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pdf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pdf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pdf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pdf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前认件 日期:滞r 月知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 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 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 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 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咯灰辟 日期:泖d 年,月细日 摘要 摘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我们就被灌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知恩不报非君子 等思想,感恩不仅是对父母 的回报,还是对他人、对社会的报答,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责任。在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 感恩美德,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自身的全面发展,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以及外来多元文化的冲 击,当代青少年感恩情感淡薄的现象日益严重。一些专家、教师和德育工作者 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做了一些初步探讨,本文在借鉴前期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成 果的基础上,针对青少年感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试图构 建一个平等互动、公平正义的新型感恩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有效 的感恩教育体系,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感恩教育的关注,为今后青少年感恩教 育提供借鉴和启示,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 全,促进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 恩观念,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对“感恩 及“感恩 教育 的内涵及外延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并且从感恩教育对青少年传承传 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意义三个层次加以探讨,阐明了当前 对青少年实施感恩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从人与自我、人与他 人和人与自然关系上列举青少年感恩情感淡薄的现象,并深入探讨了导致这些 现象的原因;第三部分,提出了青少年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并探 讨了感恩教育有效实施的一些具体途径,如构建新型感恩文化,建立科学的感 恩教育体系,推行有效的感恩教育评价体制,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青少年感 恩教育,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等。 关键词:青少年;感恩;感恩教育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g r a t i t u d ei sa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v i r t u e w ea l lb ee d u c a t e dt h a t d r o pt h eb o o n o f t h ew a t e r , b et of l o wo u ts p r i n gt or e p o r tm u t u a l l y , w h os a y st h el i t t l es o u lo f g r a s s w a v i n g , c o u l df o rt h ew a r m t hr e p a yt h es u no fs p r i n g ,i n d e b t e dt on o n - r e p o r t i n go f n o n - g e n t l e m a n l y ”g r a t i t u d ei sn o to n l yt h er e p a yf o ro u rp a r e n t s ,b u ta l s of o ro t h e r s a n do u rs o c i e t y i tr e f l e c t sa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t h e r e f o r e , e n h a n c i n gt h eg r a t i t u d e e d u c a t i o nt ot h ey o u n gp e o p l ei sn o to n l yb e n e f i c a lt o c a r r y i n g f o r w a r da n d d e v e l o p i n g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v i r t u ea n db u i l d i n ga 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e i t y , b u fa l s ot o r a i s i n gt h ey o u n gp e o p l e s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m o r a ls t a n d a r d s w i t h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e c o n o m y , t h ep r e s s u r eo fc o m p e t i t i o ni s i n c r e a s i n g l yd e c r e a s e d b e s i d e s ,b e c a u s eo ft h es h o c ko fm u l t i c u l t u r e ,t h ey o u n g p e o p l eh a v el i t t l eg r a t i t u d ea w a r e n e s s s o m ee x p e r t s ,t e a c h e r sa n dw o r k e r so f 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a l s om a k es o m ep r e l i m i n a r yd i s c u s s i o nf r o m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 o nt h e b a s i so ft h er e f e r e n c e