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桔、皇帝柑等柑橘黄龙病的现状和防治.doc_第1页
砂糖桔、皇帝柑等柑橘黄龙病的现状和防治.doc_第2页
砂糖桔、皇帝柑等柑橘黄龙病的现状和防治.doc_第3页
砂糖桔、皇帝柑等柑橘黄龙病的现状和防治.doc_第4页
砂糖桔、皇帝柑等柑橘黄龙病的现状和防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梧州砂糖桔、皇帝柑等柑橘黄龙病的现状和防治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规划类学号:1303300206 姓名:苏炫嘉摘要:砂糖桔、皇帝柑等的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一种主要病害,是一种系统性侵袭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着柑橘生产。柑橘是广西梧州部分地区的农业支柱产业,而柑橘黄龙病的快速扩展蔓延对当地果农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对该病的危害症状、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概括,以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危害症状、发生发展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方案,提高柑橘生产经济效益。关键词:砂糖桔 黄龙病 防治广西梧州的大坡、夏郢、新地等地区盛产砂糖桔、皇帝柑,柑橘在90年代开始从广东引进,早期种植户在柑橘种植少、分布零散的情况下,砂糖桔有较好的防病管理,种植户得到好收成,其收入远大于种植的水稻的收益。在随后的十多年年了,个地纷纷仿效,将原来种植水稻蔬菜的田地改种砂糖桔、皇帝柑。其种植面积及种植密度的增加,以及各种植户的果地分散、种植户自身管理病害效果难以统一,使得柑橘病害成片发生。以黄龙病等主要传染病为主,对柑橘造成了极大危害,管理差、抛荒的柑桔园发生较重。以大坡为例,管理不当后导致正片果园没有收获,病害蔓延,任其荒芜,给当地柑橘产业造成死树毁园的致命打击。1 危害情况及症状表现1.1 危害情况柑桔黄龙病是重要的柑桔检疫性病害,也是世界柑桔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染病柑桔全株均会发生病害,各个部位都有病原且传播速度很快。迄今为止,柑桔黄龙病已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的 40 多个国家。目前,广西梧州地区柑橘黄龙病呈集中性爆发,如大坡的果园早已荒废,无人管理。相隔较远的地域主要是由于种植病苗、木虱传播。且当地种植户对病树处理不当,不愿将将病树砍伐,直接导致黄龙病的迅速扩散。该病的病原能侵染很多柑桔类植物,我国柑桔的安全生产与种质资源的保护将面临十分严峻的威胁。1.2 症状表现 黄龙病在枝、叶、花、果及根部均可显症,尤以秋梢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部分新梢叶片黄化,出现“黄梢”,黄梢最初出现在树冠顶部,后渐扩展,经12年后全株发病,春梢症状多出现在叶片转绿后,先在叶脉基部转黄后部分叶肉褪绿,叶脉逐渐黄化,叶片现不规则黄绿斑块,且有淀粉积累现象。夏梢症状多在嫩叶期不转绿均匀黄化,叶片硬化失去光泽,似缺氮状;有的叶脉呈绿色,叶肉黄化,呈细网状,似缺铁症状;有的叶上出现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的绿斑。老枝上的老叶也可表现黄化,多从中脉和侧脉开始变黄,叶肉变厚、硬化,叶表无光泽,叶脉肿大,有些肿大的叶脉背面破裂,似缺硼状。芦柑的叶片初期表现花叶症状。新梢上的叶片黄化不久即脱落,老枝上的病叶多在未完全变黄以前脱落。发病中期,即新梢生长后期,叶片叶脉及沿脉附近的组织变绿色;叶肉变黄,黄化轻微的似缺锰状,严重黄化的,似缺锌状。后期,新梢抽出困难,叶片症状较中期严重,大部分落叶。枝条由顶端向下枯死,病枝木质部局部或全部变为橙玫瑰色,最后全株死亡。病树翌年春季提前开花,花小畸形,结果少,果实畸形,果小似乒乓球,着色不均,果蒂附近着色,俗称“红鼻子果”,果实味酸、品质极差,是识别黄龙病的最主要典型症状。根部症状主要表现为根的腐烂,其严重程度与地上枝梢相对称。枝叶发病初期,根多不腐烂,叶片黄化脱落时,须根及支根开始腐烂,后期蔓延到侧根和主根,皮层破碎,与木质部分离。