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外男篮攻守能力对比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随着姚明、李楠等一批老球员退出国家队,中国男篮进入了新老交替的转型期,新 的人员配置必然在攻守方面带来新的变化,形成新的风格,如何在变化中找到适合自己 的战术打法,制定出适合男篮发展的措施及对策,使稚嫩的中国男篮迅速走向成熟,这 些都是非常急切解决的问题,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本文以2010年第16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和外国对手的比赛技术统计为 基础,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 析法,对中外男篮攻守能力进行系统的分析,结论如下: 1 本届男篮世锦赛上中国男篮在防守的积极性、进攻的果断性、失误的控制能力和 破贴身紧逼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 中国男篮在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上已经达到了世界强队水平,球员的平均年 龄较小,是一支很有潜力的球队。中国男篮的身体充实度不足,劳雷尔指数与对手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中国球员的身体对抗能力差,体能差。 3 中国男篮在本届男篮世锦赛上的突出问题是:球队技战术单调,球员的战术素养 不高,应变能力差,对篮板球的控制和保护能力差,投篮命中率低,助攻少,球队的整 体性和团队协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4 中国男篮的主力球员和替补球员在实力水平发展极其不平衡,替补球员的能力有 待进一步提高。 5 中国球员的心理素质差,比赛的关键时期运用技战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建议: 1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改变我国球员体能差、对抗差的现状。 2 从中国男篮的实际出发,尽快形成自己技战术特点和风格。 3 加强球队的对外交流,在实践中提高中国男篮的战术素养。 4 加强球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提高球员的心理素质。 5 提高国内联赛水平,为中国男篮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ii 关键词:中外男篮;男篮世锦赛;攻守能力;对比分析 iii abstract with the fading out of the old basketball players like yao ming, li nan and others,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witnesses a transformation of replacing the elder players with the younger ones. the allocation of the players will definitely brings new changes in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areas, and the new ones will form their own style. how to find their own suitable tactics in the changing climate, how to work out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that are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how to make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become mature rapidly, how to shorten the gap between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and the world powers, and ultimately realize the rise of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are the urgent problems that needed to be solved immediately and they are the reasons and meanings why this thesis must be completed. based on the technical statistics between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players and the foreign ones in the 16th world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and with the recorded data, expert interviews, video observ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this paper gives a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analysis of the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capabilities of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players and their counterpart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ings. first: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players have made a long-term progress in their defensive initial, in their determinacy of offence, in their controlling ability to reduce mistakes, and in their close and tight attacks. second: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has reached the level of the world powers on the players height, weight and quetelets index. however, its age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team has great potentiality. the players are not plump enough, and compared with their rivals they have a noticeable difference in laurel index.