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十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持续升温,在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观成为共识的同时,生 态补偿已不再是单纯的作为一种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调节机制,而是作为一种调 节生态和发展的制度安排被提上议程。在我国,由于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产业结 构转移,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需求的矛盾同益凸显,摆在生态补偿面前的已不是 单纯的保障生态领域公平性问题本身,更是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需求的博弈。科 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研究和建立完善的生态 补偿机制,不仅能够解决生态效益的外部性性问题,保障生态领域的公平性,更 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保护和利用生态自然系统可持续经营,实现城乡和地 方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无论是生态保护本身,还是经济社会发展需 求,完善对生态补偿问题研究,都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科学发展观 的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 务功能两方面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主要阐述以下内容: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 外的研究现状及述评、论文依据的具体理论以及论文相关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部分:关于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 方面具体分析生态补偿研究领域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生 态补偿概念界定的不科学、生态补偿制度的结构性缺位以及生态补偿与区域发展 的脱节。 第三部分:关于生态保护外部性问题博弈分析。本部分将生态补偿的具体问 题,理论化、系统化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态保护外部性问题的综述;生念补偿 与生态效益外部性问题之间的博弈;生态补偿与经济效益外部性问题之间的博 弈。本部分对以上三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化的展丌分析。 第四部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的理论体系。本部分构建了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生态综合管理为理念,生态功能区划制度为基点的生态补偿机制的 理论体系。具体阐述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范畴,基于生态综合管理的生 态补偿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基于生态功能区划制度的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点三个方 面的内容。 第五部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机制框架。本部分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的内容:生态补偿责任机制的确定、生态补偿的标准的确定、生态补偿方式的选 择。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补偿;区域发展 基丁科学发展观的牛态补偿机制研究 a b s t r a c t a l o n gw i t ht h ee c o l o g i c a lp r o b l e mg e t t i n gh e a tu p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b e c o m ec o n s e n s u s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 , e c o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h a sb e e nn ol o n g e rs i m p l ya s ak i n do f r e g u l a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o f e c o p r o t e c t i o n ,b u t a s a s y s t e m a t i c a r r a n g e m e n t ,p u to nt h ea g e n d a i no u rc o u n t r y ,t h ep r o b l e m sb e t w e e n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i s i n c r e a s i n g l yo b v i o u sa n dt h ee c o c o m p e n s a t i o nh a s b e e nn o tm e r e l yt h ee c o l o g i c a lp r o b l e mi t s e l f , b u tt h eg a m eo fe c 0 1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 r e g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s c i e n t i f i co u t l o o k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e m p h a s i z eo n t h e p e o p l e o r i e n t e d ,o v e r a l l ,c o o r d i n a t e d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s e a r c ha n d e s t a b l i s ha np e r f e c te c o c o m p e n s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 ,c a nn o to n l ys o l v et h ee x t e r n a l p r o b l e m so fe c o l o g i c a lb e n e f i t s ,e n s u r et h ef a i r n e s so f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i e l d ,b u ta l s o a ni m p o r t a n tm e a s u r eo np r a c t i c i n gs c i e n t i f i co u t l o o k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b a l a n c i n g r e g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b u i l d i n ga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e t y t h e r e f o r e ,t h er e s e a r c ho n i m p r o v i n gt h ee c o l o g i c a lc o m p e n s a t i o nh a sb e c o m ea nc u r r e n tp r o b l e m st ob es o l v e d , w h e t h e rb a s e do n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t