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防治儿童哮喘PPT课件.ppt_第1页
穴位敷贴防治儿童哮喘PPT课件.ppt_第2页
穴位敷贴防治儿童哮喘PPT课件.ppt_第3页
穴位敷贴防治儿童哮喘PPT课件.ppt_第4页
穴位敷贴防治儿童哮喘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穴位敷贴防治儿童哮喘,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治未病科,张国辉医师,1,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为主要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本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我国城市儿童的患病率为0.53.4%,个别地区高达5%,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全国至少有1000万哮喘患儿。死亡率约为24/10万,且逐年上升,是普遍关注的社会公共问题。,2,穴位敷贴防治儿童哮喘,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4,“稚阴稚阳”功能的不足性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塘,提出了小儿“稚阴稚阳”之说,这代表小儿时期各种机体和生理功能都没有成熟完善,充分反映了小儿生长发育阶段中的体质特点。此处的阴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而阳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的活动。这种不足一方面导致小儿体质状态不断向成熟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导致小儿抵御病邪侵袭的能力较成人差而更易因邪气致病;且患病后病情的变化很快。,小儿体质特点,5,“纯阳”的易变性“纯阳之体”理论起源自道家阴阳学说,小儿所享承的是肾中的元阴元阳,生长发育迅速,有着一定的多变性。而“纯阳”理论表明小儿的发育未完全成熟,而生长机能较为旺盛,相对来说阳气旺盛而阴气衰弱,所以一方面说明小儿一旦患病,病邪易从阳化热,而且热邪易化火动风,故临床小儿热病(证)最多,而且在热病(证)过程中出现壮热,惊惕甚至抽搐,神昏等证。,6,五脏有余与不足在钱乙学术思想的影响下,明代万全提出小儿生理病理的又一共性”五脏有余不足”学说,其认为小儿肝常有余,而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而肺常不足,肾常虚。这种有余和不足的共性处在小儿的生长发育阶段,所以体质有着较大的可塑性,如果能够依据其体质类型,可针对性的调理,转化并调整体质的类型,使小儿不正常的体质质逐渐变为正常。而如果失于正常调理,则可易感外邪,导致体质变差。,7,8,覆盖生命全周期的治未病,8,儿童时期是人体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该时期的体质研究对于儿童的健康保健及疾病预防意义重大。根据多年研究人群体质及从事临床的经验,王琦教授认为儿童体质类型亦可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及特禀质九种。,9,平和,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湿热质,体质分类,痰湿质,血瘀质,阳虚质,特禀质,10,自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发布起,现已被全国范围应用。然而,该标准中的中医体质量表针对的是15-60岁人群,儿童体质与成人体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之儿童语言理解能力的限制,故现有的中医体质量表并不适合广大儿童使用。如何对儿童体质进行分类及形成规范的儿童体质判定标准,一直是儿科学及中医体质学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重点。,11,平和质,强健壮实的体质状态,表现为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状态。体质特征。形体特征:发育良好,身体壮实匀称。常见表现:面色及口唇红润,皮肤润泽,毛发润泽,活泼,目光有神,不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安宁,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心理特征:性格开朗。病证倾向:重病较少,虽易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所伤而患常见病,但病后易于康复。适应能力:耐受寒热,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12,气虚质,由于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体质特征。形体特征:形质显弱,发育一般或欠佳。常见表现:平素哭声、语声低怯,气短易乏,安静少动,精神不振,肌肉松软,易出汗,舌淡或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细弱或迟缓。面色偏黄或白或少华,口唇色淡,食欲不振,食量偏小,大便或有便秘,或不成形,小便正常,或清长,或淋漓不尽。,13,心理特征:性格内向喜静,不喜欢冒险。病证倾向:易患积滞、泄泻、厌食、呕吐、脱肛等脾系疾病,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肺炎喘嗽等肺系疾病,贫血等心系疾病。适应能力:不耐风寒暑湿热邪。,14,阳虚质,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体质特征:形体特征:形体或偏瘦,或虚胖,营养发育不佳或较差。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不耐寒凉或生冷饮食,精神不振,容易疲乏,舌淡胖嫩,或边有齿痕、苔润,或薄或腻,脉象或沉迟,或细。面色柔白,哭声、语声低怯,反应欠敏捷,肌肉瘦削或松软不实,易出汗,大便多溏。,15,心理特征:性格多内向。病证倾向:易患感冒、哮喘、咳嗽、肺炎咳嗽等肺系疾病,泄泻、呕吐、腹痛、积滞等脾系疾病,水肿、遗尿、五迟五软、儿童肾综等肾系疾病。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16,阴虚质,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体质特征:形体特征:形体或偏瘦。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平素易皮肤干燥、毛发欠润泽、口鼻干燥、唇红质干。口渴喜冷饮,多喜好辛辣香燥炙烤食物。大便干燥,小便黄。夜眠易躁扰不宁,时有噩梦,时有惊醒。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或有苔但见花剥、质裂。脉象细数或弦细。,17,心理特征:性格多外向,易急躁。病证倾向:易患佝偻病、盗汗、夜啼、多动症等心系疾病,咳嗽、乳蛾、哮喘等肺系疾病,厌食、便秘、口疮、积滞等脾系疾病,惊惕等肝系疾病,遗尿等肾系疾病,疮疹、痈肿等皮科病,高热惊厥等急危重症。