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流通统计分析.doc_第1页
图书流通统计分析.doc_第2页
图书流通统计分析.doc_第3页
图书流通统计分析.doc_第4页
图书流通统计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流通统计分析学术探讨2010年04月图书流通统计分析文/王浩然摘要:文章对06,0708年南化院图书馆图书外借流通当中的分类借阅,馆藏数量,文献利用率进行统计,描述统计数据的组成结构,并分析数据组成结构的原因;针对目前南化院图书馆流通数据,分析整个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馆藏结构的合理性问题.图书馆流通统计分析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一系列有相互关系的图书馆工作流程,为提高图书利用率,馆藏结构的合理性,分析图书从采购到流通整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发现流程中存在问题的环节,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关键词:图书馆;流通;统计中图分类号:G251.4文献标识码:B图书馆进行统计工作有利于深入了解读者需求,改善服务质量,优化藏书结构,指导图书采购方向等,它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是衡量和检查图书馆工作的实际业务水平,工作数量和质量的重要依据,特别在当今实行定岗,定量及目标管理中,对它的应用犹显重要.本文对南化院图书馆流通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存在的原因,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为我校图书馆以后健康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一O8,O7,O6年分类借阅统计(册次)流通统计情况及特点从上表可以反映出读者借阅中文图书的主要倾向,主要学科,各学科图书的借阅流通量悬殊很大.借阅流通量最大的是是I文学类,T工业技术类,H语言文字类,K历史,地理大类等.2008年图书借阅量达U237272册次,借阅量居前6位的类别及其占总流通量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I文学36.36%,T工业技术16.96%,H语言文字13.040/0,K历史地理8.31%,B哲学类4.78%,F经济类4.33%,6个大类的借阅量之和占总借书量的89.4其他16个类别的借阅量只占10.6%,流通量最小的V航空航天类,U交通运输类,S农业科学类.这个比例正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口味,当今学生感兴趣的图书也即这几类的图书.文学类图书是大学生时代必读的图书,高中时由于学习较紧,没有时间阅读这类图书,上大学后长时间的压抑得以释放,加之文学类图书阅读比较轻松,这类图书借阅量大,是理所当然的.由于我院是以化工为主的高职院,理工类专业比例较大,工业技术类的图书是专业图书,借阅量大,也是必然的.H,K,B,F类也是大学生感兴趣的图书.除A,N,0,R,T,U这几类变化稍大之外,其他类这三年的数据来看,利用率基本持平.而且借阅倾向也是基本一致的.稳定中也是有些微变化的,表中如马列类,自然科学总论类,数理科学和化学类,06,07,08借阅率逐年递减;医药卫生,交通运输确实逐年递增的.借阅比例下降说明三个问题:一读者阅读对象的变化.新读者由于时代特征,和教育的逐年改革,使其爱好,阅读习惯和知识储备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其阅读图书的类型;二采购的图书结构不合理.由于采购图书信息搜集不准确,采购的图书分配比例失调,造成文献收藏无法满足读者需要,进而影响图书的节约率;三采购的此类图书大部分不符合读者口味,使用率低.图书馆采购图书基本是以采购人员的认识采购,所以无法满足大部分读者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只有通过对这些个具体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发现问题,做出下一阶段正确的采购计划,不至造成资源浪费.要经常对这些数据进行动态统计,及时发现问题.根据不同阶段的统计数据我们及时的调整订书方向,以满足我校学生的阅读倾向,从而提高借阅率,发挥出图书馆最大的价值.上表反映出读者借阅需求基本稳定.中文图书全年流通量中,2008年读者借阅社会科学图书流通量179881约占总流通量的760/0自然科学图书流通量占23.6%,综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160-03合性图书流通量占0.4%;2007年读者借阅社会科学图书流通量166159占总流通量的78%,自然科学图书流通量占21.59%,综合性图书流通量占0.41%;2006年读者借阅社会科学图书流通量1618约占总流通量的78.69/o,自然科学图书流通量占20.88%,综合性图书流通量占0.43%;三年的数据来看社会科学图书流通量明显高于自然科学图书流通量.三个年度的数据相比,十分接近.这说明读者借阅馆藏中文各学科图书的比率基本是稳定的,对中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图书的需求也是基本稳定的.也就是说,读者群的变化是不大的,基本符合高职院学生的阅读特点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是理工类学校,自然科学类的图书是专业性图书占馆藏很大的比例,是馆藏的重点,从流通情况看专业图书只占到社科类图书流通量的25%多一点,这很值得我们思考.结合表一和表二,三年馆藏量和流通率基本成正比,属正常现象,反之则要分析研究入藏品种与数量是否合理.两个年度借阅流通量最大的:I文学类,TI业技术类,H语言文字类和K历史地理类这四类图书的馆藏品种数量也是最多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藏书和利用率并不成正比,例如T工业技术类藏书量第一,借阅量却是第二位.O数理科学和化学类藏书量第二,借阅量却是第七位.