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民族学专业论文)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问题研究——以乾州古城为例.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第 i 页 摘 要 乾州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因汉族与土家族等民族和其他地区的经济移民 不断迁入,这里逐渐成为了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聚居地。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乾州古城积淀了许多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瑰宝, 例如主城加月城格局独有的 “三 门开”,多元建筑文化的集合体文庙,独具审美和艺术价值的民间活动乾州春会, 烽火缭绕的苗族边疆斗争史等等,这些都是极富乾州古城特色的旅游资源。古城 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幸运的是很多历史古迹 和文化资源却因此而保存得比较完好,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2004 年,由吉 首市相关部门派出责任人临时组建了乾州古城办公室,建立了一个由政府开发的 旅游发展项目,乾州古城旅游发展成为本市经济水平提高的新增长点。2005 年, 由大汉集团进行仿古式的开发,按政府意愿进行的民族特优产品一条街的开发。 2010 年,由于前期开发局面的混乱,旅游开发效果不尽人意,吉首市政府将乾州 古城的发展归口于市旅游局统一进行。但是,无论是在任何一种旅游发展模式下, 乾州古城的居民大都被排除在了旅游之外,成为了尴尬的“边缘人”。 根据诸多专家学者研究,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尊重社区居民作为 文化“创造者”和“持有者”的主体性,以及积极地鼓励社区居民主动参与旅游 发展全过程。基于笔者在乾州所进行对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情况的多次调查, 发现参与的居民人数太少,参与层次普遍较低,其文化主体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体 现等现象。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本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前旅游发展模 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下,居民缺乏自主参与和决策社区旅游发展的意识、能 力与权利。笔者认为改善现状的方法是从三个阶段着手来建构社区居民参与旅游 发展的有效模式,即随着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萌发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 段的变化,不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及对文化主体性的定位,强化民族文化认 同和文化自觉;不断推进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使居民在旅游资源勘查、旅游规划 制定、旅游决策、旅游规划执行、监督与评估等旅游发展环节中充分发挥文化主 体性作用,提高居民整体的文化参与水平,传承和延续民族文化传统;不断促进 各种保障居民参与体制的健全,使居民可以自主决策社区旅游的发展方向。运用 模式的运行的效果,最终实现社区与政府、开发商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达 成经济与文化的互动与共赢。 主题词: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模式,乾州古城 abstract 第 ii 页 abstract the qianzhou city was first built in zhende years in ming dyansty. since han and tujia etc. ethnic and economic migrants of other areas continue to move in gradually, here has become the habitation where multi-nation and multi-culture join together. after over one hundred years development, the ancient city has accumulated a lot of excellent historical culture and national treasures, such as the unique pattern of the main city with the moon city which is called “three doors open”; the temple with diverse collections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the spring folk activities of the unique aesthetic and artistic values in qianzhou city; war-filled history of the miao frontier struggle and so on. all of these are tourism resources which have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 qianzhou city. while the speed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 bit slow because of the geographic isolation and the poor facilities of the transportation of it. fortunately, many historical site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re therefore relatively well-preserved, and has become the unique tourism resources. in 2004, the duty officers sent b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in jishou formed a temporary city office, and established a project on tourism development developed by government, making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qianzhou city become the citys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in 2005, the street of the national premium products was been developed in antique-style by the dahan group under the government will. but in 2010, duing to the chaotic situation of the early development, the effect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s dissatisfactory, the government of jishou city became to p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city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the state tourism bureau. however, no matter which kind of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the city residents were mostly out of the tourism and turned to be the embarrassed marginal men.