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新时期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pdf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新时期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pdf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新时期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pdf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新时期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pdf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新时期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新时期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新时期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 摘 要 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高校连年扩招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 大学生就业困难甚至失业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 社会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很多,除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高校培养的 学科及专业结构、就业环境、就业体制等外在的客观因素外,是否养成一种正确 合理的职业观念也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在新时期 做好大学生正确职业观的引导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成为我国高等 教育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新课题。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角度,以 相关的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法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职业 观教育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探讨。 文章首先对职业观教育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 指出了职业观教育是对受教育 者的职业认知、 职业理想、 从业态度、 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教育引导, 是以获得人的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动态教育过程。高校开展职业观 教育,一是要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和高校实际,二是要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成熟的 理论和经验,包括:职业观教育的实施需要立法保障和政策支持,需要学校高度 重视和积极参与,需要在教育过程中突出实践特性等等。其次,本文在第三部分 阐述了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指出了高校进行职业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需要,是大学生顺利就业 的需要,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需要。再次,本文根据调查问卷 的统计结果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发现很多大学生存 在职业认知片面,职业观意识模糊,择业盲目,没有合理的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 题;而高校则呈现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理念狭隘,职业观教育专门机构缺失,人员 匮乏且专业化程度低,职业观教育体系缺乏系统性、实践性,渗透力度不够,满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意度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尝试性的提出了实施大学生 职业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观教育师资队伍建 设, 完善职业观教育配套设施; 遵循学习规律, 分阶段, 分层次进行职业观教育; 注重实践活动,增进职业观教育的实效性;发挥理想、信念教育在职业观教育中 的统领作用;在职业观教育内容上,要加强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建构以职业观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体系是对高校就业指导工 作进行创新的一个初步的尝试, 本文希望藉此能引发更多的对大学生职业观教育 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观;高校;职业观教育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i the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vocational concept in new period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student gets employed difficulty is one kind of special performance which the chinese society reforming time appears and the expansion of college participation wider, it is even a significant social question, it serious affects our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stability. as soon as it from appears starts to become one of community widespread attention hot topic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these students are many factors, except objective factor, such as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condition, cultivating the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al structures, employment environment, employment system, personnel system etc. whether the concept of good occupational health is also affected student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mployment. therefore, helping the graduates establish a correct job perspectiv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ocially concerned, it now becomes a new task and subject for the domestic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existing researches, this thesis is an attempt to discuss the job perspective of graduates in a systematic and profound way from other prospects including education, psychology, sociology, with relevant literature review as the guidance and questionnaires as researching method. first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related concept, refers to the experts different deciding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fessional view of the meaning and content of education. had pointed out the professional view education is to receives (career awareness, career aspirations, practitioners attitude, professionalism, etc.) the