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发热机制与治疗,儿科贾瑞云,发热是什么?对机体是利是弊?发热的机理?,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增强,可增强白细胞的动力及活性,刺激干扰素的产生及激活T细胞的功能。发热可使一些病原体生长受抑。这些均有利于清除病原体,促进疾病的好转。孩子发热,家长就着急,只想快退热。其实发热是机体的对病原微生物、免疫原等物质的一种免疫反应、炎症反应,是机体动员自身免疫系统抵抗病原微生物,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体温升高可提高机体的防御功能,使机体合成免疫因子数量增加,增强吞噬细胞活性,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如果退热不当,可挫伤机体的防御功能。,前言,发热的处理,儿童的正常体温及体温的测量,发热的定义和分类,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发热相关的某些常见疾病,发热对机体的影响,正常体温范围受年龄和测量部位影响,正常体温的波动范围随年龄和测量部位的不同而不同,Table1:Coretemperaturesinchildren,ThistablewaspublishedinGrowthanddevelopmentofchildren,8thedition,Lowery,GH,CopyrightElsevier(1986),体温测量的方法,儿童体温测量可通过不同部位、应用不同温度计进行测量:体温测量部位:口腔、直肠、腋下、额部和耳道。体温测量仪器:电子体温计具有测体温准确和快速的优点,在发达国家逐渐取代玻璃水银体温计用于儿童测量体温,体温测量的建议,直肠测温虽然适用于婴幼儿,结果准确,但出于安全性和耐受性的考虑,新生儿测体温还是应采用腋下电子体温计;而1个月至5岁儿童可采用腋下电子体温计或红外线测温仪化学标点(相变)测温(额贴)方法不可靠,不主张采用口腔、直肠采用电子测温计测体温最为经济有效,不同部位测得体温与核心温度的差距,*发热定义:直肠温度38,发热的处理,儿童的正常体温及体温的测量,发热的定义和分类,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发热相关的某些常见疾病,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发热的定义,在研究文献中,有几种不同的发热定义,中国儿童急性发热指南采用的发热定义是指:体温升高超出1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目前大多采用直肠温度38定义为发热,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分为:,发热的类型,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是:在经过初步的临床检查和病史回顾后未能确认感染原因的发热,根据发热持续时间又分为急性发热(发热持续时间7天)长期发热(发热持续时间710天),发热的常见热型,稽留热:持续发热,体温波动很小,一般不超过0.6弛张热:发热体温波动上下23,但未回到正常间歇热:发热回到正常至少24小时又发热双峰热:24小时内发热有两次高峰复发性或再发性热:发热多次发作,每次持续数日,发作期间1至数日正常不规则热:热型无一定规则,发热的处理,儿童的正常体温及体温的测量,发热的定义和分类,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发热相关的某些常见疾病,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发热的发病机制,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Pyrogen,EP),白细胞致热原(LeucocyticPyrogen,LP)LP能释放致热原,因来自体内故称内生致热原。中性粒细胞、血单核细胞和组织巨噬细胞受激活后均能产生、释放LP。LP除引起发热外,还引起许多疾病炎症反应。现已公认LP即IL1。,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Pyrogen,EP),除LP外近年来又发现三种内生致热原:(1)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产物;(2)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是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INF双相热的第一峰是TNF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所致,第二热相是通过LP而引起的;(3)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是一种肝素结合蛋白质,对人体多形核白细胞有化学促活作用,发热的临床过程、特点与病理生理的关系,1龚海虹.患儿各期发热的特点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17):1603,发热的处理,儿童的正常体温及体温的测量,发热的定义和分类,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发热相关的某些常见疾病,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发热的免疫促进作用,导致发热的内生致热源,发热过程本身,体温升高对病原体的抑制作用,发热对机体的负面影响,发热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耗氧量加大,水分丧失增加,可致脱水、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呼吸急促。,惊厥,消瘦,食欲减退,心力衰竭,体温升高,代谢加快,体温升高,神经系统功能改变,体温升高,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体温升高,呼吸系统功能改变,体温升高,消化系统功能改变,体温升高,酶活性下降,酶是在生物体内发现的催化剂。