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many experts and scholoar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ourism is to respect the principle roles (subjectivity) of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as cultural “creator” and “owner”, and to encourage positively the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my (the authors)several surveys on the situation of the local qianzhou residents partice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we can find that the number of residents involved is too few, the levels of participation are general too low, and its principle role (cultural abstract 第 iii 页 subjuectivity) hasnt been fully reflected etc. combined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related theory, the reason is mainly because the current patter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s the government-led model, while the residents are lack of the sense, ability and right to participate independently and decide the communitys tourim development. i believe (the author believes ) that the way to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to construct an effective approach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that is to say, as the the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y residents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changed in the germination stage,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perfect stage, we can constantly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e and the position of cultural subjectivity, and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awareness. then constantly promote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participation, so that the residents can develop fully of their abilities on the explor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making of tourism planning, tourism decision, implementation of tourism planning,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and other tourism links, improving the whole level of participation of residents, inheritating and continu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mprove constantly to keep the health of the system on participation of the residents, so that they can decide independently the direction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by using the effect of the models running, we can ultimately achieve the fin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mmunit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developers, and then achieve economic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win-win situation. key words:participation of residents, mod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 the ancient qianzhou city.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首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 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吉首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吉首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 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第一章 绪 论 第 1 页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19 世纪 50 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和可支 配收入外出旅行,旅游慢慢成为人类所关注的新兴事物之一。它的发展可以带来 非常可观的经济收益,能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社会文化效益、经济效益 和环境效益的多赢。因此,旅游业迅速崛起,被称之为“朝阳产业”。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人类学家开始涉及旅游学研究,研究者多为西欧和北美的学者。我国 旅游起步时间较晚,旅游发展体系不健全,旅游不合理的开发导致了民族地区旅 游资源的严重破坏。当前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保护问题往往 是重开发胜过于重保护,重视眼前利益胜过于重长远利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申报胜过于重申报成功后的保护,重经济学方法轻文化人类学方法,重旅游开发 商利益胜过于重当地居民利益。