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pdf_第1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pdf_第2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pdf_第3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pdf_第4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 目前,在我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这直接造成了市场经 济运行与发展的低效率。通过尽快地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经 济秩序是当务之急。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主要由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作 用的子体系构成,它们分别是:政府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个人信用 体系。为了对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操作提供有实际参考与利用价 值的构建模式和具体措施,本文运用了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 研究方法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三个子体系之一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展开 全面而深入的系统论述。 本文运用了规范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理论研 究进行介绍分析;然后,利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外关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 三种实际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对比:进而,利用实证分析法对国内外在个人 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研究;再次,对我国个人信用 体系建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在以上的相 关理论、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个人信用 体系构建模式,在具体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应该从公民信用道德建设、个人 信用制度、个人信用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四个子层面上分别展开的观 点,并且对四个子层面的建设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相关论述。 关键词:个人信用信用体系信用数据库信用评估 r e s e a r c ho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c r e d l ts y s t e mf o r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n o w a d a y s ,t h e r ei s av e r ys e r i o u sp h e n o m e n o no fc r e d i tl a c k i ti st h e d i r e c tc a u s eo fm a r k e t e c o n o m i c a lo p e r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i nap o o r e f f i c i e n c yi no u rc o u n t r y t h ev i t a lm a t t e ro f i m m e d i a t eu r g e n c yi st os e tu pt h e s y s t e mo fp e r f e c ts o c i a lc r e d i tt os t a n d a r d i z et h em a r k e te c o n o m y t h ee n t i r e s o c i a lc r e d i ts y s t e mc o n s i s t so ft h r e er e l a t i v e l yi n d e p e n d e n ta n di n t e r a c t i v es u b s y s t e m s t h e yi n c l u d e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g o v e r n m e n t sc r e d i ts y s t e m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b u s i n e s sc r e d i ts y s t e ma n d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c r e d i ts y s t e m i no r d e rt oo f f e r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p a t t e ma n dt h er e l a t e dc o n c r e t e m e a s u r ew i t hp r a c t i c a lv a l u eo fr e f e r e n c ea n du t i l i z et o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c r e d i ts y s t e m ,t h ea u t h o rh a sa d o p t e ds t a n d a r da n a l y s i s ,c o m p 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e m p i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 ,e t c t h ea u t h o re s t a b l i s h e sa n dl a u n c h e st h eo v e r a l l a n dd e e p l ys y s t e m a t i c a ld e s c r i p t i o ni ni n d i v i d u a lc r e d i ts y s t e m ,o n eo ft h r e e s t a t u r es y s t e m so f t h es o c i a lc r e d i ts y s t e mi nc h i n a i nt h et e x tp a r to ft h i st h e s i s ,t h ea