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塑之二十四尊神将造像研究.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塑之二十四尊神将造像研究.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塑之二十四尊神将造像研究.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塑之二十四尊神将造像研究.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塑之二十四尊神将造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美术学专业论文)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塑之二十四尊神将造像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塑之二十四尊神将造像研究 专业:雕塑 摘要 中国陕西省蓝田县水陆庵彩塑为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 明代彩塑造像群之一。该造像群以中原佛教造像为本底,凶兼容 并蓄“梵式”、“道教”、“儒教”的造像风格而独具特色。本文针 对水陆庵彩塑造像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二十四尊彩塑作品,运用 历史学、图像学、文化学的方法,从美术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剖析, 探究其艺术的本质特征,揭示出其内在历史文化价值,以期建立 以“彩色壁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艺术遗存的研究平台,促进当 下对于不可再生的中国优秀“彩色壁塑”文化资源保护、整理、 研究。 关键词:水陆庵彩塑二十四尊神将研究 s u b j e c t :t h er e s e a r c ho f2 4p a i n t e ds c u l p t u r ew o r k si ns h u i l u n u n n e r yi nl a n t i a nc o u n t y , s h a a n x ip r o v i n c e s p e c i a l t y :s c u l p t u r e a b s t r a c t t h ep a i n t e ds c u l p t u r e si ns h u i l un u n n e r yi nl a n t i a nc o u n t y , s h a a n x i ,i so n eo f t h em o s tw e l l - p r e s e r v e da n dc o m p l e t es c u l p t u r es t a t u eg r o u p sp a i n t e di nt h em i n g d y n a s t yf o rt h ep r e s e n ti nc h i n a t h i ss t a t u eg r o u pt a k e st h ea r e as o u t ho fy e l l o w r i v e rb u d d h i s ms t a t u ea sab a c k g r o u n d ,t h e ya r ec o m p a t i b l ea n df e a t u r i n gi n g a t h e r i n g ”b u d d h i s m ”t h et a o i s m “a n d ”t h ec o n f u c i a n i s m ”t h i sa r t i c l em o s t l y h a s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i nv i e wo ft h ep a i n t e ds c u l p t u r es t a t u eg r o u pi n2 4p a i n t e d s c u l p t u r e sw o r ki ns h u i l un u n n e r yb yu s i n gt h eu t i l i z a t i o nh i s t o r ys t u d y , t h e p i c t u r es t u d ya n dt h ec u l t u r es t u d ym e t h o d t h ee s s a yt r i e st oa n a l y z et h ep a i n t e d s c u l p t u r e st h r o u g ha r tv i e w , s t u d yi t so r i g i n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r e v e a lt h ei n s i d e h i s t o r i c a lc u l t u r ev a l u ea n dt os e tu par e s e a r c hf l a to f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a r tr e m a i n r e p r e s e n t e dw i t h “p a i n t e ds c u l p t u r ei nt h ew a l l ”,s ot h a tt ok e e pa n ds t u d yo nt h e e x c e l l e n ta n dn o n r e g e n e r a t i v e “p a i n t e ds c u l p t u r ei nt h ew a l l ”i nc h i n a k e y w o r d s : s h u i l un u n n e r y p a i n t e ds c u l p t u r e 2 4p a i n t e ds c u l p t u r ew o r k sr e s e a r c h 陕西苴田水陆庵彩壹之;十四尊神将追像研究 1 1 选题缘由 1 序言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是众多不知名的古代雕塑艺术家们留给我们的艺术遗 产,它拥有着无法计算的价值。