e c t i o no re c o n o m i c s o c i e t y t h er e s e a r c ho n e c o l o g i c a lc o m p e n s a t i o nb a s e do ns c i e n t i f i co u t l o o ko nd e v e l o p m e n te m p h a s i z et w o a s p e c t so fc o n t e n t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p r o t e c t i o na n dt h es e r v i c ef u n c t i o no fe c o l o g i c a l s y s t e mo nt h er e g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m a i nc o n t e n t si n c l u d et h ef o l l o w i n gp a r t s : p a r t1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h i s p a r t a s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i n c l u d et h e f o l l o w i n g c o n t e n t s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er e s e a r c h ,t h ec o m m e n t a r yo nt h e d o m e s t i ca n di n t e t n a t i o n a ls i t u a t i o n ,t h es p e c i f i ct h e o r i e st h er e s e a r c hb e s e do n ,t h e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o ft h er e s e a r c ha n dt h em a i ni n n o v a t i v ep o i n t s p a r t2 :t h ep r o b l e m so nt h ee c o l o g i c a lc o m p e n s a t i o ni nt h e o r yr e s e a c h e sa n d p r a c t i c e t h i sp a r t i n t r o d u c e st h es p e c i f i cp r o b l e m so ft h ee c o c o m p e n s a t i o nf r o m b o t ht h e o r i so n p r a c t i c e ,i n c l u d i n gt h ef o l l o w i n gt h r e ea s p e c t s :u n s c i e n t i f i c i t yo nt h e d e f i n i t i o no ft h ee c o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t h es t r u c t u r a lv a c a n c yo ft h ee c o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i nt h ee c o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t h es e p a r a t i o nb e t w e e ne c o - c o m p e n s a t i o na n d r e g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a r t3 :g a m ea n a l y s i so ne x t e r n a l p r o b l e m si nt h ee c o p r o t e c t i o n t h i sp a r t i n t r o d u c e st h et h r e ea s p e c t si nt h ee c o -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t h er e v i e wo n o qe x t e r n a l p r o b l e m s i nt h e e c o p r o t e c t i o n ;t h eg a m ea n a l y s i s o n e c o c o m p e n s a t i o na n d e x t e r n a l i t yo fe c o l o g i c a lb e n e f i t s ;t h eg a m ea n a l y s i so n e c o c o m p e n s a t i o na n d e x t e r n a l i t yo fe c o n o m i cb e n e 6 t s i i 硕十学位论文 p a r t4 :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s y s t e r mo ft h ee c o c o m p e n s a t i o nb a s e do ns c i e n t i f i c o u t l o o k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i sp a r te s t a b l i s h e da nt h e o r e t i c a ls y s t e r mb a s e do n s c i e n t i f i co u t l o o k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e c o l o g i c a li n t e g r a t e d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f u n c t i o nd i v i s i o ns y s t e m ,i n c l u d et h ef o l l o w i n gt h r e ea s p e c t so ft h e c o n t e n t s :t h e g u i d e l i n e s b a s e do ns c i e n t i f i co u t l o o k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i d e a so ne c o l o g i c a l i n t e g r a t e dm a n a g e m e n t ,t h ef o o t h o l d o n e c o l o g i c a lf u n c t i o nd i v i s i o ns y s t e m p a r t5 :t h ef r a m e w o r ko nt h ee c o c o m p e n s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b a s e do n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o u t l o o k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i sp a r ti n t r o d u c e st h e t h ee c o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b a s e do nt h es c i e n t i f i co u t l o o ko nd e v e l o p m e n ti n c l u d i n gt h ef o l o w i n g t h r e ea s p e c t so fc o n t e n t :t h e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m e c h a n i s mo fe c o -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t h e e c o c o m p e n s a t i o nc r i t e r i a ,m e t h o d so fe c o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s c i e n t i f i co u t l o o k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e c o -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r e g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i i 硕十学位论文 第1 章绪论 1 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 1 选题背景 生态补偿作为调整损害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客体利益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不仅能够解决生 态效益收益的外部性问题,保障生态领域的公平性,合理保护和利用生态自然系 统可持续经营,而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地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 重要举措。