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史专业论文)明代申明亭初探.pdf_第1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明代申明亭初探.pdf_第2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明代申明亭初探.pdf_第3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明代申明亭初探.pdf_第4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明代申明亭初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 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 信息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 涉密论文口 本学位论文属 在年一月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非涉密论文囱 论文作者签名:熏茔整日期:竺! 兰笙至璺箜里 舯,l 导师签名: 。逊兰 日 期:洫l 红驰颦! ! p 明代申明亭初探 中文摘要 明代申明亭初探 中文摘要 申明亭制度作为明太祖始创的中国明代重要的基层法律调解制度,很值得探讨。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别从中明亭的成因、职能和易于被接受的原因三点来探析申明亭制度 的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探讨了申明亭重要角色里老人以及里老调解制度,然后对其实施的利弊 进行了评论。 第三,探讨明代申明亭制度的实践和思想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最后是结语部分。一是本文的学术意义。二是探讨其对当今社会调解制度的启示。 本文是在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没有前人的辛勤耕耘就没有本文。但本文 并不完全是已有成果的简单拼凑组合,自认为有所创新,有所更正,有所补充。创新 主要有两点,一是申明亭的调节范围并不仅仅是学界一般意义上认为的民事纠纷和轻 微刑事案件,也包括一部分严重刑事案件;第二点则是自己在完善我国现有基层民间 调解制度方面的小小构想,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字:申明亭里老人无讼意识民间调解 作者:童梦琳 指导教师:艾永明 a b s t r a c t a p p r o a c h t ot h es h e nm i n g t i n go fm i n gd y n a s t y a p p r o a c ht ot h es h e nm i n g t i n go fm i n gd y n a s t y a b s t r a c t e s t a b l i s h e db yt h ef o u n d e ro fm i n gd y n a s t yz h uy u a n z h a n g ,“s h e nm i n gt i n g i sa l l i m p o r t a n tm e d i a t i o ns y s t e mi nt h er o o tl e v e lo fm i n gd y n a s t y ,a n dt h e r e b yi sw o r t h s t u d y i n g n et h e s i si sc o m p o s e do ft h r e ep a r t s f i r s t l y ,ab r i e fa n a l y s i so f “s h e nm i n gt i n g s y s t e mw i l lb ec o n d u c t e d i tw i l le x p l o r e w h yt h i ss y s t e mi sf o r m e d ,w h a tf u n c t i o n si tp e r f o r m s ,a n dw h yi ti sa c c e p t e db yt h e p u b l i c s e c o n d l y ,t h et h e s i sa t t e m p t st op r o b ei n t ot h es p e c i f i cc o n t e n to f “s h e nm i n gt i n g s y s t e m 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tr o l eo ft h eo l di nt h es y s t e mw i l lf i r s t l yb ee m p h a s i z e d ,a n d f o l l o w i n gi tc o m ead e t a i l e de x p l a n a t i o no ft h eo l d - o r i e n t e dm e d i a t i o ns y s t e m , a n df i n a l l y t h ep r o sa n dc o n so ft h i sm e d i a t i o ns y s t e mi nt h e s h e nm i n gt i n g ”w i l lb ea n a l y z e d t h i r d l y ,t h et h e s i st e n d st od i go u tt h ei d e a so fm e d i a t i o ne m b o d i e di n “s h e nm i n g t i n g ”o fm i n gd y n a s t y ,a n df u l l h e rf i n d so u tt h eh i n t st h a t “s h e nm i n gt i n g g i v e st ot h e m o d e ms o c i e t y f i n a l l y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p a r tf o c u s e so l lt w op o i n t s o no n eh a n d ,i th i g h l i g h t s a c a d e m i c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et h e s i s ,w h i c hi st h et h e s i ss t a n d so nt h eg i a n t ss h o u l d e r sb u t a m b i t i o u s l ys u r p a s s e st h ep r o c e s s o r s w i t hi t si n n o v a t i o n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t h e 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s h e nm i n g r i n g ”s y s t e mb r i n g st ot h em o d e ms o c i e t yi sr e d i s c o v e r e da n d r e a f f h m e d 。 k e yw o r d s :s h e nm i n gt i n g o l d - o r i e n t e d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o fn os u i tm e d i a t i o n s y s t e m t t w r i t t e n b y s u p e r v i s e db y t o n gm e n g l i n a iy o n g m i n g 目录 引言ll置j 一明代申明亭制度概述3 ( 一) 申明亭的成因3 l 经济成因3 2 政治成因3 3 社会成因4 4 传统法律文化思想成因4 ( 二) 申明亭的职能6 ( 三) 申明亭易于被接受的原因8 二 明代申明亭重要角色里老人之探析1 l ( 一) 明代申明亭里老人之探析1 1 1 里老人的选任1 2 2 申明亭制度中的里老人职责1 3 3 里老人开展民间调解工作的优势1 4 ( 二) 明代申明亭里老调解制度的具体内容1 4 1 被调解人双方关系1 4 2 里老人调解的职权职责1 5 3 调解方式的分类1 5 4 调解程序的启动方式1 8 5 里老人调解的审判程序1 9 ( 三) 明代申明亭里老调解制度实施的利弊2 l 三明代申明亭制度实践及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2 5 ( 一) 申明亭制度中体现的法律思想2 5 l 申明亭的无讼思想2 5 2 德礼教化2 5 3 劝民息讼、止讼2 6 4 重视法律宣传2 7 5 重视调解2 8 ( - - ) 明代申明亭调解制度对当代社会的启示2 8 1 中国当代民间调解概述3 1 2 申明亭制度对当代中国民间调解制度的启示3 2 结 语。