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players have poor physical confrontation and physical conditions. third, the prominent problems of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players in the current mens basketball world championship are shown by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ir technical tactics are monotonous, their tactical ability is not high, and they have poor response.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poor in controlling and iv protecting the rebounds, especially in defensive rebounding, and they have lower shots, and fewer assists. hence, the teams integrity and teamwork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forth: chinese mens main players and their substitutes have strongly uneven level of capabilities. the substitutes ability needs to be further enhanced. fifth, chinese players are lack of mental capacity. their technical and tactical capabilities in critical moments of the game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s the related suggestions. first: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players poor physical condition and poor fighting ability at present can be changed through the approach of “inviting in and going out”. second: based on their actual situations,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players should form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third: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players should improve their tactical ability in practice through more exchanges with foreign teams. forth: trainings are needed to enhance the players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to improve their mental capacity. fifth: the level of the domestic league should be raised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talents for chinese basketball teams. key words: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world basketball championships;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capabilities; comparative analysis 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 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 据我所知, 除文中特别加以说明、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括其 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 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 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 本人完全了解并同 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 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以供公众检 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 以采取影印、 缩印、 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01 年 月 日 1 前言 1 1 前言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 选题依据 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男篮共经历了五次国际大赛,如 2000 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 男篮 6 战 2 胜 4 负取得第 10 名的成绩, 第 14 届世锦赛中国男篮 8 战 1 胜 7 负获得第 12 名,2004 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男篮 7 战 2 胜 5 负取得第 8 名,2006 年第 15 届世锦赛 上中国男篮 6 战 2 胜 4 负取得第 15 名,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男篮 6 战 2 胜 4 负取得第 8 名。