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计算机有几方面的用途?.doc_第1页
超级计算机有几方面的用途?.doc_第2页
超级计算机有几方面的用途?.doc_第3页
超级计算机有几方面的用途?.doc_第4页
超级计算机有几方面的用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级计算机有几方面的用途?大规模的数学运算大数据的运算国家系统的大运算对 财经 地理 的运算较为方便总之对宏观计算很有帮助特别的用途啊,一般的做不了的,有即时数据计算如天气计算啦,网络本身计算比如测试某地区网络状况拉,还有就是特殊用途了,比如攻击别人服务器或者军事上的导弹弹道计算或者大型实验啦什么的,一般人和一般企业都用不上超级计算机中心 高性能计算的应用领域继续拓展。至2005年末,超级计算机主机系统平均使用率达到56.1%,用户达到107家,比上年末增加85家,涉及极地科学、生命科学、土木工程、航天航空等10多个领域。超级计算中心作为上海市的科普游定点单位,全年接待游客6781人次。超级计算机并不是我们的想像的电脑,这么说,超级计算机是一个计算机群,是有很多的计算机集合起来的,我们家用的计算机一般就是属于娱乐方面的应用,所以性能不是很高,但是超级计算机主要用途是在处理大量的数据,比如说模拟天气变化,演算核弹爆炸过程等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工作上,它不是用来打游戏的,当然,打游戏肯定是没有问题,就是太浪费了点。超级计算机不像我们的家用机,家用机一般有14个处理器核心,超级计算机一般都会有超过1000个以上的核心用来计算。简单的比喻一下,就是把1000个家用计算机组合起来就差不多可以得到一个超级计算机,但是没有这么简单,超级计算机一般都是采用刀片式集成系统,可以说每个刀片就是一台独立的电脑,然后通过特殊的连接硬件连接起来,计算能力是家用计算机的天文数字的倍数。超级电脑一般不使用我们民用处理器,一般都是服务器级别的处理器,而且由于超级计算机涉及的东西差不多属于高度机密的数据,所以处理器也是特殊的,经过加密的。据我所知,IBM就有生产超级计算机的处理器核心,不一定是用INTEL或者AMD的!这些领域为什么需要超级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8-19 21:31 空气动力学计算(大气、航空、航天)海洋动力学计算电磁学计算(隐身外形的设计)汽车、船舶、飞机的框架设计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计算基因组数据分析高能物理实验数据分析量子化学计算等等等等 问题补充:是有很多的数据要计算么?那这样说认为的计算过程的设定的时间更长得不得了啊或者是很多连续的,自动产生的计算?要那么快的计算速度当前的科技形式至于需要么? 现在的普通计算机的速度?难道都还不能够胜任么就以空气动力学计算来说,特别是大气的计算在大气计算的过程当中,需要同时考虑的因素很多,对于一个方程来说,其条件越精细计算时间越长,而在某些要求速度的计算项目中就一定要需要高性能计算。比如以计算天气预报为例,假设有目前的全球卫星返回的大气状况,要求计算24小时之后的天气预报,结果用普通计算机48小时才计算出来,结果就么有任何意义了。追求高性能计算主要还是为了提高效率,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够干更多的工作 回答的补充:我们上学期讲了一节高性能计算相关的课程,现在的高性能计算,大概是普通家用处理器能力的100万倍数量级左右,然而这还只能略微满足需要从上次的课件中截了图,可以参考一下大气计算的计算量需求。 超级计算机顶万人,研制新药15年减至14个月IBM Power 5芯片亚洲超级计算机越来越强 在11月份进行的最近一次国际500强超级计算机竞赛中,美国IBM公司的“蓝色基因L”系统以每秒70.72万亿次的计算速度取代了连续两年半的冠军日本的“地球模拟器”。亚军是美国硅谷图像公司组装的“哥伦比亚”超级计算机系统。 印第安纳州工程荣誉协会理事拉斯.埃本哈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计算机已经成为21世纪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对计算机技术的重视程度直接标志和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科研水平。”中国大陆从一年前的9个超级计算机系统入围500强,增加到今年的17个系统打入500强。这次上海超级计算机中心的曙光4000A排在第17位。总体上看,亚洲的超级计算机数目和运算速度都在稳步上升。此次500强中来自亚洲的有87个(其中日本30个),欧洲127个,美国267个。 超级计算机用途广 超级计算机可分两类,采用专用处理器或者采用标准兼容处理器。前者可以高效地处理同一类型问题,而后者则可一机多用,使用范围比较灵活、广泛。专一用途计算机多见于天体物理学、密码破译等领域。国际“象棋高手”“深蓝”、日本的“地球模拟器”都属于这样的超级计算机。“地球模拟器”的任务是创造一个“虚拟地球”通过高速数字模拟,展示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地球的状况。据统计,500强超级计算机有232个是非专用系统,服务于军事、医药、气象、金融、能源、环境和制造业等众多领域。 “蓝色基因L”是IBM为美国能源部和国家核安全局建造的。据美国能源部透露,“蓝色基因L”还在“成长中”,计划明年竣工。