so fe a r l ys t a g eg r a t i t u d e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a n a a l y s i so ft h e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a n dp r o b l e m s ,t h ea u t h o ra t t e m p t st ob u i l dan e w g r a t i t u d e c u l t u r ea n df o u n das c i e n t i f i ca n de f f e c t i v e g r a t i t u d e e d u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 h o p e st oa r o u s ea t t e n t i o no ft h es o c i t y , o f f e rr e f e r e n c ea n dh i n tf o rt h e e n f o r c e m e n to fg r a t i t u d ee d u c a t i o n ,p r o m o t et h ee f f i c i e n c yo fg r a t i t u d e e d u c a t i o n ,m a k et h ey o u n gp e o p l ep u r s u i tt h et r u t h ,k i n d n e s sa n dp r e t t y t h i sa r t i c l ew i l li n v e s t i g a t ef r o mt h e s ea s p e c t sb e l o w :t h ef i r s tp a r t ,s t u d yt h e i n t e n s i o na n de x t e n s t i o no fg r a t i t u d ea n dg r a t i t u d ee d u c a t i o no nt h eb a s i so f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l i t e r a t u r ea n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e p o c h a n dd i s c u s st h ei m p o r t a n t m e a n i n go fe n f o r c e m e n to fg r a t i t u d ee d u c a t i o nf r o mt h r e ea s p e c t s :t h eh e r i t a g e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 t h ec o n s t r u c i o no f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t ya n dt h eo v e r a l l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y o u n gp e o p l e t h es e c o n dp a r ti n t r o d u c e st h ew e a k n e s so fg r a t i t u d e a tp r e s e n tf r o mt h r e ea s p e c t s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w i t h i no n e s e l f ,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m a na n dm a l l ,a n d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m a na n dc i r c u m s t a n c e a n dt r i e s t oa n a l y s et h ec a u s e so ft h e s ep h e n o m e n a t h et h i r dp a r ti sa b o u tt h em a i nc o n t e n t n a b s t r a c t a n db a s i cp r i n c i p l e s ,a n de f f e c t i v em e a s u r e so fg r a t i t u d ee d u c a t i o n ,s u c ha sb u i l d i n ga n e wg r a t i t u d ec u l t u r e ,f o u n d i n gas c i e n t i f i ca n de f f e c t i v eg r a t i t u d ee d u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m p l e m e n t i n gt h ee f f e c t i v ea s s e s s m e n to fg r a t i t u d ee d u c a t i o n ,c o m m a n d i n g g r a t i t u d ee d u c a t i o n w i t hs o c i a l i s tc o n c e p to fh o n o ra n dd i s g r a c ea n dd e v e l o p i n gt h e c h a t i t ya n ds oo n k e yw o r d s :y o u n gp e o p l e ,g r a t i t u d e ,g r a t i t u d ee d u c a t i o n i ! i 目录 目录 l 引言1 1 1 研究背景1 1 2 研究意义1 1 3 研究现状2 1 4 研究方法2 2 感恩与感恩教育4 2 1 感恩4 2 1 1 感恩的内涵4 2 1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观念及其当代诠释6 2 2 感恩教育l o 2 2 1 感恩教育的内涵1 0 2 2 2 感恩教育的特点1 1 2 3 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意义1 3 2 3 1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关德的需要1 3 2 3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1 3 2 3 3 有利丁青少年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晶质及自身的全面发展1 4 3 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1 6 3 1 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的表现1 7 3 1 1 人与自我关系上感恩意识的淡薄1 7 3 1 2 人与他人关系上感恩意识的淡薄1 8 3 1 3 人与自然关系上感恩意识的淡薄3 0 3 2 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3 l 3 2 1 传统道德评价标准的背离3 2 i v 3 2 2 道德自律不足,感恩机制僵硬3 2 3 2 3 某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3 4 3 2 4 传统教育方式失当3 5 4 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3 6 4 1 主要内容3 6 4 1 1 识恩教育3 6 4 1 2 报恩教育3 6 4 1 3 施恩教育3 7 4 2 基本原则3 8 4 2 1 教育与引导相结合3 8 4 2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 8 4 2 3 普遍与特殊相结合3 8 4 2 4 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3 9 4 3 具体途径3 9 4 3 1 构建新型感恩文化3 9 4 3 2 建立科学的感恩教育体系4 2 4 3 3 推行有效的感恩教育评价体制4 3 4 3 4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青少年感恩教育4 4 4 3 5 人力发展慈善事业4 5 5 结论4 7 参考文献4 9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5 1 致谢5 2 v 引言 1 引言 1 1 研究背景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我们就被灌输“感恩戴德 、“知恩图 报”等思想,感恩不仅是对父母的回报,还是对他人、对社会的报答,它更 多地体现了一种责任。