但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要远远落后于社会实践的要求。这一方 面是由于我国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多直接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方 法,从而脱离了我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导致其补偿政策的实施没有严格的科学依 据。另一方面,由于生态效益的公共物品属性,从而在融入市场经济体制时磕磕 绊绊:没有绝对的私有产权,无法进行私有产权的投资。其具体的问题反映在以 下三个方面:其一,由于生态效益的公共物品属性,导致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收益 外部性。生态环境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受到不正当 的扭曲,致使受益者无偿占有生态效益,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生态保 护缺乏经济激励,破坏者未能承担破坏环境的责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 经济赔偿,保护者丧失保护生态的经济能力。这不仅阻碍我国现有的生态问题 得到解决和改善,而且还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其二,由于在自然生态环 境保护方面,中国面临着政策结构性缺位的挑战。致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没能 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而且在生态系统保护性政策、法规制度完 善的同时,构成了对欠发达地区发展权的剥夺。其三,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 长期脱离区域发展的需求,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始终只是停留在补偿激励阶 段。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生态补偿资金来源长期依赖国家财政,其补偿标准过低, 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远远达不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更无法提高生态系统对经 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发展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贫困问题长期 存在,以破坏生态环境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日益泛滥,致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随着问题的逐步加剧,保护生态环境与破坏生态环境的对立,日益转化为欠发达 地区政府与民众的对立,给我国欠发达地区的长期、稳定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我国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既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 需要,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中国生态补偿与政策研究课题组,2 0 0 7 4 ,科学出版社p 2 0 2 1 基丁: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1 1 2 研究意义 ( 1 ) 学术价值: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一方面可以弥补生态 补偿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性结构缺位;另一方面完善如何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 社会的服务功能的研究。 ( 2 ) 理论价值: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将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在探寻构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同时,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 观的理论内涵。 ( 3 ) 实践价值:通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可以有效地推动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具体内容包涵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有效 地解决生态保护存在的外部性问题,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及经济利益的分配, 以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 的服务功能,以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发展。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 ) 哥本哈根会议扼杀了“最后一次拯救地球的机会,生态与发展已成为 本世纪的根本议题。生态补偿作为解决生态和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学者 都对其进行过卓有成效的探索。就国外来讲,在生态补偿形式上主要有四种形式: 直接公共补偿、限额交易计划、私人直接补偿、生态认证计划;在内容上来,有 关农业活动相关的生态保护,流域保护服务、矿产资源开发、生物的多样性保护 等方面的生态补偿方面等都取得了相关成就,并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坚 实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制度框架。然就其取得良好效果的主要原因来看,则在于以 下四个方面:其一,完善的产权制度,有利于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补偿;其二,完 善的法规制度,有利于外部性成本的内部化;其三,强大的财政支持,有利于重 要生态服务的购买:其四,完善的参与机制,有利于各利益相关方的有效交流。 