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的研究以及演奏技术的分析.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的研究以及演奏技术的分析.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的研究以及演奏技术的分析.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的研究以及演奏技术的分析.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的研究以及演奏技术的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本论题涉及音乐作曲理论以及音乐表演理论两方面,是一篇关于音乐作品 推荐及作品和演奏分析的应用理论研究论文。 本篇论文研究的内容重点是分析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的结构曲式,以及分 析穆特在演奏中对音乐的处理和技法的使用,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对音乐的 风格进行把握。论文中还将对穆特与普列文的一系列创作合作进行探索,以此 来研究作曲家与演奏家之间相辅相成的创作关系。 论文基本内容包括:1.普列文的创作特点,与穆特在音乐上的合作,以及协 奏曲的创作背景。2.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3.穆特在演奏中对乐曲风格的把握及 其演奏中运用技法的分析。 4.总结穆特与普列文在艺术创作中的合作所带来的协 奏曲的特色,以及各自艺术上的突破。写作方式将采用总论、分论、总结的方 式。首先总体介绍创作背景,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作品的曲式和演奏进行分 析,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作品的特色及带来的影响做出评述。 近年来我国专业音乐学院在培养学生掌握古典音乐演奏风格技法的同时, 也不断地加强了对演奏现代作品的重视。所以对这样一部 21 世纪新作的推广和 研究将有着很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安德列普列文 穆特 小提琴协奏曲 1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recommendation and application analysis on great music works and their performances,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theories of music composing and performing. it is focused o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previn violin concerto, and how mutter was using performing skills and managing the difficult points to achieve successful mastery and present of the great music style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t also discusses the cre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sers and performers, by studying the forms of mutter and previns cooperation. the main contents are the followings: 1. previns creating styles, mutters collaboration with him on music, and the backgrounds of his concertos. 2. the formal structures of his works. 3. mutters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of music styles, and her performing skills. 