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代诗人的特点: 1、思想的多元性。 2、文人的漫游。 3、读书山林之风。 4、幕府和贬谪生活。 唐代诗歌简介。 1 唐诗的辉煌是在继承前代优秀诗歌艺术传统的基础上所取得的,具有集大成的性质。 2、唐诗之美典型地体现为风骨、声律、兴象等多种诗美特质的结合。 3、唐诗的繁荣体现为名家多、名作多;体现为艺术风格的多样鲜明;体现为诗备众体 而各臻其美。唐诗的分期(初、盛、中、晚唐)一、初唐 1、 前五十年,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 2、 后五十年,“四杰”突破了宫体诗的题材,沈宋确立了律诗形式,陈子昂提倡建安风骨,为唐诗开辟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二、盛唐诗歌繁荣的顶峰。 1、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诗歌。 2、政治诗和边塞诗集中体现了盛唐诗歌的风格。 3.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全面反映了战乱后的现实 三、中唐诗歌数量、流派最多。 1、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贯穿整个中唐。 2、韩孟诗派借个人遭遇反映现实的黑暗,艺术上追求奇险。李贺的浪漫主义想象瑰奇,颇多感伤。四、晚唐现实主义诗歌继续发展。 一、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1、各种文学体裁的共同进步和全面繁荣诗歌、散文、词、传奇、变文等2、诗歌的极度繁荣诗歌成为了一个朝代的代表文学,甚至是中华文化和文学的代表。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1、经济繁荣、社会安定2、儒道佛兼收并蓄的活跃的思想环境和开明政治。3、南北文化合流而形成全面高涨的文化背景。4、科举制度的实行培育了新型的文学创作主体。5、文学自身的演进规律。 唐代社会与诗歌的内在关联。 1、诗歌是表现大唐帝国艺术意志的最佳形式。 ( 1)强大的国力使唐代诗人具有积极入世、博取功名的豪迈乐观的情怀。 (2)句式整齐、节奏感强的五、七言诗适合于表达豪迈乐观的情四杰形成 唐代的第一个文学创作群体 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 唐代文风变革的开始 初唐四杰对齐梁遗风进行抨击扫荡,他们指斥齐梁遗风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杨炯王勃集序),他们反对纤巧浮艳的文风,反对绮错婉媚的“上官体”,崇尚昂扬健康、乐观向上的审美风格,以诗笔抒写自己的人生实感,把诗歌从宫廷引向了市井、边塞和其他生活领域,诗歌在他们手中已不是点缀升平的装饰,而是纪事抒怀、抒情言志的工具,由此,形成了初唐气韵,为盛唐气象作了先期准备。 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 1、对诗歌内容的开拓: “正如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向江山与塞漠。台阁上只有仪式的应制有絺章绘句,揣合低卬 。到了江山与塞漠,才有低回与惆怅,严肃与激昂。” 2、对诗歌形式的开拓: “卢、骆擅长七言歌行,王杨专攻五律。”, “卢、骆的歌行,是用铺张扬厉的赋法膨胀了的乐府新曲。” 唐诗风骨、声律兼备的艺术风貌,是从四杰开始的。王勃 滕王阁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尤其是王勃的五绝,情景交融、含思蕴藉,用语不啻口出而情韵丰厚,推进了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在短小的篇制中做到了神固气完,说明唐诗的语言已经走向成熟。 ”杨炯 擅长五律,边塞诗,雄浑刚健,颇有气势。从军行便是他边塞诗的代表作。 卢照邻 代表作长安古意:贵族的享乐、上层社会的倾轧、市井娼妓、自己的穷愁。艺术上铺叙、对比、连珠格和复沓层递句式以及双声迭韵,铺张扬厉,以赋为诗,成为七言歌行“初唐体”的典范作品。骆宾王 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在狱咏蝉咏物自喻,托物言志. 四杰的评价杜甫戏为六绝句沈宋与律诗的定型1 沈佺期的诗歌创作:善七律,其七律对仗整饬,音调谐和,可视为七律成熟定型的标志。代表作独不见。2、宋之问的诗歌创作:善五言其五律大都写得缜密精工,情思绵渺。善于即景起兴,自然现成。代表作度大庾岭、度汉江。3、律诗的定型:沈、宋的创作的价值在于他们总结了六朝以来诗歌创作声律方面的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在诗歌方面,最为重要的是“四声八病”与“永明体”的出现,形成了早期的律诗,这标志着诗歌创作格律化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沈、宋等人的贡献,简化声律规则,使律诗的规则定型化,使律诗完全走向成熟。他们发展了“永明体”中偶然出现的粘对规则,解决了两个律联之间的平仄关系问题,使一联之内,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一对一粘,交叉变化,这样律诗就趋于定型了。