通过五次国际比赛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男篮的名次在 812 名徘徊,在国际赛场 上未能实现突破第 8 名的目标,纵观世界篮球发展格局,欧美球队仍然处于世界的领先 水平,历届的奥运会或世锦赛前三名的球队都是欧美球队,现代世界篮球大赛依然是欧 美球队的游戏。 当今世界男篮呈现出一种共同趋势:战术简单、配合简练。在比赛中欧美球队在组 织进攻时很少再有后卫发出战术信号, 而是由控球队员抓住战机运用快速果断的小配合 直接攻击得分进攻战术简单实用、快速准确。在快节奏、强对抗的世界赛场,扎实的 基本功强悍的个人攻击力、全面的技术手段显得尤为重要。nba 球队有大量的技术全 面、个人攻击力极强的球员,他们通过简单有力的个人攻击给对手的防守造成很大的压 力,同时也给同伴创造了更多的进攻机会,这种简单有效的进攻是其制胜的法宝,而中 国男篮缺乏这样的进攻。随着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男篮的发展是否符合世 界篮球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新特点,是中国男篮能否崛起的重要因素。中国男篮经过几代 人的不懈努力,虽然在技战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近几次世界大赛上的失利 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男篮的不足和缺点,如何弥补中国男篮的不足之处,使中国男篮的实 力得到真正的提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2010 年第 16 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将在土耳其举行,由于姚明的缺席,王治郅、刘炜 等队员的老去,中国男篮已经进入了新老交替的转型期,新的人员配置必然在攻守方面 带来新的变化,形成新的风格,如何在变化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战术打法,制定出适合男 篮发展的措施及对策,使稚嫩的中国男篮迅速走向成熟,找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 的差距,最终实现中国男篮的崛起,这些都是急切解决的问题。 第 16 届男篮世锦赛中外男篮攻守能力对比分析 2 本文以 2010 年第 16 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的比赛技术统计为基础, 结合观 看比赛录像,对中外男篮攻守能力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与世界强队进行比较,找出中国 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攻守能力的差距,思考影响中国男篮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中国男 篮今后的发展对策,为尽快缩小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提高中国篮球运动水 平提供理论上的依据,真正实现中国男篮的崛起提供一定的参考。 1.2 文献综述 1.2 文献综述 本人通过查阅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并利用中国学术刊网、 万方数据库搜索相关的学术论文,经查阅搜集到的大量文献相关的研究主要有: 1.2.1 关于世界篮球发展趋势的研究 世界篮球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篮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深入了解与研究当今篮球运动 特征,把握其发展的动态,才能更好的为中国篮球发展提供借鉴。 刘玉林在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改革现状 (2000 年 2 期)一文 中,站在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上,对中国篮球运动改革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代 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是:队伍大型化,队员技术全面,位置模糊、攻、守、转换速 度快,更加注重进攻节奏,防守凶狠,对抗激烈身体接触频繁,防守形式变换多,中锋 活动范围大,进攻能里能外,打法更加灵活。他还认为,世界篮球运动朝着职业化、产 业化方向发展。 孙民治在 2l 世纪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2001 年 1 期)一文中认为, 高智慧、高身材、高体能、高速度、高强度、高技巧、高比分将仍是新世纪高水平球队 比赛的特点。 翟国强、孙树勋在从世界篮球发展趋势看中国男篮在进攻和防守上存在的问题 (2004 年 2 期)一文中,从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对中国男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2.2 关于中国男篮现状的研究 孙民治、陈钧、方明在2l 世纪世界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兼论中国篮球运 动现状及对策 (2001 年 1 期)一文中指出,中国篮球运动虽然经过改革已取得明显成 1 前言 3 效,制止了篮球竞技水平进一步下滑,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依然存在着体制落 后、后备人才匮乏、教练员选拔与培养尚未形成体系、运动成绩摇摆起伏、篮球理论研 究滞后、俱乐部产权不明晰和自我造血功能弱等不足。应当采取有力措施,解放思想,全 面规划,从体制改革入手,健全法规,加强科学研究,多渠道培养后备人才。 杨茂功、潘祥在对第 27 届奥运会中法男篮比赛中中国队失利原因的分析 (2002 年 1 期)一文中,对第 27 届奥运会中法之间的男篮比赛进行了个案研究,经过对比分 析后,认为全队在战术运用上,防守缺乏攻击性、重点不突出、针对性差、战术运用失 策,进攻战术的攻击点少、打法单一、应变能力弱。这些是中国队在与法国队比赛中失 利的原因。 孙景立在高水平男篮队伍比赛竞技表现模型的构建(2009 年 2 期)一文中,提 出构建数学模型对比赛得失分率产生显著性影响的是防守篮板球、 两分球命中率等六个 指标,进行数学分析为篮球训练与比赛提供参考。 