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宋书》称谓语研究.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宋书》称谓语研究.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宋书》称谓语研究.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宋书》称谓语研究.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宋书》称谓语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宋书》称谓语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日h 分类号v d c 硕士学位论文 宋书称谓语研究 密级 r e s e a r c ho n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i nb o o ko f s o n g d y n a s t y 一一 名:雷小芳 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院:文学院 师:刘青松教授 论文答辩日期2 q 出监。2 1 答辩委员会主席缝里垦 中南大学 弘l o 年罗月 姓专 教 者科 导作学学指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 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南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共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 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作者签名:垄:i :茎e l 期:型立年旦月三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 交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 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 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 供信息服务。 作者签名:址翩签痘辫日期:年监月丛日 摘要 称谓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 部分。本文以宋书中的称谓语作为研究对象,对该书中 的称谓语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一百二十多万字的宋书 共有称谓语两千多个,其中包括四百多个亲属称谓语,一千 五百多个社会称谓语。对宋书称谓语的研究不但有助于 全面、细致地认识宋书的称谓语系统,而且还有助于加 强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刘宋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 的认识。 针对汉语称谓语范围模糊不清的现状,文章重新界定了 称谓语的概念,剔除了不具有概括性和典型性的代词和姓氏 名号,包含了能代表身份特征的官位名称。 我们把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亲属称谓 又按父系、母系、夫系、妻系来进行细分,并与三国志、 世说新语中的亲属称谓进行比较,发现宋书的亲属 称谓语含量丰富、且多样化,同一种称谓往往使用许多种不 同的词语来表示,而且往往是用比较文言、书面化的词语, 这是宋书亲属称谓语非常鲜明的一个特点。同时部分亲 属称谓语还保留了上古汉语亲属称谓“小辈不分性别 的特 点,这也体现了中古汉语单音词向复音词转化过渡时期单音 词复音词并存、主用单音词的特点。宋书的社会称谓语 数量丰富、内容博杂,尤其官职称谓语数量庞大,深入分析, 可以了解南朝刘宋王朝的官位体制,“三公 已无实权,基 本上成为赠官,中枢权利逐渐向三省的高层转移,体现了这 个时期封建王朝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为“三省制 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全文共三章: 第一章,在绪论中分别对称谓语的概念、称谓语研究现 状、文章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详细描述了宋书亲属称谓语的使用情况, 在共时平面上,将宋书亲属称谓语与三国志、世说 新语进行比较,考察宋书亲属称谓语的使用特点,进 而观察亲属称谓语在中古时期的内部演变。 第三章,通过对社会交际称谓系统、帝王官职称谓系统、 性别年龄称谓系统、情感态度称谓系统的具体分析,勾勒出 宋书社会称谓语概貌,并着重考察了一些富有时代特色 且易误解的社会称谓语。同时通过宋书中官位称谓语的 具体分析来展现南朝刘宋王朝的官位制度和士族边缘化的特 点。 