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gsmr无线覆盖盲区及其对语音组呼业务影响的研究.pdf_第1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gsmr无线覆盖盲区及其对语音组呼业务影响的研究.pdf_第2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gsmr无线覆盖盲区及其对语音组呼业务影响的研究.pdf_第3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gsmr无线覆盖盲区及其对语音组呼业务影响的研究.pdf_第4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gsmr无线覆盖盲区及其对语音组呼业务影响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y 8 7 9 9 2 s 摘要 摘要 g s m r 作为铁路调度通信的主要方式,被许多国家采用,并已成为 我国铁路通信发展的方向。g s m r 网络如何为铁路通信提供安全可靠的 服务,g s m r 无线覆盖盲区对铁路通信业务有多大影响是当前铁路应用 关注的问题。本论文从通信盲区的概念入手,对这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 深入的理论研究,为今后的铁路g s m _ r 网络的规划优化提供了参考依 据。 第一章引言基于铁路运输对无线通信的要求,概述了g s m r 的业务 和最新发展。 第二章给出通信盲区的定义,并介绍几个重要的网络服务质量指标。 第三章对无线覆盖盲区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归纳出无线覆 盖旨区的四种常见类型。 第四章分析了移动台在无线覆盖盲区的行为,得到移动台检测到脱 网和入网的最小时间,并且分析了移动台在专用模式下采取呼口q 重建机 制来恢复与网络的连接。 第五章讨论了无线覆盖盲区对g s m _ r 特定业务v g c s 的影响。 第六章对全文总结并提出本论文下一步应继续研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 g s m - rv g c s 通信盲区小区选择无线链路超时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l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g s m rh a sb e e na d o p t e db ym a n yc o u n t r i e sa st h em a j nw a yo f m i l w a v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n di th a sb e e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d i r c c t i o o fo u r c o u n t r yt h e ya r ec o n c e n l e dp r o b l e m sf o rc u r r n tr a i l w a y 印p l i c a t i o t h a t h o wt op r o v i d eas e c l l r ea n dr e l i a b l en e t 、v o r kf o rt h em j l w a y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a n dh o wt h eg s m rw i r e l e s sb l i n da r e aa f 托c tt h er a j l w a v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e n r i c e t 1 l et h e s i s 舀v e sd e e pt h e o r c t i c a l 心s e a r c ho nt h ek e yp o i n to ft h i s t o p j ct oo 恐far e f e r e l l c et ot h eg s m - r n e t w o r kp l a n n i n g 卸do p t i m i z a t i o n t 1 l ef j r s tc h 叩t e r 百v e sa no v e i e wo ft h eg s m rs e r v i c e sa n dl a t e s t d e v e l o p m e mb a s e do w i r c k s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r e q u i r e m e n tf o rt h er a i l w a y t m s p o r t a t i o n n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g i v e st h ec o n c e p to f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l i n da r e a , s e a li m p o n a n tq o ss t a n d a r d sa r ei n t f o d u c e d i nt h ei h i r d c h a p t e r , w ed i s c u s st h er e a s o n sf o r f o 珊i i l g a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l i n da r e a ,c o n d u d ef o u rf a m i l i a rt y p e so fc o m m u 玎i c a t i o n b i