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以体验式旅游为导向的景区规划方法研究.pdf_第1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以体验式旅游为导向的景区规划方法研究.pdf_第2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以体验式旅游为导向的景区规划方法研究.pdf_第3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以体验式旅游为导向的景区规划方法研究.pdf_第4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以体验式旅游为导向的景区规划方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体验式旅游为导向的景区规划方法研究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市场开始逐渐走向成熟, 旅游者的旅游意识和消费观念正逐渐觉醒,传统大众旅游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 旅游者的需求,而开始追求更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旅游者目光由单一的赏景、 猎奇、探新转向对自主性、参与性、体验性旅游活动的重视。 在此形势下,旅游景区尤其是观光型景区在发展中开始临诸多问题,表现 在旅游景区吸引力下降、游客增长减缓、经济效益下滑等。究其原因,本文认 为,在我国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趋势下,对旅游者旅游体验需求的忽视是造成 旅游景区问题产生的根源。休闲旅游的发展趋势呼唤景区的规划建设应当从旅 客的角度出发,以游客体验和感受为中心,重新审视景区的各个要素,从而构 建符合当前旅游发展的景区规划新模式。 本文以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梳理与总结, 以及对体验旅游理论的研究,立足市场需求,提出体验式旅游的概念,并对其 活动特征进行深入认识,进而提出以体验式旅游为导向的景区规划模式,并从 资源、市场、主题、项目、空间五个方面具体探讨其规划设计方法,最后结合 实际案例对规划模式进行验证,希望对同类型景区的规划设计具有借鉴和指导 意义。 关键词:景区;旅游资源;体验式旅游;规划设计 e x p e r i e n c e - b a s e dt o u r i s m - o r i e n t e ds c e n i cp l a n n i n g m e t h o d a b s t r a c t i nr e c e n ty e a r s ,w i t h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c h i n a st o u r i s mi n d u s t r y , c h i n a t s t o u r i s mm a r k e ti ss t a r t i n gt om a t u r e t h et o u r i s t s a w a r e n e s sa n dc o n s u m e r a t t i t u d e s a r eg r a d u a l l ya w a k e n i n g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d eo fm a s st o u r i s mc a n n o tc o m p l e t e l v m e e tt h en e e d so f t o u r i s t s ,a n db e g i n st op u r s u ev a r i o u sl e v e l so ft o u r i s mp r o d u c t s t o u r i s t sg a z ef r o mas i n g l es i g h t s e e i n g ,a d v e n t u r e s ,e x p l o r i n gt ot h ei m p o r t a n c eo f a u t o n o m y ,p a r t i c i p a t o r y , e x p e r i e n t i a lt o u r i s ma c t i v i t i e s i nt h i ss i t u a t i o n ,t o u r i s ta t t r a c t i o n s ,e s p e c i a l l yt o u r i s t ss c e n i c s p o t sf a c eag r e a t n u m b e ro fp r o b l e m sw h i l ed e v e l o p i n g ,s u c h a sd e c l i n ei nt h ea t t r a c t i v e n e s so f t o u r i s ta t t r a c t i o n s ,s l o w d o w no ft o u r i s tr i s i n g ,s l i d e si nt h ee c o n o m i cb e n e f i t sa n d s 0o n lh er e a s o n ,t h ep a p e ra r g u e st h a ti nt h el e i s u r et o u r i s md e v e l o p m e n tt r e n d t h en e g l e c to ft o u r i s t s d e m a n d si ne x p e r i e n c ei st h er o o tc a u s eo f t h ep r o b l e m so f t h et o u r i s ta t t r a c t i o n s l e i s u r et o u r i s md e v e l o p m e n tt r e n dc a l l st h a tt h ep l a n n i n g 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s c e n i cs p o t ss h o u l dp r o c e e df r o mt h ep o i n to fv i e wo f v i s i t o r s w es h o u l dc e n t e ro nt h e i re x p e r i e n c ea n df e e l i n g s ,r e e x a m i n et h ev a r i o u se l e m e n t s o f i t h es c e n i cs p o t sa n dt h e nb u i l dv i s i t o r se x p e r i e n c i n gs y s t e m s ,t h a tisn e wm o d e l o fs c e n i cs p o tp l a n n i n g t o u r i s ta t t r a c t i o n sa st h e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t h i sp a p e rp u t sf o r w a r dt h ec o n e e p to f e x p e r i e n c e 。