pedagogue to carry on the systems science the education guidance, it is the dynamic process of education which take obtains human comprehensively, fre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goal, it emphasizes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and pay attention to ideas and concepts to guide the education of pupils. the university carries out the professional view education. in unifies in our country current national condition and the university actual found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use for reference with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v the absorption developed country mature theory and the experience, include: the professional view educations implementation needs to legislate the safeguard and the policy support, schools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view the full atten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 the professional concept education should highlight the practicality and so on. then, elaborated the university student professional view education important meaning fully. emphasized: the university carries on the professional view education is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mplies with the time need to develop, i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plans the professional profession need。is the need for students planning career, is need which the university student gets employed smoothly, is realize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professional ideal and the full scale development need.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our country university student current professional view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question. the research indicated many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the problem, for example: professional view consciousness is fuzzy, lack of clear self-awareness, chooses profession blindly, does not have the reasonable occupation plan, etc. the university exists the question has many, such as, professional view education idea is narrow, educations specialized agency and education specialist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are not perfect,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lack of systematic and practical ,inadequate penetration, low satisfaction, etc. at last, based on this analysis of the causes this article proposed ways for students vocational view education: play ideals and beliefs guide the role of education, strengthens the high quality teachers troop construction, improve vocational education facilities, follows the study rule, by stages, carries on the professional view education in administrative levels. pays great attention practice, promotes the professional view education the effectiveness. in the professional view education content, must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raise. construc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vocational view education as the core system of vocational guidance education is innovation and preliminary attempt for university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 so the author hopes it ca initiate more attention and pondering over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or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professional ideology; colleges; the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ncept 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 权行为。文中除已经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 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保证人(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华北水 利水电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公开和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检索, 并采用 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复制、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 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原件或复印件和电子文档。 (涉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 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引 言 选择这个课题最初的起因是因为我对科学的职业生涯定位的不明确。 在完成大学教 育以前我本人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的职业观教育或职业生涯指导。 零星的一些有关职 业观教育的知识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课上获得的。 或许是因为在大学受教育期间没有认真 规划过自己职业生涯,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一类职业,也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 已至于在毕业后几年里,我频繁地更替工作。长期的犹豫彷徨令我无法专心干好工作, 直至最终我决定放弃已有的职业,选择通过考研的方式从原单位跳出来,打算给自己的 职业生涯重新定位。另外,在与许多大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在毕 业之初与我当年相似,也存在着自我认知不足、职业观意识模糊、职业生涯的定位不明 确、择业盲目等问题,以至于大学毕业之后许多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不知道应该找什么 样的工作,有的甚至不愿意工作。