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 ii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研究做 过贡献的老师和同学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关于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杭州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 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论 文。 签名: 日期: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 iii 摘要摘要 国民的体质状况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扮演着社会和家庭双重 角色的中年职业女性的体质问题, 更是关系到民族素质和社会进步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因此, 如何加强体育锻炼,舒缓中年职业女性的压力,引导中年职业女性进行科学有效的健身,对 社会、家庭、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 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对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对 策与建议, 以期能更好的引导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健身, 提高她们的生活质 量,增加她们的幸福指数,与此同时,希望对存在类似情况的其他地区的中年职业女性的健 身,也能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研究结果: (1)完备的自身条件,优越的地理人文环境,造就了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明确的体育 健身动机。 (2) 特殊的身份与多重角色的参杂, 导致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不能合理调配健身时间。 (3)学校教育与就业的脱钩,导致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终身体育意识比较薄弱,存在 较大的体育健身认知方面的误区。 (4)传统健身观念与现代休闲观念的脱节,导致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消费结 构与方式比较单一。 (5)终身教育观念的缺乏,导致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对自身健康与家庭、社会关系认 识不足。 建议: (1)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科学编制一套简单易学符合中年职业女性身心特点的办公室 健身操。 (2)加强公园、俱乐部等健身场所体育健身认知方面的教育,开展工会闲暇体育健身 知识的培育。 (3)积极拓展家庭、社会、单位结合链,促进现代休闲观念与传统健身观念的有机结 合,培育新式医疗健康观。 关键词关键词: : 中年中年;职业女性职业女性;体育健身体育健身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 iv abstract national physical conditions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iddle-aged professional womens physical problems not only play the dual role of society and the family,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quality and social progress of a strategic issue. therefore, how to enhance physical activity to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middle-aged professional women, guide them to have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fitness, to social, family and individual,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use th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and data,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etc. this paper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hang zhou urban middle-aged career womens fitness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ith a view to better guide them to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fitness, then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increase their happiness index, meanwhile, hope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similar situation which exists in other parts of the middle-aged professional womens fitness. results: (1) their own complete conditions, excellent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milieu made hang zhou middle-aged career women have clear fitness motivation. (2) the special identity and multiple roles mixed, resulting in middle-aged career women of hang zhou can not reasonably be time for deployment of fitness. (3) the decoupling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resulting in middle-aged career women of hang zhou relatively weak sense of lifetime sports, and they have large errors in physical fitness awareness. (4) traditional health concepts and the concept of the modern leisure out of touch, resulting in hang zhou middle-aged professional womens sports, fitness, and method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relatively simple. (5) the lack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 resulting in hang