b a s e dt o u r i s mb yc o m b i n ga n ds u m m a r i z i n gd o m e s t i c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o u r i s m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p l a n n i n ga n dr e s e a r c h i n go nt h e t h e o r yo fe x p e r i e n t i a l t r a v e l ,b a s e do nt h em a r k e td e m a n d s t h e ys h o u l dm a k ei n d e p t h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 t h ef e a t u r e so fa c t i v i t i e sa n dt h u sp r o p o s es c e n i ce x p e r i e n c e b a s e dt o u r i s m o r i e n t e d p l a n n i n gm o d e l ,a n ds p e c i f i c a l l yd i s c u s st h ef i v ea s p e c t so ft h er e s o u r c e s ,m a r k e t s t h e m e s ,p r o je c t s ,s p a c ep l a n n i n ga n dd e s i g nm e t h o d s ,i n t e n d i n gt or e s o l v et h e s c e n l c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r a c t i c a lp r o b l e m s ,a n df i n a l l yt o v e r i f yt h ea c t u a lc a s e p l a n n i n gm o d e l ih o p et h a ti tc a no f f e rg u i d a n c ea n dr e f e r e n c et o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t h es c e n i cs p o to ft h es a m et y p eo f p l a n n i n ga n dd e s i g n k e y w o r d s :s c e n i c ;e x p e r i e n c e b a s e dt o u r i s m ;t o u r i s mr e s o u r c e s ;p l a n n i n ga n d d e s i g n 致谢 本文是在导师李峻峰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因此首先要 向我的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在研究生就读期间,无论是日常的学习还是进 行实际项目的实践过程中,李老师都给予了我深切的教诲和极大的关心。在整 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李老师为论文主题的确立,主要内容的构成以及基本框 架的调整方面都给予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导师渊博的知识,凡事独特的 见解,严谨的治学态度,谦虚和蔼的为人,让我倍受感动,并且必将令我受益 终身。在此,再次向我的导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i 在论文写作期间,周国艳老师、王芳老师、王琳老师、胡小凤老师等给予 我的指导、教诲和鼓励也成为我论文不断进步的动力,令我难以忘怀,在此一 并致上诚挚的谢意! 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和在研究生就读期间一起学习和工作过的同学,谢 谢你们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衷心感谢评阅论文的老师、专家,以及在百忙之中参加论文答辩的 答辩委员会的诸位委员和老师们! 作者:许仁毅 2 0 1 2 年4 月 插图清单 图卜l 国内旅游体验研究统计5 图卜2 研究框架6 图卜3 研究成果预测7 图2 1 资源导向规划步骤1 0 图2 2 深圳华侨城1 1 图3 一l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模型1 8 图3 2 体验“4 e ”模型2 0 图4 1 体验式景区概念模型2 7 图4 2 景区规划模式框架2 9 图4 - 3 丰富的山地体验项目3 5 图4 4 景区空间体验要素3 6 图4 5 虚体空间类型划分及空间关系3 7 图4 - 6 廊道空间序列4 0 图5 - i 区位4 2 图5 2 景区全景4 3 图5 3 清溪河水4 5 图5 4 万罗山山体4 5 图5 - 5 周边景区分布4 7 图5 6 规划功能分区4 9 图5 8 漂流意向图5 0 图5 - 7 篝火晚会意向图5 0 图5 9 休闲农业体验区意向5 1 图5 - i l 滨水游线5 2 图5 - 1 0 山地游线5 2 表格清单 表卜12 0 0 8 年赴浙江国内旅游游客出游方式构成2 表2 1 三种景区规划模式相比较1 2 表3 一l 国内外旅游体验类型研究汇总2 2 表3 - 2 传统旅游与体验式旅游的比较2 4 表4 1 体验式旅游资源分类3 1 表4 2 体验式旅游项目设计3 4 表4 - 3 背景空间氛围营造3 8 表4 4 功能体验空间分区4 0 表4 5 廊道空间组织4 1 表5 一l 万罗山旅游资源概况表4 3 1 1 研究背景 1 1 1 景区建设概况 第一章绪论 上世纪5 0 年代我国现代旅游业刚刚起步,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进入 9 0 年代以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正进入迅猛发展时期。