在形式多样的古代雕塑艺术作品中有种叫做“彩 塑”的雕塑艺术表现形式,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陕西省蓝田县的水陆庵中还保存有一批珍贵的明代彩塑造像群,虽然 规模不大,但却是我国国内仅存的几处明代壁塑群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和研究价值。笔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后发现,学术界对此专题的研究还很 薄弱:已有的成果、大多都是粗浅介绍或简单提及,还没有较为专业的论文或 专著面世,而对其艺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则更为稀少。对此,笔者认为对这一彩 塑遗存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选题以水陆庵彩塑中精彩的二十四尊彩塑“神将”为对象。是 因其造型独特、五官形象处理别具一格、服饰变化丰富多彩,与同时代的山西 双林寺的造像艺术相比,既显示出一脉相传的特点,但又独具风格。在造型手 法上,对前代的继承和发展又有独特之处。对其名称众说纷纭,学界至今未有 明确的结论。以上就是为何以此为研究对象的原由。 1 2 研究现状 对于明清彩塑的研究,学术界缺乏应有的关注。及至目前,关于水陆庵彩 塑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 学术著作、论文、摄影图册) 有:王子云先生著 2 陕西董田术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蒋适像研究 的中国雕塑艺术史;李松先生著的陕西地区佛教艺术;不同版本的 中 国美术史;再者就是刘兆荚先生为推广旅游景点而编著的诗话蓝田:以及 周仲民先生编写的悟真寺等。这些成果对于认识和了解水陆庵彩塑,无疑 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我们深入的开展研究,这些成果也存在着一些不 足和缺憾。这些成果对彩塑中彩塑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学术界虽对相 关的图像资料有了一定程度的收集,但还没有做出系统的分类,总体脉络还不 够清楚。或是有研究但是不够深入,仅仅停留于一般性的泛泛介绍层面,没有 把着眼点放在对水陆庵彩塑的美学特征以及艺术特色上进行深入地研究,缺乏 对比分析 基于当前此种状况,对于中国古代彩塑艺术的研究,弥显重要,迫切。如 何从各类学科研究中找到可供吸收的营养,是当前对于彩塑研究要解决的重要 问题。因为只有兼容并蓄。丰富信息才能使研究水准得到提升。使我们更易接 近所要探讨的问题核心。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对于水陆庵。二十四尊神将” 彩塑地研究,必须转换视角,积极应用美术史、雕塑史、服装史、建筑史、民 俗学、美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只有如此,对水陆庵彩塑群“二十四尊神 将”的艺术研究才能找出彩塑艺术的本质问题与文化归属。 1 3 研究意义 在当代中西方文化大交融,各种流派、各种思潮蜂拥而至。艺术类理论研 究事业蓬勃发展,新时代的艺术家须关注传统、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才能立足 世界。对传统艺术理论系统地分析与研究成为我们继承中国传统艺术,并使其 艺术传统可持续性发展的必备条件与理论支撑。 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造儇研究 当前,对于各种艺术学科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相比之下彩塑艺术研究的 成果屈指可数。而为数不多的彩塑艺术研究者们更多关注的则是山西地区及敦 煌地区的彩塑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不应被忽略的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塑遗存, 在当今的彩塑艺术研究领域中并没有被更多的学者所关注。这是一块深埋在秦 川的艺术瑰宝。急需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发掘和系统整理。 之所以选择水陆庵二十四尊神将彩塑作品作为研究课题,旨在揭示其艺术 本体酌特征和表现,从而探讨其文化渊源和价值。这不仅增添了对于水陆庵彩 塑艺术的研究。还有利于准确定位水陆庵彩塑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水陆庵彩塑的研究不仅有诸多的学术研究价值,还有十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 1 4 研究方法 为了使此次研究达到应有的学术水平,采取了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相结合 的方法进行研究。 实地考察主要通过实地拍摄及测量实物、求访老专家、探询民间艺人、拜 访佛教高僧大德、采访艺术遗存地老乡等多种形式进行一手原始资料地搜集。 对于相关文献资料主要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搜集整理:1 、本研究所属学科及相 关人文学科。