关键词:宋书,称谓语,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 a bs t r a c t 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 ,a ne m b o d i m e n to ft h en a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i s a l s oa n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c i v i l i z a t i o n t h i s a r t i c l eh a dac o n s i d e r a b l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i n t h eb o o ko fs o n gd y n a s t y b o o ko fs o n gd y n a s t y ,w h i c hh a s m o r et h a no n ep o i n tt w om i l l i o nw o r d s ,h a so v e rt w ot h o u s a n d 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 ,i n c l u d i n gf o u rh u n d r e dr e l a t i v ea d d r e s s i n g t e r m s ,o n et h o u s a n da n df i v eh u n d r e d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u s e di n s o c i a lc o n t a c t t h er e s e a r c ho n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i nt h eb o o ko f s o n gd y n a s t yc a nn o to n l yh a v ea ne x t e n s i v ea n dm e t i c u l o u s p e r s p e c t i v eo nt h e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s y s t e m ,b u ta l s oh e l pu s k n o wt h es o c i e t y 、p o l i t i c s 、c u l t u r ea n dl i f ei nl i us o n gp e r i o di n n a n d y n a s t y t h ec o n c e p to f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i sb l u r r i e d ,s ot h ea r t i c l e r e d e f i n e st h et e r m s w et h i n k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s h o u l di n c l u d e t h en a m e so ft h eo f f i c i a lp o s t s ,t h r o wo u tp r o n o u n sp e o p l e s n a m ea n ds u r n a m e s 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a r ed i v i d e di n t or e l a t i v e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 a n d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u s e di ns o c i a lc o n t a c t ,a n dt h er e l a t i v e 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a r e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s p e c t s c o m p a r i n gw i t h t h er e l a t i v e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i ns a ng u oz h i 、s h is h u ox i n y u ,w ef i n dt h a tr e l a t i v e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i nt h eb o o ko fs o n g d y n a s t ya r er i c ha n dc o l o r f u l t h eb o o ko f s o n gd y n a s t yu s e dt o u s em a n yd i f f e r e n tw o r d st oi n d i c a t eo n er e l a t i v ea d d r e s s i n g t e r m ,w h i c hi s ad i s t i n c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b o o k a tt h e m e a n t i m e ,p a r to ft h er e l a t i v e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i n t h eb o o k r e t a i n e ds o m ef e a t u r e so fr e m o t e a g e ,a n dr e f l e c t e d s o m e t r a n s i t i n gf e a t u r e st h a ts i n g l ew o r d sa n dd o u b l e p h o n e t i cw o r d s e x i s ts i d eb ys i d e 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u s e di ns o c i a lc o n t a c ta r e a l s or i c h ,e s p i c a l