ) 券商和监管者需要确保这些风险控制措施一旦设立,须有 效而持续的得到执行。 ( 9 ) 券商和监管者须确保这些风险控制措施一旦设立,则始终 处于跟踪的状态之下。修正的措施包括独立于交易席位和公司营收的 内部审计,以及来源于外部独立会计师的审计。对于监管者而言,额 外的修正措施在于对券商进行定时或不定时的检查。券商须确保审计 师和监管者的建议得到恰当执行。 ( 1 0 ) 券商和监管者须使风险控制措施在设立之后,能够跟随新 的金融产品以及新技术的发展变化。 报告: ( 1 1 ) 券商和监管者须建立机制,使得一旦风险控制措施出现明 显的不适_ e j 或失败时,该信息能迅速反馈到高级管理层和监管者。 ( 1 2 ) 券商须随时准备好向监管者提供风险控制的相关信息。各 国的监管者须拥有共享风险控制信息的机制。 可以看出,国际证券会组织对于证券公司资本充足性的规定主要 限于观念性、指导性的层丽+ 在实践中各国家和地区都根据自身的实 际情况,从维持允足的自有资本或净资本以保护投资旨和侦仪人利益 的角度分别制定了更细致的制度。 1 3 霎痰券亵戆经营溪状及溺嚣搽掇 l 。3 。i 溺鬼券窝静经营瑷状 我国银行闽凰业拆借市场有6 7 家证券公司,赊上市公司中售 证券、宏漂涯券,跌及歪在遴罨亍重缝、被抵警或已关游瓣1 7 家券瓷 辨,其余4 8 家均己羧露了采缀审计黝2 0 0 5 年授。撂獭聪瓷讯统 诗,去年这碡8 家券鬻中毒2 2 家实壤疆程,2 6 家强蕊亏援,慧诗亏 损1 8 9 2 亿元,总资产缩水1 0 7 亿元。貔其典体经嫠状况看,2 0 0 5 年, 券囊缀落曼续麓摄分诧疆囊,零g 溺嶷少数大势褒集中。凌诗基示,2 2 家盈葶u 券窝实现利澜总额1 2 4 亿元,灏净利澜j 名前5 位的券窝就 实褒铡润9 。3 2 亿元,占览? 5 。与鼗露时,2 6 家亏壤券蠢总亏援籁 为3 1 3 2 亿元,亏损颧居前的5 家羚商总计亏损2 1 ,3 4 亿元,占比 6 8 。去年,券囊经鳃渡务收入总蒙受行薅彩嗡出瑷较大下漕,4 8 塞 券商手续费收入从2 0 0 4 年的8 4 9 2 亿元下降捌6 7 0 5 亿元,下降幅 度2 1 ;懿荣翔除孛金公司嚣豢,刚证券承镑收入憋额胰2 0 0 4 每戆 1 1 6 7 亿元下降到6 9 1 亿元,下降4 1 。 衮1 、莺淹券褰2 0 0 5 年经蛰状援 。参毋 p 锻万硐涎磐 强净资本为控。戢圪磐崩h 蹬镛删, 被揍臌罄地努呼之敞m 5 1 3 2 国内券商的现存问题 。近年来,我国证券公司出现了普遍的经营困难,更有个别证券 公司因经营失败被重组、关闭、撤消。从目前暴露出来的案例来看, 问题普遍表现为挪用客户资金、违规融资、超规模违规资产管理、超 规模自营投资、违规操作股票等违规经营行为。分析各种行为的逻辑 关系,首先是对自营投资业务过度追求,然后为了维系投资业务的规 模进而挪用客户资金、违规融资、开展不规范的资产管理业务,从而 又产生资金链的问题。因此,经营行为不当,对高风险投资业务过度 追求是导致证券公司经营失败的直接原因。 经营行为的不当在我国并非问题证券公司的个别现象,而是一个 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问题。普遍看来,我国证券公司经营行为的典型 特征就是对服务型业务创新与拓展不足而对高风险投资业务过度追 求。证券公司普遍偏好高风险的自营投资业务,甚至采取一些违规违 法的行为突破自营规模的限制,在自营操作上主要以集中持股的“坐 庄”模式为主,违规不当行为普遍。 自营收入成为证券公司收入重要来源的同时,往往也是导致巨额 亏损的潜在原因。在缺乏正常融资渠道的情况下,为了维系投资业务 的规模,大量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资金、违规融资、大规模开展不规范 的资产管理业务,又产生资金链的问题,进一步放大了证券公司的经 营风险。 从业务性质和两方豳家的实践来看,资产管理业务的实质是一种 服务型、世务,而我国证券公司斤展的资产管理业务却多以固定回报型 和保底分成型为土:。这种资产管砷业务的实质已不足种金融服务型 业务,资金的委托代理关系变成了变相的融资关系,资产管理投资行 为变成了变相的自营投资。与自营投资相比,资产管理业务还存在偿 还本金利息的流动性风险,其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比自营业务有过之 而无不及。 表2 、国内券商与美国投行的业务模式比较 1 3 3 券商偏好高风险业务的制度根源 我国证券公司为什么不在服务型业务上下功夫,而是对高风险的 投资业务如此偏好呢?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受 制于既定的制度安排,其行为模式是在适应或者应对制度安排以及制 度变迁的过程中形成的。