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以 及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感恩 在有些人看来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容易接 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群体,从小便享受了太多的爱和给予,从而教易养成自 私任性、忘恩负义等不良的品质,往往把父母、他人和社会的付出看成是理 所当然,漠视亲情、友情、师生情。在这种形势下,感恩教育被提了出来, 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传统道德评价标准的背 离,道德自律不足,感恩机制僵硬,某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传统教 育方式失当,都是导致感恩弱化的因素。因此,开展感恩教育研究既是对传 统感恩文化的创新和与时俱进,又为构建新型感恩文化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和支持。 鉴于感恩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理论界对这一问题虽然已经有一些探讨, 但目前总体研究呈现出总量上为数不多,内容上交叉重复较多,结合中国传 统感恩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则更少。还有的研究者虽然把感恩问题作为 一个热点问题加以评述,但在理论研究和对策提出方面都显得深度不够,不 足以解决目前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甚至缺失的问题。因此笔者撰写此文,在 感恩现状总结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以期能对当 前青少年的感恩教育有所帮助。 1 2 研究意义 本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结合时代特色,对“感恩”及“感恩教育 的内涵及外延进行进一步的 理论探讨,指出了研究感恩教育不仅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 要,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并且有利于青少年个体形成良 好的道德品质及自身的全面发展。从理论意义的角度看,本研究在一定程度 上是对前人研究的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同时对于今后的相关研究,也有一 定的启发意义。 从实践意义的角度看,本文列举了大量详实的事例,以客观事实展示了 全社会都高度关注的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这一现象。为了能够更加合理、有 效地开展感恩教育,本文提出了一些具有操作性并且系统性的方法途径。期 望本文能为当前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有助于提高感恩教育 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3 研究现状 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甚至缺失,面对这一社会现象,一些专家、 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何芳从“心酸父亲”的来信引出“感恩 的内含,她认为感恩是种认 同、一种回报、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尊重的 基础;陶志琼从马加爵事件说起,指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 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 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 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张桂权认为“感恩是主体 ( 人) 对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并且回报 ,并将感恩分为识 恩、记恩、谢恩和报恩四个环节;齐冬莲认为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有助于个人精神生命的完善,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 的构建;兰军瑞提出当前尤其要以“八荣八耻 为切入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 观教育。 此外,许多学校、企业、社区、部队等组织纷纷兴起感恩教育活动,内 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有的学校引导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以 增强其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不良习气;有的企业 通过组织实践活动,使部分青年员工能够深入到基层中去,了解民生疾苦, 送去科技知识,宣传党的政策;还有的社区组织青少年参观“红色圣地 , 通过实地教育激发公民珍惜幸福生活、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感。 以上成果对于笔者的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笔者发现对当代青 少年感恩教育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有:第一,对于传统文化 2 第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收集传统德育理论、感恩教育等方面资料,及时了 解关于感恩教育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作为参考和借鉴,并进行理论的探索与 思考。 第二,案例分析法。 列举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关系上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并积 极探求这些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层的社会原因。 感恩与感恩教育 2 感恩与感恩教育 人为什么要感恩昵?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 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 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 不为别人而活着”。