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问题探讨.pdf_第1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问题探讨.pdf_第2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问题探讨.pdf_第3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问题探讨.pdf_第4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问题探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问题探讨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问题探讨 discussion of legislation on labor regulations 作 者 姓 名: 黄杏元 指 导 教 师: 刘 俊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问题探讨 i 内容摘要 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性质是什么?法律效力何在?如何构建?目前, 我国劳动立法 对上述问题尚未作出明确规定,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莫衷一是,因此,有必要对用 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全面、理性的审视和探究。 本文正文包括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明晰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概念与特征,评述劳动规章制度性质的相 关学说,由此对劳动规章制度进行定性并确定劳动规章制度的效力来源,将劳动规章制 度定性为调整用人单位内部劳动关系的自治性规范, 合法的劳动规章制度在裁判劳动纠 纷时可以作为法律渊源被予以援引。 进而阐明劳动规章制度在劳动法律关系体系中的重 要地位和作用。 第二部分, 梳理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劳动规章制度的不同法律规 定,厘清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到“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演变路径。企业内部 的用工管理行为从由国家统一的行政性规定予以规制,到由用人单位自治,体现了企业 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有权根据其内部管理的需要依法制定劳动规章制度, 这是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但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 问题,现行劳动法对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制定应遵循的原则,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范 围、制定实施程序规定不明确,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责任及监督检查都没有完备的法律规 定。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因法律意识淡薄、管理观念不科学,受过去行政管理模式等 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正确定位,没有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或者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 法,侵害劳动者权益,引发劳动纠纷。 第三部分,尝试就如何构建科学的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提出自己的建议。首先, 应当确立劳动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则, 从宏观上指导用人单位制定和完善劳动 规章制度;其次,具体完善上,对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调整范围、制定实施程序予以 立法明确和完善, 明确用人单位不制定或者违法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行政监督和法律责 任,建立起对劳动规章制度调整和监控的一整套规范。 关键词: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问题;完善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a abstractbstract as the direct foundation for managing employees, the labor regul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workers interests and rights as well, which restrains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n both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not only maintain the order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enhance working efficiency, whats more, promote health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unit and build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however, whats essential of labor regulation? whats the legal nature and legal effect of labor regulation? how to construct and perfect it? there are no clear regulations and defined of such questions neither on the existing labor legislation nor agreements in academic department. therefore, it is indispensability to ponder labor regulation system ration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ere are three parts of this thesis coming up with the following specific conten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labor regulation such as the concep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then it analyzes and disproves the nature theory on labor regulation, on this dispute, the author insists that the nature of labor regulation is certain self-government in regulating the jural relationship of labor, which should be invoked as a source of labor laws when dealing with labor disputes. accordingly, expound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of labor regulation, first of all, to recognize and protect the autonomy of enterprises and employment, stipulating the enterprises behaved as well, the work