3 4 参考文献3 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 0 后记4 1 明代申明亭初探 引言 芑i已 j i百 申明亭作为明太祖始创的基层明问调解制度,是历史传统的延续,“古者乡党间 里各有董正之官、约束士民之所。凡以教孝、教悌,俾人知睦姻任恤之风,而无嚣凌 诟谇之习也。是故,里则有门,每弟子旦出暮入,长老坐而课督之。唐宋以后,虽不 如古,而城中约所之设犹是,三代教民遗意也。”1 同时为了解决当时元末残破的社 会局面,因官吏贪赃枉法、昏庸无能使得民众纷纷越级上述,中央司法机关难负其重 的诉讼负担,基层官府的公正性也因官吏受贿枉法、颠倒黑白、贻害小民也在百姓心 中被大大削弱,而且明代中央政府对县级以下的基层司法控制出现了一个断裂和真空 的状态,因而急需在基层设立诉讼解决机制以分担诉讼。这样申明亭基层民间调解制 度就应时而生了。明初申明亭制度可以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这对完善我国基层 民间调解制度是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的。 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学者们对申明亭制度的研究成果较多。学术论文方面的 成果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申明亭制度的具体内容研究。明初申明亭考论对申 明亭制度建立的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以及其兴盛和衰败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2 而 所见明初基层里老人理讼制度一文则就申明亭的调解范围进行了 详细的研究,他认为申明亭调解范围包含几乎全部的民事纠纷和一部分的轻微刑事案 件。3 其次是对申明亭重要角色里老人的研究。明代里老制度考述详细阐述了里 老人的选任标准,职责,申明亭由其开展的优势以及调解程序的启动和调解方式的分 类等等;4 明代实施老人制度的利与弊一文则就明代申明亭老人调解制度实旄进 行了具体客观的评价。5 就著作来看,还没有专门研究明代申明亭制度的著作,有些著作也只是具体章节 涉及到这一知识点。韩秀桃先生在明清徽州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一书中列举了很 多里老人指导下的申明亭具体案例。但也未将申明亭制度与里老人还有民间纠纷调解 三者结合起来进行详细的说明。6 1 重修溪亭约所碑记,载陈健鹰读碑三题,闽台民俗创刊号,第6 5 页。 2 刘志松,高茜:明初申明亭考论,天津社会科学,2 0 0 8 年第3 期。 3 韩秀桃:c 教民榜文 所见明初基层里老人理讼制度,法学研究,2 0 0 0 ( 3 ) 4 余兴安:明代里老制度考述,社会科学辑刊1 9 8 8 年第2 期。 5 王兴弧:j 代实施老人制度的利与弊,郑州大学学报1 9 9 3 年第2 期。 6 韩秀桃:明清徽州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安徽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 l 引言明代申明亭初探 笔者在研读明代申明亭制度的上述学术成果后发现如下问题:一是比较零散,缺 乏系统性;二是有些重要问题被忽略了,存在缺陷;三是研究不够深入细致,可信性 不足,例如有些学者在对待明朝申明亭调解范围的认识上抱着一种约定成俗的态度, 往往寥寥数语,语焉不详。此外,学界对明代申明亭制度的影响问题虽有探讨,但大 都浅尝辄止,一笔带过,目前还无人对明代申明亭制度的影响作出专门性的深入研究, 而这个问题是值得重视的。