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专业论文)zro2纳米粉末的制备及其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和低温时效.pdf_第1页
(材料学专业论文)zro2纳米粉末的制备及其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和低温时效.pdf_第2页
(材料学专业论文)zro2纳米粉末的制备及其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和低温时效.pdf_第3页
(材料学专业论文)zro2纳米粉末的制备及其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和低温时效.pdf_第4页
(材料学专业论文)zro2纳米粉末的制备及其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和低温时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y t z p ( y 2 q 稳定的四方z r c h 多晶体) 是具有优良室温强度和断裂韧性 的工程陶瓷材料。本世纪8 0 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陶瓷热”就是以z k h 为主要 研究对象之一。然而,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发现y 一亿p 尚存在临界晶粒尺 寸极小、造价昂贵、高温力学性能降低及低温时效老化等问题。本论文首先分 别采用化学共沉淀法( 又分为水洗、乙醇洗和正丁醇共沸蒸馏三种不同的脱水 工艺) 和络合物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z r q y 2 0 3 纳米粉末,并探讨了纳米粉末 的团聚现象及其对烧结体相对密度的影响;然后用共沸蒸馏工艺分别制备了 3 y t z p a 屯0 3 和y c e t z p 纳米复合粉末,并研究了其烧结体的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及低温时效。 睐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z r c h y 2 q 纳米粉末,并对比研究了水洗、乙 醇洗和正丁醇共沸蒸馏三种工艺所制备z r q y 2 q 纳米粉末的比表面积、平 均粒径、中位粒径、团聚强度及其烧结体的相对密度等,探讨了粉末中硬团聚 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烧绪眭的影响。研究指出,水洗工艺所得z r q y 2 0 3 粉末 几乎完全由硬团聚组成;乙醇洗涤工艺的脱水效果不是很好,并且由于乙醇的 沸点比水低,以致在干燥过程中残留乙醇比水先挥发,乙醇的空间位阻效应不 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仍然可以导致产生一定量的硬团聚;而共沸蒸馏工 艺的脱水效果最佳,且正丁醇的沸点比水高,干燥时残留正丁醇比水后挥发, 从而正丁醇的空间位阻效应可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避免了在煅烧过程中形成 z r 一0 一z r 键,即共沸蒸馏粉末中不含硬团聚。结果,三种工艺所得z h y 20 3 纳米粉末的烧结体相对密度依次为9 2 2 、9 5 5 和9 8 0 t d 。 采用e d t a ( 乙二胺四乙酸) 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z r c h y 2 q 纳米粉末, 并对比研究了z r o c h 和z r ( n 0 3 ) 。两种起始溶液对z r c h y 2 q 粉末的相结 构、化学纯度、比表面积、平均粒径、中位粒径和团聚系数等性能的影响。还 对柠檬酸和乙二醇两种添加剂进行了类似的对比研究。研究指出,以金属硝酸 盐为起始溶液,以k , - - 醇为添加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z r q y 2 0 3 粉末 中的硬团聚。但由于尚无有效措施完全防止硬团聚的形成,故该方法所制备 z r c h y 2 0 3 纳米粉末的烧结体相对密度仅为9 5 0 t d 。 采用正丁醇共沸蒸馏工艺分别制备了3 y 一碰剜虬q 和y c e 亿狃纳米 复合粉末,探索出了最佳制粉工艺参数如盐溶液浓度、共沉淀过程p h 值和煅 烧温度等。