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4卷第 2期 2 0 1 2年 4月 武 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f w u h a n un i o f s c i & te c h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d i t i o n ) vo1 1 4, no 2 a p r 2 01 2 伦理 学方法要义 王 海 明 ( fi g 京大学 哲学 系 , 北京 1 0 0 8 7 1 ) 摘要 : 伦理 学几乎可以使 用几何 学和物理学的一切 方法 , 特 别是公 理法 。n为伦理 学确 实存 在这 样的公理 和 公设 它们构成元伦理 学 从这 些公理 和公设 出发 , 便 可 以推 导 出伦 理 学其 余的全 部 内容 : 规 范伦理 学 和 美德伦 理学 。因此 , 伦理 学可以是 一 门如 同几何 学和 物理 学一样客观 必然、 严 密精 确和能够操作 的科 学。 关键 词 : 道德 ; 道德价值 ; 道德规 范; 优 良道德规 范 中图分类号 : b 8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3 6 9 9 ( 2 0 1 2 ) 0 2 0 1 4 4 0 4 伦 理学 无 疑 是 一 种 科 学 , 是 一 种 关 于 道 德 的 必然性 、 普遍性 的理性知识体系。那么, 我们究竟 怎样才能获得这种理性知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 体 系 ?也 就是 说 , 伦 理 学 的方 法 是什 么 ?伦 理 学 既 然 是 一种 科 学 , 那 么 , 一 切科 学通 用 的方 法 , 对 于 伦 理学 也必 然 是 适 用 的 : 伦 理 学 的方 法 就 是 伦 理 学所 具 有 的科 学 方 法 。 因此 , 伦 理 学 方 法 就 其 与其他科学的共同点来说 , 也可以分为四种 : 发现 法 ( 获 得伦 理学 科 学知 识 的方 法 ) 、 证 明法 ( 伦 理学 科学知识真理性的理论的或逻辑的论证方法) 、 建 构 法 ( 将所 获 得 和证 明 的伦 理 学 的科 学 知 识 建 构 成 科 学体 系 的方 法 ) 、 证 实 法 ( 伦 理学 科 学 知 识 的 真理 性 的实 际的 、 实践 的检验 方 法 ) 。 一 、超历史 分析法 : 伦理学 的发现方法 科学 是关 于 客 观 事 物 普 遍 性 的知 识 体 系 , 因 而科 学知 识 的获 得 或 发 现 , 都 不 能 不依 靠 抽 象 思 维 。因 为感官 无 法 把 握 普 遍 , 只 有 思 维 才 能 把 握 普 遍 , 所 以 , 抽 象 思 维 方 法 是 一 切 科 学 的发 现 方 法 。但是 , 因每 门科 学 的性 质不 同 , 抽象 思维 方 法 也 有 所不 同 。如 果 一 门科 学 是 历史 学 , 是 阶 级 理 论 , 是 剩 余 价 值 理 论 , 是 资 本 主 义 理 论 , 研 究 的 是 一 定的 、 特定 的社会 的共性和普遍性 , 那么, 这种 科 学 的发 现法 便 应该 是 历史 的 、 阶级 的 、 时代 的抽 象思 维 法 , 亦 即所 谓 的“ 阶级 分 析 法 ” 、 “ 历 史 分 析 法 ” 。如果 一 门科 学 是哲 学 , 是人 性 论 , 是 价 值论 , 是 美 学 , 研 究 的是 一 切社 会 、 一切 人 的某 种共 性 和 普 遍性 , 那 么 , 这 种科 学 的发 现法 便 应该 是超 历 史 的 、 超 阶级 的 、 超 时代 的抽 象 思 维 法 , 亦 即非 历 史 分 析法 或超 阶级 分 析 法 。伦 理学 是 道 德哲 学 , 是 关于一切社会道德 的普遍性 的科学 , 因而伦理学 的 发现 法 只能是 一种 超 社会一 、 超 时代 、 超 历 史 的抽 象 思维 法 , 只能 是 一 种 超 阶级 分 析 法 或 非 历 史 分 析 法 。 