据相关统计, 中国国内旅游规模从1 9 8 4 年的2 0 亿人次增长到2 0 0 6 年的1 3 9 4 亿人次,2 0 1 0 年已突破2 1 亿人次,旅游业保持着年均7 的增长速度,预计2 0 1 5 年我国旅 游经济将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8 ,2 0 2 0 年将达到1 1 ,预计到2 0 2 0 年,我 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我国旅游业将迎来黄金发展的崭新十年。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旅游消费活动的主要载体。作为 旅游产业的龙头,景区开发在过去的3 0 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人们生活水 平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当今,景区建设仍然是旅游发展的第一主 角。近几年,随着旅游度假区热潮、主题公园热潮、a 级景区热潮、世界遗产 热潮等相继出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景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 作用。我国旅游景区的建设数量增长十分迅速,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县 级以上的自然、人文和人造景区约2 0 0 0 0 家,星级饭店1 2 0 2 4 家、各类旅行社1 6 8 9 1 家、旅游景区在旅游资源里占了一大半。1 但开发速度提升的同时也面临了诸多问 题,例如市场定位盲目、资源利用不当、产品规划偏失甚至亏损倒闭的情况屡 有发生,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法促进旅游景区健康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政府、 规划设计者以及投资开发者所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1 1 2 旅游发展趋势 2 0 0 7 年,我国开始取消“五一”黄金周,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 被列为法定节假日,于是我国国民年均法定假期由原来的1 1 4 天增加到1 l5 天, 如果再将带薪假期的时间加上,那么公众所享有的节假日将超过全年的1 3 ,这 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外出旅游的热情。资料表明,当国民人均g d p 达到1 0 0 0 美元左右时,将产生休闲旅游需求。国外的观光旅游只占到整个旅游的3 0 不 到,休闲旅游和其它形式的旅游占到绝大多数比例。据有关学者推测,发达国 家将于2 0 15 年前后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在人类生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 色。2 我国的休闲旅游发展虽然还没有西方成熟,但是追求放松、感受精神欢快 的旅游体验已经成为人们崇尚的消费趋势。根据对近年来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 料的分析,我国国内旅游规模从1 9 8 4 年的2 o 亿人次增长到2 0 0 9 年的1 9 0 2 亿人 次,以休闲体验为目的的旅游占8 8 9 ,拉动旅游消费约为1 7 万亿元,占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1 3 5 6 ,占g d p5 0 7 ,3 并且在旅游市场份额中所占比例逐 年提升。学者樊英认为,我国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正是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进 行的,是体验经济对旅游产业和旅游活动的渗透和提升,姚磊指出休闲旅游是 体验作为旅游活动本质特征的理性回归,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预示 了我国旅游体验时代的到来。4 1 1 3 旅游方式转变 近几年来在休闲旅游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旅游市场开始逐渐走向成熟,旅 游者的旅游意识和消费观念正逐渐觉醒,表现在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结构呈现出 由低级到高级层面过渡的发展态势。“急行军”式的传统大众旅游模式已不能 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而追求更高层次旅游的产品5 。与传统观光相比,旅游者目 光由初级的赏景、猎奇、探新转向对自主性、参与性、体验性的旅游活动的重 视,更崇尚一种无摆脱压力,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旅游过程,旅游活动中不 仅仅“观景”,而更多地是由“观”转向“感”,在发现和体验中获得身心的 解放。 这种对旅游体验价值的追求带动了旅游方式的转变,游客的出游态度更加 独立,出游方式也更加灵活。以自驾游为例,有关数据显示,从2 0 0 5 年的“十 一”黄金周开始我国旅游已有三成选择自驾游,2 0 1 0 年部分地区的散客自驾游 接待已超过5 0 ,甚至达到了7 0 。2 0 0 8 年的一份浙江游客出游方式构成表( 表 1 - 1 ) 显示了各种形式多样的自助旅游类型逐渐崭露头角。自驾游、背包游、乡 村游、农家乐等种类繁多的旅游方式正显现着强度大的生命力,引领者国民旅 行的方式逐渐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活动向休闲体验型旅游活动转变。 