n da r e a 1 1 l ef o u r t l l c h a p t e ra n a l y z e s t h eb e h a v e ro fm o b i l es t a t i o ( m s ) , c o n c l u d e st h em i n i m u mt i m eo fm sc o n n e c t so rd i s c o n n e c t sw i t ht h e n e t w o r kw h e nj te t e r i n go i1 e a v i l l ga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l i n da r e a i ta s l o a 1 1 a l y z e st h ep r i n c i p l ef o rc a l lr c s t a b l i s h m e n ti nd e d i c a t e dm o d e n ef :i f t hc h a p t 既d i s c l l s s c st h ei n f l u e n c eo nv g c sb yc o m m u n i c a t 油 b l i n da i e a t h el a s tc h a p t e rd r a w sac o n c l u s i o na l l dp o i t so u tt h ef i e l d sf o rf i l n i l e r s t u d y 【k e yw b r d s 】 g s m rv g c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l i n da r e ac e l ls e l e c t i o n r a d i o1 i i l l 【t i m e o u t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综述 第一章引言 1 1 1 现代铁路运输对无线通信的要求 1 1 1 1 铁路信息化 满足以旅客为主体的移动信息服务系统的需要,包括车上订票服务、 电子移动商务、旅客移动增值服务等;满足铁路路网移动体r 机车、车辆、 集装箱等) 实时动态跟踪信息传输的需要,为开展实时网上信息查询和各 种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移动传输通道。 1 1 1 2 调度指挥和安全生产 作为无线列调的更新换代产品,同时能够满足区间公务移动、紧急 救援、调车编组作业、站场无线等移动话音通信的需要;满足d m i s 无 线车次号传输、列车尾部风压、机车状态信息、车辆轴温监铡、线桥隧 道监护、铁路供电状态监视、道口防护等移动和固定无线数据传输的需 要;满足以移动列车为主体的安全信息分发与预告警系统的需要,确保 沿铁路线的旋工、轨道养护、平交道口与车辆、车站等人员和设备的安 全,减少事故。 1 1 1 3 高速、客运专线 铁路提速、高速和客运专线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的行车调度指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挥系统需要高度可靠、高度安全、快速接入的综合移动通信系统,以及 透明、双向、大容量的车地信息传输通道。 1 1 1 4 机车综合通信 机车综合通信具备综合实现如下功能的能力: 1 ) 具有网络以及功能号注册、注销功能; 2 ) 支持调度通信系统功能; 3 ) 支持通用数据传输功能; 4 1 支持不同制式下的自动或手动切换功能; 5 ) 可向用户提供机车所在的小区位置信息、g p s 信息等。 1 1 1 5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铁路智能交通系统中车地间的双向 通信显然已经无法通过这些传统手段完成。因此必须研究基于通信的列 车控制(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a s e dt r a i nc o n t r o l ,简称c b t c ) 系统的、具 有高可靠性的高速铁路数字调度移动通信。 为了实现铁路运输高效与安全,高速铁路智能交通综合信息系统在 信息利用方面,必须采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 c b t c ) 方式。与传统的 基于轨道电路的列车控制( 1 h c kc i r c u i tb a s e dt r a i nc o n t m ls y s t e m ,简 称1 b ,r c ) 系统相比,c b t c 有很多优越性,其中最重要的是: 1 1 列车和地面控制设备之间通过双向无线通信传递信息,构成闭 环控制系统,使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2 ) c b l 可以实现移动闭塞方式( m o v i n g a u t o m a t i c - b l o c k s y s t e m , 简称m a s ) ,使两列车追踪间隔大大缩短,提高列车在区间追踪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运行的密度,从而大大提高铁路运输效率。目前国内对移动闭 塞进行了初步研究。 1 1 2 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g s l i 卜r 1 1 2 1g s m r 业务结构 g s m r 是专门为铁路通信量身打造的专用通信系统,它基于g s m 的基础结构及其提供的电信业务,提供了铁路特有的基础业务,并以此 作为一个信息化的平台,使得用户可以在这个信息平台上轻松开发各种 各样的铁路应用。下图1 1 为g s m r 系统的业务模型层次结构: 图1 1g s m r 系统层次结构示意图 g s m r 最早在欧洲发展起来,1 9 9 3 年,国际铁路联盟u i c 与欧洲 电信组织e t s l 协商,确定了欧洲各国铁路下一代无线通信以g s m p h a s e 2 为标准的g s m r 技术。