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个案分析.doc_第1页
留守儿童个案分析.doc_第2页
留守儿童个案分析.doc_第3页
留守儿童个案分析.doc_第4页
留守儿童个案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留守儿童个案分析蒋家湾小学 魏迎霞一、个案情况:姓名:高晨曦年龄:10岁性别:男现监护人:爷爷、奶奶基本情况:通过家访了解到高晨曦同学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该生在爷爷奶奶的陪伴成长。由于他的父母都外出务工,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加之监护人(爷爷、奶奶)年纪大,体弱多病,该生欠良好的习惯经过我的走访调查和几个月细心地观察、分析,发现在高晨曦同学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1、经常有厌学的情绪出现该生学习上有畏难的心理,在学习、生活上对家长过分依赖,也就是说欠自觉性与主动性。另外上课老打不起精神,注意力老是不能集中。而平时的作业不想做、懒得做,特别是当作业过多时,就会故意将作业放在家里不按时批改或者是只做一部分,其他的说忘记做了或者说没听清楚作业做什么等等以此为借口。实际上是怕动笔、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加上没有人约束,一心想随心所欲地玩。最后造成了成绩不理想,有自卑心理,平时少言寡语,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常常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2、自卑心理严重,与同学交往困难该生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课堂上几乎从不发言,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他会的问题,也不敢回答,自卑心理严重。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学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跟同学相处困难,所以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还是在其他地方,你会发现始终都是他自己一个人,身边没有其他同学。3、不良的行为层出不穷该生不太爱劳动,乱花钱,吃零食,说脏话,打同伴,“拿”同学东西。当有人检举出他的不良的行为时他老以仇恨的目光以待,紧握着两个拳头,还老找借口或话题回绝。蛮横无理的不良举止举不胜举。二、问题分析: 我通过多次家访、与本人交谈、长时间细心观察、与同伴的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深入了解高晨曦和他的家人,最后我得出他身上的这些问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1、隔代监护出现的过度溺爱,爷爷奶奶对高晨曦十分溺爱,大事、小事都迁就随愿,不忍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教育,连日常生活小事都不舍得让他做,甚至连整理书包、装吃的等这些本该孩子做的事都包办了。2、父母不正确的教育和不合理的疼爱方式 由于该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在高晨曦同学的生活中缺少父爱和母爱,在外的父母心里觉得内疚,因此对孩子处处补偿、事事迁就,生怕亏待了孩子,特别是在物质上,金钱上,他们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但和孩子在思想上的沟通却是极少的,对学习更是不闻不问。3、自卑使他的性格发生了变化以前的他,性格开朗而又活泼,自父母外出后,他一直心神不定,成绩直线下滑,平时很少和老师、同学交流,表扬更是远离了他,这些使他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使他害怕竞争、害怕失败,所以逃避一切,将自己包裹起来,并远离集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高晨曦身上的问题主要源于监护人的溺爱、父母的错误教育方式、方法和他孤僻和不自信的性格,于是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教育和引导。 三、教育和引导措施: 1、从监护人和家长入手,使他们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我在课外时间多次与监护人交谈,并用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与高晨曦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使他们明白:钱不能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歉意,无节制的物质满足是在害孩子,会使孩子滋生许多生活上的恶习。2、对他进行“三优”政策。即:优先发言、优先辅导、优先批改作业,并充分利用“结对子(手拉手)帮扶法”、“谈话法”、“主题班会法”“田径运动会”等活动帮助该生确立自信、自强的信念,使其能融入集体,鼓励他多与同学交往,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并通过讲解数学家小的时候的好多小故事来激发他学习的兴趣。3、 加强联系密度。针对高晨曦在校的一些情况,我及时和他的监护人联系,帮助分析孩子的问题原因所在,指导他们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去帮助孩子。4、榜样陶冶法。该生由于种种原因,似乎感觉在别人的眼中总是低人一等。为了让孤独、自卑的高晨曦同学走出封闭的自我,平时在关心和爱护他的同时,还和他多交流。不光是老师和他的交流,我先后让班上优秀的同学,更有意地让留守儿童、单亲生等去主动接近他,与他一起谈心、学习、活动。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等方面帮助他,努力让其找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其在各方面进步。同时,还要引导他主动地和同学交流,尽可能地及早融入集体中来。四、教育引导后的感受和小结。高晨曦的转变让我真正感受到,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普遍问题,更是学校的热点慰问体,只有抓好学校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才能更好的教育好留守儿童,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那么学校理应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是留守儿童的第二父母。当孩子在家得不到的父母的关爱与照顾,就需要我们老师来充当代理父母,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照顾,使其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同时,我们做老师的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他们,让其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另外,社会各界要统一思想、认识,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有与其他学生完整的人格尊严,不是问题学生、弱智学生。