所造成的结果使得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在非 正确指导下变成了伪民族文化或者是“商品化”、“舞台化”的民族文化。如果 在旅游开发的初期考虑不周全,定位不准确,将会影响旅游的长期发展。 社区是旅游发展的依托,社区的发展与旅游的发展息息相关,旅游的发展不 可能完全脱离与社区居民的联系。社区的每一位成员的态度、行为都会对社区的 旅游形象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旅游开发往往忽视了旅游地 居民的意愿和要求,甚至遭到居民的强烈反对,导致旅游规划终成泡影。笔者认 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政府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尊重文化主体性,忽略 了文化主体性的作用,尤其是忽略了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旅游文化资源的发掘 与整合需要居民参与,旅游规划的制定与决策应得到居民的认可,旅游规划的实 施和旅游服务接待管理等工作都需要居民的配合和支持,旅游地的特色和形象需 要通过居民展现才有信服力。只有在游客的心中形成统一化的形象,才能增强旅 游地的魅力,在游客的脑海里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提高游客对旅游地的认知, 为旅游良性的发展做好铺垫,打下基础。 乾州古城目前正处于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的权利全部 集中在政府部门和旅游开发商手中,是自上而下的行为管理模式。主管旅游开发 的人在认知上还没有明确文化资源开发的主体对象,较少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心理 和需求,把社区大部分居民基本上排除在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的范围之外;居民 在心理认同、维护社区文化形象方面又缺乏足够的认识,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均 韦杨波,彭恒礼,马晓静.论民俗文化开发与民俗文化主体的参与j.中州大学学 报,2003,10.33-34 第一章 绪 论 第 2 页 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开发商完全依托于集团化管理模式,和居民的沟通甚少。这 些因素均导致了目前乾州古城开发的现状令人不太满意,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不和 谐的因素,旅游的发展遭遇到一定的难度。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发展的含义意味着经济、文化、政治、立法、人力、知识、资源、环境等 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发展需要的是协调发展,它不但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社 会稳定、民主参与、社会平等、文化参与、能力建设与创新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 文化是属于人类的文化,文化的发展其实就是人的发展。文化也是旅游发展的核 心,发展旅游的关键在于旅游资源的呈现。旅游的发展如果脱离了旅游地文化的 整体运作机制,单纯地将某一种文化要素抽离出来,这种做法无疑会打乱旅游对 象与所处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系,最终将无法把文化中旅游对象的丰富内涵展示出 来,影响旅游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力。如果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到位了,实际 上促进了社区的发展;反而言之,社区良性的发展能有力地推动旅游的发展,推 进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发展要做到既满足当地居民的参与又满足游客的需要是 可能的。学者们充分肯定了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作用,是一把关键性的钥匙。 在国外发达国家中,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运用较为广泛。最初 社区参与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应对旅游的迅猛发展对目的地所造成的诸多方面的状 况 。学者们将旅游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引入研究之中是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其标志是 1985 年墨菲(murphy)在旅游:一种社区的方法一书中提出了以社 区参与的方式达到发展旅游的目标 。西方学者们认为社区方法指的是当地社区最 大限度地参与旅游规划和旅游决策过程,并达到一定的可行性和合意度,最大限 度地参与到实际发展和旅游管理中,并实现社区的社会经济利益最大化 (inskeep,1991)。edward (1991)提出在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的开发方法中始终将当 地社区的广泛参与作为可持续旅游开发的前提。在 1997 年 6 月,世界旅游组织、 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颁发的关于旅游的 21 世纪议程所倡导 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将居民作为关怀对象,并把居民参与当做旅游发展过 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ross e. mitchell 阐述了社区一体化旅游 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 cevat tosun 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社区参与的局限性以及步骤, 潘盛之.旅游民族学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20-21 孙诗靓,马波.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基本问题研究j.旅游科学,2007,2.14-16 murphy,pe.tourism: a communityapproach j.newyor-kand london: methuen, 1985. ross e.mitchell,donald g.reid.community integrationisland tourism in peruj.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2001,28(1).113-139 cevat tosun.limits to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in 第一章 绪 论 第 3 页 donald g.reid 提出了构建社区参与旅游规划的自我评估方法 。 国内对社区与旅游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目前主要集中在旅游对社 区的影响、旅游与居民、旅游与社区的互动关系、社区参与、社区旅游开发实证 研究等方面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旅游发展模式,它的独特之 处就在于旅游发展过程中加入了以社区为中心的理念,并贯穿于实践操作过程中。 社区居民是旅游发展的主体,社区居民的利益处于较高的位置 。刘纬华提出可持 续发展需要一种发展概念和评判依据,这便是社区居民参与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 发展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机制 。