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氮,钾,磷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doc_第1页
土壤中氮,钾,磷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doc_第2页
土壤中氮,钾,磷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doc_第3页
土壤中氮,钾,磷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doc_第4页
土壤中氮,钾,磷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中氮,钾,磷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摘要:测定土壤中氮、磷、钾 ,对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氮,磷,钾测定方法的特点和理化性质。联合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开氏法,火焰原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扩散定氮法,原子吸收法的测定方法及原理。关键词:土壤,氮,钾,磷,测定方法前言:氮、磷、钾、等大量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虽然作物对这些元素需要的量相差很大,但是它们对作物生长发育起的作用同等重要,而且不可相互代替。过多地使用某种营养元素,不仅会对作物产生毒害,还会妨碍作物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引起缺素症1。正文 钾作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对农作物的高产、优质和抗逆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作物体内钾含量一般为干物质重的1 5 ,约占灰分重量的50左右。作物吸钾量大而钾矿资源有限,使得我国农田土壤钾素多年来一直处于亏缺状态。只有土壤全钾量的变化在理论上能准确反应土壤钾素变化,但土壤全钾量远高于土壤中的有效钾量,其取样或测定误差即可掩盖土壤有效钾的变化量。基于我国农田土壤钾素普遍亏缺并日趋严重的现状,寻找一个准确测定土壤有效钾素变化的方法,对准确评估农田土壤钾素耗竭速率、预测我国钾肥的市场需求、指导钾肥的合理分配和平衡施用具有重要的意义2。土壤是作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两大类, 其中95%以上为有机态氮,主要包括腐殖质、蛋白质、氨基酸等。小分子的氨基酸可直接被植物吸收,有机态氮必须经过矿化作用转化为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属于缓效氮。土壤全氮中无机态氮含量不到 5%,主要是铵和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气和氮氧化物等很少。大部分铵态氮和硝态氮容易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属于速效氮。无机态氮包括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硝酸根和吸附在土壤颗粒上的铵离子,作物都能直接吸收。土壤对硝酸根的吸附很弱,所以硝酸根非常容易随水流失。在还原条件下,硝酸根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还原为气态氮而逸出土壤,即反硝化脱氮。部分铵离子可以被粘土矿物固定而难以被作物吸收,而在碱性土壤中非常容易以氨的形式挥发掉。土壤腐殖质的合成过程中,也会利用大量无机氮素,由于腐殖质分解很慢,这些氮素的有效性很低。土壤中的氮素主要来自施肥、生物固氮、雨水和灌溉水,后二者对土壤氮贡献很小,施肥是耕作土壤氮素的主要来源,而自然土壤的氮素主要来自生物固氮。土壤含氮量受植被、温度、耕作、施肥等影响,一般耕地表层含氮量为 0.05%0.30%,少数肥沃的耕地、草原、林地的表层土壤含氮量在 0.50%0.60%以上。我国土壤的含氮量,从东向西、从北向南逐渐减少。进入土壤中的各种形态的氮素,无论是化学肥料,有机肥料,都可以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进行相互转化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磷,若土壤没有充足的磷,又得不到外界补充,则植物生长将受限制。土壤磷的含量不像氮、钾等其他大量元素那样多。大多数土壤20厘米表层中含磷7167公斤/亩,平均67公斤/亩,少雨地区的生荒土壤含磷量较高。相反对植物有效的土壤磷可能完全是另一码事。由于淋失和作物带走的磷一般很少,因此施磷肥会使磷在土壤表层积累,尤其是种过马铃薯、蔬菜、柑橘等大量施肥作物的土壤更容易积累磷。另一方面,一旦作物带走的磷超过化肥、粪肥和作物残体归还土壤的量,植物可利用的土壤磷就逐渐减少。 作物生长所能利用的土壤磷称为有效磷。这个词也指用各种溶剂浸提出的土壤磷。浸提剂包括水、稀酸、稀碱和盐溶液等。浸提剂应能反映出为作物供磷的主要因子的作用,这样才能最有效地预测作物对磷肥的反应。土壤磷的含量(数量因素)和土壤溶液的磷浓度(强度因素)是两个主要影响因素。但实际上常用的浸提剂通常只能体现一个影响因素的特征4。测定方法:1.开氏法 近百年来,许多科学工作者对全氮的测定方法不断改进,提出了许多新方法,主要有重铬酸钾-硫酸消化法、高氯酸-硫酸消化法、硒粉-硫酸铜-硫酸消化法。但开氏法目前仍作为一个统一的标准方法,此法容易掌握,测定结果稳定,准确率较高。 开氏法测氮的原理为:在盐类和催化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使有机氮分解为铵态氮。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含量(不包括硝态氮)。含有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测定,在样品消煮前,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为铵态氮。其中硫酸钾在消煮过程中可提高硫酸沸点,硫酸铜起催化作用,以加速有机氮的转化。硒粉是高效催化剂,可缩短转化时间。但此法操作繁琐,测定一个样品大约需要4060min,不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也不适合处理固定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较高的土壤3 。2. 