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正在实现由 “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毕业生 也从“高材生”向普通务实具有专业知识劳动者的转变,这种转变使得很多大学生难以 适应。随着我国大学扩招制度的逐步推进,近年来的大学毕业生总数屡创新高。从教育 部提供的数据看,2001 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为 114 万人,2004 年为 280 万人,2007 增加到 496 万人,2009 年突破了 610 万,2010 年则达到了 631 万人,面对迅猛膨胀的 高校毕业生大军,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不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人 事部等部门均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列为工作重点出台相应政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是 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国家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造成了一些学生“无 业可就”; 另外有些学生的职业观不正确,出现了“有业不就”的现象。原教育部部 长周济指出,如果说“无业可就”反映的是就业制度、政策与教育教学方面的深层次问 题,那么“有业不就”反映的是毕业生职业观方面的深层次问题。1但作为承载着培养 人才重任的高校,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我国 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历来比较重视招生和专业教育这两个环节,而往往忽视对学生 进行正确职业观念的教育引导,表现在大学课程体系设置上,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设 计课程不多,许多学生接受不到专业的职业观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以至于很多学生在 1周济周济部长在 2004 年全国决变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网,2004,11,8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毕业之后由于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择业中存在很大的随机性。职业观教育的缺失,使 很多学生进入高校后,由起初充满憧憬,逐渐感到迷茫、无从适应、缺乏动力,直到灰 心失望,甚至堕落,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对高校职业观教育的研究在当下 显得十分有意义。 鉴于此本文不仅明确提出新时期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和深 化职业观教育体系的理论意义,而且提出了大学生要牢固确立正确职业观,以及对于培 育合格人才而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在国外,职业指导自帕森斯于 1908 年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从最初的只注 重为求职者提供就业信息和介绍就业, 到后来进行的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咨询服务活动 以及对求职者整个人生的就业指导。随着职业指导的发展,研究者发现个体对工作的看 法和态度,越来越影响个体的择业行为和工作情况,于是出现了职业观的研究。职业观 发展理论源于职业发展理论,也有人把职业发展理论称为职业生涯理论。美国的职业指 导专家休普、金斯伯格和萨帕对这方面都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休普认为一个人职业观与 其所处的成长阶段有密切的联系。根据年龄不同休普把职业观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 试探阶段(25 岁以前)、创立阶段(25-45 岁)、维持阶段(45-65 岁)和衰退阶段(65 岁以上)。在试探阶段人们一般会进行自我考察、职业角色扮演和职业方向探索。在这 个阶段人们可能会有数种工作变换,因为每个人都要选择一种最佳配合,即既符合自己 的工作兴趣、需要和技能,又要符合特定工作的要求。学者金斯伯格把职业发展分为幻 想期(11 岁前)、尝试期(11-17 岁)和现实期(17 岁以后)三个时期。儿童处于幻想 期,其特点是他们只凭自己的兴趣不考虑自己的能力与社会机遇。尝试期是少年向青年 过渡的时期,这个阶段职业观的主要特点是人们不仅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而且能较客 观地审视自己的能力,他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了职业角色的社会意义,但是,他们还不能 充分考虑社会就业环境。现实期的青年即将步入社会,他们把自己的主观愿望、主观条 件与社会现实协调起来,并将目标集中在几个非常具体和现实的职业上。萨帕把职业发 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即成长阶段 (14 岁之前) 、 探索阶段 (15-24 岁) 、 建立阶段 (25-44 岁)、维持阶段(45-64 岁)和衰退阶段(60 岁以上)。其中探索阶段由 3 个时期组成: 试验期(15-17 岁)人们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以及对职业的社会价值、就业机会都已有 考虑,开始以各种方式进行择业尝试;过渡期(18-21 岁)青年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 或者开始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尝试期(22-24 岁)青年在这阶段差不多选定了自己的 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职业观念的变化是伴随人的一 生围绕职业而进行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不同的人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其核心是职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 业,即无论个人从事的是有酬职业还是无酬职业;无论他们处在未曾工作的职业幻想或 职业准备阶段还是处在职业进行中或职业结束后的阶段, 只要是与职业有关的经验或活 动均要受到职业观的影响。 由于这些研究者所处的时代不同, 他们的研究观点也有差别。 但是,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这一阶段承 上启下,对他们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举足轻重。 在西方职业观研究的基础之上, 我国学者对职业观及其教育理论也进行了有益的探 索,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从职业观的内容方面看,陆圣珉的职业 指导课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一文认为,职业观是一个人对职业的基础观点和 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如何看待人类职业本质、职业理想、职业价值、 职业道德等丰富内容;王晓红的大学生就业应确立的心理准备和意识认为,职业观 是指一个人对于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理 想等;梁迪在构建职业观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一文中指出,职业 观是由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等要素构成,其中职业目标是职业观的核心。从 职业观的认识和态度层面看,叶景文,葛洪伟在教育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一文中认为:职业观是人们对职业这一现代社会的基本行为方式的认知、需求、价值取 向、态度、评价等具有综合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人生理想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择业 者选择职业的指导思想;雷康敏在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文章中指出,职业观是根据 社会的发展及自身兴趣和需要而形成的关于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职业选择 等方面比较稳定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梁迪在略论新时期大学生职业观的特征和作用 一文中又指出:职业观就是人们对职业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态度,它是职业主体选择 职业和看待职业的指导思想。 从职业观的价值和作用看, 顾明远主编的 教育大词典 (简 编本) 认为,职业观是对职业价值与意义的看法。人们通过对某种职业的劳动性质与 形式、社会地位与发展前途、工资报酬、职业群体人际关系以及是否符合自己的专业特 长、才能、兴趣、性格等方面做出具体分析与判断,从而得出其好坏、优劣的概括认识; 李海萍在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大学生端正职业观中认为,职业观是个人 对职业的根本观点,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它有改善 生活、发展个性、服务社会三大要素,三者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形成不同层次的职业观, 对个人的择业意向、从业态度、创业效果、转业行为起支配作用。