u t h o rf i r s ti n t r o d u c e sa n da n a l y z e st h e d o m e s t i ca n df o r e i g n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a b o u t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c r e d i ts y s t e mu t i l i z i n gs t a n d a r da n a l y s i s ,a n dt h e na n a l y z e sa n d i i c o m p a r e st h r e ep r a c t i c a lp a a e r n sw i t h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a n dt h e n ,i ti sr i g h t t ou t i l i z et h ea n a l y t i ca p p r o a c ho ft h er e a le x a m p l et oa n a l y z ea n dr e s e a r c ht h e s u c c e s s f u le x p e r i e n c em a d ei n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i n d i v i d u a lc r e d i ts y s t e m ; m o r e o v e r ,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d e e p l ya n a l y s e s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 ,q u e s t i o na n d p a t t e mo fi n d i v i d u a lc r e d i ts y s t e mi nc h i n a ;f i n a l l y ,o nt h eb a s i so f t h es u p p o r t r e l e v a n tt h e o r y 、r e a le x a m p l eo ft h ea b o v e ,t h ea u t h o rs u g g e s t e dt h a t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p a t t e r no ft h ei n d i v i d u a lc r e d i ts y s t e ms h o u l db e t h eg o v e r n m e n t g u i d e s ,m a r k e to p e r a t i o n ,a n dh a se x p l a i n e dt h eg o tf r o m t h ev i e wt h a ti ts h o u l d d e v e l o p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i n d i v i d u a lc r e d i ts y s t e mf r o mf o u ra s p e c t ss u c ha s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0 nc r e d i tm o r a l ,i n d i v i d u a lc r e d i ts y s t e m ,t h em a n a g e m e c h a n i s ma n ds a f e g u a r ds y s t e mo fi n d i v i d u a lc r e d i ta s p e c te t ci nt h ec o u r s eo f o p e r a t i o no fc o n c r e t ep r a c t i c eo ft h eb u i l d i n gi nc h i n aa n dh a sc a r r i e do nt h e c o n c r e t ea n dd e t a i l e dr e l e v a n ta r g u m e n t a t i o nt o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 s ef o u r s t a t u r ea s p e c t s k e yw o r d s :i n d i v i d u a lc r e d i t ;c r e d i ts y s t e m ;c r e d i td a t a b a s e ;c r e d i t g r a d ea s s e s s m e n t i l l 广西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入声麓:所星交浆学缀论文是在导舞指导下完成豹,研究工季# 所取褥的成票和相 关知识产权属广鹾大学所有,本人保证不以其它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使用本论文 的研究内容。除已注明部分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本人为获得其它学馕两使用过的内容。对本文的研究王作提供过重要帮助的个人帮集 体,均已在论文中明确说明并致谢。 论文作者签名:铡惫彳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冲零年参胃f 匿 本人完全了解广蘸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耀学使论文的规定,瑟: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舨本: 学校骞权保存学位论文豹印刷本和电子舨,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佬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请选择发布时间: 口即时发布口解密后发布 ( 保密论文需注鹱,并在解密羞遵守此耀定 论文作者签名:铡毒 导师签名;胃? e t ; 我瓣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习f 3 毒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 1 选题背景 第一章导论 现代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其实质也是信用经济,所以高效、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 是现代市场经济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石与保证之一。