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点划分.docx_第1页
闪点划分.docx_第2页
闪点划分.docx_第3页
闪点划分.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防火规范中的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分别是什么消防工程甲、乙类厂(库)房,是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来划分的。可以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6至第10页相应内容。甲、乙、丙类液体是根据液体的闪点高低、自燃或爆炸的可能性等因素来划分的,可以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6页表3.1.1的内容。按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厂房)甲类:1、闪点小于28的液体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乙类:1、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2、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5、助燃气体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丙类:1、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2、可燃固体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仓库)甲闪点小于28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10%气体的固体物质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乙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助燃气体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丙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可燃固体甲乙丙类液体,依据闪点划分:将甲类火灾危险性的液体闪点基准定为28;乙类定为28至60;丙类定为60。这样划分甲、乙、丙类是以汽油、煤油、柴油的闪点为基准的,这样既排除了煤油升为甲类的可能性,也排除了柴油升为乙类的可能性,有利于节约和消防安全。 而在我国国产16种规格的柴油闪点大多数为6090(其中仅“一35号”柴油闪点为50),所以柴油一般属于丙类液体。闪点闪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施用某种点火源造成液体汽化而着火的最低温度。闪燃是液体表面产生足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气体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燃的现象。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闪点的分类甲类液体:闪点28的液体乙类液体:28闪点60的液体丙类液体:闪点60的液体。常温下为液态且具有可燃性的物质。按其闪点高低分为以下3类:w 低闪点液体闪点-18,如乙醚、丙酮、正己烷等。w 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如苯、甲醇等。w 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如二乙二醇二甲醚、苯甲醚等。2.1.3.2根据国家标准“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规定,将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三类:w 甲类闪点28w 乙类28闪点60w 丙类闪点60(闪点均为闭口试验闪点)ww 闪点w 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闪点越底,表示该液体越容易燃烧,火灾危险性越大。w 爆炸极限w 2、爆炸极限w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爆炸极限分为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爆炸下限越低,或爆炸极限越大,表示该物质越容易发生爆炸、危险性越大。什么叫爆炸下限%LEL、爆炸上限%UEL、爆炸极限什么叫爆炸下限%LEL、爆炸上限%UEL、爆炸极限?时间:2004-11-15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遇明火种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简称%LEL。英文:LowerExplosionLimited。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遇明火种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简称%UEL。英文:UpperExplosionLimited。爆炸极限是爆炸下限、爆炸上限的总称,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只有在爆炸下限、爆炸上限之间才会发生爆炸。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都不会发生爆炸。因此,在进行爆炸测量时,报警浓度一般设定在爆炸下限的25%LEL以下。爆炸上限是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如果超过这个浓度因为空气中氧量不足而无法形成燃烧状态,就不会发生爆炸.爆炸下限爆炸上限是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如果低于这个浓度因为空气中可燃物量不足而无法继续燃烧状态,这个状态遇火只会爆燃,一闪即完,不会发生爆炸.lel编辑词条B添加义项?LEL是指爆炸下限,它是针对可燃气体的一个技术词语。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遇明火种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简称LEL。英文:Lower Explosion Limited。基本概述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达到其爆炸下限值时,我们称这个场所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为百分之百,即100%LEL。如果可燃气体含量只达到其爆炸下限的百分之十,我们称这个场所此时的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为10%LEL;对环境空气中可燃气的监测,常常直接给出可燃气环境危险度,即该可燃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与其爆炸下限的百分比来表示:%LEL;所以,这种监测有时也被称作测爆,所用的监测仪器也称测爆仪。具体指标如下:若使用测爆仪时,被测对象的可燃气体浓度爆炸下限20 % (体积比,下同);若使用其他化学分析手段时,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10%时,其浓度应小于1%;当爆炸下限小于10%、4%时,其浓度应小于0.5%;当爆炸下限小于4%、1%时,其浓度应小于0.2%。若有两种以上的混合可燃气体,应以爆炸下限低者为准。简单的说,能够引起爆炸的可燃气体的最低含量称为爆炸下限Low Explosion - Level(LEL)。LEL它不是一个单位,指的是一个数值,一般情况下为指空气中爆炸气体的体积比。 LEL这个数值不是仪器检测出来的,它是国家标准里对不同的气体有不同的值。气体检测仪表所显示的数据只是表明空气中含可燃气体的浓度,以做报警。一般定量分析仪器上有标示是检测什么气体的。如果是定性分析仪器,那它就不能显示是何种气体。折叠编辑本段检测范围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遇明火种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简称UEL。英文:Upper Explosion Limited。爆炸下限LEL是可燃气体报警器和可燃气体检测仪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环境中的可燃气体处于爆炸 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并有以下三个条件成立,就会发生爆炸。1 可燃物(燃气);2 助燃物(氧气);3点火源(温度)。报警浓度一般设定在爆炸下限的25%LEL以下。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仪的通常设有两个报警点(具体值与报警主机的型号有关):10%LEL为一级报警,25%LEL为二级报警。 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的通常设有一个报警点:25%LEL为报警点。那这里的10%LEL和25%LEL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来举例说明,例如甲烷的爆炸下限为5%体积比(即空气中的甲烷的体积含量达到5%时达到爆炸下限),把这个5%体积比,一百等分,让5%体积比对应100%LEL,也就是说,当检测仪数值到达100%LEL报警点时,相当于此时甲烷的含量为5%体积比。当可燃气体检测仪数值到达25%LEL报警点时,相当于此时甲烷的含量为1.25%体积比。所以,您不必担心可燃气体检测仪报警后是不是随时就会有危险了,它离达到爆炸还有一定的距离。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开启排气扇或是切断一些阀门或者开启喷淋系统等,爆炸的危险就不会出现。离真正有可能出现危险的爆炸下限还有很大一段差距进行报警,这样才会起到报警提示的作用。气体浓度单位:PPM,mg/m3,%VOL,%LELPPM:气体的体积浓度单位,表示百万分之体积,是气体检测仪的常用浓度单位mg/m3:气体的质量浓度单位,mg/m3和PPM之间有换算公式,%VOL:和PPM表示的意义同样,只不过表示高浓度时采用此单位,1%VOL=10000PPM%LEL:气体的爆炸下限单位,当可燃性气体浓度达到100%LEL时,遇到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不同的气体的爆炸下限值不一样,例如氢气4%VOL=100%LEL,甲烷5%VOL=100%LEL气体检测仪中PPM、%VOL、LEL之间的转换关系气体检测仪中PPM、%VOL、LEL之间的转换关系首先PPM、%VOL是体积比单位,PPm为百万分之,如氨气气体检测仪中的5ppm氨气就是指该空气范围内空气中含有百万分之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