联合测定方法 现有的联合测定方法可分两类,一类是在所制备的待测液中可同时测定两种元素,另一类则可同时测定三种元素。待测液中可同时测定两种元素的方法又分磷、钾联合测定方法和氮、磷联合测定方法。磷、钾联合测定方法中主要有碳酸钠熔融法和氢氧化钠熔融法,它们均属于碱熔法,是利用碱与土壤在高温下共熔,使土壤中磷化合物和钾化合物转变为可溶性化合物,用稀酸溶解制成待测液。应用碱熔法可使土壤充分分解,特别是碳酸钠熔融法,分解完全,准确度很高。但由于需用价值昂贵的铂坩埚,一般实验室难以做到。氢氧化钠熔融法在土壤分解方面略逊于碳酸钠熔融法,但其准确度还是较好的,而且可以不使用铂坩埚,用银坩埚,或镍坩埚即可。所以此两种方法得到广泛应用5。3. 火焰光度法火焰光度计是利用火焰的热能使某种元素的原子发光,并进行光谱分析的仪器。在化学分析上的具体应用称为火焰光度法。在火焰光度计上钾、钠等元素被激发的过程(以氯化钠溶液为例)大致如下:溶液被雾化形成细小的颗粒,在火焰中细小颗粒中的水分被蒸发而生成氯化钠固体,并在高温下生成氯化钠蒸汽。在火焰的温度下(2000左右)分解成钠和氯原子,并被激发而产生特征波长的原子光谱线(在此温度下少量钠原予电离成Na+离子)在相同温度下钾、钠的辐射强度依赖于基态原子的数量。碱金属元素钾利用火焰光度计做定量分析是极为恰当的,但火焰光度计本身无法测出元素的绝对浓度值,只有在制备好标准浓度溶液后再作相对比较测定,才能得到满意结果。64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2matorgraphy ,简称HPLC) 又称高压或高速液相色谱法,于1960 年后期开始应用。它是目前实验室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分离分析技术之一,具有分辨率高、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定量分析精确度高等优点,并可用作实验室小量色谱纯样品的制备,所以发展特别迅速。HPLC 是色谱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据估计,自然界70 %以上的化合物均可用这种方法分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多酚类化合物等非挥发性成分的分离鉴定。目前,较为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柱是ODS (416 mm 250 mm , 5m) ,由于固定相相对较为昂贵,为了优化分析条件,通常采用改变流动相的组成与配比,以提高分离程度和分析速度,因此流动相的选择很重要,常用的流动相有甲醇、乙醇、乙腈、四氢呋喃或其他多种比例组合。洗脱系统有等度洗脱和梯度洗脱2 种, 采用紫外(UV) 检测器检测,流速在110210 mL/ min 之间,多种分析方法都能实现土壤的定量测定7。5.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多通过稀释并加入铯盐做电离抑制剂后测定,这样,可以增加分析手续和试剂消耗,同时大倍量的稀释也引入分析误差,在次灵敏线下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高含量的钾,所见报道不多。本法较详细的试验了用次灵敏线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含量钾的条件,确定了适宜的方法,测定了标准参考样、三元复合肥、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样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及重量法结果一致8。6. 分光光度法 氢氧化钠熔融法消解,调节pH值,加入抗坏血酸溶液及钼酸铵盐溶液显色15min,用30mm 比色皿,以水为参比于70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求出土壤中的总磷。本法简便、可靠、能够满足环境监测对土壤中总磷分析的需要10。7.高氯酸-硫酸快速消化,扩散定氮法方法原理:土壤样品用硫酸消化,在强氧化剂高氯酸的参与下,有机氮分解转化成氨,并和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去一部分消化液,移到康惠皿中,加碱使氨扩散,以硼酸吸收,用标准碱滴定9。总结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地,是动物、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土壤中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养分元素,要了解土壤基本性质和肥力状况,氮、磷、钾含量是重要指标,所以在土壤分析中全量氮、磷、钾是常测项目。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土壤农业化学分析家对全量氮、磷、钾联合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代替分项单独测定方法,取得一定进展,提出了一些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解决5。 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是反应土壤养分的供应水平和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在常规的土壤肥力测定中,全氮、磷、钾的测定是采用化学试剂提取法测定的 11。参考文献:【1】 郑嘉英. 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J土壤肥料, 2010(11):33-34.【2】王火焰 ,朱树国. 常规方法准确测定土壤有效钾素变化可能性的探J土壤通报,2006,37(5):955-960。【3】/lunwen/lixue/dili/200906/20-32800.html【4】周鸣铮土壤钾有效度测定方法研究的进展(上)J土壤学进展,1979(4):3956【5】江庆中.土壤全量氮磷钾联合测定方法述评J。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1991(4):28-30.【6】唐洪敏,朱宁,李瑞芝. 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钾钠J. 科学论坛,1009914X(2010)15 006802.【7】何书海,唐海武,陈菲,李腾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辛硫磷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5662567,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