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探究植物的奥秘.doc_第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探究植物的奥秘.doc_第2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探究植物的奥秘.doc_第3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探究植物的奥秘.doc_第4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探究植物的奥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植物的奥秘教学实录活动一 校园植物导览手册* 对应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贵州版)(三年级第一学期)主题“探究植物的奥秘”。福建省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温富荣【活动时间安排】2课时+课外考察1课时。【活动目标】1.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能根据植物外形叫出植物的名称。2.学会制作简单的校园植物导览手册(以下简称导览手册)。3.初步养成分工合作、观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活动重点】收集校园植物信息,整理并制作导览手册。【活动难点】正确辨认植物,编辑导览手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导览手册或中国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导览手册、记录单。学生准备照相机、笔、记录本、卷尺。【活动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学习、生活在校园里,你了解我们的学校吗?(学生肯定地回答:“了解。” )十分了解吗?(学生大声回答:“是。” )那好,现在老师考考你们,看你们是不是真的那么了解我们的校园。请听题:(故意放慢速度,卖关子)我们学校有几种植物?分别是哪几种?(故作得意状)不知道了吧!(稍作停顿,然后作神秘状)老师告诉你们个秘密其实啊,不光是老师,还有我们学校其他年级、班级的同学,也都不一定知道我们校园里究竟有多少种植物。(学生作晕倒状) 想了解吗?(学生:“想。” )那好,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就来了解校园里的植物。不过,老师想问问大家,校园里植物这么多,很难把它们认全,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让大家很容易地了解、认齐校园的植物呢?(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出示中国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导览手册,实物投影,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在这份导览手册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看到的内容)小结:导览手册的作用是为参观者提供详细的导览服务,上面介绍了世园会里有哪些展园,可以帮助参观者合理规划旅游线路,了解世界园林艺术的神韵。如果我们也制作一份导览手册,就能让大家对校园里的植物有更多的了解。二、活动指导1.确定导览手册的基本框架。 导览手册要怎样制作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清楚地知道校园里有哪些植物以及它们分别在校园中的什么地方?(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小结:导览手册要有封面、目录和校园植物的具体信息植物名称、图片、所属类别、在校园中所处的位置。 2.学习考察、收集校园植物信息的方法。刚刚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导览手册里应当有植物名称、图片等具体信息。那么,我们该如何全面、准确地获取这些信息?(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明确:要获取这些信息,必须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前要制定考察路线;考察时,按照一定的考察顺序,通过拍照、画示意图、测量等多种手段收集和记录校园植物的信息。校园这么大,校园里植物这么多,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植物资料的收集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做才能提高考察的效率和准确率?(要小组分工合作)引导学生:首先要按区域划分小组;然后,各小组要进行具体分工,考察中,组员要遵循各尽所能的原则。(出示考察要求:要完整地记录发现地。如果拍摄照片的话,既要有整株植物的照片,还要有叶子和枝干的照片;如果植株上有果实和花,还要拍摄果实和花的特写照片。)学生分组,分别推选组长,再对组员进行任务分工(收集资料、摄影、制作编辑等)。三、学生实地考察后完成制作导览手册教师跟随学生一起到校园考察植物,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学生分组进行校园植物考察)四、成果汇报1.展示导览手册。学生上台展示、交流制作的导览手册初稿。2.点评导览手册。组织其他组的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征询学生是否同意别组学生的意见,建议学生考虑进行适当的修改。提醒学生制作导览手册的一些注意事项:封面可以做得漂亮一些,以吸引读者阅读;封面的纸质应厚一点,这样不易损坏;如果还能对植物的生长习性、特殊功用等有所介绍,可以使手册的内容更丰富。3.谈谈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交流活动中本组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方法。4.自评、互评学生对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板书设计】校园植物导览手册1.封面2.目录3.内容:植物名称图片、类别、所处位置叶形、花、果实其他4. 封底活动二 苔藓喜欢在哪里生长* 对应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贵州版)(三年级第一学期)主题“探究植物的奥秘”。福建省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温富荣【活动时间安排】2课时+课外观察15天。【活动目标】1.尝试合理地设计实验方案,观察苔藓的生长情况,用多种方式记录苔藓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变化情况。2.通过设计对比实验,验证猜想,初步了解苔藓的生长环境、生长特性等。3.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实地考察苔藓的生长环境或查阅科普图书。