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论文)社会身份:关于社会记忆的研究.pdf_第1页
(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论文)社会身份:关于社会记忆的研究.pdf_第2页
(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论文)社会身份:关于社会记忆的研究.pdf_第3页
(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论文)社会身份:关于社会记忆的研究.pdf_第4页
(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论文)社会身份:关于社会记忆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一雠一渊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逝鎏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侈文 签字日期:b 。年。6 月马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婆盘堂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逝鎏盘堂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汉 签字日期:协u 年p 加弓日 导师签名: 形弓 签字日期:矽厂年月歹日 致谢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在浙江大学两年的学习与生活,即将要结束。我希望 借此机会向众多关心并曾无私地帮助我的良师诤友表达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一一张俊华教授,致以最崇高的感谢。论文的 选题、撰写直至顺利完成,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无私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授人 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张老师对学术研究的忘我、严谨以及热忱,不仅指引着 我如何保持端正的治学理念,并且促使我不断地提升人生观与价值观。张老师所 给予的鼓励和肯定,让我在求学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同时,我还要感谢各位在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为我提供帮助的政治学系以及 公共管理学院的各位老师。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郎友兴老师、阮云星老师均提 供了莫大的帮助以及宝贵的建议。另外,我必须感谢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与学院团 委的各位老师,若是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也无法全然享受在浙江大学的生活与学 习所带来的乐趣。 其次,我要感谢与我一同生活与学习近两年的室友与同学,是你们让我的生 活和学习充满了温馨与乐趣。感谢你们在我苦恼与烦闷的时候总是陪伴在我身 旁,感谢你们总能够激发我思维的火花,使我在研究过程中对遇到的许多问题提 出更独到、更全面的见解。 此外,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一位台湾友人。顾及友人之特别要求,我无法提 及其姓名,实属遗憾。在论文的撰写过程当中,这位友人亦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 让我感受到友情的力量。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母亲。慈母的关怀始终鼓励着我不顾风雨继续前行。 摘要: 在跨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当下,我们面对着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紧迫要求,即必须 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及特殊性。关于“历史”的论题是人类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元 素。在“历史 中,人们形成并且反映了诸如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差异。在归 属感和差异的世界中来看待“世界诸文明,人们才能够谈及“文化认同”或是 “身份认同 。社会记忆不仅综合了一个社会群体的辉煌成就或苦难心酸,同 时也塑造着这个群体对自身的认知,为个体的行为提供可借鉴的规则和方向。对 “社会记忆 的研究,对于个体正视对自身、群体的认知都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 义的。个体只有在知道“我是谁”的前提下,才可能进行其他一切的社会交往和 社会行动。对社会记忆的研究确实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后现代主义式的角 度,能够让研究者挣脱现有研究范式的束缚,正视“记忆”乃至“文化”的本质 和意义,而不再简单地将其归类为纯粹的人类“心智活动”。在当前的政治学研 究当中,并没有对社会记忆的理论给予适当的关注。笔者认为,通过引入社会记 忆的理论因素,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相关概念、理论的解释力。 