万绪才、朱应皋、丁敏 (2002)认为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要进行全方位参与,才能分享旅游带来的各 种利益,才能有助于生态旅游的成功。韦杨波等认为抛开民俗文化主体,游离于 民俗文化真正内涵是当前民俗文化开发中的一个致命伤。因此,正视民俗文化主 体在民俗文化资本化运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在操作层面上实现经济创收与文 化传统有效传承的双赢局面,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文化是需要载体的,旅游区的居民事实上是在无意识中以文化载体的身份参 与了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互动调适。社区居民,不仅仅是社区整体的客观 存在,而且是当地文化的“创造者”和“持有者”,是民族旅游开发的受益者和 民族文化资源的自觉保护者,他们有展示自身文化不可推卸的使命。同时,他们 也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是活着的、动态的、有生命力的,能随着环境变化发展 做出调适行为的旅游资源。这些都说明,社区居民才是旅游开发的主人 。 鉴于文化的整体性特征,为了使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到有效 的保护,使文化资源的价值得到应有的体现,将社区居民参与作为取得旅游开发 和文化保护之间平衡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在规划过程中,如果没有居民的直接 支持和参与,可持续的旅游将不能成功实现。李蕾蕾则认为以社区为基础的旅游 发展方式是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先决条件,社区居民的参与就是要维护民族文化 developing countriesj.tourism management,2000,1(21):613-633 donald g.reid,heather mair,wanda george.commu-nity tourism planning a self-assessment instru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3):623-639 张禹,严力蛟.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j .科技通报,2009,2. 陈家卫.基于社区参与的三亚西岛旅游开发利益与实现路径分析d.广西大学学位论文. 桂林:广西大学,2008. 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0,1. 刘静静.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j .旅游科学,2008,8(4).60-61 韦杨波,彭恒礼,马晓静.论民俗文化开发与民俗文化主体的参与j.中州大学学 报,2003,10. 刘晖.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保护与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j.青海社会科学,2002,l. 第一章 绪 论 第 4 页 的多样性,保护旅游产生的核心动因,保护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 。保继刚、孙九 霞认为社区居民参与是旅游发展的核心力量 。吴必虎提出社区居民参与是民族地 区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主 体 。张建萍通过强调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成功的关键,也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保证。居民的素质、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也是旅游吸引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孙诗靓和马波认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是一种进步,因为它“昭示了旅游发 展中的人本主义回归”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参与过程促成了社会信息的广泛 交换,增进了社区成员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使得社会资本增加,有助于降低旅游 发展的成本,提高旅游发展的效益 。 对社区居民参与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参与态度、参与方式和内容、参与层次 和程度、参与权利与原则、参与的因素影响等诸多方面。 一、参与态度 一些学者通过对居民旅游感知和参与态度,对不同旅游居民的感知和参与态 度,对旅游发展水平与居民感知关系,对居民对特殊旅游产品的感知和参与的态 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得出居民对旅游积极支持的态度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必 要条件 。居民的文化心理的生成与旅游资源特性、旅游所占的比重与地位、旅游 发展时间长短有关 。 二、参与方式与内容 李辉等从旅游决策、管理、监督、保护、利益分配等方面,阐述了社区参与 旅游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旅游事业的发展。诸葛仁、刘岩等提出了通过股份合作制 的方式,激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文化保护,同时有利于实现资源最优化管理及社 区可持续性发展。张琰飞在谈到目前社区居民参与湘西乡村旅游开发有以下几种 形式,即参与入股,参与民俗文化表演,参与旅游服务,参与旅游商品等经营项 目 。黄芳提出居民应通过参与旅游开发决策、利益分配或得到补偿、景区的共同 管理与保护等三方面配合旅游开发工作。郭颖认为居民应参与和可持续旅游发展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对旅游目的地文化认同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2000,4(2). 保继刚,孙九霞.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j.规划师,2003,7. 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0,4. 王瑞红,陶犁.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形成及内涵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7(4).45-46 孙诗靓,马波.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基本问题研究j.旅游科学,2007,2. 蒋艳.试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础及原则j.浙江教育学院院报,2007,1. 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0,1. 黄玉理.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第二外国 语学院,2006. 张琰飞.社区居民参与湘西州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5. 第一章 绪 论 第 5 页 有关的教育培训,参与社区民族文化建设,使自身的消极反应向积极反应转化。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内容主要指参与旅游开发决策、参与旅游开发带来的利 益分配或得到补偿、参与旅游地管理、参与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 。