翟强在 从第十五届世锦赛看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2009 年 4 期) 一文中, 认为中国男篮在高强度、高速度、高对抗的比赛中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受到制约。 柴云梅、郭永东在略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男篮走向(2009 年 8 期)一文中,对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男篮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男篮进入“无核”时代,技战 术打法应当从以往的围绕个人进行的攻防转变为以整体为依托,在强调高度、灵活的基 础上,注重加快全队的攻防速度, 加强在激烈对抗情况下投篮的准确程度,形成以整体打 法为主导,高快结合,凶狠准确为特点的技术风格。 1.2.3 有关中国男篮不同位置攻守能力的研究 不同位置队员的攻守能力,是全队攻守能力的基础。全队攻守能力是队员战术素养 的表现。 孔维峰在我国优秀男篮中锋与世界优秀男篮中锋进攻特点的比较研究(2004 年 3 期)一文中,对我国优秀中锋与世界优秀中锋的进攻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 葛新在第 14 届男篮世锦赛中外男篮组织后卫进攻能力比较研究 (2004 年 4 期) 一文中,从投篮、助攻、发动快攻和组织阵地进攻能力出发,对中国队组织后卫与国外 队组织后卫进行了分析研究。 第 16 届男篮世锦赛中外男篮攻守能力对比分析 4 董伦红在我国男篮优秀大前锋若干特征分析与评价(2005 年 4 期)一文中,对 中国大前锋部分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大前锋的身材与欧美无差异,但攻防能力方 面存在较大差异。 王颖、蒲章超在中国男篮后卫与世界强队后卫攻守能力比较(2007 年 12 期) 一文中,比较全面的比较了中国后卫与世界强队后卫攻守能力。他认为,中国男篮后卫 队员防守时“抢断球”意识和能力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进攻时,突破到 2 分区内进行 攻击或主动造犯规的能力、妙传助攻能力,以及参与“抢进攻篮板球”的积极性等方面 存在较大差距。 1.2.4 有关中国男篮的攻防能力研究 孙宝聪在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攻守能力的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2005)一文中 认为,中国篮球要想融入国际发展潮流,必须加强与世界强队的交流包括球员的交流、 教练员的交流、篮球理念等方面的交流。 国内许多学者对中国男篮的攻防能力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易长江在对中 国男篮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中攻守能力的分析 (2008 年 2 期)一文中,把中国男篮在奥 运会与世锦赛的比赛进行了对比。他认为,在进攻上,外线的三分球投射次数与命中率 有所下降,特别是与对手相比,这也是导致中国男篮在 15 届世锦赛上失利的主要原因 之一;在防守上,在对方高强度的对抗、贴身防守、紧逼的情况下的失误率明显增高。 朱林在第 15 届世锦赛中国男篮攻防技战术运用情况(2009 年 4 期)一文中, 从战术角度出发,对中国男篮在攻守技术运动上进行了详细地方分析。指出整体防守体 系在防御性功能与攻击性功能上均与世界一流强队有较大差距,战术体系不健全、结构 松散是造成防快攻整体质量低下的直接原因。 综上所述,上述文献资料从不同的侧面对中国男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并对中国男篮在世界大赛的表现从技术统计数据和理论上进行了研究。但是,经研究发 现,以往研究在以下几方面存在不足:一、上述研究大部分是从某一方面对中国男篮的 现状和比赛状况进行了探讨,缺乏全面性、系统性研究;二、已有文献对技术统计的划 分不够详尽,研究不够深入。 本文以 2010 年第 16 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的比赛技术统计为基础, 结合观 看比赛录像,对中外男篮攻守能力进行系统的、科学地分析,并与世界强队进行比较, 1 前言 5 找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攻守能力的差距,思考影响中国男篮发展的主要因素,提 出中国男篮今后的发展对策,为尽快缩小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提高中国篮 球运动水平提供理论上的依据,真正实现中国男篮的崛起提供一定的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7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 中国队与其交手的希腊队、科特迪瓦、波多黎各、俄罗斯和土耳其队以及本届男 篮世锦赛冠军美国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1 文献法 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大学体 育学院资料室、相关体育网站上查询,详细查阅了 1994 年以来与篮球进攻、进攻能力、 防守、技战术相关的文章。并查阅了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和专著,内容涉及哲学、中国 传统文化、训练学、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在了解当前研究现状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 的基础上, 并对此进行了分析整理, 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较为充足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 2.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电话、走访等多种方式请教了多位从事篮球教学与训练方面的专家,把自己的 观点和看法与他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虚心听取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确定研究课题和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指标,确保了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性。