表卜12 0 0 8 年赴浙江国内旅游游客出游方式构成( 来源于网络) 单位组织 个人或亲朋自驾游 城市租车游( )旅游社组织( ) ( ) 结伴( ) ( ) 杭州 1 6 25 4 51 5 71 51 0 2 宁波 1 5 85 6 91 6 51 61 1 1 温州 1 4 66 0 61 4 22 69 6 嘉兴 1 7 15 7 41 4 61 79 2 湖州 1 2 75 6 11 5 31 21 0 3 绍兴 1 5 75 9 21 5 4o 39 5 金华1 4 9 5 8 21 6 21 1 1 0 4 义乌 1 5 25 7 81 5 50 71 0 1 舟山 1 6 15 9 11 4 10 61 0 1 台州 1 5 85 7 91 4 90 71 0 7 丽水 1 4 45 6 81 6 61 11 1 1 1 1 4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当今,旅游景区具有较 强的不可替代性和积极的发展态势。然而,随着我国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旅 游景区的角色会有所变化,人们不仅仅重视观光,更注重在旅游过程中获得高 质量旅游体验,能否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环境,是决定景区是否具有市 场竞争力的关键性条件,也使景区在未来发展道路上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传统的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开发模式已逐渐显示出不足,旅游景区尤其是 单一的观光型景区在发展中逐渐面临诸多问题,如旅游景区吸引力下降、游客 增长减缓、经济效益下滑等种种问题。究其原因,本文认为,在我国由观光旅 游走向休闲度假旅游的大趋势下,缺乏以旅游者为中心来指导景区规划开发以 及对旅游体验的忽视是造成旅游景区问题产生的根源。如何提高景区的旅游体 验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景区的旅游品位,是我们不得不面的对的课题,需要我 们尝试新的思路,探索新的方法,解决当前景区发展存在的弊病。本文即以旅 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梳理与总结,以及对体验 理论的研究,尝试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构建景区规划模式,拟解决景区发展实际 问题。 1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2 1 研究目的 1 以现有国内外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结合我国旅游发展的趋势,立足实际 项目,提出适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的旅游景区发展新思路一一以体验式旅游 为导向的景区规划思路,以弥补现有方法的不足。 2 实现旅游规划的根本目的一一以人为本,合理利用配置资源,提高旅游 资源利用率和旅游景区吸引力,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1 2 2 研究意义 1 以体验式旅游为研究对象,进而构建旅游景区的规划模式,使旅游规划 不仅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保持长久的吸引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还能切实 保护资源,符合旅游发展实情,跟得上旅游发展的步伐,从而推进我国旅游发 展脚步。 2 给国内同类型旅游规划项目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案例,为今后同类型项目 的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法借鉴。 3 、促进我国景区的规划和开发向以游客体验为中心的理论和实践方向拓 展,从而引发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1 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 3 1 国外 1 、关于景区规划 西方现代旅游规划起源于2 0 世纪5 0 年代后期,受战后人们对外界的好奇 心影响,短途旅游萌芽,开始出现了国家、地区和旅游地的总体规划或综合性 科学规划。例如,1 9 5 9 年的夏威夷总体规划被视为旅游总体规划的先驱。 6 0 年代,随着科技发展、闲暇时间、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和旅游动机的产生, 大众旅游时代到来,追寻大自然的旅游形式占据旅游主导地位,但旅游规划仍 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包含在内,并不独立,规划者考虑的仅局限于在旅游地 建造更多的物质设施,如酒店、旅馆、餐厅等,并没有更多的关注旅游。 到了7 0 年代,风景名胜旅游地开始成为西方旅游关注的焦点,观光旅游成 为最主要的旅游方式并不断扩充,理论研究上出现比较系统的旅游规划著作, 如世界旅游组织的综合规划和旅游开发规划明细录,以及g u n n 的早 期旅游规划思想体系著作旅游规划。这一时期,由于粗放旅游开发模式对 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破坏逐渐加重,一些学者开始建议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思路, 例如g u n n is 提出把地区旅游资源融入园林设计原则中;g u n n 提倡多个利益主 体参与到旅游规划过程中6 ;d ek a d t 建议考虑旅游的非经济成本和收益并且要 求对旅游的社会规划7 。但旅游规划实施仍只遵循经济理念,缺少对旅游地的具 体分析。 进入8 0 年代,在复合型经济的推动下,人们的旅游需求向多样化转变,经 验丰富的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旅游地,而向往更自然、更新奇和未开发的旅 游目的地。这一时期的旅游景区开始盛行,尤其表现在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的兴 起,例如美国划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开辟了国家公园运动的 先河,随即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发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研 究重心也开始落在如何解决旅游地的社会、环境、文化问题上,j o a n nm f a r v e 从人类学的角度认为景区规划应当以社区人群为中心,并以冈比亚的一个乡村 规划为例,说明社区人群才是景区规划中真正应当得到实惠的主体;a u d - b o v y 提出的户外游憩产品分析序列规划模型,不仅考虑旅游市场还考虑国家结构和 旅游资源本质8 ;澳大利亚学者d o w l i n g 从环境适应性角度对景区规划进行了探 讨,并构筑了一套环境适应性旅游规划框架,以促进环境保护达到景区旅游潜 力充分挖掘的目的。 