就国内来讲,基础理论方面集中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和生态系统综合 评估等研究,为生态系统的建立和政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补偿机制方 面集中在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其一,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其二,补偿方式, 主要集中在公共财政补偿途径这一框架内,利用征收生态效益补偿或生态税的形 式进行补偿;其三,补偿标准的确定,主要把补偿标准与生态效益的价值核算问 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委员会于2 0 0 5 年建 立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课题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生态补偿 机制和政策的建立和完善之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 2 ) 考察生态补偿机制现有的研究成果,我国的生态补偿的研究尚存在以下 2 硕+ 学位论文 不足:其一:由于我国在生态效益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 多直接利用国外的定价与方法,从而与我国经济现状脱节,突出问题反映在:在 实际补偿工作中,由于国家财力所限,而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生态补偿 标准等研究工作与政府制定政策脱节,现有的补偿仅仅是依据国家的财力对生态 系统进行补偿,没有严格根据科学的标准实施补偿。其二: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 严重的情况下,生态保护法律体系亟待完善。作为生态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问题研究存在严重的缺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保护者 与受益者、破坏者和受害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以及发达地区对欠发达 地区发展权的剥夺。其三,生态补偿与区域的发展严重脱节,表现在两个方面: 生态补偿基本目的不明晰以及区域发展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 3 ) 近年来党和国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发展,对于生态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推出了一系列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的政策,有力地推进了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同时,我国的各项生态补偿政策的 广泛推进,也为生态补偿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理论研究方面,2 0 0 8 年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颁布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以及生态综合管理的 相关研究的推进,为新时期下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完 善的理论的基点。无论在实践经验方面、理论研究方面,还是政治意愿方面,基 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1 3 论文依据的具体理论 ( 1 ) 科学发展观:2 0 0 3 年7 月2 8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阐述了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 发展 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 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人为本 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四个方面。 ( 2 )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是管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一种综合 管理战略和方法,它要求综合采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全面考察生态系统 的各组成成分以及社会、经济、自然( 包括环境、资源和生物等) 的需要和价 值,综合运用行政的、市场的和社会的调整机制,来解决资源利用、生态保 护和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以达到实现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多元惠益,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3 ) 生态功能区划理论: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 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制度安排。其主 要内容是以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 3 基丁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生态敏 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 此外,论文在论证过程中还将综合运用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等相关学科 的相关理论。 1 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 4 1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论文将广泛收集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的文献资料,并在对 其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尝试建立自己关于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范式。 2 】比较分析法:论文将对国内外的研究经验进行比较分析,立足于结合生 态补偿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取其精华,以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生态 补偿机制的研究有所探索。 【3 】矛盾分析法:本文将以历史的、逻辑的、空间的三个方面的维度,对生 态补偿相关内容的进行矛盾分析,以期可以对生态补偿的相关责任机制、补偿标 准、补偿途径的确定有所探索。 4 】系统分析法:对于系统分析方法的应用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 把生态补偿作为生态保护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生态保护的体系下对生 态补偿的机构性作用进行分析;其二,把解决生态保护外部性收益问题与实现区 域发展需求作为生态补偿体系中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并对其与生态补偿的关系 进行分析。 1 4 2 创新点 ( 1 ) 论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立足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 在内容上把保障区域发展权引入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范畴;其二,把提高生态系 统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以实现区域发展需求作为生态补偿的目标之一。 ( 2 ) 论文基于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所存在的不足和生态补偿协调生态保 护与区域发展的紧迫现实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综 合管理的理念为理论基点,构建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理论体系。