最后确定本文研究的统计指标 内容如下:进攻能力的指标有总得分、2 分球得分、3 分球得分、发球得分、总投篮次 数及命中率、2 分球投篮次数及命中率、3 分球投篮次数及命中率、罚球次数及命中率、 助攻次数、前场篮板球次数、进攻失误次数,防守能力的指标有总失分、防守篮板、制 造对手进攻犯规次数、封盖次数、抢断次数。 第 16 届男篮世锦赛中外男篮攻守能力对比分析 8 2.2.3 录像观察法 2.2.3 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看 2010 年世界男篮锦标赛比赛转播及实况录像,对中国男篮对有关的录像 画面进行反复的慢放、快进、重放等手段来完成对比赛数据的收集。 2.2.4 数理统计法 2.2.4 数理统计法 对观看录像记录下来的指标数据和 fiba 官方网站上提供的部分数据,通过 spss13.0 软件和 excele 软件系统进行分析处理。 2.2.5 逻辑分析法 2.2.5 逻辑分析法 在资料分析以及论文写作过程中, 运用逻辑学的知识与方法进行比较, 归纳与演绎, 分析和综合。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9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概念的阐释 3.1 相关概念的阐释 3.1.1 能力概念的阐释 3.1.1 能力概念的阐释 辞海对“能力”一词理解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才能或力量。 心理学对“能力”这个概念的 阐释,认为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 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于这一概念,还需作如下的解释。 首先,能力是和活动紧密相连的,离开了具体活动,能力就无法形成和表现。我们 只有通过活动才能了解一个人能力的大小。 其次,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而不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 全部心理条件。 因为成功完成某种活动受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 如知识经验、 性格特征、 兴趣与爱好等,但这些因素都不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不直接决定活动的完成,而只有 能力才有这种作用,它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3.1.2 篮球进攻能力 3.1.2 篮球进攻能力 进攻能力是指在篮球比赛过程中,进攻球队运用各种进攻方法和手段,破坏对方防 线,获取得分所达到效能。 3.1.3 篮球防守能力 3.1.3 篮球防守能力 防守能力是指在篮球比赛过程中,防守球队运用各种防守方法和手段,阻止对方得 分所达到的效能。 3.2 中国男篮与对手在身体形态指标上的比较分析 3.2 中国男篮与对手在身体形态指标上的比较分析 随着现代男子篮球运动技、战术的迅速发展和日趋完善以及队伍大型化、运动员 位置模糊化和球队攻防整体协同化的趋势, 对篮球运动员身体条件和各项身体素质提出 第 16 届男篮世锦赛中外男篮攻守能力对比分析 10 了更高要求。身体素质是技术的基础,身体形态是运动员发展的先决条件。在本研究中 分别以中国男篮、对手(希腊队、波多黎各、俄罗斯、科特迪瓦、土耳其、立陶宛)以 及本届男篮世锦赛冠军球队美国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将中国男篮、与赛球队以及美 国队的身高、体重、年龄和克托莱(quetelet)指数(体重/身高*1000)收集整理后, 再运用数据统计软件 spss,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表 1。 表 3-1 2010 年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与赛队以及美国队身体形态数据表 球队 身高(cm) 体重(kg) 年龄 克托莱指数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中国 202.16 11.7 94.67 15.4 24.17 5.20 468.24 64.58 土耳其 201.08 8.62 98.37 8.17 26.83 3.90 489.20 46.31 希腊 203.91 7.46 100.58 12.7 26.66 2.64 493.26 78.26 波多黎各 200.58 11.2 97.25 9.28 26.25 3.28 484.84 41.66 俄罗斯 201.92 7.31 99.25 13.5 24.83 1.90 491.53 46.55 科特迪瓦 195.66 9.80 26.00 3.41 立陶宛 200.92 7.76 99.27 8.93 25.83 2.40 494.08 40.12 美国 199.25 9.46 97.75 11.4 25.33 3.84 490.59 41.22 3.2.1 中外男篮身高的对比分析 3.2.1 中外男篮身高的对比分析 身高是反映运动员的骨骼生长发育和纵向高度, 是衡量一支球队实力的重要指标之 一。 由表 3-1 和表 3-2 显示, 中国男篮的平均身高已经达到了 202.16cm, 与 6 支与赛队 相比排名第 2,仅次于 203.25cm 的希腊队,在参赛的 24 支队伍中排名第 3,在身高方 面中国男篮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身高排在前 8 的参赛队分别是希腊、 塞内加尔、 中国、 斯洛文尼亚、俄罗斯、克罗地亚土耳其和立陶宛,全都进入了 16 强,有 5 支球队闯进 8 强行列,其中土耳其、立陶宛和塞尔维亚更是占据了四强中的 3 个名额.。身高排在后 8 名的参赛队中,只有法国、新西兰和安哥拉进入 16 强,最好成绩是新西兰的第 12 名。 可见,球队身高在当今世界的篮球竞技运动中依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球队的身高不 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身高是万万不能的。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表 3-2 2010 年男篮世锦赛球队身高与比赛名次数据表 国家 平均身高 (cm) 名次 希腊 203.91 11 塞尔维亚 203.17 4 中国 202.16 16 斯洛文尼亚 202.15 8 俄罗斯 201.92 7 克罗地亚 201.17 13 土耳其 201.08 2 立陶宛 200.92 3 加拿大 200.75 22 波多黎各 200.58 18 德国 200.50 17 澳大利亚 199.67 10 美国 199.25 1 巴西 199.00 9 阿根廷 198.92 5 西班牙 198.83 6 突尼斯 198.67 24 约旦 198.58 23 法国 197.58 14 黎巴嫩 197.00 20 新西兰 196.50 12 伊朗 196.42 19 科特迪瓦 195.66 21 安哥拉 195.17 15 第 16 届男篮世锦赛中外男篮攻守能力对比分析 12 3.2.2 中外男篮体重的对比分析 3.2.2 中外男篮体重的对比分析 篮球运动从理论上讲是一项“不准许身体接触的运动”,然而,当今的篮球比赛在 高度、力量上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进攻节奏的加快和攻击时间的缩短必然使身体接触 频繁,这种接触对抗已经发展到触摸、顶抗、挤抢的程度。