l yt h en a m e so ft h eo f f i c i a l p o s t s i nd e p t h a n a l y s i s ,w el e a r n e dt h eo f f i c i a ls y s t e mo ft h el i us o n gp e r i o d i nn a nd y n a s t y s a n g o n gb e c a m et h eh o n o u ro fm i n i s t e r s ,t h e p o w e ri ss h i f t e dt os e n i o r0 f f i c e r si nt h ed e p a r t m e n to ft h r e e m s h e n g t h a t e m b o d i e st h ef e u d a l e m p e r o r sr e q u i r e m e n t t o e n h a n c et h ec e n t r a l i z e dp o w e r ,a n dl a y sag o o df o u n d a t i o nf o r 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t h r e es h e n gs y s t e m t h em a i nb o d yd i v i d e si n t ot h r e ec h a p t e r s c h a p t e ro n eg l a n c e sa tt h ec o n c e p t 、t h er e s e a r c hc o n d i t i o n o ft h e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a n dt h em e a n i n go ft h et h e s i s c h a p t e rt w om a k ea ne x h a u s t i v ea n a l y s i s o nt h er e l a t i v e 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i nt h eb o o ko fs o n gd y n a s t y w ec o m p a r et h e r e l a t i v e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i nt h eb o o kw i t h s a ng n oz h i 、s h i s h u ox i ny u ,a n df i n ds o m er u l e s c h a p t e rt h r e ed i s c u s st h e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u s e d i ns o c i a l c o n t a c ti nt h eb o o ko fs o n gd y n a s t y t h i sc h a p t e ri n c l u d e s u n i v e r s a l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u s e di n s o c i a l ,l o y a l o ri m p e r i a l 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 c i v i la n dm i l i t a r yo f 伍c e r s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 , c o u r t e s ya d d r e s sa n dn a m ei nt h eb o o k t h r o u g hc a r e f u la n a l y s i s o nt h en a m eo fo ft h eo f f i c i a lp o s t s ,w el e a r n e dt h e0 f f i c i a l s y s t e mo f t h el i us o n gp e r i o di nn a nd y n a s t y ,a n dt h em o n k si n n a nd y n a s t yh a dat r e n do fe d g e - i z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b o o ko fs o n gd y n a s t y ,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 , r e l a t i v e a d d r e s s i n gt e r m s ,a d d r e s s i n g t e r m su s e di ns o c i a l c o n t a c t i v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i 第一章绪论1 1 1 称谓语的界定1 1 2宋书及其称谓语研究现状2 1 2 1 宋书概述2 1 2 2 宋书称谓语研究现状2 1 3宋书的版本选定4 1 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4 1 4 1 研究意义4 1 4 2 研究方法5 第二章宋书亲属称谓概貌6 2 1宋书亲属称谓基本面貌6 2 1 1 父系亲属称谓6 2 1 2 母系亲属称谓2 7 2 1 3 夫系亲属称谓2 9 2 1 4 妻系亲属称谓3 1 2 1 5 王室贵族亲属称谓3 4 2 2宋书亲属称谓与世说新语、三国志的比较4 0 2 2 1 父系亲属称谓4 0 2 2 2 母亲之直系血亲称谓4 7 2 2 3 丈夫及其直系血亲称谓4 8 2 2 4 妻子及其直系血亲称谓4 8 第三章宋书社会称谓概貌5 