这中现象在很多类都是不成正比的,藏书量很多,借阅量很低.这说明相对于借阅量低的图书的馆藏量来说,读者需求量不是很大,应适当控制入藏品种和数量.在采访这些类的图书时要先仔细研究这些类的图书借阅次数相对较多的图书是哪方面的,也就是说要在采访前做更多的调研和分析工作,采访这类图书时要按照细分之后的类进行采访,会更加有针对性,而且复本不要太多.再者,适当增加种数,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以提高借阅率.通过量表可以看出,每类图书的借阅量跟藏书量有很大的差距,说明有很多图书流通率为0,无人问津,对于这部分图书,要做好宣传和读者引导为这部分书需找读者,对确实没有读者借阅的图书,可做下架,或提前进入老书库,为新书让出空间.图书利用率=全馆图书利用册数/全馆图书总册数.分析文献利用率的高低,可以知道哪些学科的图书订购质量比较高,所订购的图书受读者喜欢的比例比较大,哪些学科的图书订购质量不高,受读者喜欢的比例比较小,从上表可以看出多大多数图书都未被利用,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这是每个图书馆人都不愿看到的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受读者喜欢比例比较大的继续保持这个科目的订购方向;受读者喜欢比例比较小的,要分析原因,从而纠正在过去订购图书所犯的错误.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提高图书馆馆藏图书的利用价值,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分类借阅统计可以从宏观上看出读者的阅读倾向,即读者所喜欢的类目的图书;文献利用率分析从微观上分析出我们现有藏书的合理性,在藏书上要做出微观的调整.以上两表结合起来分析,找出问题,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图书馆流通率,文献利用率.2010年04月学术探讨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图书利用率最高的是E军事类,K历史地理类,I文学类,H语言文字类,J艺术类,R医药卫生类,其次是综合性图书,经济类,社科总论,利用率最低的是农业科学类,交通运输类,数理科学和化学类,以及马列类.利用率高,说明两个问题一,这类图书的馆藏合理;二,这类图书的馆藏太少,读者没有选择的余地,借阅率自然就高.全馆图书平均利用率约为19.8%.这个数字是很低的.文献利用率低会造成大量的图书无人问津,造成资源的浪费.以上三年的文献利用率基本稳定,这也说明我们的馆藏合理性问题一直都没有引起重视,仍然按照传统的思路进行采购,或者是所作出的调整仍然没有多少效果.要改变这一状况,还要继续进行调研,分析,调整藏书策略,以提高每一类图书的利用率.二,造成利用率低的原因(一)文献宣传力度不够.文献利用率低的一个原因是,文献宣传力度不够.有些高校甚至对文献资源不做宣传,买回来后就放起来,不能及时向读者宣传推介最新资料,缺少了读者与图书馆沟通的渠道,也缺少了读者了解图书馆的机会.读者不能在图书购买回来的第一时间借阅到自己喜欢的图书,最新的图书也没能被读者充分利用,而是被动的被发现,这个传统的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图书馆服务的需要.所以及时通过网络或海报等方式,向读者推荐新书,为书寻找读者,变被动的服务为主动服务,在现代高效率快节奏的今天很有必要的.(二)读者群的整体信息素养偏低.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相对比较稳定,主要由学生和教职工两部分组成,其中学生为数量最大的群体,其信息素养直接影响着图书流通率.信息素养的提高除读者自身学习外,图书馆的入馆教育,和文献检索教学也很重要.进一步加强文献检索课程建设,文献检索课既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通过完善内容提高质量,提高读者不断汲取知识,自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把如何检索利用检索工具书作为专门的问题来讲,并不断锻炼实践能力.特别是当前新的检索方法,检索技术和检索理论不断出现并应用到文献检索中.从表一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我校图书馆的文学和社会科学类图书的借阅率较高,与我校实际偏重的化工类专业设置不相匹配.这种状况反映出: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大学教学不重视利用图书馆,而图书馆不重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使学生没有养成利用图书馆吸取知识的良好习惯,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需求不大,或没有兴趣,或不懂利用.此外,学生没有意识到图书馆的价值,部分学生只把图书馆作为休闲的场所,忽视了其传递知识与信息,传播文明的社会职能.由此可见,这些问题导致了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率尤其是专业图书流通率严重偏低.值得注意的是,我校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学生对图书馆资源建设,服务功能缺乏了解,即使有必要搜寻信息也很少主动到图书馆寻求帮助.图书馆因为种种原因,尚未主动开展面向读者的图书馆利用,文献信息检索等的宣传活动,未能对新生进行必要的入馆教育,使读者的信息素养得不到及时地提高,对文献资源需求形成天然的障碍,进而使图书馆大量的文献资源被闲置在书架上,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的影响了图书的流通率.三,文献采购不够客观图书品种的选择应建立在学科,专业的基础上.扩大品种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但从表一来看,我馆较大幅度增加馆藏量后,图书借阅册数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新增加的图书并没有被读者广泛认可和充分利用.