除了参与旅游 发展决策外,还应包括参与旅游经济活动,例如旅游市场调查、旅游产品规划、 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服务等,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生态 环境的保护,以及旅游知识的教育培训 。 三、参与类型与层次 卢松运用聚类分析法探讨了基于旅游影响感知的古村落旅游地居民类型划 分,共分为 5 种类型 。李炳宽认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类型有未参与型、被动参 与型、主动参与型、成熟参与型四个类型 。郑向敏、刘静把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 展分为 3 个层次:初级参与层次、积极参与层次、成熟参与层次。胡志毅、张兆 干根据社区参与的阶段性特征总结出参与方式有个人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 全面参与四个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社区参与应在旅游规划、旅游地环境 保护、旅游地社区文化维护三方面得到加强 。缪芳还探讨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 社区参与可分为以下 4 个阶段:共同参与决策开发阶段、组织参与旅游就业阶段、 自发参与旅游经营活动阶段、全民参与阶段 。王瑞红、陶犁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 展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包括萌起阶段、产生与发展阶段、实践完善阶段 。 四、参与原则 蒋艳提出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原则,即自主、赋权、增加机会、注重 过程、以人为本、性别敏感性动态 。 五、限制因素 主要是 tosmn(2000)较全面地分折了发展中国家实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 干限制,如操作层面、组织结构、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因素。黄芳指出影响社区居 民参与旅游开发的限制因素和障碍主要有:主体间利益不协调、社区居民整体意 罗永常.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3(4).108-111 王瑞红,陶犁.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形成及内涵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7(4).45-46 卢松,张捷等.基于旅游影响感知的古村落旅游地居民类型划分_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 村落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08,4. 李炳宽.试分析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类型和层次j.林业经济问题,2008,4. 胡志毅,张兆干.社区参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2002,4. 缪芳.社区参与对古民居旅游开发及旅游容量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2005,28(3).355-357 王瑞红,陶犁.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形成及内涵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7(4).44-45 蒋艳.试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础及原则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99-100 第一章 绪 论 第 6 页 识不高,参与能力不强以及传统思想的约束 。陈振华指出,利益分配结构是否合 理是决定公众参与旅游经营和保护资源、保护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另外,居民对 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缺乏足够的理解,社区认同意识薄弱,制度保障体系不完善 等也是影响社区旅游的重要因素 。曹立波、刘畅等提出收入、职业、教育、居住 时间、年龄、性别是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六个要素。 六、对策 刘丹青从培育旅游地居民文化心理的方面提出了对初期旅游发展阶段的旅游 地居民应予以主动的引导。通过了解社区居民的类型,建立咨询机制、利益分享 机制、专业技能培训机制,来深化他们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和评价,提高他 们对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态度,强化社区居民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 提高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这是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推进民族旅游开发 和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首要工作。 孙璐则认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主要动力是 “追 求共同利益和情感满足价值认同”、“利益驱动”和“认同驱动”。马泓芸提出 了资源参与模式、产品参与模式和资本参与模式 。刘艳艳等总结了现有的集中社 区参与模式,例如以旅游企业主导的形式构建社区参与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模式; 增加了非政府组织项目,将社区居民被纳入盈利项目的受益体系洛克泰尔湾社区 参与模式;哈玛谷社区参与模式是拒绝外来的投资要求,自主开发的生态旅游; 哈里曼山成立以当地社区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企业,设立各种机构而从中盈利 。但 是,这些模式都是从旅游经营的角度来谈。张禹、严力蛟等以利益主体论为分析 依据,明确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 。这些模式的探讨都是为了在旅游发展过程 中,将社区居民的“不参与”、“不能参与”变成“参与”,将“被动参与”转 变为“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纠正和重塑社区居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和在旅游发展 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邱云美则提出要提高决策层参与意识,建立参与的保障机制、 分配机制,提高居民素质与参与力 。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必将引起旅游地传统文化与其他社会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诱发文化变迁,这些和社区居民都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乾州旅游的发展,不 黄芳.传统民居旅游开发中居民参与问题思考j.旅游学刊,2002,17(5).54-57 陈振华.利益、 认同与制度供给: 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4,6. 刘丹青.论旅游地居民文化心理的生成和培育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6. 马泓芸.社区参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_以玛曲县为例j.学术纵横,2009,1. 刘静静.