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检查PPT课件.ppt_第1页
骨髓检查PPT课件.ppt_第2页
骨髓检查PPT课件.ppt_第3页
骨髓检查PPT课件.ppt_第4页
骨髓检查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骨髓细胞学检查cytologicalexaminationofbonemarrow,IntroductionThispartintroducesbloodcellsformation,development,morphologicalexamination.Wecanknowsomehematologycharacteristicofblooddiseases.,1,骨髓的组成及功能骨髓组成:网状组织、基质、血管系统、神经和血细胞。骨髓功能:骨髓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生成的唯一场所。也是进行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2,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一)确诊诊断某些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疾病(二)辅助诊断某些造血系统疾病(三)作为鉴别诊断的应用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二、血细胞的生成、发育规律及正常形态学特征(一)血细胞的生成,3,(二)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细胞大小:大小核质比例:大小细胞核(nucleus):大小,染色质细粗,核仁清晰消失。细胞质:色深浅,量少多颗粒无有,非特异特异。(三)血细胞的正常形态红细胞系统(erythroidseries)粒细胞系统(granulocyticseries)淋巴细胞系统(lymphcyticseries)单核细胞系统(monocyticseries)巨核细胞系统(megakaryocyticseries)浆细胞系统(plasmacyticseries),4,三、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一)低倍镜检查1、确定骨髓标本的取材和涂片制作是否满意2、判断骨髓增生程度(proliferativedegreeofbonemarrowcell),5,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有核细胞/1000个成熟红细胞范围平均占全部细范围平均常见原因胞百分比,增生极度活跃1:0.5-2.01:150238.96-521.07351.96各型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1:5-121:101043.78-230.77114.51各型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增生活跃1:16-321:201-1021.53-63.6735.34正常骨髓,各种贫血增生减低1:35-701:500.5-17.41-19.6110.53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型)增生明显减低1:3001:2000.51.96-7.414.85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型),骨髓增生度的划分:,6,3、观察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4、注意有无异常细胞(二)油浸镜检查1、有核细胞(nucleatedcell)分类计数2、观察细胞形态(三)检查结果的分析1、骨髓增生程度2、骨髓中各系列细胞及其各发育阶段细胞的比例3、各系列细胞比例改变的临床意义粒:红比值(myeloiderythroidratio):正常值:2-4:1,7,临床意义:粒、红比值正常正常骨髓象粒、红两系平行增多或减少粒、红两系细胞基本不变化的造血系统疾病粒、红比值增高急性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化脓菌感染、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单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红比值减低粒细胞系减少红细胞系增多,8,(四)血涂片的观察1)白细胞分类计数2)注意成熟红细胞的形态有无异常3)约略估计血小板数量及注意其形态有无异常4)必要时注意有无寄生虫。(五)填写检查报告单四、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一)过氧化物酶染色(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三)糖原染色(四)铁染色,9,五、正常骨髓象特点(normalbonemarrowgram)1、骨髓增生活跃(bonemarrowactiveproliferation)2、粒系统约占有核细胞的40-60%,原粒2%,早幼粒5%,中幼粒和晚幼粒各15%,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1%,细胞形态染色正常.3、幼红细胞约占20%左右,其中原红细胞1%,早幼红5%,中幼红和晚幼红约各占10%,细胞形态染色基本正常.4、粒、红比值约为2-4:1。5、淋巴细胞约占20%,均为成熟型。6、单核细胞4%,浆细胞2%,巨核细胞于1.5*3cm骨髓片可见7-35个,多为成熟型.红细胞大小、形态、染色基本正常.,10,六、常见血液病的实验诊断(一)贫血(anemia):男性:Hb120g/L,RBC4.0*1012/L女性:Hb110g/L,RBC3.5*1012/L1、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病因:铁的需要量增加或摄入不足;铁的丢失过多;铁的吸收障碍。,1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icrocytichypochromicananemia)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减少,以Hb减少明显轻度贫血时成熟红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异常,中度以上贫血才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特征,严重贫血时红细胞中心苍白区明显扩大而呈环状,并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及点彩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或正常。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12,骨髓象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M:E比值降低。l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贫血早期程度较轻时,幼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中度以上贫血时,幼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细胞体积减少,胞质量少,着色偏碱性,成熟红细胞形态的变化同血象。l粒细胞系相对减少,但各阶段细胞的比例及形态大致正常。l巨核细胞系正常。,13,其他检查1、血清铁(serumiron,SI):参考值(referencerange):男性:11-30umol/L女性:9-27umol/L临床意义(clinicalsignificance)SI减少: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慢性失血造成的慢性铁丢失;铁摄入不足或需要量增加。SI增加:铁的利用障碍或减少时。2、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参考值(referencerange):0.22-0.4g/Lclinicalsignificance:TF增高:缺铁性贫血TF减少:再障,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蛋白质缺乏或丢失;严重的肝脏损伤,14,3、血清总铁结合力(totalironbindingcapacity):参考值(referencerange):男性:50-77umol/L女性:54-77umol/Lclinicalsignificance:增高: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减少:感染性贫血、肾病综合症等4、血清铁蛋白(serumferritin,SF):参考值(referencerange):男性15-200ng/ml女性12-150ng/mlclinicalsignificance: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再障,急性感染、肝病及恶性肿瘤等。,15,2、溶血性贫血(hemolyticanemia)血象:正细胞性贫血(normocyticanemia)l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两者呈平行下降。l红细胞大小不均,可出现异常红细胞。l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l急性溶血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常增多。骨髓象: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M:E比值明显降低。l红细胞系显著增生,可见异形红细胞。l粒细胞系相对减少,各阶段细胞的比例及形态大致正常。l巨核细胞系一般正常。,16,溶血性贫血其他实验室检查(1)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多和代偿性增生:血浆游离血红蛋白,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尿含铁血黄素测定(2)红细胞病因学检查:红细胞脆性试验,蔗糖溶血试验,酸溶血试验,Coombs试验等,17,3、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anemia)原因(1)叶酸、B12需要量增加或摄入不足(2)吸收障碍(3)药物影响其他检查:血清叶酸测定:血清B12测定:,18,血象:大细胞性贫血(macrocyticanemia)l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减少。