zhou middle-aged professional women lack knowledge of social relations to their own health and the family. recommendations: (1) to combined the units actual situation, make a simple but scientific and easy to learn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office aerobics for the middle-aged professional women. (2) to enhance the knowledge of body-building in the parks, clubs and other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 v fitness places. and carry out the leisure sports fitness knowledge in the union. (3) actively expand family, social, and units with chain, to promote the concept of the modern leisure concepts and traditional combination of fitness, then to construct a new healthcare concept. key words:key words: middle-aged career women fitness constraint factors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 vi 目目 录录 摘要 . iii 1.前言 . 1 1.1 问题的提出 . 1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 1.2.1 关于职业女性健康现状的研究 . 2 1.2.2 关于职业女性健身行为的研究 . 2 1.2.3 关于职业女性参与健身活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3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4 1.3.1“动机与行为”理论 . 4 1.3.2 需要层次理论 . 4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5 1.4.1“中年”的界定标准 . 5 1.4.2 职业女性的界定 . 6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7 2.1 研究对象 . 7 2.2 研究方法 . 7 2.2.1 文献资料研究法 . 7 2.2.2 问卷调查法 . 7 2.2.3 实地研究法 . 8 2.2.4 数理统计法 . 8 3.研究结果 . 8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8 3.2 体育健身动机的调查结果 . 11 3.3 体育健身习惯的调查结果 . 12 3.4 对科学健身认知程度的调查结果 . 14 3.5 就业后体育健身项目与学生时代体育健身项目选择的对比 . 16 3.6 余暇时间主要休闲方式的调查结果 . 18 3.7 体育健身消费的调查结果 . 19 3.8 影响体育健身因素的调查结果 . 21 3.9 坚持运动后对自身健康状况与体型的自我评价 . 24 4.讨论与分析 . 26 4.1 影响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积极因素 . 26 4.2 影响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消极因素 . 29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 vii 5.结论与建议 . 33 5.1 结论 . 33 5.2 建议 . 33 主要参考文献 . 34 附录 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问卷 . 37 后记 . 4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略) .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 1 1.1.前言前言 1.1.1 1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支撑下,为培养优秀的体育运动人才,我 国实施了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推动了我 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育特色,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但是,随 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节奏也发生了极大的 变化,人们在满足于丰饶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各种现代文明病(如高血压、高 血脂和高血糖等)及工作带来的各种压力。为缓解压力、享受生活,人们的健身需求迅速高 涨,以体育精英为中心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已无法满足高涨的全民健身需求。在这种情 况下,国家政策开始倾向于全体民众的身心健康,1995 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 同年启动了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使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日趋显著,有“半边天”之称, 而职业女性已经成为我国当代妇女的主体,作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占社会总从业人员的 38%,高于世界 34%的平均水平。但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目前有 80%的女性出现疲劳综合症, 有 95%的职业女性出现早衰现象 。2004 年,健康顾问杂志社在京、粤等地对 1 万名 25 岁至 45 岁的城市已婚职业女性进行了有关 “健康状况及健康知识” 的调查, 结果显示, 80.75% 的女性认为压力很大,职业女性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关注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的 体育健身状况, 关系到体育运动的协调发展, 关系到现代化建设, 乃至完善女性个性与人格, 调整家庭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重要文化建设。 可以说职业女性的健康问 题已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而是关系到民族素质和社会进步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中年职业女性是职业女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也扮演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角色, 在生 活和工作方面的压力日益加大。中年人体育是全民健身的薄弱环节 ,因此,如何加强体育 锻炼舒缓中年职业女性的压力,引导中年职业女性进行科学有效的健身,对社会、家庭、个 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同时, 女性的健身状况也直接关系到我国人口质 量的整体水平。没有女性(尤其是中年职业女性)的参与,“全民健身计划”就无法落到实 处,就无法实现。