回顾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的变迁与证券公司的 行为演进,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证券公司这种经营行为模式的形 成机理。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制度变迁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 9 8 9 年到1 9 9 2 年,这是证券市场的初创时期。在 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对证券市场基本持一种观望的态度,有关的法律、 法规、监管制度都尚未建直。证券盯场处于一个监管缺位的状态,市 场发展迅速,但运作极不规范。 这一时期的证券公司处于萌芽状态,其业务源起于国债发行和代 理。由于市场初期的卖方垄断和爆发式增长,证券公司通过简单的规 模扩张,提供低水平的通道服务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第二阶段是从1 9 9 2 年到1 9 9 5 年,这是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阶段。 市场混乱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引起管理层注意。相关的法 律、法规逐渐建立,集中统一的证券市场开始形成,监管主体、监管 制度也逐步确立。 这阶段的证券公司数量和规模都在迅速扩张,竞争加剧,利润 空间缩小。由于自身定位不明确,市场容量小,业务空间有限,证券 公司普遍介入实业、房地产和违规融资活动等等。 第三个阶段是1 9 9 6 年到2 0 0 0 年。中央政府将证券市场与国有企 业改革联系起来,开始有意识地推动市场发展,监管错位,政府对市 场干预严重。 这一阶段的证券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由于市场缺乏其他机构投 资者,监管层将活跃市场的责任放在了证券公司身上,对证券公司自 营投资监管不严。证券公司“坐庄”进行投资操作在这时期成为非 常普遍的现象。投资业务的大规模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来维系,证 券公司融资渠道又非常有限。同时,场外又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保 底收益的资产管理业务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张。 第四阶段是从2 0 0 1 年至今。管理层的监管理念开始转变,政府 干预股指的意识淡化,开始提出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等概念,逐 渐强化信息披露、对市场违规行为的打击和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正是在这一阶段,证券公司投资业务的过度膨胀发展到了顶峰, 并由于市场行情的冲击而出现风险的集中爆发。 制度的扭曲导致行为的变异。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过程 和证券公司发展脉络的梳理,深入分析我国证券公司经营行为不当的 深层次原因,不难看小,证券公司的经营行为是在自身治理不完善的 情况下受外在耵场、雌管等制度性因素健进的1 个自然选择。 首先,交易制度和发行制度的缺陷使搿证券公c d 经纪业务和承销 、i k 务的价值创造一间受刖,证券公一j 舯这两项业务难以手f i 展。其次, 监管不当是苷致问题产生的又一原因,一方面对证羚公司正常业务和 融资装遵监镣过度;另一方聪对投资业务煎管投氯惑器。在扩张业务 的迫切冲动下,证券公司将黼利的来源放到了自营投资业务上,由于 缺乏正意的融瓷渠道又产生挪用客户资金和造趣资产管理等雩亍为。露 次,证券公司内部治遐结构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其偏好高风险投资业务 的一个重要原因。我灏证券公司普遍脱胎于| 强的国鸯经济主体,存在 严重的治理缺陷,委托代理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而投资业务又魑 输送癌部入利益的较好途径。 1 4 对券商的风险监簧引入净资本规则 1 4 1 新旧净资本计算规则比较 证釜会予1 9 9 6 年发布的证券经营枧稿股票承镝业务管逢办法 和证券经营机构证游自营业务管理办法中,首次使用了净资本这 一藏念。至2 0 0 0 年9 秀,诞箍会又对蒙有证券公司洚资本计算方法 进行调整,下发了关于调熬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规则的通知,制 定鞭鸯了 毯的浮资本计算援煲孽。