还有些学者从其他方 面进行了研究,艾凉琼在官本位的传统职业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提出,职业观是 人们对职业追求和选择方面的价值观,它是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长期发展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产物;芮必峰鼓吹者、旁观者、参与者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观 (2004)认为, 职业观(professional ideology)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特定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 是社会对从事某种专业工作人员的较为恒定的角色认定。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和邓小平人才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结合知识经济 时代的特点和人力资源理论, 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新时期大学生职业观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具体的研究方法是: 第一,文献资料法。在广泛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了解研究的总体情况,分析和 整理研究中的难点与热点,并结合本人的经验和直觉,确定研究的主要任务和研究的大 致范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主要试图占有以下材料:(1)跟职业观教育有 直接关系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2)当代国内外有关职业观教育的研究资料;(3) 对职业观教育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和价值的广义方法和狭义方法。 第二,调查法。本文主要通过调查法来解决的问题是:(1)在宏观层面上,通过 调查了解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在法制规范,道德规范、价值规范等特定 条件的影响下大学生职业观在社会运行的状况与特征;(2)在中观和微观层面上,通 过调查法了解和把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具体活动和组织方式、途径、措施以及职业观 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操作和运行的状况、特征、问题、矛盾、有利因素和不利因 素等等。学生就业和职业观教育是一个与现实密切联系的问题,如果不能取得切实的第 一手资料,那么一切分析、论证将只能是纸上谈兵。 第三,综合法。 由于大学生就业和职业观教育问题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这一问题 的解决也非个别领域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需要社会各界协同配合, 共同努力, 长期奋斗。 这一特点也决定了该问题研究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本文将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力争达到三个统一,即比较研究与历史研究的统一,文献调研与实际调查的统一,定性 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5 一、职业与职业观教育 职业与职业观是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两个重要的问题。认识职业,掌握基础知识是从 事职业的基本条件。职业观是指导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方向盘。社会职业的发展、演 化与大学生职业观的形成有着内在的联系。 (一)职业与职业观的涵义(一)职业与职业观的涵义 1职业 职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相一致的,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分 工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职业的概念由来已久,我国古代“职”是指社会责任、天职、 权利与义务,而“业”是指以某种特殊的技能从事某种业务、完成某种职责。现代汉 语词典中把职业定义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社会 学小词典中对职业的定义为“在存在社会分工的社会中,人为的作为独立的社会单位 存在、谋求自己生计的维持,同时实现社会联系和自我实现而进行的持续的人类的活动 方式”。美国迈克尔.曼主编的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则认为“职业乃是作为具有自 我悉听利益的职业群体在分工中力图保护和其垄断领域而予以运用的工具。”著名社会 学家塞尔兹认为职业 “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地取得收入而连续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 活动,这种活动决定着从事它的那个人的社会地位”。我国也有学者认为职业“是劳动 者能够从事的有酬工作” 2。 综上所述, 所谓职业就是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 有收入的、 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 它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 义务、权力、职责,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般性表征。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职业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 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制约和决定着职业的发展 和变化。历史上三次社会分工的出现,都引起了职业分工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是直接 制约和影响职业变化的重要因素,社会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都 会带来许多职业的兴衰。总之,职业的产生、发展和升华根源于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分工 2 张再生,职业生涯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35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不是现有生产力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 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世 界出现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多元并存的局面。人类活动日益 丰富多彩,社会职业的变迁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不但已有的职业在不断的变化, 而且新的职业种类也层出不穷。职业种类的数量之多、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形成 了现代生活的一个明显特征。置身于这种错综复杂的职业关系之中,我们清楚地感受到 了职业发展对我们的影响,使得我们再也不能对它熟视无睹 3。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要时 刻关注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职业的分类流向, 合理设置专业学科, 努力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2职业观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简编本)认为:职业观是对职业价值与意义的看法。 人们通过对某种职业的劳动性质与形式、社会地位与发展前途、工资报酬、职业群体人 际关系以及是否符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才能、兴趣、性格等方面做出集体分析与判断, 从而得出其好坏、优劣的概括认识 4;雷康敏在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文章中指出:职 业观就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及自身兴趣和需要而形成的关于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 价、职业选择等方向比较稳定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问 题上的具体体现,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和个人价值取向有着密切联系。