1 3 1 宋书社会关系交际称谓系统5 l 3 1 1 表关系的社会称谓5 1 3 1 2 表职业的社会称谓5 6 3 1 3 表身份的社会称谓5 6 3 1 4 表才德品性的称谓6 0 3 2宋书帝王官职称谓系统6 0 3 2 1 帝王称谓系统( 包括太监、宫女) 6 0 v 3 2 2 诸侯官职称谓系统6 l 3 3 宋书性别年龄称谓系统6 1 3 3 1 老年人6 1 3 3 2 中、少年人6 1 3 3 3 儿童6 l 3 4宋书情感称谓系统6 1 3 4 1 尊称、美称6 1 3 4 2 谦称6 1 3 4 3 詈语6 i 3 5 宋书称谓的社会文化折射6 l 3 5 1 刘宋王朝的官制6 1 3 5 2 门阀士族边缘化6 1 结语6 l 参考文献6 l 致谢6 1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6 l v i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1 称谓语的界定 在进行本论文的写作之前如何界定称谓语的概念是我们研究 :宋 书称谓语首先要面临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称谓语概念的界定存在 诸多争议,但主要有三种: 称谓语即是称呼语 “称谓就是称呼,就是人们在交际中怎样称呼别人和自己 ( 孙维 张汉语社会语言学) 。 称谓语是表示关系、身份的名称,即称谓等同于名称 “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 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支书等。( 现代汉语词典) “指称语中指人的那一部分为称谓语。 ( 李明洁称呼语的运用 规则和协调理论) “所谓称谓语,简单地说,就是人们用来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 关系以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所使用的名称。 ( 曹炜现代汉语中的 称谓语和称呼语) 称谓语是表示身份的名称、用来交际的称呼,即称谓语是“名称称 呼 引称谓是交际主体在语言交往中处理主体间关系、进行人际 定位的一种语言活动。名称是标示某人存在的名词或名词性概念, 是称谓的语言形式。称呼是语言交往过程中说话者运用名称或其他 方式呼喊对方或提及其他人的词语形式,是称谓的语言形式。 ( 姚 亚平现代汉语称谓系统变化的两大趋势) 以上几种看法不难看出,对于称谓语界定的争议集中在称谓与称 呼、名称之间。 我们认为,称谓语是在人们交往中用来标明人们身份的词语,是 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工作、相貌、地位等 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也就是说,称谓语包含称呼语,同时也包含一 部分名称。因为从句法功能上看称谓语应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像 “我 ,“你 等人称代词,虽然能在人际交往中作为称呼语使用,虽 然也表达了一种人际关系,但是这种交际关系是在对话中形成的,依 附于对话,当说话人改变时,这种关系也改变了,因此人称代词排除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在外。姓名是名词中一个特殊的小类,是专有名词,不表示人际关系 和身份,虽然也可做称呼,但我们认为不是称谓语。 另外,称谓语按照内容来分,可以分为亲属称谓、社会称谓、职 官称谓、年龄称谓,性别称谓等;按照人称来分,可以分为自称、对 称、他称;按照礼貌、情感来分,可以分为谦称、敬称、昵称、美称 等等。不同的标准就有不同的称谓分类,本论文按照内容对宋书 称谓语进行划分并作系统研究。 1 2 宋书及其称谓语研究现状 1 2 1 宋书概述 宋书一百卷,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梁朝沈约 撰,它记录了自晋恭帝元熙二年( 公元4 2 0 年) 迄宋顺帝升明三年( 公 元4 7 9 年) 的历史,是刘宋王朝完整的纪传体断代史。在沈约之前, 已有宋朝史官何承天、徐爰等人为宋修史,沈约吸收前人成果,再增 新补缀,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了纪传七十卷。全书定稿时间应在梁 武帝即位( 公元5 0 2 年) 以后。 宋书全面、系统地记录了刘宋时期政治、军事、文化、外交 等方面的史实,保留了大量的诏书、奏章、文告、书信等珍贵的史料, 也包含一些平白的人物对话,这些对话与当时的话语比较接近,能够 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的语言面貌。 当然,作为史书,宋书的口语性比不上六朝时期的笔记小说, 我们之所以选择宋书作为专书研究是出于以下考虑: 第一、宋书完稿时间与宋亡时间相距不久,仅二十几年,其中 纪传部分离宋亡时间更近,只有十几年;相比较来说,材料比较容易 收集,绝大部分采用的是当时人的现成撰述,真实性很强,篇幅也很 可观,约有l2 6 万字。 第二、宋书记载的内容相当广泛,除了大量的诏书、奏章、文 告、书信等珍贵的史料。 第三、宋书经过众人之手,沈约只是对它作了补充修订,这样 宋书就比较容易避免受个人使用语言习惯的制约,能更好、更全 地反映当时的语言风貌。 1 2 2宋书称谓语研究现状 1 2 2 1 有关对宋书的研究 2 硕十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 目前,学术界对于 宋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宋书的考校 辑注、词汇训诂和语法现象研究上,且有了较多的学术成果。校勘方 面,有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的( 宋书) 札记、丁福林的 :( 宋书) 校议、张徽的硕士论文 称数法研究 ( 2 0 0 8 ) 。 