不要歧视他们,而要给予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关心与帮助,学校力争为留守儿童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和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个案分析蒋家湾小学 魏迎霞一、学生的情况介绍姓名:魏俊龙性别:男年龄:八岁班级:二年级二、问题及行为表现1、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三、有关资料的调查魏俊龙同学今年八岁了,由于频繁转学而成为问题学生。在家里是独生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从小在爷爷奶奶呵护下长大,由于是男孩,更是得到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再加上家庭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四、个案分析针对魏俊龙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2、在班级里,一则年龄大,二则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1. 根据魏俊龙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于是我与其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勤与和孩子打电话交流沟通。并让他的爷爷奶奶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2. 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3. 针对魏俊龙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六、教育效果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魏俊龙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魏俊龙对老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个案分析蒋家湾小学 魏迎霞一、个案现状学生陶雅琴,女,8岁,父母在深圳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由外公和外婆照料。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在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1、行为习惯差,个人卫生差,上、下课都特别好动,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2、懒惰心理。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只想在家随心所欲地玩。3、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热情,总想逃避,参与意识淡薄。二、问题分析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各种方式接触留守孩子陶某和他的家人,我发现她身上的这些问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1、长辈关心不当。外公外婆对孩子是打心眼里爱,但是缺少严格的管教,什么事都依着孩子,导致陶雅琴作业不认真完成,老师催促她交作业就抄袭别人的作业。2、粗暴的教育方式。由于家庭的这种特殊性,陶雅琴自小和家长很少进行情感上的沟通,遇事缺乏耐心,常用一种粗暴的态度来处理事情。3、内心深处自卑,由于她的成绩一直较差,平时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使她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害怕竞争,害怕失败,不愿参加任何集体活动。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发现她身上的问题主要源于家长和她的不自信,于是我决定从她的家长和本人两方面入手采取措施。三、主要措施1、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她的外公、外婆交谈,同时我对陶雅琴提出建议:在孩子犯错时应该让她接受正确的批评,让她认识到错误,鼓励她改正。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她如何解决的办法,先让孩子自己钻研,借助字典、词典这些必备的工具书解决,实在不懂的让她问老师和同学,不能养成不做作业和抄袭他人作业的坏习惯。父母要经常回家看望孩子或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微小进步给予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2、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到和同龄人交往的快乐利用表扬树立信心。针对孩子平时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成功都给予表扬,让她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树立自信。针对实际,设立小目标。在孩子走出低谷后,我立即把她的注意力转到学习上,使她知道学生要以学习为主,按时上学,完成作业是一名合格学生最起码的任务。四、辅导效果经过我和孩子家长的密切配合及她本人的努力,近段时间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虽然在生活上仍有依赖性,但我知道她一直都是自己努力去做。她已认识到按时完成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尽管她的作业书写和质量有待提高,但能按时完成作业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经常能看到她和同学们嬉戏时活泼的身影,。听见她开朗的笑声。五、个人体会孩子的转变让我真正感到给孩子自信就是给孩子成功的钥匙,而孩子家长转变以及自己所做的一切使我想到高尔基说过的话:“爱孩子这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要教育他们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有信心转变李小虎,我有热心引领所有留守儿童健康茁壮地成长留守儿童个案分析蒋家湾小学 李建花一、学生情况介绍基本资料:魏海龙,男,十岁,五年级学生;家庭组成成员:爸爸、妈妈、姥姥;家庭教育状况:爸爸、妈妈外出务工,他自小跟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对其百般疼爱、百依百顺,对他的要求从来不说半个不字。个性特征:魏海龙聪明、活泼,但自信心差,性格执拗,容易动怒。上课不太听讲,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自己做小动作,很少参与课堂的任何活动。