关键词:社会身份社会记忆自我集体中华民族历史教材 t h ei s s u eo f b e t t e r 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a b o u t c u l t u r a l d i v e r s i t y a n dp a r t i c u l a r i t y d i s c u s s i o no n h i s t o r y i so n eo f t h em o s ts i g n i f i c a n tc o m p o n e n t so fh u m a nl i f e w i t h i nt h er e a l mo f h i s t o r y ,p e o p l ed e v e l o pa n dp r a c t i c es o m e t h i n gl i k e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t h es e n s eo f b e l o n g i n g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u n d e rb o t hs i m i l a r i t ya n dd i f f e r e n c ec o u l do n l yt h e h u m a n i t ya r g u ea b o u t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rc u l t u r a l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t h u s ,s o c i a lm e m o r y d o e sn o to n l yr e m e m b e r st h eg l o r ya n dp a i no ft h es o c i a lc o m m u n i t y , b u ta l s os h a p e s a n dm o d i f i e st h es e l f - k n o w l e d g eo ft h em e m b e r si nt h ec o m m u n i t y , w h i c hp r o v i d e s 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sw i t hr e f e r e n c e so fr u l e sa n do r i e n t a t e st h e mt o w a r d sc e r t a i nd i r e c t i o n f r o map r a g m a t i cp e r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i e so n m e m o r y o r “s o c i a lm e m o r y a rea l s o i m p o r t a n ts i n c ew ec a n n o te n g a g ei n t oa n ys o c i a la c t i v i t i e su n l e s sw ek n o w “w h oi a m o r “w h ow ea r e t h et h e o r yo fs o c i a lm e m o r yd o e sp r o v i d eam o r eo rl e s s p o s t m o d e m i s ma p p r o a c hf o rs o c i a ls c i e n t i s t s ,w h i c hm a yh e l pt h e mg e tr i do ft h e c o n s t r a i n to fc u r r e n tp a r a d i g m so rp a t t e r n s m o r e o v e r , s t u d i e so ns o c i a lm e m o r y w o u l dp r e v e n tu sf r o ml o s i n gt h ei n s i g h to ft h ee s s e n c e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m e m o r yo r e v e nc u l t u r e ,a n ds i m p l yd i r e c t i n gt ot h ec o n c e p t i o no fp u r e l ym e n t a la c t i v i t i e s h o w e v e r , i nt h es t u d i e so fp o l i t i c a ls c i e n c ee s p e c i a l l yo fc o m p a r a t i v ep o l i t i c s ,t h e s t u d e n t sd on o tp a ye n o u g h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t h e o r yo fs o c i a lm e m o r y 1w o u l ds a yt h e 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s o c i a lm e m o r yw o u l d ,t os o m ee x t e n t ,e n h a n c et h ec o n v i n c i n g n e s so f s o m er e l a t e dc o n c e p t sa n dt h e o r i e sl i k e p o l i t i c a lc u l t u r e m e a n w h i l e ,p o l i t i c a l s c i e n t i s t ss e e mt on e g l e c tt h ec o n n e c t i o nb e t w e e nm e m o r ya n dp o l i c yi m p l e m e n t w h i c hc o u l db ean e ws p o ti np o l i t i c a ls c i e n c es t u d i e s k e yw o r d s :s o c i a li d e n t i t y s o c i