2 病害流行及防治措施2.1 流行规律 黄龙病主要通过柑桔带菌种苗、带菌接穗、田间病株或带菌柑桔木虱的传入而形成初次菌源,然后于柑桔新梢抽发初期借助介体柑桔木虱进行侵染扩散果园之间、柑桔树之间主要靠带菌柑桔木虱传播流行,而病接穗和病苗的传运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害的传播速度和扩散流行主要取决于木虱的种群数量及其带菌率,在柑桔木虱和病原共存的情况下就很易导致病害大面积发生。其发病率和病情轻重与许多因素有关:柑橘园内病树多、木虱量大时,黄龙病的发生量就大;幼树易感病,中成年树较耐病;树势强的抗病力强,树势弱的易感病;春梢发病轻,夏秋梢发病重;柑、橘、橙、柚类均可感病,但柑橘等耐病力弱、感病后衰退快,而柚类、橙类耐病力较强。2.2防治方法对柑橘黄龙病,至今尚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能彻底治愈。对其防治,只能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主要防治措施有:2.2.1 加强苗木检疫,防止病原侵入和外输,杜绝病穗、病苗和病果进入新种植区和无病区。2.2.2 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壮苗。 苗圃地应选择在无病区、隔离条件好的地区,或实行塑料棚隔离封闭式育苗。砧木种子应采自无病树,播种前进行热水浸泡处理,即将种子浸入50左右的热水中5分钟,捞出后再浸入55左右的热水中50分钟。也可用1000倍的盐酸四环素或盐酸土霉素浸泡2小时。接穗应取于无病母树,最好是采自无病区,在嫁接前用1000倍的盐酸四环素浸泡1.5小时,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嫁接。2.2.3 及时防治虫害,消灭传播媒介。做好冬季清园。杀灭越冬期的木虱,这是全年防治的关键。在春夏秋梢抽发整齐时,用40水胺硫磷乳油800倍液、5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喷杀木虱。在13以上的新梢上有蚜虫发生时,用50马拉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2.2.4 尽快挖除病树,减少病菌来源。在每次嫩梢转绿后,要认真全面地检查每一棵树。一旦发现病株,要尽快挖除,不留残桩,并将其运至橘园外的空隙地烧成灰烬。橘园丙应做到品种一致,及时摘除零星枝梢,使抽梢整齐,以减少产卵场所。砍除已失去结果能力的衰弱树,减少病虫源。2.2.5及时注射药剂,降低危害程度。对初发病的结果树,用1000倍液的盐酸四环素或青霉素注射树干,对黄龙病有一定的抑制和防治效果。2.2.6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对幼龄树,在生长季节的48月份,每月施一次稀薄水肥,年施肥46次。对结果树,每年要施好萌芽肥、稳果肥、壮果肥和采果肥。同时要科学地进行水分管理,要保证水分及时、充分供应。否则,水分过多或湿度过大,会造成烂根和出现脚腐病,严重时还会死树;水分过少或严重缺水,会使植株萎蔫,生长势转弱,甚至死树。到目前为止,仍未有特效的药物进行根治。因此,对黄龙病只能预防。对黄龙病病源的传播,主要由柑桔木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在吸食黄龙病植株的汁液后再到健康树吸食汁液,通过唾液将黄龙病病菌传播。植株在染病初期仍能挂果,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病叶早落,枝条枯死,春季提前开花,但花而不实,或果小畸形,着色不匀,出现红肩果,品质严重下降,商品价值每况越下。目前,有不少的果农朋友,在果场最初有少量植株出现黄龙病时,觉得辛辛苦苦将树栽培起来,舍不得挖除,存在着观望的侥幸态度。结果,感染病害的植株一年比一年增加,树势一年比一年衰退,数年之后,连基本的收益也难以维持,更谈不上稳产丰产了。建议:一旦发现鉴定是黄龙病植株的果园,把握发病初期或有少量发生时,要坚决立即挖除。如果是重病园的甚至全园挖除。如果对轻微怀疑发病而又未经确切鉴定是否患黄龙病的植株,可在主干基部钻小孔,孔深为主干直径的23左右,然后从孔口注入1000乘以10的6次方盐酸四环素溶液约25升。对预防及控制轻微发病的植株病情发展有一定作用。此外,今年5月9日南方农村报第10版介绍了你家乡官圩镇凤凰山农场使用酵素生物有机菌肥后,使初患黄龙病树病症消失。其作用基理可能是利用有益菌群的大量发展,抑制类细菌的生长空间,而使类细菌群处于劣势下而逐渐消亡。参考文献:1程春振,曾继吾,钟云,闫化学,姜波,钟广炎. 柑橘黄龙病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2013,09:1656-1668.2范国成,刘波,吴如健,李韬,蔡子坚,柯冲. 中国柑橘黄龙病研究30年J. 福建农业学报,2009,02:183-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