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ertos created by both previn and mutter, and the breakthrough both of them achieved by collaboration. the writing methods will include general introductions, separate discussions and summaries. firstly it will introduce the general backgrounds of music creation, then to separately analyze the formal structures and performances of the work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s, and at the end,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s and their influences.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ervatories of music in our countr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erformance of contemporary works, as well as training the students to grasp the classic performing styles, which brings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meanings to promo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new works created in 21st century. key words: andr previn anne-sophie mutter violin concertos ii 天津音乐学院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蒋雯雯 签字日期:2007 年 12 月 12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音乐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天津音乐学院有权保留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硕士、博士论文的复印件 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天津音乐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蒋雯雯 导师签名:张蓓茘 签字日期:2007 年 12 月 12 日 签字日期:2007 年 12 月 12 日 1 第一章第一章 对普列文和穆特的介绍以及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对普列文和穆特的介绍以及协奏曲的创作背景 第一节第一节 安德列普列文安德列普列文 美国指挥家、钢琴家和作曲家。1929 年出生于德国,美籍德国人,有着俄 裔犹太人血统。德文原名(andreas ludwig priwin) 。 1938 年普列文全家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而举家移居到美国洛杉矶。 四十年 代,普列文开始他的音乐生涯,当时他是一名演奏爵士音乐的钢琴手,并且有 一份整理电影音乐的工作。后来他开始在美国好莱坞为电影作曲。他所谱写的 电影音乐多次获得奥斯卡音乐奖。作为作曲家他还写过室内音乐。1963 年他以 客席指挥的身份首次指挥圣路易斯交响乐团(st louis symphony orchestra)演出, 这开始了他专业指挥的事业。20 世纪 60 年代 普列文逐渐改到古典音乐领域发 展。 但早年的这些经历, 使得普列文对格什温的作品有独特的理解和感觉。 1965 年 普列文首次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20 世纪 70 年代普列文成为世界上首屈一 指的指挥家。1968 年 3 月至 1979 年 成为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76-1984 年任匹兹堡交响乐团(pittsburgh symphony orchestra)音乐总监,1984-1989 年任 洛杉矶爱乐交响乐团音乐总监。1985 年被任命为英国皇家爱乐的音乐指导和首 席指挥。1992 年开始出任伦敦交响乐团桂冠指挥。1996 年 普列文被英女王伊 丽莎白二世封为爵士。普列文在 1998 年指挥了他创作的第一部歌剧欲望号街 车 。2005 年 获格伦古尔德基金颁发的格伦古尔德奖和 47 届格莱美奖。 普列文是一位全才的音乐家,他精通各类音乐。他早在 1946 年就开始录制 唱片。在他还是爵士钢琴手时就与雷伊布朗同台演出并录制过不少成功的爵士 音乐专辑。