如:中国文化史、雕塑史、建筑学、地方志,美术学以及彩塑源 流等方面相关的图书资料。2 、相关图像资料。如大量的实地拍摄照片与相关 画册图片。3 、翻阅各种刊物发表的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或相关专著。在此基 础上笔者充分借鉴了先辈们的研究成果,又进一步将此相关的研究引向更深层 面,以期得到合理的认识和结论。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遣像研究 2 1 前言 2 正文 水陆庵位于陕西省蓝田县的东南部。距蓝田县城约9 公里,距西安市区约 2 2 公里,现3 1 2 国道旁,与佛教著名寺院“悟真寺”毗邻。水陆庵南依王顺山, 北临灞水河,坐落在蓝水中流的一个形似卧鱼的小渚尾部。它三面环水,形似 孤岛,背有青山耸立,周有河水环流,整个院落布局清幽古朴。 图2 。1 陕西省蓝田县水陆庵卫星地图 据蓝田县志记载,水陆庵为“悟真寺”北普陀群寺的“蓝渚庵水陆殿”。 “悟真寺”创建于隋开皇年间,宋重修多宝塔碑文载:“山中有寺乃是隋朝兴 建,唐时扩建,命尉迟敬德监修”。唐代时,。悟真寺”殿宇磷次,僧侣逾千, 挣士宗的名僧善导大师和净业大师在此开坛讲经。其后法成、慧远、慧超等净 土宗的高僧先后均较长时间居住于此。又据传,水陆庵是唐太宗下诏,为给 在建国时死于战场的蓝田籍将士超度亡灵而修建的佛教建筑群,“水陆殿”就 是当时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行“水陆法事”,水陆庵就设成为当时水陆法 周仲民悟真寺)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 0 0 5 7p 2 5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遣像研究 会中的内坛。唐后期称之为“悟真寺”的“下院”。至明朝正统十四年( 1 4 4 9 年) 改“下院”称为“北普陀现存的水陆殿的大殿铭钟,为弘治七年( 1 4 9 4 年) 十二月铸造,成为证明此段历史的真实佐证。明代嘉靖三十四年( 1 5 5 6 年) 十二月蓝田地震,时为渭华大地震所波及。史料记载1 5 5 6 年1 月2 3 日3 , “中南山移数里”,“北普陀”临山的地方塌陷,恰遇洪水冲刷,在。北普陀” 的南部又出现一条河道,从此“北普陀”就成了蓝水中央一方小渚上的建筑了。 震后,朱元璋的孙予,秦藩王朱怀墙请来山西塑像名师。乔仲超”4 重整塑像, 为水陆殿修葺庙宇。今大殿中梁上遗有墨书题记“大明国陕西西安府蓝天县青 侯里古刹悟真峪北普陀兰渚庵重修诸圣水陆殿,大明嘉靖四十二年仲夏肇启, 龙庆元年( 1 5 6 3 ) 姑洗月重建”等字。这是明代秦藩王为自己的母亲礼佛而 花了三年零十个月重新整修的官家佛寺。因该佛寺在蓝水的中间,地处为“渚”, 礼佛人为女性,而佛教中对女性的礼佛场所称之为! 庵”。故取意:“蓝”水、 “渚”地、“庵”堂,将山北水陆道场改名为“兰渚庵”。后又于万历三十年, 清代的康熙三十八年( 1 6 9 9 年) ,道光二年( 1 8 2 2 年) 都有过重修。在清末民 初,应大众百姓行水陆法事,而又将“兰渚庵”改为水陆庵5 ,从此沿用至今 解放后,国家政府于1 9 5 9 年与1 9 8 2 年两次拨款,修缮维护水陆庵的大殿彩塑。 1 9 9 6 年中国国务院公布水陆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2 水陆庵彩塑概述 水陆庵内现存彩塑3 7 0 0 多尊,全部集中在水陆庵的正殿“诸圣水陆殿” 2 周仲民悟真寺)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 0 0 5 7p 4 1 5 时为渭华大地震所波及。 4 2 0 0 1 年西安年鉴 文物博物1 = 2 8 5 5 周仲民悟真寺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 0 0 5 7p 4 7 6 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遣像研究 中。“诸圣水陆殿”平面约为方形,各边长约为十六米,格局为中央置佛坛, 佛坛背后有中隔壁,南山墙和北山墙向西三分之二处设有南隔壁和北隔壁,南、 北、中三个隔壁将大殿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即前殿、后殿。前殿造像以佛为主, 后殿造像以菩萨为主,南北两壁为佛传故事和五百罗汉渡海的故事。前后殿彩 塑大者丈余,小者尺许,其中圆雕、浮雕、壁塑、悬塑和其它各种装饰性的雕 塑参差错落,形式多样。 水陆庵前殿中央佛坛造像为横三世佛,中间坐佛通高5 6 3 米,半袒袈裟, 螺发尤旋,手施法轮常转印,结跏趺坐于双层重叠莲台之上。中间佛为释迦牟 尼佛。北侧为阿弥陀佛,右袒,螺发高髻,双手皆定印,结跏趺坐于双重仰复 莲台上。释迦牟尼佛南侧为药师佛,袒胸、螺发,双手施根本法印,结跏趺坐。 三佛各有二胁侍。释迦牟尼佛的胁侍为阿难、迦叶,阿弥陀佛和药师佛的胁侍 均被安排在了佛光里。两佛两侧所立塑像均为世俗打扮的侍者:药师佛的胁侍 为一长者和束发头戴道冠的供养人,二者均为捧盘的动态。阿弥陀佛的胁侍为 戴道冠的长者和一戴冠的文官,亦双手捧供盘,六位侍者的塑像尺寸略大于真 人其特殊的排列组合充分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历史文化背景 与中央佛坛向对面的殿门南北两侧,各塑一面以坐佛为中心的佛造像,两 组格局基本相似。殿门南侧有一佛二菩萨,上有悬塑的两排神将和供养男女, 其上端又有华俨三圣。殿门北侧亦以一佛二菩萨为中心,菩萨之上亦有两排站 立的悬塑,佛之左右各有六尊神将。神将之上是佛、儒、道三教宗师的造像, 释迦牟尼位居中间,右为太上老君,左为孔子。三教的融合,表现了佛教文化 在唐代以后的包容性与多元性的演进。三教龛内有一对飞天,均为双头,头秃 无发,上身赤裸,背生双翼,飘于云头之上。现仅有一尊还较为完整,另一尊 7 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蒋遣像研究 的头部已经破损。 