1 2 2 2 称谓语的研究现状 称谓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只要与人交往就会用到称 谓。由于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婚姻制度的特殊性,使得中国成了所 谓的“称谓大国 ,研究称谓语也就成为一种必要。早在公元前三世纪 的尔雅就专门有释亲一篇,介绍各种亲属称谓的用法。现存 研究称谓语的中国古代文献还有唐代刘知己史通卷四称谓,明 代方以智通雅称谓,清代周象明的称谓考辨等等。解放以后, 关于称呼的研究在国内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最早的文章是吴晗灯 下集中有一篇宋元以来老百姓的称呼( 19 6 0 ) 。8 0 年代以来学者 们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称谓语,称谓方面的词典专著和论文不断涌现, 王火、王学元、张孝忠、韩省之、刘超班、蔡希芹、吉堂宏编写的词 典是近二十年来重要的称谓词典。九十年代以来,称谓语的研究开始 重视专书的研究,光硕士博士论文,就有黄敏魏晋南北朝亲属称谓 研究( 2 0 0 6 ) ,朱傲蕾唐代笔记小说中的亲属称谓语研究( 2 0 0 6 ) , 蔡梅( 三言) 称谓研究( 2 0 0 6 ) ,马丽( 三国志) 称谓词研究( 2 0 0 5 ) , 廖颂举( 儒林外史) 称谓词研究( 2 0 0 7 ) 等15 篇之多,中古时期, 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称谓的专书研究基础仍然薄弱。 中古称谓的研究我们见到的比较少,大多散见于汉语史研究的单 篇论文和近年来的硕士论文中。黄敏的魏晋南北朝亲属称谓研究 专门描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亲属称谓系统,并分别从语义场和语法结 构两个角度对各个亲属称谓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吴会娟在她的硕士学 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位论文中古汉语谦敬称谓研究中系统阐释了中古汉语里4 1 个谦敬 称谓的发展演变和构词特点。专论中古时期称谓的论文主要有两篇, 一篇是山东大学张云的硕士学位论文( 世说新语 交际称谓析要, 文章重点分析了世说新语中人称代词的语法和语用特点,辅助分 析了小说中自称、对称、他称交际称谓的语用特点和交际原则;还有 一篇是复旦大学马丽的博士论文( 三国志) 称谓词研究,从语言学 的角度对三国志称谓词作了系统的研究,不仅从历时、共时的角 度分析了三国志亲属称谓的发展使用状况,而且从语法、语义两 个层面对书中称谓词的产生方式和词义演变机制进行了探究。 目前,从我们发现的有关宋书的研究里,称谓语方面的研究 相对较少,书中有关称谓语的语料有待进一步挖掘,我们试图全面描 述宋书称谓语的面貌。 1 3 宋书的版本选定 本论文运用的是中华书局1 9 7 4 年1 0 月版宋书,该版点校本宋 书用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元明三朝递修本( 简称三朝本) 、明北监本、 毛氏汲古阁本( 简称毛本) 、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本( 简称殿本) 、金陵 书局本( 简称局本) 、商务印书馆影印三朝本( 简称百衲本) 互校,择 善而从。同时,该版本中的纪传方面,还通校了南史、建康实录、 册府元龟、资治通鉴和资治通鉴考异等书的有关部分;志 的方面,也参校了晋书、通典等书的有关部分。对于前人的校 勘成果,此版本用的是张元济、张森楷的两种 校勘记稿本, 成孺 州郡志校勘记,李慈铭 札记,孙影 考论,以及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等书。另外,这版宋书卷二十 二乐志四、卷四十六赵伦之传,卷尾都附有几行小字,是宋嘉佑时人 郑穆所作的校语,是三朝本原有的,予以了保留。但全书的总目,是 点校者重编的,因此在论文中称谓语的普查范围不包括每章的标题。 1 4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1 4 1 研究意义 称谓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春秋时期起,孔子就提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的 正名思想,强调了名号称谓在人们言语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交 际场合,如何选择恰当得体的称谓语来维持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4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 也是语用学和修辞学十分关心的问题,称谓语的研究必将深化语用学 和修辞学的研究。同时称谓语研究还可以从侧面深化礼貌用语的研究。 选取宋书称谓语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 :宋书是中古很有 代表性的一部史书,它具有语料时代明确、语言容量大等特点。对它 的研究不但有助于全面、细致地认识宋书的称谓语系统,而且有 助于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刘宋时期的某些社会政治文化。 1 4 2 研究方法 本论文将主要采用穷尽统计、逐类分析、共时比较相结合的研究 方法。 穷尽统计与逐类分析相结合。将史书中出现的称谓语悉数统计、 收录,再对五花八门的称谓语进行归类分析,大类再分成小类,有些 有代表意义的称谓语可以做穷尽性分析统计。 共时比较与文化阐释相结合。