圆这情中之一便是恩情,由于恩情的存在,人不能只为自己 考虑,“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 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入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固所以,社会中的 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感恩不仅是对曾经帮助过的人的一种尊敬,更是 社会道德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1 感恩 2 1 1 感恩的内涵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感、恩二字分别解释为:“感,动人心也。从心 感声。恩,惠也。从心因声。州从心、从因,因从口大,乃就其口而扩大之意, 办含有相赖相亲之意,心之所赖所亲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谊,即他人给我或我 给他人之情谊。”“感恩”作为完整的一个词最早出现在晋朝陈寿编写的三国 志卷五七吴书骆统传旱:“乡赐之同,可人人别进,问问其燥湿,加以 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羲,怀欲报之心”,有感戴恩德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感恩的解释,即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感恩作为全世界人类心灵的情感认同,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源远流长。 在西方,感恩观念是以宗教为载体的,其最初的含义是感谢上帝赐予的生命、 食物和健康,感谢上帝的慈爱与宽容,因此教徒们要心怀感激地对待大自然、 对待周围的兄弟姐妹,以回报上帝的恩宠。在我国,感恩的意识是通过儒家传 统文化代代相传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感恩的优良传统,有“滴水之恩当 国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一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北京:人民i f j 版社,1 9 9 5 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伞集:第四十六卷( 上册)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 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i j 版社,1 9 7 2 1 9 6 啼删i : 4 感恩与感恩教育 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子 的古训,有“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 “施恩不图报”的美德,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的佳句,还有“卧冰求鲤 “衔环结草的感人故事,等等,它们都体现着一种 生育之恩、养育之思、教育之恩、救命之恩。可以说,感恩不仅在人类精神生活 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受恩者对自然、他人和社会等施恩者给予的帮助从内心进 行认可,更是一种积极回报的行为,是任何文化都认可的一种基本道德义务。 感恩是一种情感。感恩是由心底发出的由衷的感激、感谢,是自然的、真 挚的情感表露。对于施恩者来说,它是对弱小者的关爱,对无助者的眷顾,对 异己者的宽容,对失败者的鼓励,“予人玫瑰,手有余香”,j 下是因为这种美好 情感的传递,人生才会多姿多彩,更加健康,更加快乐。对于受恩者来说,它 是获得帮助后的温暖、幸福和喜悦,是对他人的敬重和爱戴,是一种深深感激 萦绕于心的情绪。 感恩是一种德性。“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 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 而 且这些德性使我们能够克服在相关的求善人生中所遇到的伤害、危险、诱惑和 散漫,从而支撑着我们的追求,并为我们提供着不断增长的自我知识和关于善 的知识。古罗马哲学家西赛罗有句传世名言:“一切美德我都想有一些,尤其 是感恩这种美德。因为这不仅是最伟大的德行,而且还是其他一切美德之母。 人们在对自己的能力、地位进行正确评估、对主客体进行正确理解的基础上, 达到心态平和,才能够产生感恩的德行。可以说,感恩从根本上反映了人们对 自身美好的选择倾向和对善的追求,这种个人内在的、稳定的、持久的道德品 质不但对他人和社会有利,而且终将会得到应有的感激和回报,使内心得到踏 实和愉悦。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假如我们整日陷于这 些苦恼中,人生就会索然无味。反之,如果我们以感恩之心去承认生活的苦难, 接纳不完美的现实,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一面,体会平凡中的幸福,那我们的 生命就会充满了亮丽与光彩。如果我们以宽容豁达的心态、勤勉踏实的工作、 尽责奉献的精神积极主动地面对现实,我们就会感受到心灵的平和与宁静,感 受到生命的幸福。其实幸福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是你怎样看待拥有。心怀感 恩,知足常乐,就会在悄然之间收获到更多的幸福。感恩本身便是一种良性循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 m 龚群,戴扬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5 2 4 1 5 不会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强,也就是说财富的增加不再影响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时,个体必须去寻求新的价值目标,实现自我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换与飞跃, 从而提升人生的价值与品位,开拓更高的人生境界。而感恩便是实现自我价值 超越的具体体现。 感恩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外部强加的义务,而是人们靠内心信念对 事物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是一种道德责任。感恩就是在履行这种责任,就是 在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除了来自自己的努力,还有很多人在背后的创造与 奉献之后,所要承担的歉疚,以及随时准备为回报而做出努力。感恩其实就是 一种利人利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对亲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即使在 出现了价值冲突,面临着道德判断或价值取舍时,如“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无 论忠或是孝,其本质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因此,做人要保持一颗感恩的 心,只有铭恩于心,才会有恒久的责任。 2 1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观念及其当代诠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一直占据主流地位,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梁 漱溟先生认为,由于中国人的家庭伦理生活能够给人以情志方面的安慰勖勉,因 而具有教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在西方社会是由宗教承担的,而在中国是由道德承 担的。