作为古典音乐的指挥,他以擅长演绎英国作曲家的作品著称,特别 是沃尔顿(william walton)和威廉姆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的作品。 普列文已 成为卡拉扬、伯恩斯坦、索尔蒂去世之后的新一代大师,一如既往地拓展自己 的疆界,发挥能力和想象力到极致,并且仍在继续。 主要作品: 电影音乐: 金粉世家 、 乞丐与荡妇 、 爱玛姑娘 、 窈窕淑女 。 爵士乐: my fair lady 、 安德列普列文演奏哈罗尔德阿伦 (andr 2 previn plays harold arlen)爵士乐专辑。 舞台音乐剧:与剧作家托姆斯托普尔德(tom stoppard)合作,创作的 每个好孩子都应呵护 (every good boy deserves favour) 。 古典音乐:为女高音歌唱家瑞内弗莱明(rene fleming)而写的长颈鹿 去汉堡 、歌剧欲望号街车 、器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 。 第二节第二节 安妮索菲穆特安妮索菲穆特 1963 年 6 月 29 日,索菲穆特出生在德国西南部的莱因弗尔登镇。穆特自 幼显露出对音乐的兴趣。5 岁开始练习小提琴,第一位老师是曾师从于卡尔弗 莱什的霍宁伯格。1970 年,只有 7 岁的她,参加了德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她 是那届参赛选手中最年幼者(该比赛年龄跨度从 6 岁直到 24 岁) ,最终凭借自 己出众的才华, 摘取桂冠。 穆特的国际职业生涯始于 1976 年瑞士卢塞恩音乐节, 她演奏的莫扎特奏鸣曲引起了时任音乐节艺术总监的指挥大师卡拉扬的兴趣。 一年之后, 她作为独奏者在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的萨尔茨堡圣灵降临节音乐会 上登台。从那时起,她作为小提琴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在欧洲、美洲、亚洲 所有的主要音乐厅举行音乐会。自从她 14 岁首次与 dg 公司合作,至今已经获 得了无数次录音大奖。 除了演奏著名的传统作品外,她也一再向她的观众介绍保留节目的新领域; 室内乐和管弦乐的作品处于平等并列的位置。穆特非常喜欢演奏同时代作曲家 创作的小提琴作品。维托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诺伯特莫瑞特、克里斯托夫 彭德雷茨基、沃尔夫冈里姆、亨利迪蒂耶、塞巴斯蒂安卡利尔和安德烈普列 文爵士都有作品献给她。2007 年又计划推出索菲亚古拜杜丽娜(sofia gubaidulina)的小提琴协奏曲的首演。 作为我们时代的小提琴家,她自己要承担着减轻和缓解自身压力和社会问 题的责任,同时,她还要进行一些“义演”性质的音乐会演奏。她获得过许多重要 的荣誉称号,包括最高等级的德意志共和勋章、巴伐利亚荣誉勋章、巴登维 滕堡纪念勋章、奥地利科学与艺术十字勋章。2002 年她获得了巴伐利亚“马克西 米连”科学与艺术勋章,同时,还获得了慕尼黑文化勋章。2005 年,她获得了法 国政府颁发的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 3 第三节第三节 普列文与穆特的合作概况普列文与穆特的合作概况 穆特和普列文相识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当时在穆特眼中普列文还只是一位 著名的世界级音乐大师,但普列文非凡的音乐才华令穆特很是钦佩。于是后来 二人开始了一系列的合作。其中包括:安德烈普列文指挥德累斯顿国家乐团合 作演奏的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1996 年,获得巴塞罗那唱片大奖, 1997 年, 获爱迪生奖) ;2002 年首演并录制普列文为穆特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由作曲家 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唱片于 2003 年发行,2005 年获得格莱美奖) ; 2003 年穆特在德国进行艺术家年的巡演活动,此次巡演是在安德烈普列文的监 制下与慕尼黑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科恩古尔德小提琴协奏曲。此后是她与普列文 以及哈雷尔合作的欧洲巡回演出。2003 年 3 月,穆特与奥斯陆爱乐乐团合作普 列文的小提琴协奏曲音乐会的欧洲巡演,此次演出由作曲家本人指挥。题为探 戈的歌与舞的新唱片出版发行并配合音乐会形式与兰伯特奥尔吉斯合作进行 欧洲巡演;穆特在普列文指挥下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并录制柴科夫斯基 小提琴协奏曲(2004 年出版发行,获回声奖,2005 年,获年度器乐演奏家奖) ; 穆特在柏林与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普列文指挥;伦敦的 科恩古尔德小提琴协奏曲音乐会(此协奏曲的录音与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 曲录音一起在 2004 年出版发行) ,由普列文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穆特,普列文 (钢琴)以及大提琴家丹尼尔姆勒朔特合作演奏莫扎特的钢琴三重奏。 