大殿南北两山墙是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五百罗汉渡海、二十四尊神将。 佛传故事主要是降生和涅盘,南壁以涅盘为中心,北壁以降生故事为中心,表 现有托胎、九龙浴太子,生后七步走、尸毗王割肉喂鸽、舍身饲虎等情节。故 事画面之下,山墙的三分之一处是五百罗汉渡海。罗汉或成组或单个自由航渡 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或乘舟摇槽,或飘然于水上,水中有龙王或怪兽、鱼 鳖,还有牛头和马面、白马、猪猡等奇兽世界。这些神奇的怪兽,各操乐器, 有笛、笙、箜篌、筝、鱼扳、夹板、圆琴、手鼓、拍板等十余种,似在为五百 罗汉渡海得道而庆祝,场面热闹,极富想象力。 五百罗汉之下,地上沿着墙壁竖立着二十四尊戎装神将的塑像,南北墙壁 各十二尊,凶神恶煞、张牙舞爪。二十四尊戎装神将手执各种法器,金刚铃、 法轮、剑、戟等。造型有一身一头,一身三头,胳膊有四臂,六臂、八臂,威 严生动。 水陆庵后殿中央佛坛两后侧的隔壁及大殿的后半部是菩萨的世界。在通向 后殿的两个“t ”型隔断的东面,北边塑着地藏菩萨,两边有一老一少两个供 养人的塑像,即闵公与道明和尚6 。墙壁上的塑像都为悬空的,但是可惜的是 只有一尊的头部还保留有其形象;南边为一尊菩萨,菩萨戴宝冠。手执药葫芦, 左右有待伺的两尊世俗人物形象,其中一个的头部残缺。南隔壁下部塑有八尊 明代服饰的世人形象7 。墙壁上有带场景的塑像四组;南北隔壁的后面对应位 置,北边塑着千手观音,千手观音为男相,有须;十六臂,其中一手持珠、一 与山西双林寺地藏殿里的闵公与道明和尚的形象与布局一样,这也是能够证明其身份 最有力的证据。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塑像是我国历代名医像,因无从考证,笔者带有怀疑的态度,而不 能认同,认为就是当时的供养人。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逢尊研究 手持轮,其它未持物之手心,均塑有一眼;结跏趺坐于莲花之上。像后隔壁上 则是妙善公主剜眼、割手为父治病的经典故事。南边为以孔雀为座的阿弥陀佛 。,背后的隔壁用孔雀尾部开屏的羽毛做为背景,以示佛光,别具匠心。 后殿中隔壁与前殿中隔壁是背靠背的位置关系,三佛对应的位置处,正中 为男相的观世音菩萨,左侧为以狮为座的文殊菩萨,右侧是以大象为座的普贤 菩萨。观音为留有胡须的男相。水陆庵的观音虽为男相但却如盛唐美女般,丰 肌玉骨、眉目清秀,比例匀称。观音结跏趺坐于莲花座,坐下有龙台,背景是 山崖和楼阁,其中塑有插柳枝的净瓶、白鸽和宝池。左右各以童子,即善财( 与 山西双林寺里的善财极其相似) 。 后殿西墙中央塑造的是佛陀为母亲说法的故事场景。佛祖的生母按照佛教 的礼仪跪于佛陀面前,佛陀抱拳向母亲致敬。一般情况下,佛的手印是有特定 意义的,而这个手印是非常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的造型抱拳。环墙三侧均可 以视为佛国世界的众生,上下四排,塑造了护法,诸天,侍者等形象,神态各 异形象生动。 自唐代起民间盛行水陆法会。陕西蓝田水陆庵为水陆法会中供奉诸神的殿 宇,殿内彩塑是水陆法会的诸神,在佛教水陆法会中,殿宇内陈列的大多为。佛, 儒、道”三教的诸神画像,也就是后人称之为的。水陆画”,而与别处的“水 陆画”不同,这里是一幅立体的、可触摸的、色彩艳丽的。水陆画”。“水陆殿” 不愧为一个佛国天堂,不论观者处在殿内的什么地方都被四面大大小小的神像 包围着。做“恶”者,无时无处不在佛祖的监视之下;为“善”者,处处见佛, 看到南侧这尊以孔雀为座的佛造像,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孔雀明王。其实,孔雀明王的 形象是一面四臂之相,手持莲花、俱缘果、吉祥果、孔雀尾:其次阿弥陀佛为密教莲华 部主,所乘亦为孔雀,孔雀瑞鸟,色彩绚丽,用以表示转法轮之意。 9 明清水陆画北京文物鉴赏 编委会编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 0 0 4p 1 0 0 9 陕西苴田水陆庵彩妻之二十四尊神将遣俦研究 好不欢喜。在这些生动自然,形态传神,惟妙惟肖的彩塑中。二十四尊神将是 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组塑像。二十四尊人物个个形态万千,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达到较高的造型水准,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塑彩绘技 巧。 2 3 二十四尊神将造像之内容、造型研究 2 3 1 二十四尊神将造型之图像描述 生活中人人都会在意自己的。形象”,其实对于神也不例外。那么在水陆 庵的造像中,造像师是如何塑造神将的形象的呢? 下面我们就结合实地所拍摄 的图片从具体的图像来分析这最具代表性的二十四尊神将艺术造型。 2 3 1 1 北壁十二尊神将 ( 1 ) 北壁第一位神将( 见图2 1 ) 高约1 5 7 厘米”,头部发式为高髻中束, 上身着红底黑斑护胸软甲,下身腿部与腹部为铠甲,柬带于胸前,消逝于腰后, 风带环于两肩,迎风飘舞。额头饱满,圆眼凹陷,目光向眉上看,眉骨突出, 嘴唇紧闭,嘴角向下微弯。具有四臂。其中上两臂手执法器,曲臂举过头顶, 右手执三股杵,左手法器残损,只留下木质的手柄。小臂裸露,表面凸起的有 血管与青筋。前胸的两只手臂,右手将左手紧握于掌心之中,虔诚地放置于胸 前,成抱拳参拜状。小腿粗壮,着护腿,护腿有兽面扣带作为装饰。着薄底靴, 呈三十度立于地面。 1 0 每尊遗像的高度为从脚底至头顶的高度。 1 0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遣像研究 图2 1 北壁第一位神将a图2 1 北壁第一位神将b ( 2 ) 北壁第二位神将( 见图2 2 ) 高约1 5 6 厘米,呈愤怒状。怒发弯曲向上 伸展,高额,双眉里。v 。字形,凸起于眉上,在眉心拧结,圆眼,怒目手中 持物,鼻孔外露,鼻翼微张,龇牙咧嘴,露出上下齿。