杭州市,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城市和世界“最宜居”城市之一,中年职业 女性与日俱增,对其体育健身现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郑欣,李源.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与调适j.山东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9 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6)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 2 1.1.2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1.2 2.1.1 关于职业女性健康现状的研究关于职业女性健康现状的研究 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困扰,人体活动减少,心理紧张感、压抑 感增加,营养过剩及环境污染等,加上老龄化的加剧及现代文明病的普遍出现,健康问题已 成为影响人们享受生活的主要问题。2005 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国民体质总 体水平比 2000 年略有提高,但隐忧犹存,”并指出以 2000 年第一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为基 准,2005 年我国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 100.75,比 2000 年提高了 0.75%,但国民肺活量、握 力等身体机能综合指数与 2000 年相比下降了 9.65%,在身体机能方面,成年女性和老年人 的肺活量普遍降低 。中年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社会与家庭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 要角色。承担着来自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她们的健康状况更加令人担忧。邓小虹, 张淞文 1的研究表明, 近 20 年内, 女性实际的绝经年龄比自然绝经年龄 48.41 岁提前了 2.02 岁, 职业女性体检中发现妇科常见病的患病率高达 41.21; 京城中妇女体重超重者达 45, 其中以 45 岁左右年龄段女性居多 2。各类研究表明,约 52的中年女性存在心理问题,如 自我认识障碍、心理疲劳、注意力分散、情绪过敏和反应过敏、紧张症等,其主要心理症状 为恐怖、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偏执和敌对等症状明显 3。中年职业女性进入社会竞 争的大舞台后, 在时间与精力有限的情况下, 要同时扮演好多个角色往往容易造成工作角色 与家庭角色间的冲突。工作家庭冲突(work-family conflict)会造成个人生理及心理的负面 影响, 包括个人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情绪低落、 无法称职地扮演母性的角色, 从而造成家庭、 婚姻及生活质量下降等;在工作中,会造成生产力下滑、迟到、缺席、离职、士气低落、工 作满足降低,以及降低组织承诺等现象(0dsriocuet.ai,1992)。总之,在家庭、社会和工 作三维视角的变化过程中,职业女性少的是时间、精力,多的是疲劳和压力,其健康状况受 到更大的冲击。 1.2.21.2.2 关于职业女性健身关于职业女性健身行为行为的研究的研究 体育健身活动是现代文明中的特殊享受, 这种享受已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所看重、 所珍 视,它对职业女性的健康起着积极的保障作用 4。花钱买健康已成为当今体育运动中的一种 流行时尚,女性健身活动逐渐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一种良好的健身氛围。职业女性的 健身行为却令人担忧,黎莎等 5对西南四省的 1000 名职业女性的健身行为的调查发现,连 散步这样最简单的健身活动也完全不参与者占总数的 18%。盛慧萍、杨文轩等 6针对广州市 区职业女性的体育行为的研究表明每周锻炼 2 次的人数仅为调查总数的 9.8%,经常参与体 育锻炼者不到体育人口的 17.7%,56%的人属于无规律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体,而绝大部分的 1449193.html2006-9-19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 3 职业女性属于这一系列。须晓东 7对镇江市职业女性体育现状的研究发现,不同参与者的年 龄呈现“u”型曲线,健身频率、时间均不能达到体育人口规定的标准。陈建杰、李晓光和 黄今 8对中部五省职业女性的消费者的健身消费的基本情况、健身动机等进行研究,认为职 业女性的健身意识还很薄弱,动机比较单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这在一定程度 上为女性健身活动的普及和提高,以及健身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和帮助。刘秋玲 9 对新乡市 740 名职业女性的健身现状进行调查发现, 新乡市职业女性的健康状况较差, 真正 全面认识体育健身价值者较少; 体育消费水平较低, 具有一次性消费的特点, 为健康投资少。 职业女性的健身行为关系到家庭及社会生活扥多方面的健康发展, 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他 们 101112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女性的健身状况进行的较为全面的研究,对职业女性的健身 状况表示担忧, 也提出了一定的建设性的建议或对策。 但对中年职业女性这一职业女性的特 殊群体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 说明人们对中年职业女性这一群体的关注度还不够, 有深 入研究的必要。 1.2.3 1.2.3 关于职业女性参与健身活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关于职业女性参与健身活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妇女体育方面的研究主要有: 参与研究, 多为体育人口调查和体育活动状况 评价, 其中体育人口研究不仅就年龄、 职业、 健康状况等进行研究, 近年来更多采用多层 (频 度、强度、时间等)研究,不仅注重对参与者的研究,而且也注重对潜在人口的研究。体育 方法研究,主要包括大众体育服务保障体系,如社区体育设施等研究。女性参与健身活动影 响因素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阻碍参与的角度来加以阐述的。如 titze,s.、stronegger,w. 与 owen,n(2005)研究了中年女性参与跑步运动所受到的个人、社会和环境因素,他们区别 出了参与跑步的动机与阻碍因素。dryden,d.m、franceseutti,l.h.和 rowe,b.h.(2000) 等学者研究了美国、 加拿大国家的女性参与滑雪运动受伤的经历, 并着重对女性参与滑雪过 程中受伤的个人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目前, 我国对有关职业女性参与健身活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处于借鉴国外理论的阶 段,但己经出了不少成果,如陈建国、袁继芳(2005)在影响女性休闲运动的因素中着重 研究了女性参与休闲运动的影响因素, 从促进女性休闲运动发展与制约女性休闲运动发展两 方面进行了阐述, 促进因素包括: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水平的提高,生活方 式的转变。