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j.旅游科学,2008,8(4).60-61 张禹,严力蛟,徐禹等.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_以苍南县五凤乡为例j.科技通 报,2009,2. 邱云美,封建林,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的影响因素与措施j.黑龙江民族丛 刊,2005,6. 第一章 绪 论 第 7 页 论是从保护、弘扬文化传统的角度,还是从服务于经济的角度,都应该重视居民 的文化主体的参与。目前,对乾州古城的理论研究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浅层次的思 考,但主要是政府行为的研究报告。最初的研究始于 2002 年吉首市政府办的政 府工作通报第九期全文印发了王跃、赵海峰、李跃英合写的关于乾州古城区 保护规划的几点思考一文 。文中对保护和开发乾州古城区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 索,提出了编制古城保护规划的重大意义,探讨了规划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原吉 首市旅游局局长杨保林曾撰文提出开发乾州旅游的几点思考,具有一定的实 际指导意义。不过,无论是以前的理论研究还是现在的政策调研报告,对于社区 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都基本上是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鲜有学 者从人类学的角度尝试,理论研究仍较为薄弱。本文将吸取各位学者专家在本课 题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居民参与态度、参与方式和内容、参与类型和层次、参与 原则等融入旅游发展的基本框架中,并尝试从文化的角度构建社区居民参与的模 式。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史料,了解乾州古城的区域概况和社会文 化变迁状况,包括乾州古城的历史沿革资料,军事防御体系资料,历史传说和故 事等,民俗活动等,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进一步整理和发掘乾州古城的民族 文化资源,为乾州古城的民族旅游的合理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田野调查和 参与式观察,了解社区居民参与乾州古城旅游发展的情况,包括居民自身对于参 与旅游发展的认识和态度,参与对象的层次、类型,参与方式、内容,旅游感知 态度,以及政府机关和旅游开发商对社区居民参与的看法。 了解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具体个人和事件,以及社区居民参与乾州古城民族旅游 开发和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现有机制。从现有的体制来对比分析哪些措施有利于 乾州古城旅游资源保护,哪些不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以及造成现状的原因。 从上述研究所得出的预期结论,提出社区居民参与研究的结论对于此类工作 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历史文献法 在进行论文写作前,对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搜罗和整理,了解目前的研究趋 吉首市政协委员会.历史的跨越乾州新区开发纪实.此文原载吉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工作通报,2002,9:11 第一章 绪 论 第 8 页 势是每一个研究者最先要做的功课。笔者通过登录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搜索了大量 的关于社区参与方面的学术文献。从得到的资料看来,关于探讨社区参与旅游发 展的文章大多数都是从管理学、旅游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的,鲜有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探微。这正是笔者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初衷所在, 希望能借此开辟一个有关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新的研究视角。 在对社区进行实地调查之前,需要对社区的基本情况作基本了解,这样才能 在进行访谈等调查活动的时候,对于访谈对象所提到的人、事、物不至于概念模 糊,一头雾水。笔者所阅读有关乾州古城方面的资料是从导师处得到乾州史话 这本书而开始的。之后,笔者还从不同地方得到了关于乾州古城的其他资料,例 如乾州史话及其续集,寻幽探胜话乾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作乾 州春会申报材料,乾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文庙、罗荣光故居和杨岳斌故居的 申报推荐材料等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还从吉首市档案馆内查看了详细的史料 乾州厅志,包括乾隆版、同治版的和光绪版的资料。此外,我还翻阅了由 早期民族学家、苗学研究的先驱石启贵先生著作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 充分了解乾州古城居民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二)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的必修课,因而在本研究中笔者亦将其作为最重要的 研究方法加以运用。田野调查不仅要求研究者加入到社区,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到 生活与日常事务中。对于田野点乾州古城的了解,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到政府 机关了解材料,而是希望能在最平常的情况下面倾听到居民的心声。所以,我先 籍着由吉首市人民政府、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州旅游局和大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举办的“湘鄂渝黔边区首届民族民间旅游商品暨民间工艺大师评选大赛”的活动, 不是以一名有目的性的调查者的身份,而是像游客一样,从客位视角观察当地人 如何参与这样的活动,倾听他们对这次活动以及相关的旅游发展计划的看法和评 价。趁着一些居民在政府公布的“三门开”旧址的修复图的宣传栏前讨论的时候, 借机加入到他们的讨论当中,和他们一起回忆当年的生活,分享他们生活的快乐 与哀愁,努力实现客位与主位的结合。而且,我很幸运地遇到了对乾州历史与文 化相当了解的舒宗庆老先生。他从小就爱学,参加了文史资料收集的整个过程, 可以算得上是当地历史文化的活字典。除他之外,还有陈金章老先生和腾召云老 先生。他们的个人经历、思想立场和社会作用,都为我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材料, 使我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研究对象。 做田野调查是人类学工作者的基本功,也是人类学研究最令人迷醉之处。当 然田野工作不同于旅游,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浪漫,它要求研究者不仅要进入社 区,而且还要参与到日常的生活与事务中,和社区居民溶于一体,同吃同住同劳 动。学会以当地人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从对他们行为的观察和逻辑方式的探究 第一章 绪 论 第 9 页 中理解当地文化,得出分析的结果。 为了从事本研究,我曾多次到达乾州古城进行调查。 第一次到达乾州古城是在 2008 年 5 月。当时我和学校的文学院的老师以及研 究生一起了解乾州古城的基本概貌。