a lm e m o r ys e l f c o l l e c t i v i t y t h ec h i n e s e n a t i o n h i s t o r yt e x t b o o k 目录 刍昔论1 第一章理论建树与文献回顾4 1 1 研究目的与价值4 1 2 文献回顾与概念界定7 1 2 1 关于社会记忆( s o c i a lm e m o r y ) 8 1 2 2 关于身份( i d e n t i t y ) 与身份认同(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 1 1 1 3 研究对象及方法1 5 第二章社会记忆与社会身份之间的关系2 1 2 1 社会记忆与社会身份的概念关联( c o n c e p t u a lc o n n e c t i o n s ) 2 l 2 1 1 自我( s e l f ) 与人格( p e r s o n h o o d ) 2 1 2 1 2 个体( i n d i v i d u a l ) 与集体( c o l l e c t i v i t y ) 的关系2 3 2 1 3 概念的动态属性2 5 2 2 社会记忆如何塑造身份? 2 7 第三章历史教材中的“中华民族”3 2 3 1 内容分析的个案选择:抗日战争3 2 3 2 历史教材的分析3 4 3 2 1 “筛选机制 的量化3 4 3 2 2 发现与分析3 5 3 2 3 分析总结4 0 第四章结论4 3 参考文献4 5 绪论 当前,我们面对着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紧迫要求,即必须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 及特殊性。关于“历史”的论题是人类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元素。在历史的发展过 程中,人们形成并且反映了他们对某个群体或社团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与他 人之间的差异。而只有在归属感和差异的互动中来看待“世界诸文明”,人们才 能够谈及“文化认同或是“身份认同”。 再者,关于“历史 的“客观性 争论。历史学研究的传统,它声称与非专 业历史研究相比有着更高层次的信度与效度,即在于能够“客观地”阐释历史而 非解释历史。与这种对客观性的执着相反,许多重要论述更为侧重地反映了社会 学科学者的自我意识,这与他们和各自国家历史政治的相互关系有着内在的逻辑 关系。例如,后现代主义研究者则对历史的客观性这种主张提出质疑,并且指出, 众多研究者“在得出最后结论这个问题上,表现出动摇不定、没有把握和拒绝的 态度”1 。“当今大多数继续以行为主义传统方式进行研究的研究者,几乎无疑 地拒绝这种人为规范理论、美学或解释学在政治与社会研究中一无是处的观念。” 2 同时,尽管历史学研究有其方法的合理性,而在历史研究之外的政治利益、语 言假定和文化意义标准等等,历史的解释却对它们有一种根本的依赖。 在人们意识到了记忆的作用,并且意识到了非专业性因素在异彩纷呈的人类 生活领域中表现过去的作用之后,对社会记忆3 研究的专业化和系统化,则表明 了关于“历史 研究的一种新的意识得到解放,这种新的意识是方法论层面的。 在( 涉及) 社会记忆研究领域的众多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类生活的文化定向中, 记忆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似乎要取代“历史( 事件) 在那些决定“认同”观 念的行为中所处的核心位置。这样一种颠覆性的结论是否真切地揭示了“历史 ( 时间) 、“人和“观念 之间的关系,这样一种理论上的“更迭是否会影 响到历史在民族文化生活中的角色,仍然是无定论的。只要记忆与“实际发生 1 詹姆斯e - 扬:在历史与回忆之间一一论将回忆之声重新纳入历史叙述,收录于社会记忆:历史、 回忆,传承,( 德) 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王立君,白锡垄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版, 第1 9 页。原文见绍尔弗里德伦德尔:第三帝国与犹太人:迫犹年代,1 9 3 3 - 1 9 3 9 。 2 英 大卫马什等编,景跃进等译,政治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第4 7 页。 3 关于“社会记忆”概念的详解,请参见下文。 l 究项目。在此,笔者并无意贬低社会记忆研究或是记忆研究独立成为一个学科的 能力及潜力,而旨在表明对于社会记忆研究将是一个庞大的学术工程。社会记忆 的结构具有模糊和难以把握的特点,所以这种尝试实在是通常难以进行和更加难 以言传的。西方学术界,包括文学、哲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医学等, 对回忆和记忆现象的研究至今已二十年有余,这种研究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因 为“对自己的过去和对自己所属的大我群体( 德文为d i ew i r - g r u p p e ) 的过去 的感知和诠释,乃是个人和集体赖以涉及自我认同的出发点,而且也是人们当前 一一着眼于未来一一决定采取何种行动的出发点。 4 过去一今天一将来作为“历史的线索,其意义远超过代表时间的简单事 实,当中甚至牵涉到“空间 和“观念”。在人类现实生活当中,个人对自我身 份的识别、一个民族的归属感都与自身所“体验”到的关于“过去 的记忆相 关。“早在1 8 7 0 年,埃瓦尔德赫林就曾这样写道:记忆把无数单个现象连成 整体。要不是物质吸引力把我们的躯体凝聚在一起,我们的躯体早就分裂成无数 原子了;同样,要是没有记忆的凝结力,我们的意识也早就分崩离析了。 5 另 外,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指出:“集体记忆跟过去无关,它只是反映 着当今的社会需要和当今的社会状况。”6 事实上,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萨姆温 伯格在研究调查7 后指出,普通人在回忆历史时有很高的选择性。