9 0 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生态旅游和特殊兴趣旅游的出现,大众观光旅游增 长放缓,寻求个人文化感知的休闲度假旅游成为旅游市场主导。9 4 年德国学者 p o o n 提出“新旅游 概念,认为这种由大众化、非人性化的旅游转变为“高科 技、亲密接触”的体验式旅游是旅游地发展的必然趋势。2 0 0 2 - - 2 0 0 4 年加拿 4 大旅游业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旅游地规划要顺应“感受旅游”的转变,规划 “感受产品”,突出强调“感受”在景区中的作用和位置。这一时期,以美国 迪斯尼乐园为代表的主题公园,按照休闲体验时代旅游者的需求进行旅游规划 开发,是旅游体验应用于景区的成功典型。以产品为导向向旅游体验的规划模 式过渡,成为制定旅游政策和规划的新理念,也成为旅游规划和发展的主题。 综上所述,国外旅游景规划大致经历了从综合规划、可持续性生态旅游规 划到休闲体验旅游规划的演变过程,这些方法和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互相补 充,其中体验式旅游规划思想代表着西方当代旅游规划思想的前沿,为旅游景 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 、关于旅游体验 早在1 9 7 0 年,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提出体验生产是继制造业、服务 业后的第三大产业。9 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认为体验经济是继农 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第四阶段,并将旅游 体验分为四类,即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1 0 i s o a h o l a 从研究旅游体验的动 机出发,建立了两维旅游动机理论,分别从旅游行为和心理补偿方面研究旅游 活动。马斯洛从研究旅游体验本质出发,提出高峰体验观念,即审美、自然、 创造性活动、运动等类似活动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d r i v e r 和b r o w n 为 代表的北美体验学派认为旅游活动的最终产品就是人们所得到的体验,并指出 旅游规划的核心就是为游客设计出独特的旅游体验。总的来看,国外针对旅游 体验的研究比较全面,对体验本质、旅游动机、体验产品设计等相关研究也较 为深入。 1 3 2 国内 l 、关于旅游规划 我国景区的发展起步于2 0 世纪8 0 年代,按照旅游规划重点内容基本分为 三个时期:资源导向时期、市场导向时期和产品导向时期,每个时期由于旅游 市场消费需求的不同,景区规划和开发的理念也不同。( 详见本文第二章) 2 、关于旅游体验 从国内针对旅游体验研究论文 的统计情况来看( 图1 - 1 ) 1 1 ,以 旅游体验为对象的研究内容增长 趋势明显,在研究内容上,针对体 验基础理论研究、体验性旅游产品 设计以及旅游管理和体验质量评 价方面的研究较为多数。例如,谢 彦君从现象学的角度认为, , 7 , 一一一 一一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8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图l 一1 国内旅游体验研究统计( 2 0 0 1 2 0 0 8 ) 的於弱巧於抛s o 旅游世界即是通过旅游者的一个个旅游体验相互联系组合而成1 2 。邹统钎分析 了旅游体验的本质,并将旅游体验划分为5 种类型,即娱乐、教育、逃避、美感 和移情,他认为旅游体验具有参与性、个体性、综合性等特点。魏小安等提出 情景规划的研究方法,指出将情景规划引入到旅游规划中,规划的实用性将得 以很好的体现。王铮等认为旅游景区规划中要充分挖掘提炼历史文脉,形成文 化主题和精神,游客才能获得更好的精神体验。 我国旅游景区规划中已逐步体现出体验观念,但相关的理论研究多是建立 在国外已有研究成果上进行的,研究程度还有待深入。 1 4 研究框架和成果预测 1 4 1 研究框架 图卜2 研究框架( 作者自绘) 6 5l-。 一提出问题一 分析问题 一 方法构建 一解决问题一 1 4 2 成果预测 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 图卜3 ) : 1 在理论方面 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引入体验式旅游的概念,进而构建以体验式旅游为 导向的景区规划模式。该模式包含对景区资源的体验性评价、市场的体验性需 求、主题体验营造以及空间的体验规划设计方法的探索,借助体验性旅游活动 吸引游客,从真正意义上满足游客的实际需求。同时本文尝试从体验的角度对 旅游资源价值进行重新界定,这就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寻找到新的方法 和思路,具有实际意义。 2 在实践方面 在实际方案中运用新的规划模式,不仅是对理论成果的验证,也实现了从 理论向具体实践的过渡,对景区的规划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1 5 小结 近年来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进程的推动下,旅游景区建设力度加大, 发展速度加快,形势看好;与此同时,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以及假 期制度的改革,旅游者的旅游方式正逐步跳出观光旅游的束缚,呈现出多种多 样的旅游方式,这表明了国内旅游正朝着休闲旅游的发展方向迈进:旅游市场 需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传统旅游方式逐步向以体验为核心的休闲旅游迈 进。这种形势下单一观光型旅游景区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吸引力下降、经济 效益下滑、环境破坏等种种弊病日益凸显。 