有几名老先生非常热情地带着我们,给我们 讲解乾州的历史与文化,尤其是传说故事。对乾州古城的兴趣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2009 年 3 月 1 日,因为对乾州古城的大致方位有了解,我便一个人带着相机 在乾州古城里转了起来。我从观音庙那边进,沿路经过了杨岳斌、钟月记油号、 文庙、胡家塘、罗荣光故居等地方。还去了古城对面的街,觉得好冷清,而且江 面上的垃圾到处都是。这次没有了向导,更让我觉得像走进了迷宫。快到北门的 时候,看到了乾州赋。从这篇不足 400 字的赋文中,可以大致的了解到乾州 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现在的开发情况。此次调查乃是探路式踩点,并没有对政府和 居民做调查,为后面的深入调查做准备。 之后的日子主要是集中在查找相关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动态的工作上。 2009 年 10 月 28 日,恰逢举办的“湘鄂渝黔边区首届民族民间旅游商品暨民 间工艺大师评选大赛”的活动。我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人们不经意的情况下了解他 们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以及对当前旅游开发现状的看法。紧接 着,在制定完调查问卷和访问提纲后,迅速成立了调查小组,分配了调查任务, 利用学习和工作之余的时间到乾州古城社区、政府机关、旅游开发商处调查了解 情况。调查一直持续到了年底。访问居民和游客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以问卷为主; 政府机关那边主要是搜寻文献资料,我们去了州地方志办公室、古城办、乾州街 道办事处和、市档案局、市旅游局、市文化局、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和市规划 局;走访了开发商大汉集团。调查的日子里,基本上利用白天的空余时间奔走于 社区和相关单位进行访谈和资料搜集,晚上回家写田野日志、记录居民特征和阅 读搜集到的地方资料,按照正规的程序进行田野调查。主要完成的工作有:乾州 古城社区的基本概况;乾州旅游开发的缘由和现状;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和文 化保护的现状;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形式、途径以及具体的事例,例如乾州古城 文史资料编撰,“春文化”申报与传承,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制定,居民 参与历史文化古迹管理等;参与旅游发展的经济利益分配情况等;居民、政府、 开发商对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认识等。 田野调查不仅为我的论文写作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诸多友人与前辈的帮 助还使我对乾州古城的历史文化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加深了理解,为后期论文 的写作铺好了前进的道路。 (三)问卷调查法 为了对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情况有更深入和详细的了解,我在查阅了许 多资料之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出了乾州古城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第一章 绪 论 第 10 页 和乾州古城旅游调查问卷。每一套共发放了 100 份。问卷调查采取随机调查,现 场填写和回收的方法进行。问卷并不是直接发放给居民直接填写,而是通过调查 人员将问题融入聊天的过程中,以确保获得信息的真实度。问卷内容主要是涉及 他们对自身处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定位认识,对旅游发展的了解和态度,对旅游 发展在当地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感知,居民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形式 和内容以及利益分配的方式等。发放给游客的问卷主要是他们在乾州旅游的感知 与评价,对当地旅游发展的看法,对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认识。而本次问卷调查 的方法和传统的方法不一样,是采用的访谈式的方法。即把问卷的问题融入到和 居民聊天的过程中,用最通俗和最易懂的方式使居民理解问题,让他们开放式地 回答,将访谈的所有过程记录下来,再由调查人员再根据回答内容在问卷上作答。 这种方法尽可能地避免了居民应付式的答题,或者只是趋于形式使所得到的信息 不够准确。同时也可以尽可能多地得到其他相关信息。 (四)统计分析法 问卷回收之后,我利用 excel 软件进行了统计,并做了基本的分析。具体分 析结果将会在论文正文的章节中提到。 (五)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人类学以“研究人的学科”为自我标榜,其研究内容包容万象,视角多元。 因而自其产生以来,便十分注重从其他学科汲取营养,也因此产生了诸多的交叉 边缘学科。我们知道,旅游学本身便是一门融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旅 游人类学更是旅游学与人类学的交叉渗透 。乾州的旅游,核心是历史形成的多民 族交融的文化。今天,在旅游大浪滚滚袭来的情况下,乾州古城也跟随主流踏上 了旅游开发的道路。而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种影响。因 而,要实现本研究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平衡的目 标,必须综合社会学、人类学、旅游学、历史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 识,对乾州古城多元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进行多角度分析,方能全面理解其 概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提升执业护士考试通过率的试题及答案
-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件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 2025年经济法考试备战心得体会试题及答案
- 护理文化培训的重要性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临床心理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自考行政管理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主管护师考试应对新知识挑战试题及答案
- 政策环境风险分析框架
- 2025年行政管理考试技巧与试题及答案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课件
-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公司盈利能力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700字
-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研究综述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整式的加减)附答案
- 皮肤修复与周期调控
- 歌尔在线测评题
- DB3301-T 0222-2024 国际化医院建设规范
- 2024年假离婚夫妻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工程 第4节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 电厂化验规程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