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拟在学者们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尝试 做以下方面的探讨: 首先,重新辨析明代申明亭调解范围的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一范围主要包含 土地( 包括田界、租赁、典卖、赎买、庄稼等) 、债务( 包括借贷、买卖、典押等) 、婚 姻( 包括赡养等) 、继承( 包括宗产继承、财产继承等) 等几乎全部的民事纠纷和部分轻 微的刑事案件,但笔者通过对史料的收集整理发现,其范围还包含一部分的严重刑事 案件,如诈伪、奸盗、人命,只要是受害人愿意,在理论上,都在申明亭里老人理断 的范围内。 其次,申明亭制度在明初取得的巨大成功,对完善当代基层民间调解制度,稳定 社会秩序,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方面值得参考借鉴。笔者初步设想了一些还不成熟的 具体措施,仅供参考。 本文对明代申明亭制度的阐述,以及对其实践和启示所做的分析探讨,其意义在 于:其一,尊重历史,尽力反映历史的真实性;其二,申明亭制度反映我国百姓深受 “无讼”、“和合 思想的影响以及由此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基层环境,这为今后构建 民主法治国家、完善基层民间调解制度提供重要的历史经验作为参考。 2 明代申明亭初探一明代申明亭制度概述 ( 一) 申明亭的成因 明代申明亭制度概述 史载:“洪武五年二月,建申明亭。以上田野之民不知禁令。往往误犯刑宪。乃 命有司于内外府州县及乡之里社皆立申明亭。凡境内人民有犯,书其过名,榜于亭上。 使人有所惩戒。”7 大明律里也有规定:“各州县设立申明亭 ( “拆毁申明亭 条 ) 。申明亭设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1 经济成因 “明朝开国时期,要收拾元末残破的社会局面,只尽快恢复小农经济,重新构建 农耕社会的经济秩序。 8 这时期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封闭式的,所以是把人一个个 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这也创造了一个宗族关系、乡里民间关系紧密的关系网。这也 就为申明亭的出现种基层的纠纷调解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必要的社会经济方 面的基础。 2 政治成因 第一点,明初中央政府对基层乡里社会的管理和调整呈现典型的“粗放型特征。 9 国家正式的政府机构仅到县这一层,但县级政府官员只关心钱粮赋役的征收,虽然 在基层有里甲制,但是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征收赋役,而且其人选都是由乡里民众选举 直接产生而不是由宫府选派,不属于正规的国家基层行政组织的范畴。1 0 因此国家在 县这一节对基层司法的控制出现了一个断裂和真空的状态,这是统治者无法忍受的。 第二点,国法与乡里礼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离。滋贺秀三先生在清代诉讼制 度之民事法源的概括性考察一情、理、法一文中提及州县判决民事纠纷所用的依据 时归纳道:“决不是所有或大多数案件中都引照国法。从数量上看,未提及国法便得 出结论的案件更多。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由于可成为民事法律渊源的国法条文数量 极少,并且在如后述听讼的场合,对于,属于州县自理范围的轻罪通常不另行拟律, 7 明实录类纂,( 司法监察卷) 之 太祖实录卷三七。上海书店h 版社,1 9 9 0 年版t 第1 3 7 9 页。 8 余同元:“明初抑商到便商政策下的商人与商业”。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 0 0 2 1 9 ( 2 ) 第4 1 页。 9 刘敏:论传统调解制度及其创造性转化种法文化学分析,社会科学研究1 9 9 9 年第l 期。 t o 胡旭展、夏新华:中国调解传统研究一一种文化的透视,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0 0 0 年第4 期 3 一明代申明亭制度概述 明代申明亭初探 所以这种情况是理所当然的。 1 1 从上可知,国法对民事纠纷的规定已经是少之又少 了,就不要说更加详细具体的“民间细故 了。因此在基层民事纠纷中,习俗在填补 了一部分的国法空白。