f 醒兢黉l 对于鑫营毅票瀣产兹挺减跑饿 采用了统一的1 0 的标准,而并不区分是否为上证1 8 0 、深圳1 0 0 指 鼗袋份骚,色并发育针对券锈豹集中拷段行为麓定受苛藉瀚翔减魄 例。 2 0 0 6 年1 月9 弱,中溪证蕊会密台了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蕊 则和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对净资本计算标准和以 净资本为核心瓣盟务风险整繁体系送行了重毅梅建。麓按定将予2 0 0 6 年1 1 月1 口施行,国内券商将有一个足够的缓冲期以达到上述标准, 弱时毫鞭示蔫潼悫券麓瓣重缀工俸将于今年1 0 胃底完成,1 1 月1 曩 将成为国内券商“新老划断”的重要时间窗口。 券巍风险监管毅舔系豹磺立将畜铡予撼避国内券褒攫撂耋塞特 点和优势形成的专业化精品店模式和规模化经营集嘲模式,麓异化和 缨分化市场策 噻将大大孥低鬟内券商业务屡及纯理象,畜剩予避免书 场出现恶性竞争。 风险监管指标的动态化和预警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及时将金融风 险遏制在萌芽状态,使市场受到冲击最小化,并能加强券商的规范运 作和高管问责制。 。这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最大的变化在于: 第一,净资本计算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新规则通过在净资产基 础上增减调整相关项目计算得出净资本,而不同于以往的直接用扣减 资产减去负债得出结果。 第二,新净资本计算规则合并了流动资产和长期投资中的金融产 品投资项目,而将股票投资进行了细分,综合考虑了金融资产自身的 流动性和安全性。 , 第三,根据证券公司业务范围细化了对净资产和净资本的不同要 求,并对不同业务许可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标准,使得监管标准更具有 操作性和针对性,也符合券商业务发展的需要。 这次征求意见稿尚未明确的地方有: ( 1 ) 证券公司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过程中应收客户的券种在计 算净资本过程中如何进行风险调整,是按照应收项目调整还是按照金 融产品投资调整,未有明确规定; ( 2 ) 多项风险监管指标需要内在协调,比如规定经营证券业务 的净资本负债比例不低于8 ,净资产负债不低于2 0 ,同时规定 对所有客户融资和融券业务规模均不得超过净资本的1 0 倍。如果要 同时满足这些指标,券商的资产和业务规模可能难有大的突破,而国 外券商总资产净资产倍数在3 5 倍左右。 表3 、净资本扣减比例新旧对照( 股票投资部分) 扑仃一种股禁的市| _ _ f i l l 2 絮i 内。j l 迎 】忙i l l 例超过5 s t 啦祭 茸 i 玳,j 目【i 。,一以;p j :4 为】l i j 1 化t 衙h p i j 州 1 0 1 4 2 计算规则和管理办法影响浅析 1 4 2 1 以净资产为基础调整计算净资本,标准严格细化 新的净资本计算公式为:净资本= 净资产一金融产品投资的风险 调整一应收项目的风险调整一其他流动资产项目的风险调整一长期 资产的风险调整一或有负债的风险调整- - i + 中国证监会认定或核准 的其他调整项目。 而以前的计算公式为:净资本= 各项资产的折扣值一各项负债项 目值,是直接计算出来而不是在净资产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这样的改变增加了财务数据的信息量,可以比较净资本和净资产 产生差异的来源,有利于公司跟踪引致净资本发生变动的内在因素, 以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来改善公司的净资本状况。 除计算方式上有以上不同外,新规则与以往的净资本计算还存在 以下重大调整: ( 1 ) 新规则中的净资产是在扣除了自营证券、应收款项、长期 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抵押资产等项目资产减值准 备后的数值,而旧规则是对未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应资产项目计算 折扣值,因此按新办法计算的净资本将面临大幅缩水,以前符合条件 的券商可能面临重新吸收资本的不利局面。 ( 2 ) 对于金融产品投资( 包括国债、股票、基金等) ,新规则将 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中的相关项目合并计算,统一进行风险调整。