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18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盐城市2018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盐城市2018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盐城市2018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盐城市2018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盐城市2018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 文 试 卷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付梓 (z) 悫直(qio) 巷道(hng) 纨绔(k)B守拙(zhu) 忖度(cn ) 龟裂(jn ) 恫吓(dng)C龃龉(j) 神祇(q) 对峙(zh) 攻讦( ji)D攥握(zhun) 炽热(ch) 嫉恨(j) 蕴藉(ji)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按步就班 不可思议 姹紫嫣红 黯然失色B. 雷霆万钧 出类拔萃 融汇贯通 相形见绌C. 四季常青 心无旁鹜 理屈辞穷 鬼鬼祟祟D. 病入膏肓 察言观色 迷离惝恍 疾言厉色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A. 礼尚往来 (崇尚) 沸反盈天(充满) 功败垂成(已经) B. 明日黄花 (菊花) 不欺暗室(昧心) 天真无邪 (不正当)C. 长治久安 (太平) 沉沦之渐(沾染) 厥功甚伟 (其、他的)D. 举一反三(类推) 不即不离(接近) 尤不可觏 (遇见)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 是诗人, 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 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外国的诗人, 何尝不然?A. 特别 而 那么 而 也B. 尤其 就 那么 但 也C. 特别 而 所以 而 又D. 尤其 都 所以 但 又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B.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进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达成高度的共识,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以造福子孙后代。C.作为名人,频繁亮相在聚光灯下的生活让素来沉浸在自己文字中的莫言颇为痛苦,不堪其忧,想重回到书桌写好作品。D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第二季”活动。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B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C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次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7.对下列各句,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意见,他的风度,他的文章,却可以活在人类记忆中几千年。 (议论)B.柳树的每个叶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描写)C.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叙述)D.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抒情)8.对下列各句运用修辞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通感)B.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对偶)C.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借代)D. 茶客甲(正与乙下象棋)将!你完啦! (双关)9.下列各项中,作品、出处、文体、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景泰蓝的制作 小记十篇 说明文 叶圣陶B. 过去的年 什么气味最美好 散文 汪曾祺C. 记念刘和珍君 南腔北调集 杂文 鲁迅D冰河英雄 新闻记者 新闻特写 克莱尔 萨夫安10.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贵在一个“新”字一文先以“历史上许多有贡献的人物”为例,阐述创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最后得出了“要创新,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这一结论。B.过去的年从美食的诱惑,神秘的气氛,纯洁的童心三方面写过去的年,这是作者家乡过去年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最大特点。C.雷雨通过对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揭露,深刻反映了正在酝酿一场大变革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D.拿来主义一文先立后破,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说理,深入浅出。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一)蝉初次被发现是在夏至。在阳光曝晒、人来人往的小路上,出现了一些手指头粗的圆孔,与地面相平。蝉的幼虫就通过这些圆孔从地下爬出,来到地面,蜕变成完全的蝉。它们喜欢特别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因为幼虫有着锐利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当我考察它们刚离开不久的地穴时,泥土很硬,我可是用小镐来挖掘的。最使人注意的,就是这个约两厘米半口径的圆孔,四周一点被清理出的杂物都没有,也没有泥土堆积在外面。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在它的洞外总有一座土堆。蝉则不同,这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是从地面钻到地下,它的工作是从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但蝉幼虫是从地下钻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打开洞口,因为当初并没有门,所以它不会在门口堆积泥土的。蝉的隧道大都深达四十厘米左右,圆柱形,根据土质而略有弯曲,但总近于垂直,上下畅通无阻,底端却是完全封闭的,形成了略为宽敞的地穴。在建隧道时,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崩塌下来呢?谁都知道蝉是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的,而这样就会将泥土弄塌,把自己屋子塞住。