全身铠甲,胸前有红色 带,腰部有汉祷,护腹为吞兽口饰,风带挂两肩。共六只手臂,胸前两臂,左 手抓蛇头,右手抓蛇尾;另两臂高举过头项,左手法器已残损,右手抓三股杵; 余下两臂在背后伸展出来,左手紧握铖刀,右手举镜。小腿被薄底皮靴包裹, 双脚呈三十度跨立,左脚踩一戴冠小鬼。 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壹之;十四尊神将遣像研究 图2 2 北壁第二位神将a图2 2 北壁第二位神将b 图2 3 北壁第三位神将8图2 3 北壁第三位神将b ( 3 ) 北壁第三位神将怒发( 见图2 3 ) 高约1 5 5 厘米,每股头发弯曲向上伸 展,上身赤裸,肩披风带,从脖子绕至腰后,颈部有项圈,高额圆眼,怒目而 瞪,向上翻起,目光忿怒,双眉倒立凸起,结于眉心正中。口大张,露出牙齿 和舌头,似在说话,整个五官组成了忿怒而言的神情。有六只臂,胸前两手将 法轮捧于胸前,左手托底,右手抓住法轮外框;上两臂高过头顶,向外曲肘, 右手握三股杵,左手法器已残损;背后有两臂,伸于腹前,右手持狼牙棒,左 手为摊开状,手中无持物且大拇指残损。双腿呈稍息状站立,左脚踩着腰间垂 下来的飘带,右脚呈虚步,脚尖着地,脚跟微微抬起,脚脖皆有环饰。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遣像研究 图2 4 北壁第四位神将8 图2 4 北壁第四位神将b ( 4 ) 北壁第四位神将头戴冠( 见图2 4 ) 高约1 5 5 厘米,额前有一圆镜,无 向上漂动的发须,双眉呈卧蚕状,倒立凸起,拧于眉心。双眼向右侧斜视,嘴 角撇开,向左倾斜,下唇包上唇,不服气的表情写满脸颊。全身着铠甲,披挂 护胸及护档,束带于胸前及腰问,风带挂于两肩,漂于脑后。共有六只手臂, 胸前两手握有兵器,右手握兵器仅存的手柄,而左手的拇指与中指相捏,兵器 已残损;肩上两臂双手共举一法器过头项;身后两臂,左手叉于腰问,右手攥 着几股绳子。六只手臂皆有护肘,腰部汉祷处,有带头兽皮附于铠甲上,大腿 的铠甲下,小腿着兽面扣带护腿,双脚呈钉子步,左脚在前,踩在一带甲壳的 怪兽背上右脚后退,踩于旁边塑像腰部飘落的飘带上,紧紧扎根于地面,重 心后仰,稳重矫健。 头西董田水陆庵彩塑之二十四尊神将遣像研究 图2 5 北壁第五位神将a图2 5 北壁第五位神将b ( 5 ) 北壁第五位神将怒发冲天( 见图2 5 ) 高约1 5 5 厘米,每股头发似一条 条小蛇,作发散式向上伸展,发迹根部有一发箍,上有舌头牙齿的组合饰件, 双眉呈“一”字形紧锁,怒目圆睁向左上方瞪视,张口大喊,露出满口的牙 齿,可见舌头因用力向上抬起,做大喊状。身着铠甲,有肩吞口,束带于胸前 及腰间,风带挂于两肩,呈环形漂于脑后。手臂六只,大臂裸露,扎有丝带, 小臂皆有双兽面的装饰护肘,胸前两只手臂均握有法器,右手反握金刚杵,左 手法器已残损,呈下按手势;肩上两只手臂高举过头顶,每只手均握有一个三 股杵,且左边的杵头朝上,右边的杵头朝下;肩后两只手臂,左边手握长兵器 钺刀,右手法器已残损。腰部汉祷外又加一组沥粉布巾,腰部以下又有下吞兽 口,双腿系护腿,左脚前,右脚后,重心于右腿支撑。 1 4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塑之二十四尊神将遣像研究 图2 6 北壁第六位神将8图2 6 北壁第六位神将b ( 6 ) 北壁第六位神将怒发冲天( 见图2 6 ) 高约1 5 4 厘米,头发弯曲挣扎, 向上伸展,呈“目”字脸。双眉紧锁于眉心,眉角下吊,怒目直视前方,咬牙 切齿,服饰扮相与第四尊造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护肘与吞兽口的造型不一 样。共四只手臂,胸前两臂紧握一支长兵器,胸前呈四十五度角,因兵器头部 已残损,所以不能正确辨认其名称;上两臂各举法器于头顶,只剩法器手柄, 不能辨认法器名称。这尊造像的重心在于左右腿之间,右脚向前,左脚退后, 并用脚跟踩在一个怪兽身上,怪兽竭力挣扎状。 陕西董田米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遣像研完 图2 7 北壁第七位神将a 图2 7 北壁第七位神将b ( 7 ) 北壁第七位神将是“由”字脸( 见图2 7 ) 高约1 5 3 厘米,头发弯曲向 上伸展,身着铠甲,披挂护胸及护腹,束带于胸前及腰间,并呈兽面状,风带 挂于两肩。双眉微微皱起,双眼向右上方斜视,眼中满是疑惑,口微张,好像 要说出心中的疑虑,表现的诚惶诚恐。共有六只手臂,前两只手臂双手虔诚地 将法器捧于胸前,但是法器已残损,不能正确辨认;上两只手臂的双手均拿三 股杵,向上举过头顶;肩后手臂的两手均握法器,自然垂于腰间,右手握玲, 左手法器已残损,不能正确辨认。双脚赤足呈三十度站立,扎根于地面。 1 6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塑之二十四尊神蒋遣像研究 图2 8 北壁第八位神将a图2 8 北壁第八位神将b ( 8 ) 北壁第八位神将脸形肥大( 见图2 8 ) 高约1 5 3 厘米,怒发弯曲向上伸 展,身着铠甲,如第四尊神将的扮相,有一裂痕浮于额上,圆眼,怒目手中持 物,双眉倒立凸起,眉角翻起向上,拧结于眉中。牙齿外露,面部的咬肌和口 轮匝肌肉凸出。共有六只手臂,胸前两只手臂左手捧一球状物,右手紧握利斧, 像是要劈开这一球状物。肩上两只手臂举过头顶,双手均握利剑,只是剑身已 残缺;肩后两只手臂,左手拿金刚杵柄用力插于脚下的怪兽腹部,左手握一利 器于疆间。足下同前几位神将所饰,双脚呈平稳八字步。 1 7 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蒋造像研究 图2 9 北壁第九位神将a 图2 9 北壁第九位神将b ( 9 ) 北壁第九位神将蛇形头发作散射状弯曲向上伸展( 见图2 9 ) 高约1 5 5 厘米。发根部有一同第五尊神将的发箍。上身护胸为铠甲,肚子部位为龟纹软 甲,束带予胸前及腰间,风带挂于两肩,双目圆瞪向上翻看,双唇紧闭,面目 表情无愤怒状。共六只手臂。胸前两只手,捧半圆形物,但已残损,不能正确 辨认;肩上两只手臂持法器,过头项,左手执五股玲,右手执五股金刚杵;肩 后两只手臂,右手执细长兵器,但因兵器头已残损无法正确辨认,左手为握拳 状。