1、变讲究声律为安排平仄。2、变只讲“对”为既讲“对”又讲“粘”。律诗的确立:初唐的诗文革新运动不仅表现在精神和内容上,同时也表现在文体上。初唐诗歌在“四声八病”的基础上,发展到“上官体”,又经过“文章四友”的努力,最后经沈佺期、宋之问“回忌声病,约句准篇”,近体诗得以最后成熟定型,从此,近体诗成为我国古代诗坛上最为重要的诗体,中国古代的诗体至此发展完备并基本稳定下来,直到新文化运动以前没有再发生大的变化。陈子昂陈子昂是唐代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的人物,他在“四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唐代文学的改革运动,以至最终将齐梁文风扫出文坛。陈子昂的理论主张: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是唐代文学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在唐诗由初唐转向盛唐的重要关头,理论贡献十分巨大,是唐代诗歌批评史上的纲领性文献,它鲜明地举起“汉魏风骨”的大旗,并以之作为扫荡六朝颓风的有力武器,“把声讨的矛头直接指向晋、宋、齐、梁以来的不良诗风,公开提倡复兴建安、正始文学的优良传统,在变革旧习、确立新风的发展方向上,达到了空前的明确性和自觉性”。同时,陈子昂针对六朝后期诗作一味雕彩饰绘,缺乏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提出“兴寄”一论,要求诗歌创作要多用比兴的手法寄托诗人的政治怀抱。 1、否定齐梁文风 2、提出建立新诗的目标 3、“兴寄”与“风骨”两个标准1“风骨”就是要求诗歌的思想内容充实雅正,感情激烈昂扬。 2 “兴寄”就是以比兴的手法寄托诗人的情思(主要是政治怀抱),就是有感而作,作而又所寄托。诗歌创作内容大致三类: A、引述历史故事,借古喻今,似左思咏史 B、抒写人生感慨,似阮籍咏怀和庾信拟咏怀 C、反映时事,似陶渊明饮酒等(感遇)38全为五言“它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得风气先的伟大孤独感。” 诗中所蕴藏的那种不遇于时的悲怆,那种积聚着的强烈的感情力量以及得风气之先的伟大的孤独感,确实具有一震憾人心的力量诗人的眼光,已经完全从生活琐事中挣脱出来,投向宇宙与人生,浓烈壮大的感情基调,慷慨悲歌、苍凉浑茫,使作为盛唐风骨的序曲出现了。总之,陈子昂诗歌创作的理论主张与他的创作实践,彻底清除了南朝诗歌与唐初宫廷诗的弊病,为唐诗注入了生命力,完成了诗风改革的使命,开启了盛唐整整一代诗人。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春江花月夜奠定了他唐诗大家的地位。这首诗将诗情、画意与对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剔透的诗境。类似的诗境创造,也体现在刘希夷的诗中。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为盛唐诗歌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准备。这首诗将画意、诗情、哲理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澈的诗境,标志着唐诗兴象美的确立。二、兴象: 1、“兴象首见于唐殷璠河岳英灵集。 2 “兴象”是由“兴”和“象”两个概念合成的。(1)“兴,起也(2)象,物象。 3、“兴象乃是意象之一种。”如果意象的产生是物对心的一种自然的触发,意象结构中的意 与象又融为一体,那么这种意象就称之为兴象。盛唐诗歌 孟浩然.王维与山水田园诗派 、 高适.岑参与边塞诗派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盛唐社会的特殊性与静逸明秀诗风的形成。1、山林隐逸之风的盛行。2、陶、谢诗歌艺术传统的合流3山水田园诗派:这是盛唐诗坛一个以描写山水田园情趣为主要创作题材的重要诗歌流派,也称“王孟诗派”,代表作家是王维,孟浩然,史称“王孟”。他们的诗歌创作,把我国山水田园诗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山水诗人)1思想 1前期:热衷功名,向往开明政治。2后期:佛教的出世哲学统治了他的思想。 2 王维的诗歌创作 1、游侠诗和边塞诗: 情绪激昂, 气势宏放,笔力刚劲 境界扩大。代表作 使至塞上 2 日常抒情诗:善于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感受,自然真率而又委婉曲折。 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他把诗法与画法相互融会进行诗歌创作,因而其山水诗具有“诗中有画”的特色。 1、他善于捕捉形象然后加以细致刻画,构成一个生动的画面,诗人捕捉并刻画明月,青松清泉,溪石等形象组成幽静清新的风景画面。 2、他善于捕捉自然界的色彩声音,融入诗中,使诗中画面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生动活泼,形象鲜明。 3、他往往以简笔勾勒的方法,写出一种萧疏清远的水墨写意画的意境,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诗情画意更为浓郁。