rul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secondly, employees labor right could be effectively guaranteed while their rights and obligations clarified in labor regulation; last but not the lea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workers, developing and consummating labor regulation to prevent labor disputes and establish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to pinpoint the route shift from internal work rules to labor regulation of the employer and clarify the importance of labor regulation in industrial relation system further, part two widens th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by introducing the legislative models of labor regulation in china from planned economy system era to the age of market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transition path, the author points out and illustrate main problems such as illegal of labor regulation content itself, ambiguous adjusting range and making labor regulation without due process of law, abusing employers power of penalty, which commonly exist in labor regulations nowadays.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问题探讨 iii on the basis of foregoing, compared with the status in quo of labor legal system, part three brings forward the authors opinion on constructing new legal system of labor regulation is quite essential for solving the above problems. from the macro-level, the principle of legal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rationality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conduct and regulate employers formulating labor regulation. at the legislative level, various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to govern the content and adjustable range of labor regulation, develop and implement due procedures in establishing labor regulation. key words:enterprise; labor regulations; problems; perfection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目 录 引 言 . 1 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问题 . 2 (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涵义及特征 . 2 1.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涵义 . 2 2.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特征 . 3 (二)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 . 4 1.关于劳动规章制度性质的理论争议 . 4 (1)契约说 . 4 (2)法律规范说 . 5 (3)事实说 . 5 (4)根据二分说 . 6 (5)集体合意说 . 6 2.劳动规章制度性质之我见 . 7 (三)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效力 . 8 1.我国关于劳动规章制度效力的现行立法 . 8 (1) 宪法的规定 . 8 (2) 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 8 (3)市场主体法律法规中的规定 . 10 (4)司法解释的规定 . 10 2.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在效力上的关系 . 11 (四)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作用 . 12 1.保障用人单位生产和经营秩序 . 12 2.规范用人单位用工和管理行为 . 13 3.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 14 4.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 14 二、我国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演变 . 14 (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演变 . 14 1.企业内部劳动规则 . 15 2.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 . 16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问题探讨 v (二)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17 1.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违法 . 18 (1)劳动规章制度内容不合法 . 18 (2)劳动规章制度内容不合理 . 18 2.劳动规章制度的调整范围不明确 . 19 3.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程序有瑕疵 . 20 (1)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未经民主程序 . 20 (2)劳动规章制度未经公示程序 . 22 4.用人单位滥用单方处罚权 . 22 三、科学建立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 . 23 (一)建立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原则 . 23 1.合法性原则 . 23 (1)劳动规章制度内容的合法性 . 24 (2)劳动规章制度程序的合法性 . 24 2.合理性原则 . 25 (二)我国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完善 . 26 1.明确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范围 . 27 2.明确民主参与程序,细化公示制度 . 28 (1)明确民主参与程序 . 28 (2)细化公示制度 . 30 3.限制用人单位的单方处罚权 . 31 结 语 . 32 参考文献 . 34 致 谢 . 37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问题探讨 1 引 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市场经济主体正迅速成 长,劳动力自由流动机制逐步建立,我国社会劳动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了 类型多样化,主体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利益协商化等特点。