特别是在制备y t z p a 1 2 0 3 复合粉末时,由于烈( o h ) ,是两性氢 氧化物,正确控制共沉淀过程p h 值显得更加重要。还利用晶格常数和理论密 度的理论计算结果较好地解释了虬0 3 和c e 0 2 在3 y t z p 纳米粉末及其烧结 体中的作用。此外,研究了无压烧结y 一磁a 1 2 q 和y c e t z p 复合陶瓷的 相对密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断裂韧性采用压痕裂纹法进行估算,提出了 采用相对偏差来衡量k 。值准确性的方法。并初步探讨了y t z p a 1 2 q 复合 陶瓷的增韧机理。最后,采用热等静压后处理工艺制备了几乎完全致密的3 y t z p 和3 y 4 c e t z p 陶瓷,并发现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均显著高于相应的 无压烧结体,即:a b 分别达到1 0 7 5 m p a 和8 3 2 m p a ,k f c 分别为5 3 4 m p a m “2 和 5 0 8 m p a m i n 。 研究了无压烧结3 y z 独陶瓷在1 0 0 沸水中时效1 5 0 h 前后的抗弯强度 变化,并探讨了其低温时效老化机理。还探讨了a 毛0 3 和c e q 对减缓3 y t z p 时效老化的作用本质。研究指出,:q 的加入,依靠其高弹性模量提高 了t z r 0 2 相的稳定性,从而减少了时效相变,但是,即使加入2 0 w t a l 0 3 仍未能完全抑制时效相变。而加入4 m 0 1 c e q 几乎完全抑制了时效相变,因 为c d q 是可固溶于z r q 中的稳定剂,此外,还发现在时效过程中试样表面形 成了c e q 富集层,该富集层可阻止h 2 0 与y 2 0 3 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防止了 时效相变的产生。采用热等静压致密化工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3 y t z p 的抗时效老化能力。卜 , 主题词 纳米滁复合旌y _ 俪y t z p a i :0 3y c e t z p 力 学性能低温时效 a b s t r a c t y 一1 z p ( y 2 q s t a b i l i z e d t e t r a g o n a lz i r c o n i a p o l y c r y s t a l ) i sae n g i n e e r i n gc 型r a r n i c m a t e r i a lw i t hg o o dl o o m t e m p e r a t u r es t r e n g t ha n df r a c t u r et o u g h n e s s z i r c o n i ah a sb e e ns t u d i e da s o n eo ft h ed o m i n a n to b j e c t si n “c e r a m i cu p s u r g e ”s i n c e1 9 8 0 sa l l o v e rt h ew o r l d h o w e v e r , d e e p e rs t u d i e ss h o w e dt h a tt h e r eh a v eb e e ns o m e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f o ry t 四,s u c ha st o os m a l l c r i t i c a lg r a i ns i z e ,v e r yh i g hc o s t ,l o wh 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m e c h a n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a n d l o w t e m p e r a t u r ea g i n gd e g r a d a t i o n i nt h i st h e s i s ,f i r s t l y ,c h e m i c a lc o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m e t h o d ( i n c l u d i n g t h r e ek i n d so fp r o e e s s i n g s :w a t e r w a s h i n g e t h a n o l w a s h i n ga n dn b u t a n o l a z