(1)画意: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的经营,提供鲜明优美的视境。(2)诗情:景中有我,传达自己独特、细致、深刻的感受。(3)禅趣:在空明静谧的诗境中透漏出佛禅的境界。孟浩然1、生平与思想:对儒、道、佛思想兼收并蓄。既追求功名,企望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但又不愿意趋炎附势,要求保持知识分子的清高,从而导致仕与隐的矛盾几乎支配了他的一生。2、诗歌创作:(1)田园诗:善于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把握微妙的情绪,融会于清旷的境界。如过故人庄(2)山水诗: 孟浩然经常以朴素清淡的白描手法描写漫游于南国水乡所见的大自然的清幽景象,并且抒发由这种清景所引发的、与此相副的情感。 3、艺术特色:(1)注重诗歌意境的提纯和净化(2)创造了一种以“清”为特色的艺术风格王昌龄、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一、“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歌创作: 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1、边塞诗: 他善于从军旅生活中提炼出典型情景,将现实的感受和对历史的回顾结合起来,创造出深邃高远的意境。代表作是从军行七首、出塞。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 2、闺怨诗:善于营造意境,善于把握女子的神态 、心理。艺术特色:(1)构思缜密,意蕴含蓄。(2)擅长七绝。二 崔颢的诗歌创作:1、长干曲是盛唐五绝中最能体现民歌本色的作品2、写 景诗: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高适、岑参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一、高适的诗歌创作:他的边塞诗:“尚质主理”.有深刻的政治思想.他以政治家的眼光去分析边防问题,这就使他的边塞有特殊的思想深度和复杂的感情. 特点:他多作古诗,尤以七言歌行为佳,思想深刻,讲究韵律和对偶,语言爽快流畅,形象苍劲悲壮.高适诗歌的思想内容:(1)自伤落拓不遇:如宋中十首、封丘县。(2)反映民生疾苦: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 (3)边塞诗:高适的边塞诗大多采用五古的形式,夹叙夹议,直抒胸臆,把作者的边塞见闻、功名志向、不遇的感慨和对边事的议论糅为一体慷慨之中,有理智的冷静,“高壮的风格里,还呈现出哀怨之音。2、艺术特色: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平仄相间,抑扬有节。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岑参(写诗为主)三次出塞,对边塞生活有丰富的感受。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述怀及赠答之作。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颇近何逊。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情绪也较浓。如感遇。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他还写了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和苦乐不均,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岑参晚年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沉。入蜀后,山水诗中添奇壮特色,但隐逸思想在诗中也有了发展。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岑参的边塞诗:以浓重的色调描绘西北边疆的奇异景色,以及将士英勇爱国不畏艰苦的精神。以悲壮有力的笔触描绘战争场面。以真切朴素的语言表达思乡怀友之情。 艺术特色:1感情炽热,气势磅礴.2想象奇特,语句奇伟瑰丽.3七言歌行见长.形式富于变化,音调悲壮洪亮.(1)通过描绘塞外行军、征战、送别等各种生活情景,创作出了主题单一、内容具体的边塞诗,表现了作者的英雄主义精神。如“两歌一行” 可视为盛唐边塞诗的代表。(2)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了塞外壮丽的景色、西域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为边塞诗开拓了新奇多彩的艺术世界。(3)直抒自己的边愁,流露了报国立功和怀土思亲的矛盾心情。艺术风格:悲壮奇丽边塞诗简说边塞诗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中的作品就相当丰富了(如小雅出车六月等)。汉代击匈奴是重大历史事件,进一步引发了这一文学题材的创作,代表人物为班固。