双脚呈“八”字姿式跨立,右脚与前,踩蟾蜍首人身状的怪兽与脚下。 1 3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造像研究 图2 1 0 北壁第十位神将a图2 1 0 北壁第十位神将b 北壁第十位神将蛇形头发直冲而上向四边散开( 见图2 1 0 ) ,高约1 4 9 厘米,怒气冲天,身着铠甲,披挂护胸及护胯,束带于胸前及膜间,风带挂于 两肩,迎风飘舞,额上还有一目,以损坏,圆眼,怒目而瞪,向上翻起,双眉 倒立凸起。张口大喊,露出满口的牙齿,舌头在口内翘起。六只手臂,胸前两 只手握一长兵器,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兵器头为羽毛型。肩上两只手臂左手 举月,右手举日,过头顶;肩后两只手臂,左手握绳,右手中的法器已残损, 无法正确辨认。腹部有一倒置的兽面吞兽口,足下系护腿,薄底靴,双脚呈三 十度站立,双腿粗而短,结实有力扎根于地面。 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违俸研究 图2 1 1 北壁第十一位神将a图2 1 1 北壁第十一位神将b a d 北壁第十一位神将怒发冲天( 见图2 1 1 ) ,高约1 5 3 厘米,头发弯曲向 上伸展,上身裸露,束带于胸前及腰间,风带挂于两肩。圆眼、怒目,双眉倒 立凸起,呈“v ”字状。龇牙咧嘴,露出整排牙齿,使得嘴变为地包天状,咬 肌凸出。共有六只手臂,胸前两只手臂虔诚地捧一钵盂,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托着;肩上两只手臂举法器均过头顶,但是两只手里的法器都已残损,无法正 确辨认,似为一对宝剑;肩后两只手臂,右手紧握长兵器,但头部已残损,左 手无手掌,变为一圆镜。腰部裹有战裙,腿部裸露,左脚向前,踩在一个蛇身 女人像的怪物身上,右脚退后。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造像研究 图2 1 2 北壁第十二位神将a 图2 1 2 北壁第十二位神将b 北壁第十二位神将头戴高冠( 见图2 1 2 ) ,高约1 5 1 厘米,上身着软甲, 披挂护胸及护腹,束带于鹏前及腰问,风带挂于两肩。束发、圆眼,目光向右 上方看,嘴角下吊、抿嘴。有四臂。肩上的两臂手执法器,半弯曲举过头顶, 左手执三股杵,右手执棒形法器。胸前的两只手臂呈抱拳状,右手将左手紧握 于掌心之中,虔诚地放置于胸前。双脚呈“丁”字步,小腿系兽面护腿,双腿 粗而短,结实有力的扎根于地面。 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壹之升四尊神将造像研竞 2 3 1 2 南壁十二尊神将 图2 1 3 南壁从西向东第一位神将a 图2 1 3 南壁从西向东第一位神将b ( 1 ) 南壁从西商东的第一位神将头戴高冠( 见图2 1 3 ) ,高约1 5 3 厘米,身 着铠甲,披挂护胸及护胯,束带于胸前及腰间,风带挂于两肩。高额圆眼,耳 光向眉头上看,张口,露出牙齿和舌头,腮帮鼓起,似在怒喊状。有四臂,其 中肩上两臂手执法器半弯曲举过头项,但是双手法器均已残损,只留下手柄, 所以不能正确辨认小腿粗壮,系兽面护腿,双脚呈。八”字步,左脚在前, 踩在一怪兽的背上,右脚后退,扎根于地面,重心向后置,体态稳重。 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妻之二十四尊神将造像研究 图2 1 4 南壁第二位神将a图2 1 4 南壁第二位神将b ( 2 ) 南壁第二位神将怒发( 见图2 1 4 ) ,高约1 5 2 厘米,似条条小蛇,弯曲, 上身赤裸,披风带,且从脖子绕到腰间,颈部有项圈,高额、怒目而瞪、向上 翻看、眉尾上挑凸起,眉心紧锁,抿嘴龇牙,嘴为地包天状,鼻翼肥大,微张。 共六只手臂,胸前两只手臂,右手的法器已残损,只留下剑柄,左手中指似在 担着剑身;肩上两只手臂执法器半弯曲举过头顶,但是双手法器均已残损,只 留下木质的手柄,所以不能正确辨认。后两只手臂从背后绕到前胸,左手执兽 头型铜牌,右手持一圆镜。腰部围系画有虎头的战裙。下身着布裤,小腿裸露, 双脚赤裸于底面。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妻之二十四尊神将追像研究 图2 1 5 南壁第三位神将a图2 1 5 南壁第三位神将b ( 3 ) 南壁第三位神将怒发冲天( 见图2 1 5 ) ,高约1 5 3 厘米,身着铠甲,披 挂包肚及吞兽口,革带束于胸前及腰问,风带挂于两肩。高额怒目,斜视右前 方,双眉呈“v ”字状,倒立凸起,拧结成疙瘩于眉心正中。龇牙咧嘴,露出 整排牙齿,咬肌和口轮匝肌异常凸出。共六只手臂,胸前两只手臂,左手中的 法器已残损,只留下木质手柄,右手执长剑,剑头朝上;肩上两只手臂,半弯 曲举过头顶,右手执单头三股杵,左手执双头三股杵;后两只手臂从背后伸到 跨部,右手五指用力向下按、伸,左手握提一串绳索。小腿系护腿,登薄底云 头靴。双脚呈三十度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后退。 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遣像研究 图2 1 6 南壁第四位神将a图2 1 6 南壁第四位神将b “) 南壁第四位神将愤怒至极( 见图2 1 6 ) ,高约1 5 4 厘米,双目圆睁,张 口大喊,露出满口的牙齿,舌头暴露无遗。身着铠甲,披挂护胸及护腹,束带 于胸前及腰间,风带挂于两肩。六只手臂裸露,大臂皆系有丝带,胸前两只手 臂,执一桨状兵器,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肩上手臂半弯曲举过头顶,右手持 剑,左手持刀,交叉成十字;肩后两臂中左手按于腰部,右手的手臂自上而下 缠绕着一条蛇,所以右手紧握住蛇的七寸。双腿与其它武装塑像的扮相一样, 呈丁字形站立,右脚后退,紧紧扎根于地面,重心后仰。