书中有哪些常用的称谓语,其内部 结构怎样我们都尽数把它们展现出来。将宋书亲属称谓语与中古 时期世说新语亲属称谓、三国志亲属称谓进行比较,分析宋 书亲属称谓语在中古内部的演变;然后根据宋书称谓语的特点 来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刘宋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宋二f 5 亲属称谓概貌 第二章宋书亲属称谓概貌 亲属称谓是用来表示具有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者一某种制度、 形式,如收养、再婚等方式而形成的亲属关系的称呼或名称。本文把 宋书亲属称谓语按照“父系 、“母系 、“夫系 、“妻系 四个系 统来进行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 1 一般亲属称谓辞书收录的“奶娘、奶母、乳母、乳人( 奶妈) 、姆 嫁( 奶母、奶妈) 类称谓,因为不具备本文所界定的亲属称谓条件 故不纳入亲属称谓研究范围。 2 由于官名有用作称谓的可能,所以本文把官名也收录称谓语的范围。 2 1宋书亲属称谓基本面貌 2 1 1 父系亲属称谓 2 i 1 1 远祖辈、高祖辈、曾祖辈和祖辈 表2 - 1 称谓形式次数称谓形式次数 祖考 2 6 祖 1 8 远祖辈祖宗4 8 t 主, 3 刁r 先祖 1世祖4 高祖辈高祖 12 曾祖辈曾祖 8 6 大父母 1 祖 9 8祖父1 0 大父 l王父 4 祖辈祖母16王母2 父之所生 1庶祖母1 从祖 1 大姑 2 称谓语的划分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引用的标准也各家不一。本文的划分方法基 本参照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称谓词研究,把亲属称谓按照父系、母系、夫系、 妻系的标准分开论述,不过本文另加了一类“王室贵族亲属称谓”;把社会称谓分成社会 关系交际称谓、情感称谓、帝王称谓、性别称谓也是依照 称谓词研究的划分 方法,只是进行了略微修改,如把帝王称谓和官职称谓放在一节一起描述,把年龄称谓和 性别称谓放在一节一同描述。 6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宋书亲属称谓概貌 a 远祖辈 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田,祖辈的亲属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 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等。宋书中关于远祖辈的称 谓有“先祖”、“世祖、“祖考 、“祖、“祖宗 、“宗 。 先祖 四望山川先祖,各有其乐( 宋书卷十一志第一志序历 上) 世祖:祖先 王玄谟,字彦德,太原祁人也。六世祖宏,河东太守,绵竹 侯,以从叔司徒允之难,弃官北居新兴,仍为新兴,雁门太守, 其自叙云尔。( 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三十六王玄谟) 祖考:祖先 今遵其义,庶可以显祖考大造之基,崇有魏维新之命。( 宋 书卷十四志第四礼一) 祖:祖先 晋武帝泰始元年,有司奏:“王者祖气而奉其口终,晋于五 行之次应尚金,金生于己,事于酉,终于丑,宜祖以酉e l ,腊以 丑日改景初历为泰始历”( ( 宋书卷十二志第二 历中) 祖宗 庶上凭祖宗之灵,下罄义夫之力,翦馘逋逆,荡清京辇。( 宋 书卷一本纪第一武帝上) 宗:祖宗 惟祖惟宗,高朗缉熙。对越在天,骏惠在兹。( ( ( 宋书卷二 十志第十乐二) b 高祖辈 高祖:即曾祖的父亲,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称为“高祖王父 , 也有称“高门 的。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也高祖浑,魏将作大匠。( 宋 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十四郑鲜之) c 曾祖辈 曾祖:即祖父之父,还可称为“曾祖父、太翁、曾翁、曾翁、曾 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 。这里只用了“曾祖。 王弘,字休元,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导,晋丞相。祖洽,中 7 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宋j b 亲属称谓概貌 领军。( ( ( 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二刘穆之王弘) d 祖辈 祖父母的合称有“大父母 : 自今诸有大父母、父母丧者,勿徭事,使得收敛送终,尽其 子道。( 宋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二) 祖父:“祖父”,书中用了10 次。“祖父 最早见于仪礼丧服 ( 根据汉语大词典) ,其后多见,又称为“祖 。“祖 在古代, 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祖父又称“王父、 大父、祖君,“公、太公、翁在产:代称谓中有多种用法,也用来 称呼祖父。 文帝元嘉十五年,皇太子妃祖父右光禄大夫殷和丧,变除之 礼,仪同皇后。( 宋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二) 大父:祖父,仅用了一次。 是时,帝大父武王封东莞,由是徙封琅邪。( 宋书卷三十志 第二十五行一) 王父:祖父,出现四次。 颇视书传,自谓曾祖弈洛韩始封昌黎公,日:“吾为公孙之 子,案礼,公孙之子,得氏王父字。”( 宋书卷九十六列传 第五十六鲜卑) 祖:祖父,出现9 8 次。而“祖父 却只用了1 0 次,可见,宋 书在称呼祖父上基本常用的还是单音节词“祖 。