与同学的关系很差,大部分都不愿意跟他玩,他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 二、原因分析1.外婆的无原则溺爱。魏海龙外婆一味的溺爱、娇宠、迁就孩子,导致他任性、蛮横、不讲道理。 2.父爱、母爱的缺失。魏海龙的爸爸、妈妈为了生活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他,到大城市打工赚钱,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让他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3、魏海龙的外婆很少让他与同龄的小朋友玩,让他成了一个缺少交往体验、惟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学几年来,魏海龙在同学的交往中常常遭到了同伴的排斥,由于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加剧了他的易暴易怒的情绪。三、具体教育措施1.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老师主动和孩子亲近,和他做朋友。对他的情绪表示理解。当他调皮时,不要直接批评,要调查清楚,搞明白是什么原因,然后和他讲道理,让他慢慢的平静下来再探讨原因。2.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我和魏海龙的家长联系,告诉他的外婆一味的娇纵孩子,已经造成不良后果,要对他的无理要求说“不”,当他犯了错误要注意方法,及时批评教育;让魏海龙的爸爸、妈妈通过电话经常和他联系,关心他的学习、生活,让他感受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拥有父母的关爱。3.教给他一些正确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通过适当的提示帮助他回想生气的原因。请他大胆的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带动班上学生给他找优点、和他做朋友。 4.在集体生活中,多鼓励他与其他同学交流和玩耍,多些机会让他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四、初步成效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魏海龙已经有些进步,易怒现象少了,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人际关系好了在班里找到了一些很棒的同学做朋友,上课有时也能举手发言了,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自信心也强了,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也高了。希望他有更大进步,明天更美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个案分析蒋家湾小学 朱博基本资料:李岩,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背景资料:祖父母在家务农,作为孩子的临时监护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案例分析:李岩性格内向、腼腆,上课时爱做小动作,每次一接触到我的目光就一下子趴在桌子上,好半天才敢抬起头偷偷的望我一下,在校园里遇到我时,她总是加快脚步小跑过去通过了解,我知道她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祖父母身体不好,照顾她也不是很容易,她的父母经常连春节都不回来过,她已有三、四年没有看见父母了我更加关注这个孩子了,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我都把关爱的目光投向她,慢慢的,我知道了她常年见不到父母的苦闷与思念,知道了她不敢和老师交往而又渴望老师关爱的矛盾心理,而这些又都成了她的心理负担,使得她开学以来一直无法安下心来学习。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决定对她的教育从细微处入手,关爱她、鼓励她,帮助她树立信心,大胆和人交往,我发现她作文基础较好,便指导它修改习作,鼓励她参加作文竞赛,渐渐的,她对学习感兴趣了,成绩也由原来的十几名进步到前几名了。很多时候,我不经意地帮她整理一下衣领、红领巾,梳理一下头发。有时让她收收作业本,我都能明显的感觉到她已经把我当作亲人了,无论是人际交往上,还是学习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四、案例反思:留守儿童大多是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缺乏沟通,作为临时监护人的他们只能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而父母亲在外打工比较忙,偶尔的电话交流根本满足不了孩子对亲情的渴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走进这些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师生心灵的互 动,情感的沟通,使他们感受到父母一样的关爱与呵护。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蒋家湾小学 李建花一、基本情况:基本资料:李龙阳,男,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背景资料:祖父母在家务农,作为孩子的临时监护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二、案例分析:李龙阳的父母于李龙阳3岁时外出打工至今,起先偶尔回家,偶尔打电话,或偶尔寄回钱物,让爷孙们勉强度日。近两年,其父母杳无音信,加之爷爷奶奶也常年体弱多病,不能承担生产劳动,家里的大小活儿多数压在了稚嫩的李龙阳身上,爷孙们只好在亲戚邻朋的帮助下“相依为命,艰难求生”。三、问题概述:1、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2、性格倔强、固执。成天寡语少言,目光忧郁,心事重重。3、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5、尊敬师长,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四、原因分析:1、亲情的缺失:父母在外务工多年,很少与子女相处,尤其是近两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远远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父母的不闻不问,爷爷奶奶的隔代观念,几乎让年幼的李龙阳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陪伴他的只有孤独和忧愁。2、生活的贫困:父母近两年的音讯杳无加上爷爷奶奶的连年病痛已经让这个不幸的家庭日趋衰落,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极度的贫困让李龙阳由于营养不良而健康状况令人担忧。3、繁重的劳动:由于上面谈及的诸多原因,李龙阳不得不过早的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早上要做完家务后才上学;中午由自己回家做饭吃;下午放学回家还要下地做活,晚上匆匆做了家务事还要完成家庭作业,可以说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把这些“留守儿童”压得喘不过气来了。