在研究 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4 硕十学位论文 第2 章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 1 生态补偿概念的界定不科学 自从上世纪5 0 年代生态补偿的概念提出以来,尽管已有一些针对生态补偿 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关于生态补偿的概念仍没有较为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生 态补偿有狭义的生态补偿和广义的生态补偿之分:广义的生态补偿包含两方面的 内容,对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所获得生态效益的奖励或破坏生态系统和自然 资源所造成损失的赔偿以及对造成环境污染者的收费,狭义的生态补偿主要指前 者。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研 究课题组这样认为: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 经济手段为主要方式,调节相关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回顾以上内容,学术界更 多的这样界定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为目的,以经 济手段为主要方式,调节相关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考察该定义的内容,主要强 调以下两方面:针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所获得效益的奖励以及区域保护生 态系统和环境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的经济补偿。生态补偿概念的上述界定,存在 以下不足:首先,针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所获得效益的奖励的这种表达, 其非科学性表现以下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关于生态保护行为的主体行为性质的 界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都应看成是对生态效益 商品生产的资产性投资,无论其形式是资本还是劳动本身。其二,是对补偿内容 的性质界定。在肯定生态效益具有价值的前提下,生态补偿的性质界定就绝非是 一种奖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补偿性质应是针对生态效益的资产性投资无法 在现有市场机制下保障其资本收益率的补偿,而其规定性又是由于生态效益生产 本身的收益外部性所决定的。其次,是关于区域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放弃发展机 会的表达不科学。其不科学性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区域放弃发展机会的 主体的不确定性。放弃发展机会的行为主体是谁,谁以什么为依据有权要求其放 弃发展机会? 关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最终的答案必然是地方政府,其放弃发展 机会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 必然是通过完善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以及生态功 能区划制度的实施,进而约束其发展行为。因此,这里没有放弃只有被剥夺。第 二,放弃发展机会是与可持续的发展观相违背的。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强调“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而,发展权是普遍性的权利,不能因 为保护生态系统的需要而要求部分主体放弃其难得的发展机会。生态保护本身与 社会发展并不必然相悖,并非必然要求部分主体牺牲其发展机会保全全社会的生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中国生态补偿与政策研究课题组,2 0 0 7 4 ,科学出版社p 3 0 6 0 5 基丁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态效益。而是要选择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在实现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 环境,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进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发展。第三,对于以“放弃发展机会 进行的补偿性质的界定:作为科学 的、可持续发展观所要求的必然结果是其发展成本的提高,所以生态补偿应是由 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针对区域发展非收益性发展成本提高或是发展权被剥夺 的一种补偿,而绝非是由于放弃发展机会而造成的损失的补偿。近年来,由于西 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关于生态效益外部性问题和区域发展权的问题也日益凸 显,因此生态补偿在内容上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针对保障生态保护的资 产性投资收益以及保障区域平等发展权的一种转移支付手段。 2 2 现有生态补偿实践突显政策性结构缺位 我国现有生态补偿政策性结构缺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由于生 态保护受益的外部性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地解决,生态保护各相关利益主体在其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长期处于一个扭曲状态,生态保护领域内的公平性得不 到有效的保障,致使投在生态保护方面的资产性投资的受益无法得到有效的补 偿,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其二,由于生态保护的 立法非系统性完善以及生态功能区划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区域的发展成本,限制 了其发展的权利,是区域发展需求长期无法得到实现,贫穷和生态保护的矛盾日 益突出,严重威胁到了区域的和平稳定,基于以上的分析,本部分从以下两个方 面对生态补偿实践中突显的结构性缺位进行论述:基于保障生态保护的资产性投 资收益的生态补偿政策性结构缺位和基于保障区域平等发展权的生态补偿政策 性结构缺位。 首先,关于基于保障生态保护的资产性投资收益的生态补偿政策性结构缺 位,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得到不正当的扭曲,生态效益及其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者和受益者、破坏者和 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致使受益者无偿占有生态效益,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 经济回报,保护缺乏经济激励;破坏者未能承担破坏环境的责任和成本,受害者 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进而保护者丧失保护生态的经济能力,生态环境日益恶 化。 其次,基于保障区域平等发展权的生态补偿政策性结构缺位。其内容包括两 方面的内容:生态保护立法体系上的政策性结构缺位和区域间即发达地区与欠发 达地区问的政策性结构缺位。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本是生态保护结构体系中两个 必不可少的方面,但在生态保护体系的立法内容完善上,却表现为单方面的生态 保护立法的不断完善,忽视了生态补偿的内容,造成了生态补偿在生态保护法律 体系中的结构性缺位。深层次地分析这个问题,却是有其必然性。其内容包括两 6 硕十学位论文 个方面:其一,哥本哈根会议的推动。