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自有孔子以来,便受其影响,走上以道德 代宗教之路 。儒家文化把个人置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几大社会 关系中来进行定位,并且规范了其道德模式,即君仁臣忠、父慈予孝、夫教妇 从、兄友弟恭、朋亲友信,整个文化所倡导和努力的就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 伦,美教化,移风俗 。每个人都在这样一种人伦关系中不断寻找并调整自己的 位置,以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而感恩在儒家文化看 来正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人性向善的具体表现,是一种高尚 的修养。无论是论语中“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的 规范,还是弟子规中“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的训诫,无论 是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还是二十四孝中“芦衣顺母 6 “涌泉跃鲤”的佳 中引发出来,并且 的酵母和社会和谐 2 1 2 1 孝 在中国传统文 来中国社会家庭关 的基础。孝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祭祖敬宗。在古代,无论是出于对自然界的敬畏还是对祖先的崇敬, 人们常常通过祭祀活动来表达他们感恩的情感和心理。诗经周颂载见中 就有记载:“率见昭考,以孝以享。 礼记祭统也认为“祭者,所以追养继 孝也。 人们不仅要在父母在世时孝敬他们,在父母去世以后也不能违背礼制, 要认真处理后世,常常进行祭祀,以追念父母生养教导之恩,即论语为政 中所讲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在解答其弟子宰我关于 “三年之丧”的质疑时也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 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他认为一个孩子出生三年后方能脱 离父母的怀抱,因此也需要守孝三年来报答父母。 第二,传宗接代。在古代宗法社会,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既是家族得以扩 张和延续的唯一途径,又是一种美德。正如诗经云:“于乎争考,永世克孝”,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 。孟子更是将不能传宗接代视为最大的不孝:“不孝有 三,无后为大。 生儿育女是每个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否则就会受到社会 的歧视。 第三,善事父母。对每一个人来说,最大的恩人莫过于父母,他们不仅给 予我们生命,还要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付出难以言说的艰辛与无偿的操劳。对 于父母的生育培养之恩,子女自然要予以报答,“孝”便是感恩父母的最好途径。 孝经开宗明义章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 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无论是爱惜身体发肤,还是扬名后世, 孝的方式多种多样。奉养是尽孝的第一步,能够让父母吃饱穿暖,是孝敬父母 最起码的底线。其次,孝更强调尊敬。孔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也就是说子女在物质上奉养父母的基础上, 还要听从父母的谆谆教诲,使其内心愉悦。 7 人从出生起最先接触到的人 个人如果连生我、养我的父母都 母是感恩观念形成的本源。 2 1 2 2 忠 如果说“孝 是发生在家族内部,子女出于血缘亲情而表现出的一种本性, 属于道德领域的问题;那么“忠 便是发生在国家范围内,臣民对君主的一种 情感,属于政治生活的范围。但是,由于中国古代实行的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政 治模式,国家是家庭的延伸与扩大,相应的,家庭中“孝 的道德规范也外推 到社会组织中,对父母尽孝便放大、推衍为对君主尽忠,即“君为臣纲 。如大 戴礼记曾子大孝中说:“事君不忠,非孝也。”孝经广扬名便明确 阐述了“移孝为忠”的思想:“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一臣民必须效忠 于君主,以报答君主的恩宠。感恩意识也就随之被引入到政治生活中。 在我国古代,君王就代表着国家,忠君就意味着利君爱国,为感谢君主知 遇之恩和培养之情,要有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气概和忠心耿耿、大公无私的 品质。“孝于亲,忠于国,皆报恩之大义也。”国家有恩于个人,报效国家是每 个人应尽的义务。荆轲视死如归,血溅秦宫,以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诸葛亮 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感三顾之恩,出师未捷身先死;张巡死守雎阳城, 杀妾以飨将士,以死尽忠。“忠”已经成为一种信仰,升华到了一种使命的高度。 2 1 2 31 二 “仁 即仁爱、仁慈。儒家思想认为“仁者,人也 ,“仁者,爱人。作 为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仁 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够感天动地,使疏者密之, 使远者近之,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成为维系人心的有力纽带,是人际 交往的理想境界。 对于个体而言,“仁 建立在孝亲的基础上,但又超越了血亲情感,由爱父 母兄弟推广为爱社会其他成员,由回报亲恩推而及为回报社会之恩,它不仅代 表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还包含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爱,以及更加宽泛意义 上的对他人的友善,被认为是道德的至高原则。论语中说“夫仁者,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它强调每个人以真诚、平等的态度,用换位思考的方 。梁启超新民说 m 郑州;中州古籍 l 版社,1 9 9 8 7 1 8 感恩与感恩教育 式,从自己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关心、呵护和帮助的心理需求出发,理解到 他人同样希望得到自己的尊重、关心、呵护和帮助,从而将仁爱之心推广到整 个社会的人际交往。 对于群体而言,“仁 就是统治者应从爱民的立场出发,导之以德,宽以待 人,自觉地将其作为道德约束和伦理责任,以“仁爱 之心去施行“仁义 之 政,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以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 2 1 2 4 义 自古以来,君子以“义”作为做人的根本行为准则,论语里仁里说“君 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阳货中又道“君子义以为上 。“义 是 朋友之间的信守承诺、肝胆相照,是对朋友信任与知遇之恩的回报。