1 9 9 7 年,2 4 个国家的3 2 个铁路组织签 署了g s m r 谅解备忘录。同年,e i r e n e ( 负责制定g s m - r 的体制方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案) 在德国、法国、意大利开展了三个测试项目( m o 黜”疆) 。1 9 9 9 年, 第一个g s m r 网络在瑞典铁路建成,随后,德国、瑞士、荷兰、英国、 意大利、西班牙、印度也相继开始建设自己的g s m r 系统。另外,匈牙 利、芬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波兰、捷克共和国、奥地利、北美、 澳大利亚也开始对g s m r 进行招标或商业咨询。 1 12 2g s m _ r 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我国从1 9 9 4 年就开始对专用移动通信技术跟踪研究,当时的重点是 对g s m r 和勰a f 陆上集群无线电通信) 系统进行比较选择,支持两 种不同制式的研究者们在此期间发表各自的论点和论据,集思广益进行 讨论,并经过了长时间的调研和考察。由于g s m r 具有适应铁路运输特 点的功能优势,成熟的技术优势以及符合通信信号一体化技术发展的需 要,更重要的是g s m r 支持铁路移动通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最终在 2 0 0 0 年底确定将g s m r 作为我国铁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后基于 g s m r 的各种铁路特色业务的开发,如无线列调、中国列车监控系统 c i c s 、g p r s 等在各大科研院所纷纷开展,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 与世界其他国家铁路相比,中国铁路运输无论在运输模式、客货运 输量、行车指挥和控制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这就决 定了我国铁路部门在引入g s m r 系统的同时必须使其适应中国铁路应 用的需要,在借鉴和吸收欧洲各国铁路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形成满 足中国铁路实际需要的网络标准,使中国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蓬 勃、持续的发展下去。 2 0 0 3 年1 2 月,铁道部与华为公司签定了大秦铁路g s m r 工程合作 框架。华为公司将承建大同至秦皇岛铁路的g s m r 系统工程,为全长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0 0 余公里的晋煤东运主干线提供综合通信服务保障。一时间,g s m r 这项针对铁路通信所设计和使用的技术在经历了多年的争议之后,终于 在中国落地。 2 0 0 4 年3 月,铁道部与北电网络签署了青藏铁路g s m r 网络的试 用协议。该试验网覆盖长达1 8 6 公里的铁路线,是亚洲第一条采用g s m - r 来传输用于列车控制的安全数据的试验网,并采用双网覆盖的解决方案 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而无需传统的模拟系统作为后备支持。北电网络 将提供先进的无线网络设备,其中包括i n 、m s c 、b s c 和b t s ,并将 g p r s 引入g s m r 的网络中。g p r s 是g s m r 的主要组成部分,可支 持数据传输应用和面向无线局域网( w u 埘) 等全新的位置特定服务和 应用。该项目已于2 0 0 4 年的1 1 月中旬完成g s m ,r 系统的建设和测试工 作,2 0 0 5 年4 月完成g p r s 系统的建设和测试。 大秦铁路和青藏铁路g s m r 工程的建设和试验的开展,无疑会加快 g s m r 系统在中国的实现和发展,加快铁路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促进铁 路现代化的发展,提高铁路的竞争能力,更好地为社会提供运输服务。 虽然我国的g s m r 尚处于初期建设阶段,但是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迅速 发展,对铁路信息化水平要求不断提升,大规模部署g s m r 将是迟早的 事情,同时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将为g s m r 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 1 2 3 铁路环境的特殊性对g s m r 的需求 g s m r 属于专用移动通信的一种,采用的协议标准为g s mp h a s e2 + , 它专门用于铁路的日常运营管理以及处理一些紧急或突发事件,是非常 有效的调度指挥通信工具。同公众移动网完全不同,g s m r 的语音业务 以点对多点的语音组呼业务和语音广播呼叫业务为主,它的这种集群特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性允许大量用户共享少量通信信道。共享通信资源时以p p t 模式通话, 因此它的频率利用率相当高,另外由于铁路上的用户数是有限的,对 g s m r 网络的用户容量设计并不是关键问题,这也是g s m r 的频段并 不是很宽的缘故。除了以上特点外,由于铁路的特殊环境,需要对发起 呼叫的接续速度、话音传输的鲁棒性、越区切换的可靠性等提出非常高 的要求。因此g s m r 需要在g s m 技术的基础上做很多改动,如在核心 网中增加新的功能节点组呼寄存器g c r ( 存储组成员d 和组区域i d 的 信息) 以及确认中心a c ( 存储呼h l 优先级以及确认呼呶限) ;在空中接口 公共控制信道中增加通知信道n c h ,发送有关组呼和广播呼叫信息;推 迟鉴权过程,加快接续速度;允许设置双网覆盖,提高弱区的场强,使 移动台到达每一点都可以接收到良好的电平等。 