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强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 李杜双子星李白的思想:1、复杂的人格:作为一个天才诗人,李白还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或行径 ,李白一生追求的三件事,就是:任侠、求仙学道、建立功业 2鲜明的个性(1)率真狂诞的性格(2)强烈奔放的感情 李白的乐府与歌行:杂言和七言乐府歌行最能体现李白的艺术个性。李白打破初唐以来乐府歌行整齐骈偶的拘束,凭借其非凡的艺术天才,把感情的节奏和语言的节奏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辅之以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创造出了以气取胜、一片神行的壮丽奇谲的艺术境界。 李白的绝句 李白的绝句发兴超逸、自然明快、蕴含丰富。李白是盛唐诗坛上唯一一位兼善五、七言绝句的诗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1、强烈的主观色彩2、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3、清新俊逸的语言 1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2惊人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3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代表作:古朗月行、宣城见杜鹃花、山中与幽人对酌(1)意象的选择与组合:1 壮美意象:大鹏、天马、高山、瀑布、黄河等。2 优美意象:明月、清风等。3意象的组合: 捕捉了许多表面看来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深入揭示感情的激荡,造成诗歌结构的大开大合。虽没有明显的脉络可寻,但感情的实质变化可感。 (2)气势充沛(3)夸张惊人: 既想象丰富,又真实可信杜甫1、青少年时期:读书、漫游、交友、求取功名,代表作:望岳、房兵曹胡马2长安十年(746755):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3陷贼和为官时期(756759):“安史之乱”最严重的时期。代表作:悲陈陶、悲青坂、北征、春望、月夜、“三吏”、“三别”。 4、 晚年漂泊时期:杜甫创作的高峰期、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蜀相、登高、秋兴、杜甫的人格: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象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1热爱家人2珍视友情3同情民众4忠君爱国5热爱自然史诗1、杜甫的“诗史” 的性质:(1)“以韵语纪时事”(2)个人经历与社会变动两条线索紧密结合,既有个人中的世界,又有世界中的个人。史诗的叙事艺术(1)从自身经历的情境出发,带有强烈的抒情性。(2)既有具体的场面,又有广阔的社会背景。(3)不仅叙述事件,还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4)表达自己对时事的感想和看法。杜甫的律诗一、极大地开辟了律诗的题材范围 二、融磅礴飞动的气势与精严的格律为一体。三、格律、体制方面的创新: 1、拗体律 2、律体组诗杜诗的艺术风格一、杜诗风格的多样性:二、杜诗风格的独特性:(1)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2)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沉郁顿挫与多样性“诗律细”与“浑漫与”诗律细 ,如登高;事实上,杜甫确有随意的一面。即便如前诗所云的“诗律细”,也未必都是细(浑漫与)。 杜诗的地位和影响 1、 集大成。 2、 变唐调。3开后世 以文为诗: 好议论,散文句式(单句)、述事。咏怀等诗,开启宋调。 对七律之贡献: 1、数量多。杜甫作七律151首。 (初唐72,盛300,中1848,晚3683) 2、题材的扩大:叙述,写时事。 3、组诗 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 4、突破传统句法。 竹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5、由现实的情感升华为审美的情感。中唐作家群 “百代之中”的中唐 中唐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的结束 文学史的分期中是中国文学的一大分水岭。 变化:1、由汉唐之浑成到讲究方法的分析。 2、由外倾的以气为主的时代转向内敛的以韵为主的时代。 气、韵、体 3、诸体兼备与流派纷呈。 中唐主要有两大流派:韩孟、元白 韩孟诗派的艺术追求 1、不平之鸣, 2、笔补造化,3、险怪(奇崛)。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一、白居易的创作历程: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 志在兼济,自觉地以诗歌的形式反映民生疾苦,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 后期:“独善其身”成为他的人生哲学,标举“中隐”。