“历史世界细 节并非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逐渐淡忘了,而是无论人们想起或忘却过去的什么,都 要通过当今的事件以及对它们的解释,对被回忆或忘却的东西进行一番加 工 8 在个人或民族进行身份辨识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要指出“我们”何以 为“我们”,“我们”到底和“你们或“他们”有什么不同,正是这一点才激 4 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 德) 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王立君,白锡垄译,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版,第3 页。 5 汉斯j 马尔科维奇: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回忆形式,收录于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 德) 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王立君,白锡垄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版,第1 5 9 页。原文见 埃瓦尔德赫林:论记忆是有组织的物质的一般功能一一5 月3 0 日在维也纳皇家科学院庆祝会上的报告。 6 萨姆温伯格:制造意义:时代之间的回忆是如何形成的? ,收录于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 ( 德) 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王立君,白锡垄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版,第1 4 0 页。 原文见巴里施瓦茨:重构林肯。 7 该调查在1 9 9 6 年,斯潘塞基金会( s p e n c e rf o u n d a t i o n ) 的赞助下进行,主题为普通人是如何理解自己 作为历史人的生活。调查大约进行了1 5 0 次谈话,1 3 0 小时的课堂直接观察,分析了2 0 0 0 页的文字材料。 8 萨姆温伯格:制造意义:时代之间的回忆是如何形成的? ,收录于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 ( 德) 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王立君,白锡垄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版,第1 4 0 页。 2 发了让当今接近过去的无形的社会的需要。 至此,我们大概可以理解探讨社会记忆与社会身份二者的关系,不仅具有重 要的学术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但是理论探索的道路上,仍 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社会记忆理论并未获得政治学研究者的 足够关注。笔者希望通过将社会记忆与社会身份结合,进而体现社会记忆理论之 于政治学研究的理论价值:进一步探讨政治思想( p o l i t i c a li d e a ) 和政治信仰 体系的本质与起源;社会记忆的选择性能够直观地体现政治权力的结构。 3 树与文献回顾 1 1 研究目的与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记忆与社会身份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笔者认为其价值有 三:首先,证明社会记忆能够塑造社会身份,为“身份 的概念提供合理解释, 同时理解“记忆”实际上是社会之于个体的内化,而不仅仅是纯粹的个人心智活 动;其次,个体所形成的对“社会身份”的认知乃至认同,是政治思想和政治信 仰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论证社会记忆与社会身份的因果关系,也许能够 从社会的角度透视政治思想和政治信仰的形成与变迁;最后,对二者因果逻辑的 推理,将能够对社会身份塑造过程有清晰的了解,从而有助个人对社会和国家形 成理性的认同,同时能够抑制“快餐式记忆 的蔓延。 首先,无论是政治学还是社会学,均未有对社会记忆与身份二者关系进行深 入的体系化的研究。尽管不同学科的学者们对于“身份”及身份认同问题给予极 大的关注,然而前人似乎并未对“记忆”在“身份认知和塑造的过程中所发挥 的作用给予足够的关注。同时,这些学者中的大部分都在结构主义和个人主义的 研究范式中徘徊不定。结构主义者旨在说明,“稳定和团结”的社会,作为一个 复杂却又善于内部协作的系统,必然要求个体对核心价值观的共享和认同;即对 “身份”的认同是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个人主义则是多个以个体行为研究为核心 的理论流派的综合。以符号互动主义为例,其研究者指出“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 符号的世界中,因此人类个体之间几乎所有的互动都涉及某种符号的交换”9 , 这种基于“符号 的个体间的互动则是社会及其运作规则( 制度) 存在发展的基 本单位。个人主义研究者侧重于个体如何看待自身所处的群体( 社会) ,而非社 会、制度、身份的“历史性重演 ;研究的前提假设是个人作为一个原子式的独 立存在。随后,在制度与个人之间,又有学者提出了将“文化”作为一种单独变 量进行考察的必要性。1 0 因为,即便是“制度”也是由人通过其独特的思维能力 所创造出来的,“制度”也不过是人类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观念上“共识”的 固定表达。文化所体现的为社会群体成员共享的“意识、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的 9 英 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译,社会学( 第五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9 年版,第1 8 页。 ”下文将会以m 阿切尔的形态发生学为例,详细解释这种理论视角。 4 “时空”在逻辑推理的过程中 确实存在一种概念的断裂,即“结构”和“文化 如何超脱于时间、空间之外, 对个人认知产生影响且得到“历史性的重演”。笔者在此有意引入“社会记忆” 理论,是因为“社会记忆”作为一种以人类智力活动为载体的、有意识的对过去 的理解和体验,不仅是个体的行为,这种个体行为同时也受到个体所在的特定的 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下,社会记忆也许能够填补这种概念 上的断裂,为个体“身份”的形成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撑。同时,通过下文 对“社会记忆”理论内涵的探讨,将会发现“社会记忆”在某程度上挣脱了结构、 文化与个人的“混战”。并且,通过前人对个体记忆当中所体现的“社会性 的 论证,表明了“社会记忆”理论是对结构主义与个人主义的调和,体现了“记忆 实际上个人与社会结构、群体( 社会) 中的其他成员互动行为的产物。 其次,“身份 以及“身份认同”是现代国家( 民族国家) 合法性的组成部 分之一。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背景中,成员对其社会身份的认知和认同实际上表达 了其对群体固有的、( 也许是) 独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信仰的理解和认同。因为, 对社会身份的认知,即是对社会群体所共享的价值体系、行为规则的学习,而这 些价值体系、行为规范又直接与政治生活相关;即个体对社会身份的认知与认同, 就是在政治生活中践行对政治思想的维护。个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当中,必然会 接触到以下两个的问题:什么是政治,对政治领域的看法如何。在这个认知过程 中,若教育方式不是故意扭曲现实的,个体将能够明确习得治理者所希望个体接 收的政治理想与政治信念。随着个体年岁的增长,生活阅历也在不断地增加,除 了当初学习到的政治理想和信念,个体将会发现很多与这些美好的构想符合或不 符合的社会现实。这样一个过程是贯穿个人的一生,显然也会对个人对政治领域 的看法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当一个整体中的主要信仰削弱是,譬如说,如果 美国人的自由民主信念衰退的话,那么,显然整个政体的结构就会发生深刻的变 化。1 1 个人通过对社会身份的理解,表达对政治思想和政治信仰的同意或反对, 从而直接影响政治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考虑到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笔者无法不进一步思考研究社会记 “ 美 安东尼奥罗姆著,张华青,孙嘉明等译,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3 0 3 页。 5 人的团结力,只能及于宗族而止,还没有扩张到国族 1 2 。所谓“国族”即是一 个政治化的共同体,或者可以直接理解为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维系这个共同体 的纽带不再限于特定地理范围内的血缘关系,而是基于对行为规则、价值理念、 互动符号( 包括相同或相似的语言、肢体动作等) 的认同和实践。对“国族认 同所能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个人“狭隘”的想象。笔者认为,孙中山先生观点的 精髓,正是指出了当时中国的民众缺少对社会身份的认知与认同,正是这种状态 导致中国面对西方列强入侵节节败退。 在新中国建国后,“民族 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中华民族的文 化和历史自然而然地成为政治合法性现成的来源,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开篇道:“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 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 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阐释过程中,“民族是通 过特定的政治话语体系所动员起来的,是“革命的”而非“文化的人造物”。“中 华民族”作为象征性的公共政策,以“身份认同”的名义为政治行为披上了“神 圣的外衣”。当前,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所强调的主要是一种个人与地域的紧密 联系,即乡土情怀;同时,依靠“民族”和“国家 自然事实( 如领土、肤色等 等) 的存在的历史合法性以及政府的带有浓厚意识形态宣传来感召大众从而获得 政治上的合法性,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b e n e d i c tr i c h a r d0 g o r m a na n d e r s o n ) 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所阐释“官方民族主义 的“归 化 手段相似。通过革命的政治话语和符号来划定社会群体( 即中华民族) 的边 界,然而这种通过操纵公共舆论规范身份认知和认同的做法,若不带有贬义,其 控制力已日益虚化;而对“中华民族”作为一种身份概念的理解,也与社会体制 一道处于转型的混沌状态。 尽管早在印刷术和印刷语言出现之前,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已得到统一,文化 的渊源又是如此源远流长并且得到较完整的保存。然而,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中 华民族的大部分成员( 主要指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 对文化的认同或是身 ”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载东南学术,2 0 0 6 年第4 期,第2 5 页。