铁路环境的特殊性使g s m r 的无线覆盖也很特别。通常适用于公众 网的面状覆盖在铁路上只适用于大型车站、编组站以及铁路线相隔较近 的地带,而在铁路线路这种呈带状的特殊环境中,往往采用线状覆盖的 方式,如图1 2 所示。线状覆盖使用的蜂窝基本原理与面状覆盖类似, 只是在干扰和重叠区的问题上要单独考虑。 图1 2 铁路沿线的覆盖 1 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铁路运输最重要的就是安全,而完善的铁路通信系统正是列车安全 行驶的重要保障。g s m - r 网络应为处于静止或速度小于5 0 0 k m h ( 高速 铁路) 移动状态下的移动终端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然而g s m - r 系统工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程应用在我国还处于试验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研究。g s m r 无线覆盖 盲区是一个被通信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对铁路g s m r 无线覆盖盲区的研 究有助于更好的保证铁路通信的安全,显得十分有价值。 对g s m r 无线覆盖盲区进行初步探讨,目的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本文能够为以后g s m r 无线覆盖盲区的研究 工作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依据。 1 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g s m - r 无线覆盖盲区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g s m r 无线覆盖盲区的定义、形成、类型及对通信的影响,并分析了g s m r 无 线覆盖盲区对语音组呼业务的影响,具体工作包括: 研究通信盲区的概念,g s m r 无线覆盖要求及场强测试方法给 出了详细的描述; 通过对无线传播环境和传播模型的研究,分析了g s m r 无线覆 盖盲区的形成原因; 根据无线覆盖盲区的形状和大小分类无线覆盖盲区; 分析移动台在空闲模式和专用模式下进、出无线覆盖盲区的行 为,得到移动台从进入无线覆盖盲区到脱网和从无线覆盖盲区 恢复入网的时间; 为了减小无线覆盖盲区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一些参数和定 时器的设置; 讨论g s m - r 无线覆盖盲区对语音组呼业务的影响。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分析,本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该课题的 发展做出了贡献: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什么是通信盲区进行了几种不同的定义方式; 提出了无线覆盖盲区的四种类型,为今后无线覆盖盲区的研究提 供了模型; 得到移动台进入无线覆盖盲区检测到脱网和从无线覆盖占区恢 复的最小时间,为无线覆盖盲区对列控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依据; 明确了g s m r 无线覆盖盲区对组呼的影响。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通信盲区的定义 2 1 通信盲区的一般定义 通信盲区是相对于覆盖区而提出的一种概念。一个基站的覆盖区是 指能满足一定服务质量指标和服务等级的可通话范围。在网络规划与优 化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网络中的每个点都在某个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 即实现“无缝覆盖”。然而,这种理想的状态是不存在盼,由于无线信道 的复杂性和随机性,任何网络也不能保证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接入 网络并保持良好的通话质量。这些不满足网络规定的服务质量的区域我 们就称之为通信盲区。下面我们具体讨论一下通信盲区的几种定义方法。 2 1 1 用接收信号电平值定义 判定一个区域是否是通信盲区的一个重要准则是在这个区域内,无 论移动台还是基站处的接收信号电平都必须满足g s m 技术规范0 5 0 5 中 规定的门限,称为参考灵敏度。 参考g s m0 5 0 5 规范,g s m 9 0 0 手机的灵敏度为: g s m 9 0 0 小移动台 一1 0 2d b m 其他g s m 9 0 0 移动台 一1 0 4d b m 基站灵敏度为: 普通b t s 一1 0 4d b m 微蜂窝k r s 类型1 9 7d b m 微蜂窝b t s 类型2 9 2d b m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微蜂窝b t s 类型3 8 7d b m 微微蜂窝b t s 类型18 8d b m 为避免移动台在接收信号电平很低的情况下接入系统( 接入后通信 的质量往往无法保证正常的通信过程) ,而无法提供用户满意的通信质量 且无谓地浪费网络的无线资源,在g s m 系统中规定,移动台接入网络时, 其接收电平必须大于一个门限电平,即移动台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 ( r x u ! va c c e s sm i n ) 。r x l e va c c e s sm n 通常建议的数值应 近似于移动台的接收灵敏度。 