而 日规b i 0 是分开计算,并且长期资产中的金融产品投资折扣明显高于流 动资产对应项k l 。这个变动有利于提高券商的净资本水平,也符合金 融产品投资自身的特点。 ( 3 ) 新规则区分厂股票投资中指标股、一般股票和l 券商重仓股 票等不同的扣减比例,丽小是以往统一扣减1 0 。比如指数股的扣减 比例降低为5 ,而券商控盘股票扣减比例达到3 0 ,这实际上有利 于引导券商自营资金流向大盘绩优蓝筹股,规避流动性差和绩差股, 并鼓励进行组合投资。 ( 4 ) 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在计算净资本的过程中将次级债务按 比例计入净资本。根据前期出台的关于证券公司借入次级债务有关 问题的通知规定,以现金方式借入的次级债务,到期期限在5 、4 、 3 、2 、1 年以上的,原则上分别按1 0 0 、9 0 、7 0 、5 0 、2 0 比 例计入净资本。对于委托理财机构债务转成的次级债务,应首先将受 托资产并入自营资产,在全额扣除已亏损部分并足额提取跌价准备后 的净值基础上,按照上述到期期限,原则上分别按9 0 、7 0 、5 0 、 3 0 、1 5 比例计入净资本。这实际上可以抵消上述增加净资产扣减 数额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总体来看,净资本的计算方式和具体比例更符合实际,也更能反 映券商真实的资本流动性状况。 1 4 2 2 明确各类业务门槛标准,规模决定业务优势 根据新修订证券法的分类,证券公司业务分为七大类,而证 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别,设置了不同的 净资产和净资本门槛要求。从其业务范围划定来看,明显区分了单纯 经纪业务和非经纪业务对资本金的不同要求,这可以看作是未来对定 位于专业经纪公司和投资银行的政策要求,也可以看作是为将来设立 专业类证券子公司作好准备。 表4 、证券公司开展业务的净资产及净资本要求 1 亿 5r 万 ! :! 坚些! :! :! ! ! ! 二塑 2 、3 、以瞳4 5 6 、7 l l “ 1 ,if 劳始纪:2 、l _ = 羿投钮咨ou 4 、证办小硝? ,i 、荐5 :j j 。蟹一 3 州l 务宅 :6 ,- i e 茹;“ 训办投资活,、0n * 1 _ :”务颂,u 删7 、j i 亡- 筘业芹 诞券公溺在开袋经纪业务、啻嫠、监务、承销业务和融资融券业务 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风险控制标准,其中融资融券业务是首次在正式 文箨中密蕊麓字疆,这说翡管理层已经亨丁算在黢权分置改辇结束后将 择机在创新类券商中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时间在2 0 0 6 年1 1 月以后。 表s 、不同业务的风险控制指标 韭务璜嚣鬣险般营要求 证券业务 塞营业务 1 、 、 3 、 4 、 5 、 净资本与净资产的比例不得低于4 0 净费奉与煎璇的眈衡不缚憬于g 净资产与负愤的比例不褂低于2 0 流动资产与淡劫受债鼓毪蒯车搏氍乎1 0 0 对外担保金额与净资产的 b 倒不得超过2 0 l 、鸯嚣黢票魏搂不簿超遘净港奉翁l 落 2 、自营业务舭模小得超过净资本的2 倍 3 ,持毒一种璇禁黪翥整垮瑷艟蘩盛审篷曲托赫葶簿越过5 4 、持宵一种非股暮类证券的市值与该证券总市值的比例不得超过1 0 证券承链与铩荐业势 、单疆承镑业势娥搂乖撙起遗净资事簿8 0 2 、台并承销业务规摸不得超越净资率的3 0 0 : 3 、蛙台饕股票承饿渣务攫搂举褥超过净资本鳇1 5 0 融盗矬强器 埘雌巾窑户诎蛰瞻舒埘礁小褥越过净落奉斡 对j 行何客户 _ 2 | = 资业务埘憾小甜赴过净璇奉的 、对簪个客户鞋嚣、出务艇按0 :# 超过净、燕书舱 列所竹辑户一让释业好规幞小 * 超过净斑小的 堡盟夔萎笾蔓盆生笪鐾坦垂旋堑蒸篓些g ! n 0 ( 1 ) 缀纪业务 婪求净资本不低予客户保证金蛉1 0 和挚个鬻姚部净资本不褥 低于1 千万,丽疆求仅开展缀纪业务的证券公司净资本不低于2 千万, 这弹的风险控制指标实际上并不鼓励专业经纪公司盼成立,眈如设立 专业的经纪子公司就可能存在成本过商而被放弃。由于客户保证金将 推行独立存管巷度,客户的资金风险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就没必要甜 经纪业务提出这么商的净资本要求,尤其是个营业部要1 千万净资 本。这实际上怒在鼓励券商做大做全,断绝了有些脊鬻做耩做专的念 头。 ( 2 ) 囱营业务 自营股票的规檬只有净资本的一倍,国营规模为净资本的两倍。 2 0 0 4 年全彳亍盟净资本只有4 5 0 亿左右,短搿授资4 8 0 亿,在合理范 围之内。