诚 然 , 任何 科学 理 论都 是 自己时代 的 产儿 , 都 是 一定 的 、 特 定 的 社会 历 史 环 境 特 别 是 一 定 的经济 关 系 、 政 治制 度 、 文化 形 态或 阶级利 益 的产 物 , 但 是 , 却 不 能说 这些 科学 便 是对 于 一定 的社 会 历 史环 境 和 阶级 利 益 的 反 映 , 因为 一 种 理 论 产 生 的原 因和这 种 理 论 所 反 映 的 内容 可 能 根 本 不 同 。 举 例说 , 1 7 世 纪 意大 利 山洪 爆 发是 流体 力 学 产 生 的原因, 却不是流体力学所反映的内容 : 流体力学 反映的是一切流体的普遍性 , 而不是一定的、 特定 的流体意大利 山洪 的性质 。因此 , 我们 不 能说 流体 力 学 是 意 大 利 山 洪 力学 : 它 乃 是 一 切 流 体 之力学 。 某 种科 学 理论 是 否 反 映产 生 它 的 当 时 的 、 特 定 的社 会历 史 环 境 , 取 决 于它 究 竟 是 一 种 什 么 科 学 理论 。如果 它 是 历 史 学 、 阶级 论 或 特 定 社 会 的 科 学 理论 , 那 么 , 它 不但 产 生 于特定 的社 会 历 史环 境 , 而且也 是 这种 特定 的社 会历 史 环境 的 反 映 , 对 于这种科学理论进行解释 , 显然应该运用 阶级分 析 法 或历 史 分 析 法 。然 而 , 如 果 这 种 科 学 是 伦 理 学 、 人性论、 价值论 、 哲学 , 那么 , 便 只能说这些科 学 理论 产 生 于特 定 的 社 会 历 史 环境 , 而 不 能 说 它 们 是 对于 这种 特 定 的 社 会 历 史 环境 的 反 映 : 它 们 是 对 于一 切社 会 当然包 括 产生 它 的特 定 的社 收稿 日期 : 2 0 1 1 1 o 一 2 6 作者简 介 : 王海明( 1 9 5 0 一 ) , 男 , 吉林 白城人 , 北京大学哲学 系教授 , 主要从 事伦理 学与国家论研 究 2 0 1 2年第 2期 王海 明 : 伦 理 学方 法要 义 1 4 5 会 共 性 的 、 普 遍性 的反 映 , 对 于这 种科 学理 论 进行 解 释 , 显 然 应该 运 用超 阶级 分 析 法 或 超 历 史 分析 法 。 因此 , 虽 然 伦理学 理 论都 是一 定 的 、 特定 的社 会历史环境的产物, 但是 , 对于任何伦理学的观点 和理 论, 都 不可用特定 的历 史、 时代 和社 会来说 明 , 而只能用人们对于超社会 的抽象人性和抽象 的社 会本 性 的 不 同 理 解来 说 明 。试 问 , 我 们 能 用 一 定 的历 史 、 时代 、 社会 来 说 明道德 自律 论 和道 德 他律 论 、 义 务 论 和 功 利 主 义 、 利 己主 义 和利 他 主 义 、 动机 论和 效果 论 等重要 的伦理 学理 论分 歧 吗? 不能 。不 能 的理 由 只要 举 出 一 个 就 足够 了 , 那 就 是 , 这些理论并非仅仅存在于一定的社会 , 而是存 在于 一切 社会 。然而 , 多 年来 , 人们 却一 直滥 用历 史 分 析法 和 阶级 分 析 法 , 用 一 定 的 社会 历 史 环境 和 阶级 利 益 , 来 说 明 各 种 道 德 原 则 或 道 德 理 论 。 试析一例 : 人们一再说 , 个人主义和合理利己主义 以及各种形式的利己主义都是文艺复兴 以来资产 阶级 反封 建 的产儿 , 因而都 是 资产 阶级道 德 观 , 照 此说来 , 个人主义论者杨朱和庄子 岂不也都成 了 资产 阶级 道德 哲学 家 ? 二 、 道德价值 推导法 : 伦理 学 的证 明方法 “ 道德 ” 或 “ 道 德 规范 ” 与 “ 道德 应 该 ” 或 “ 道 德 价值 ” 似 乎是 同一 概 念 , 其 实不 然 。因 为道 德 、 道 德规范都是人制定或约定的。但是 , 道德应该 、 道 德 价 值却 不是 人 制 定 或 约 定 的 ; 一 切 价值 不 论道德价值还是非道德价值显然都不是人制 定 或 约定 的 。试 想 , 鸡 蛋 和 猪 肉的 营 养价 值 怎 么 能是 人制 定 或 约 定 出来 的 呢?