第四节第四节 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 2002 年的8 月初,穆特和普列文在纽约结婚。当时普列文刚好要创作一首小提 琴协奏曲,这首协奏曲是波士顿交响乐队委托他创作的,该协奏曲的创作灵感其实 来自普列文的一次旅行:1999 年,普列文在一列飞驰于德国的火车上经过故乡时勾 起了他对于孩童时代的回忆。他在火车上致电给纽约的好友罗纳德沃尔福德,向他 倾诉当时的心情。其友告诉他,不如将那趟德国火车之旅写成一首乐曲。后来,普 列文决定把这首协奏曲献给他的妻子穆特。 4 第二章第二章 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分析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分析 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分三个乐章:i.moderato (中速)ii.cadenza-slowly (华 彩-缓慢的)iii.andante(行板) 第一节 第一乐章:复三部曲式,中速 第一节 第一乐章:复三部曲式,中速 a 段的乐曲从 e 大调附加 ii 级音的主和弦开始,即 e、#f、#g、h 四个音, 其中#f、#g 的大二度音响无疑会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随即,这个二度再次 出现在#c、#d 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在这一小节中,e 自然大调中除了下属音 外所有音都出现了。在第二小节,二度音程再次攀升到#g、#a 的位置,与低音 结合成附加#iv 级的主三和弦。 小提琴演奏的 a 主题从 e 大调音阶出发,继续紧握着二度这个音程,随即, 成为一个大二度+小二度的三音组,并将其在不同位置模进,二度也由原来的单 音程变为九度复音程。两小节之后,到达了 e 音,随即,同样运用二度的手法, 将旋律转到了a 大调系统中的中, (c、d、e、f)并结束在e 音上。第 九小节,同样在小提琴声部展开了第二乐句,它比第一句提高了一个小二度, 并在结束时加入了华彩式的十六分音符,它仍以二度作为音程框架。在这里, 二度是旋律、伴奏中的一个核心音程,在旋律的发展,和声的设计和调性的转 换中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五小节由 a 主题开头部分的节奏型变化而来, 这 次除深化二度音程外,作曲家运用分裂、模进等手法强调了每个乐句开头的休 止符与后十六节奏。 二十五小节由乐队演奏的 a 材料引入, 小提琴则发展了第二 乐句中的十六分音符音型,使音乐具有了舞蹈性小节乐队演奏重复的八分音符 伴奏织体,使音乐更具动力。四十五小节在音乐情绪到达一个小高点之后,乐 队率先变得宽广,作为悠长、优美的副部主题之前的准备。 主题 b 是一个开头建立在 d 大和弦上优美绵长且和声丰富的旋律,它的调 性涉及很广泛,自若地游走在多个调式的音列中。六十八小节,正像这里的速 度要求(suddenly faster)一样,音乐的情绪一转,又回到活跃动力的音型。 b 段主要发展了 a 段的主题材料,一步步加紧音乐的紧张度并再次安静下 来。 5 表 2.1 下面是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图: 一 级 结 构 a b a 次 级 结 构 a b a1 c d e a b a 主 题 与 主 题 材 料 a a1 a2 a3 b a1 b a3 a4 a5 a6 a a1 a5 a6 b a a6 c 小 节 长 度 2+4+2+6 +38 7+8 21 8 20 11 10+ 40 8 24 陈 述 结 构 乐节+乐句+ 乐节+乐句+ 节汇句群 乐 段 节 汇 句 群 汇 群 汇 节 群 句群 乐句 乐句 句群 小 节 位 置 152 53 67 68 88 89 96 97 116 117 127 128 177 178 184 185 208 第二节 第二乐章:带引子的三部曲式,华彩缓慢的 第二节 第二乐章:带引子的三部曲式,华彩缓慢的 尽管作曲家仍然继承了协奏曲第二乐章传统的慢板形式,这个乐章从形式 上讲可分为三个大部分慢、快、慢。像联曲体一样的发展形式,每个新的 段落的主题之间又有着紧密的关联,开头有一个散漫而绚丽的华彩段落,可以 被认为是这一乐章的引子,从 16 小节开始,慢板进入,第一段是缓慢的仍然由 第一乐章二度因素组织的旋律,渐渐地,小提琴声部和乐队伴奏纷纷活跃起来, 连接到第二个部分,第二段变为快速度的八三拍子,并将音乐推向高潮,第三 段又再次回到了悠远的慢板,并在飘渺的音响中结束。 