职业观 上接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下连人们的职业理想和目标、学习目的 和态度、择业标准和心态、从业道德和修养 5;郭全林在技校学生职业观的培养这篇 文章中提到:职业观是人们对某一职业活动的内心体验在大脑中的反映,这将影响人们 从事具体的职业活动,学生在校成绩的好坏,能否达到培训目标,职业观起着直接的推 动作用。 6 海外有学者把职业观(professional ideology)译为“专业意理”或“专业理念”。 是指人们对某一特定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也是社会对从事某种专业工作人员的较为 恒定的角色认定。职业观是在长期的职业认识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其产生和发展都有 一定的规律性,并且一旦形成,就会反向影响职业工作与职业行为。尤其是当一种职业 3 王荣发,职业发展导论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 4 顾明远主编, 教育大辞典 (简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029 5 雷康敏,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j企业家天地2009,135 6 郭全林,技校学生职业观的培养d中国培训20011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7 观融入到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体系之中时,职业行为便会有很强的主体性。图其曼 在什么是正确的职业观一文中谈到:职业观就是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观点、态度。 比方说对择业方向、职业评价等方面的认识,是人们选择职业时的指导思想。 7日本宫地 诚哉.仓内内史郞在职业教育一文中认为:职业观是对职业的态度,职业观受维持 生活、承担社会义务、发展个性等职业三因素的影响。 8 概括上述定义,所谓职业观就是人们对职业的本质、意义、目的和评价标准的认识 和看法,是对职业问题所产生的基本观点,也是个体、人生观、世界观在职业上的反映, 它包括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等丰富内容。它对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选择与职 业有关的学习方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生涯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职业观同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数学集合概念的关系上看,职业 价值观的外延小于职业观,职业价值观只是职业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观指的是与职 业相关的各方面内容的认识和看法,而职业价值观仅是指对职业的基本价值取向。择业 观也称就业观,通常是指人们对职业选择的基本看法。大学生择业观与其职业观虽然 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有本质的不同。择业仅是职业的选择,就业表示职业的获得,大学 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根本态度, 主要用于指导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转 换,具有时代性、主体性、选择性等特征。大学生就业观是大学生对待如何获得实际职 业,以便为社会服务,得到社会承认,并且得到相应报酬的关于就业方面的根本看法和 主张,受社会现实和职业需求的制约,主要根据社会实际进行职业定位。而大学生职业 观则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大学生对待人生重要问题职业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大学 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上的综合反映,在整个人生历程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 用。 尤其是职业观在指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 帮助大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熟练的掌握专业技能、 促进大学生培养全面的能力结 构、规范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科学正确的职业观 从事职业,要提倡无私奉献的精神。人都是生存在社会之中,其本质属性是社会 性,人的发展其实从属于社会的发展,同时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所以个体从 事的职业最重要的作用应该是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7 8 宫地诚哉.仓内史郞,职业教育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8-9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8 就业首先要考虑的应是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干什么;干, 就要把它干好。也就是说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敬业爱岗的精神。 但是,在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职业却是谋生的手段,是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能力换取劳动报酬的 一个主要渠道,也就是说职业是获得个人利益的一个主要平台。怎样才能把这种个人利 益与人类利益统一起来呢?古人说:“以其无私故成其私”,“已愈为人已愈有,已愈 与人已愈多”。要清楚美好的生活来自于奋斗,个人理想和前途根基于社会的发展、人 民的事业。要认识到职业不仅是个人谋生的渠道,还是个体从事社会生活,实现人生 社会价值的舞台。故而,正确的职业观应该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的种类越来越多,变化也越来越快。这 种变化不仅表现在职业种类上、职业数量的增减上,而且表现在职业的内涵上。因此, 大学生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将自身实际与职业道路的设计结合起来,要以发展的目光 看待职业,坚持合理的人才流动,放弃那种一选定终身的职业观念。在择业中把职业的 利益和个人潜能发挥科学的统一起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职 业观。 (二)职业观教育(二)职业观教育 1职业观教育的涵义 所谓职业观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的职业认知、职业理想、从业态度、职业素养等 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教育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从而影响受教育者的职业定位 和职业发展。也就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端正职业动机,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良好 的职业素养、确立恰当的职业目标、设计科学的职业生涯,全面正确了解自己、了解社 会,为尽快适应职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的一种综合教育活动。职业观教育注重从 思想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育使大学生认识社 会就业现状和正确评价自我,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就业能 力,以期在毕业之后能尽快的胜任工作融入社会。现代职业观教育的涵义可从以下三个 角度分析:(1)从职业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关系看,职业观教育是教育现代化 的有机组成部分。(2)从职业观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看,职业观教育是有关职业认识, 职业价值观等的教育。(3)从职业观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看,职业观教育是涉及人 的一生规划和发展的教育。简言之,职业观教育就是在以学生本位观、终生发展观、教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9 育全程观的指导下开展的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综合力量为保障的,有利于实现大学生 全面、自由、可持续职业发展的连续教育活动。 在对学生进行丰富而生动的职业观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所谓职业 生涯教育又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个体自身的兴趣、能力、特点进行测 试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或者帮助受教育者设计和规划职业生涯。 它是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的综合性教育。