猪 肉 、 鸡 蛋 的 营养 价 值 不是 人制 定 的 , 人 只能 制定 应该 如何 吃猪 肉 、 鸡蛋 的 行 为 规 范 。人 们 所 制 定 的应 该 如 何 吃 猪 肉、 鸡蛋的行为规范既可能与猪 肉的价值相符, 也 可能 不 相 符 : 相符 者就 是 优 良的 、 正 确 的 、 好 的规 范, 不相符 者就是 恶劣 的、 不正确 的、 坏 的规范 。 一 个 人每 天应 该 吃 半 斤 肥 肉 的行 为规 范 , 一般 说 来是恶劣的, 因为这种行为规范与肥肉的营养价 值 显 然不 相符 。反 之 , 一 个 人 每 天应 该 吃 一 个 鸡 蛋的行 为 规范 , 一 般说来 是 优 良的 , 因为 这种 规范 与鸡蛋的营养价值相符 。同样 , 人们所制定或约 定的道德规范与行为的道德价值也可能相符或不 相符 : 与道德价值相符 的道德规范 , 就是优 良的、 正确的道德规范 ; 与道德价值不符的道德规范, 就 是 恶 劣 的 、 错 误 的 道 德规 范 。举 例 说 , 假 设 “ 女 人 裹小脚” 确实是 不应该 的, 因而具有 负道德价值 , 那 么 , 把“ 女人应 该 裹 小 脚 ” 奉 为 道 德 规 范便 不 符 合“ 女人裹小脚” 的道德价值 , 因而是一种恶劣 的 道 德规 范 。那 么 , 我 们 怎样 才 能 科 学 地 确定 行 为 的道德 价值 呢?元 伦理学 对 于这个 问题 的研 究表 明 : 所谓 道 德价值 、 道 德善 、 行 为之应 该 如何 , 不过 是行为之事实如何对于社会制定道德的 目的 保障社会存在发展 、 增进 每个人利益的相符抑或 违 背之 效用 , 因而是 通过 道德 目的 , 从 行 为事 实如 何 中产 生 和推导 出来 的 : 符 合 道 德 目的 的行 为 之 事 实 , 就是 行为 之应 该 ; 违 背道 德 目的 的行 为之事 实 , 就是 行 为之不 应该 。试 想 , 诚实 为什 么一般 说 来 是应该 的 , 而 有 时 却 是 不应 该 的? 岂不 就 是 因 为诚实一般说来有利于社会 和他人 、 符合道德 目 的 , 而 有 时 却有 害 于社 会 和他 人 、 违 背 道德 目的 ? 反 之 , 说 谎 为什 么一 般 说 来 是 不 应该 的而 有 时 却 是应该的?岂不就是因为说谎一般说来有害于社 会和他人 、 违背道德 目的, 而有时却有利于社会和 他人 、 符 合道 德 目的 ? 因此 , 行 为应 该 如 何 的 道德 规 范 虽 然 是 人 制 定 的 、 约定 的 ; 但 是 , 只有 那些 恶 劣 的道德 规 范 才 可 以随意 制 定 、 约 定 。反之 , 优 良的道 德规 范决 非 可 以随 意制定 , 而 只能 通过 道德 目的 , 从行 为事 实 如何 的客 观本 性 中推 导 、 制 定 出来 : 所 制定 的行 为 应该 如何 的道 德规 范之 优劣 , 直 接说来 , 取 决于 行 为应该如何的道德价值判断之真假 ; 根本说来 , 则 一 方 面取 决 于行 为 事 实 如何 的事 实 判 断 之 真 假 , 另一 方 面取决 于道 德 目的 的主体 判断 之真 假 。举 例说 , “ 无 私利 他” 作为 道德 规范 , 究竟 是优 良的还 是恶 劣 的 , 直 接说 来 , 便 取 决 于 “ 无 私利 他 具 有 正 道德 价值 ” 的价值 判 断之 真 假 ; 根 本 说 来 , 则 一 方 面取 决 于“ 每个 人 的行 为事 实上 能够无 私利 他 ” 的 事实 判断 之真 假 , 另一 方面 则取决 于 “ 道德 目的是 增进 每个 人利 益 ” 的 主 体判 断之 真 假 。这 就 是 道 德价值和优 良道德的推导方法 , 也是道德价值和 优 良道 德 的证 明方 法 , 也 是 伦 理 学 的证 明方 法 。 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一个道德价值推导公式: 前提 1 : 道 德 目的判 断之 真理 前提 2 : 行 为事实 判 断之真 理 结论 1 : 道德价值判断之真理 结论 2 : 优 良道德 规范 三、 公理法 : 伦理学体系的构建方法 所 谓 公理 法 , 亦 即公 理 系统方 法 、 公 理体 系方 法或公理化方法 , 是伦理学科学体系的构建方法。 