但我十分惊奇的发现,四壁都被用一层泥浆粉刷过了。其实,蝉的方法简直就像矿工或是铁路工程师一样:矿工用支柱支撑巷道,铁路工程师用砖石加固隧道,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它在隧道的墙上涂上泥浆。在幼虫臃肿的身体里储存有一种黏液,当它掘土的时候,将黏液喷涂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了。它再用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便把泥浆挤进干土的缝隙里,这样就建成了以泥浆涂墁的、不易崩塌的墙壁。因此,当它在隧道顶端出口处被发现时,身上常会粘有或多或少的泥浆。蝉的地穴常常建造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旁,它可以很方便地从这些根须吸取汁液,黏液就得到了更新与补充。能够很容易地在隧道内爬上爬下,对于蝉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当它爬出隧道来到阳光下的时候,它必须知道外面的气侯如何。所以它要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做成一圈坚固的墙壁,适宜于于上下爬行。在隧道的顶端,它留着手指厚的一层土,用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侯,直到最后的一刹那。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以便测知气侯的状况。假使它估计到外面有雨或风暴当纤弱的幼虫脱皮的时候,这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隧道底下。但是如果气侯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选自法布尔蝉)11下面对画线句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蝉的隧道大多是上下垂直的,但偶尔会有弯曲。B说明蝉的隧道都不是很深,呈现为畅通无阻的圆柱形。C蝉的隧道底端是完全封闭的,而且底端一般比入口和通道处都宽。D“大都”“略有”“完全”“略为”等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2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蝉的隧道大都深达四十厘米左右。(列数字)B蝉的方法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一样:矿工用支柱支撑巷道,铁路工程师用砖石加固隧道。(摹状貌)C金蜣是从地面钻到地下,它的工作是从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但蝉幼虫是从地下钻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打开洞口。(作比较)D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在它的洞外总有一座土堆。(举例子)13关于蝉的地穴,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蝉的地穴深度有四十厘米左右,口径只有两厘米半,洞不深又不大,因此没有泥土堆积。B作者在考察蝉的地穴时,洞口已经经过了清理,所以没有能发现泥土。C因为蝉的幼虫是从地下钻出来的,最后才打开洞口,所以洞口没有泥土堆积。D蝉的地穴通常建造在富有汁液的植物的根茎旁,因为这些植物富有营养,便于蝉的生长发育。14关于选文,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本选文选自蝉的第一部分,这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幼虫”。B选文在介绍蝉的地穴的时候按照由内至外的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C蝉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是按照从卵到成虫的事物变化发展顺序来进行说明的。D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准确形象。(二)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的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 古代人说的话是无法听见的了,幸而留传下来一些古代的文字。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如实记录,但是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其中有些是离语言不太远的,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对古代语言的演变获得一定的认识。为了具体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最好拿一段古代作品来看看。下面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战国策里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篇的头上一段: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把这一段用现代话来说一遍,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别。不能光看字形。光看字形,现代不用的字只有四个:昳、曰、孰、吾。可是联系字的意义和用法来看,真正古今一致的,除人名、地名外,也只有12个字:八、我、能、城、国、不、客、从、来、坐、谈、问。大多数的字,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大致说来,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意义没有改变,但是现在不能单用,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成分。有的构词的能力还比较强,如:形、貌、衣、镜、北、何、自、信、日、外;有的只在极少数词语里出现,如:丽 (美丽、壮丽)、朝(朝霞、朝气、朝发夕至)、窥(窥探、窥测)、妻(夫妻、妻子)、甚(欺人太甚)。 第二种情形是意义没有改变,可是使用受很大限制。例如:作为连词的“而”“与”,只见于一定的文体;表示从属关系的“之”只用于“百分之几”“原因之一”等等;起指代作用的“者”只用于“作者”“读者”等等;“美”现在不大用于人,尤其不用于男人 (“美男子”口语不说,也不能拆开);“有余”现在能懂,但不大用,“八尺有余”现在说“八尺多”。 第三种情形是这里所用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尽管别的意义还用。例如:修(长)、服(穿、戴)、谓(对说)、其(他的;“其余”“其中”“其一”里的“其”是“那”的意思)、公(尊称)、及(比得上)、君(尊称)、也(助词;现代的“啊”只部分地与“也”相当)、旦(“旦日”,“明日”,这里作“次日”讲)、之(他)、若(比得上)。还有一个“尺”字,似乎应该属于古今通用的一类,可是这里说邹忌身长八尺有余,显然比现在的尺小,严格说,“尺”的意义也已经改变了(汉朝的一尺大约合现在七寸半,这里的尺大概跟汉朝的差不多)。 (选自吕叔湘语言的演变)15.下列对选文第一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句是从语言历史发展的横向演变来说明问题的。B句是事实说明和举例说明并用,将抽象道理具体化。