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遣像研究 图2 1 7 南壁第五位神将a图2 1 7 南壁第五位神将b ( 5 ) 南壁第五位神将怒气略小( 见图2 1 7 ) ,高约1 5 0 厘米,头发整体弯曲 向上,圆眼怒瞪向额头上方看,双眉呈“v ”字状,倒立凸起,双唇紧闭,上 身有肩甲,护肘,绣花布质包肚及吞兽口,束带于胸前及腰间,风带挂于两肩。 共六只手臂,胸前两只手臂,右手将左手紧握于掌心之中,虔诚地放置于胸前, 并将金刚杵放置于前臂上;肩上两只手臂半弯曲举过头顶,左手握五股杵,右 手执玲。肩后两臂右臂残缺,左臂握拳,虎口冲外。系护腿,登云靴,左脚在 前,右脚在后,踩在一个女妖身上。 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壹之j 十四尊神将造像研究 图2 1 8 南壁第六位神将a图2 1 8 南壁第六位神将b ( 6 ) 南壁第六位神将的蛇形头发弯曲向上伸展( 见图2 1 8 ) ,高约1 4 1 厘米,做散射状,身着铠甲,披挂护胸及护腹,束带于胸前及腰间,并呈兽面 状,风带挂于两肩。高额圆眼,怒目而瞪,斜视右前方,双眉呈卧蚕状,倒立 凸起,拧结成疙瘩于眉心正中。眼睛怒视向上方看,眼角上挑,目光狰狞,鼻 翼鼓起,嘴唇裂开,露出整排紧咬的牙齿,显然是在用力。共六只手臂,前 两只手臂虔诚地捧法轮于胸前,左手紧握轮子,右手托住轮底;上两只手臂半 弯曲举过头顶,两手均执法器,但只留下木质手柄,但其他部位已残损,不能 正确辨认;后两只手臂,左手叉于腰间,右手中的法器已经残损,不能正确辨 认。双腿呈丁字形站立右脚后退,紧紧扎根于地面,使得重心向后仰,更加体 现稳重感。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妻之二十四尊神将逢像研究 图2 1 9 南壁第七位神将a 图2 1 9 南壁第七位神将b ( 7 ) 南壁第七位神将怒发冲天( 见图2 1 9 ) ,高约1 5 2 厘米,每股头发似一 条条小蛇,弯曲向上伸展,身着铠甲,披挂护胸及护腹,革带束于胸前及腰问, 并呈兽面状,风带挂于两肩。高额圆眼,怒目而瞪,双目惊恐地睁大,瞳孔扩 散开,口大张,露出满口的牙齿,舌头因用力而略微向上抬起,整个五官表现 出惊慌和恐惧之感。共六只手臂,前两只手臂紧握一棍型兵器,左手在上,右 手在下,但因兵器头部受损,所以无法辨认;上两只手臂半弯曲举过头顶,均 执三股杵,( 后两只手臂看不清) 。左脚在前,右脚后退踩在一小鬼身上,显示 神将的威武。 陕西苴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造像研究 图2 2 0 南壁第八位神将a图2 2 0 南壁第八位神将b ( 8 ) 南壁第八位神将的蛇形头发弯曲向上伸展( 见图2 2 0 ) ,高约1 5 3 厘米, 做散射状,身着铠甲,刮护心境于胸前,披挂护胸及护腹,革带束于胸前及 腰间,并呈兽面状,风带挂于两肩。高额圆眼,怒目而瞪,斜视右前方,双眉 呈卧蚕状,倒立凸起,拧结成疙瘩于眉心正中。眼睛怒视向上方看,眼角上挑, 目光狰狞,鼻翼鼓起,双唇紧闭向外撤开,整个五宫表现出愤怒之感。共八只 手臂,前两手抱宝葫芦于胸前,葫芦口朝下,作收妖状;上两只手半弯曲过头 顶,左手执物已残损,无法正确辨认,右手执短剑;后两只手臂,右手执绳, ( 左手看不清) :第四对手,右手握长兵器,但兵器头己残损,无法正确辨认, 左手执物只留下木质手柄。双脚着靴,呈三十度站立,左脚在前,右脚退后,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特遣像研究 使得身体重心向后仰,并显示出威严之感。 图2 2 1 南壁第九位神将a 图2 2 1 南壁第九位神将b ( 9 ) 南壁第九位神将头戴高冠( 见图2 2 1 ) ,高约1 4 7 厘米,身着铠甲,披 挂护胸及护腹,革带束于胸前及腰间,风带挂于两肩,迎风飘舞,威风而凛冽。 高额圆眼,目光前视,双唇微张,上下齿紧咬,以致咬肌和口轮匝肌凸显,鼻 翼鼓起,像成面目凶恶的表情。共六只手臂,前两支手臂,左手作握拳状,用 力向上抬起,右手放在金刚杵柄上,而金刚杵则插进神将脚下的小鬼身体里。 上两只手臂半弯曲过头顶。均执三股杵:后两只手臂,右手自肘关节处就已残 损,( 左手看不清) 。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塑之二十四尊神搏遣像研究 图2 2 2 南壁第十位神将a图2 2 2 南壁第十位神将b 南壁第十位神将怒发冲天( 见图2 2 2 ) ,高约1 4 8 厘米,每股头发似一 条条小蛇,弯曲向上伸展,上身赤裸,并无着铠甲而只有彩绘,只披风带且从 脖子绕到腰间,颈部有项圈,高额圆眼,怒目而瞪,向上翻起,目光中充满质 疑。高额圆眼。怒目而瞪,双目惊恐地睁大,瞳孔扩散开,双唇紧闭,作地包 天状。共八只手臂,前两手左手掌已残损,右手放于胸前,执物残损,只留下 木质手柄;上两手半弯曲举过头顶,左手执物已残损,右手握刀;后两手从背 后绕到跨前,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显示出数字。二”的意思,右手执棒,紧 握与跨前;第四对手臂,左手自肘关节处残断,右手举镜。赤足,左脚在前, 右脚退后,呈三十度站立。 陕西董田术陆患彩壹之:十四尊神将遣像研究 图2 2 3 南壁第十一位神将a 图2 2 3 南壁第十一位神将b o d 南壁第十一位神将蛇形头发弯曲向上伸展( 见图2 2 3 ) ,高约1 4 8 厘米, 做散射状,身着铠甲,披挂护胸及护腹,革带柬于胸前及腰间,并呈兽面状, 风带挂于两肩。高额圆眼,怒目而瞪,斜视右前方,双眉呈卧蚕状,倒立凸起, 拧结成疙瘩于眉心正中。上下齿紧咬,最周围的肌肉凸现,腮帮鼓起,全身用 力共四只手臂,前两手左手执独股杵,右手执物残损,只留下木质把柄;上 两只手臂,均半弯曲举过头顶,左手执日,右手执月。双脚呈八字步站立。左 脚下踩一小鬼,再加上其面部表情,显示出威严的气质。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塑之二十四尊神将造傅研宄 图2 2 4 南壁第十二位神将a 图2 2 4 南壁第十二位神将b 叻南壁第十二位神将头戴高冠( 见图2 2 4 ) ,高约1 4 2 厘米,身着铠甲, 披挂护胸及护腹,革带束于胸前及腰问,风带挂于两肩,迎风飘舞,威风而凛 冽。