完整系统预计比现在要快5倍,届时“蓝色基因L”将模拟地下核试验,协助能源部的科学家们研究美国核武器储备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等问题。 美国基因工程技术公司的科研部主任克里.比姆斯对记者说:“一种新药从化学家头脑里的一个想法,到最后送到患者手中,一般要经历10到15年的时间,相当于一个人小学到大学毕业的时间,科研经费要8亿多美元。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花钱少、出结果快的公司才能生存下来。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利用超级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可以同时模拟上万个化学反应,相当于一个万人实验室在工作,缩短了新药开发的时间。他还自豪地告诉记者:“在一种致活酶类药物的研究中,我们在14个月之内从50多万个起始化学分子中筛选出两个候选药物进行最终合成和临床试验。整个过程中真正在实验室里合成的分子只有2000个。单是这一步就节省了上百倍的时间和成本。” 超级计算机在气象领域也有重要应用,早一小时预测到灾害性天气,就可能意味着挽救很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美国海军研究院气象学教授拉斯.埃尔西博瑞说:“虽然用超级计算机模拟气象因素预报天气在远期效应和强度上不够理想,但5天预报和3天预报的精确度已经提高了一半。” 用的是电子游戏机处理器 印第安纳州工程荣誉协会理事拉斯.埃本哈特说,超级计算机一般是根据用户要求订做的。世界上第一个超级计算机系统问世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最初的超级计算机靠复杂而强大的专用中央处理器来实现强大的运算能力。为造出越来越快的计算机,生产厂家不得不使用越来越复杂的硬件,机器的成本迅速增加。另外巨大的芯片导致机器温度升高,如何给“巨人”降温成了难题。同时价格便宜的小型电脑开始涌入市场,生产这些庞然大物的厂家纷纷倒闭或转行。 近几年来,随着制冷技术的提高、相应软件的开发,超级计算机市场峰回路转。但是今天大多数超级计算机趋向于采用和以往完全相反的设计。埃本哈特说:“一部超级计算机可以由几百个简单的微处理器组成。每个处理器的结构和普通游戏机里的处理器无异。需要解决一个大型问题的时候,计算机首先把问题分割成可以独立计算的无数个小问题,分配给下级处理器。然后各步骤的运算结果被层层上交、汇总,直到最终解决问题。整个超级计算机就像一个有条不紊的车间,把一个复杂的题目化整为零,逐个击破。” IBM超级计算机受到了各大高校、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和商业公司的广泛认可 概述 凭借其无与伦比的运行速度、存储容量和数字处理能力,IBM超级计算机受到了各大高校、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和商业公司的广泛认可,被用于解决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内最为复杂的难题。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采用基于POWER微处理器的IBM超级计算机来研究人类基因组、开发新型疫苗、研究气候变化、探索海洋生物、预测地震、勘探石油、模拟飞机制造过程、开发新材料、模拟核爆和战场环境、研究未来300年中全球气候变暖情况、实施计算机模拟汽车碰撞测试、探索外太空物体、模拟宇宙大爆炸以及其他许许多多重要而关键的应用。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采用POWER技术的IBM超级计算机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基于POWER的超级计算 BlueGene/L超级计算机2004年11月8日,IBM宣布其16个机架的IBMeServerBlueGeneSolution超级计算机以每秒70.72万亿次浮点运算速度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为全球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目前,IBM正在同美国能源部和国家核安全管理局下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合作,共同研制该超级计算机的更大版本BlueGene/L。在IBM研究和工程人员看来,这一新系统的诞生将成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BlueGene/L超级计算机将于2005年应用于LLNL实验室。 作为未来超级计算机的雏形,BlueGene/L代表了未来超级计算机发展方向。它内部拥有数以千计的处理芯片,其中每块芯片包含2个PowerPC内核。与目前性能相近的同类产品相比,BlueGene/L的体积仅为前者的1/20。在IBM研究人员的努力下,BlueGene/L的功耗、成本和体积都将大大降低,从而实现由大规模并行计算系统向方便实用型工具的转变。未来,IBM研究中心正进行的BlueGene/L研究项目将在全球范围内被政府、高校和企业广泛采用,解决各个行业领域内最艰巨的挑战,如基因研究、汽车设计、金融、天气预报、流体力学研究等问题。 BlueGene商业应用IBMeServerBlueGene系统的问世开启了商业和科研领域高性能计算的新纪元。