劳动关系经历了从计划经 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其调控方式也从由政府统一规制到市场调节,国家对劳动关系的 调整由直接干预到对其市场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在我国,因工会和用人单位团体的发展 不成熟,集体协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加之政府干预过强和社会公共干预的不足,导致 劳动关系难以协调。在这一背景之下,作为明确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的行为规则,用 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实际影响着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同时也是用人单 位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根本保障,成为了规范劳动条件和劳动者行为的最重要依 据,兼具用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和劳动关系协调的双重功能,对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平 衡起着重要作用。 用人单位将各种各样的劳动条件予以整理统一, 制定劳动者所应普遍遵循的劳动规 章制度,是在市场竞争中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进行合理有效经营管理,有序参与市 场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依法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经营管理权和用工自主权 的体现,是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的权利。但是,不受限制的单方权利(力)容易被滥用, 而成为侵犯劳动者权益的“正当理由” 。因此,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法律规定用 人单位有制定劳动规章制度以明确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及劳动条件, 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 的法定义务。在劳动法律体系中,劳动者利益的保护还需要更为具体细化的可操作性规 范,使得用人单位的义务能够落实于日常的经营管理之中。因此,有必要对用人单位制 定劳动规章制度进行有效规制,即合理限制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防止用人单位滥用 其自治权,侵害劳动者权益,但同时又不得过分束缚用人单位以致损害其正常经营管理 秩序,而最终损害劳动者的长远利益。 劳动法 、 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虽然涉 及劳动规章制度的诸多方面,但这些都是原则性规定,缺乏具体的制度规范,而且对劳 动规章制度的性质及效力, 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的关系都没有相关规定。 而且劳动规章制度在市场经济主体法律规定中如公司法等与劳动合同法相冲突 的地方,也没有相关法律规定予以解决。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明确对劳动规章制度进行定位和定性, 是合理限制用人单位自治权保障劳动者权益 的必然要求,对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性质、效力等问题的深入的理论研究是劳动规章制 度准确定位的前提,同时也必将推动我国劳动法的发展,对于完善劳动法律体系起着积 极作用;有利于调解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从而保障 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构建。 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问题 (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涵义及特征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劳动规章制度有不同的称谓和定义,而我国劳动法正式将 其称之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 劳动合同法进一步明确之为“用人单位的劳动 规章制度” ,但对其内涵都没有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明确界定,在学理上引发了学者 们的不同的见解,也造成了实践中适用的一些混乱。因此,明确界定用人单位劳动规章 制度的概念内涵、外延和基本特征十分重要,是本文展开深入探讨的前提和基础。 1.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涵义 “当代中国政府组织、企业组织、非盈利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中还存在着大量的 规章制度,我们将其统称为自制规章。 ” 1这些自制规章的内容包括公司章程、经营规则、 资产管理、办事细则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然而,公司章程由公司法规制,经 营规则与办事细则属于用人单位之间的私法自治的内容,资产管理由物权法来规范,只 有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及劳动者的切身利最为益密切相关。因此,本文所论及 的“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 ,是企业自制规章中与劳动者的权利、利益、行为规范以 及劳动关系调整有关的,以确保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并履行劳动义务的那一部分。而在 大陆计划经济时代,劳动规章制度俗称“厂纪厂规” ,多强调严格劳动纪律,这有其特 殊的历史背景。当然,劳动纪律是预防和出来用人单位内部劳动纠纷的重要依据,是对 劳动者行为的有效规范关乎劳动者的利益。因此,从这意义上关于劳动纪律的规则仍是 1 陈福胜: “当代中国自制规章论纲”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2 期,第 5 页。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问题探讨 3 劳动规章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劳动者的权利、利益、行为规范以及劳动关系调整有关的,以确保劳动者享有劳 动权利并履行劳动义务的那一部分规章制度是企业作为用人单位而制定的, 当属劳动法 规制的范畴。我国劳动法首次在法律中提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2这一概念, 劳 动合同法进一步将这一称谓限定为“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 ,就此,在我国劳动 法研究领域明确了用人单位内部制定的工作规则或雇佣规则立法上称之为用人单位的 劳动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在我国劳动法 、 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被明确所包含的对象为 国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可见, “用人单位”是指为组织劳动进行生产经营, 雇佣劳动者与之订立劳动合同并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具有用工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的组织机构团体。本文在于研究企业型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 “企业” 作为主要 的市场经济主体,多在民商法领域被研究,本文属于劳动法的研究范畴,所以采“用人 单位”的概念,但研究范围限定在“企业”范围内。 