酶在正常体温条件下活性最强。体温过低或过高,酶都无法正常工作。酶的活性随着体温的升高而升高,在37时达到峰值,之后变随着体温的升高而急剧下降。,小结,发热是机体对内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一种反应发热可能有一定的益处,如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形成等免疫促进功能,并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发热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危害:如增加基础代谢率、改变神经系统功能、增加心肺负担、影响消化功能,发热的处理,儿童的正常体温及体温的测量,发热的定义和分类,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发热相关的某些常见疾病,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发热相关的疾病肺炎,当发热患儿具有以下任意症状时,考虑肺炎呼吸急促:0-5月龄R60次/分6-12月龄R50次/分12月龄以上R40次/分胸部听诊闻及啰音、鼻翼煽动、吸气凹陷、发绀呼吸空气时血氧浓度95%或以下,发热相关的疾病-细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当发热患儿具有以下任意症状时应考虑细菌性病毒性脑膜炎颈项强直前囟饱满意识水平降低癫痫持续状态,发热相关的疾病-泌尿系感染,2013年11月NICE儿童发热指南所有3月龄以下发热儿童均应考虑泌尿系感染当3月龄以上发热儿童具有下列症状一个或以上时,考虑泌尿系感染呕吐进食少昏睡激惹腹部疼痛或压痛尿频或排尿困难,发热相关的疾病-泌尿系感染,2016中国儿童发热询证指南3岁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发热时间2d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较高1岁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推荐常规行尿常规检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尿常规检查和尿试纸筛查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好-,发热相关的疾病-化脓性关节炎或骨髓炎,当发热患儿具有以下任意症状时,考虑化脓性关节炎或骨髓炎关节或四肢肿胀肢体活动受限不可负重,发热相关的特殊疾病,当发热儿童发热时间长达5天或以上同时具有以下5个症状中的四个时,考虑川崎病:球结合膜充血咽喉充血、唇充血皲裂、草莓舌手足症状(水肿、红斑、脱屑)多形性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在有些罕见病例中,不足4个症状也可诊断不完全/不典型川崎病,发热的处理,儿童的正常体温及体温的测量,发热的定义和分类,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发热相关的某些常见疾病,发热对机体的影响,退热的目的,2万朝敏.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版):发热的处理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4(3):306-309,退热的目的不应仅仅是降低患儿体温2,最主要的目的应是缓解患儿因发热引起的不适。,物理降温治疗,物理降温(1)急性发热时推荐选用温热搽身和(或)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方法(2)冰水灌肠造成患儿寒战、血管收缩、能量消耗及常有较严重的不适感,不推荐用冰水灌肠退热,除非临床出现超高热。(3)物理降温退热效果不及退热剂,可作为辅助退热方法;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应用时,体温下降速度快于单用退热剂。,退热剂使用,急性发热的退热处理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为患儿最常用的退热剂退热药不能有效的预防热惊退热药的效果不能用来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有低血容量、营养不良时尽量不要用退热药水痘尽量不要用布洛芬,中医治疗,中药贴敷3,中药敷贴穴位法再联合物理降温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显著,降温效果理想,是治疗小儿发热的理想方法。,3巩梦娇,梁文旺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发热概况J中医儿科杂志,2016,12(4):75,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常用的阿苯片为阿司匹林与苯巴比妥的复方制剂。用于退热一般是小剂量短时使用,较为安全。但该药可引起新生儿青紫症、脐部出血、呕血和便血等不良反应,婴幼儿应禁止使用。赖氨匹林(来比林)是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结合的产物,毒性有所降低,可注射给药,见效快,3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儿科剂量:1015mg/kg/次。,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但是小儿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综合征的现象屡有报道。国内罕有阿司匹林引起儿童瑞氏综合征的报道。其个案多与患儿用阿司匹林治疗风湿热等疾病的长期用药史有关。因此,除川崎病以外,许多国家已不再将阿司匹林用于儿童,国内并无严格要求,但要慎用。阿司匹林尤其应避免作为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时的退热剂,因此时更易使儿童招致瑞氏综合征。,异丁苯丙酸即布洛芬,布洛芬:退热快而平稳,退热持续时间可达8小时。