单就哥本哈根会议的实质性成就来讲,其 内容莫过于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使生态保护问题 成为了全球经济社会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推动。 由于生态灾难的频发,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反思,使生态保护 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主动的地位。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往往就是这样,在过分 强调事物一个方面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事物的另一个方面。对于生态保护立法体 系就是这样,人们在强调生态保护的同时,却忽视了生态补偿的内容。生态环保 意识的加强催生了生态保护立法的完善,然而这种完善却是片面性的,因为其过 程并没有把生态保护当做一个体系而仅仅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去完善,因此就 造成了这样的结果: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在结构上的政策性缺位,而反映在内容上 则是对欠发达地区发展权的剥夺。生态环境立法不断完善的过程就其内容来讲 就是一个反思工业化进程,提高发展成本,束缚和剥夺发展权的过程。对于欠发 达地区来讲,发展权的剥夺,绝非是简单的几个高污染、高耗能的几个项目不能 落户,减少几千万财政税收的问题。它是一个综合的指标,因为在其背后就是就 业、公共设施问题的解决,更是地方经济社会实施“走进来 和“走出去的发 展战略的现实基点。正是这种忽视了生态补偿而单方面强调生态保护立法的完 善,扼杀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区域问的生态补偿的结构性缺位立足于两个视角:其一,单就发达和欠发达 的原因来看,这是工业化历史进程的结果,生态问题就是此进程的衍生品,同时 也是生态补偿的原因所在。因此单就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来讲,生态补偿首先的一 个原则应该首先是谁污染,谁治理;其次,谁破坏,谁赔偿;最后才是谁受益, 谁补偿,而这里的谁受益,绝非仅仅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是应该包括现代 文明的全部内容。其二,单就保护生态环境来讲,要求完善立法保护的生态环境 也往往是在”造成生态问题”的发达地区提出的。而此种脱离生态补偿的生态保护 的立法完善的过程无不是对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否定,进而剥夺其发展权 的过程,其内容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发达地区”在享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同 时,通过牺牲欠发达地区发展权的方式,让“欠发达地区 去承担现代工业化进 程的成本。因此,这种结构性的缺位就如同资本家鼓吹“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一样,在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拯救人类共有的家园的1 3 号下对欠发达地区发展权 的剥夺。就如同区域间发展一样,对同一个指导思想的理解:一个地方看到的是 指导思想鼓励做什么,另一个是指导思想不允许做什么,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现象: 那些看到指导思想不允许做什么的地方往往是成果独享,成本共担。同时,随着 社会发展方式的不断科学化,社会发展的成本和要求越来越高,发展道路越来越 欠发达地区:这里是从工业化进程的层面上来讲的。 。此点在国际意义上表现更为突i f j ,同时也是哥本哈根会议以无实质性进展落幕的根本原因。 7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窄,而历史进程的结果就必然造成了一个地区叫做“发达地区”,另一地区叫做 “欠发达地区 。对于生态效益这个公共性资源来说更是如此,当欠发达地区有 能力享有这些资源的时候,往往政策和环境立法上已经不允许的,因为这种方式 已被证明是不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非科学的。因此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在内容上 完善,必须以生态保护体系结构性的完整为基点,完善对生态补偿制度的立法, 才能有效的保障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权。 2 3 生态补偿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脱节 首先,生态补偿目的的不明晰。由于生态补偿在概念上是不明晰的,导致生 态补偿在目的上必然也是模糊的。由于学术界通常这样界定生态补偿的概念:生 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入和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 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 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然而我国的生态补偿概念在内容上,长期强 调以下两方面:针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所获得效益的奖励以及区域保护生 态系统和环境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的经济补偿,致使对生态补偿缺乏科学合理的 认识,是我国的生态补偿的实践单纯的停留在补偿的层面上,无论是保护生态环 境,还是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究就其原因,应该是生 态补偿目的和内容的脱节:在生态补偿的目的上,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和 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而在内容上却是单纯地讲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分配上的公 平,仅仅将生态补偿停留在补偿的层面,而不是把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手段,去调 节生态和发展的博弈。正是由于这种内容和目的上的脱节,致使我国的生态补偿 在实践过程中的目的不明晰,不仅没能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而在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次,区域的发展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使区域的发展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由于生态补偿的目的不明晰,其 二,就是我国生态补偿的研究尚出于探索阶段。针对生态补偿目的不明晰的内容, 上面已有相关的论述,这里着重谈我国生态补偿所处的发展阶段带来的影响。其 一,由于我国的生态补偿的研究尚出于探索阶段,很多理论和方法难免过多的借 鉴国外的经验,但由于我国的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以及政府财力所限,长期以来, 我国的生态补偿受困于补偿标准过低,致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发展双滞后的 现象。其二,由于生态效益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特殊的所有制结构,也是生态补 偿在实现市场化补偿方面磕磕绊绊,搭便车的现象长期存在,生态保护的经济效 益长期得到不正当的扭曲,致使生态保护的生态效益及其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 者和受益者、破坏者和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致使受益者无偿占有生态效益, 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保护缺乏经济激励;破坏者未能承担破坏环境的 8 硕+ 学位论文 责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保护者丧失保护生态的经济能力, 生态环境r 益恶化。