通常意义上的通信盲区是指接收信号电平小于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 电平的区域。 2 1 2 用c 1 值定义 c 1 准则是g s m 网络小区选择和重选的路径损耗准则,它考虑了信 号接收电平、最小接入电平、移动台接入网络时可以使用的最大发射功 率、移动台的最大发射功率,其公式如下: c 1 = r x l e v - r x l e v a c c e s s m 一m a x ( m s - 1 x p w r _ m a xc c h p ) ,o 】 ( 2 1 ) 其中:r x u x 是移动台接收的平均电平,单位为d b m ; r x l e va c c e s sm i n 是允许移动台接入的最小接入电平,单位为 d b m ;m s p w r _ m a xc c h 是移动台接入系统可使用的最大发射功 率电平,单位为d b m ;p 是移动台的最大输出功率,单位为d b m 。 由于移动台接入网络选择某个小区作为它的服务小区的前提条件是 该小区的c 1 0 ,所以c 1 0 的区域定义为通信盲区。 由上面两种定义方法可知,用最小接入电平来定义通信盲区,是一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种信号绝对电平值的定义,而用c 1 算法定义通信盲区是一种相对电平的 定义,它不仅取决于无线通信网络,而且与移动台有关。 2 1 3 用覆盖范围的载干比c l 定义 大蜂窝结构中的基站覆盖设计遵循噪声受限或传播受限原则,因此 规定了覆盖区最小接收电平。而小蜂窝系统属于干扰受限系统,除了考 虑场强覆盖范围外,还必须考虑覆盖范围内的载干比c i 。 干扰来源包括同小区中的另一个移动台、相邻小区中正在进行的通 话、使用相同频率的其它基站、或者无意中渗入蜂窝系统频带范围的任 何非蜂窝系统。话音信道上的干扰会导致串话,使用户听到了背景的干 扰;信令信道上的干扰则会导致数字信号发送的错误,而造成呼叫遗漏 或阻塞。 从传播角度考虑,小蜂窝的场强覆盖范围容易满足,而载干比可能 在某些区域达不到要求,所以小蜂窝系统还必须考虑满足c ,i 值的覆盖 情况,对于c i 值达不到指标的区域仍然要视为通信盲区。 我国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规定,移动用户与市话、长话用户通话时, 移动通信网音频带内信噪比大于或等于2 9 d b ( 标准测试音测试) ,相当 于c c i t t 的五级评分标准中的四级话音。该指标对应于静态载干比伽 = 1 2 d b ,对应动态载噪比c i = 1 8 d b 。其中,静态载干比是在只考虑多径 衰落情况下地点概率和时间概率均为5 0 的载干比,而动态载于比是在 多径衰落情况下地点概率和时间概率均为9 0 的载干比。 2 1 4 用无线信道呼损率来定义 上面三种定义方法都和基站覆盖区有关,而无线覆盖呼损率与基站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覆盖区没有直接的关系,它是一种服务等级指标,与信道阻塞和容量有 关。 当用户呼叫时,如果能无时延或无损失地处理呼叫,那么有多少移 动用户就需要提供多少全双工无线信道。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和频谱资源 的问题,无线信道数不可能与用户数一样多。因此,为了限制无线信道 数,但又满足要求,系统引入的阻塞率。阻塞率指的是无线信道数到底 能满足多少用户数。 用户呼叫时,如果信道全部占用,后来的呼叫就不可能完成。此时 用户必须等待一段时间,然后再呼叫对方。那么服务等级( g o s ) 定义 为相对于总尝试呼口q 数中不成功的呼叫数,也就是移动用户可利用信道 数的不充分程度。在实际应用中,它被定义为在高峰忙时,由于无线信 道数有限,允许呼叫失败的百分比。 g o s 介于0 和1 之间,也即o 在e t c s 2 3 级的铁路线上,行驶速率大于2 8 0 k m h 的情况下,建 议门限电平为一9 2 d b m ,建议覆盖电平达到9 5 的覆盖概率; 在e t c s 2 3 级的铁路线上,行驶速率大于2 2 0 l ( i h 且小于或等于 2 8 0 k m h 的情况下,建议门限电平为在一9 5 d b 珂一9 2 d b m 之间, 要求场强达到9 5 的覆盖概率。 2 2 2 场强测试方法 如何对g s m r 网络进行场强覆盖测试和统计,从而得到覆盖百分 比,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隔多远的距离采样一次。采样过稀, 所得结果置信度不高,无法很好的反应客观情况:取样点过密,会造成 人力物力的浪费。其次,用多长距离内的数据来统计覆盖百分比,即统 计窗口取多长。 2 2 2 1 采样间隔 目前业界广泛采用的标准是李氏定律( l e e sc r i t e r i a ) :它要求在4 0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波长的间隔内,采用3 6 5 0 个采样点,求得其平均值作为局部平均值。 对于g s m r 信号,取有代表性的频率9 0 0 m h z 为参考,其波长为: :三:! :! ! ! 竺竺尘:o 3 3 。 f 9 0 0 x 1 0 6 i z ( 2 2 ) 根据李氏定律,采样间隔最大为 d = 4 0 a 3 6 3 7 c m ( 2 3 ) 采样间隔最小为: d = 4 0 a 3 6 3 7 c m ( 2 4 ) 按照要求,对某频点的测试采样间隔要求在2 6 3 7 c i n 之间。但是, 这种方法的处理结果是场强的本地平均值,去掉了快衰落的信息,所以 不能直接用来与要求的门限值作比较,需要采用别的统计方法来处理所 测的数据。欧洲g s m r 场强覆盖测试的实践中,有采用6 c h l 间隔采样 的方案,该值是在大量实测的基础上经过统计分析确定的经验结果,具 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2 2 2 统计窗口 如果统计窗口过长,则会掩盖统计窗口内较长的弱场区从而使评 价结果好于实际情况。如果统计窗口过短,对于那些包含很短距离弱场 区( 距离很短不会影响正常通信) 的统计窗口,会认为其不合格,从而 是评价结果劣于实际情况。