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三大层面:女性自身因素:兴趣、爱好;性别角色。结构 因素:时间;经济;场地设施。人际因素:休闲同伴;家人。也有学者指出,社会阶层(王 赳,2002)、运动经历(陈新,2003)、身体素质、精力(蒋素梅,2006)等也是影响职业女性 参与休闲运动的因素,其中心理因素,如态度、价值、意识、兴趣、性格以及职业自身的心 理障碍是不可忽略的方面。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 4 1.1.3 3 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理论基础 1.1.3 3.1.1“动机与行为”理论“动机与行为”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有目的, 都是受不同程度的目的支配的。 诸如要求、 抱负、意愿、志向、需要、理想、向往等,都可以归结为“动机”,动机是行为的发端,动 机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激发起行为的心理历程 13。 美国心理学家摩尔根和金在 1966 年把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归结为一个由三种因素组成的 一个循环链。(如下图) 动机状态 满意状态 动机行为 图 1-1 动机行为循环链摩尔根(morgan)和金(king),1966 14 1.3.2 需需要要层次理论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 于1943年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 层次理论 hierarachy of needs theory,该理论是最早的激励理论也是最出名影响最大的 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划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 类, 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如图 1-2。 1954 年他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求知需要和求 美需要 15。但是被人们认可最广泛研究最多的是他初次提出的五个层次需要16。 图 1-2 需要的层次(依 maslow 1970) 17 自我实现 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 5 在马斯洛看来, 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种不同的需要, 一种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 弱的本能或冲动, 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 18。 一种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 称为高级需要。人类需要与个体生长发展密切相关。人出生时,最主要是满足生理需要,然 后逐渐考虑到安全、归属、自尊的需要,最后才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个人的需要结 构发展过程是波浪式的演进。低级需要的高峰过去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起作用。低层 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 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 百分比愈少。 受其研究方法的局限, 马斯洛没能对人类社会的需要作系统研究, 因而也具有一些局限 和不足。国内也有学者把需要分为生存需要、情感需要、服务需要、社会需要、享受需要、 发展需要六个层次 ,还有人把需要划分为生存性需要、生理性需要、信息性需要、心理性 需要、实践性需要和成就性需要六个层次 。还有人认为人的需要结构包括物质需要、社会 交往秩序需要和对人生意义的需要等 。有人则在将需要区分为基本需要和新的需要两种状 态的基础上,认为需要具有高低结构层次和内外结构层次相统一的动态层次结构 。 这些划分都是以马恩关于需要层次的划分为根本依据, 同时也借鉴马斯洛等西方学者的 一些研究方法与成果,对需要层次所作的有益的探索。无论哪种划分,都承认需要遵循由低 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无论哪个层次的需要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既属个人,也属 群体、社会以至整个人类。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生活 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健身消费已不再是地位和身份的主要象征, 它已成为人们日 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年职业女性作为社会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重要参与者, 她们需要层 次的重心也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而逐渐跨入更为高级的需要层次。 体育健身作为康体、 健美及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必然以期特有的魅力成为职业女性新的需要层次。 1.4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中年”的“中年”的界定标准界定标准 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背景下,人类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人们对中年和老年阶段的划分界限的认识也随之有了较大的改变。 中国 现行的退休年龄规定:男性为 60 岁;女性分为两大部分,其中工人的退休年龄为 50 周岁, 陈志尚,张维祥.关于人的需要的儿个问题j.人文杂志.1998:1 黄鸣奋.对人的需要系统的再认识j.江汉论坛.1987:10 李淑梅.人的需要结构及其历史发展.m教学与研究.1999:8 赵科天.需要哲学导论m.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 6 干部退休年龄为 55 周岁。1935 年美国制定的社会保障法案规定,65 岁是正规的退休年龄。 1983 年美国总统里根签署社会保障法修正案,把正规的退休年龄自 65 岁逐渐提高到 67 岁。 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的法定退休年龄为 55 岁,80 年代提高到男性 60 岁,女性 56 岁。90 年代初, 日本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是逐渐把退休年龄提高到男性 65 岁、 女性 60 岁。 为适应这种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于 2001 年提出了人类年龄划分的新标准 (见表 11) , 把年龄在 45 岁59 岁的人群界定为中年人。根据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的事实,本研究以 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年龄标准为基础,将中年人的年龄范围界定在 45-59 岁。 表 1-1 2001 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的划分 序号 类别 年龄分段 1 青年人 44 岁以下 2 中年人 45 岁59 岁 3 年轻老年人 60 岁74 岁 4 老年人 75 岁89 岁 5 长寿老人 90 岁及以上 1 1. .4 4.2.2 职业职业女性的界定女性的界定 职业是个人所从事的具有特定内容和方式的, 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具体工作 19。 