e o t r o p i c d i s t i l l a t i o n ) a n dc o m p l e x i n gs o l g e lm e t h o dw e r eu s e dt op r e p a r ez r c h y 2 0 3n a n o m e t e r p o w d e r s ,a n de f f e c t so fa g g l o m e r a t e si np o w d e r s o nr e l a t i v ed e n s i t i e so fs i n t e r e db o d i e sw e r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 s e c o n d l y ,3 y t z p ,仙0 3a n dy c e t z pn a n o m e t e rc o m p o s i t ep o w d e r sw e r e p r e p a r e db yt h ea z e o t r o p i cd i s t i l l a t i o n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a s ,m e c h a n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l o w t e m p e r a t u r ea g i n go ft h e s es i n t e r e db o d i e sw e r ee x a m i n e d z ,1 0 9 ,或控制p h 1 l 旧“,但均没有足够的实验证明。 此外,其它一些方法也适于制备y t z p a j 2 0 3 复合粉末。例如徐真祥 等 舛1 先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z r ( o h ) 。一y ( o h ) 3 共沉淀凝胶,然后边搅拌边 加入a a l 0 ,悬浮液,经过滤、干燥和煅烧后,即制得均匀的2 5 y t z p :0 3 复合粉末,这就是所谓的包裹共沉淀法。l a n g e 和h i r l i n g e r 9 5 】采用胶体 法将z r c h y 2 0 3 粉末和a a i :o ,粉末分散在p h = 2 3 5 的水中,经缩聚过 程后,可得到均匀性较好的复合粉末。可想而知,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y t z p 灿:q 复合粉末的成分均匀性不如化学共沉法好。n a g a w a 等旧6 1 采用等 离子体在 2 0 0 0 极高温度下将z r 和的硝酸盐混合液进行喷雾热分解,制 备了20 3 一z r 0 2 复合粉末。t u 【9 “和i n a m u r a 等 9 8 用醇盐水解法制备了z r 0 2 一a j 20 3 复合粉末。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前者的设备投资大,后者的原料昂贵, 因而均存在成本高的问题。k i m o t o 9 州采用硝酸盐一肼混合物的低温燃烧反应 合成2 y t z p 5 0 m 0 1 a 1 2 0 3 复合粉末。c h e n 和c h i a o e i o o 3 将z r 虬或z r s a l 3 合 金放人高压釜中进行水热氧化,由于z r 和原子分别处于它们各自的结晶位 置上,因此可获得细小均匀的z d h a i :0 3 复合粉末。遗憾的是,象z r ;这 样的起始合金并不多见,尤其是当制备y t z p a 1 2 0 3 或y c e t z p a b 0 3 等 多组元复合粉末时。至于y c e t z p 复合粉末,主要是采用化学共沉法制 备 1 ”1 ” 。另外,也有用水热法制备y c e t z p 粉末的报道“ 。 142 成型与烧结 一般地,细小均匀的晶粒结构加上完全致密化是工程陶瓷达到最佳力学性 能所要求的。模压及静压成型是工程陶瓷中最常用的成型方法。y t z p 1 0 第一章前吾 a l q 和y c e t 狃复合粉末的模压成型压力通常1 0 0 m p a m ”。,最高达 2 0 0 m p 。若成型压力过大,不仅易引起压坯分层或开裂,并且缩短模具寿 命。冷等静压成型的压力一般为1 9 6 m p a 8 叫或2 5 0 m p a 8 “,目前最高可达 4 0 0 m p a 1 ”】。所采用的成型剂一般为聚乙烯醇( p v a ) 泓3 或硬脂酸m 1 。在烧结 之前要求先加热至4 0 0 8 0 0 保温1 h ,以脱除成型剂1 。据报道,a 如0 3 刚性 颗粒阻碍z r 0 2 基体的烧结致密化,尤其当她q 颗粒较粗或含量较高 时陋8 ”9 5 ”9 “。