凭借在速度、性能和效率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最新推出的系统将帮助客户提升科研水平,促进业务发展。一个标准机架的IBMeServerBlueGene的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5.7万亿次浮点运算,并在密度、功耗、带宽、扩展性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实现了低功耗、小体积的设计目标。该系统占地面积不足1平方米,远远低于市场同类产品,然而其性能却超出它们10倍以上。 西班牙教育及科学部IBM和西班牙教育及科学部部长MaraJessSanSegundo共同宣布西班牙部署的一款IBM超级计算机“MareNostrum”在LINPACK1基准测试中创造了新纪录,成为欧洲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该系统由具备高度扩展性及灵活性的IBMeServer?BladeCenter?JS20刀片服务器组成,采用POWER?微处理器,运行Linux操作系统。这也是基于刀片服务器技术的超级计算机首次跨入世界前5强计算机行列。 韩国国立汉城大学IBM(韩国)最近与国立汉城大学(SNU)签订协议,共同建造一个Linux集群超级计算系统。该项目是继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和韩国科技情报研究院(KISTI)之后又一个IBMLinux集群系统的成功应用案例,这也证明了Linux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迅猛发展。 该集群系统采用一台运行Linux系统、拥有425个节点的IBMeServerBladeCenterJS20服务器作为超级计算平台,数据存储部分选用FAStT700。整个系统的峰值运算速度高达每秒5万亿次浮点运算。这也是IBMeServerBladeCenterJS20刀片服务器首次应用高性能的PowerPC处理器,该处理器适用于高性能运算集群、后台负载以及专为64位计算开发的关键业务应用。 爱丁堡大学一款采用革命性设计的新型超级计算机将出现在爱丁堡大学内,可以帮助全英国的研究人员解决一些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难题。在IBM的支持下,这款名为“BlueGene”的IBM超级计算机将由爱丁堡并行计算中心(EPCC)负责运行,这也是这款新品在欧洲范围内部署的第一台。它将帮助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和环境建模领域的专家们处理一些现有系统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BlueGene所采用的革命性设计在保证运算速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它的成本、尺寸和功耗。这也就意味着,新系统的性价比水平将达到空前的高度。 圣地亚哥超级计算中心近日,圣地亚哥超级计算中心(SDSC)宣布将成为世界上配备IBMeServerBlueGeneSolution计算系统的第一个学术机构。新系统将于今年12月完成安装,主要用于处理学术领域内的各类高端数据密集型应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能源部将共同为此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美国海军美国国防部(DoD)在美国海军海洋科学署(NAVOCEANO)重大共享资源中心(MSRC)部署了最新的IBM高性能计算(HPC)系统,该系统有望成为美军中最快的超级计算系统。NAVOCEANO超级计算解决方案采用IBM集群技术,由多个IBMeServerp655以集群技术连接组成。每个p655系统都基于POWER4+微处理器,运行AIX操作系统。 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UCI)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地球系统科学系(UCIESS)的研究人员成功建造了一个“虚拟气候时光机”。该系统采用强大的IBM超级计算机建立起相关模型,对未来300年内全球气候变暖、污染和其他一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他们还将利用这套系统对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在今后几个世纪内,全球气候变暖、人造污染、极地冰川运动和化学循环等问题对地球及全人类的影响。这个被称为“地球系统模型机(ESMF)”的超级计算机是全球最强大的计算系统之一,运算速度达到每秒5.28千亿次浮点运算。该产品采用IBM集群技术,包括7台8路POWER4+的IBMp655系统和一个32路的p690系统,运行AIX操作系统。 美国国家气象部门美国国家气象部门(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启动了一台用于天气预报的超级计算机。该系统由IBMeServer服务器和存储产品组成,帮助政府部门提高对飓风的预报能力,提前三到五天即可准确进行预报。到2009年,IBM将把该系统的峰值运算速度升至每秒100万亿次浮点运算以上,其一秒钟的运算量即相当于一个人用计算器在8000多万年内所累积的运算量。