陈军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一文中认为,职业生涯教育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个体职业生涯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 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具体教育内容包括职业生涯定向教育;自我职业潜 能分析能力培养;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辅导;职 业生涯规划相关核心素质的培养。 9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职业观教育有很大不同。 职业观 教育强调通过教育使正确的职业理念、职业素养内化到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之中,从而影 响到受教育者具体的职业行为。而职业生涯教育则注重通过客观测试分析个体的特点, 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一种教育活动。 2职业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1)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是职业观教育的基础内容。知识一般是指个体 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知识有不同分类,依据知识的性质和对象可以分为 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对大学生而言,他们在学校期间要掌握的知识既包括基础知识也 包括专业知识。这里所指的基础知识是从事任何职业的基础,其中包括现代科学技术必 备知识,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知识等等。而专业知识在这里主要是指学生入学之后 所选择的专业类别的知识,它是针对某一行业而形成的知识理论体系。现代社会,科学 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各类工作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对大学生进行分门分类的教育 就是要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掌握专业 知识,使他们形成与专业知识相对应的职业群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之上 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高校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对专业知识的精深掌握,这 也是对职业观教育的基本要求。 如果抛开专业知识教育来进行职业观教育无疑犹如无源 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高校要通过专业知识教育的主渠道来开展职业观教育,寓职业 观教育于专业知识教育之中。 9 陈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1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0 (2)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英国学者认 为职业能力有六种能力:交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的能力,计算的能力,运 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运用现代语言的能力。美国劳工部指出,为适应 21 世纪的新形势, 就业人员应具备五种能力:分配时间制定目标和突出重点目标的能力,以及分配经费和 准备预算的能力,确定所需要的数据并设法获得数据,处理和保存数据的能力,作为小 组成员参与活动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了解社会组织和技术系统如何运行的,并懂得 如何操作他们,选择技术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应用技术的能力。德国的学者认为包括两 方面的能力:与个人相关的能力,社会和组织的能力。10我国学者通常认为,职业能力 通常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与特殊职业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是一个人在职业行为中所表现出 来的基本技能,具体包括观察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由于 人们的知识、智力、经验方面的不同一般职业能力也会有所差异。长期以来,一些高校 往往过分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对学生一般职业能力的培训,这是十分错误 的,熟不知正是一般职业能力的强弱影响着个体一生的职业发展。与一般职业能力相关 的一个概念就是特殊职业能力, 这是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 它强调实用性, 针对性。高校职业观教育应引导学生认识具备各种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 提高自已的各方面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3)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即个人渴望达 到的职业境界。它是人们实现人生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是人们对职业活 动和职业成就的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它反映了人们的 生活目的和奋斗目标,是成就事业、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精神力量。正确的职业理想是 立足于社会现实定位于需求之上的。11依范畴而言,职业理想应该是理想的一个组成部 分,通过理想可以引导职业理想的形成,反过来职业理想的确立又能完善人生理想的发 展,因此,职业理想教育的过程应该被看作是理想教育的一个过程。职业理想必须建立 在个人具有对应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职业能力、 浓厚的职业兴趣和强烈的职业激情基 础之上,否则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成为职业空想。职业理想形成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 的过程,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使每一位学生了解职业 基础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为 其做准备是职业理想教育的主要任务。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要 10 王开生,职业理想教育-高职教育的根本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11 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 ,2008(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1 具备哪些能力,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将来可以选择的一些职业,以及对应职业群所需要的 职业素质,引导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职业奋斗目标,促进职业生涯顺 利发展。通过开展职业理想教育,让学生认知自我,了解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和可能实 现的价值,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思想态度,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由于每所 高校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每个学科专业都有对应的职业群,每个学生也都 有自己的特点专长,这使得学校在理想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多元化,个性化的培养思路, 既要依据自身的条件又要考虑职业群的要求和学生个体的特点。 (4)职业道德教育。大学生是否具有社会所希冀的职业道德素质,也直接体现着 学校职业观教育的追求效果。 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观教育的内容之一就是应注意对 他们职业道德的培养。 首先是职业责任教育。 职业责任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和 义务。马克思在谈到人的一般责任时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使命,就 有任务。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 ”说明责任对于任何人都是不可推 卸的。因此,任何职业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每个从业者都要 承担的。职业责任教育主要是职业责任感的培养,所谓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