因为道德价值推导公式及其所包含的四个命题就 是伦 理学 的公 理 , 从 中可 以推 导 出伦 理 学 的 全部 1 4 6 武 汉科 技 大学 学报 ( 社 会科 学 版 ) 2 0 1 2年第 2 期 内容 和 全部 对 象 : 上 卷 元 伦 理 学 就 是 确 证 这 个道德价值推导公式或伦理学公理的科学 。中卷 规范伦理学 则是具体推演构成这一公理或道德 价值推导公式 的四个命题 的科学 : 首先 , 推演前提 1 , 亦 即 道德 概念 、 道德 最 终 目的 和道德 终极 标 准 ; 其 次 , 推 演前 提 2 , 亦 即 行 为 事 实 如何 之 1 6种 、 6 类型 、 4规 律 ; 最 后 , 推演 结 论 , 亦 即运用 道 德 终 极 标准衡量行为事实如何之善恶 , 从而推导出行为 应该 如何 的优 良的道 德总 原则 “ 善 ” 和 优 良的社 会 治理道德原则 “ 公正” 、 “ 平等” 、 “ 人道” 、 “ 自由” 、 “ 异化 ” 以及优 良 的善 待 自我 道德 原 则 “ 幸 福 ” , 并 从 这 七 大 道 德 原 则 推 导 出 “ 诚 实 ” 、 “ 贵 生 ” 、 “ 自 尊” 、 “ 谦 虚” 、 “ 节 制” 、 “ 勇敢 ” 、 “ 智慧 ” 、 “ 中庸 ” 等 一 系列 优 良道德 规则 。下卷 美 德伦 理学 则是 研究 如何 实现 规 范 伦 理 学 所 确 立 的这 些 优 良道 德 规 范 道 德价 值 推 导 公 式 的结 论 的科 学 , 因 而 研 究“ 良心” 、 “ 名 誉 ” 和“ 品德 ” : 良心与 名誉 是优 良道 德实 现途 径 ; 美德 则是 优 良道 德之 实现 。 这些 就是 伦 理学 全 部 的对 象 和 内容 , 因 为伦 理 学 就是 关于 优 良道 德 的科 学 , 是 关 于 优 良道德 制 定方 法 、 制定 过 程和 实现 途径 的科 学 : 元伦 理学 是 关 于优 良道 德 制 定 方法 的 伦理 学 ; 规 范 伦 理学 是关 于优 良道 德 规 范 制定 过 程 的伦 理 学 ; 美 德 伦 理 学是 关 于优 良道 德 实 现 途 径 的伦 理 学 。所 以 , 从道 德 价 值 推 导 公 式 及 其 所 由 以构 成 的 四个 命 题 , 可 以推演出伦理学 的全部 内容 、 全部对象 , 因 而 也就 可 以称 之 为 伦 理学 公 理 : 规 范伦 理 学 无 非 是具 体 确证 这个 公 理 的两个 前提 和两 个结 论 的 系 统 ; 美 德伦 理学 不 过 是 研 究 如 何 实 现这 个 公 理 的 结论 的系统 ; 元 伦 理 学 则是 推 导这 个 公 理 本 身 的 系统 。因此 , 伦 理学 体 系构建 方法 是 一种 公理 法 : 元伦 理学 是 伦理 学 的公 理 系 统 , 是 伦 理 学 公 理 化 体 系 的前提 系 统 ; 规 范 伦理 学 和美 德 伦 理 学 则 是 由元 伦 理学 所推 导 出来 的伦 理 学 的 定 理 系 统 , 是 伦理 学 公理 化体 系 的结 论系 统 。 四、 观察和实验 : 伦理学 的证实方法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一样 , 目的在于寻求普遍 性的真理 。这种寻求的过程 , 也与其他科学样 : 首 先是 发 现真 理 , 接着 是证 明真理 , 最后 是 证实 真 理 。那么 , 伦理学究竟如何检验、 证实它所发现和 证 明 的真理 呢 ? 只能通 过 观察 和实 验 。今 日西 方 伦 理 学家 对于 功 利 主 义 真 理 性 的证 实 方 法 , 便 是 一 种 观察 和 实验 的方 法 , 是 一 种 所 谓 “ 理 想 实 验 ” 或“ 假 想 实验 ” 、 “ 思 想 实 验 ” 的检 验 方 法 。其 中最 著名 的是 “ 电车 困境 ” : 假 设 有 一 列有 轨 电 车朝 着 5个 人 开来 , 如 果 不扳道 岔 , 电车将 压死 这 5个人 ; 救 他们 的唯 一办 法是 扳 道 岔 , 将 电 车 引 向 另 一条 轨 道 , 那 样就 必定 会 压 死 站在 这 条 轨 道 上 的 另 一 个 人 。 