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是由身 高、体重等客观条件和速度耐力、灵敏度、柔韧性等素质以及爆发力、弹跳力等专项能 力综合组成的。在激烈的对抗中,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显的尤为重要。运动员的体重是反 映身体的充实度和力量素质的一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运动员的身体对抗能力。 表 3-1 显示,中国男篮的平均体重为 94.67 公斤,对手的平均体重为 97.75 公斤, 中国男篮与对手相差 3.09 公斤,差异显著。中国男篮在身体的充实度和力量方面与对 手有较大差距, 希望中国男篮通过科学的训练以及营养的合理搭配来改善身体条件的缺 陷。 3.2.3 中外男篮年龄对比分析 3.2.3 中外男篮年龄对比分析 在统计学上年龄和经验不一定有高度相关性,但是,一支球队的年龄大小和这支球 队以后发展潜力的大小有很紧密的关系。本届男篮世锦赛上最年轻的球队是塞尔维亚 队,平均年龄只有 23.75 岁,塞尔维亚队在本届男篮世锦赛上取得了第 4 名的好成绩, 像传统的欧洲强队立陶宛、俄罗斯和希腊年龄结构都很年轻,平均年龄都在 26 岁以下, 直接影响着日后篮球运动发展的格局,欧洲球队仍然是世界篮球运动发展方向的主流。 表 3-1 和表 3-2 显示,本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的平均年龄为 24.17 岁,是本届世 锦赛上第 2 年轻的球队,对手的平均年龄是 25.80 岁,中国男篮与对手在年龄上有显著 性差异(p0.05 2 失分 83.336.53 71.1716.29 1.69 0.05 3 总投篮次数 60.173.66 68.834.45 3.69 0.05 11 三分命中率 35.78% 32.69% 12 罚球次数 21.3312.14 17.834.36 0.67 0.05 13 罚中次数 15.508.76 12.505.05 0.73 0.05 14 罚球命中率 72.66% 70.09% 15 进攻篮板球 9.173.76 14.502.81 2.78 0.05 17 篮板总数球 33.175.98 41.336.56 2.25 0.05 21 犯规 17.672.66 20.334.93 1.17 0.05 22 封盖 2.671.21 3.502.35 0.77 0.05 3.3.1.1 3.3.1.1 总投篮次数及命中率 在篮球比赛中,在投篮命中率相同的情况下投篮的次数和得分的多少呈正相关。投 篮命中率相同的情况下,投篮次数越多得分越多,在投篮次数相等的情况下,命中率越 第 16 届男篮世锦赛中外男篮攻守能力对比分析 16 高得分越高,如果投篮次数比对手少的情况下,命中率明显高于对手也可能获得比赛的 胜利,反之亦然。所以,比赛的胜负是投篮次数和命中率相互作用决定的。 表 3-6 2010 年男篮世锦赛各球队投篮命中率排名数据表 排名 球队 场次 场均命中数 命中率 1 美国 9 34.1 49.7% 2 塞尔维亚 9 31.3 49.6% 3 土耳其 9 28.4 49.3% 4 西班牙 9 29.8 48.9% 7 立陶宛 9 29.7 47.1% 11 希腊 6 28.0 45.0% 12 俄罗斯 9 25.6 44.8% 13 波多黎各 5 28.4 44.5% 19 中国 6 24.2 40.2% 23 科特迪瓦 5 23.6 36.5% 资料来源:篮球先锋报 表 3-5、表 3-6 和表 3-7 显示,本届男篮世锦赛上,中国男篮的总投篮次数为 364 次,总投中数为 145 个,投篮的总命中率为 40.2%,对手的总投篮次数为 413 个,总投 中次数为 187 个,总命中率为 45.3%,中国男篮无论是在总投篮次数、投中次数还是命 中率方面, 都与对手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男篮场均投篮数为 60.17 个, 对手为 68.83 个, 中国男篮与对手在场均投篮次数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国男篮在罚球次数上和命中率上均要好于对手。本届男篮由于 在技战术风格上的一些变化,队员们均能积极地参与到进攻中去,在进攻端队员们打的 勇敢、果断,给对方的防线造成了很大杀伤,也赢得了更多的罚球机会,这也是中国男 篮罚球次数对于对手的原因。但是,由于我们球员的单打独斗比较多,也曝露出了我国 男篮整体配合能力不强,战术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3.3.2 进攻篮板球对比分析 3.3.2 进攻篮板球对比分析 表 3-9 2010 男篮世锦赛篮板球排名数据表 排名 球队 场次 场均 前场 1 美国 9 41.7 13.0 2 波多黎各 5 40.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制定表
- 跨部门沟通会议记录与决议跟进表
- 卫技岗前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一次意外的成功经历作文10篇
- 2025年数字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无人零售店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行业工作流引擎与任务调度模板
- 2025年体育产业行业全球体育产业发展展望报告
- 项目团队分工及进度控制模板
- 健康管理实操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什么叫强化考试题及答案
- GB/T 985.2-2008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 GB/T 40548-2021煤层气井分层控压合层排采技术规范
- 第六章旅游环境管理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 生物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课件
- 山东入额考试试卷B答案定稿
- 软著授权-软件著作权授权-软著授权书模板
- 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 建立评估模型 实施预警监控
- DB62∕T 3176-2019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