原文见孙中山: 三民主义,长沙:岳麓书社。2 0 0 0 年版,第2 页。 6 祖辈相比,并不一定更清晰和明确。至少对笔者来说,每每在听到民 中国文化等术语时,都要不禁纳闷到底复兴的是什么? 是诸子百家思 想还是马列毛邓呢? 是四大发明或是两弹一星?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对这个问 题感到困惑,直到我们清楚“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到底指向的是何种价值体 系。尽管这将会是一个斯芬克斯谜题,也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许多人,但 我们始终不应当放弃思考这个问题的权利和能力。另外,中华民族在政治上呈现 出的二元结构一一汉族和少数民族一一确实对诸如要求民族自决的动乱事件有 直接的影响,而执政者所采取的处理方式以及事后的一些象征性政策并没有触动 这种结构性问题的本质。 “民族 所赋予个人的身份不仅止于特定的政治生活方式,更不可能通过工 具主义式的文化来界定,这也正是笔者对中国当前混乱的价值体系所带来隐忧的 担心。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这种混乱的价值观体系实际上就是“快餐 式记忆”的表现,即很快地接受也很快地忘却。若任由这种情况肆意发展,最坏 的后果可能是稳定和凝聚共同体的情感力量从根本上被解构,进而导致共同体的 解体与文化的消亡。于是,将“中华民族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并对其进行理论分 析,不仅对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对中国政 治文明的发展起到正面的导向作用。 1 2 文献回顾与概念界定 1 9 世纪,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 m a u r i c eh a l b w a c h s ) 提出“集 体记忆”,探讨社会如何为个体记忆提供得以运作的框架,精辟地论述了“集体 记忆”作为形塑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之参照物的重要意义,从而为西方现代社会, 乃至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尽管,社会记忆作为一个综 合性的研究范畴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和投入,但是就一个理论体系之基础来 说,社会记忆作为一个概念,仍然未能取得一致的共识。同样地,在对“身份 的研究当中,不同的学者们从各自专业领域的角度出发,对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入 的考察,包括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以及传播学等。尽管如此,我们站在巨人 的肩膀上也并未看得更清楚,“身份”对于我们来说更像一种与生俱来的私有化 的财产,而忽视了“他人”在“身份”塑造过程当中的重要性;即,对他人身份 7 生莫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就二者关系做纯粹形而上的逻辑推理,确实一个复杂 的问题。因为,无论是社会记忆或是社会身份,二者作为独立的概念也分别具有 多重涵义,。这些不同的涵义若在未得到澄清的情况下便随意交互使用,将会引发 了一系列不利于探讨问题本质的冲突和分歧。故此,在论证社会记忆塑造社会身 份前,笔者意欲一一澄清研究中所使用的概念,并对这些概念所衍生的理论做简 要的回顾。 1 2 1 关于社会记忆( s o c i a lm e m o r y ) 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学术研究领域,社会记忆吸引了包括历史学、社会学、 心理学、人类学以及考古学等学者的研究和关注。于是,关于“记忆,不同学 科的学者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定义。埃特瓦德凯赛( e d w a r ds c a s e y ) 曾分别为 “个人记忆 ( i n d i v i d u a lm e m o r y ) ,“集体记忆”( c o l l e c t i v em e m o r y ) ,“社会 记忆”( s o c i a lm e m o r y ) 以及“公共记忆 ( p u b l i cm e m o r y ) 做出界定”,以避 开学科间的不同研究路径和传统。尽管凯赛对概念区分的“部分描述有原创性”, 但并未全然划清( 尤其是) 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之间的界线。1 4 因此,笔者决定 挣脱概念之间的冲突和模棱两可,转向提炼不同研究路径所揭示的记忆的本质与 属性,加以综合从而得出对社会记忆概念核心的理解。 首先,记忆具有社会性。在当代关于社会记忆的研究中,法国的莫里斯哈 布瓦赫首先指出记忆的社会性。哈布瓦赫认为,当个体在追溯过往时,不可避免 与自身生活的环境、所属之群体的观念发生关联,尽管事件或印象只涉及那个个 体。当我们企图想要对过去的事件进行思考时,我们不可能不讨论事件本身,一 旦如此,我们便要与群体的思想与观念发生关联,这就是记忆的定位;“就是这 样,集体记忆的框架把我们最私密的记忆都给彼此限定并约束住了。”1 5 随后对 ”e d w a r ds c a s e y :p u b l i cm e m o r yi nt h em a k i n g e t h i c sa n dp l a c ei nt h ew a k eo f9 l l 。2 0 0 4 p 5 - 1 0 见: h t t p :w w w s t o n y b r o o k e d u p h i l o s o p h y f a c u l t y e c a s e y a r t i c l e s p u b l i c _ m e m o r y i nt h em a k i n g p d f “张俊华编,社会记忆与全球交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1 0 年。 ” 法 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9 4 页。 8 社会记忆进行研究的学者,或继承或批判哈布瓦赫的理论体系,但从未能否认记 忆的社会属性。 其次,记忆具有选择性,也可以称之为重组功能。英国心理学家f c 巴尔 特雷特( f r e d e r i cc h a r l e sb a r l e t t ) 对记忆的试验研究,表明记忆不是单纯的 再现,而是反复推敲的产物。通过让大学生阅读幽灵之战( t h ew a ro fg h o s t ) 的故事,巴尔特雷特发现了“记忆错觉”( m e m o r yi l l u s i o n ) 。巴尔特雷特要求 实验对象在阅读结束后、阅读结束两周后、阅读结束四周后回忆故事的内容,除 去故事的梗概之外,研究对象在对细节的不同描述上表现为以下两个类别:忽略 和重组。在实验对象重述故事的过程中,明显体现运用自身以习得的知识来组织 和叙述其所阅读的内容,忽略一些与主流“规范”( n o r m ) 不符的细节,添加一 些与主流“规范”相符的阐释。实际上,记忆的载体总是根据所处情况的要求和 限制去改写记忆,以符合他或她当下所习得的知识,不免有削足适履的意味。故 此,对于社会记忆来说,其真实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取决于它们是不是感情 地铭记在身体之内,而且还取决于它们能否在一个公共沟通场合被人叙述和被人 接受。 1 6 最后,记忆具有延展性。延展性是指记忆得以共享的条件,即“操演”记忆 的社会活动使得记忆在不同世代、不同载体之间得到共享。康纳顿指出,“如果 我们要说一个寿命超过任何个人寿命的社会群体能够共同记忆,那么,组成 该群体的各个成员在任何特定时刻能够保留关于该群体过去的心理表象,是不够 的。老一代群体成员不能忽视向年轻的群体成员传播这些表象,这也是必要的。 1 7 另外,哈布瓦赫在指出“具有不同过去的不同社会部分,将如何拥有不同记忆, 这些不同记忆附着在当时群体所特有的心理标界之上1 8 就停止了。我们不得不 进一步思考,社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共同体”则同时包含了诸如家庭、 宗教、社会阶层等“不同的社会部分”。社会记忆,若是存在的话,则必须具有 一系列跨越并连接不同社会部分,同时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手段和方式。保罗康 纳顿( p a u lc o n n e r t o n ) 的社会记忆理论提醒我们必须关注社会记忆如何作用于 “一致的重复性 社会活动,如节日庆典、祭祀仪式等,并通过这些社会活动使 ”阿莱达阿斯曼:回忆有多真实? ,收录于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 德) 哈拉尔德韦尔 策编,季斌,王立君,白锡垄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版,第6 7 至6 8 页。 ” 美 保罗康纳顿,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3 8 页。 ” 美 保罗康纳顿。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3 7 3 8 页。 9 成为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 外,在社会记忆的庞大理论体系当中,涉及以下两个重要的概念:事件 ( e v e n t ) 与叙述( n a r r a t i v e ) 。这两个概念分别是社会记忆形成、发展的基础 素材和手段。从哲学的角度看来,历史代表着“过去的 时空,一切发生过的事 情都属于历史的范畴。就这个视角来说,历史是客观、真实的。著名的法国哲学 家保罗利克( p a u lr i c o e u r ) 指出,历史事件是“半虚构的( q u a s i f i c t i v e ) ”, 想象的诠释则是“半历史的( q u a s i - h i s t o r i c a l ) ”1 9 0 所谓的历史事件,并不 能够简单理解为“过去所发生过的事情”,而是指那些能够改变人们世界观的事 件,在这个“事件 发生之后,人们的思维方法则必然会发生变化,如世界大战、 纳粹大屠杀,抗日战争等等一类的事情。而人们对于这些事件的回忆,不可避免 地带有个人主观的情绪,或是( 更重要的) 基于当下的限制对事件重新诠释。历 史事件需要借助诠释的方式得以流传,只有通过诠释,历史事件才能够相对稳定 地被书写或被代表,例如古希腊的悲剧。而且,诠释的对象是历史事件,总会有 与“客观 相符之处。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想象诠释 在汉语中很容易产生歧 义,但是这种“想象 以及对“想象”的诠释不必然是虚假意识的产物。 综上所述,笔者姑且能就社会记忆下一个广泛的定义,即社会记忆为集体成 员对社会过去的体验( e x p e r i e n c e ) ;这种体验包括以下属性:社会性,选择性 以及延展性。另外,社会记忆的社会性和选择性决定了社会记忆是一个不断被翻 新的过程,而不是固定不变的观念集合。更明确地说,社会记忆实际上一种“群 体记忆”,记忆之载体的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记忆能够在这个群体之中具有相 当的代表性和可指性( i d e n t i f i b i l i t y ) ;这种记忆能够使得群体内的成员体验 到“我们”感,并且能够存在于群体成员行为的潜意识当中,影响个体行动。2 0 社 会记忆的本质特征实际上已经表达了记忆对个体知识( k n o w l e d g e ) 来源、途径 以及实践方式的影响,而这种个体知识( k n o w l e d g e ) 将会极大地影响到身份认 同(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 的结果。 ”g i la n i d j a r ( t r a n s l a t e ) 。