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苔藓生长情况的资料;照相机。【活动过程】一、学生汇报课前收集苔藓的情况,提出猜想同学们,老师在课前让大家找苔藓,找到了吗?(找到苔藓的学生小组上台展示苔藓,并汇报找到苔藓的地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引导学生归纳分析:仔细看看这些发现苔藓的地点,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比较阴暗、潮湿)由此,你觉得苔藓应该喜欢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阴暗、潮湿)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如何验证这个猜想呢?(实验验证)什么实验?(种植实验)二、指导种植实验方法,学生设计实验种植实验可以验证我们的猜想,但要如何实验才能得到准确的信息?比如:我们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种植苔藓获得成功,只能证明苔藓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可以生长,并不能证明它在其他地方生长不好。(学生讨论交流,认为要做对比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需要创设哪些环境来进行苔藓生长对比实验?(学生讨论明确需要设计如下9种环境)组别环境条件光照湿度第1组阴暗潮湿干燥中等第2组阳光中等潮湿干燥中等第3组阳光充足潮湿干燥中等根据实验环境的不同,我们全班同学可以分成3个小组来进行实验,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准备研究的小组,然后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一下,你们准备把本组的实验地点选在哪里?实验的过程和步骤怎样安排?请各小组制订一个实验方案。(各小组汇报实验方案。实验地点:第1组,室内阴暗角落;第2组,阴台;第3组,露天阳台)师生共同点评各小组的实验方案,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主要评价实验过程和步骤安排是否合理。然后,引导学生明确实验需要观测、记录哪些实验现象;怎样观测以及间隔多长时间观测一次比较合理。提醒学生:虽然各小组的种植实验环境不同,但由于研究的是同一个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各实验组的浇水量、浇水间隔时间、日照时间、观测时间等应保持一致。三、学生进行种植观察对比实验学生进行种植观察对比实验,教师了解各组实验情况。四、汇报总结1.汇报种植实验结果。组织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与学生一起汇总实验结果。实验结果验证了猜想。2.交流活动收获肯定学生的实验结果。肯定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并给予鼓励。3.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活动三 七彩染坊* 对应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贵州版)(三年级第一学期)主题“探究植物的奥秘”。福建省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温富荣【活动时间安排】2课时+课外3课时。【活动目标】1.通过制作染料的实践活动,了解许多植物的花、茎、叶都可以用来制作染料。2.通过学习制作染料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动手制作的能力。3.通过试染实践活动,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培养乐于分享、虚心求教的品质。【活动准备】餐巾纸、剪刀、锅、白布;植物原料(如杨梅)。【活动过程】一、吃杨梅,激趣导入 同学们,昨天晚上老师去买水果的时候,看见水果店里的杨梅个大色红,非常诱人,忍不住买了一大袋。今天老师带了一些来,请同学们一起尝尝,怎么样?(请各组组长协助分发杨梅和餐巾纸,师生一起吃杨梅) (用纸巾擦去嘴角的杨梅汁,故作惊讶)咦,纸巾怎么变红色了?帮我看看,我的嘴巴哪里破了?(学生检查,表示不是血,而是杨梅汁)杨梅汁可以把纸巾染红,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杨梅来做染料呢?现在同学们穿的服装所用的染料,大都是用化工原料制成的,可是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据说,人们就是采集各种植物来制成染料的。究竟植物能不能制成染料?哪些植物适合做染料?同学们想不想亲手来试验试验?(想)二、了解染料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同学们热情都这么高,那我们就一起动手吧。不过别急,动手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知道怎么制作染料吗?(学生都摇头,表示不知道) 那你们能猜猜大概有哪些步骤吗?(学生回答)同学们说得不错,不过不够完整,我这里有完整的制作步骤,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然后对照这个制作过程回家后实践制作,填写好记录单。(出示植物染料制作步骤)学生阅读植物染料制作步骤,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三、学生实验学生采集认为可以制作染料的植物,然后制作染料。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四、活动成果汇报1.展示作品。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请作品上染有图案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做法。(如果没有学生染出有图案的作品,教师可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染有图案的作品)2.根据学生的讲述,适时指导学生制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事项。3.检验作品。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找到了认为可以制成染料的植物,并制成了染料。但是,这些染料是不是适合做生活中的染料呢,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生检验自己的作品:把染色作品放到清水里浸泡5分钟,观察水的变化;在水里搓洗染色作品,观察水的变化。把染色作品在溶有洗衣粉的水中浸泡5分钟,观察水的变化;在溶有洗衣粉的水里搓洗染色作品,观察水的变化。根据学生检验结果小结:染色后的作品浸入清水就褪色,说明所选择的原料溶于水,不适合用来做染料;染色后的作品在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