适应能力:不耐受温热及燥邪。,18,特禀质,表现为一种特异性体质,多指由于先天性和遗传因素造成的一种体质缺陷,包括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过敏反应,原发性免疫缺陷等。其中对过敏体质概念的表述是:在禀赋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异体质,在外界因子的作用下,生理机能和自我调适力低下,反应性增强,其敏感倾向表现为对不同过敏原的亲和性和反应性呈现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和家族聚集的倾向性。,19,体质特征:形体特征:因特某质特异情况而有所不同,可见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肤体缺陷等。亦可无特殊形体特征。常见表现:遗传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心理特征:未见相关表述。病证倾向:易患“五迟”、“五软”、“解颅”、胎黄、胎弱等先天性疾病,高度近视、白化病等遗传性疾病,过敏症、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等。适应能力:不能很好的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过敏体质者接触特定的过敏原会引起过敏反应。,20,穴位贴敷概述,1.定义贴敷法,又名敷法、敷贴法、围药法、贴燲法、敷涂法等,是将药物与基质调成膏状、糊状或饼状,置于体表局部经皮肤吸收的一种外治方法。一般调成饼状者,以贴穴位为主;调成膏或糊状者,以贴部位为主。,21,敷贴疗法概述,2.历史沿革活幼口议“以吴茱萸末米醋调敷脚心”治疗婴孩口舌生疮;活幼心书“姜豉饼贴脐上”治疗二便不通;“蓖麻膏贴囟上”治疗脱肛;“独圣散醋蜜调涂囟门上”治疗鹅口疮;,22,贴敷疗法概述,3.历史沿革张氏医通“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十日后涂一次,为此三次”治疗冷哮。,23,穴位敷贴治疗机理,传统中医药的特色疗法之一夏季或者“三伏天”腠理开泄透达渗入穴位经络辛温走窜药物敷贴活血通经刺激穴位温补阳气,补益脾肾,疏经通络,散寒驱邪秋冬寒冷之时抵御疾病能力增强治病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防病,24,穴位敷贴:理论基础,中医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素问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未病先防-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患病之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加重瘥后防复-疾病初愈或相对稳定时,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及善后治疗,防止疾病复发,25,穴位贴敷应用,小儿穴位贴敷的优点作用直接:药物通过直接刺激、透皮吸收,使局部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用药安全:不经胃肠给药,无肝胃损伤之弊,即使局部出现过敏,症状亦可及时消失,并可继续使用。肌肤嫩薄,皮肤更易吸收;治疗无痛苦,可解决纳药之难;诛伐无过,不伤脾胃,无害生机。,26,哮喘穴位贴敷,1.哮喘的病因病机内因: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致痰饮留伏;外因: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饮食不慎、劳倦内伤及情志过极等;病位:肺,常涉及肝、脾、肾、心诸脏;病机:证治汇补:“内有壅塞,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27,2.哮喘的治疗原则发作期:攻邪以治其标,治肺为主,分辨寒热虚实、寒热夹杂而随证治之;缓解期:扶正以治其本,除痰为主,分辨肺脾肾三脏功能情况而随证治之。,28,3.贴敷的药物选择基础方加减:以张氏医通贴敷方(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为基础加减,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是白芥子(87.7%)、细辛(77.8%)、甘遂(75.5%),其他药物使用较多的是延胡索(30.6%)和麻黄(20%);“儿科指南”推荐的药物及比例是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44221。,29,穴位敷贴,药物组方方剂:张氏医通白芥子涂法组方: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生姜汁、肉桂粉方解:君白芥子、延胡索辛温助阳,行气散结臣细辛辛温宣肺,散寒止痛,温肺化饮佐甘遂既防辛温太过,又助行气散结使生姜、肉桂促进药力,使药至病所,1,“白芥子涂法”复方及单味药抗豚鼠哮喘效应的比较,江苏医药,2011,30,4.贴敷的穴位选择基础穴加减:以肺俞、膻中、膈俞、大椎、心俞和膏肓为多,另外尚多配合定喘、天突、肾俞、脾俞、足三里、涌泉等穴位。,31,5.贴敷的时间选择随时贴敷:适用于急性发作期患儿;择时贴敷:即伏九天贴敷,适用于慢性持续期、缓解期之非急性发作期患儿。哮喘为肺系疾病,其夙根为伏痰。痰为阴邪,得阳使化。三伏天为庚日属肺与大肠,且自然界阳气旺盛,机体阳气充沛,腠理疏松,药性易于深达病所;三九天机体阳气虚弱、气候寒冷,易于感寒而诱发哮喘,此时贴敷即可降低发病率,又可减少因发病而造成的对人体阳气损伤。,32,节气就是太阳、地球、月亮以及其他星体的空间位置连续变化造成能量的波动最为明显之处,它是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节与气是相呼应的,十五天一个节气,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何为节气?,二十四节气灸贴,33,节气的节字,就是竹节,节与节之间,是滑利的,一到节上,便难过去;因此也有“劫”之意。年老、久病、体弱等人群体质较差,其适应能力和机体抵抗力较弱,在节气前后,往往会病情加重、诱发宿疾或易生新病。,34,治未病科结合广大市民体质,特推出特色体质健康调理方法二十四节气灸贴,35,二十四节气灸贴,“二十四节气灸贴”按“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的原则,调配四种与四季相应的中药处方,用特殊方法配制成灸贴剂型;并根据不同节气选取不同穴位。对穴位有温热作用,吸收作用,穴位刺激作用等三重功效。,36,霜降公历10月23日11月6日,霜降宜进补。气虽出于肺,但却是根于肾的,霜降进补,调养脾胃是关键。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灸贴主要穴位:风门、肺俞、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等可化痰祛湿、顾护脾胃。,37,立冬公历11月7日21日,立冬养精补肾精。黄帝内经“冬三月,无扰乎阳”,“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灸贴主要穴位:背部膀胱经可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