4、极度的自卑:同学讥讽的声音和藐视的眼神,邻居风言风语的谈论,让李龙阳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当同学们在欢歌笑语的时候,往往能听到李龙阳的叹息声。五、教育策略:1、班主任倍加关心关爱。班主任老师往往是学生最信任的人。我常常走近张剑钢,一起与他分析现在的处境,帮助其想办法,竭力为他解除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惑。2、积极分子的感染。为了让孤独、自卑的李龙阳走出封闭的自我,我先后让班上优秀的同学去主动接近他,与他一起谈心、学习和活动。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业能力等方面帮助他,努力让他找到成功的喜悦,促进他在各方面进步。3、班集体的温暖。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集体的感化和温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利用学校开运动会的机会,让他主动的参与进来,全班同学为他摇旗呐喊,加油助威,这样既让他觉得集体的温暖,又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不仅如此,我还在农忙时节,动员全班同学到他家参加劳动,既减轻了他的劳动负担,更让他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全班同学都是自己的朋友。4、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作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由于自身病痛的原因和隔代观念差异的原因,对李龙阳的教育和引导几乎为零,甚至有时还会将自身的愤怒和不满发泄在幼小的心灵上,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对此,我特意与其爷爷奶奶一起分析和探讨他们的家庭和孩子的现状,安慰并鼓励他们坚强的站起来,度过难关;同时还将一些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方法交给他们。5、向社会力量求助。因为李龙阳的父母近近两年查无音信。我特地和他的爷爷奶奶一起出谋划策,建议他们向政府和公安机关求助,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尽早查清他的父母的下落。六、教育结果:1、在思想道德方面:李龙阳同学在教育之前,除了存在较重的焦虑感和孤僻感之外,并无道德上的较大缺陷。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现在的李龙阳,已经变得非常的开朗,愿意与同学和老师接触,喜欢将自己的欢乐和痛苦与外人分享或分担,特别尊重老师和长辈,人际交往能力有明显提高。2、在行为习惯方面:原来的李龙阳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活儿,整天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学校,上课经常是没精打采的。现在,通过“三结合”的教育,他在处理学习和家务方面的能力增强,能较好的处理好学习与家务的矛盾,能轻松的安排好学习与家务的各项事宜,做事非常有条理。3、在学业能力方面:以前,李龙阳的各个学科考试成绩均在30分以下,在学习上很难找到自信。现在,同学们不仅推举他当学习组长,而且非常推崇他在学习上的方法和干劲儿,语文竟然史无前例地考了70分,他的学习精神已感染了全班绝大多数同学,他在学习上的进步真有些令我吃惊。七、教育反思1、我们应为留守儿童特别是因缺少关爱等因素造成的问题儿童创设平等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环境,使他们在爱与友善的环境中改正错误,以健康的心态正视自己,以积极的行为超越过去。 2、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从张剑钢转化前后的情况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还是在学业能力方面,他都有一个较大的转变,而这一切的转变就其核心而言,应该归功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三方面的“爱”。3、对有问题的学生,我们一定不要选择放弃,要深入了解其原因,多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并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要不断地给予鼓励,不断地引导,让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在温暖的班集体中。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蒋家湾小学 魏迎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们外出打工求生存,致使社会上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他们享受不到父母关爱,感受不到家庭温暖,他们被称之为“留守儿童”。一、选择研究对象。李思瑶是我校三年级的一名学生,父母离异,母亲在她出生不久就离家出走,父亲在外打工,基本上很少回来,她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非常溺爱她,在家境非常贫困的情况下还尽量满足她的一些要求。在校期间,发现李思瑶同学智力正常,不爱讲话,不合群,很少与同学玩耍,从不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老师问话,也闭口不答,平常的衣着也不太整洁,个人卫生较差,还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课堂上,李思瑶经常目光呆滞、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玩弄学习文具,有时还会与同桌说上一两句话,老师布置的作业从不按时完成,学习成绩较差。二、原因分析单亲或离异家庭一般会对孩子的行为有负面影响,在行为上表现为自制力差,在课上孤偏、退缩、烦燥不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满足生理、安全、归属感和爱、尊重,才会有认知的需求,李思瑶的家庭是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缺少母爱和父爱,这样她缺乏安全感,这导致她对学习需求的动机不强烈。比如她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可能是她渴望得到爸爸妈妈买的东西;也可能是因家庭贫困,想要的东西,又不愿意讲出来,也不愿意向别人借;还可能因为没有人及时有效地教育她不知道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当然也有可能她是故意的,这样做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关注。由于父母离异而导致性格内向,平时不和同学玩,和老师交流的也不多,他就会认为得不到同伴的关爱,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这样也导致了他对认识的需求不强烈,从而导致学习动机不足,这就表现在课上注意力不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