6 表 2.2 下面是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图: 一级结构 引子 a b a 次级结构 a b c d e f g h i a 主题与主题材 料 a b b1 b2 c d e e1 e2 b 位置 1 15 16 38 39 57 58 78 79 105 106 141 142 162 163 236 237 257 258 283 第三节 第三乐章:复三部曲式,行板 第三节 第三乐章:复三部曲式,行板 此乐章从 g 大和弦开始,a 段(1112 小节)中的 a 主题(117 小 节)中伴奏保持着一个十六分音符加上一个长音的节奏型,小提琴旋律是一个 同音重复加上附点即奏型的正如作者所说的“很传统”的音调,b 段(1864 小节)音乐的语言回到前两个乐章乐句悠长,材料丰富、细碎的状态上,a(65 112 小节)带有 a、b 主题及主体材料共同的特征,并与 a 段相比较而言, 有所扩展。 b 段(113296 小节)为复三部曲式的大中段,分为多个插部: 插部 1(113188 小节)它的主题与 a 段 a 主题关联甚密,继承了其十 六分音符音型和附点节奏,插部 2(189260 小节)速度转为快板,音乐也 激动起来,这个插部将之前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加以改变,加入了不同位置的休 止符,并频繁变化节拍,是音乐动力化,插部 3(261296 小节)乐队层次 中广泛地运用了平行和弦,这个插部使音乐渐渐平静下来。 再现 a 段(297336 小节)融入了 b 段插部的因素,a 段(297310 小节) ,b(311323 小节)与前面的 b 段大相径庭,情绪比较舒缓,a(324 336 小节)完成了复三部曲式的再现。 尾声(337369 小节)结合 b 段插部的因素,也是 a 段后音乐的又一次 展开。 7 表 2.3 下面是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曲式结构图: 一级结 构 a b a 尾声 次级结 构 a b a c d e a b a f 主题与 主题材 料 a b a1 c d e a f a1 g 小节长 度 1+2+1 +4+9 47 2+2+1+4+7+327672 36 2+5+713 11+9 26 陈述结 构 乐段 句 群 乐段 乐 段 乐段乐段乐段 汇节 群 乐段 句群 小节位 置 117 18 64 65112 113 188 189 260 261 296 297 310 311 323 324 336 337 369 第四节 小结 第四节 小结 在这首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普列文擅长创作的优美的旋律,在这首作品 中,普列文运用了许多现代作品常用的和声写法,但是旋律的柔美与歌唱性却 让听者感觉到浪漫主义旋律的气息,巧妙地将不和谐的音程编织成了动听的旋 律。在节奏方面,普列文灵活的运用休止符和十六分音符保持音乐的动力。在 配器方面,普列文非常注意小提琴与乐队声部的平衡关系。在一些快速富于活 力的段落,打击乐器的加入将全曲推向了高潮并和高潮过后的突然安静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令人听过后印象深刻。 普列文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虽是 21 世纪的新作, 但我们在这其中却总能感 到若隐若现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与现代的交织构成了美妙的乐章,令人不禁 沉醉其中。 8 第三章第三章 穆特在演奏中对乐曲风格的把握及其演奏中运穆特在演奏中对乐曲风格的把握及其演奏中运用 技法的分析技法的分析 第一节第一节 穆特在演奏中对作品风格的把握穆特在演奏中对作品风格的把握 作为演奏者,穆特不仅是这部协奏曲的首演者还是这部作品的被题献者, 协奏曲就是以穆特的名字来命名的,称作“安妮索菲”小提琴协奏曲 (“anne-sophie” violin concerto)。所以,毫无疑问这是一首为穆特量身定做的小 提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由铜管乐器非常腼腆地引出,逐渐进入到一段非常出彩的小快板, 密集的音符被穆特非常自然地、错落有致地演奏出来。接着旋律就在柔和的慢 板与透着不安色彩的快板中徘徊,包括多处乐队部分的主奏,显得很有电影音 乐的波澜壮阔。尾声是一段安静的慢板,穆特在这段采用了完全不揉弦的手法, 音色异常透亮干净。最后形势急转直下,紧接着几段高难度的琶音,最后以有 力的大三和弦结束了雄奇的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由华彩、慢板和一段快板组成。一段怪异的华彩之后,是情绪不 断推进的慢板,接着又是一旦非常宁静的小提琴独奏,此时只有钢琴恰到好处 地加以点缀。快板部分极为精彩,充分彰显了穆特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流畅的、 毫不逊色的技巧。 