l红细胞呈大小不均,可见各种异常结构。l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多。l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出现巨多叶核粒细胞。l血小板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骨髓象: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M:E比值降低l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出现巨幼红细胞。l粒细胞系相对减少,出现巨幼粒细胞。l巨核细胞数大致正常或增多。,19,4、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正细胞性贫血急性型: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血红蛋白显著减少,两者平行性下降,属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明显减少。白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小板明显减少。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减低。M:E比值正常。粒、红两系细胞极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显著减少。浆细胞分类比值增高。,20,慢性型:血象:表现为二系或三系细胞不同程度的减少。红细胞、血红蛋白平行性下降,属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部分病例骨髓呈局灶性增生者,则可有轻度增高。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血小板减少。骨髓象:骨髓增生程度多为增生减低,M:E比值正常巨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三系细胞均不同程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时可有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及粒细胞退行性变等现象。,21,(二)白血病(leukemia)分型:(1)传统分型:根据病程分型: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根据白血病细胞分型:急性或慢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根据WBC数量分型:白血性白血病,非白血性白血病(2)FAB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1-M7(3)MIC分型ALL:T-ALL,non-T-AIIANLL:MI-M7(4)遗传学分型,22,1、急性白血病血象: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中度或重度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计数不定。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一系或二系原始细胞明显增多。因白血病细胞类型的不同,其他系列血细胞均受抑制而减少。涂片中分裂型细胞和退化细胞增多。,23,2、慢性白血病(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cyticleukemia)血象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早期正常或轻度减少。白细胞显著增高为突出表现。血小板早期增多或正常。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M:E比值增加。粒细胞系显著增生,常在90%以上,粒红比例明显增高。幼红细胞增生受抑制。巨核细胞早期增多,晚期减少。,24,(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血象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早期减少不明显。白细胞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减少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系显著增多。粒细胞系和红细胞系均减少。晚期巨核细胞减少。,25,(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的分类1、难治性贫血。2、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3、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4、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5、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化型。,26,血象: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减少。红细胞呈大小不均,可见各种异常结构。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多。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粒细胞系相对减少。巨核细胞数大致正常或增多。,27,(四)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血象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不同程度减少。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活跃。出现典型的骨髓瘤细胞,瘤细胞在数量及形态上相差悬殊。粒系,红系及巨核系细胞的比例随骨髓瘤细胞百分率的高低而不同,可轻度减少或显著减少。,28,(五)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血象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一般正常或减低。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血小板减少。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和粒系细胞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数增多。,29,习题:1、下列哪项与血细胞发育规律不相符(C)A、细胞胞体由大变小B、胞核由大变小C、胞浆由多变少D、胞质比例由大变小2、骨髓粒系统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体积最大的是哪一阶段?A、原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B)3、正常人骨髓中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例为(B)A、1:10B、1:20C、1:50D、1:100,30,4、粒系统血细胞分化过程中从哪一阶段开始其胞浆中出现特异性颗粒(C)A、原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5、下述各类细胞中,那种细胞胞浆中可无颗粒?(A)A、原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6、正常骨髓象粒红比值为?(B)A、(12):1B、(24):1C、(34):1D、(14):17、确定骨髓增生程度,主要根据下列哪项(C)A、红细胞:有核细胞B、成熟红细胞:粒细胞C、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D、粒细胞:成熟红细胞,31,8、骨髓象粒红比值正常,最可能是下列哪种疾病?(C)A、急性或慢性粒细胞胞血病B、粒细胞缺乏症C、再生障碍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9、下列哪种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C)A、早幼粒细胞B、单核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10、急性粒细胞胞白血病时,下列哪项化学染色呈强阳性(A)A、过氧化物酶染色B、碱性磷酸酶染色C、酸性磷酸酶染色D、非特异性酯酶染色11、某患者,女性,40岁,因全身乏力查体显示,面色苍白血常规检查结果:Hb90g/L;MCV71fl;MCH22pg;MCHC305g/l;骨髓穿刺检查结果,可见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铁染色结果为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细胞9%(B)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32,12、下列哪种贫血患者,骨髓铁染色可见细胞外铁呈阴性(C)A、再生障碍性贫血B、环形铁幼粒细胞贫血C、缺铁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13、下列哪种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减少?(D)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失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14、急性白血病FAB分形中下列哪项组合不正确(C)A、M1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未分化型B、M3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C、M5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M7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15、Auer小体,常见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