而对于先秦时期 出现的词汇“大父”、“王父 也偶有运用。 武敬臧皇后,讳爱亲,东莞人也。祖汪,字山甫,尚书郎。 ( 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一后妃) 祖母:祖母,最初见于仪礼丧服( 根据汉语大词典) , 古今通用,祖母也可以称为“大母、王母 ,宋书中见“王母例。 义庆日:“案周礼,父母之仇,避之海外,虽遇市朝, 斗不反兵。盖以莫大之冤,理不可夺,含戚枕戈,义许必报。至 于亲戚为戮,骨肉相残,故道乖常宪,记无定准,求之法外,裁 以人情。且礼有过失之宥,律无仇祖之文。况赵之纵暴,本由于 酒,论心即实,事尽荒耄。岂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仇。 臣谓此孙忍愧衔悲,不违子义,共天同域,无亏孝道。”( 宋 书- 卷五十一列传第十一宗室) 父之所生:父亲的亲生母亲,即祖母 8 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宋书亲属称谓概貌 故成风显夫人之号,昭公服三年之丧。子于父之所生,体尊 义重。且礼祖不厌孙,宜遂服无屈( 宋书卷十五志第五礼 二) 此外,还有“庶祖母 的称谓。 孝武帝追崇庶祖母宣太后,议者或谓宜配食中宗( 宋书卷 五十五列传第十五臧焘) 祖父的兄弟,则称为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 叔祖、叔翁:对祖父兄弟之妻,则称为堂祖母、从祖母、伯母、伯婆、 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宋书中仅见“从祖、“大姑 例。 从祖:堂祖父 何承天,东海郯人也从祖伦,晋右卫将军。( 宋书卷六 十四- 列传第二十四何承天) 大姑:姑祖母 三年,建康民陈文绍上书日:“私门有幸,亡大姑元嘉中蒙 入台六宫,薄命早亡,先朝赐赠美人,又听大姑二女出入问讯。 ( 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三十九文五王) 2 1 1 2 父辈 表2 - 2 称谓形式次数称谓形式次数 父母合称父母 3 6 慈亲 3 亲 9 父 3 2 3阿父2 父亲老父 2老子2 先父 4 先公 1 亡父 1 考 9 母 2 9 7 阿母 1 所生 4 3老母 3 母亲尊老1 尊上 1 妣1 从父 3 诸父 3 伯 7 伯父 15 世父 3 伯考 2 伯母 3 父之兄弟 叔 17 叔父 15 9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宋书亲属称谓概貌 姐妹阿父 l 季父 1 叔母 3 从伯 l 从叔 9 从叔父 1 姑姊妹 2 姑 4姑女1 姑夫 1 a 父母 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在有些场合往往要父母并称。除 “父母”、“双亲 、“二老”、“爹娘 等古今通用之外,父母古代 的合称还有:“高堂 、“严君 、“亲 、“尊亲 、“严亲 、“二 亲 、“两亲、“亲戚 ,此外,在文人笔下对父母的代称还有“所 生、“估恃 。宋书中见“父母 、“慈亲 、“亲 、“所生 。 慈亲:父母 四月,洛邑初营宗庙,掘地得玉玺方一寸九分,其丈曰: “天 子羡思慈亲。”( 宋书卷十六志第六礼三) 亲:父母、双亲 维圣飨帝,维孝飨亲。( 宋书卷二十志第十乐二) 关于父亲的称谓,宋书中用的最多的是单音节“父”,有3 2 3 个。如: 天子追赠公祖为太常,父为左光禄大夫,让不受。( 宋书卷 二本纪第二武帝中) 表示父亲的称谓还有“阿父、“老父 、“老子 。 阿父:父亲,出现两次。据东汉魏晋南北朝亲属称谓研究可 知,“阿父 是中古时期出现的新生称谓,在汉译佛经的影响下,“阿 逐渐虚化为一个无义的音节形式。这里宋书中已经有了,至少可 以说明“阿父 在南朝刘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世祖既闻惕议,谓义恭曰:“阿父既为总统,去留非所敢干。 道民忝为城主,而损威延寇,其为愧恧,亦已深矣委镇奔逃, 实无颜复奉朝廷,期与此城共其存没,张长史言不可异也。”( 宋 书卷五十九列传第十九殷淳) “老父”既可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也可以是父亲的自称。中古 汉语时期,词素“老 的意义开始虚化,成为一个只起补充音节意义 的词头。“老父 的意思同“父 。下面例子中的“老父 并不在于 1 0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宋书亲属称谓概貌 指父亲年老,而是在社会交际中对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往往带有谦 称的意味。 老父: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仅用了一次。 湛党刘敬文父成未悟其机,诣景仁求郡,敬文遽往谢湛日: “老父悖耄,遂就殷铁干禄。由敬文暗浅,上负生成,合门惭惧, 无地自处。”( 宋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二十九刘湛) 老父:父亲的自称,只用了一次。 劭召延之,示以檄文,问日:“此笔谁所造? 丹延之曰: “竣 之笔也。”又问:“何以知之? ”延之日:“竣笔体,臣不容不 识 劭又日:“言辞何至乃尔。”延之曰:“竣尚不顾老父, 何能为陛下”劭意乃释,由是得免。( 宋书卷七十三列传 第三十三颜延之) 老子:父亲的俗称,宋书最早用“老子 来做父亲的俗称。 贼至,骠亦请贼曰:“兄年少,自能走,今为老予不走去。 老子不惜死,乞活此兄。”( 宋书卷九十一列传第五十一孝 义) 关于父亲的称谓,宋书中用的最多的是单音节“父,有了3 2 3 次。其他的都只有一两次,如“阿父、“老父 、“老子”。三者都有自 己的使用范围,如果说“父”是父亲这个称谓的自由变体和常体的话, 那么另三个则是条件变体,如,“阿父 用于他称,对他人称自己的父 亲;“老父 用于自称、谦称,父亲的自称;“老子是父亲的俗称, 是口语化的称呼。 