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带有官方性质的团体介入民间纠纷, 那么基层解纷机制便会成为一盘散沙,国法也就无法控制住民事纠纷。 3 社会成因 第一,官吏贪赃枉法、昏庸无能使得民众纷纷越级上述,直接赴京告状,有限的 诉讼资源无力支撑繁多的诉讼。朱元璋在榜文中说的很清楚,“自古人君,代天理物, 建立百司,分理庶务以安民生。当时贤人君子,惟恐不为君用。及为君用,无不尽心 竭力,效其勤劳奈何所任之官多出民间,一时贤否难知。儒非真儒,吏皆猾吏,往往 贪赃坏法,倒持仁义,殃害小民,致令民间词讼皆赴京来,如是连年不己。 1 2 可见, 基层官府的公正性因官吏受贿枉法、颠倒黑白、贻害小民而在百姓心中被大大削弱, 人民纷纷直接赴京越诉,中央司法机关疲惫不堪,因而急需在基层设立诉讼解决机制 以分担诉讼。 第二,民众为了使案件得以受理,往往夸大纠纷的事实和后果,这也使得官府需 要花大力气来分辨案情事实,直接浪费了诉讼资源。据明史刑法志记载:“洪 武末年,小民多越诉京师,及按其事,往往不实,乃严越诉之禁。”1 3 由此可知,乡 民越诉之内容经常不实,枉费官司,也成了官府为难之事,因此,将里长老制设为官 府诉讼的前置程序,对小民诉讼在范围上进行初次筛选,更加合适。 4 传统法律文化思想成因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一个重要方面,会因地制宜地采取劝解、调节等调解手段来消 弭民间矛盾纠纷,这是出于对当事人自身利益的考量与选择,同事受儒家“道德教化” 以及“礼法结合 等思想影响的结果。申明亭的主要职能“明刑弼教”,意思就是通 过教化、调解来达到息讼的目的。而这个目的正是我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即无讼的直接 产物。在下文中,笔者将对“无讼”思想进行详细地探析。 中国自古即有乡党闾里之制:“古者乡党闾里各有董正之官、约束士民之所。儿 以教孝、教悌,俾人知睦姻任恤之风,而无嚣凌诟谇之习也。是故,里则有门,每弟 1 滋贺秀三:清代诉讼制度之民事法源的概括性考察情、理、法,法律j j j 版社,1 9 9 8 年版,第2 5 页。 1 2 教民榜文箔叫条,参见明太祖实录,卜海书店:l ;版社,1 9 9 0 年版,第1 8 9 页 1 3 明史刑法志卷二,( 清) 张廷玉:明史,岳麓书社1 9 9 8 年版,第7 7 页。 4 明代申明亭初探一明代申明亭制度概述 子旦出暮入,长老坐而课督之。唐宋以后,虽不如古,而城中约所之设犹是,三代教 民遗意也。 1 4 申明亭制度的设立,正是这一历史传统的表现。 朱元璋是少有的“性恶论”的倡导者。他认为要改变人们天性的恶性:一用礼, 二要用法,“苟有礼法以一之,则彪悍者可使善柔,骄暴者可使循帖”设置申明亭 制度,他就是要通过其向广大的群众宣传法律,来让百姓每个人都通晓法律,减少犯 罪的可能。另一方面,申明亭的设立也使得犯罪人案件详情人人共知。这样,处于所 有百姓的监督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犯罪人的犯罪意识,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明初法律规定:“各州县俱设申明亭。民间词讼,除犯十恶强盗及杀人外,其户 婚田土等事,许老人里甲在亭剖决。及书不孝不弟( 通悌) 与一应为恶之人姓名于亭, 能改过自新则去之。”1 6 因此,明代乡里都建有旌善亭和申明亭,两亭中一般都置 有“善恶簿 ,“劝善簿记载如“民有善恶,则书之,示劝惩”。“纠恶簿 则 “对于合于圣谕者记善簿奖之,对于游惰,赌博,酗酒,打架,好奢,抗粮,唆讼 等人,则记恶簿戒之! r 7 申明亭在左而旌善亭在右,“凡民间有孝子、顺孙、义夫、 节妇,皆书其实行,揭于其中,劝善也。”1 8 而在申明亭,则“悬教民榜其中,差老 人日直亭。剖理民间产婚田土争竟小讼,并书其过悬焉。至一年,选其始终为善者或 免徭役,或表其门间。对屡教不改者,以杖笞惩罚。1 9 申明亭内,都悬挂有木制黑 漆的牌匾,称为“板榜”,会定期在上面公布本地坏人坏事和如何惩处的决定。对上 了申明亭“黑榜的百姓,乡里百姓有随时随地监督的权力,同时还要接受本乡老人 的教育,在规定时限( 一般情况是三年) 内没有再犯事由,由乡里申报经政府查证属实, 确定改恶向善后,“于匾名下注改行,直到六年无犯,始除去其名,如三年内有 一二善事可据者,则三年即除去恶名,将功赎罪”。2 0 所以直到现在,有些申明亭门 楹上还保存着劝诫含义的对联:“试看真恶人留此现毕生之丑,能行大善事准他洗前 日之愆。2 1 但这一规定最开始地方有司并没有很好地进行贯彻执行,他们把百姓的 。