这个 假想 实 验 , 通 过 一 个 肯 定 后 件 式 的 假 言 演 绎 推理 的逻 辑 程 序 , 使 功 利 主 义 的 真 理 性 得 到 了部 分证 实 : 大 前提 : 如 果像 功利 主 义所 说 的那样 , 能 够产 生最 大利 益净余 额 的行 为就 是 正 当的行 为 , 那 么 , 根 据 “ 电车 困境 ” 的实 验 , 扳 道 岔 救 5个人 而压 死 一个 人就 是 正 当的 。 小前提 : 扳道 岔救 5个人 而压 死一个人 确 实是 正 当的 。 结 论 : 功利 主义 是真 理 。 诚 然 , 伦理 学 和 自然 科学 的 观察 实验 有 所 不 同 。一 方 面 , 自然科 学 对象 具有 数 学规 律 的结 构 , 因而其 观 察和 实 验具 有 数学 的精 确 性 , 是 能 够 用 数学表达的, 是“ 精密的观察和实验” 。反之 , 伦理 学 的对 象并 不 具有 数 学规 律 的结 构 , 因 而 其 观 察 和实验不可能具有数学的精确性 , 是“ 非精密的观 察 和实 验 ” 。但 是 , 另 一 方 面 , 伦理 学 的 最 为 根本 的对象是人性 , 说到底 , 是人心 , 如 自爱心与爱人 心 , 等 等 , 因此 , 伦 理 学 的 观察 和实 验 可 以是 一 种 对 于 自 己 的 心 理 进 行 观 察 的 “ 内省 法 ” 或 “ 体 验 法 ” 。反 之 , 对 于 自然科 学 的对象 的研 究 显然 不 可 能使用“ 内省法” 或“ 体验法” 。如果说 自然科学的 观察 和 实验 以其 数 学 的精 密 性 优 越 于 伦 理 学 , 那 么 , 伦理学的观察和实验则 以其“ 体验法” 而优越 于 自然科 学 。 五 、 伦理 学经典 : 伦理学 研究 1 1本必修 书 ( 一 ) 亚 里士 多德 的 尼各 马科 伦 理学 该书首次将人类零散的伦理学知识构建成一 种博大精深 、 深入浅出的道德哲学知识体系 , 从而 使伦 理学 成 为一 门独 立 的科学 。它 的 内容几 乎包 罗、 关涉伦理学的全部对象和所有学科 : 它极为精 湛地研究 了某些 重大 的元 伦理学 问题 , 如“ 善” 、 “ 内在善” 、 “ 外在善 ” 和“ 至善 ” , 等 等; 它相当全面 地 阐述 了规范 伦理 学 , 差不 多论 及全 部 道德 规 范 , 参见王海 明著 新伦理学 修订版 ( 全 三册 ) , 北京 : 商 务印书馆 2 0 0 8年版。 2 0 1 2年第 2期 王海明 : 伦理学方法要义 1 4 7 特 别是 公正 与平 等 ; 它 还 系统 论 述 了美 德 伦 理 学 的问题 , 如美 德 的起 源 、 类 型 、 价值 和 目的 , 等等 。 ( 二 ) 康 德 的 实践理 性 批判 、 道 德形 而上 学 原 理 和 穆 勒的 功 用主 义 尼各马科伦理学 与 论语 一样 , 其体系的 基础和核心乃是 “ 美德” 、 “ 品德” 和“ 应该是什 么 人” 等直 观的、 具 体 的、 外 在 的、 现象 的问题。相 反 , 康德 的 实践 理性 批判 、 道德 形 而上学 原理 和穆 勒 的 功 用 主 义 的体 系 的 基 础 和核 心 , 则是 “ 道德” 、 “ 规范” 、 “ 行 为” 和“ 应该做什 么”等抽象 的、 内在的、 本质的问题。以上三书所研究的对象 相同, 都是规范伦理学的核心和基础问题: 道德的 起源 目的、 道德终极标准和道德总原则 , 但是 , 二 者 的理论 却恰 好 相反 。康 德 的 实践 理性 批判 和 道 德形 而上 学原 理 构建 了人 类迄 今最 伟大 的道 德起 源 和 目的 自律 论 、 义 务 论 和 利 他 主 义 的理 论 体系; 穆勒的 功用主义 则开创 了同样伟大 的道 德起源和 目的他律论 、 功利主义和 己他两利 主义 的理论体系。 ( 三 ) 摩尔的 伦理学原理 康德和穆勒的以“ 规范” 为核心的伦理学的进 一 步 发展 , 势 必过 渡 到 以“ 规范 如何 才能 够是 正确 的、 优 良的和科学 的问题” 为核 心的伦理学 , 亦 即 元伦 理 学 。