第三乐章以德国的一首民歌为主题不断变奏而成。最后以穆特的一个超高 长音结束,显得意境深邃。 普列文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画面感非常的强烈,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 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幅幅风景各异的图画。我想这应该得益于他早年在好莱坞 的电影配乐经历。在穆特的演奏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协奏曲中的色彩变化。 而我则根据穆特的演奏把这首协奏曲中划分为三种主要色彩。 3.1.1 浪漫的田园色彩浪漫的田园色彩 描绘了爱情的甜蜜和美丽的乡村景象。这正契合了这首协奏曲的创作背景 献给穆特的音乐情书。全曲的开头,短暂的两小节引子后,穆特演奏的小 提琴被铜管乐器非常腼腆地引出,两个变化模进的乐句把我们带入了浪漫的旅 9 途。穆特在演奏中为这两句中大跨度的换把中加入了滑音处理。第一乐章呈示 部的副部主题,位于高音区优美绵长游走于多个调式之间的旋律,配以穆特在 演奏中加入的连绵不绝的揉弦,也是协奏曲中浪漫田园色彩的典型代表。 3.1.2 神秘空灵的色彩神秘空灵的色彩 第二乐章的慢板部分基本上都弥漫在这种神秘空灵的气氛之中。仿佛夜幕 降临,为了表现这种神秘的气氛,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在华彩部分后使用了弱音 器,穆特在有些地方选择不使用揉弦的方式来表达乐曲中悠远飘渺的意境。这 充满神秘的色彩,也许来源于普列文少年时代即开始的漂泊不定的生活。对一 位有俄裔犹太人血统的出生于德国的美籍德国人来说,家乡的感觉是复杂的。 普列文曾说过“我少年时代就离开德国,所以也不会产生事实上的爱国心。但当 我在德国火车上往外看,突然明白德国对我来说比我想像的更为熟悉,有一种 回到了我的故土的强烈感觉。” 所以,在以普列文在家乡的列车旅行为灵感而 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中会有这样的一种色彩出现,也就显得不那么出人意料了。 3.1.3 热情而富于活力的色彩热情而富于活力的色彩 描画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充满生命力。热情与活力推动了音乐持续不 断的向前发展。穆特在演奏协奏曲的过程中,配合节奏和力度的变化,让这种 热情活力得以很好的展现。第一乐章呈示部中的连接部。它的材料由主部主题 材料加以节奏上的变奏而来。强调了休止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组合,一步歩发 展展开。在力度上,由弱渐强直至到达了一个情绪上的小高潮。这一段中节奏 和力度的使用,使音乐富于舞蹈性,积极且动力十足,又与后面即将进入的副 部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乐曲不会因为节奏和力度的乏于变化产生沉闷感。 第三乐章利用休止符位置的变化,和频繁的节拍变化来制造音乐的推动力。 世界乐坛最佳伉俪穆特和普列文的故事 10 第二节第二节 穆特在演奏协奏曲中的技巧处理穆特在演奏协奏曲中的技巧处理 3.2.1 指法的设计指法的设计 虽然普列文创作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听起来相较于其他现代作品更易接 受,有很强的旋律感,但它毕竟是一部现代的作品,在和声等方面和古典主义 和浪漫时期的作品有很多区别,所以在演奏的时候指法的编排显得格外的重要, 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演奏时的混乱。穆特作为演奏者为这首协奏曲编排了指法。 从这套指法中,可以看出两个特点: 3.2.1.1 滑音的运用滑音的运用 在这首协奏曲中,穆特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滑音方法,来实现不同效果的需 要。归纳起来可分为: 1.大跨度换把中的快速滑音。在大跨度换把过程中,手指在两个把位之间快 速滑过,保留换把的过程音。增加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性,制造出旋律的连贯感。 如第一乐章开头的两个乐句,滑音的使用使得协奏曲已开始就呈现出浪漫的气 氛。 谱例 1 2. 相邻把位的同指换把中的滑音。用臂来带动手腕完成换把的动作,使换 把的音不至生硬,两个音之间的过渡更加柔和。如第二乐章中的 258 小节 3. 大跨度换把中的慢速滑音。在大跨度换把过程中,手指在两个把位间缓 慢的移动,夸张出换把的过程音。增加了旋律的神秘感觉。如第二乐章中的 13 小节 11 3.1.1.2 伸指和半把位的运用 在一些和声复杂或变化音较多的段落,伸指和半把位经常被结合使用。如 第二乐章的 150 小节。 谱例 2 在我自己演奏协奏曲的过程中,也对一些左手不太顺畅的地方做了一些指 法上的设计。