其三,由于生态保护在立法上的完善以及生态功能区划制度 的实施,严重束缚了区域的经济发展。致使发展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贫困问题 长期存在,以破坏环境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日益泛滥,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随 着问题的逐步加剧,保护生态环境与破坏生态环境的对立,日益转化为欠发达地 区政府与民众的对立,给我国欠发达地区的长期稳定埋下了隐患。 9 基丁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第3 章关于生态补偿与外部性问题的博弈分析 经过3 0 余年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 的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但在生态补偿方面,尽管已有相关法律及政策的出台, 但矛盾的主体外部性问题仍很突出,具体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关于 生态补偿与生态效益外部性问题之间的博弈;其二,生态补偿与经济效益外部 性问题之间的博弈。本部分将从生态保护外部性问题的综述入手,对以上两个 方面展开分析。 3 1 生态保护外部性问题的综述 3 1 1 生态保护外部性问题的概述 夕卜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的基础,本文将生态保护的外部性问题界定为以下 内容:其一,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和经济效益的外部性。生态效益的外部性,是指 由于生态保护或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的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权 利和义务在生态效益方面的分离或者不统一;而经济效益的外部性,是指由于生 态保护或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的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权利和义 务在经济效益方面的分离或不统一。其二,生态保护的正外部性问题与生态破坏 的负外部性问题。所谓正外部性问题,就是由于生态保护产生的生态效益或是经 济效益的受益者之间不公平的分配;所谓负外部性问题,就是由于生态破坏过程 产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成本在受害者之间不公平的分配。本部分将从生态效 益的外部性问题和经济效益的外部性问题展开对生态保护与其生态效益的外部 性问题的分析。 3 1 2 生态保护中生态效益的外部性问题 生态保护与其生态效益的外部性问题,本部分从生态保护和生态破坏两方面 对生态保护与其生态效益外部性问题进行分析,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生态 效益的负外部性问题以及生态效益的正外部性问题。所谓生态效益的负外部性问 题,就是在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大自然的过程中,由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 成的生态效益的恶化,其外部性特征则表现在,破坏者是单方面或是局部的,而 受害者则是多方面的或是全局的。这样就造成一种情况,破坏者为了获取经济社 会的发展,在牺牲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同时,造成了对其它地区生态环境 国这里是指生态保护中生态效益的外部性问题,以下同上。 这里是指生态保护中经济效益的外部性问题,以下同上。 1 0 硕十学位论文 的破坏,侵犯了其它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生态效益的正外部性问题则是指人类 为了共同的生存环境,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过程中,提高了人类共同的 生存环境,其外部性特征则是表现在,保护者是但方面的或是局部的,而受益者 则是多方面的或是全局的。这样同样也造成了一种情况,对保护者缺乏经济激励, 其积极性降低,生态保护的主观能动性降低,同时由于保护生态环境必然会对生 态保护主体的经济力量有所影响,从而生态保护的客观经济实力也在降低,必然 会使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面临巨大的挑战。 3 1 3 生态保护中经济效益的外部性问题 生态保护与其经济效益外部性问题的博弈,本部分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来对 生态保护与其经济效益外部性的问题进行博弈分析,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经济效益的负外部性问题以及经济效益的正外部性问题。所谓经济效益的负外部 性效益,就是单方面的或是局部的对生态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生态 环境破坏,使生态环境恶化,其外部性特征表现在,破坏者通过不合理的开发和 利用生态资源获取了经济效益,而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成本却需要大家来承 担,这样就造成了破坏者开发、受害者治理;破坏者受益、受害者付费的不合理 现象。其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破坏者日益增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最终将会 危机到人类的生存。经济效益的正外部性理论,就是生态保护的主体或是成本的 承担者是单方面的或是局部的,而受益者却是全局的或是多方面的。这里的生态 保护的成本是指保护生态环境的资产性投资:而所谓的受益则是指生态效益的 提高,带来的经济受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正外部 性问题会造成保护者和受益者经济关系的扭曲,一方面在成本的承担上表现为多 方受益,一方承担的现象,加重了保护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缺乏经济激励 机制会大大降低生态保护者的积极性。 3 2 关于生态补偿与生态效益外部性问题之间的博弈 关于生态补偿与生态效益外部性之间的博弈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生态 补偿作为博弈一个策略,立足于解决生态补偿与生态效益外部性问题在地域空间 上的博弈以及在时间历史进程上的博弈。 3 2 1 生态补偿与生态效益外部性问题在地域空间上的博弈 生态补偿与生态效益外部性问题在地域空间上的博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其一,生态补偿作为一个博弈策略,立足于解决在生态保护的责任与受益方 面存在着的矛盾:生态保护的责任承担的局部性与由此产生的生态效益受益的全 资产性投资:包括资本和劳动两种形式。 基r 丁科学发展观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局性;其二,生态补偿作为一个博弈策略,立足于生态破坏责任的承担方面的矛 盾:存在着由于个别区域以牺牲生态环境效益为代价寻求经济发展,该区域获得 经济增长而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却由全社会来承担,即该区域是经济发展受 益方,而全社会成为生态环境的受害方。受益方是地方上或单方面的,而受害方 却是全社会或多方的现象。生态补偿与生态效益外部性问题在地域空间上的博弈 会造成两方面的结果:第一,区域性生态保护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往往为全社会所 共享,这是由生态保护的正外部性所决定的。地方上或是单方面的强调生态保护 的同时,就造成了全社会对地方,或是多方对单方的生态效益的不合理占有,这 种现象叫做生态效益的正外部性现象,这种现象造成的原因是生态效益具有公共 物品的属性,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造成生态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