创作以“感伤诗”、“闲适诗”为主。二、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诗歌必须为现实政治服务,“补察时政” 、“泄导人情。” 、诗歌应该“感于事”、“动于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强调形式通俗、语言浅显。“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寄唐生)三、白居易的讽喻诗:秦中吟、 新乐府、广泛地反映了中唐的各种社会问题,其反映现实的广度、深度是空前的。、词句流畅,有如自然的散文,又富诗歌之美。、善于通过对比揭示主题。、有些作品体现了白居易的七言歌行擅长铺叙形容的特点,如卖炭翁、5、风格:质而径、直而切、核而实;顺而肆 (艺术上失败)四、白居易的闲适诗:白居易的闲适诗有自然明朗的气脉和平易流畅的语言,使人读来感觉亲切。过度世俗化的心态使他不可能有真正的闲适。故其诗不是平淡,而多浅薄无趣。 五、长恨歌与琵琶行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长恨歌的主题: ()爱情说 ()讽喻说 、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1)叙事的传奇性。 (2)浓郁的抒情色彩。 (3)以景物描写烘托情感。 (4)语言优美。 (5)写实性与通俗性元稹:质朴深切 1、新题乐府等。如织妇词、田家词 2、代表作:连昌宫词、行宫、遣悲怀、离思五首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一、 韩愈的诗歌创作:1、奇而豪的艺术风格 2、以文为诗韩愈诗歌的特征 1、险怪奇崛 意象怪、句式怪。 2、雄伟酣畅(如南山用51个“或”字句) 3、冲突躁动之美。 如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立意奇崛,造境奇诡,硬语盘空,想象怪诞,夸张出格,比喻光怪陆离。意象怪伟, 结构陡转突接;语言瘦硬快捷,用韵不守常度。 4、以文为诗 如山石诗二、孟郊的诗歌创作 1、古2、俗3、苦4、真5、寒6、奇7、硬 对于孟郊的诗风,历来的评价相去甚远。如韩愈、李翱固然对他褒扬有加,而后世如元好问却称之为“诗囚”(论诗三十首) 大体上,孟郊诗的语言独创性是无可否认的。宋人许顗彦周诗话谓其“能杀缚事实,与意义合,最难能之”,就是对他能以强有力的语言改造客观事物的形态以表现自我的心理表示赞赏,这确非易事。三、李贺的诗歌创作:1、瑰丽的辞采2、怪异的想象3、感伤的情调4、幽冷的意境四、韩孟诗派的特征:1、“不平则鸣”2、“笔补造化”3、“尚怪异”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风貌一、刘禹锡的诗歌创作:1、怀古诗: 其怀古诗往往就历史的陈迹想象出优美而怅惘的意境,寄托今昔盛衰的历史沧桑感,语言浅显而含蕴深厚。如西塞山怀古、金陵怀古。2、民歌新声:(1)采用谐音双关、重叠回环等民歌手法。(2)将民歌的雅化和文人诗的通俗化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二、柳宗元的山水诗: “柳先生诗,其冲淡处似陶,而苍秀处则兼乎谢,至其忧思郁结,纤徐凄婉之致,往往深得楚骚之遗。” 唐传奇一、初唐发韧期:王度古镜记、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 二、中唐繁荣期:沈既济任氏传 李朝威柳毅传 白行简李娃传 元稹莺莺传 蒋防霍小玉传 沈既济枕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三、晚唐衰退期 裴鉶传奇 薛用弱集异记杜光庭虬髯客记 四、成就:虚构;波澜;细节。晚唐诗歌晚唐诗歌之变迁 1、某种意义上说是齐梁诗的历史回旋。 2、对盛、中唐诗歌的反动。 由社会感慨到人生感慨的转化。由发露直致到含蓄精工晚唐诗主要主题范围 怀古诗 苦吟诗(贾岛) 爱情诗 隐逸诗杜牧 一、擅长七言律绝,气势豪宕而又情韵缠绵。 “杜樊川诗雄姿英发”(刘熙载艺概诗概) 二、杜牧的咏史怀古诗:、“二十八字史论”。、寓褒贬于形象之中。 怀古诗它直接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歌咏的题材,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某种议论或见解,在魏晋甚至更早一些时候便已产生,到了唐代蔚然成风,以刘禹锡、杜牧最为特出。刘禹锡的怀古诗名篇有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蜀先主庙等;杜牧的怀古诗绝句被人称为“二十八字史论”,名篇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登乐游原、题乌江亭等。 怀古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怀古诗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无外乎三种 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理性反思。