旅游规划作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能够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合理 的构想和安排。旅游景区规划对景区的发展指导作用直接关系到其发展的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合理的规划能够使其向健康的发展道路前进。 本文拟通过对旅游景区在当前形势下产生的问题做出分析,并从旅游者体 验的角度分析当前旅游者旅游行为特征,进而构建以体验式旅游为导向的景区 规划模式,以指导当前景区的健康稳定发展。 2 1 景区概念 2 1 1 定义 第二章传统景区规划思想及发展现状 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载体,是旅游规划的核心环节。近年来在我国旅游 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日渐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所关注 热点和焦点。 对于景区的概念,国外多数是以旅游吸引物的概念来表示,强调其吸引力 效应。例如m e d l i k 将旅游吸引物定义为:为公众提供娱乐、消遣与教育而设计 的有管理的永久性资源1 3 ,可以分为地点吸引物和事件吸引物两个种类;p e a r c e 对景区定义是:拥有特定人文与自然特征的、有特定名称的地点,它是游客与 管理吸引物的聚集地1 4 。英国旅游地理学家史蒂文斯认为,旅游吸引物应该是 有特色活动的地点、场所或集中地;旅游学家l e w 则定义为能够吸引旅游者的 旅游地,包括可供观赏的景观、游客参与的活动以及值得回忆的体验;世界 智商词典中的定义为“一个国内或国外旅游者参观的地方”。 国内则普遍采用旅游景区的概念。旅游景区的概念较为笼统,受地貌、景 观、社会文化等相关因素约束,各地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差异很大,一般指由若 干个地域空间上相互联系的,具有若干相似特征的旅游吸引物以及交通网络和 旅游服务设施组成的地域单元。如明庆忠将旅游景区界定为由多个相对独立的 旅游景点组合而成的较大的、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周彬认为旅游景区是从事 商业性经营的供游客参观、游览和娱乐的接待场所;国内一些学者认为旅游景 区是指资源特色相似、旅游点联系紧密、旅游设施相互配套的连片区域,或是 以满足人们观光、娱乐、科考、探险等多层次精神需求的、自然的、人文的、 人造主题性的旅游资源集合空间区域b 。 本文所研究的视角是基于那些传统单一观光型旅游景区,探讨在休闲体验 时代面对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时,景区应当以何种方式应对。因此综合 以上对旅游景区概念的理解,本文将所研究的景区界定为:依托自然和人文因 素为旅游吸引物,以景点观光为主要旅游活动的地域空间,包含风景区、自然 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这类景区在旅游新形势下,往往受自身资源条件和开发 模式的制约,会面临一定的旅游发展困境。 2 1 2 分类 旅游景区从不同角度出发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景点的吸引物来划分可以 分为自然景点、人文景点、人造景点和复合景点;按照功能可以把景点分为观 光型景点、度假型景点、复合型景点等;按照吸引物市场和形象又可分为“追 8 随型”、“灵感型”等。 本文采用国内被普遍接受的一种景区划分方式,即学者邹统钎将我国旅游 景区分为两类:一类以经济开发为主要目的,包括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等; 另一类以资源保护为主要目的,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历史 文化保护区等。 2 2 传统景区规划思想 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发展向前推进 的同时,旅游规划思想呈现不断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旅游景区规划起步于 2 0 世纪8 0 年代,旅游规划与开发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以资源导 向为导向阶段、以市场导向为导向阶段和以产品为导向阶段,每个时期的景区 开发和规划理念存在差异,所面对和产生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2 2 1 资源导向模式 资源导向模式起源于我国旅游规划的起步发展阶段,即2 0 世纪7 0 年代末 至8 0 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老百姓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走出家门到外面走 一走看一看,拓展视野、开拓眼界构成旅游市场需求的主流。因此传统山水和 文化观光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旅游规划基本思路,景区规划的目标主要就是挖 掘旅游地的天然本底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达到吸引更多游客,旅游数量 型增长的目标。 这一阶段旅游资源是旅游规划研究的重点和基本理论问题,旅游资源概念、 分类、评价和开发利用是规划的主要内容( 图2 - 1 ) 1 6 ,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旅 游资源观念。例如翟辅东将旅游资源分为包括水景、山景、温泉、动植物在内 的自然资源和包括遗址、民俗、古建筑、人工园林等在内的人文资源两大类。 覃浩浩从美学的角度出发,针对自然景观、建筑景观、人文景观、社会服务质 量等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 这一阶段对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建设多是建立在资源评价基础上的风景名胜 区规划,旅游中心地位较为突出。景区规划任务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 下,以当地的自然、地理、历史等条件为旅游吸引物,按照游客的需要,经过 人工的开发和建设,从而形成的特色旅游空间。 以资源为导向旅游规划研究和实践阶段,旅游资源是规划的核心,区域和 市场因素往往只被作为背景,很少考虑到人们旅游的目的和市场需求,容易造 成“就资源论开发,就旅游谈发展”的盲目式旅游开发。