2 0 0 3 年1 0 月1 4 豳,中共十 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予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撼,要建立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我国“十一五 规划提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 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2 0 0 7 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步提出,以信贷征信体 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目前,在我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 这直接造成了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低效率。通过尽快地建设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 市场经济秩序是当务之急。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个人是最基础的行为“单位,企业、政府等市场主体都可以 看成是建立在某种契约基础上,由个人结成的组织,其各静行为活动都是通过个人的行 为来实现的。一旦个人行为失去约束,就会出现反信用行为,进而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 运行,因此,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成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个 人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建设完善高效的个人信用体系是建设我国社会信用 体系的突破口。建设个人信用体系的登要性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因此,从理论和实践探讨如何建设个人信用体系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和重要的课题。 1 1 1 2 研究意义 从理论上讲,由于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柠檬市场( l e m o nm a r k e t ) ,信息 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使得消费信贷市场无法达到均衡,焉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将大大减 轻信息不对称现象,抑制由此引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产生,使得信贷资金达 1 广西大攀领女掌位论文 我湖个人信用舔蕉建设研究 到更优配置。 苁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市场不均衡的角度分析,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可以形成 以下几方面的效应: ( 1 ) 减轻逆向选择问题 贷款人对于风险的会理预期将成为制定价格( 利率) 的重要依据,对于风险高的客户, 贷款人需要收取合理的风险溢价来补偿较大的违约可能性。因此,在信息完全的情况下, 银行会对风险大的消费者索取高利率,对风险小的消费者索取低利率。 僵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贷款入无法完全判断客户的质量,因此对所有客户 索要较高的利率。最后的结果是申请贷款的都是违约可能性较大的客户,好的客户被从 市场驱逐出去。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 问题。 信息共享将提高贷款入对审请人的品行的了解,使得贷款人可以更加精确地预计还 款的概率,更好地实施贷款定价,减轻逆向选择问题。p a g a n o 和j a p p e l l i ( 1 9 9 3 ) 1 建立 的纯粹逆向选择模型( p u r ea d v e r s es e l e c t i o nm o d e l ) 表明,信息共享可以提高申请人 集合的质量,减少违约率,降低平均利率。但是,在这个模型中,信息共享对贷款总额 的影响是不定的。贷款数量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对好客户贷款额的上升可能并不足以 补偿对坏客户贷款额的下降。但是,银行业的竞争趋向于会加强信息共享的正面效应: 因为信息共享的露时会减少镊行信息租,增进镊行业竞争程度,这会导致贷款数额的上 升。 ( 2 ) 减少道德风险产生 p a d i l l a 和p a g a n o ( 1 9 9 9 ) z 豹研究表舅,当银行共享违约信息时,对于银行面言, 违约就成为了低质量贷款人的标志,因此违约的申请人在未来将受到更高的利率的惩罚。 为了避免这种可能的惩罚性利率,消费者将尽量避免违约行为的产生,减少道德风险发 生的可能,因此最终可以降低利率,减少违约,增加借款。 ( 3 ) 有效解决“信息租 问题 信息共享将有助于解决银行因对某借款人的信息优势而产生的“信息租闯题,减 少银行不合理定价的现象:p a d i l l a 帮p a g a n o ( 1 9 9 7 ) 3 的两阶段模型表明,银行可能会对 自己的客户拥有信息优势,这使得银行会拥有一定的市场力量,它可以预期这些借款人 如果寻求别的贷款渠道,其他贷款人会因为信息不完全向其索要高利率,因此只要利率 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利率水平没有超过其他贷款人索要的利率,它就不可能会失去这 些客户。这种市场力量带来的信息积给了银行不合理要价的可能。而在客户方面,他预 2 广西大掌硕士掌位论文囊国个 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期银行在未来可能索要高利率,因而就会降低履约的努力程度,这就使得利率和违约率 都提高,甚至可能使得信贷市场崩溃。如果银行共享有关借款人类型的信息,就会限制 银行利用自身信息优势获取信息租的能力。银行索要的利率将下降,借款数额将上升。 ( 4 ) 消除过度借贷动机 以上所有的分析都建立在消费者在某一时刻只向一个贷款人申请贷款的假设上,但 是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可能同时向几个贷款人申请贷款,并通常争取在同时得到几笔 贷款。与多个银行保持关系的多重信贷体系在某些国家是很常见的。从消费者的观点来 看,这种体系有以下优点:首先,这迫使不同的贷款人相互竞争,从而降低贷款成本; 其次,每个贷款人将承担更小的信用风险,因此各个贷款人要求的风险溢价将下降;第 三,这可以帮助消费者抵御单个贷款人由于特殊原因突然收回贷款的风险。但是,这种 体系也同样有成本,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因为害怕免费搭乘( f r e er i d e r ) 问题,所有银行 都寄希望于其它贷款人对借款人的监督,放松自身对贷款质量的监控。而个人信用体系 的失信惩戒机制将有效消除个人过度借贷动机。 以上各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建设个人信用体系,实现个人信用信息共享 将降低贷款违约率,有助于银行降低运作成本,促进信贷市场达到最优配置。 