除此之外,还有“先父( 4 个) ,“亡父 ( 1 个) ,“继父 ( 1 个) , 如: 统府板弘文行九真太守。及继父为刺史,亦以宽和得众,袭 爵龙编侯。( 宋书- 卷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二良吏) 为人胤嗣,又应恭祀先父。( 宋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二) 亡父先臣回,绥集邦邑,归诚本朝。( 宋书- 卷十四志第 四礼一) 另外表示亡父,先父的还有“亡考 ,“考”“先公 ,如: 亡考:亡父,仅用了一次。“亡考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的孔 从子执节。 臣亡考济实忿寇仇,壅塞天路,控弦百万,义声感激,方欲 大举,奄丧父兄,使垂成之功,不获一篑。( 宋书卷九十七列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宋书亲属称谓概貌 传第五十七夷蛮) 考:先父,单音节“考 出现9 次。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日仁者寿,胡不是保。( 宋书卷二 十一志第十一乐三) 先公:亡父,只出现一次。 当谓传国君母,本先公嫔媵,所因藉有由故也。( 宋书卷 十五志第五礼二) 在称呼亡父的时候,宋书用的较多的是单音节“考 ,用了9 次,“亡考、“先公 都只用了一次。 母:母亲,共出现2 9 7 次。 至成帝时,丞相翟方进事父母孝谨,母终,既葬,三十六日, 除服视事。( 宋书卷十五志第五本l - = - ) 阿母:母亲,仅出现一次。 嘈我一丸即发中鸟身,鸟死魂魄飞扬上天。阿母生乌子时, 乃在南山岩石间。( 宋书卷二十一志第十一乐三) 慈亲:指称母亲,受严父慈母、男阳女阴的中国传统思想影响, 一般“慈亲 都指母亲。这里出现了一次。 倾首东望,仰希拯接,成同旱苗之待天泽,赤子之望慈亲。 ( 宋书卷九十五- 列传第五十五索虏) 所生:生母,宋书中“所生”既可指双亲,也可指生母。书 中出现了4 3 次。 帝少而和令,风姿端雅。早失所生,养于太后宫内。( 宋书卷 八本纪第八明帝) 老母:母亲的谦称,出现三次。 吴兴军又将至,顾琛与子宝素携其老母泛海奔会稽,海盐令 王孚邀讨不及。( 宋书卷八十四列传第四十四邓琬袁鹉孔 觊) 尊老:称年高的长辈,特指他人或自己的父母,这里指母亲。这 里仅出现了一次。 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 宋 书卷九十一列传第五十一孝义) 这里“尊老在柬 ,指母亲。 尊上:对人父母的敬称,这里是对母亲的敬称,也只出现了一次。 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日:“尊上年实未八十,亲 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 宋书卷九十一列传 1 2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宋二伟亲属称谓概貌 第五十一孝义) 对于母亲的称谓, 宋书中单音节“母 出现了2 9 7 次,“所生 出现了4 3 次,“老母 出现了3 次,其他的如“阿母 、“尊老、“尊 上 、“慈亲 都只出现了一次。可见宋书里单音节“母 是最普 遍最常用的称谓,其次是“老母”。 除此之外, 宋书中还有“嫡母 、“庶母”、“养母 、“后母 “、继母 : 嫡母:父亲的正妻。 与嫡母殷养女云敷私通,殷每禁之。( 宋书卷五十一列 传第十一宗室) 庶母:父亲的妾。 按昭皇太后于主上,亲无名秩,情则疏远,庶母在我,犹子 祭孙止,况伯父之庶母。( 宋书卷十七志第七礼四) 养母:教养母。 第七皇弟训养母郑修容丧。未详服制,下礼官正议。( 宋书卷 十五志第五礼二) 后母 郭世道,会稽永兴人也生而失母,父更娶,世道事父及后 母,孝道淳备。( 宋书卷九十一列传第五十一孝义) 继母 高祖以晋哀帝兴宁元年岁次癸亥三月壬寅夜生及长,身长 七尺六寸,风骨奇特家贫,有大志,不治廉隅。事继母以孝谨 称。( 宋书卷一本纪第一武帝上) 妣:亡母。 敢为佞邪,导谀君上,妄建非正之号,谓考为皇,称妣为后, 则股肱大臣,诛之无赦( 宋书卷十七志第七礼四) b 父亲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 父亲的兄弟不分长幼,合称为“诸父、从父。 诸父:各位叔伯。 帝将南游荆、湘二州,明旦欲杀诸父便发。( 宋书卷七十 二列传第三十二文九王) 从父:父亲的兄弟,即伯父或叔父。 逆贼沈攸之,出自莱亩,寂寥累世,故司空沈公以从父宗鹰, 爱之若子,卵翼吹嘘,得升官秩。( 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三 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宋? 伟亲属称谓概貌 十四沈攸之) 父之兄称为“伯父、“伯 、“世父,伯父的妻子称“伯母 ; 去世的伯父称为“伯考 。父亲的弟弟是“叔父 ,此外还有“叔 、 “阿父,排行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叔父的妻子称“叔母 。 伯:伯父,书中出现7 次。 既有斩玄之谋,又伯、父并在蜀土,高祖欲引为外助,故频加 荣爵。( 宋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八毛修之) 伯父,出现15 次。 伯父茂度每譬止之,敷益更感恸,绝而复续。( 宋书卷四 十六列传第六赵伦之到彦之阙王懿张邵) 世父:伯父,这里用了3 次。它最早出自于汉朝的汉书。 世父茂度每止譬之,辄更感恸,绝而复续。( 宋书卷六十 二列传第二十二张敷) 可见宋书中用双音节“伯父”的频率最高,单音节“伯 次 之,汉代产生的新词“世父 这里也有所使用,但相较而言使用次数 不多。 伯母 晋成宁四年,景献皇后崩,晋武帝伯母,宗庙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