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是对比失落之痛: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这种怀人有时不仅仅伤己,还伤同时代的人。 第二是同病相怜之叹: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如李商隐二、 怀古伤今: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第一类是古盛今衰之叹:过去的繁华随风远去,只留下一片荒芜,这让人顿生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之感。如李白的 第二类是物是人非之感: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梦幻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如刘禹锡的三、 三、理性反思。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如杜牧的赤壁变换视角,感慨历史的多变,成功的侥幸构思精巧,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在怀古诗中,咏史怀古是动因,言志抒怀才是最终的旨归。这才是怀古诗的真谛李商隐一、擅长七言律诗:二、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1、感伤的情调:以个人感伤为主,扩大到家国沉沦、民生疾苦。原因: (1)感伤、内向的性格。(2)危机四伏、江河日下的现实。2、深情绵邈、意境朦胧:(1)典故的大量应用。(2)跳跃的章法结构。(3)心灵世界的深入发掘。3、语言华美而精于锤炼。是盛唐、中唐之后又一位对诗歌艺术进行开拓性的诗人李商隐对于诗歌的开拓一、独特的风格:凄艳浑融、深密绵缈二、心灵开拓:心物一体、层次(意识、潜意识)丰富的感性情境 1意象组合、造成朦胧而多义 如锦瑟 2 无题诗 3 咏史诗 强烈的抒情色彩,深长的韵致,更富于诗味。 4 以情入理唐诗虽主情,但也不是绝对无理致。也受到受佛教影响。道源和尚为李诗作注。有学集:“富贵空花,英雄阳焰,由是可以影视山河,长抱三界,凝神奏苦集之音,何徒证那含之果。”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人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一、词: “词是配合音乐的一种文学。”词在本质上是一种独特的诗体,早期常称为“曲子”或“曲子词”,是配合歌唱的音乐文学,形式上特点是:有词调;多分片;句式长短不齐。二、词的缘起:(1)源于“燕乐”。(2)肇自民间。早期词出于民间敦煌曲子词敦煌遗书中抄于五代后唐唐代歌曲典雅古朴,风格多样,音调独特。急曲子是充满阳刚之气的武曲;西江月情意绵绵,朴素真切。水鼓子,庄重肃穆,雍容华贵。早期文人词 李白 忆秦娥、 菩萨蛮花间集 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后蜀赵崇祚编于940年,收录温庭筠、韦庄、皇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密码学前沿专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ps图像处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理护理职业学院《外国美术史》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工程学院《工程计量与计价(路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跨专业综合实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理工大学《社区研究》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体育学院《给排水工程及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构建方案
- 高速路口超载车辆检查方案
- 2024年数据泄露一次性赔偿合同
- 有害物质过程管理系统HSPM培训教材
- 乒乓球馆合伙人协议
- 2024至2030年中国品牌战略咨询服务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ISO∕TR 56004-2019创新管理评估-指南(雷泽佳译-2024)
- TSG+11-2020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从高考改卷谈对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 DB32-T 4757-2024 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 项目成本核算表模板
- 2024新版实习律师协议
- 2024辅警考试公基模拟220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