1 1 3 现实意义 在现阶段,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而且对我国扩 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等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1 、建设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 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就资本运用而言,信用对于生产具有促进的功能;就启动消费需 求而言,信用又具有创造购买力的功能。高度发达的信用关系必将迸一步提高市场资源 配置的效率。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信用日益活跃,已逐步成为信用 关系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它在扩大产品供给、刺激消费需求、调节市场、引导资金流 向、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分配 不断向个人倾斜,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为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充裕的资金 来源。同时,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负债消费、透支未来生活的观念渐渐地被接受,这 又为个人消费信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建设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可以促进个人消费信贷发展。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 3 广。西大掌硕士掌位论文 囊田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可以培养个人负债消费的习惯,促进个人信贷消费,从而拉动整个市场的消费状况,这 可以改变目前主要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 3 、建设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可以进一步提高个人的信用意识和全社会的信用程度, 进一步维护市场经济法则的公正和严肃,全面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从深远的历史 意义来看,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个人的消费观念和人际关系,从而加快整个社会从传统 经济结构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步伐。 4 、建设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可以提高政府执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效率。我国公 安、工商、人事、税务等政府部门和机构掌管着大量的个人信用信息,但由于制度建设 滞后,这些信息资源不能实现社会共享。个人信用体系可以把分散的个人信用信息集中 起来,大大提高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5 、建设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建设个人信用体系 是商业银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拓展个人贷款业务;提高商业银行个人贷款管理水平; 控制贷款风险,提高贷款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迄今为止,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形成,关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权 威理论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而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需要尽快建设并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个人信用体系。来优化市场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 经济更快更稳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 所以。本文研究国外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可行 性,目的是找出适合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最佳模式和具体措施,这对我国今后个人 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操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2 文献综述 1 2 1 关于信用与征信、信用体系与征信体系的界定 现代汉语中的“信用”一词,通常即英文“c r e d i t ”( 用以解释或描述信用现象) , 同时具有诚信、相信、信任或声誉等含义。信用这一概念被赋予了两层不同的含义,一 个是道德层面的,一个是经济学层面的。在道德层面上,信用是指人们诚实守信的品质 与人格特征。在经济学层面上,信用是指有条件地让渡商品或货币,是价值运动的一种 特殊形式,有商业信用、消费信用和国家信用之分。根据韦氏( w e b s t e r s ) 大词典的 4 广西丈掌硕士掌位论文我国十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解释,信用是指。基于安全上的无需立即付款的买卖制度”。近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有关 信用问题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信用本质和职能等一般问题上,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种不 同的信用理论。如亚当斯密、大卫- 李嘉图的信用媒介理论和麦克鲁德、熊彼特以 及韩等的信用创造理论,主要就是对“银行信用究竟是媒介资本还是创造资本”展开的 论争。 我国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理论界对信用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与信用 有关的相关概念,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如下:曾康霖教授( 1 9 9 2 ) 4 把信用定义为:以协 议或契约为保障的不同时间间隔下的经济交易行为。同时他认为,发展商品经济需要资 金,而资金的融通离不开信用。张维迎( 2 0 0 1 ) 研究认为,中国目前的信用秩序混乱 的现象完全是由于产权制度的缺陷,即作为我国市场主体的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没有独 立的财产权所造成的。