该药虽为阿司匹林类似药物,但胃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阿司匹林,且易耐受,认为是安全可靠的解热镇痛药物4。儿童的用药剂量可依病情而定。一般为5mg/kg.次,高于39时可用10mg/kg.次,需再次用药时应间隔68小时。加大剂量可增加持续退热时间,必要时可达40mg/kg.次。布洛芬可单用,也常与其他一些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常用的复方锌布颗粒剂含有葡萄糖酸锌,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力;马来酸氯苯那敏则可减轻感冒或流感引起的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4师美玲,王磊,范宝宝.两种右旋布洛芬制剂对儿童高热的退热疗效观察及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2):246-247.,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WHO推荐的退热药物,安全有效。最多见的是泰诺林滴剂。该药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部位上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调节体温和镇痛的作用,很少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因具有起效快、作用强和安全的特点,是世界各国广泛推荐与使用的退热药物。两个月以上儿童可首选该药,剂量为1015mg/kg.次,每日不超过4次,用于退热一般不超过3天。两个月以下婴儿应遵医嘱使用。,安乃近,安乃近:可引起粒细胞缺乏、肾损伤和过敏反应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药典仍然收载该药,但说明仅在急性高热且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用于紧急退热。口服给药已较少采用,多用于滴鼻。应使用20溶液,婴儿每次每侧鼻孔12滴,两岁以上小儿每次每侧鼻孔23滴。用于10个月以下婴儿,作用确切。56岁以上儿童一般不滴鼻给药。6个月以上的高热儿童可按1020mg/kg.次剂量肌内注射给药,一般只用一次,以保证安全。,复方氨基比林,复方氨基比林:又名安痛定注射液,(每2ml含氨基比林100mg,安替比林40mg,巴比妥18mg),退热效果非常好,唯一缺点是安全性不好。可引起剥脱性皮炎,再障,粒细胞减沙等,虽然发生率低,但是潜在的危险不得不重视。,赖氨匹林,赖氨匹林:为阿斯匹林与赖氨酸的复盐,用于肌注或静点,起效快,血浓度高(为口服的1.8倍),毒副作用小,无阿斯匹林的胃肠刺激作用5。剂量每次1020mg/kg。,5由淑英.赖氨匹林治疗急诊小儿高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9(13):132-133.,肾上腺皮质激素,习惯使用地塞米松退热,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用药方案。皮质激素除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主要用于休克、严重感染或炎症的应急治疗。皮质激素用于儿童退热容易掩盖病情,可造成误诊。该类药物无抗菌、抗病毒作用,却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使用不当反而可促进细菌或病毒感染扩散而加重病情,也可能使趋于好转的感染死灰复燃6。皮质激素还有加重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因此,使用地塞米松等皮质激素药物退热可能酿成小病变大病的不良后果,此法不能轻易使用。,6黄芳简述激素在发热中的利弊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8):89,WHO的合理用药原则是:,(1)药物无误;(2)指征适应;(3)疗效、完全性、使用、价格对患者适宜;(4)剂量、用法、疗程妥当;(5)用药对象适当,患者遵从医嘱;(6)无禁忌证、不良反应等;(7)药品调配与提供药品信息无误。,1龚海虹.患儿各期发热的特点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17):16032万朝敏.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6届山东省滨州沾化区六校联考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泗洪县2026届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疫苗特快送冷链物流行业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策略报告
- 物流无人机在快递行业绿色包装中的应用分析报告
- 财务结构在区块链技术中的应用2025年创新分析报告
- 空域区块链技术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分析报告
- 情绪日记APP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案例报告
- 机场智能分拨系统在航空物流中的智能调度优化报告
- 山东省金乡市2026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普通话》教学讲义课件
- 比喻(教学课件)
- 烧结基础知识课件
- 高中生物第一课-(共24张)课件
- 皮肤科质量控制指标
- 新教师跟岗学习实施方案
-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写作指导及范文课件16张
- 郭锡良《古代汉语》讲稿(不仔细看别后悔哦)
- 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精品课件(完整版)
- 齿轮制造工艺手册
- 8D培训教材(共37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