综上,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 是用人单位和全体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准则, 对本单位及单位内的全体职工都有拘束力;它明确劳动者在本单位内的权利和义务,明 确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也是用人单位行使其用工自主权对劳动者进行管理的依据。因 此,笔者对“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界定如下: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 位为维护劳动和经营活动秩序,有效组织劳动生产和进行劳动管理,依法制定并在本单 位内实施的,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具拘束力的各种规则、制度的总和。 2.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特征 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 作为用人单位制定并在单位内部实施的以维持单位内 部秩序并有效组织劳动生产,对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进行规范、管理的规则,有其特定的 调整范围和运行方式,呈现出以下特征:其一,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是用人单位, 应由用人单位内部最高权力机关来主持制定;其二,劳动规章制度只在本单位内实施, 调整对象是本单位及单位内的全体职工, 应在本单位内予以公示公告, 通常表现为正式、 2 劳动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公开的用人单位规范文件;其三,劳动规章制度的调整范围兼顾劳动者的劳动行为和用 人单位的用工行为,是规范整个劳动过程的行为规则;其四,劳动规章制度劳动规章制 度是用人单位经营管理自主权、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民主参与管理权相博弈的产物,因 此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既是用人单位的权利又是其义务;其五,劳动规章制度是实现劳动 过程的自治性规范,是劳动法律规范的延伸和具体化,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有效方式和 手段,使得劳动法律规范在用人单位内部得以具体实施。 (二)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 关于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问题, 不同的学说主张引发的争论体现在关于企 业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理论的各个方面, 还体现在用人单位依照劳动规章制度所 采取的违纪处罚措施的效力问题上。 3劳动规章制度性质的界定切实关系到对劳动规章制 度的制度设计及司法实践中对其法律效力的认定。 1.关于劳动规章制度性质的理论争议 理论界对于劳动规章制度性质的问题存在较大分歧,形成了多种学说,其中最具代 表性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五类: (1)契约说 契约说认为,劳动规章制度是一种契约,因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规则中所列内 容形成意思合致关系,而具有契约上的约束力。 4契约说可以分为三种:其一、纯粹契约 说。此说认为,用人单位单方面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并不当然具有约束劳动者的效力, 因劳动规章制度是将一般劳动的条件予以定型化,要产生法的意义,须经过双方合意。 其二、事实规范说。此说认为,在现代法治社会中,能对个人产生约束力的,不是国家 法律规范,就是个人合意所形成的契约,内部劳动规则并非国家之规范,而是一种调整 劳动条件的事实规范,虽系雇主制定,仍需要得到劳动者的明示或默示同意,才能对劳 动者产生约束力。其三,事实习惯说。此说认为,用人单位将各别劳动合同的共同条件 予以制度化、定型化而形成劳动规章制度,劳动规章制度即成为一种事实上的习惯。 5就 3杨继春: “企业规章制度的性质与劳动者违纪惩处” , 法学杂志 ,2003 年第 9 期。 4董保华: 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338 页。 5黄程贯: 劳动法 ,台北:台湾空中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448450 页。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问题探讨 5 此,有学者进一步认为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属于格式合同。 6 契约说所主张的当事人之间的合意,现实中难以实现。实践中,劳动者都是在受雇 于用人单位之后才知道有这些劳动规则的存在, 甚至有些劳动者因用人单位不公示或未 有效告知这些规则以致其在受雇后仍不知道, 而且用人单位还可能依据其单方的意思随 时变更这些规则,如此一来,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对于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完全无 置喙的余地。对于这些情形,契约说无法解释, 7 (2)法律规范说 法律规范说认为,劳动规章制度发生约束力与劳动者主观意思表示无关,而是用人 单位基于经营统治权享有在单位内部制定行为规则的权利, 其所制定的行为规范就这一 意义来讲即是一种法律。 8法律规范说依对劳动规章制度这一法规效力来源的根据不同, 又分为经营权说、习惯法说和授权法说。一、经营权说认为,用人单位基于其所有权和 经营管理自主权,而在单位内发布劳动行为规则,无需劳动者同意即可生效;二、习惯 法说认为,劳动规章制度具备习惯法的性质,因它是用人单位内的惯例,且劳动者对之 也有法的确信,为此劳动者同意与否不影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效力;三、授权法说认 为,基于保护劳动者的目的法律赋予劳动规章制度以法律约束力。 9 采法律规范说者,均承认雇主有单方面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权利,且劳动规章制度 的生效与劳动者的意思表示无关。依据此说,在制定和实施劳动规章制度过程中,劳动 者的意思表示被完全排除在外, 而实际上这些规章制度又是切实关涉劳动者权利和义务 实现的,而用人单位得以任意制定或者变更劳动规章制度,没有法理基础,实践中劳动 者的权益也将难以得到保障。10 (3)事实说 事实说认为,劳动规章制度在劳动法中无任何法规地位可言,并无法律上的效力, 是一种事实上的存在, 其是基于用人单位债权人的地位, 而对劳动者履行债务发出的 “指 示” 。而在劳动关系调整过程中,有劳动合同的存在,劳动规章制度已没有规范劳动关 6高圣平: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性质辨析兼评的相关条件” , 法学 ,2006 年第 10 期, 第 20 页。 7黄越钦: 劳动法新论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38139 页。 8黄越钦: 劳动法新论 ,台北: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 年版,第 196 页。 9刘志鹏: 劳动法理论和判决研究 ,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0 年版,第 261 页。 10常凯主编: 劳动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版,第 340 页。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系的效果,而只有事实上意思通知之效力。 11 但是,如果只是一种“事实上的存在” ,对劳动者而言只有事实上的意思通知,那 这种“事实上的存在”如何得以对劳动者的利益及劳动关系协调产生重大影响?这样的 事实存在没有任何法理依据,有违法治原则之理念。可见,事实说并不能对规章制度的 性质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12 (4)根据二分说 根据二分说认为,用人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可按照其内容可分成两部分:一是狭义 劳动条件部分如工资、工作时间等,这一部分本是劳动合同固有的内容,唯经劳动者同 意才能生效;二是劳动者在单位内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应当遵循的行为规则,该部分是用 人单位依其指示权而制定的,只需对劳动者公示告知便可生效。 