杜金富( 2 0 0 4 ) 6 给信用的定义是:受信人承诺事后按照约定的 期限和其他条件还款而先行获取授信人的商品或服务,或承诺事后按照约定的期限和其 他条件交付商品或提供服务而先行收取授信人的款项的经济关系。龙西安( 2 0 0 4 ) 7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信用的普遍含义进行了归纳,他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狭义 的信用即指借贷行为;中间层次的信用包括了借贷、赊销、租赁、国债等不同时间间隔 下的经济交易行为;广义的信用指人们在交往中的相互信任问题。以此为基础,龙西安 将征信领域所指的信用定义在中间层次上。信用制度体系可以看作经济层面的信用含义, 它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商业信用等方面,其所涉及到的经济主体也就 顺理成章地成为信用体系建设的对象。在界定了信用制度体系建设的内涵和外延之后, 征信的概念也就水落石出了。 相比之下,学术界对征信的理解则较为统一杜金富( 2 0 0 4 ) 6 从征信起源进行了 考察,他认为征信是贷款人( 债权人) 对借款人( 债务人) 能否还款情况的调查,是信 用交易过程的一个环节。具体来看,包括单个贷款人主体征信和第三者征信。征信体系 则是包括征信法律、机构、市场、业务、标准、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总和。曹晓鲜( 2 0 0 5 ) 8 认为征信是对征信对象( 企业、个人等) 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调查、加工、分析、 预测、评级、使用等商业性活动。征信体系是在全国范围内采集企业和个人与信用交易 有关的记录,并通过信用制度的安排,满足市场对信用信息的需求。征信体系是一种社 会制度,目的在于改变信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龙西安( 2 0 0 4 ) 7 对此作了较 为详细的说明,他认为,信用征信是通过一定的机制把分散在不同授信机构、司法机构、 行政机构等的能反映被征信者偿债意愿的信息( 信用记录) 集中到一个或若干个数据库 s 我泼个人信月l 依襄建设研究 中,让授信机构在授信决策时能方便、快捷地获得完整、真实的信息,从而犬大地节约 交易费用。 最早的征信理论创立者美国经济学者m a r ks p r i n t ,将“征信一词所对应的英文 表述为c r e d i tr e p o r t i n g 或者c r e d i t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意思是“信用报告、信用调查 , 其现代勰释是指信雳信息的惩集、揭露农使用,也可以说是企业或者个人等市场主体的 信用状况的调查、核实、分析和评估。欧洲学者b r i g h t h a m 继之发展了这一理论,将征 信分为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认为征信业的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及时的信贷信息,提高 透明度,提高银行贷款的速度和质量,更重要的是薤信的发展可以为信贷业的进步也是 有益的,它可以创造一些信誉良好的借款人和贷款入。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m a g a l i t y m i l y 对征信体系构成做出较完全阐述,她认为一般征信体系的构成中含有以下几个因素: 民营信用登记系统( 含商会和银行协会) ;公共信息登记机构( 含中央银行) ;征信体系 的法律框架;保护隐私及相关规定,包括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征信体系的监管框架, 这与一个国家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有密切的关系,也同该国法律实施的严密程度有关; 经济体中其他有关借款人资料的特点;金融中心和其健机构对信用数据的使用情况;征 信体系的文化内涵等等。英国经济学家c h a r l i es m i t h 在对英囡征信体系构成模式以及 运行方面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他主要主张是建立社会内部征信体系,首先要从研究 的焦度考察征信闯题,笼其在征信立法方面涉及的工作包括银行数据保护、消费者权益 保护等,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向中小企业和贫困人阴贷款,建立公共信息数据库等问题, 除此之外,教育培训与对公众的宣传也是十分重要的。 基予对信用的不同理解,墨翦理论界对于信用与征信、信用体系与征信体系的指向 内容的界定仍较为模糊。杜金富( 2 0 0 4 ) 6 认为信用与征信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表现形式 和产品不同。信用的形式有:国家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和其他信用( 如投资信 用等) ,产晶包括国债、商业赊销、信用卡等。钲信的形式主要是:个人傣用调查、企 业资信调查、资信评级和商业市场调查,产品包括信用报告、信用咨询、信用评分( 评 级) 等。遗憾的是,这一理解仍未能指出两者的本质区别。对于信用体系、征信体系的 关系,一种理解是,信用体系本质指信震信息的服务体系,其基本活动是信用信息的 采集、储存、整理、加工以及分析和评价。这与通常意义上的征信体系的含义基本相同。 另一种理解认为,信用不仅指与价值运动相联系的债权债务关系及偿还情况,还包括更 广义的诚实守信行爻,在这一含义下,信用与征信、信用体系与诚信体系的理解大致吻 合。征信体系建设是建立有效信用体系的极为关键的环节。如果将信用体系看作一个大 6 我辫个入信用体碧建设研,专 系统的话,征信体系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 本文研究的个人信用体系,更为重要的区别是,它是一个全方位的倭系,它涉及到 信用主体的身份识别、信用记录共享和失信惩戒机制等各个环节,而征信作为一个提供 信用信息服务的产业,它仅涉及到前两个方面,失信惩戒机制本身则是属于征信体系之 外的范畴囊。 1 2 2 关予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观点 对于个人信焉体系的研究,征信医家1 和我国的情况差别较大。征信国家旱在一百 多年前已经开始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己经发展的较为完善,而目 前我国尚未形成个人信用体系。从研究角度来看,西方征信国家和我国对于个人信用体 系的研究内容有所差舅。主要表现在我国墨前的研究大多从体系的形成和体系的构成内 容开始,而西方征信国家则主要从体系运行的具体机制进行研究。 当前,我国理论界对个人信用体系构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i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 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方面,西方国家一般采用三种,即( 1 ) 以中央银行建立 的中央信贷登记为主体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 2 ) 由几个商业性个人信用机构组成信用 局而形成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3 ) 以银行协会建立的会员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 共同组成个人信用管理体系。