此外,基于传统资源 评价方法的资源导向模式往往以特色景点作为主要吸引物,因此对于那些旅游 拥有先天优势,资源品味高、吸引力较强的传统旅游地( 如风景名胜区) 的旅 游开发较为合适,而往往忽视了那些旅游资源相对较弱地区的资源价值深层次 利用,往往错失了旅游发展的良机。 2 2 2 市场导向模式 进入2 0 世纪9 0 年代后,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逐年提高,旅游日渐成为人 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光旅游仍是我国旅游市场的主导。这一 时期,我国旅游市场研究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以资源为导向的旅游 地开发造成的弊端也日渐显现,旅游规划逐渐由以资源导向转入到以市场为导 向的发展时期。 市场导向的旅游规划和开发跳出对当地传统旅游资源的过分依赖,而将目 光着眼于旅游市场的需求上。一些区位优势明显和客源市场条件优越的地方成 为旅游景区竞相建设的热点地区,例如一段时期,依托热点地区建设主题公园 成为景区建设热潮,迎来了中国主题公园开发的新时代,深圳“华侨城”主题 公园就是成功的案例( 图2 2 ) 。这一时期旅游市场开始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 重视,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开发以及提 供相应的旅游产品、设施和服务,这些都成为规划设计人员所研究的对象。以 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是市场导向规划模式的基本理念,从一定程度上说 1 0 明旅游规划开始注重资源与市场的双向结合与相互作用,并且对旅游者需求的 重视也反映了一定的人文关怀。 市场导向模式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然而当前我国正处于高 速经济发展时期,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往往胜于一切,某种程度上对市场导向的 旅游发展模式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偏差。在旅游规划中,市场导向就是基于旅游 市场需求的分析,并且与旅游地资源相结合,以旅游市场的各种需求为导向, 开发出相应的旅游产品,进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尽 管社会、经济、环境的统一是规划设计至始至终所追求的,但是在利益的驱使 下,容易使市场导向规划设计成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技术手段,从而使立足于客 源市场的规划设计转向游客需要什么就设计什么,一些盲目跟风式的旅游开发 建设基本源出于此。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旅游规划都能真正做 到以旅游者的需求为中心,吸引游客、刺激消费是不少旅游开发的真正目的, 却忽视了旅游地的社会、环境效益以及旅游者本应该获得的旅游体验。市场调 查分析也往往注重的是多数人的共性需求,而忽略个性需求。此外,市场导向 的观点容易忽视作为旅游发展基础的旅游资源与市场的关联性,对旅游资源进 行评估仍然就资源论资源,缺少对旅游资源市场价值的评估,导致资源开发与 市场分析彼此独立,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导向名不符实。 2 2 3 产品导向模式 产品导向规划模式是继市场导向模式后产生的层次较高形式的旅游规划模 式,是伴随着我国休闲旅游发展而产生的。当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休闲旅游的热情正不断的攀升, 随之带动的是人们的旅游观念和消费意识逐渐走向成熟,传统观光旅游通过资 源浅层次开发所提供的观光型产品品种单一,缺少创新和体验设计,已不能满 足人们的多样化旅游需求,进而转向对更高层次更富有吸引力的旅游活动项目 和旅游主题的追求。这种强烈的市场需求使得旅游规划工作者逐步转换规划途 径,将规划的重点由市场、资源转向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性设计上,试图通过 创新性设计赋予旅游产品更高层次的旅游价值,从而销售给游客,这便是产品 导向旅游规划模式的核心目标。 产品导向规划模式同样是立足于当地的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市场需求,通 过对本地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的规划和开发,以实现对旅游者旅游消费过程的 引导,走的就是“市场一资源”相结合的规划思路,但与资源导向、市场导向 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具有主动性,在休闲旅游时代的当今,这种模式更能切 合旅游者的个性化旅游需求。在规划实践中,产品导向模式往往通过人工造景 的方式开发旅游产品以迎合市场需求,由于这种模式特色旅游资源依赖程度较 低,因而对于一些资源价值优质并不明显,甚至不具备传统意义上自然资源和 人文资源开发能力的地区,以产品导向模式进行旅游规划和开发不失为一种可 行的途径,这其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美国迪斯尼乐园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旅游景区的规划模式经历了由单纯的资源评价 和开发利用,转向重视旅游市场需求,进而又转向以旅游产品创新开发为中心 的动态演变过程,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背景以及人们对旅游需 求的不同,决定了各时期主导性规划模式的不同,并且在研究重点、方法技术 和规划内容等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表2 - 1 ) 1 7 ,但总的来看其本质都离不开资源 和市场,并且根本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顺应旅游发展需要,以解决实际中存在 的问题。 