C句从语言地区变化的纵向演变来说明问题的。D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观点“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16.第二自然段中“把这一段用现代话来说一遍,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别”中的“差别”是指A古代文章与现代文章 B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C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 D古代作品和现代作品17.选文中的画线句所指的现象是A字的意义没有改变,但现在不能单用。B字的意义没有改变,但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C字的意义没有改变,现在也不能单用,但构词能力还较强。D字的意义没有改变,现在也不能单用,但构词能力比较弱。18下列关于选文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讲学,朱熹完全听不懂”为例综合证明古今汉语差别大。B举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证明语言的演变具有时代的特征。C选文用了分类分析的方法概括了古今语汇意义和用法演变的三种情况。D选文先通过对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行实例分析,再说明研究的方法。19.下列关于本文的语言表达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用典型的事例说明语言的演变。B语言通俗平实,深入浅出。C多用术语,学术性强。 D语言准确而又概括性强。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20. 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则群聚而笑之 B. 拔剑切而啗之 C. 吾尝终日而思矣 D.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21. 下列各句,没有使用通假字的是 A. 秋豪不敢有所近 B. 句读之不知 C. 外连衡而斗诸侯 D. 使人遗赵王书22. 下列各句,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其意气之盛 B. 技经肯綮之未尝 C.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 因之以饥谨23. 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的是 A. 异乎三子者之撰 B. 此亡秦之续耳 C.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2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是 A.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B.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 以致天下之士 D. 小学而大遗25.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伶官传序一文讽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力戒骄奢、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B. 柳永的雨霖铃虚实相生,采用了点染、铺叙的手法,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词人的离愁别绪。 C.过秦论一文以史实为依据,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D.师说以孔子从师为范例,从反面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谁可为师的道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8小题,共20分)归园田居五首(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6请默写出诗中所缺的句子。(2分)27本诗的题眼是什么?“尘网”、“樊笼”比喻什么?(2分)28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2分)29揣摩全词的内容和意境,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二)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 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选自鲁迅祝福)30课文以“祝福”为题有什么深刻寓意?(2分)31联系课文,说说文中画线句的含义?(2分)32祥林嫂在祝福声中死去,我“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怎样理解?“我”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33选文的第段是什么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3分)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赤 壁 赋苏 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3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共2小题,每小题1分,共2分)举酒属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5.“客有吹洞箫者”是什么句式?(2分)3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37.结合全文,写出作者情感转变的具体过程。(2分)六、口语交际(8分)近日,媒体报道了多起校园欺凌事件。我校高度重视,不仅开展了严格的自查自纠活动,还召开校园防治欺凌大会。你作为校报的记者,被派去采访负责学生工作的王副校长,请你为这次采访拟写开场白及提纲,不少于三个提问。七、综合实践(8分)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可以说,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有着它的历史文化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为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红星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一次以“亲近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请你给大家介绍两个传统节日,就其中一个节日给大家介绍有关风俗和相关诗词。(3分)当下,一些青年人喜欢过洋节却忽略传统节日,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原因。(3分)八、应用文写作(10分)2018年欣然而至,回首2017年,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