从荚图券商情况看,1 9 8 0 2 0 0 3 年自营股票,挣资本比例在1 左右,僵自臀麓模,净资本在1 2 倍左右,面其买卖的晶稀主器是低风 险的固定收益类证券品种。 ( 3 ) 承销监务 从瓶定餐,单项承销规模不超过净资本的8 0 ,合并殷鬃承销不 得熬过净资本懿1 5 0 ,合著承镑觏模不褥超过净燮本静3 0 0 ,麸 释义看,这篷指的怒包销。承锖业务瓷源将囱大券商集中,承销监务 有哥憨形成褰头垄断漤届。 ( 4 ) 融资融券监务 这墨没有溉定溅足侍么条件兹券巍露班开震融浚融券业务,只飙 定了融资融券业务瀚瓤模帮客户集中痰指标,单一客户不熬过净资本 鹊! ,总援摸不超过狰姿本鹃l o 倍。扶美懋情况来饕,融券业务救 模在上升,磷熬资照务袈接在下降,掰者合计大致为净资本麴2 0 倍 左意,我国趣定这群一个比铡也基本合理。但由于我围同时规定净资 本受债泷铡不超过8 ,所以实际经营中将避以达到艘定上限,氇就 是淡存在逻辑小致剥题。 从这些对券蕊进行风除控制麴撩标亲暴,提毫资奉金摄樱将楚燧 内券巍争取擞火做拨的必经之路,鹳:理层意在通过此举鼓励券掏净资 本规模能有一个大的提升! 鉴于以上,我国券商增加净资本已经迫在 眉睫,即使说中小券商未来被收购整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加深,优质 大型券商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大大增加。 第二章各国净资本计算规则比较 尽管目前在计算券商净资本时,确定股票资产扣减比例的方法 很多,但是以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 s e 0 的综合法(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a p p r o a c h ) ,由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在欧盟的资本充足。 蝴 ( c a p i t a l a d e q u a c yd i r e c t i v e l 中指定的积木法( b u i l d i n g b l o c ka p p r o a c h ) ,以及构 成英国证券和期货监管会( t h es e c u r i t i e sa n df u t u r e sa u t h o r i t y ) 部分净 资本确定规则的简单组合法( s i m p l i f i e dp o r t f o l i oa p p r o a c h ) 最具代表 性。 , 在对证券公司资本充足性的规定中,净资本的计算是非常关键的 一环,而计算净资本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证券公司所持有的主要资产 各类证券头寸的风险进行资本计提。从基本原理来看计提比例的 确定规则,风险扣减比例应该与资产的风险大小成正比,亦即与投资 组合的波动率成正比,否则应视为无效率。表现在,如果扣减比例相 对于资产的风险过高,则造成投入证券业的资本回报降低,这会造成 证券业竞争不充分,造成较高的社会成本;如果扣减比例过低,则不 能完全覆盖资产所面临风险,将造成证券公司的破产风险大于整个经 济体可接受的水平,从而造成严重的负外部性。 2 1 s e c 的综合法 美国s e c 要求以综合法来计算净资本,即证券组合风险的头寸 风险计提l k f f j ( p o s i t i o nr i s kr e q u i r e m e n t ,p r r l 相当于多头头、价值比 重的某一特定比例再加上一部分空头头寸价值比重的莱一特定比例。 我们假没多头头寸价值超过了空头头寸的价值,则s e c 要求的头j 于 风险计提为多头头寸价值的1 5 以及宅头头可价值超过多头头、 r 价 参苦c a p i t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sf o r s e c u r i t i e sf i r m s j u l v1 9 9 5 值的1 4 部分的1 5 。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多头价值超过空头价值的资产组合在综合法 下的p r r ,我们假设l 、s 分别为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总价值占组合 毛价值的比重,a 为反映多空头寸风险抵消效果的参数,a 为针对头 寸风险的资本计提参数,以毛价值( g r o s sv a l u e ,多头价值+ 空头价 值) 的百分比来表示,为 p r r = a l + m a x ( s 一卢l ,o ) 】 更一般的,对于任意投资组合,综合法下头寸风险计提比率p r r 为: p r r = a m a x ( l ,s ) + m a x m i n ( l ,s ) 一卢m a x ( l ,s ) ,o 】) 美国证监会规定a 为1 5 ,而日本、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等 国家对a 的规定分别为1 0 、1 5 、2 0 和2 0 ,对于流动性不佳的 股票,荷兰规定的a 为3 0 ,而香港的规定是不少于4 0 。