希望能为今后演奏这首作品的演奏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如第二 乐章的 198204 小节。 谱例 3 演奏这一段落时可以提前将 1 指落下并一直保留,换把时也是用 1 指来换。 这样一指可以起到固定把位的作用,而且每组第 4 个也就是 2 指摁弦的音,可 以直接挨紧保留的 1 指,有利于音准的把握。这里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就是 每一组的第 5 个音是由 4 指来演奏的,这个音一定不能受前面 4 指两次移动的 影响,不能低。 12 还有第二乐章的 4647 小节。 谱例 4 这里由于和声的设置使得演奏起来指法很别扭,所以我用伸指和换把结合 的方式来演奏。降 d 使用一指并保留,后面的 b 和降 b 使用伸指,可以进最大 限度的保证音准不受换把的影响。 3.1.2 揉弦的使用揉弦的使用 穆特在通常演奏作品中都会对揉弦处理做出不同的设计,并且一直都有自 己独特的想法。在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过程中也不例外的采取了几种不同 的揉弦方式。 3.1.2.1 旋律中的连贯揉弦 在一些浪漫田园色彩浓郁的旋律中,利用连绵不绝的揉弦来增加旋律的表 现力。 3.1.2.2 爆发性的揉弦 配合右手运弓的冲力来进行有爆发力的揉弦,即在音头上手指做快速密集 的揉弦。左右手相互配合演奏出的音头更加的饱满,更富于表情。 3.1.2.3 在某些段落不揉弦 在协奏曲中一些要表现神秘缥缈的地方,穆特采用了弓弦接触点靠近琴马, 不揉弦的处理方式。这种拉“白音”的处理方式与其他段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返璞归真,反到成了最具色彩的演奏方式。 3.1.3 节奏与力度的表现节奏与力度的表现 穆特在演奏中很重视从节奏中获得张力。虽然全曲的速度相对比较稳定, 除了乐谱上标记的速度变化外,没有过于频繁的节奏拉伸,只在一些句子中有 少许的延长或缩短,但乐谱上标注的节奏变化中,穆特则配以力度的改变很好 13 的体现出了段落之间不同的情绪表达。在同一乐句中,穆特通常会使用比较大 幅度的渐强或减弱。甚至在有些地方,穆特会在一弓内做出明显的渐弱渐强变 化。 3.1.4 音色的把握音色的把握 穆特演奏的普列文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利用多变的音色,完美的诠释出作 品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穆特演奏中的音色变化主要是通过弓弦接触点变化,揉 弦,弓毛和琴弦接触角度的变化,运弓力量的变化来完成。在协奏曲的几个快 板段落中,穆特都选择用有控制的跳弓来完成。演奏效果无论从力度还是音色 上都非常的出色。 穆特在演奏时除了在特殊段落中为表现作品所必需产生的粗糙声音外,在 正常状态下,琴声有如丝质顺滑的巧克力般平滑甜美,让人感受到委婉阳刚并 存的多重美感。琴声中蕴藏着强大的张力。在演奏这首协奏曲时,她的旋律线 条连绵悠长,起伏跌宕鲜明自然。技巧纯熟精湛,在高音区的稳健以及在高音 的保持给人以强烈的美感,音准完美无瑕。在演奏一些 p 或柔美旋律时不加揉 弦,而且弓子靠近指板方面运动,发出类似泛音的音色,以此来表达一种婉约 的柔情。不同于许多提琴家在演奏弱音时都以厚实为主。 14 第四章第四章 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两位音乐家的艺术结合与突破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两位音乐家的艺术结合与突破 第一节第一节 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品的艺术特色 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有着普列文独特的风格,普列文不是那种先锋派的作曲家, 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很容易被接受。他注重对于传统的继承,对旋律的描绘和乐思自 然的发展,整首作品现代感和旋律的歌唱性并重。 在这首协奏曲中,普列文很注重乐队与小提琴之间的关系。他对于协奏曲 完全有个人的理解。这首协奏曲显然不是带独奏声部的交响曲,也不是乐队只 是起到点缀作用。穆特的演奏在整首作品中显得非常突出,乐队其他声部也留 有各自的空间。 如电影般丰富的画面感则是普列文这一作品的另一艺术特色。穆特出色地 将这各种色彩的变化在演奏中体现出来。交叉使用于全曲,增加了音乐的对比 性和推动性,给人以新鲜感。使人仿若身临其境般地进行了一次火车旅行,色 彩的变化就如同车窗外景物的瞬间变化。 第二节 两位音乐家的艺术结合与突破第二节 两位音乐家的艺术结合与突破 这首作品充分的展示了穆特的演奏特色,在其写作之初便考虑到了穆特的 偏好穆特同普列文说她喜欢演奏高音,于是谱子上的加线就多了起来。