m e m o r y h i s t o r y f o r g i v e n s s :ad i a l o g u eb e t w e e np a u ir i c o e u ra n ds o r i n a n t o h i 。兜h t t p :ii 椭j a n u s h e a d o r g 8 一i r i c o e u r p d f ”张俊华在其编著社会记忆与全球交流第一章中,详细阐述了这种“群体记忆”的特征。原文详见,张 俊华编,社会记忆与全球交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1 0 年版, 1 0 1 2 2 关于身份( i d e n t i t y ) 与身份认同(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 对于人类社会当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身份”( i d e n t i t y ) 似乎是一个与生 俱来的属性。我们知道自己是谁,我们也知道与我们亲近的人是谁,然而当我们 得知确实有人无法回答“我( 们) 是谁 这个问题时,我们感到十分惊讶,甚至 感到十分鄙弃,+ 这个人或者这群人竟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事实上,不仅是从事专 业研究的学者们,即使是普通人,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我们究竟如何知道我们 是谁,知道我们是谁的意义又是什么。这时,我们就开始了对“身份”的思考, 不再简单地将其视为理所当然,更不是无法选择的。 若从词源考究入手,英语中的i d e n t i t y 来自拉丁语中的i d e n t i t a s ,其词 根为i d e m ( 相同,t h es a m e ) ,有两个基本涵义:客体( o b j e c t s ) 之间的一致 性,这种一致性能够使得个体辨认出甲与乙相同而不是与丙相同;稳定和持久并 且与众不同的特征。2 1 对“身份 词源的分析可知,“身份 的核心要素就是客体 之间的相对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即“身份”之所以为“身份”首先需要比较,进 而归类,最后获得认可从而实践和传播。故此,若是我们需要谈论“身份 的话, 哪怕那只是一次生活中的闲聊,我们也无法避免“识别”( i d e n t i f y ) 的行为。 同时,这种识别辨认的行为使得“身份 始终处于一个反思一再生产的往复循环 当中。这种往复循环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无论是从前原始部落时代或是当前人口 流动性剧增的工业、信息社会,人类的群居生活方式和繁衍后代的本能需求,使 得总是不断地有新成员加入或视图加入原有的群体。一致性与差异性就是群体 “准入 的基本限制,而随着群体成员流动性的增加,“识别 行为的频率也随 之提升。其次,识别的行为使得人类社会的所有身份均是“社会身份 ( s o c i a l i d e n t i t y ) 。2 2 因为在识别的行为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不同的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的 互动,包括沟通、谈判、冲突、改革、妥协等。这些互动也反作用于基本原则一 一一致性与差异性一一内涵与具体操作的话语,不断地修订和改写原则的内容。 但是,原则内容的变化与个人知识结构的变化不总是同步的,尤其是价值观和思 想观念等方面;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论证社会记忆与社会身份关系的过程中详 细解释。 “j e n k i n s ,r i c h a r d ,s o c i a li d e n t i t y e d l t i o n ) ,l o n d o na n dn e wy o r k :r o u t l e d g e ,2 0 0 8 ,p 1 6 - 1 7 2j e n k i n s r i c h a r d 。s o c i a l d e n t i t y t e d i t i o n ) 。l o n d o na n dn e wy o r k :r o u t l e d g e 2 0 0 8 。p 1 7 1 1 在讨论了“社会身份”的基本涵义后,笔者将对不同学科的身份研究传统进 行回顾,直观地呈现身份研究理论的外延以及有待补充之处。 心理学与社会学在“身份 研究中的理论互补。无论是心理学或是社会学对 身份的研究,均受到著名的德国心理分析学家e h 埃里克森( e r i khe r i k s o n ) 的影响。实际上,心理学的身份研究当中的“身份构建 和“身份维持 两大研 究传统正是来源于埃里克森对“自我身份 、“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这三 个概念的理论分析;例如j e 玛西亚( j a m e sem a r c i a ) 的“身份地位范式” ( i d e n t i t ys t a t u sp a r a d i g m ) 理论,g h 米德( g e o r g ehm e a d ) 等人对“身 份维持的研究等。然而,心理学将个体视为一个独立的、原子式个人的假设, 始终无法解释“社会 与“身份”之间的关系,因而其理论发展始终存在局限。 故此,有学者提出“将研究自我和身份的心理学方法及社会学方法聚合起来,特 别是在对身份加以概念总结时,通过考察结构和媒介的相关性以及内 与外的范围,从而更好地理解身份构建和身份维持的过程”2 3 。a j 威格尔 ( a n d r e wjw e i g e r t ) 、j s 泰奇( js m i t ht e i t g e ) 和d w 泰奇( d e n n i swt e i t g e ) 在合著的社会与身份中指出,社会学研究者对“身份”的研究同样受到埃里 克森的启发,并发展形成了五个不同的流派:芝加哥学派的符号互动主义;爱荷 华学派的符号互动主义;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