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还处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初级 阶段,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及市场基础与发达囡家相比有很大不同( 王琼、冯宗宪, 2 0 0 6 ) 掏。茸前有关个人的信用信息大多还是由政府部门掌控,但信用信息商业化、社 会化的法律环境和市场条件还不具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在运作初期比较适合采用欧 渊模式,并以政府为主要推动力。国内大部分学者都建议我国采取欧洲模式,采取中央 银行建立的信用管理体系( 艾洪德,2 0 0 i ) n 。我国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模式,初期应 该是在央行主导下的盈利性信用报告机构,以政府主导建立基本的个人信用体系为目标, 对盈利性不用过多考虑。在个入信用体系基本建立的前提下,褥借鉴美国模式,通过信 用管理企业的自身盈利能力推动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诸多先进发达国家在个人信用体 系建设方面都有向美囡个人信用制度靠拢的倾向。但是就目前我国信用状况,有关法律 和法规尚不健全,几乎没有人提出要采用美国模式。此外,何建奎( 2 0 0 4 ) 1 2 认为适 1 征信国家悬指己建立较为完普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国家,如美国和欧洲各国等 7 广西大攀硪士掌位论文我瓣个人信用体葳建设研3 宅 合中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应该是: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即采取以 政府帮中央银行为主导,以股份翻资信公司为支撑,以现有信焉中介公司为主体,以地 区会员制为框架的全国个人信用体系。戴根有( 2 0 0 5 ) 玛则把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模 式分为市场型模式和公益型模式,认为中国个人信用体系应该是这两种模式的结合,即 央行通过行政手段建立全国个人基础信贷信息数据库,社会私营机构则在此基础开发 增值业务。 2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 关于个人信焉体系建设所面晒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信用 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缺失1 4 ;二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的保障辐;三是缺乏 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1 6 ;四是信用数据的开放程度较低;五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制约1 7 。 关于个入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方式。国志关于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痒的建立方式,大 致有三种观点:一是先纵后横,在银行、保险、人事、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纵向深 入的基础上再横向联网1 8 :二是借鉴国外经验,以中央银行信贷登记系统为主建立数据 库褥;三是分类组建信用数据平台,建立政府公盏性平台、商业或行业协会联合征信平 台和市场主体自我信用体系等多头并进z o 。 关于如何建立个人失信惩戒机制。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是信用信息数据联防方 式,强调通过信用中介制作黑名单并广泛传播的方式,通过影响商誉对失信者进行闻接 经济惩戒2 1 ;二是乱世用重典观点,借鉴国际经验,针对我国个人信用混乱的现实,应 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包括失信惩罚,对失信者进行经济处罚和劳动处罚,严重者进行刑 法处罚等多种方式2 2 。 关于个人信用评估和个人信用体系的相关立法。莫正宁( 2 0 0 1 ) 日认为应注重与国 际行业标准接轨,建立科学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为配合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 应尽快制定出我国的个人信用评佶标准,同时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差异,对于指标值 给以一定浮动范围。艾洪德( 2 0 0 1 ) u 认为建立个人信用体系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有关 部门的配合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应尽快颁布个人信用体系相关法规,用法律 的形式对于个人账户体系、个人信用的记录和查询、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个人信用级 别的评定、披露和使用及主体间的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 曩前在西方,许多国家的个人信用体系都比较健全,但关于个人信用体系方面的理 论研究及相关文献却比较少。根据弱前可获得的文献,关于个入信用体系方面的理论研 究主要方向是:个人信用评估的有效性、个人破产程序的效率以及个人信用信息共享系 8 舞e 圆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统的最优化运行等方面。m a r ks c h r e i n e r ( 2 0 0 0 ) z 4 认为实践中虽然个人信用评分系统 在消费信贷和其链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消费信贷的决策环节中,审查贷款 申请人的经验和相关阅历仍然必不可少,因此个人信用评分系统并不是信贷决策的唯一 手段。p a g a n om a r c o 和t u i l i oj a p p e l l i ( 1 9 9 3 ) 巧认为个人信用信息共享系统运行的 有效性是一个国家个人信用市场发展程度的标志,个人信用规模越大,各消费信贷机构 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就越健全。