所以选择合适长度的统计窗口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了对网络覆盖情况的评价是否客观,在e l r e n e 对g s m r 场强覆 盖的规范中,建议统计窗口为l 忉。 2 3 我国g s m r 网络技术条件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g s m r 数字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 暂行) 规定了g s m r 网络服 务质量的一些指标,包括通信概率指标、同频道干扰保护比等 2 3 1 通信概率指标 无线覆盖区的无线可通率应按表2 1 取值。 表21 通信概率指标和覆盖指标 通信地点无线可通率备注 车厢内 8 5 按手持台计算 沿线、车站 9 5 2 3 2 同频道干扰保护比 控制信道及列控业务信道c i = 1 2d b , 其他业务信道所在频率的c i = 9d b 。 2 3 3 邻频道干扰保护比 c i = 一6 d b 。 2 3 4 无线信道呼损率 无线信道呼损应不大于1 。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无线覆盖盲区的形成机制 一个基站的覆盖区是指能满足一定服务质量指标的可通话范围,实 现这个覆盖范围可以选择不同的发射功率、天线高度、天线增益及方向 性等参数。在传播受限的大区基站,覆盖范围主要取决于地形地物及环 境噪声;在干扰受限的无线网中,覆盖范围将受到同频干扰的影响;在 话务密度很高的地区,覆盖范围则取决于可用频道数和用户密度。 3 1 无线信道的特性 移动通信的性能主要是受到移动无线信道的制约,而移动无线信道 主要是受到无线传播环境的影响。对于陆地无线通信系统,由于移动台 本身的移动性,传播环境不断变化,移动台既可以处于城市建筑物群之 中,也可以处于丘陵、山川、森林等地形复杂的区域。因此,发送机和 接收机之间的传播路径非常复杂,无线信道不像有线信道那样固定并且 可以预见,而是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3 ,1 1 无线电波传播环境 3 1 1 1 电磁波的传播机理 无线电波频谱分布在3 也到3 0 0 0 h z 之间,在这个频谱内划分1 2 个 频带,见表3 1 。在不同频段内的频率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对于g s m r 通信系统来讲我们只关心u h f 频段。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3 1 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 波段频率范围波长范围 极长波( e f l ,极低频) 3 3 0 h z1 0 5 1 0 4 j 【i n 特长波( s l f ,特低频) 3 0 一3 0 0 王z1 0 4 1 0 3k m 超长波( u l f ,超低频)3 0 0 3 0 0 0h z1 0 3 1 0 2 k m 甚长波( v l f ,甚低频) 3 3 0 k h z1 0 1 0k m 长波( i j ,低频) 3 0 3 0 0k 弛1 0 1 k m 中波( m f ,中频)3 0 0 3 0 0 0k h z1 0 3 1 0 2 m 短波( h f ,高频)3 3 0 m h z1 0 2 1 0 m 超短波( 师,甚高频)3 0 3 0 0 m h z1 0 1 m 分米波( u h f ,超高频)3 0 0 3 0 0 0 m h z 1 0 1 0c m 微 厘米波( s h f ,特高频)3 3 0 g h z1 0 1c m 波 毫米波( e h f ,极高频)3 0 3 0 0 g h z1 0 1 m m 亚毫米波( 超极高频) 3 0 0 3 0 ( ) o g h z1 o 1 m m 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信号的强度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衰 减,通常用传播损耗的概念来衡量衰减的大小。传播损耗的类型根据电 磁波的传播机理不同也有很多种,如自由空问的损耗、反射损耗、绕射 损耗等。 假设无线电波是在完全无阻挡的视距内传播,没有反射、绕射和散 射,这种理想的情形叫做自由空间的传播。自由空间的传播是电波传播 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一种理想情况,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信号的强度将 以距离平方的倒数衰减,这种损耗称为自由空问的传播损耗。假设收发 天线之间的距离为d ,发射频率为f ,自由空问的损耗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兕汹) = 3 2 4 + 2 0 l o g d + 2 叭o g , ( 3 1 ) 其中,d 的单位为k m ,f 的单位为m h z 。 电磁波有三种基本的传播机制:反射、绕射和散射。当电磁波遇到 比波长火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反射发生于地面、建筑物表面、水面。 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利的边缘阻挡时发生绕射,由阻 挡产生的二次波散布于空问,甚至阻挡体的背面。当电磁波穿行的介质 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阻挡体的个数非常巨大时,发生 散射。散射产生于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他不规则物体,如树叶。 3 1 1 2 衰落 电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会经历两种类型的衰落:大尺度衰落和小尺 度衰落。