为了获得高致密度高强度的y t z p a k 0 3 复合陶瓷,不 得不采用热压( h p ) 8 3 t “3 1 “3 或热等静压( h i p ) “m 7 8 8 0 8 乩“7 1 等复杂工艺。但在 实际生产中因考虑到成本问题而通常采用无压烧结( 这就对粉末质量提出了非 常高的要求) 。因此,研究纳米粉末的无压烧结具有现实意义。最简单的莫过 于模压成型后直接进行无压烧结,烧结温度一般为1 3 5 0 1 5 5 0 ,烧结时间 2 h ,陶瓷相对密度最高可达9 5 9 “。为了进一步提高烧结体密度,可在模压 成型之后,再进行一次冷等静压处理,最后无压烧结,陶瓷相对密度通常为9 7 9 8 5 【8 1 ”8 8 们。热压烧结y t z p :0 3 复合陶瓷的相对密度可达9 9 5 旧“,热压温度一般为1 4 0 0 1 6 0 0 。h p 工艺的最大优点是避免了无压烧 结中容易出现的差分烧结现象,因而使烧结体密度大大提高 1 ” 。h i p 工艺几 乎可使z r q a j 20 3 复合陶瓷达到完全致密化。h i p 工艺通常有两种途径,即 直接进行h i p 烧结和先无压烧结再进行h i p 后处理”“。与h p 相比,h i p 的 最大优点是消除了所加应力的各向异性,因而致密度更高,组织也更加均匀细 小。此外,近年来微波烧结也开始应用于3 y t z p 纳米粉末的快速烧 结“”1 驯。与传统烧结方法相比,微波烧结的最大优点是可在1 3 0 0 获得相对 密度为9 8 5 的超细晶( 亚微米) 陶瓷h 驯。 1 5 y t z p a 1 :o ,和y c e t z p 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及低温时效 1 5 1y t z p 的研究现状 t z p 是现有陶瓷家族中室温强度和断裂韧性最高的一种材料,这是z r o , 相变增韧最成功的范例,其中y t z p 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随“。但是,即 使对于相同成分的y t z p ,可能由于烧结体密度、晶粒尺寸、杂质含量或测 试技术等不完全相同,所得到的力学性能数据也会不尽相等。例如,3 y t z p 经1 9 6 m p a 冷等静压+ 1 5 0 0 2 h 无压烧结,抗弯强度高达1 0 5 0 m p a 7 ”。 、- 中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若经3 0 0 m p a 冷等静压+ 1 4 0 0 ( 2 2 h 无压烧结+ 1 5 0 0 ( 2 o 5 hh i p 后处理,吼 提高至1 7 0 0 m p a 7 7 】。一般来说,y t z p 的断裂强度为1 0 0 0 1 5 0 0 m p a “。, 断裂韧性为4 1 9 m p a m “2 m ”2 “。然而,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发现位居室 温强度和韧性之首的y t z p 尚存在着临界晶粒尺寸极小、造价昂贵、高温力 学性能降低、低温时效老化等问题。于是,人们又开始寻求新的稳定剂或采用 复合稳定剂、或研制z r 0 2 基复合陶瓷等。 1 5 2y t z p a 1 20 3 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及增韧机理 y t z p 中的t 相在室温下是亚稳定的,但当温度超过马氏体相变温度 点时,t 相变得非常稳定,相变区尺寸及相变程度均减小,相变增韧机理就失去 了其有效性 。此外,弹性模量也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7 8 ”“。因此,这两个因 素导致了y t z p 的高温强度大大降低 8 ”5 1 2 。例如2 y t z p 的室温强度 为1 4 0 0 m p a ,而1 0 0 0 高温强度降为3 5 0 m p a ”。许多研究工作表明,在y t z p 基体中弥散分布第二相颗粒如a 1 20 3 ,可使其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均得到 显著改善 7 _ 7 8 叭8 3 f 8 5 矗乳9 0 9 2 “4 5 0 1 ”川。据t s u k u m a 和u e d a 7 7 , 7 8 报道,在2 y t z p 中加入2 0 w t a 1 :0 3 ,可获得最大抗弯强度2 4 0 0 m p a ( 经h i p 后处理) , 并且1 0 0 0 高温强度仍然保持在6 5 0 m p a 。