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护理常规.doc_第1页
肠套叠护理常规.doc_第2页
肠套叠护理常规.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肠套叠【定义】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状之一。【分类】肠套叠分为急性肠套叠和慢性肠套叠两种。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1岁以内多见,2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5岁罕见。男女之比为23:1。四季常见,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慢性肠套叠是指病程延续在二周以上至几个月之久的病例。一般多发于年长儿及成人。【临床表现】1、 婴儿肠套叠小儿肠套叠分为婴儿肠套叠和儿童肠套叠,临床以前者多见。婴儿肠套叠的患者一般2岁,常为肥胖健康儿,其症状多为原发性肠套叠,临床特点如下:(1)阵发性哭闹不安:突然哭吵、烦躁,阵发性1530分钟,与肠蠕动相符合,因肠系膜被牵拉, 套叠鞘部强烈收缩所致,占90%以上。其他疼痛表现为神萎 、面色发白 、痉挛。(2)呕吐:呕吐物早期为乳汁,稍后带有胆汁, 晚期为粪质。(3)便血:果酱色血便,多发生在疾病开始后812小时。(4)腹部肿块:腊肠样包块,早期多位于右侧上腹部肝下,晚期沿结肠移至腹部左侧,最远可达直肠内。(5)全身情况: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表情呆钝、嗜唾、高热、严重脱水、腹胀、休克等。2、儿童肠套叠年龄越大,发病过程越缓慢,呈亚急性肠梗阻的症状。肠梗阻是不完全性, 肠坏死发生较迟。症状不典型,有阵发性腹痛,腹块能明显触及,常无便血或发病数天后出现,呕吐亦不多见。【术前护理诊断】1、电解质紊乱 与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渗入肠腔,造成血液浓缩,水分丢失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 与囊肿破裂有关。3、知识缺乏 与缺乏本病预防、护理知识有关。【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 向患儿家长讲解治疗方法及手术的必要性,减轻家长对手术的恐惧心理。2、给予补液治疗,补充血容量。3、密切观察患儿腹痛、呕吐、腹部包块情况。若患儿经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治疗后症状缓解,常表现为:安静入睡,不再哭闹,停止呕吐;腹部肿块消失;拔出肛管后排出大量臭味的黏液血便,继而变为黄色粪水;如患儿仍然烦躁不安,阵发性哭闹,腹部包块仍存,应怀疑是否套叠还未复位或又重新发生套叠,应立即通知医师作进一步处理。4、备好吸氧管、监护仪器等用物。5、术前用药 通常用安定、阿托品等注射药物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减少呼吸道腺体的分泌,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胃管通畅,减少术后并发症。6、饮食 加强营养,食用高蛋白、粗纤维、易消化食物,适当限制盐的摄入量,少量多餐。【术后护理诊断】1.疼痛 与手术创伤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 与伤口切口有关。3.舒适的改变 与术后卧床有关。4. 焦虑 与患儿及家属不了解术后的护理有关。【术后护理措施】1、 一般护理:麻醉清醒后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注意呕吐,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死亡,定时监测BP、P、R一次并详细记录,观察5小时至平稳,如发现体温不升应进行保暖,高热者进行降温。2、 疼痛护理 安抚患儿,疼痛时使用止痛泵,并告知家长使用方法,必要时使用镇静止痛药。3、 切口的护理 观察伤口的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4、 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管道,防止扭曲、折叠及患儿抓脱,密切观察和记录胃液和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健康指导】1、合理喂养:注意饮食的性质和规律,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避免增加胃肠道的负担。食用高蛋白、粗纤维、易消化食物,适当限制盐的摄入量,少量多餐。2、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卫生,因寄生虫、肠炎等导致肠运动发生异常或肠蠕动增加,易造成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