而对于征信国家的破产程序中的财产赦免,k a r e n g r o s s ( 1 9 9 9 ) ”则认为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社会的宽容,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一 种社会豹纵容,财产的赦免使很多想通过破产来褥以偷生的人遂避了衽会的责任。 1 3 论文的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本论文将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经济金融理论,主要运用现代经济学 的分析方法,包括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杜会信用体系的三个子 体系之一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展开全面两深入的系统论述。在本篇论文的正文部分中, 首先,运用了援范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予个入信用体系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分析介绍:然 后,利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外关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三种实际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对比; 进丙,利用实证分析法对国外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研究: 最后,在以上的框关理论、实证分檐豹基础上,黠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深 入分析,提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构建模式,在具体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应该从 公民信用道德建设、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层面上分别展开 的蕊点,并置对各个层西的建设进行了具体而详细豹相关论述。 1 4 论文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 第一部分,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阐述。本部分菸分两节。第一节对个人信 用体系建设进行了概括性的论述。包括信用的内涵和产生历史,关于个人信用界定的观 点。同时阐述了个入倍愆的特点:文化性、社会性、外部性、资源性。最后概述了个人 信用体系的定义及目的。第二节主要论述了个人信用征信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础:信息不 对称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正是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才有了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的必要。本部分构建起全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二部分,国外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本部分共分三节。第一节主要阐述 9 我嘲个人信用体葳建设研究 了国外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四大基础:开放征信数据和信用管理、信用管理的立法和执 法、政府对信焉活动懿监管、信用管理的教育研究。第二节论述了当今世界上个人信用 体系建设的三大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和会员制模式。并对各个模式进行 了对比,分析了其优势和劣势。最后一节重点分析了美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包括其基本 概况、具体运行机制及褶关法律环境。本部分主要为我重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和未来思路提供借鉴。 第三部分,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本部分共分三节。第一节介绍了我 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包括上海和深圳两市的试点情况。第二节在第节的基础 上,指出阻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发展的几大障碍:政策法规不健全、信用信息征集成本 过高、缺乏信用意识和征信服务主体、市场需求不大等等。最后一节对我国个人信用体 系建设进行了可行性磷究,指出我露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应该是“政府弓l 导、市场亿运俸 的模式。这个部分在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题部分,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路。本部分共分四节。四个小节分别从加强 公民信雳道德建设、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完善个人信用管理机制和健全保障机制等四个 方面来阐述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路。这一部分主要针对我国目前的个人信用现状 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设想。 1 5 主要创新与不足 本文的创新点拟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本文认为适合中国个人信用体系构建 的模式应是: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即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采取以政府和中 央银行为引导,以股份制资信公司为支撑,以现有信用中介公司为主体的全国个人信用 体系。第三,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和管理的成果和经验,结合中国的国 情,提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应该从公民信用道德建设、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的 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层面上分别展开的思路。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尚待进一步探索,在本文中没有说骧、在时阆精力藏围内也暂 时说明不了的问题:一是相关法律法规细则的制定;二是个人信用评估标准化问题。 1 0 广西大掌硕士掌位论文 霸i 黻个人信。