2 o世 纪 初 问 世 的 摩 尔 的 伦 理 学 原 理 就是人类第一本元伦理学专著 。该 书的最大 贡献 , 是发现以往伦理学在解决元伦理学 的根本 问题 应该 与 是 的关 系 时 , 大都犯 了“ 自然 主义 谬误 ” 。 ( 四 ) 斯 宾诺莎 的 伦理 学 自笛卡儿 以来 , 先后有霍 布斯 、 斯宾诺莎 、 休 谟 、 爱尔维修和罗尔斯等划时代伦理学大师 以及 大物理学家爱 因斯坦等人, 极力倡导伦理学 的公 理化 、 几何学化、 物理学化和科 学化。但是, 只有 斯宾诺 莎的 伦理学 , 才将这种倡导付诸实际, 从 而构建伦理学为一个公理化体系。该书是迄今唯 一 用 “ 几何 学方 法 ” 写 成 的伦 理 学 著 作 , 是 伦 理 学 方法的最伟大的著作 , 也是最上乘的道德心理学 著作 。 ( 五 ) 罗 尔斯 的 正 义论 该 书的 主要 贡 献 , 一 方 面 在 于提 出一 种 道 德 原则 正确 性 的证 明 方 法 , 并 用 以系统 证 明 了它 所 确立 的两 个正 义 原 则 的 正确 性 ; 另 一方 面则 在 于 发现国家制度价值评估的科学方法 , 并将其概括 为 一段 气势 磅礴 的宣 言 : “ 公正 是社 会制 度 的首要 善 , 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 的首要善一样 。一种理 论 , 无 论 多 么 高 尚和 简 洁 , 只要 它 不 真 实 , 就 必须 拒绝或修正 ; 同样 , 某些法律和制度, 无论怎样高 效 和得 当 , 只 要 它 们 不 公 正 , 就 必 须 改 造 或 废 除 。 ” ( 六 ) 中 国 经 典 著 作 : 论 语 、 孟 子 、 墨 子 、 老 子 、 庄 子 和 韩非子 论 语 在 中 国伦 理 学 史 的地 位 , 无 疑 相 当于 尼各马科伦理学 在西方伦理学史 的地位 , 是 中 国最伟大的伦理学著作。 论语 与 孟子 系统探 讨 了无 私利 人 的心 理 动 因 、 功利 动 因 、 经济 动 因和 原 动力 , 系统 讨论 了道 德起 源 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业务外包人员岗前安全培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机场地勤员专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民航大学飞行技术模拟驾驶试题及答案
- 高铁站建筑施工劳务合同(3篇)
- 高空施工作业承揽合同(3篇)
-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合同展期与售后服务协议
- 慈善活动危机公关处理与公益活动效果评估合同
- 民办学校教职工劳动权益保障与薪酬待遇调整合同范本
- 股东对企业研发项目专项借款协议
- 建设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款支付协议范本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00题及答案
- 护理员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资金申请项目可行性研究及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身边安全隐患课件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每课教学反思
- GB/T 46025-2025家用轮椅床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YY∕T 0953-2020 医用羧甲基壳聚糖(高清正版)
- 生物医学工程导论课件
- 宠物市场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