作躬身状,低头,但目光却向上看,显得谦卑而虔诚,但是嘴角的微微一 撇。又在虔诚中显示出丝毫的不满。共四只手臂,前两只手左手将右手紧握于 掌心之中,虔诚地放置于胸前,仿佛参拜三世主佛。上两只手臂自肘关节处残 损,但从其残余动态上可看出,臂膀张开的动势。双脚着靴呈八字步站立。 2 3 2 二十四尊神将遣像之身份分析 水陆庵二十四尊彩绘塑像,气势雄伟,绘塑精美,造型奇伟罕见。有与其 它寺庙或壁画相同的造像特征,特别是陪伴于主佛两侧的二十四尊塑像,是在 我国现存的佛像雕塑遗迹中无实例可援的孤品,具有很高的研究与学术价值。 在李松先生所著的陕西地区佛教艺术一书中认为这二十四尊彩塑是。二 陕西苴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逢像研究 十四诸天”。“二十四诸天出于金刚明经,为天台宗四种三昧法之一,一 般供于大雄宝殿东西两壁,1 ”参照山西大同善化寺。二十四诸天”的 造像遗存,其形象男女均有。针对参照“男女形象均有”的实物遗迹,就此判 断此二十四尊男性特征的彩塑就是“二十四诸天”的判定是不准确的。王子云 先生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中曾提及到:“陕西蓝田水陆庵十二神王和佛道教 故事壁塑”的文字记载”;但是,没有明确指出这“十二神王”是否就是这南 北山墙下的二十四尊神将的单边数量,由其是数字量无法对应。这二十四尊神 将彩塑陪伴于主佛两侧。究竟是属于护法部的天神还是药师佛的“十二夜叉” “,若不是,那它们到底又是何方神圣昵? 以造型特点的角度来分析,在水陆庵南北两面山墙下的十二尊塑像的东西 两头,各有两尊神将与其它塑像不同,除去穿着不尽相同以外,尤其明显的是 这两尊彩塑均没有夸张的表情( 愤怒相) 。除去没有夸张的表情( 愤怒相) 的 两尊塑像,剩余的神将造像刚好为十尊,而且这十尊造像头部的双耳后部都有 两个5 公分的小头,符合了明王造像的“多头”的形象要求。我们再将其与山 西省宝宁寺明代“水陆画”中。十大明王”的造型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 “多头、多臂、手持兵刃与法器、成愤怒相”等基本特征与水陆庵的这些造像 有着制式的相同,也与佛教“明王”造像制式的特征极为相似。最重要的是在 水陆法会的焰口中有“恭请十大明王”的言语,山西省宝宁寺水陆画中的 “十大明王”为:“不动尊明王、大轮明王、步掷明王、大笑明王、甘露军咤 明王、降三世明王、马首明王、无能胜明王、焰发德迦明王、大力明王”“。 “中国佛教艺术 曹厚德杨古城编著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 9 9 7 p 1 9 3 1 2 中国雕塑艺术史王子云著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8p 4 0 7 中国佛教艺术 曹厚德杨古城编著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 9 9 7 p 1 9 4 1 明清水陆面 北京文物鉴赏 编委会编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杜2 0 0 4p 2 6 一p 3 l 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遣像研究 “明王”的形象制式在各种典籍的记载中都没有绝对统一的定制,而单就“明 王”的形象叙述。在各种版本的记载也不尽相同“这些不确定的规制,使得 我们很难将陕西蓝田水陆庵的二十尊塑像与典籍中记录的“十大明王”形象一 一对应。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该造像的艺术造型方面的问题,因此对于陕西 蓝田水陆庵的二十尊塑像各个具体的名称考证,在此就不作更深层次的探讨。 再者,如果说这二十尊是“明王”,这“十大明王”的数量与水陆庵的这二十 尊的数量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为何是两排排列? 回看“水陆画”的设置组合, “水陆画中神像的固定组合十方佛的组合常分为两幅。每幅画五身。八大 菩萨、十二圆觉菩萨、十大明王等组合也常分两幅,因此会出现一些成对、 成组的作品。”由此可见,水陆仪仗中诸神的设置与组合是有其特别性 的,也可以说,在水陆庵的这些彩塑造像中,将“水陆画”的成对、成组式的 设置组合运用到了彩塑的设计与表现中,进而成为水陆庵彩塑群中布局的特 色。综合各种线索,笔者认为这二十尊塑像就是“十大明王”的重复出现。 除去二十尊造像,余下的四尊是没有夸张表情( 愤怒相) 的塑像,他们的 形象较和善。而其中有三尊为撇嘴埋怨状,另一尊为张口呵斥状。双手都为抱 拳拱指,颇似常人所用的手势。具体形象为:头顶束发、系道冠,下身穿着为 铠甲护腿,上身穿着带护心镜的软甲。两尊分别为红色与绿色的软甲,另两尊 的铠甲内分别为红色与绿色的布衣。根据其色彩、配饰、抱拳的手势分析,这 应为两位神将的重复出现。但是遗憾的是现在还无法确定该塑像的具体身份所 属,故也不能妄作判断。但根据抱拳的手势和道冠可以确定的是该塑像所表现 的是具有中国本土文化根基的人物形象。因为佛教的手印造型中没有此种抱拳 佛教小百科2 佛菩萨的图像解说二菩萨部观音部明王部 全佛编辑部编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 0 0 3p 1 9 2 明滴水陆画,北京文物鉴赏 编委会编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 0 0 4p l o l 陕西董田水陆庵彩壹之二十四尊神将造像研宄 的造型。再参照山西省宝宁寺。水陆画”中的道教人物造型,其中道教诸神中 有与的这四尊塑像相似的道冠和手势,故可以认为该四尊造像为中国本土文化 下的诸神。 佛教的明王塑像、头顶的道冠、抱拳的手势这三种造型充分说明了当时佛、 儒、道三教合一的文化现象。佛教的“明王”造像,一身六臂或八臂,剩余四 尊神将的地位也不能不平等,假设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