隈体恭建设研3 薯 第二章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阐述 2 。1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概述 2 1 1 信用的内涵和产生 在我国,信用概念最早觅诸于西周时期。据文献记载,中国周朝即有“赊和靠欠捧 等信用销售的相关记载。例如孔子的弟子就曾以“挂帐 形式赊购日用生活品。当然, 这只能算是最基本的个人信用行为。 中豳大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信用概念的:借贷活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 的特殊形式。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存在的条件下,债权人以有条件让渡形式贷出货币 或赊销商晶,债务人则按约定的日期偿还借贷,并支付利息。大百科全书的概念更倾向 于描述具体的信用形式或交易过程,指出了给定经济条件下( 商黯交换和货币流通存在) 信用活动的具体模式。 英文“信用( c r e d i t ) 源于拉丁语c r e d e r e ,原意为信托、信誉、摆信,后引入英 文c r e d i t ,即具有近代和现代的赊欠、债权的含义。英文韦氏词典的解释是t h e s y s t e mo fb u y i n ga n ds e l l i n gw i t h o u ti m m e d i a t ep a y m e n to ns e c u r i t y ,这种 解释同中藿大百科全书的解释基本一致。 在赉本论中,马克思用1 9 世纪英国信用管理体系的丰富历史来探讨信用,形 成了较为丰富和完整的信用理论。马克思认为信用是经济上的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 隽条件的侩值的单方面让渡。换句话说,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霹:信扇是对高 利贷资本的扬弃,信用管理体系是作为高利贷资本的反作用而发展起来的;信用是货币 运动的结果,与货币经营业联系在起;信用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而建 立起来的,信用管理体系以社会生产资料在私人手里的垄断为前提,是包含货币本身扬 弃的资本的运动;信用管理体系扬弃了资本的私人性质,它是促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它所 能达到的最高和最后形式的动力。 2 1 2 个人信用的界定 l l 广西大攀磺士掌位论二 缎豳个 、信用体藏建设研究 介于在传统的信用理论中很少涉及专门系统的个人信用理论,或者某些个人信用理 论的历史局限,下面瓣其进行重薪的整理和界定。 个人信用是指与个人有关的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经营行为。传统的个人信 用内涵认为其是一种借贷行为,忽略了个人信用作为一种商品的经营功能。当其作为某 种特定的商品时,如担保,虽然具有偿还和付息特征,堡却并不是一种借贷行为。 我国对于个人信用体系的研究首先从信用开始。黄达( 1 9 9 9 ) z 7 认为信用是一个借 贷行为的范畴。而骆玉鼎( 2 0 0 1 ) 挪和孙智英( 2 0 0 2 ) z z 则将信用从心理信任、借贷行为 和制度功效等方面对信焉进行了表述。对于信用怎样按照运俸圭体分类,李新庚 ( 2 0 0 2 ) z 9 和张中秀( 2 0 0 2 ) 刃认为信用可以分为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更加 深化地归纳t 燃( 2 0 0 2 ) 3 1 将信用按主体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政府信用和消 费信用的观点。对予个人信用,镑楚男( 2 0 0 2 ) 弧将其甓确划分为个人经营信用和个人 消费信用,认为个人经营信用是企业信用的人格化和具体化。在经济生活中,交往双方 可以从一些方面衡量对方信用水平,张中秀( 2 0 0 2 ) 阳认为个人信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首先是个人的信用存量,郄:个人资产状况、受债状况、是否舆有可靠的髓确的合法的 资产保证;其次是个人的信用历史,包括个人的信用记录,已形成的社会信誉以及品质 评价;最后,就是个人的未来发展、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 2 1 3 个人信用的特点 l 、个人信用的文化性和社会性 个人信用的起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予一个社会的文化、历史、道德和经济发 展水平,而社会习俗和规范,尤其是意识形态一旦被人们内化,也会成为个人信用的一 个有机组戏部分。消费信贷在西方匿家发展较旱并已经成熟,是与它们超前的消费观念 有着重要联系的。西方文化的传统是尊重人权、特别是个人隐私权,对于征信服务来说, 最重要的是要将涉及个人隐私和公司商业机密的数据和合理的征信数据区分开来,既要 保护个人隐私和公司商业机密不受侵犯,同时又要使征信从业入员的业务王作有法可依。 我国学者孙杰玎指出:公民享有隐私权,并不等于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公开 其姓名、使用其肖像和与其个人相关信息。一蝗有关不法行为和不当行为的信息,特别 是有关失信行为的信患,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向裢会披露的。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法律 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公民的各种权利,又出现了知情权、选择权、公开化等新的要 我豳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求。在西方国家,无论是立法、司法、行政机构及金融机构的银行和普通公民,都要把 自己的有关信息,包括部分相对秘密的信息向某些机构公开,并做有限披露,以供他人 出于合理目的的查询。美国、英国、法国等都有公平信用法,市场主体在取得授权以后 能公平合理地取得和使用与交往对象相关的信用信息。 2 、个人信用的井部性 无信用者并不总是被排除在博弈过程之外,因为当大部分人缺乏信用或不提供信任 时,如果只有少数人提供信任,那就会单方面受损。这种在信用上投资无法获得相应收 益的情况,也即意味着,无信用行为没有受到任何惩罚。目前,普遍存在的互相拖欠现 象,就是一种典型的个人信用的负外部性。相反,当绝大多数人都保持并提供信任时, 少数人的无信用行为就会招致严厉的惩罚。如果拖欠贷款后就根本找不到交易伙伴,从 而使其拖欠贷款的成本变得极高,如拖欠银行贷款,就没有哪一家银行再愿意贷款给他, 这样的话,就会形成个人信用的正外部性效应。 在蘸方发达国家,令人信用的豁部性对个人行为的影响非常巨大。如果某个征信机 构了解到某人有不诚信行为,如拖欠水电费等,普遍存在的风险规避心理就会驱使他们 认定,即便这个人获得了贷款,也不会及时归还,这样的话,此人就会因此失去得到贷 款的机会。 3 、个人信用的资源性 个人诚实的品质,具体地说,以往能够证明其操守的记录和一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都是一种可用的资源。如果把每个人的这种资源加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