f u k u h a r a j 、r a j e n d r a n 等 8 8 1 及申 云军和黄校先列等均得到了几乎相同的结论,即当a b0 3 含量为2 0 w t ( 约 2 8 v 0 1 ) ,y t z p 仙0 3 复合陶瓷具有最高的强度。但也有不同的观点,如 s h i 等竭5 报道,当a k 。3 含量为1 0 v 0 1 时,抗弯强度最高;李廷凯等【l ”3 指出, 与吼和k l c 峰值所对应的a k 0 3 含量均为5 w t ( 即7 v 0 1 ) ;而h i r a n 。和 i n a d a “”1 研究的复合陶瓷体系为y c e t z p 2 5 w t a k0 3 ( 约3 4 v 0 1 ) 。以上 文献报道的一个共同点是,y t z p a i :0 3 复合陶瓷的强度存在某一个峰值, 只是与该峰值对应的a j 20 3 含量不一致而已,这可能与制备工艺和测试技术有 关。 a 1 20 3 对y t z p a l a 0 3 复合陶瓷的断裂韧性k 。的影响极为复杂,给分析 工作带来了困难,这可能是由于存在z r o a 应力诱导相变增韧和微裂纹增 韧“”7 、裂纹弯曲、分岔和偏转增韧“3 2 1 以及残余应力场增韧n 3 副等增韧机理 的综合影响。此外,k 。测试技术的不同也给试验数据带来一定的差异。单边 切v i 梁( s e n b ) 法和压痕裂纹( i m ) 法是测定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两种常用方 法。据t s u k u m a 和u e c l a 7 7 1 报道,采用s e n b 法测得2 y t z p 2 0 w t 魁q 的 1 2 第一章前言 k 。,为1 7 m p a m “,而用i m 法仅为6 m p a m 1 7 2 ( n i i h a r a 方程n “1 ) 。即使n 样采 用i m 法测定k 。,可能由于选用的压痕方程不同,k m 值也会有一定差别。有 人认为,随a j 2 0 3 含量增加,由于相变应力增大,y t z p z 0 3 复合陶瓷的 k ,单调降低m ”1 3 “。例如,t s u k u m a 和u e d a 用i m 法( n i i h a r a 方程”圳) 测 定2 y t z p a i :0 3 的k 。c ,发现随a j 20 3 含量增加,k i c 单调降低,当a j 2 q 含 量分别为o w t 、1 0 w t 和2 0 w t 时,k i c 分别为1 0 7 m p a m “2 、6 8 m p a 。m ”2 和6 0 m p a m “2 ,且断裂面m 相含量也相应降低,似乎仅用相变增韧理论就可 以解释这一现象。但也有人认为,k 。具有与吼相同的变化规律,即k 。c 存在某 个峰值。如u p a d h y a y a 等 9 2 1 用a n s t i s 压痕方程“3 刮测定3 y t z p a 1 2 0 3 的 k 。,发现当她0 3 含量为1 5 v 0 1 ( 即约1 0 w t ) 时,k i c 达到峰值8 2 i v i p a m “2 。s h i 等 8 53 用s e n b 法测定3 y t z p a 1 2 0 3 的k i c 发现当a 1 2 0 3 为 1 0 v 0 1 f f 寸,k 【c 达到峰值1 2 4 m p a m “2 ,且断裂面m 相含量也在她0 3 为 1 0 v o 时达到峰值2 8 。 尽管上述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不完全一致,但从中发现a b 0 ,第二相颗粒 对y t z p 的力学性能确实有显著影响。然而,自从t s u k u m a 和u e d a 7 7 1 首次 报道2 y t z p 2 0 w t a 1 :0 3 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以来,至今仍未有人明确指出 该材料体系的增强增韧机理 7 7 。“”7 1 3 。例如,从理论上按裂纹偏转机理m 2 1 计算出y t z p ( 1 0 3 0 ) v 0 1 a j 20 3 的k i c 增加值约为1 2 1 5 1 3 3 1 ;但实验 结果却证明,大多数颗粒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k 。c 约增加4 0 7 0 e 1 4 0 1 ,这说 明仅用裂纹偏转机理只能解释一部分韧性增加值。t a y a 等 1 3 “、赵宏和金宗 哲“圳均指出,当 时( a 表示热膨胀系数,m 和p 分别表示基体和第二相 颗粒) ,如z r c h 一( a i :0 3 ) 。、z r b 2 一s i e 等体系,颗粒增强复相陶瓷的主要增韧 机理是裂纹偏转( 占1 4 ) 和残余应力场增韧( 占5 2 n 圳) 。蒋薪等n 圳认为, 当a 。 