该部门下属的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所作的天气预报,成为了美国所有电视和报纸天气预报的基础,同时还被广泛用于航空、农业、灾难应变及其他许多重要领域。 ASCIPurple2002年11月,美国能源部(DOE)与IBM签订合同,由IBM负责开发一款名为“ASCIPurple”的超级计算机。该系统运算速度最高可达每秒100万亿次浮点运算,由IBMPOWER服务器和存储产品组成。作为核心应用平台,ASCIPurple将为美国能源部的高级模拟和计算(ASCI)项目提供支持。凭借其异常强大的处理能力,科学家们将能够首次解决大量极为复杂的难题。 ASCIWhite2001年8月,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选用一款全新的IBM超级计算机高速战略性计算机(AcceleratedStrategicComputingInitiative),代号为“ASCIWhite”。该系统每秒处理能力达每秒12.3万亿次浮点运算(占地面积相当于2个篮球场大小,重量为106吨),为实现以计算机模拟核爆炸的目标提供了重大支持。在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提高战略运算能力计划的配合下,由IBM开发的这套系统的实际运算能力比合约中的原定目标高出23%。ASCIWhite系统中包含了8192个POWER3微处理器,内存容量达到6TB,磁盘存储容量超过160TB,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总藏书量的6倍。 政府推荐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亲自宣布“BluePacific”超级计算机的诞生。该系统由IBM和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共同开发完成,基于IBMPOWER处理器,“BluePacific”运算速度高达每秒3.9万亿次(比普通的台式机快1万5千倍),内存容量超过2.6TB(是普通个人电脑的8万倍)。它在一秒钟内完成的运算量相当于一个人用计算器在6万3千年内所累积的运算量。 BlueHawaii美国夏威夷大学采用IBM“BlueHawaii”超级计算机进行一系列科学研究,内容包括飓风研究、气候建模和天气预报。BlueHawaii配置了32个IBMPOWER2处理器,内存容量为16GB,磁盘存储容量达到493GB。该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夏威夷州的超级计算能力,使其成为全球富有声望,具有超级计算机的地区之一。 人机大战1997年,IBMDeepBlue超级计算机在经过多局较量后,击败国际象棋冠军GarryKasparov。DeepBlue采用32位POWER2超级芯片,在同GarryKasparov比赛期间,其平均运算速度为每秒1.26亿步。目前,这台超级计算机被安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国家博物馆内。 火星探险1997年,IBM为美国国家宇航局提供一款32位的PowerPC微处理器,运算速度达到每秒3500万次,主要用于其火星探险计划“PathfinderMissiontoMars”。在经过洛克希德马丁实验室改造后,最终形成有抗辐射作用的RAD6000芯片,植入火星登陆车SojournerRover内部的飞行计算机中。该飞行计算机主要用于控制降落伞展开、安全气袋充气和制动火箭点火,帮助火星探路者号安全着陆。 基于POWER的超级计算随需应变 IBM的深度计算随需应变中心(DeepComputingCapacityonDemandCenters)是全球首批通过虚拟专用网络(VPN)为客户提供超级计算能力的机构,为客户省去了购买一台超级计算机所带来的固定成本和管理工作。 IBM深度计算随需应变中心美国总部位于纽约的Poughkeepsie,欧洲总部位于法国的蒙彼利埃,它们都面向全世界客户开放。Poughkeepsie中心的超级计算系统由基于Intel处理器的IBMeServerxSeriesLinux服务器和基于POWER4处理器的p系列UNIX服务器以及相关存储产品组成。最近在经过扩展之后,该中心总共拥有超过2300个基于IntelXeon处理器或AMD处理器的IBMeServerxSeries和BladeCenter系统。蒙彼利埃中心的超级计算系统由运行AIX5L或Linux的IBMeServerpSeries服务器和运行Linux或MicrosoftWindows的xSeries服务器及相关存储产品组成。通过深度计算随需应变服务,客户可以: 避免大笔的IT费用支出和长期折旧或租赁所带来的损失。这一点对于那些有短期项目的企业来说尤其重要。 可负担得起原本大规模计算所带来的高昂成本,同时也让客户拥有了战略识见能力。 降低整体的运营成本 提高性价比,更好地处理运算密集型应用和大量数据信息。 将系统维护任务转给IBM 采用最新的技术得到最佳的性能 满足新的业务机遇所引发的急迫的计算需求,避免了成本限制。特别的用途啊,一般的做不了的,有即时数据计算如天气计算啦,网络本身计算比如测试某地区网络状况拉,还有就是特殊用途了,比如攻击别人服务器或者军事上的导弹弹道计算或者大型实验啦什么的,一般人和一般企业都用不上 巨型(亦称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中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和价格最贵的一类计算机。