同时,s e c 规定口为2 5 ,作为对多头、空头的风险互相抵扣的因素,而很多国 家并没有规定这一抵扣因素,即卢= o 。 显然,综合法并没有考虑分散化投资组合对风险的削减因素,同 时对于一个多空头相对平衡的投资组合,也仅仅对多空头寸风险的相 互抵消做了部分考虑( 当卢 o 时) 或不做考虑( 当卢= o 时) 。从理 论上讲,综合法仅仅适用于只有多头头寸的情形,且投资组合中的股 票数量很少,从而无须对分散化投资加以考虑,例如美国的做市商 ( m a r k e tm a k e r ) 会持有大量具有平均风险水平的单一蓝筹股。 2 2 欧盟的积木法 积木法将头寸风险计提比例p r r 部分建立在风险资产的毛价值 上,部分建立在风险资产的净价值( n e tv a l u e ) 上,即 p r r = x + y 芝 其中,x 表示p r r 对风险资产毛价值的比例系数,y 表示对净价值 的比例系数,p 为风险资产i 占整个风险资产组合毛价值的比例( ! 刍 证券i 为空头时,p ,为负值) ,因此了p 表示风险资产组合的净价值 对毛价值的比例。 上式中的x 、y ,目前欧盟的通行标准为2 和8 ,这意味着积 木法更多地考虑了多空头寸的风险抵消因素,即该方法承认,多空头 相互抵消的平衡的风险资产组合的风险要小于其它前提都致的纯 粹多头或者空头的风险资产组合,这一点较综合法更为先进。然而, 积木法的缺点在于没有考虑分散的投资组合对于风险的抵减作用。从 资产组合理论的角度看来,只有对于完全分散化的投资组合,且x :o 的情况下,积木法在理论上才成立。而在现实中,一个不变的常数x 显然不能反映分散程度不同的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 对于积木法的最长的实践经验来自英国,其在1 9 8 8 年前的数十 年中均采用该方法,并指定x = 7 5 、y = 2 5 ,在英国放弃该方法之 后,欧盟的“4 + 8 ”或“2 + 8 ”积木法体系成为目前国际通行法则竞争中的 领先者,尽管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存在缺陷。 事实上,对于纯多头的风险资产组合而言,综合法下p r r = al , 而在积木法下p r r = x + y ,令f i = x + y ,则综合法和积木法完全一致。 2 3 英国的简单组合法 马可维茨在他的资产组合理论中指出,证券组合的风险,即证券 组合收益率的方差6 2 ,可以用下式表示: 0 - 2 = 2 w , w 其中,m ,w 1 分别为资产i 和资产i 在证券组合中所占的比例, 0 - ,是资产i 和资产i 收益率的协方差。 由于马可维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自然的力量生态的启示环境类议论文10篇范文
-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哈姆雷特教学教案
- 语文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与写作指导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 英语课文情境导入教案
-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性质与应用解析
- 生态旅游项目绿色环保承诺书7篇
- 酒店智能前台系统建设协议
- 与时间为伴时间管理话题作文10篇
- 一次难忘的比赛事件话题类作文4篇
- 市场调研委托服务合同协议
- 磷化铝管理办法
- 手术室专科护士职业考试试卷与答案
- 门窗工程管理办法
- 2025年海底捞企业面试题及答案
- 小学体育家长会课件
- 教育的人口功能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 依法治校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化解策略
- 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管理制度
- 2025年法学专业基础课程试题及答案
- 腰椎管狭窄症病例讨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