表2 - 1 三种景区规划模式相比较 规划模式 资源导向模式市场导向模式产品导向模式 关注焦点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 旅游尚未成为人们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旅游成为人们休闲活动的首选 社会背景 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组成部分方式 有什么资源就开发 主要思路市场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品 什么资源 方法技术定性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系统工程方法 资源评估+ 开发措 资源评估+ 客源市场分析+资源评估+ 客源市场分析+ 形象 规划内容 施 开发保障措施塑造+ 开发保障体系 发展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迈向成熟阶段 2 3 当前旅游景区发展现状 2 3 1 景区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征 景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即指客源市场需求状况,2 0 0 0 年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 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国内休假制度的改变,我国旅游发展正在向休闲时代逐步迈 进1 8 ,随之带动的是我国国民旅游需求开始发生量和质的变化,表现在: 1 、需求量的增加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黄金周”制度的实行,我国国内旅游连年保持迅猛增长, 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极具活力、前景广阔的国内旅游市场。一方面生产技术的提 高使得人们有更多闲暇时间从事旅游活动,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传递的快速和广 泛,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解自然文化和历史兴趣的动机大大增强,必然形 成旅游需求量的增加。相关预测:到2 0 2 0 年中国将成为世乔最大的旅游目的地 国家,未来十年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均。 2 、需求质的提升 首先,随着旅游者消费经验的日趋成熟,对旅游产品的品质更加挑剔,表 现在旅游者不能满足与单一的观光型旅游,而追求具有更深文化内涵、更深刻 体验价值的旅游活动,近年来兴起的“深度旅游”这一热词就描绘了不以目的 地观景为主,而以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为旅游目标。其次,生态环境恶化引 起人们对社会环境质量的普遍关注和对传统大众旅游方式的反思,旅游者对大 众旅游产品感到厌倦,开始追求一种回归自然、自我参与式的旅游活动,期望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陶冶情操、放松身心、增长知识、开拓眼界。 3 、 需求形式多样化 现在人们的旅游已从过去单一的观光、娱乐等形式向休闲化、个性化和参 与性体验游变迁。资料表明,国民人均g d p 达到i 0 0 0 美元左右时,将产生休闲 旅游需求,目前国外观光旅游只占到整个旅游的3 0 不到,休闲旅游和的其它 形式的旅游占7 0 以上。我国近年来也陆续出现了自驾游、自助游、背包游、 乡村游、农家乐等种类繁多的旅游形式,都表明国民旅行的方式逐渐跳出组团 观光的传统旅游方式而向休闲、体验型旅游方式转变。2 0 2 3 1 发展的积极面 1 、旅游需求量的增加推动景区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旅游消费活动的主要载体。景区 开发在过去的3 0 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业 的快速发展的当今,景区建设仍然是旅游发展的第一主角。近几年,随着休闲 旅游的日渐升温,旅游度假区热潮、主题公园热潮、a 级景区热潮、世界遗产 热潮等相继出现,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地方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 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十二五规划纲要已将旅游业列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 的支柱产业,并且随着其不断稳步发展,其支柱性地位将越来越凸显,这为作 为旅游产业龙头的景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对旅游质量的追求促使景区建设不断完善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到2 0 0 7 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 万余家,客房 15 0 余万间,床位3 0 0 余万张: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旅行社共有1 8 9 4 3 家,其中 国际旅行社17 9 7 家,国内旅行社1 7 1 4 6 家:旅游餐饮、旅游娱乐、旅游购物也 在旅游需求的刺激下不断有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旅游教育稳步发展,全国共有 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 专业) 的普通高等院校所7 7 0 所,中等职业学校8 7 1 所,在校学生共7 7 3 8 万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全行业在职人员培训 总量达3 2 0 9 4 万人次。2 1 另外,我国近年来推出的一些重大旅游发展项目,质 量和档次较高,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对旅游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了顺 应旅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全国各地在更新、优化传统观光型产品结构的 同时,还陆续开发建设了一些会展旅游项目、度假旅游、滑雪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