多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和国防尖端技术的研究,如核武器设计、核爆炸模拟、反导弹武器系统、空间技术、空气动力学、大范围气象预报、石油地质勘探等超级计算机通常是指由数百数千甚至更多的处理器(机)组成的、能计算普通PC机和服务器不能完成的大型复杂课题的计算机。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我们把普通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做成人的走路速度,那么超级计算机就达到了火箭的速度。在这样的运算速度前提下,人们可以通过数值模拟来预测和解释以前无法实验的自然现象。 随着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迅猛发展,它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工业、科研和学术等领域。我国现阶段超级计算机拥有量为22台(中国内地19台,香港1台,台湾2台),居世界第5位,就拥有量和运算速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就超级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来说我们和发达国家美国、德国等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利用超级计算机来为我们的工业、科研和学术等领域服务已经成为我们今后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超级计算机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体现,它对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超级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为我国走科技强国之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计算机主要用途 一、数值计算.计算机广泛地应用于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计算,这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基本方面,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如:人造卫星轨迹计算,导弹发射的各项参数的计算,房屋抗震强度的计算等。 二、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对数据及时地加以记录、整理和计算,加工成人们所要求的形式,称为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相比较,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始数据多,处理量大,时间性强,但计算公式并不复杂.在计算机应用普及的今天,计算机已经不再只是进行科学计算的工具,计算机更多地应用在数据处理方面。如:对工厂的生产管理、计划调度、统计报表、质量分析和控制等;在财务部门,用计算机对帐目登记、分类、汇总、统计、制表等。我们不可以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录入、排版、制版和打印,比传统铅字打印速度快、效率高,并且使用更加方便;用计算机通信即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进行数据交换,可以方便地发送与接收数据报表和图文传真。 三、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也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人们工作条件,节省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等。 四、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是借助计算机进行设计的一项实用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降低生产成本,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对保证产品有重要作用。 五、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利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第一个大型系统是在60年代由美国伊里诺大学开发的PLATO。现在世界上发展的各方教学软件已无法准确统计。CAI的专用软件称为课件,是CAD的一大分支,它可按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以及不同领域内容进行分类。 六、人工智能.计算机有记忆能力,又擅长进行逻辑推理运算,因此计算机可以模仿人的思维,让计算机具有一定的学习和推理功能,能够自己积累知识,并且独立解决问题,这就是计算机的人工智能。例如,计算机可以对计算机高级语言进行编译和解释;不同国家语言之间的机器翻译;在很多场合下,装上电脑的机器人可以代替人们进行繁重的、危险的体力劳动和部分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 七、娱乐活动.