13但是,这一观点忽视 且割裂了劳动规则的一体性,劳动纪律虽然和劳动条件有区别,但都与劳动者的切身利 益休戚相关,实践中,用人单位还会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而处罚甚至解雇劳动者。这 种学说难以操作而且不太符合生活知识及现实,也难以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5)集体合意说 根据集体合意说的观点,劳动条件为劳动合同可规制的内容,须经合同当事人双方 的协商一致方得生效,而劳动规章制度是对劳动条件和劳动行为定型化的统一规范,各 别劳动者有当然有必要有权利对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变更进行承诺,但这一承 诺可以由劳动者集体(工会)来进行意思表示。 14该学说立足于现实考量,认为劳动规 章制度虽然在原则上应经个别劳动者的同意,但此等之同意,应可由劳动者之集体意思 的同意(例如工会的同意)取代,因而个别劳动者亦不至于因其弱势而被迫同意雇主所 单方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而可由工会代为谈判协商。德国劳动法即采的此说。 15 集体合意说在立论上可谓系前述各学说中最为完整者, 不但可兼顾契约说与法规范 说二者的基本立场,而且也可避免二说的缺点。有批评者认为,这种学说使劳动规章与 集体谈判无法区别,这一问题其实并不值得顾虑。二者制定程序不同,容易区分,且二 者的职能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采取此说的国家如德国,集体谈判机制健全,有强大 11黄越钦: 劳动法新论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40 页。 12冯涛等: 劳动合同法研究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 年版,第 61 页。 13吕荣海: 劳动法源及其适用关系之研究 ,台北:蔚理有限公司,2002 年版,第 277 页。 14刘志鹏: “论工作规则之法律性质及其不利益变更之效力” , 律师通讯第 132 期,第 39 页。 15黄越钦: 劳动法新论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40 页。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问题探讨 7 独立的工会力量,且劳动法律体系完备,而我国当前,工会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集体 谈判机制不成熟,劳动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由劳动者之集体(如 工会)与用人单位进行谈判予以确定似乎不现实。 2.劳动规章制度性质之我见 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用人单位处于组织者、管理者的地位,而劳动者处于被管理 者的地位,因此用人单位在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中处于主导和主导地位,用人单位基于 自主经营管理而需要制定劳动规章制度。问题是用人单位的这种自主权利的限度何在, 其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博弈如何进行制度设计,都需要通过立法予以规制。我国劳动 合同法未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性质作出界定,然而其彰显出对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 章制度权利的限制、义务的规范,尊重劳动者意志,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精神是值得 肯定的。 上述学说主要是从劳动规章制度基于什么产生约束力的角度, 对劳动规章制度的性 质进行探讨的。由此,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性质争论的关键在于,用人单位劳动规章 制度究竟应该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产生,还是由用人单位单方确定。笔 者认为,对于我国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性质,应综合分析: (1)从制定依据来 看,法律基于尊重和认可用人单位经营自主权,而赋予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的权利, 是权利而非权力;基于保障劳动者权益,而苛以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义务;从 这一意义上来说,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具有法律规范的性质,是用人单位内部的自治性规 范。 (2)从制定和生效要件来看,虽然用人单位在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占主导地 位,但根据法理和现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实施直接涉及劳 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应当保障劳动者的民主参与权,应当有工会或者职工代表 的全程参与,确保劳动者的知情权和话语权,以限制用人单位的恣意行为。唯有内容合 法且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劳动规章制度主要由用 人单位发起制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结合本单位的情况,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保障劳 动者民主参与,尊重劳动者意志,以调整用人单位内部劳动关系和劳动行为的自治性规 范。 经过法定民主程序制定且已通过适当方式向劳动者公示的内容合法合理的劳动规章 制度可以作为法律渊源,在裁判劳动争议案件时予以援引。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三)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效力 通过上述对劳动规章制度法律性质的探讨可知, 市场经济法治尊重并保障作为市场 经济主体的用人单位进行内部自治管理, 赋予用人单位制定其自治管理的依据劳动 规章制度;劳动法秉持对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倾斜保护的基本原则,要求用人单位明确 劳动条件和劳动过程中的行为准则, 苛以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定义务。 因此, 基于法律的赋权性和义务性规定,劳动规章制度具有法律效力,它是在劳动过程中规制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自治性规范,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产生拘束力。但是,劳动 规章制度产生这种拘束力应当具备什么条件,拘束力自何时产生,当劳动规章制度与其 他调整劳动关系的规范发生效力冲突时如何解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 这 一些列问题都亟待解答。 1.我国关于劳动规章制度效力的现行立法劳动规章制度应当具有法律效力劳动规章制度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1) 宪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将“遵守劳动纪律“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 务。劳动纪律作为维持劳动生产秩序的直接管理依据,是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中不可 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家基本大法中被明确提及,体现了劳动规章制度在我国劳 动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可或缺的制度设计。劳动规章制度 是对政府宏观调控和劳动合同调节劳动关系的重要补充, 是劳动法律在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