孟子告 子上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 孟子在此不仅肯定了生命的价值,更提出了比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的是“义”, 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义 便成为仁人志士感念他人、感恩社会 的最高境界。三国时关羽不背信弃义,不贪图荣华富贵,千里走单骑,过五关 斩六将,寻兄护嫂,可谓义薄云天。 在历史上,“义 与“利”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儒家文化崇尚的是“重义 轻利”的义利观,当义利冲突时,倡导“见利思义”“先利后义 的行为,并将 其作为感恩朋友和社会的原则标准。 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感恩思想,感恩就像一张无形的 网,遍布家庭、社会的各个角落,滋生出浓厚的亲情、友情和爱国热情,使中 华民族能够在饱经沧桑后仍然生生不息、传承不衰。但是,在封建社会,感恩 过程中伴随的盲从、愚忠、灭欲、恶利,无疑禁锢了人的思想,扼杀了人的个 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这样的社会体制,比较难以体现人文关怀和广泛的人道 主义。 即使如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观念仍然具有合情合理的因素,对 于当代公民德育发挥着指导作用,依然应该被继承和超越,并且应该被赋予新 的诠释。 提倡“孝 ,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传统孝道中有“父命难违”、“父 叫子亡子必亡”的精神枷锁,这种绝对化思想在当代是不可取的。但是,孝是 维系家庭这一社会基本构成单位的纽带,是处理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父母的 o 徐芳,张红峰中西感恩思想比较 j 宁夏党校学报,2 0 0 7 ( 2 ) :7 6 9 感恩与感恩教育 生育、养育之恩必须报。如果子女不孝,家庭就会乱套,国家就会不和谐。而 且我们还要将孝道引申开来,做到尊老敬贤,只有使老者有所养,贤者有所尊, 这个社会才能走向文明,走向进步。 提倡“忠 ,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传统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的忠君思想无疑是腐朽落后的,但是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对当代公民的最 起码的要求。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翻身做主,生存发展权 得到了保障,并且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这种关乎生命、生存困厄 的恩情必须报。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掘传统“忠“的积极内涵,发掘民众爱国 的思想基础,使之升华到忠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的思想高度。 提倡“仁,就是以人为本,推己及人。传统儒家思想把“仁一作为德治和 政治思想的核心,但其根本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 益。在当代社会,“仁的思想首先体现为人人平等,这并不是指社会地位的 平等,而是精神上的平等。对待他人如果不是出于一种平等的理念,那么爱心 和善意将会演变成怜悯和施舍。“仁的目的就是从关心人、爱护人、发展人的 目标出发,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人们能够理 解他人、关心他人,善待和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就不难实现家庭关系、 邻里关系、同事关系、干群关系的和谐状态。 提倡“义”,就是捍卫正义,坚守节操。儒家对“义的道德要求是忠义、 正义、舍生取义。在今天的和平环境中,我们所提倡的“义 不仅在内涵上不 同于孔孟为维护统治秩序的道德观,而且在范畴上还包括了义利关系。“舍生 不再限于舍弃生命,还包括与生命一样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也不限于正义, 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作为当代社会的公民,不仅要讲求朋友义气, 不出卖和损害朋友利益,还要具有诚信意识和责任感,行为光明磊落,不挟私 危害他人和社会,更要讲求民族大义,不做危害国家和民族的事情,坚持社会 正义,敢于同恶势力做斗争。 2 2 感恩教育 2 2 1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和能力,它需要点拨及指引。感恩教育就是 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人们形成感恩的情感和意识,并且自觉地将其作 1 0 感恩与感恩教育 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依据,进而外化为感恩行为并形成良好的习惯。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不同于理性认知教育,它不仅是一种 认知活动,更是一种以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为目标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 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正是由于这个原 因,形象地说,由道德概念通向道德信念的甬道是以行为和习惯为起点的,而 这些行为和习惯则是充满深切情感并含有孩子对待他所做的事和他周围发生的 事情的个人态度。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认知才能深深地根植于他 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自己的观点,并在他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 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感恩教育作为情感教 育的基础和具体表现形式,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 助、引导受教育者捕捉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恩情,提高受教育者的感受能力,激 发他们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并且转化为种报恩的冲动。 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 是人类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教育不仅 要激发人们知恩、识恩的感恩之情,唤起人们对自然、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 之心,还要教人向善,养成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的品质,形成以关爱、责任、 理解、尊重为核心的健全的人格,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追求,继而转化为 良好的道德习惯,使感恩情感在道德实践中得以升华。 