时,主要增韧机理是裂纹偏转。s h i 等 8 纠报道,3 y t z p 1 0 v 0 1 a 1 20 3 的k i c 较3 y t z p 高出约3 0 ,其中裂纹偏机理的贡献占1 0 ,另外 2 0 可能是由于:0 3 加入后使z r c h 相变增韧作用得到增强( 由断裂面m 相 含量得到提高可以证明) ,然而,潜在的机理仍未能弄清楚。由上可见,对y t z p a i z0 3 复合陶瓷增韧机理的探讨还存在着许多困难,但这样的研究将很有 理论价值。 1 3 中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 5 3y t z p a 1 2 q 和y c e 一亿强复合陶瓷的低温时效 虽然y t z p 陶瓷具有良好的室温强度和断裂韧性,但是,若在1 0 0 4 0 0 * ( 2 的含水气氛中长期使用,会自发地产生t m 相变,并伴随着产生微裂纹 甚至严重开裂,导致力学性能大大降低,这一现象称为低温时效老化。y t z p 的低温时效老化现象是阻碍其产品商业化生产和应用的一个重要问 题“。自从1 9 8 1 年k o b a y a s h i 等n 4 2 1 首次报道y p s z 具有不同寻常的低温时 效老化现象以后,立即在全世界范围内开拓了一个新的z h 研究领域u 4 ”。目 前,y t z p 的低温时效老化( 即t 相热稳定性) 问题及其防止措施仍然是极受 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m 7 9 ”8 8 ”3 ”6 “1 。“。 概括起来,y 一亿p 的低温时效老化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 a ) 时效老化通常发生在1 0 0 4 0 0 温度范围内,且在2 5 0 左右老化速 度最快【1 4 “2 。老化程度可用时效相变所产生的m 相含量多少来间接衡量。 ( b ) 水的存在加速时效老化过程,水热时效或1 0 0 沸水时效均比空气时 效更为恶劣,而在干燥空气中时效时,不会导致时效老化 1 ”“”“。例如, 3 y t z p 在2 5 0 空气中时效5 0 0 h 后,m 相含量为1 2 ;而在1 8 0 水热条件 下仅时效2 0 h ,m 相含量即高达5 7 ”。 ( c ) 随着时效时间延长,试样表面层产生的m 相含量增加。例如,3 y t z p 在2 5 0 空气中时效1 5 0 0 h 后,m 相含量增至2 0 。 ( d ) 在时效过程中p - m 相变首先是从试样表面开始的,并逐渐向内部发 展,相变层厚度一般可达几十个微米。在产生时效相变的同时,伴随着严重的 开裂,从而导致强度大大降低 7 “”“o 。时效相变所产生的m 相含量越高,则 强度降低越多,表明时效老化越严重。例如,2 y t z p 和3 y t z p 均在 1 8 0 1 2 水热时效1 0 0 h 后,它们的抗弯强度分别从1 1 0 0 m p a 降为1 8 0 m p a 和从 1 0 5 0 m p a 降为6 5 0 m p a 7 9 。 ( e ) y 2 0 3 含量和晶粒尺寸对时效相变的影响极大。当y 2 0 ,含量从 2 m 0 1 增加至5 m 0 1 时,由于l 晦界晶粒尺寸增大,t 相稳定性增加,因而不易 产生时效相变“”j 。晶粒尺寸越小,t 相也越稳定,例如1 5 0 0 烧结的3 y t z p 在2 5 0 空气中时效5 0 0 h 仅产生1 2 m 相,而1 5 5 0 烧结的3 y t z p 在同样时效条件下却产生2 8 m 相。7 。 到目前为此,对时效相变机理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大分岐。学者们根据各自 的实验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即表面化学反 应机理n 屯“孔“1 4 8 1 5 9 、应力腐蚀机理8 脚9 3 和氧离子一空位扩散机理( t 6 2 , 1 6 3 1 。 1 4 、 第一章前言 其中,表面化学反应机理已有较多的实验依据支持,因此被广泛接受。该机理 最初由l a j l g e 等n ”3 提出,后来又由s a t o 和s h i m a d a 【“1 及y o s h i r n u r a 等n 4 1 铡加 以修正。他们的观点是,首先h 2 0 分子在试样表面产生化学吸附并分解为 o h 一和h + 离子;然后o h 一离子进入t z p 晶格并迁移,使得z r 一0 一z r 键断 开,结果形成y o h 键,由于键长变化导致产生应变集中,于是有利于m 相 形核和长大,最终产生p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