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情境性默写(高中14篇).doc_第1页
--高考语文情境性默写(高中14篇).doc_第2页
--高考语文情境性默写(高中14篇).doc_第3页
--高考语文情境性默写(高中14篇).doc_第4页
--高考语文情境性默写(高中14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师说作者:韩愈1、韩愈在师说中对老师的定义是 ,_。2、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从师的标准 , 。 ,_。3、韩愈在师说中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 , ?4、 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 , 。”5、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做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6、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_,_”的错误态度。7、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高低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8、韩愈在师说中引用孔子的话,来说明要向身边不同的人广泛地学习的语句是_,_。9、韩愈提出辩证地看待师生关系的句子是_,_2. 劝学1、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 。 ”3.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 , ”观点相同。4、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 , , ; , , 。 5、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 。6、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 。7、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8、荀子劝学中“ , 。”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9、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0、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 ; , 。11、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 ; , 。”12、用蚯蚓,螃蟹比喻强调了用心专一的重要性的五句: , , , , 13、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 , 。 1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3.氓1、氓第三节用了哪些起兴的句子,抒发了“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的思想感情? , ! , 。2、氓中“ , 。”以枯黄的桑叶来比女子憔悴的容颜;3、氓中“ , 。 , 。_,_”运用了借代手法描写女主人公登高远望“氓”的情景。4、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_,_。_,_。5、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 。6、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 。7、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 , 。4.虞美人李煜1.“_,_”的诗句,以江水为喻将“愁”写得真切、深刻。(李煜虞美人)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李煜虞美人)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_ ”。(李煜虞美人)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 ,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李煜虞美人)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_,_。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_,_。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4. 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5. 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6.离骚 屈原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 ,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纵然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 。4、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5、离骚中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 , 。6、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 。7、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 , 。8、离骚中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 , 。9、离骚中屈原用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 , 。10、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 。11、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 , 。12、离骚中表明自己佩带芳草和玉佩,使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更加显著的两句: , 。7.逍遥游1、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2、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3、表明算是真正的逍遥游的句子是: , , 。4、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 , , 。5、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 , 。8.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乱石穿空,_,_。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得意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_,_。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_,_,_。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9.登高杜甫1猿鸣声凄厉,三峡两岸高山连绵,空谷回音,更令人心惊。生活颠沛、羁旅行役之人听到这种声音,自然更触景伤怀,愁绪倍增。郦道元在三峡中写有“巴东巫峡三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句子,当杜甫流寓夔州时,也描绘了相似的情景:“_,_”2、杜甫登高借落叶与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这句诗被誉为“古今独步”。3、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漂泊天涯、久客他乡、暮年多病之悲、羁旅之愁、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4登高中_,_一句表达了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10.阿房宫赋杜牧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2、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_,_;_,_。3、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_,_。4、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_,_;_,_。5、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6、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_,_;_,_。7、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_,_;_,_。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4个字“_,_,_,_!”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9、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_,_”。10、阿房宫赋用“ , ”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11、阿房宫赋中以龙和虹为喻,写长桥和复道壮美的句子: , ? , ?12、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 , 。11.赤壁赋苏轼1、 本文中苏轼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的语句是:少焉,_,_。2、 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 , 。3、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达到融合的境地的语句是:_,_。4、本文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要说是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6、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_”;曹操当时是“_,_”,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这一段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的盛大场面和英雄气概。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7、写出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江面上来去自如的句子是:_ ,_。8、苏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感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的语句是_,_。9、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_,_。 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_,_。10、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 , , , 。11、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 , 。1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 , 。13、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 , 。14、赤壁赋中写出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 。15、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 。12.琵琶行白居易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开篇“ , 。”两句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与琵琶女相见的情形,以“ , ”两句表现诗人急切的心情,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3.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生动的比喻来写无形的音乐,其中“ , 。”两句描写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显,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 , 。”两句写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 , ”两句写出了琵琶女弹奏暂时停歇时给人带来的深切感受,余音袅袅,令人拍案叫绝。6.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听完琵琶女诉说生活的不幸后,想到自己宦途所受的打击,以“ , ”两句表现他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体现了全诗的主旨。7、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8、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嘈嘈切切错杂弹, ”,表现旋律轻愉而流畅的句子是“ ”,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 , ”。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 , 。”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9、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 , 。”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10、杜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