大尺度衰落是由周围环境和地物的差别而导致的阴影区引起的, 表现为长时问内长距离内幅度的变化。小尺度衰落是移动台的移动距离 只有几个波长时,幅度的波动深度和速度的表征。它是由移动台附近物 体复杂的散射引起的。在计算这类损耗时,通常采用一些经典的传播模 型公式来进行近似计算,这些公式都是通过实际的场强测试的结果建立 的。对于预测平均场强并用于估计无线覆盖范围的传播模型,由于它描 述的是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长距离( 几百米或几千米) 上的场强变化, 称为大尺度传播模型。描述短距离( 几个波长) 或短时间( 秒级) 内的 接收场强的快速波动的传播模型称为小尺度衰减模型。图3 1 描述了大 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的变化曲线。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0 2 0 。3 0 场 强4 0 ( d 8 5 0 m ) 6 0 7 0 。8 0 短期毫落 、 |,。繇,“ j删、 1 k 一一, 0 0 2 k m 。微微小区的覆盖适用于人口密度高话务量较大的城市地区。 就我国铁路而言,微微小区覆盖只在编组站、大型车站等业务量较大但 对列车速度要求不高的地区才有可能使用,而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列车运 行速率较高的铁路线上,因此以后不再讨论微微小区的环境。 3 1 2 2 路径损耗建模 在蜂窝系统中,传播损耗与小区的覆盖范围是密切相关的。根据以 上分析,可以采用h a t a 模型为我国采用g s m r 系统的铁路建模,h a t a 模型做如下修改: 频率:9 0 0 m h z 基站高度h b :1 0 0 | i i l ( 乡村) 、6 0 m ( 郊区) 、5 0 m ( 城区) 基站与移动台的距离:d 适用范围:宏小区以及半径在1 k m 以上的小区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假定移动台天线高度为1 5 m 时,路径损耗公式为 三“( d b ) = 1 4 6 8 3 3 1 3 8 2 4l o g ( h 6 ) 一口( 日优) + 【4 4 9 6 5 5 + 1 0 9 ( h b ) 】8 l o g ( 矗) ( 3 2 ) a ( h m ) 指车载台天线高度的校正因子。 对于中小城市地区:a ( h m ) = o 0 1 5 若h m 不等于1 5 m 时,校正公式为:+ 3 8 2 5 2 5 5 h m ( 3 3 ) 对于大城市地区:a ( h m ) = 0 o 0 0 9 2 若h m 不等于1 5 m 时,校正公式为:+ 4 9 7 3 2 【l 0 9 1 1 7 5 h m r ( 3 4 ) 郊区的路径损耗需要在式( 3 2 ) 上增加校正因子项:一9 9 4 3 乡村准开放地区的校正因子项:一1 3 5 0 6 乡村开放地区的校正因子项:一1 8 5 0 6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得出宏小区和微小区在不同地理环境下路径损耗 和距离的关系,见表3 2 。 表3 2 路径损耗表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乡村乡村中小城市地大城市 开放地区准开放地区 郊区 区地区“ 基站高度( m ) 1 0 0l o o6 05 0 移动台高度 ( m ) 1 5l51 51 51 5 h a t a 损耗公9 0 6 7 + 9 5 6 7 + 1 1 2 ,3 + 1 2 3 3 +1 2 3 4 + 式( d 单位l ( 1 1 1 )3 1 8 1 0 9 ( 砷3 1 8 l o g ( 曲3 3 2 5 1 0 9 ( 曲 3 3 7 7 l o g ( 功3 3 7 7 l o g ( 0 移动台高度 22222 ( m ) h a t a 损耗公8 9 4 0 + 9 4 4 0 + 1 1 1 0 3 +1 2 2 1 +1 2 2 3 + 式( d 单位k m )3 1 8 1 0 9 ( 03 1 8 1 0 9 ( 曲3 3 2 5 l o g ( 功 3 3 7 7 l o g ( 回 3 3 7 7 l o g ( 功 移动台高度 ( m ) 4 54 54 54 54 5 h a t a 损耗公8 3 0 2 + 8 8 0 2 +1 0 4 6 5 +1 1 5 7 +1 1 8 8 + 式( d 单位l 【1 )3 1 8 l o g ( 西3 1 8 l o g ( 西3 3 2 5 l o g ( 曲3 3 7 7 1 0 9 ( 功 3 3 7 7 1 0 9 ( 动 室内损耗 ( d b ) 1 0l o1 01 51 5 ( ) 对于大城市的中心需要加3 d b 的修正值。 3 1 2 3g s m r 无线链路预算 由于在铁路环境中移动台的额定功率有2 w 和8 w 两种类型,因此 本节中给出了这两种移动台的相应链路预算,见表3 3 和表3 4 ,这两个 表中引入的参数均为常用参数和建议取值。且做如下假设:基站馈线损 耗为2 d b 1 0 0 m ,长度为1 2 0 m ;移动台馈线损耗5 0d b 1 0 0 m ,馈线长 度4 m 。 