职业 女性必然是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女性, 她们不仅仅是参与国家建设的劳动者, 还是广大妇女 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责任。目前,学者们对职业女性的界定主要 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 职业女性是指在社会中从事某种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的女性, 它既包括女工、女干部、女知识分子,也包括农村妇女 19。第二种观点认为,职业女性特指 与社会大生产相联系,在企业、事业、机关、学校和社会团体中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以工 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女性管理者、经营者和劳动者 20。 根据研究的实际需求, 并借鉴学者对职业女性的界定标准, 本研究将职业女性界定为: 凡是参加家务劳动以外的社会经济活动、 具有一定报酬的女性均可称为职业女性, 这一定义 的优点在于可以进行广泛的实际比较,缺点在于不十分确定。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习 惯将职业女性分为“白领”、“蓝领”、“粉领”和“金领”四种类型,这里不对其做具体 阐述。 为了便于调查研究,笔者对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界定是:生活在杭州市(包 括杭州郊区范围),年龄在 45-59 岁之间,以一定组织为载体而依存的职业女性群体,为了 调节身心健康,更好的适应社会而进行有关体育方面的活动。 问卷调查对象涵盖了除农、 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和军人以外的其他六大类职业的中年 朱楚珠、彭希哲:妇女参与的行程 ,p6,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年 3 月第 1 版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 7 职业女性。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的体育健身状况。 研究对象的地域范围界定以行政区域 的划分为准,包括杭州市区和杭州市郊区两部分。 2.22.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2.2.12.2.1 文献资料文献资料研究研究法法 笔者从选题到调查问卷的实施以及最后论文的撰写, 广泛阅读了关于体育学、 体育社会 学、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养生学等方面的教材与学术专著 10 余部,以“全民健身”、 “妇女体育”、“职业女性体育”等为关键词组合,利用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查阅了近 15 年来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 150 余篇,为本课题“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分析 与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2.2 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1)根据本课题研究目的的需要,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研究方法中调查问卷设计 的基本要求, 初步确定影响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因素, 同时对部分职业女性进行实际访 谈,为问卷内容进行初步构思,在征询部分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 体育健身的调查问卷。经由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的 8 位专家(其中教授 5 名、副教授 1 名、研究员 2 名)进行问卷效度评价,结果见表 2-1 所示。 表 2-1:专家对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问卷的评价 n=8 合理 基本合理 一般 不太合理 不合理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结构效度 5 62.5 2 25.0 1 12.5 - - - - 问题效度 4 50.0 2 25.0 2 25.0 - - - - 选取杭州市“静园瑜珈馆”内不同职业的会员 50 人,用重测法进行小样本重测信度检 验,即问卷制定后,发放给坚持长期到静园瑜伽馆进行健身的 50 名 45-59 岁的职业女性填 写,两周左右,将同一份问卷再次发放给相同的 50 人再次填写,对两次问卷的结果进行比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的调查与研究 8 较,r=0.91,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在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的检验后,于 2008 年 9 月至 12 月对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 的体育健身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抽样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社区、免费锻炼场所(如宝石 山、黄龙洞、西湖、吴山广场等),以及健身俱乐部等收费场所进行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 600 份,回收 565 份,其中有效问卷 548 份,有效率为 91%。问卷调查表采取当场填写当场 回收的办法,为确保问卷质量,发放时陪同被调查者填答,对提出的疑问给予解释。 表 2-2 问卷的发放回收情况表 问卷的发放回收情况 类别 发放 回收 有效 回收率 有效率 问卷发放与回收 600 565 548 94% 91% 2.2.2.2.3 3 实地实地研究研究法法 从 2008 年 3 月确立选题,到 2009 年 3 月止,在整整一年的时间内,笔者深入杭州市各 大公园(如西湖公园、西溪湿地公园等)、健身会馆和健身俱乐部,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开 设的只对本单位员工开放的健身房进行实地研究, 了解和掌握杭州市中年职业女性的健身现 状、健身需求和健身动机等第一手资料。为本研究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宝贵的实践参考依据。 2.2.42.2.4 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 问卷回收后,对所有资料进行审核,剔除少数空白、未填完等不合格问卷。 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用 microsoft excel 录入,然后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为本研究 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3.研究研究结果结果 3.1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