2 2 2 感恩教育的特点 2 2 2 1 对象的平等性 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来说,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感恩教育是教育 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教育者要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自主性,认 识到受教育者具有与教育者平等的独立人格,努力创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 氛围,以平等的态度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受教育者只有树立起主人翁意识, 才能激发起自我教育的要求,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自我要 求,从而实现由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化。 从施恩者与受恩者的关系来说,二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施恩与报恩之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m 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 9 8 3 1 9 4 l l 感恩的美德就在于它是无偿的,我们不能要求它付出或给予它任何回报。因此, 感恩应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成为人们提高道德素质的基本发端和自觉接 受的高尚选择。 2 2 2 2 方式的多样性 实施感恩教育要及时了解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变化,分析其感 恩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对方式的选择和目标的制定也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年 龄层次和职业特征,如教育公务员应树立公仆意识,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商 人应树立诚信意识,童叟无欺,勤劳致富;教师应树立奉献意识,严谨自律, 以身作则;学生应树立孝悌意识,尊师敬长,恭谦礼让,等等。在教育过程中 要讲究艺术性,在贴近生活的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段和各种沟通工具, 从各个层面和各个侧面来阐述感恩的内涵,把感恩的观念渗透到学习、生活、 工作的全过程、各个阶段与各个环节,通过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使受教育者 在感受生动性、鲜明性和新颖性中具体地,而非抽象地理解和掌握感恩的方法。 同时,感恩教育要想取得预期效果,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得到家庭、 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多方协调,共同努力,在实践中培养和睦良善、宽容 仁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感恩情感。 2 2 2 3 过程的反复性 人的思想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有些思想问题会反复出现,因此任何教 育都不能一蹴而就,要反复进行,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循环无限发展的过程。 感恩思想的形成及教育也不例外。感恩既是个人的内心活动,又受制于外界环 境的影响。一个人如果不能从主观上真正地相信、认同和接受某一道德要求, 使道德形成过程中知、情、信、意、行等要素均衡协调地发展,那么,即使他 按照道德要求去做,也不能算真正的道德行为,并且也很难持之以恒。但是, 反复教育并不是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反复地感 染,陶冶,磨炼,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形成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感恩品德。 1 2 感恩与感恩教育 2 3 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者,是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 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 未来的战略工程,也是实现亿万家庭的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良好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 但同时也是面临很多困惑和压力的时期。随着社会的转型、利益的调整,多元 化的价值取向和各种消极因素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加 之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模仿性强,抵抗力弱, 因此,社会需要更多地去关爱青少年的成长,正面引导,树立道德标杆,加强 道德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无论贫 穷富贵,宗教差别,亦或年龄大小,每个公民都可以找到感谢与赞美的理由和 动力,学会感恩是一个合格青少年的基本素质,而感恩教育正是教授与建构这 一基本道德素质的过程。 2 3 1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 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培育了优秀的传统美 德,这些美德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持,形 成了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是民族文化最深刻、最本质的体现。无论是仁 爱孝悌、谦和好礼的处事原则,还是克己奉公、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操;无论是 厚德载物、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还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气节追求,无不 由感恩意识引发出来。知恩图报已成为国人造就良知和道德良心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表现。 传统文化中感恩观念的内在精神,即忠、孝、仁、义,以及感恩教育要达 到的目标,即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在遭遇普遍的精神危 机的当代社会,在人的本性和道德规范受到巨大冲击的时候,在大力提倡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因此,开展感 恩教育,继承感恩传统,拓展感恩的广度和深度,使中华民族的美德得到弘扬, 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 3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感恩与感恩教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 会理想。感恩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自身心灵 的融合有序,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孙中山先生曾说,一个国 家的发展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