表3 3 移动台额定功率为2 w 的链路预算表 链路参数上行下行计算公式 接收部分 b t sm s l 接收灵敏度 一1 0 4 d b m “1 0 2 d b mf 保护储备 3 d b3 d b口 耦合和电缆损耗 4 d b 0 d be 天线增益 1 2 d b io d b i f 屏蔽储备( 9 0 ) 5 d b5 d b 占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所需中值功率 1 0 4 d b m 一9 4 d b m h = c + d + e f 十g 链路参数上行下行 发送部分 m sb t s 发射功率 3 3 d b m 3 8 d b i 耦合+ 绝缘子损耗 o d b 3 d bk 馈线的接头损耗 o d b m 4 d b 上 天线增益 o d b i1 2 d b i 歪向等效辐射功率p i r e 3 3 d b m4 3 d b on = i x l 十精 链路表 最大损耗 1 3 7 d b1 3 7 d bo = h h 人体损耗j 3 d b 3 d b 尸 路径损耗 1 3 4 d b 1 3 4 d b俨尸 表3 4移动台额定功率为8 w 的链路预算表 链路参数上行 下行计算公式 接收部分 b t s m s 2 接收灵敏度 一1 0 4 d b m1 0 4 d b 保护储备 3 d b3 d b口 耦合和电缆损耗 4 d b2 d b 天线增益 1 2 d b i2 d b i 屏蔽储备( 9 0 ) 5 d b5 d b 所需中值功率 1 0 4 d b m一9 6 d b mh = c + d 咂一f + g 链路参数上行 下行 发送部分 m sb t s 发射功率 3 9 d b m 4 2 d bi 耦合+ 绝缘子损耗 0 d b3 d b 馈线的接头损耗 2 d b m4 d b m上 天线增益 2 d b i1 2 d b i聃 全向等效辐射功率p i r e 3 9 d b m 4 7 d b m = i k _ l 触 链路表 最大损耗 1 4 3 d b1 4 3 d bo = n h 人体损耗 3 d b3 d b尸 路径损耗 1 4 0 d b1 4 0 d b口_ 尸 注:基站规定的灵敏度是一1 0 4 d b m ,但网管中心基站的保护灵敏度因基站的型 号而不同,一般均会高于规定的灵敏度。 2 3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表3 3 和3 4 中,上行链路预算和下行链路预算已经达到了平衡, 这是因为在预算中,以上行链路的预算为基准,即移动台以最大功率发 射的情况下得出最大路径损耗,接下来以上行链路的预算为平衡参考对 下行链路进行调整。 3 2 无线覆盖盲区形成的原因 造成g s m r 通信系统无线覆盖盲区因素很多,如天线高度、地形地 貌、环境噪声、系统设备的有关参数等。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大致可 将无线覆盖盲区归纳为下面四类:移动台处于障碍物后面阴影区域、相 邻两基站的覆盖区不交叠区域、覆盖区内不能满足同频干扰指标的区域、 和g s m 公网之间的互调干扰引起的无线覆盖盲区。 3 2 1 障碍物后面阴影区域 铁路复杂的地形地貌是造成g s m r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覆盖盲区的 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该系统属于微波通信,是一种视距通信,信号的绕 射和折射能力较差,各种建筑物地形及隧道对信号的阻挡严重。 铁路隧道是g s m r 移动通信系统特有的环境,隧道对信号有很强的 屏蔽作用,另外,铁路隧道一般比较狭窄,特别是当火车经过时,被火 车填充后所剩余的空间很小,火车对隧道的填充对信号传播会有较大的 影响。并且天线系统的安装空间有限,这样天线的尺寸和增益也必然会 受到很大的限制。 目前大多数没有加设直放站的隧道都是覆盖盲区,按宽度铁路隧道 可以分为单线铁路隧道和复线铁路隧道,按长度铁路隧道可分为短隧道、 中等长度隧道和长隧道,短的隧道只有几百米,而长的隧道有十几公里。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解决隧道的覆盖盲区问题时,宜根据不同长度不同特性隧道的具体覆 盖来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 3 2 2 相邻两基站的覆盖区不交叠区域 当基站工作一段时间之后( 如半年以上) ,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使基 站的覆盖范围有一定的收缩,严重的收缩幅度在5 0 以上,它的直接后 果会造成较大范围的覆盖盲区,影响系统的性能。基站覆盖范围减小不 仅与系统技术指标( 如基站灵敏度、功率等) 有较大的关系,而且工程 质量、地理因素、电磁环境等也直接影响基站的覆盖范围。 由于基站故障影响覆盖的因素主要有:发射机输出功率减小,接收 机灵敏度降低,天线的方位角发生变化,天线的俯仰角发生变化,天线 增益的变化,天线挂高的变化,馈线损耗、耦合器损耗、工作频率的改 变,传播环境( 地形以及人为环境) 的变化,分集接收的影响等。总结 如下: 1 ) 天线安装后的参数变化。天馈线本身机械参数不易改变,但天线 安装后的垂直度因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有所改变,如原来安装时是垂直的 但经风吹后变为倾斜了。则天线的波瓣一面下倾一面上倾,使通信距离 下降,造成覆盖盲区。 2 ) 定向天线的反向泄漏变大,导致正向信号的发射功率变低,最终 致使小区的覆盖范围收缩。 3 ) 基站发信机和耦合器的输出功率下降,由于硬件单元连接不牢等 种种原因造成射频信号的泄漏而引起损耗。 4 ) 天馈线的损耗增大。如果用仪表测量驻波比异常,可能是由于天 馈线的接头或者馈线漏水问题,导致发射功率下降而减小了基站的覆盖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范围。 5 ) 频率失谐。收发信机使用几年后频率稳定度、精确度都会发生一 些变化,造成频率失谐,使系统通信距离下降,噪声加大,从而造成覆 盖盲区。 6 ) 频偏变化。频偏下降造成语音调制深度下降,使通信距离下降, 造成覆盖盲区。 7 ) 基站接收灵敏度的降低,从而导致基站覆盖范围变小。 以上是影响系统覆盖范围减小的几个方面,可以看出,随着基站使 用时问的延长,覆盖范围可能会慢慢缩小,因此,相邻小区的覆盖必须 要有一定的覆盖重叠区。 3 2 3 覆盖区内不能满足同频干扰指标的区域 在蜂窝系统中,系统会给每一个小区的基站分配一组信道,只要相 隔距离足够远,相同的信道可以在另一个小区重复使用,这就是频率复 用的思想。同频干扰是由于采用了频率复用,在同频小区之间产生的干 扰。同频干扰不能简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