“杂犯小罪”也都书写在亭上,使得一些一时犯了过错而本性善良的人,即使是想改 重修溪亭约所碑记,载陈健鹰 读碑三题,闽台民俗创刊号,第6 5 页。 ”明太袒实录卷一四七,洪武十五年八月乙酉,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4 8 6 页。 1 6 正德永康县志卷2 建设,( 清) 张廷玉:明史,岳麓书社1 9 9 8 年版,第1 9 7 9 页。 1 7 ( 清) 龙文彬:明会要( 下册) ,卷五三食货一,卷五一民政二,中华书局1 9 8 4 年版,第1 1 3 4 页。 埔教民榜文第三条,参见明太祖实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3 5 7 页。 挣教民榜文第三条,参见 明太祖实录,上海书店j 乜版社,1 9 9 0 年版,第3 5 7 页。 教民榜文第三条,参见明太祖实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3 5 7 页。 2 1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 上)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4 7 4 页。 5 一明代申明亭制度概述明代申明亭初探 过从善,却也苦于无路可行。因此,洪武十五年( 1 3 8 2 ) 八月,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礼 部将相关规定进行了完善:依据“有司概以百姓杂犯、小罪书之,使良善一时过误者 为终身之累。虽欲改过自新,其路无由”的情况,从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的目的 出发,下令各申明亭,“自今犯十恶,奸盗诈伪、干名犯义、有伤风俗,及犯脏至徒 者,书于亭上,使民人有所惩戒。其余杂犯,公私过误非于风化者,切除之,以开 良民自新之路 。2 2 在这些法令制度的推动下,各地老人尽职尽责,境内百姓之劣行 恶迹、好人好事,悉数书于申明、旌善亭。如浙江象山县,申明亭“书民之作奸犯科 者姓名。以示戒 。2 3 江西高安县,申明亭各乡每都一所,洪武八年立,内悬板榜, 凡民有过恶者,书其名以示戒。2 4 湖广薪水县,申明亭三间,作奸犯科者,名罪于壁。 旌善亭三间,孝义贞世者,名实于壁。2 5 罗田县志旌善亭条下载:“内书善人姓 名胡明性为第一 。拍 “德主刑辅 、“礼法结合 一直是中国传统的法制指导思想,申明亭这一制度 正是在“礼法结合 、“德主刑辅 和“明刑弼教”的指导思想下,为了解决当时越 诉、滥诉等情况应时而生的,并且逐步形成了明初的一项重要乡里制度。2 7 ( - - ) 申明亭的职能 申明亭中的“申明 ,有着郑重宣明、辩解申诉和反复开导等含义,核心就是申 明教化,惩莠显恶。2 8 朱元璋创建的申明亭是读法、明理、剖决争讼之类小事、彰善 抑恶、辅弼刑治之所,“洪武中,天下邑里皆置申明、旌善二亭,民有善恶则书之, 以示劝惩。凡户婚田土斗殴常事,里老于此剖决。”2 9 从中可知,申明亭有两大职能: 第一:公告法令及乡民恶行,向民众进行法制教育。“如不孝不弟、殴骂尊长、 乱伦兽行及一切奸盗诈伪、赌博宰牛、做状唆讼、歃结凶拳者,列名申明亭匾上, 每名下俱各注略,一目了然。亭门仍各做栅栏,使过往者可望而不可入,所以防小人 2 2 明太祖实录卷一五三,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6 7 9 页。 清人张伯行正谊堂文集卷3 0 ,北京古籍出版社,1 9 8 0 年版,7 3 页。 矾清人张伯行正谊堂文集卷3 0 ,北京古籍出版社,1 9 8 0 年版,7 3 页。 清人张伯行正谊堂文集卷3 0 。北京古籍版社,1 9 8 0 年版,7 3 页 拍清人张伯行正谊常文集卷3 0 。北京古籍h 版社,1 9 8 0 年版,7 3 页。 2 7 刘志松,高茜:明初申明亭考论,天津社会科学,2 0 0 8 年第3 期,第1 4 3 页 嚣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同知录集释( 上) ,卜海古籍山版社,2 0 0 6 年版,第4 7 4 页 嚣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三,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3 9 6 页。 