普 列文在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配器上很注意小提琴与乐队的音响平衡,不像以往 的许多协奏曲那样使乐队的声音太响,但也不像帕格尼尼那样将乐队写的太弱。 “我完全是为安妮索菲写的,因此你能很清楚地听到他的演奏。乐队其实有 很多可以发挥的地方,但我十分小心,尽量避免使她感到不舒服。” 1在该曲第 三乐章中,普列文还根据穆特的提议,特别引用了一首穆特小时候经常听到的 德国童谣的旋律: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也有两只翅膀,我就要飞到你那里,可 是因为这不可能,我只得留在这里,我虽然离你很远,在梦中我却在你身边, 而且和你谈心,如果我一觉醒来,我就孤苦零丁,在夜里没有一刻时光,我的 1世界乐坛最佳伉俪穆特和普列文的故事 15 心儿不是醒着,而且在想你,想到你已把你的心送给我几千次。 ”2可以说,这是 一封普列文为穆特献上的音乐情书。而穆特则把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演绎的非同 寻常的迷人,她那甜美音色和高超的技巧得以尽情的发挥。 在穆特的艺术生涯中,卡拉扬一直是她的精神导师,她曾经说过“与他在 一起演奏时的那种声音是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正是他教会了我在演奏 中如何掌握和运用音乐的呼吸。我最仰慕他的并将永远记住的,是他在我心目 中树立的那种对音乐的崇高目标,那种不断发展,永远追求更好的精神。卡拉 扬对于古典音乐结构的把握如同古典雕塑一样的精准,这些影响和教诲,对于 我来说都是持续一生的” 。3 但是从卡拉扬时期开始,穆特已经开始接触到卢托斯拉夫斯基等人的当代 音乐,也开始尝试摸索自己的演出风格。尽管卡拉扬本人对当代音乐非常反感, 甚至连乐谱都不愿意看,但穆特还是觉得当代音乐是非常美好的,是对于古典 音乐世界的一些新的补充。 穆特喜欢演奏新作品,演奏新作品的感觉对她来讲是非常特殊、非常美妙 的。她认为当代的音乐反映我们现在的一种生活环境和一种人生,所以它是一 个非常丰富的曲库。对于观众来说,穆特觉得他们希望有更多音乐的语言,希望 能够看到更多的反映当代生活的东西。穆特就像变色龙一样总是随心所欲地变 幻着她对音乐的多样性理解与诠释,不仅是音乐作品的不同流派及风格引导她 这样去做,即使针对同一曲目,穆特都呈现出非常强烈的更新与超越的意图。 和普列文的合作更延续了她求新求变的艺术追求。从唱片公司近几年推出 的录音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已经形成了默契的组合。穆特与普列文的婚姻 更是为穆特带来了音乐上非常大的帮助。普列文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 艺术的见识和修养都成为穆特提高的营养。穆特自己也曾说过: “他的天才是一 种非常自然的流露,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对于时间的把握。当 我们一起录音,比如说在录制莫扎特的协奏曲时,他会进行一些类似爵士乐中 的即兴创作,这对我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它使得我的录音可以更有创意,对 于我演奏其他古典音乐也是一种创新。 ”4 和穆特的合作同时也使普列文这位年过七旬的传奇音乐大师焕发了新的音 2赫尔德编著, 民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 3 卡拉扬是我一生的精神导师穆特访谈录 4 卡拉扬是我一生的精神导师穆特访谈录 16 乐活力。 虽然普列文和穆特他们的婚姻令人遗憾的没有一直幸福的延续下来,但是 在音乐的领域中,他们的合作还远没有停住脚步,4 月底穆特与普列文再度携手 与波士顿交响乐团全球首演了普列文的双重协奏曲。 在普列文创作的这首献给穆特的小提琴协奏曲谱上方引用了英国著名诗 人、剧作家艾略特的杰出诗作四个四重唱中开始部分的一节诗: 我们不会停止探索 我们全部探索的结束之处 将是我们开始的地方 那时我们才第一次了解它。 我想这首诗的引用,正体现了穆特和普列文对生命对爱情的感悟,以及他 们对艺术不断探索不懈追求的精神。 17 致致 谢谢 在这里,我要对一直以来给我帮助和关心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感谢我的专业导师刘自力教授一直以来对我的严格要求,您治学的严谨和 对学生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终生受益。感谢论文导师张蓓荔教授,从论文的选 题、开题、开始写作到将要进行的答辩,都离不开您的悉心指导。还要感谢专 门为我音乐会和论文答辩远道而来的王振山教授。 感谢崔薇同学在论文写作中给我的帮助。感谢冀蕾、张坤等同学对我一直 以来的无私帮助。 感谢所有为我的论文写作提出意见的老师们。 谢谢大家! 1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李晓育, 安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