我们可以在多媒体电脑上看电视、看VCD、听音乐、玩游戏、在网上和朋友聊天等等。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主存储器是决定计算机技术面貌的主要因素。当时,主存储器有水银延迟线存储器、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和磁心存储器等类型,通常按此对计算机进行分类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主存储器均采用磁心存储器,磁鼓和磁盘开始用作主要的辅助存储器。不仅科学计算用计算机继续发展,而且中、小型计算机,特别是廉价的小型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开始大量生产。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 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在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的同时,计算机也进入了产品系列化的发展时期。半导体存储器逐步取代了磁心存储器的主存储器地位,磁盘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存储器,并且开始普遍采用虚拟存储技术。随着各种半导体只读存储器和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的迅速发展,以及微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系统中开始出现固件子系统4、第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 ) 新一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不仅能进行一般信息处理,而且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将能帮助人类开拓未知的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发展阶段时期特点主要用途第一代电脑1946-1957采用电子管技术;计算速度为1次/s-10000次/s;价格昂贵;主要采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军事和科学计算第二代电脑1958-1964采用晶体管技术;计算速度为每秒几十万次;价格大幅度下降;主要采用FORTRAN、COBOL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过程控制第三代电脑1965-1971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速度为每秒几百万次;寿命更长,价格更低;采用多种高级语言并有成熟的操作系统企业管理、辅助设计和辅助系统领域第四代电脑1972至今采用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速度为每秒几亿次,性能不断提高;价格不断下降,采用多种高级语言,操作系统不断得到改进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管理、图像处理、语言识别、信息处理大多数教科书上说法都不完全一致,主要是对领域的划分不一致。 一致认可的是:数值计算或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辅助设计,实时控制,人工智能等方面主要应用在以下几种: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计算机辅助工程,4过程控制,5人工智能,6网络应用科学计算(或数值计算)数据处理(或信息处理)辅助技术(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过程控制(或实时控制)人工智能(或智能模拟)网络应用1、超级计算机的用途 科学计算:生物工程,如DNA图谱分析;物理研究,如核子模拟;军事分析,如作战模型;天气预报,如预测台风;数学理论,如证明公式;医学研究,如人体模型.很多很复杂,一言难尽。 2、超级计算机的显卡 抱歉这一台我不知道,但我们单位的IBM刀片服务器用的是8MB显卡,市场价格才50¥。20万¥左右的服务器计算机基本都是集成或16MB以下的100¥内显卡。运行3D程序是很差的,毕竟不是图形工作站或游戏机。 蓝色基因的显卡是ATiRageL/8MB,显然叫大家失望了。 也叫大家满足了,因为目前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机运行CS都有困难,别说3DMARK了。估计3DMARK2006无法运行,而3DMARK2001SE也基本是3位数成绩。打开一个1MB的PS图片可能效果不如各位的。 3、超级计算机的显示器 一般按节点配置显示器,有64个节点就可能有64个显示器,少的也有20多个。 4、超级计算机的系统 一般是UNIX,别指望有CS游戏,我在第2点里说的运行3D程序是假设,因为3MARK没有给超级计算机设计FORUNIX的版本。最多是那些管理员闷了自己找个或写个小游戏玩-那也要他们有空闲。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