这说明文献采访工作没有建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之上,缺乏对文献出版发行方面,本馆读者文献需求,本馆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调研;没有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例如没有重视征求系部教师,流通,阅览和读者的意见.文献采访工作落实不到位,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在实际运行中就会呈现相应的弊端,不但造成大量的馆藏资源浪费,而且不清楚读者类别或群体的划分,未能获知读者的读书倾向,因此无法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需求.(一)馆藏结构不合理.经实地考察和流通统计,我馆有大量图书无人问津,实在是一笔巨大的资源浪费,说明我馆馆藏结构总体失衡.主要表现在:读者所需要的一些图书馆内没有收藏,读者最常用的图书复本量少,而读者需要量极少或几乎没有读者需要使用的图书却长期滞留在书架上,既占用了馆舍空间,又影响了流通率,而且耽误读者找书的时间.例如,在流通借阅室和阅览室,都有一定数量的馆藏文献不适合读者的需求,既有专业不对口,也有文献老化,或是复本量不足的情况.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书的流通利用率.究其原因,一是图书涨价与经费短缺,使文献供给不足,文献保障率低;二是藏书剔旧工作不及时,造成了馆藏结构失衡,浪费了读者时间.(二)工作理念陈旧.图书馆的流通部门是处在读者服务的最前沿,跟读者打交道最多的部门.流通部的基本工作是借书,还书,上架,倒架,顺架等,事务性工作,工作内容简单,体力活较多,技术含量不高.工作枯燥,劳动强度大,以及馆里普遍存在的大锅饭,平均主义,不能够做到同工同酬等原因,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流通部门在工作理念上对图书的管理通常是重藏轻用,即只注重对书籍的管理,而忽视对读者的服务;只注重完成工作的量,而不是根据读者的需求在服务上有质的飞跃.由于工作环境差,工他们普遍对读者态度冷淡,对读者的咨询视之不理,使读者面对浩瀚的书海无所适从,使一些最新的,最有价值的图书不被读者所知晓,从而直接造成了文献资源的巨大浪费,并极大的降低了读者借阅图书的热情,严重影响了图书的流通率.图书馆导读服务没有重视,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学历和知识的老化无法提供现代化的咨询服务.导读需要它能为读者起到书海导航的作用,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图书馆要优化服务功能,为图书做导读,为网络资源做导航.工作人员要更新观念,提高信息综合能力,增强信息竞争意识,从读者的需要,心理出发,尊重读者平等使用信息的权利.四合理布置馆藏的分布在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紧张,经费受限的条件下,利用有限的空间,科学合理的布置文献资源,可以缩短读者的借阅时间,激活新书的借阅率,降低拒借率,避免经费和资源的闲置浪费.(1)开设新书专架,读者一步入书库,便可以在新书专架上浏览,花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所需的,最新的文献资料,自然就会吸引读者关注图书馆.(2)设立常用书架.另辟书架摆放与现代大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常用书籍,如科普知识,医疗保缱,大学生求职,专升本,艺术欣赏,传记名言类的图书,可以极大的方便读者.(3)合理布置图书,及时剔旧.布置图书时,要根据读者的借阅规律,把流通率高的图书尽可能的放置在书架醒目的位置.对些过于陈旧,学术价值低,缺少实用性,无人借阅的藏书,根据文献资源的不断变化,及时做好剔旧工作,充实新的文献资料,才能提高馆藏的利用率.作者单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作者简介:王浩然,男,本科,助教.爹义队:【1】郭翠华.邱晓辉.提高图书馆文献利用率探索【J】.情报探索.2008年10月.10学术探讨2010年04月O8年07年06年类名类号借阅竣比例借阅比例借l;J量比例马列类AS300.22;8910.42%1613079g哲学类Bll3534.78%96294.54g9l4l446%社科总论C49062.O7;53872.54%4809235%政治法律D30841.3O%357l1.68%33961.66%军事类E25001.05%213O1.00%23651.15%经济Fl0263433%9336440g8l653.98%文化,科学,教育,G5O232,l2%49552.34%5l64252%体育语言,文宇H30935l3.O4%24394l1.5O2356ll1.49%文学I8627336.36%848043999%809083946%艺术J53082.24%45862.16%452722l%历史,地理Kl9706831%l64767.77%l76998.63%自然科学总论Kl594O.59%l9O5O.9O%l732O8%数理科学和化学0698O2.94%66953.16%9365457%天文学,地球科学P2900.12%2790.132090.10%生物科学Q6450.27%5670.27g7040.34%医药,卫生R57ll2.4l%3873l83%27981.36%农业科学51410.06%66O.03%l040.O5%工业技术T40246l6.96%3075514.5027OlOl3.17%交通运输Ul440.O6%74O.O3%430O2%航空,航天V470.O2%l7O.01%l30O1%环境科学,安全科学X833O.35%82l0.39%8l80.40%综合性图书Z95O04Og86304l%8830.43%总借阅2372722l2079205040表二08,07,06年馆藏量2008年2007年2OO6年类名类号种册种册种册马列赛8D43394哲擘娄B2l7B罟I杜科盛论l85l5383照白法律0386732.474掣堆娄E320娆蒋531677l文化.科,教育,埘G201705335l6681518l语宫变等536422438空学l51l23474.求1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