6 明代申明亭初探明代申明亭制度概述 擦去丑名”3 0 照朱元璋的解释,申明亭不仅可以“移百姓之瞻依,肃一方之教令力, 也使百姓不敢轻易触犯法律法令,不然既免不了皮肉之苦,尊严也会丧失殆尽。而向 民众进行法制教育,灌输封建思想,则是历代封建王朝为了巩固政权统治会采取的必 不可少的措施。明代政府在为大力加强皇权集权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民众的法制宣 传和教育。因此,申明亭在明代基层乡里是普法工作开展的固定地点,其重要性不容 小觑。 第二:调解纠纷。教民榜文第二条中详细的列出了里甲老人所受理诉讼的种 类包括:“户婚、田土、斗殴、争占、失火、窃盗、骂言、钱债、赌博、擅食田园瓜 果等、弃毁器物稼稽等、畜产咬杀人、六畜践食禾稼等、均分水利。 ”“卑幼私擅 用财、裹读神明、子孙违犯教令、私宰耕牛、师巫邪术。 3 2 由上可知,申明亭的调 解范围相当广,可以概括为民事纠纷和部分刑事纠纷。其民事调解纠纷范围包括土地 ( 包括田界、租赁、典卖、赎买、庄稼等) 、债务( 包括借贷、买卖、典押等) 、婚姻( 包 括赡养等) 、继承( 包括宗产继承、财产继承等) 四大类。”而其中户婚、田土、钱债纠 纷则包含了几乎所有现代意义上民法调整的法律行为。在刑事纠纷方面,则不仅包括 学者们所讲的一般意义上的轻微刑事案件。如明初所规定的“今后民间除犯十恶、强 盗及杀人,老人不理外,其有犯奸盗、诈伪、人命,非十恶非强盗杀人者,本乡本里 内,自能含忍省事不愿告官,系累受苦,被告伏罪,亦免致身遭刑祸,止于老人处决 断者,听其所以,老人不许推调不理。 3 4 也会牵涉到严重刑事案件的内容。另外, 巴县档案中也记录有包括通奸、强奸、诈骗等在律令中加以严惩的严重刑事案件。这 也就是说,除了十恶、强盗和杀人等案件老人绝对不可以受理外,其他的一些刑事案 件( 包括诈伪、奸盗、人命) ,只要是受害人愿意,在理论上,老人都可理断。这一范 围明显要大于学者们公认的“轻微刑事案件 范畴。这些纠纷也必须要通过乡里调解 解决,否则构成越诉。 虽然以上为明初定制,但本文根据学者有关乡里调解文书的资料收集,对明代中 后期1 9 件文书进行分类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参见下表) 。3 5 刘志松,高茜:明初申明亭考论,天津社会科学,2 0 0 8 年第3 期,第1 4 2 页。 3 1 教民榜文第二条,参见明太祖实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3 1 2 页。 3 2 教民榜文第二条,参见明太祖实录,上海书店 f 版社,1 9 9 0 年版,第3 1 2 页 3 3 韩秀桃: 所见明初基层里老人理讼制度,法学研究2 0 0 0 年第3 期。 3 教民榜文第十一条,参见明太祖实录,j :海书店小版社,1 9 9 0 年版,第4 1 9 页。 此表根据韩秀桃先生明清徽州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一书中所搜集3 8 件民间契约中,挑选j | 的通过乡里调 解解决的纠纷所制1 9 件。 7 一明代申明亭制度概述明代申明亭初探 重复买卖 5 件 土地纠纷买卖山地1 件 侵越坟地l 件 佃不应主役l 件 主佃耆i i 纷 朴不应主役2 件 背圭选走l 件 租佃纠纷租嘏纠纷l 件 盗砍林木 5 件 窃盗纠纷盗窃墓葬l 件 盗窃祭谷 l 件 官府为了达到“无讼 的目的,在调解的范围上作出了极大的让步,仅对可诉讼 案件的范围做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这也体现出了统治者为推行申明亭里老调解方式 的决心与勇气。 申明亭里老人调解制度不是一个基层司法裁判权制度的创见,而是一个融礼义法 则为一体、道德说教与刑罚制裁相结合、国家司法权与乡里司法自治互为表里的基层 裁判制度的具体运用,同时,除了依靠国家法律和官府支持以外,里老人所具有的“众 所信服、公正为事 的乡里威望,以及明初统治者试图在乡里社会建立“以良民治民 的政治目标也成为这一制度的重要依托。3 6 因此,申明亭的两大功能相辅相成、相互 促进,诉讼是在施行教化,教化本身也是为了减少诉讼。 ( 三) 申明亭易于被接受的原因 “申明亭的设立较为适合中国农耕社会的需求。在这种农耕社会或者如费孝通 先生称之为“乡土社会 里,人们聚居形成村落,安土重迁以农业生产为主,因此对 土地的依赖性较强。大家随时可以见面,人与人间的交流比较频繁,关系也较为密切。 “乡土社会 中社会分工的极度不充分造成了人们的利益彼此之间并不是独立的,因 此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而又独特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撕韩秀桃: 所见明初基层坐老人理讼制度,法学研究2 0 0 0 年第3 期。 8 明代申明亭初探 一明代申明亭制度概述 纠纷的解决方式在这样一个传统的社会环境结构中,也一定有它短期内的不可替代 性。影响该模式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宗族”与“乡里”。为了大家都能和谐共处,社 会稳定,过着平安的生活,就特别需要及时地解决纠纷,以防止矛盾扩大化和尖锐化。 申明亭在其中发挥着其特别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申明亭数量众多,地点固定。它在州、县以下行政单位设置数量众多,分 布在百姓非常熟悉的居住地之中。同时,“申明亭”制度主持人在固定建筑物“申明 亭中工作,地点固定不会朝夕万变,也避免了百姓调解无门。这些都大大方便了百 姓解决纠纷,不妨碍正常生活秩序,也有利于纠纷及时有效的解决。 第二,申明亭调解方式较为灵活。里老人除了可以运用法律进行调解,还可以根 据调解工作的具体需要,只要能使纠纷得到实际解决,使用包括乡规、民约等其它行 为规,即可。由于乡里社会很多百姓并不识字,人1 f i t 解和掌握以文字为基础的国家 法律难度比较大,但,大家对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并常能接触到的乡规、民约等则更加 熟悉,适用起来也更为顺手称心。“申明亭的设立正好满足了这一点。 第三,申明亭调解不局限于法定程序。明朝在诉讼方面设定了一系理的程序,内 容涉及诉状、起诉、证据、庭审、判决和执行等各个方面。了7 司法官审案如果不严格 按照这些程序流程,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例如,大明律中,刑律的“原告人事毕不 放回”条规定,司法官在审案当中,被告如“已招服罪”,原告也别无_ 待事对理” 的,应释放原告;如不放,无故稽留3 天的,要被“笞二十 ,以后每3 日加一等, “罪止笞四十 。3 8 但在“申明亭 中,只要在里老人的指导下,双方当事人相互论 证事实,相互协调,把问题良好有效的解决就可以了,不需要经历庸烦的诉讼程序, 这也大大地方便了百姓正常生活。 第四,申明亭没有对簿公堂可能遗留的不良影响。因为一旦告至官府,进到司法 程序,当事人双方从此就会产生心结,甚至以后会成为冤家,很可能长期都不会和好, 丢失了彼此间原有的和睦亲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申明亭”则不会有这种后患。在 里老人的引导下,双方当事人在比较轻松的气氛环境中不伤和气的解决纠纷,相反, 通过老人调解纠纷,更易形成新的和谐关系。因此,乡里百姓有t n 纷与冲突的时候, 首先想到的是去找道德威望高而彼此都很熟悉、信任的人如里老人来解决问题。 3 7 周绍泉:退契与元j 的乡村裁判,中国史研究,2 0 0 2 年第2 期。 舶教民榜文第三条,参见 明太祖实录,上海书店f j 版社,1 9 9 0 年版,第3 8 3 页 9 一明代申明亭制度概述明代申明亭初探 明朝严惩破坏申明亭、板榜的行为,以充分发挥“申明亭在调解中的作用,并 保证里老人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申明亭是记民有奸恶行为的地方,“里老会断民讼, 亦居此”。板榜亦是宣传封建政策法令的阵地,在其上面,“亦书朝廷劝善惩恶之言, 兴利除害之事,于各衙门前张挂,使人皆得通晓 。3 9 为此,大明律刑律规定:“凡 拆毁申明亭房屋及毁板榜者,杖一百,流三千里。”4 0 这和用弓箭、用车马杀死人等 重大犯罪的量刑幅度是一致的,由此可见政府对申明亭的保护,确保这- n 度顺利实 施的决心之大。这些措施,都有力地保证了老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龚景瀚:请设莎乡官铎议,转引自徐栋: 所见明初幕层瞿老人理讼制度,法学研究2 0 0 0 年第3 期。 5 7 余兴安:明人里老制度考述,社会科学辑刊,1 9 8 8 年第2 期 二 明代申明亭重要角色里老人之探析明代申明亭初探 在老人与亲眷的见证下立下了保护祖坟合同文约 5 8 无疑的,它是封建政府对乡村进 行统治最良好的补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